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東漢行政區劃

東漢行政區劃

發布時間: 2021-03-03 07:17:35

⑴ 東漢行政區劃的官制

州在東漢並不是一級行政區劃,東漢前中期州刺史仍然只是沒有固定治所的高級監察官吏,而且最初品秩只有六百石,甚至不如縣令 。直到中平五年(188年),漢靈帝為了鎮壓各地黃巾軍餘部及其它叛亂力量,將部分刺史升為州牧,而且刺史與州牧被授權統一掌管一州實際軍政大權,最終促成了天下分裂的局面。州牧與刺史因此成為東漢晚期第一級地方行政長官,權位在太守之上,而刺史有功往往可以晉升州牧 。
郡、王國是東漢的一級行政區,郡的最高長官稱太守、郡守,直接掌管一郡政務,由中央任命,秩二千石,輔官謂郡丞;如該郡有戍邊防衛義務的,輔官稱長史。王國一般是皇子的封邑,其最高長官稱相,級別同太守,代替藩王管理國內事務,但是仍然由中央直接任命,從實質上避免諸王掌握地方政權重蹈西漢七國之亂的覆轍。屬國許多是外民族聚居地,甚至只是名義上臣服,基本不受中央朝廷直接管束,只設一名都尉,比二千石。
縣是郡、國以下的第二級行政區,大縣的長官稱縣令,秩一千石;小縣的長官稱縣長,秩三百至四百石。縣侯的封地侯國的長官也稱相,品級同縣令、縣長。
縣以下設鄉,長官有秩,領朝廷最低品秩百石。鄉以下設亭,長官為亭長。亭以下設里,長官里魁,其下更有什長、伍長。

