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縣行政區
『壹』 運城市芮城縣與哪些縣級行政區相鄰
山西的平陸縣,永濟市,鹽湖區
河南的靈寶市隔河相望
陝西的瞳關縣
『貳』 芮城縣的行政區劃
芮城縣轄7鎮3鄉一區,分別是古巍鎮、風陵渡鎮、陌南鎮、西陌鎮、永樂鎮、大王鎮、陽城鎮、東壚鄉、南衛鄉、學張鄉、風陵渡經濟開發區。
『叄』 請問:山西省一共有多少個縣級行政區劃分別是哪些
2005年,山西省轄:11個地級市;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個縣。
【導航】
山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一覽 山西省1949年以後區劃沿革 山西省概況
地級:太原市 大同市 陽泉市 長治市 晉城市 朔州市 晉中市