⑵ 東漢行政區劃的具體區劃

京兆尹治長安(今陝西長安三橋)。
領10縣:長安、長陵、陽唆、霸陵、杜陵、新豐、藍田、鄭縣、上雒、商縣。
右扶風治槐里(今陝西興平)。
領15縣:槐里、茂陵、平陵、鄠縣、武功、美陽、郿縣、雍縣、杜陽、陳倉、渝麇、汧縣、漆縣、栒邑、安陵。
左馮翊治高陵(今陝西高陵)。
領13縣:高陵、池陽、萬年、重泉、臨晉、頜陽、夏陽、頻陽、粟邑、衙縣、祋祤[ìyǔ]、雲陽。
河東郡治安邑(今山西夏縣禹王)。
領20縣:安邑、聞喜、猗氏[yī]、大陽、河北、蒲坂、汾陰、皮氏、絳邑、臨汾、襄陵、楊縣、平陽、永安、北屈、蒲子、端氏、濩澤、東垣、解縣。
弘農郡治弘農(今河南靈寶北黃河南岸)。
領9縣:弘農、陝縣、湖縣、華陰、盧氏、黽池、新安、宜陽、陸渾。
河南尹治雒陽(今河南洛陽東北)。
領21縣:雒陽、平縣、平陰、谷城、河南、新城、梁縣、偃師、緱氏、鞏縣、成皋、滎陽、卷縣、原武、陽武、中牟、開封、苑陵、新鄭、密縣、京縣。
河內郡治懷縣(今河南武陟西南大虹橋南)。
領18縣:懷縣、武德、平皋、州縣、溫縣、河陽、野王、波縣、軹縣、沁水、山陽、修武、獲嘉、汲縣、共縣、朝歌、盪陰、林慮。 潁川郡治陽翟(今河南禹州)。
領17縣:陽翟、陽城、輪氏、郟縣、父城、潁陽、襄城、昆陽、舞陽、定陵、郾縣、臨潁、潁陰、許縣、新汲、鄢陵、長社。
汝南郡治平輿(今河南汝南射橋)。
領37縣:平輿、上蔡、灈陽、吳房、西平、定潁、召陵、濦強[yīn]、西華、征羌、汝陽、南頓、陽安、郎陵、北宜春、安城、慎陽、安陽、新息、弋陽、期思、原鹿、富波、褒信、新蔡、鮦陽、固始、項縣、宜祿、新陽、宋國、思善、城父、山桑、細陽、汝陰、慎縣。
陳國治陳縣(今河南淮陽)。
領9縣:陳縣、新平、寧平、武平、苦縣、柘縣、陽夏、扶樂、長平。
梁國治睢陽(今河南商丘縣城)。
領8縣,睢陽、蒙縣、寧陵、鄢縣、谷熟、虞縣、下邑、碭縣。
沛國治相縣(今安徽濉溪張集)。
領21縣:相縣、肖縣、杼秋、豐縣、沛縣、臨睢、太丘、建平、酇縣、譙縣、鄲縣、銍縣[zhì]、竹邑、蘄縣、符離、谷陽、洨縣、虹縣、向縣、龍亢、公丘。
魯國治魯縣(今山東曲阜)。
領6縣:魯縣、汶陽、卞縣、騶縣、蕃縣、薛縣。 陳留郡治陳留(今河南開封縣陳留)。
領17縣:陳留、雍丘、尉氏、扶溝、圉縣、襄邑、己吾、考城、外黃、濟陽、東昏、小黃、浚儀、封丘、平丘、長垣、酸棗。
東郡治濮陽(今河南濮陽慶祖北)。
領15縣:濮陽、白馬、燕縣、頓丘、衛國、東武陽、陽平、東阿、范縣、谷城、臨邑、樂平、發干、聊城、博平。
濟陰郡治定陶(今山東定陶城西北)。
領11縣:定陶、冤句、乘氏、句陽、成陽、鄄城、廩丘、離狐、成武、單父、己氏。
山陽郡治昌邑(今山東巨野昌邑)。
領10縣:昌邑、巨野、金鄉、東緡、防東、方與、高平、湖陸、南平陽、瑕丘。
任城國治任城(今山東微山魯橋)。
領3縣:任城、亢父、樊縣。
東平國治無鹽(今山東東平宿城)。
領5縣:無鹽、壽張、須昌、富城、章縣、東於陸、寧陽。
濟北國治盧縣(今山東長清馬上附近)。
領5縣:盧縣、茌平、蛇丘、剛縣、成縣。
泰山郡治奉高(今山東泰安范鎮)。
領12縣:奉高、博縣、梁甫、巨平、茌縣、嬴縣、牟縣、萊蕪、蓋縣、南武陽、費國、南城。 平原郡治平原(今山東平原飲馬店附近)。
領10縣:平原、高唐、祝阿、漯陰、安德、鬲國、西平昌、般縣、樂陵、厭次。
濟南國治東平陵(今山東章丘棗園西北)。
領10縣:東平陵、土鼓、歷城、台縣、著縣、菅縣、東朝、鄒平、梁鄒、於陵。
樂安國治臨濟(今山東高青高城鎮)。
領9縣:臨濟、高苑、千乘、樂安、博昌、利縣、寥城、壽光、益縣。
齊國治臨菑(今山東淄博臨淄區齊都)。
領6縣:臨菑、西安、昌國、般陽、廣縣、臨朐。
北海國治劇縣(今山東昌樂堯溝鎮)。
領18縣:劇縣、東安平、平壽、營陵、朱虛、安丘、昌安、平安、高密、夷安、淳於、都昌、下密、膠東、即墨、壯武、挺縣、觀陽。
東萊郡治黃縣(今山東龍口黃城集)。
領12縣:黃縣、惤國[jiān]、曲城、掖國、當利、盧鄉、牟平、東牟、昌陽、長廣、不其、黔陬。 琅邪國治開陽(今山東臨沂北戴城子)。
領13縣:莒縣、東安、東莞、姑幕、諸縣、東武、琅邪、溝曲、陽都、臨沂、開陽、即丘、繒國。
東海郡治郯縣(今山東郯城城北)。
領13縣:郯縣、襄賁、蘭陵、丞縣、陰平、戚縣、昌慮、合鄉、祝其、利城、贛榆、朐縣、厚丘。
彭城國治彭城(今江蘇徐州)。
領8縣:彭城、留縣、廣戚、傅陽、武原、呂縣、梧縣、甾丘。
下邳國治下邳(今江蘇邳縣古邳)。
領16縣:下邳、良成、司吾、下相、取慮、僮國、夏丘、徐縣、睢陵、盱眙、高山、淮陵、東城、曲陽、淮浦、淮陰。
廣陵郡治廣陵(今江蘇揚州城北)。
領12縣:廣陵、江都、輿國、堂邑、海陵、高郵、平安、東陽、淩縣、射陽、誨西、鹽瀆。 魏郡治鄴縣(今河北臨漳鄴鎮)。
領15縣:鄴縣、內黃、黎陽、繁陽、陰安、魏縣、元城、館陶、清淵、平思、斥丘、曲梁、梁期、武安、涉國。
清河國治甘陵(今山東臨清東北)。
領7縣:甘陵、貝丘、靈縣、鄃縣[shū]、繹幕、廣川、東武城。
安平國治信都(今河北冀縣)。
領13縣:信都、扶柳、堂陽、南宮、陘縣、武邑、觀津、下博、武遂、饒陽、安平、南深澤、阜城。
巨鹿郡治廮陶(今河北寧晉東陳附近)。
領15縣:廮陶、楊氏、鄖(去員加梟)縣、下曲陽、南䜌[luán]、任縣、平鄉、南和、巨鹿、廣干、曲周、廣宗、廣年、斥章、列人。
趙國治邯鄲(今河北邯鄲)。
領5縣:邯鄲、易陽、襄國、中丘、柏人。
常山國治元氏(今河北元氏殷村)。
領12縣:元氏、欒城、平棘、高邑、房子、上艾、真定、九門、蒲吾、井陘、靈壽、南行唐。
中山國治盧奴(今河北定州)。
領13縣:盧奴、安熹、漢昌、蠡吾、安國、毋極、新市、上曲陽、望都、唐縣、蒲陰、北平、廣昌。
河間國治樂成(今河北泊頭千戶屯附近)。
領11縣:樂成、弓高、成平、中水、武垣、束州、東平舒、高陽、鄚縣、文安、易縣。
渤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常庄)。
領8縣:南皮、東光、重合、高城、陽信、修縣、浮陽、章武。 南陽郡治宛縣(今河南南陽)。
領36縣:宛縣、西鄂、博望、堵陽、雉縣、葉縣、犨縣、魯陽、酈國、析縣、丹水、南鄉、順陽、武當、冠軍、鄼縣、陰縣、築陽、山都、鄧縣、蔡陽、章陵、襄鄉、湖陽、朝陽、新野、安眾、穰縣、涅陽、棘陽、育陽、舞陰、比陽、平氏、復陽、隨縣。
江夏郡治西陵(今湖北新洲城河西岸)。
領14縣:西陵、邾縣、鄂縣、蘄春、下雉、沙羨,安陸、南新市、雲杜、竟陵、西陽、軑國[dài]、鄳縣[méng]、平春。
南郡治江陵(今湖北江陵)。
領17縣:江陵、華容、州陵、枝江、夷道、夷陵、當陽、鄀國、編縣、宜城、邔國[qǐ]、中盧、襄陽、臨沮、秭歸、巫縣、佷山。
長沙郡治臨湘(今湖南長沙)。
領12縣:臨湘、湘南、益陽,羅縣、下雋、連道、昭陵、醴陵、安城、茶陵、攸縣、容陵。
武陵郡治臨沅(今湖南常德)。
領12縣:臨沅、沅南、漢壽、作唐、孱陵、零陽、充縣、酉陽、遷陵、沅陵、辰陽、鐔成。
零陵郡治泉陵(今湖南永州)。
領13縣:泉陵、營浦、營道、泠道、重安、湘鄉、昭陽、燕陽、夫夷、都梁、洮陽、零陵、始安。
桂陽郡治郴縣(今湖南郴州)。
領11縣:郴縣、漢寧、便縣、耒陽、陰山、臨武、南平、桂陽、曲江、湞陽、含洭。 九江郡治陰陵(今安徽鳳陽周圩西南)。
領14縣:陰陵、西曲陽,壽春,當徐、下蔡、平阿、義成、鍾離、成德、合肥、浚遒、全椒、阜陵、歷陽。
廬江郡治舒縣(今安徽廬江桂元西)。
領14縣:舒縣、臨湖、襄安、居巢、皖縣、尋陽、龍舒、六安、安豐、灊縣[qián]、雩婁、陽泉、寥縣。
丹陽郡治宛陵(今安徽宣州)。
領16縣:宛陵、蕪湖、春谷、溧陽、丹陽、石城、秣陵、湖熟、江乘、句容、故鄣、於潛、涇縣、陵陽、黟縣、歙縣。
吳郡治吳縣(今江蘇蘇州)。
領13縣:吳縣、婁縣、無錫、毗陵、曲阿、丹徒、陽羨、烏程、由拳、海鹽、餘杭、錢唐、富春。
會稽郡治山陰(今浙江紹興)。
領14縣:山陰、余暨、上虞、餘姚、句章、鄮縣、鄞縣、諸暨、剡縣、烏傷、大末、章安、永寧、東冶。
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南昌)。
領21縣:南昌、余汗、鄱陽、鄡陽[qiāo]、海昏、歷陵、柴桑、彭澤、艾縣、建昌、建城、新淦、宜春、平都、石陽、廬陵、臨汝、南城、雩都、贛縣、南野。
今台灣島當時稱為夷洲。 漢中郡治南鄭(今陝西漢中)。
領9縣:南鄭、沔陽、褒中、成固、安陽、西城、錫縣、上庸、房陵。
巴郡治江州(今四川重慶)。
領14縣:江州、墊江、安漢、宕渠、宣漢、漢昌、充國、閬中、涪陵、枳縣、平都、臨江、朐忍、魚復。
廣漢郡治雒縣(今四川廣漢)。
領11縣:雒縣、新都、什邡、綿竹、涪縣、梓潼、葭萌、臼水、郪縣、廣漢、德陽。
廣漢屬國治今甘肅文縣。
領3道:陰平道、甸氏道、剛氏道。
蜀郡治成都(今四川成都)。
領8縣3道:成都、廣都、江原、臨邛、郫縣、繁縣、廣柔、蠶陵、綿虒道[sī]、汶江道、湔氐道。
蜀郡屬國治漢嘉(今四川蘆山東北)。
領4縣:漢嘉、徒縣、嚴道、旄牛。
犍為郡治武陽(今四川彭山城江東)。
領9縣:武陽、南安、牛鞞[bēi]、資中、漢安、江陽、符節、南廣、僰道。
犍為屬國治朱提(今雲南昭通)。
領3縣:朱提、漢陽、堂琅。
牂牁郡治且蘭(今貴州貴定縣東)。
領16縣:且蘭、毋斂、鄨縣、平夷、夜郎、淡稿、談指、漏卧、漏江、同並、毋單、甸町、宛溫、鐔封、進乘、西隨。
越巂郡治邛都(今四川西昌東南)。
領14縣:邛都、遂久、靈關道、台登、青蛉[líng]、卑水、三縫、會無、定莋[zuó]、闡縣、蘇示、大莋、莋秦、姑復
益州郡治滇池(今雲南橙江晉城)。
領16縣:滇池、俞元、勝休、建伶、連然、谷昌,昆澤、同勞、同瀨、味縣、牧靡、秦臧、挵棟、毋棳[zhuō]、律高、賁古。
永昌郡治不韋(今雲南保山板橋)。
領8縣:不韋、博南、巂唐、比蘇、柴榆、邪龍、雲南、哀牢。在其西部有濮部部族居住、南部由閩濮部、鳩僚部等部族居住,西南由僳越部部族居住等。 武都郡治下辨(今甘肅徽縣江洛鎮西)。
領7縣:下辨、河池、故道、沮縣、上祿、武都道、羌道。
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
領11縣:狄道、安故、大夏、枹罕、白石、河關、首陽、鄣縣、襄武、臨洮(駐南部都尉)、氐道。
漢陽郡治冀縣(今日肅甘谷)。
領12縣:冀縣、西縣、望垣、上郭、隴縣、略陽、顯親、獂道、成紀、阿陽、平襄、勇士。
安定郡治臨涇(今甘肅鎮原東南)。
領7縣:臨涇、陰盤、鶉觚、烏氏、高平、朝那、彭陽。
北地郡治富平(今寧夏吳忠西南)。
領6縣:富平、廉縣、靈州、參䜌[luán]、泥陽、弋居。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肅武威)。
領13縣:姑臧、休屠、顯美、宣威、武威、揟次,鸞鳥、蒼松、張掖、朴劓、媼圍、鸇陰[zhān]、祖厲。
金城郡治允吾(今甘肅水清縣平溝)。
領10縣:允吾、枝陽、金城、允街、榆中、浩亹[mén]、令居、破羌、安夷、臨羌。
張掖郡治觻得[lù](今甘肅張掖臨澤縣)。
領8縣:觻得[lù]、昭武、屋蘭、刪丹、氐池、日勒、番和、驪靬[líqián]。
另有張掖、居延屬國,治居延(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
酒泉郡治祿福(今甘肅酒泉)。
領9縣:祿福、安彌、會水、樂涫、表氏、玉門、延壽、干齊、沙頭。
敦煌郡治敦煌(今甘肅敦煌城河西)。
領6縣:敦煌、龍勒、效谷、廣至、冥安、淵泉。 上黨郡治長子(今山西長子)。
領13縣:長子、泫氏、高都、陽阿、陭氏[yī]、潞縣、壺關、屯留、谷遠、銅鞮、襄垣、涅縣、沾縣。
太原郡治晉陽(今山西大原晉源)。
領15縣:晉陽、榆次、陽邑、祁縣、中都、鄔縣、界休、平陶、大陵、茲氏、狼孟、盂縣、陽曲、慮虒[sī]、京陵。
西河郡治離石(今山西離石)。
領9縣:離石、中陽、平周、藺縣、圜陽、圜陰、平定、廣衍、美稷。
上郡治膚施(今陝西榆林魚河鎮)。
領9縣:膚施、龜茲、白土、楨林、奢延、高奴、定陽、雕陰、漆垣。
雁門郡治陰館(今山西朔州汴子疃附近)。
領14縣:陰館、馬邑、埒縣、樓煩、廣武、原平、鹵城、汪陶、繁畤、劇陽、崞縣、武州、平城、強陽。
雲中郡治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縣古城鄉)。
領11縣:雲中、沙陵、沙南、箕陵、成樂、武進、原陽、定襄、咸陽、武泉、北輿。
定襄郡治善無(今山西右玉)。
領5縣:善無、中陵、武成、駱縣、桐過。
五原郡治九原(今內蒙古包頭哈業附近)。
領9縣:九原、河陰、臨沃、五原、宜梁、成宜、西安陽、武都、曼柏。
朔方郡治臨戎(今內蒙古磴口縣壩楞)。
領6縣:臨戎、沃野、廣牧、朔方、大城、三封。 代郡治高柳(今山西陽高)。
領11縣:高柳、馬城、道人、北平邑、班氏、狋氏[quán]、平舒、東安陽、桑乾、當城、代縣。
上谷郡治沮陽(今河北懷來小南辛堡附近)。
領8縣:沮陽、居肅、涿鹿,潘縣、雊瞀[gòumào]、下洛、廣寧、寧縣。
涿郡治涿縣(今河北涿州)。
領7縣:涿縣、良鄉、方城、范陽、遒國、故安、北新城。
廣陽郡治薊縣(今北京西南城區)。
領5縣:薊縣、廣陽、昌平、軍都、安次。
漁陽郡治漁陽(今北京密雲十里堡附近)。
領9縣:漁陽、獷平、虒奚[sī]、安樂、狐奴、平谷、潞縣、雍奴、泉州。
右北平郡治土垠(今河北唐山北新區)。
領4縣:土垠、徐無、無終、俊靡。
遼西郡治陽樂(遼寧北票南巴圖營子附近)。
領5縣:陽樂、臨渝、肥如、海陽、令支。
遼東郡治襄平(遼寧遼陽)。
領11縣:襄平、遼隊、新昌、安市、汶縣、平郭、沓氏、西安平、番汗、望平、無慮。
遼東屬國治昌黎(今遼寧義縣)。
領5縣:昌黎、扶黎、賓徒、徒河、房縣、險瀆。
玄菟郡治高句麗(今遼寧沈陽東陵附近)。
領5縣:高句麗、候城、西蓋馬、遼陽、高顯。
樂浪郡治朝鮮(今朝鮮平壤南市區)。
領18縣:朝鮮、占蟬、遂城、䛁邯[nán]、渾彌、增地、驪望、鏤方、樂都、浿水、屯有、含資、提奚、帶方、海冥、昭明、列口、長岑。 南海郡治番禺(今廣東廣州)。
領7縣:番禺、增城、博羅、龍川、揭陽、四會、中宿。
蒼梧郡治廣信(今廣西梧州)。
領9縣:廣信、端溪、高要、猛陵、封陽、臨賀、馮乘、謝沐、荔浦。
合浦郡治合浦(今廣西浦北石埇西南)。
領4縣:合浦、高涼、臨允、徐聞。
鬱林郡治布山(今廣西桂平城西南)。
領10縣:布山、中溜、桂林、潭中、定周、領方、安廣、增食、臨塵、廣郁。
交趾郡治龍編(今越南河內北寧)。
領12縣:龍編、北帶、曲昜[yáng]、稽徐、安定、朱䳒[yuán]、望海、西於、封溪[xī]、麊泠[mí líng]、苟屚[lòu]、羸𨻻[léi lóu]。
九真郡治胥浦(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城西北)
領5縣:胥浦、居風、無功、無編、咸歡。
日南郡治西卷(今越南賓士省廣治市)。
領4縣:西卷、盧容、朱吾、比景。
東漢時稱今海南島為朱崖洲。 西域都護府,駐龜茲境它乾城(今新疆庫車附近,其址未詳)。
領縣和縣級單位有:
延城、尉黎、危須、交河城、務塗谷、歡泥、且末、精絕、寧彌、西城、子合、莎車、疏勒、溫宿、赤谷城、貴山城、戊部侯城、戊己校尉城、宜禾都尉城等。
東漢時,在中國北部,即內蒙古北部、蒙古國及俄羅斯貝加爾湖東西,由鮮卑、大幕、匈奴、堅昆、呼揭等少數民族居住。
在今遼寧東北部、吉林、黑龍江和俄羅斯地區由夫余、挹婁、沃沮、高句麗等少數民族居住。
今青海、四川西部和西藏廣大地區由唐旄、發羌、燒羌、白馬羌、蝥(去蟲加尼)牛羌、大牂等羌民族居住。馬羌,麓牛羌、大烊等羌民族居住。
今新疆西北部由烏孫族居住。

⑶ 東漢行政區劃的疆域

新莽末年來,疆域大源幅度縮水。東北撤銷真番、臨屯二郡。西南地區由七郡變成五郡,並且放棄海南島上的珠崖、儋耳二郡。光武中興後形勢得到改觀,版圖基本恢復,哀牢內附後,本土面積達425萬平方公里 。東漢末期,中原戰亂不斷。曹操因中原人口銳減,故放棄定襄、雲中、五原、朔方、上郡、北地六郡,陝北、晉西北、河北北部地方先後放棄,不過將盤踞河套的南匈奴分為五部,分派漢人司馬監督每部匈奴,直屬中原王朝。 高句麗與林邑兩國蠶食東北及南方國土。只有西南地區擴展至大盈江一帶,其中益州郡、牂牁郡、永昌郡,與西南滇王(前278年—115年)、夜郎王(直至前27年)、哀牢王(直至76年)及鉤町王共同並存。

⑷ 東漢行政區劃的簡介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古代繼新莽之後的大一統王朝,與西漢合稱漢朝。州郡縣專三級區屬劃建制在西漢時期萌芽,到東漢後期正式成型。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始在郡之上又設十三行部,每部派一刺史,每個行部管轄若干郡國,但此時的行部是監察區,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東漢末年,地方多事。靈帝中平五年(189年),朝廷選重臣出任刺史,稱州牧,掌一州軍民。州從監察區變為行政區。至此,中國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縣兩級制度變為州郡縣三級制。

⑸ 東漢末年全國是怎麼劃分行政區域的

州名(或都護府)古名今地大致范圍所轄郡國司州洛陽河南洛陽東北陝西中部,河南西部、北部,山西西南部京兆尹(12個縣) 左馮翊(13) 右扶風(15)弘農郡(9) 河內郡(18) 河南郡(21)河東郡(20)冀州鄗縣河北柏鄉縣北河北中南部魏郡(15) 鉅鹿郡(15) 渤海郡(8)常山國(13) 中山國(13) 安平國(13)河間國(11) 清河國(11) 趙國(5)幽州薊縣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大部、朝鮮半島北部涿郡(7) 代郡(11) 上谷尹(8)漁陽郡(9) 右北平郡(4) 遼西郡(5)遼東郡(11)玄菟郡(6) 樂浪郡(18)廣陽郡(5) 遼東屬國(6)並州晉陽山西太原西南山西中部、北部、陝西、寧夏、蒙古的一部太原郡(16) 上黨郡(13) 西河郡(13)五原郡(10) 雲中郡(11) 定襄郡(5)雁門郡(14) 朔方郡(6) 上郡(10)涼州隴縣甘肅清水北甘肅及寧夏大部隴西郡(11) 漢陽郡(13) 武都郡(7)金城郡(10) 安定郡(8) 北地郡(6)武威郡(14) 張掖郡(8) 酒泉郡(9)敦煌郡(6) 張掖屬國(5)居延屬國(1)益州雒縣四川廣漢四川、雲南大部,廣東、陝西一部分漢中郡(9) 巴郡(14) 廣漢郡(11)蜀郡(11) 犍為郡(9) 牂牁郡(16)越巂郡(14) 益州郡(17) 永昌郡(8)廣漢屬國(3) 犍為屬國(2)交州龍編越南河內東廣東、廣西南部等地區南海郡(7) 鬱林郡(11) 蒼梧郡(11)交阯郡(12) 合浦郡(5) 九真郡(5)日南郡(5)荊州漢壽湖南常德市東北湖北、湖南二省及陝西、河南、貴州、廣東的一部分南陽郡(37) 南郡(17) 江夏郡(14)零陵郡(13) 武陵郡(12) 桂陽郡(11)長沙郡(13)揚州歷陽、壽春、合肥安徽和縣、安徽壽縣、安徽合肥西北江西、福建、浙江三省及江蘇、安徽南部九江郡(14) 丹陽郡(16) 豫章郡(21)吳郡(13) 會稽郡(14) 廬江郡(14)豫州譙縣安徽亳縣河南東部、安徽西部潁川郡(17) 汝南郡(37) 梁國(8)沛國(21) 陳國(9) 魯國(6)徐州郯縣山東郯城江蘇北部、山東東南部東海郡(13) 廣陵郡(11) 琅邪國(13)彭城國(8) 下邳國(17)青州臨淄山東淄博市山東北部平原郡(9) 東萊郡(13) 濟南國(10)樂安國(9) 北海國(18) 齊國(6)兗州昌邑山東金鄉西北山東西南部、河南東北部陳留郡(17) 陳郡(15) 泰山郡(12)山陽郡(10) 濟陰郡(11) 東平國(7)任城國(3) 濟北國(5)西域都護府它乾、柳中新疆新和縣、鄯善縣境內同西漢註:東漢興平元年(漢獻帝年號公元194年)漢獻帝分涼州和三輔地區置雍州。轄郡九。治所長安,在今陝西西安西北偏西。轄境相當於今陝西中部、甘肅東南部、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及青海黃河以南的一部分。

⑹ 益州郡的東漢行政區劃

益州郡,是中國來古代地名自,范圍在今天的雲南省,郡治在滇池縣。 益州郡治所故址在今雲南昆明市晉寧縣的晉城鎮及其南郊,民國時期曾在舊晉寧縣城(晉城鎮)南2-3里范圍發現漢晉時期的磚瓦,為相關遺跡,2008年又在晉城鎮東部邊緣發現了漢晉瓦片及城牆的殘跡。

⑺ 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行政區劃,共有多少州和郡

東漢末年:東漢末年,地方多事。靈帝中平五年(189年),朝廷選重臣出任刺史,稱州牧,掌一州軍民。州從監察區變為行政區。至此,中國地方行政由原本的郡縣兩級制度變為州郡縣三級制。
十三個州部為:司隸校尉部(治雒陽)、徐州刺史部(治郯縣)、青州刺史部(治臨淄)、豫州刺史部(治譙縣)、冀州刺史部(治高邑)、並州刺史部(治晉陽)、幽州刺史部(治薊縣)、兗州刺史部(治昌邑)、涼州刺史部(治隴縣)、益州刺史部(治雒縣)、荊州刺史部(治漢壽)、揚州刺史部(治歷陽)和交州刺史部(治龍編)。獻帝興平元年(194年),又分涼州置雍州刺史部。則至漢亡,全國有十四州。

東漢順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天下共有105個郡國,到漢獻帝建安時期已經增加到137個郡國。

三國時期實際上是延續的東漢的行政區劃,總共有十三個州,州下設郡,下面我給你詳細說一下:
1、司隸(轄106個縣):相當於明清的直隸,首都洛陽所在地,有兩個巨型城市洛陽和長安,分別由河南尹和京兆尹管理,下設河內郡、河東郡、弘農郡、左馮翊、右扶風。
2、豫州(轄98個縣):下設潁川、汝南、梁、沛、陳、魯六郡;
3、冀州(轄104個縣):下設魏、巨鹿、渤海、常山、河間、中山、安平、清河、趙九郡;
4、兗州(轄80個縣):下設陳留、東郡、東平、任城、泰山、濟北、山陽、濟陰八郡;
5、徐州(62個縣):設東海、琅琊、彭城、廣陵、下邳五郡;
6、青州(62縣):設濟南、北海、平原、樂安、東萊、齊六郡;
7、荊州(111縣):東漢原設南陽、南郡、江夏、零陵、桂陽、武陵、長沙七郡;赤壁之戰後南郡、零陵、武陵歸劉備,江夏、桂陽、長沙歸孫權,南陽、襄陽、南鄉歸曹操。這就是後來所謂的荊襄九郡。
8、揚州(92縣):設九江、丹陽、廬江、會稽、吳郡、豫章六郡。這就是東吳的基本領土,所謂的江東六郡。
9、益州(114縣)設漢中、巴郡、廣漢、牂柯、越巂、犍為、益州、永昌八郡,這就是蜀國的基本領土,聽名字就知道是漢族和西南少數民族混居的地方;
10、涼州(98縣)設隴西、漢陽、武都、金城、安定、北地、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十個郡,是董卓的老巢,也是後來馬騰、馬超父子的根據地;
11、並州(98縣)設上黨、太原、上郡、西河、五原、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九郡;
12、幽州(90縣)設涿郡、廣陽、代郡、上古、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玄菟、樂浪十郡,轄區已經到了今天的東北和朝鮮的部分地區;
13、交州(56縣)設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七郡,已經包含了今天廣東、廣西和越南了。
三國大致上是:蜀國佔了益州和荊州的一部分,吳國佔了揚州、交州和荊州的一部分,其他都被魏國佔領。

拓展資料: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⑻ 誰能給張東漢行政區劃圖,最好到郡

這張行不?

⑼ 東漢行政區劃的地方建制

東漢的縣級地方建制與西漢相同。
列侯以縣為封地則稱侯國,侯國置相一人回,相當於縣令或縣長答(以侯國大小為異),相不隸屬於列侯,但負責為列侯徵收租稅。封國戶數在千戶以上的,置家丞、庶子各一人,是侯府官,不管理民政;不滿千戶的,只置庶子一人。東漢的侯另有鄉侯、亭侯,所封之地各為一鄉、一亭,這樣的封地轄於所在縣,與鄉、亭相等。
皇後、皇太後、公主的封地稱邑,置令、長。邑的體制與侯國相當。
少數民族聚居地設道,隸屬於郡,多設於巴、蜀等西南地區,以少數民族部落首領為道的長官。
萬戶以上的縣置縣令一人,秩千石;縣丞一人,掌民政、文書、倉庫;縣尉二人,掌治安。
萬戶以下的縣置縣長一人,秩三百石或四百石;縣丞、縣尉各一人。
東漢諸縣出產鹽的,置鹽官,負責管理鹽場、鹽礦,徵收鹽稅。出產鐵的縣置鐵官,負責冶煉、鑄造。在手工業發達的縣置工官,負責管理工匠、徵收工商稅賦。在水產發達的縣置水官,負責管理漁場、徵收稅賦。以上這些官吏不隸屬於郡縣,均隸屬於少府,屬於派出機關
東漢在縣以下的官制與西漢無異,具體可以參見西漢官制。

⑽ 東漢行政區劃的郡國

東漢郡國的設置比較穩定,郡國的名目和領域的變動幅度較小。《續漢書·郡國志》所載一百零五個郡國可作為東漢一代行政區劃的代表。此一百零五個郡國乃從公元2年(西漢平帝元始二年)的一百零三個郡國發展、演化而來。
公元37年(光武帝建武十三年)並省西漢王國十:以廣平屬巨鹿,真定屬常山,河間屬信都,城陽屬琅邪,泗水屬廣陵,淄川、高密、膠東屬北海,六安屬廬江,廣陽屬上谷。
公元69年(明帝永平十二年),益州徼外哀牢內屬,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縣,並割益州西部都尉所領六縣合為永昌郡。
公元84年(章帝元和元年)分東平國三縣置任城國。
公元90年(和帝永元二年)分樂成(本西漢之信都)、涿郡、勃海復置河間國,永元八年復置廣陽郡。安帝命屬國別領比郡者六:廣漢屬國、蜀郡屬國、犍為屬國、張掖屬國、張掖居延屬國、遼東屬國。
公元129年(順帝永建四年),分會稽置吳郡。
綜上所述,由西漢一百零三郡國省十,置十二,成為一百零五個。 西漢末年王莽專權,企圖實現《堯典》中所謂「肇十有二州」的古制,於公元4年(元始四年)廢除朔方、司隸兩部,全國變成12州;據《堯典》中無交趾而有「宅南交」的話,改交趾為交州;據《禹貢》中有雍州、無涼州,改涼州為雍州。
東漢光武曾恢復西漢舊制,復置司隸部,復改雍州為涼州。但不久,在公元35年(建武十一年)又參用王莽之制置州。以後東漢的州制與西漢有以下不同: 降司隸校尉部為全國13州之一; 廢朔方,歸入並州; 改交趾為交州。 公元184年(靈帝中平元年)爆發黃巾起義,朝廷為有效地鎮壓各地的農民起義,於公元188年(中平五年)改刺史為州牧,命朝中九卿任州牧,執掌一州軍、政大權,州逐漸成為郡、縣以上的一級結構。於是,全國的行政區劃由虛的三級制演變為實的三級制,由郡縣制演變為州郡縣制。東漢末,曹操又倡復「九州說」,廢幽、並兩州,合入冀州;省去司隸校尉部和涼州,並為雍州;棄交州,分入荊、益兩州。全國僅有兗、豫、青、徐、荊、揚、冀、益、雍9州。
總之,漢代的行政區劃承襲了秦制,基本上實行的是郡縣制,與秦王朝不同的是: 漢代有郡、國並存的局面。漢初,實行的是郡—縣二級制和國—郡—縣三級制並行的行政區劃制度;景帝平定「七國之亂」之後,實行的是郡或國統縣的二級制,直到東漢末大致如此。所以,更確切地說,漢代的行政區劃實行的是郡、國並存的制度。 漢代的縣級區劃單位的形式多樣化,除縣以外,還有邑、道、侯國。 漢代的行政區劃單位中出現了「州」。武帝首創行政監察區,在郡、國之上增設十三刺史部,即十三州。東漢末年,州由虛的行政監察機構變為一級政區實體,開始出現州—郡—縣的三級行政區劃制度,表明中國的行政區劃演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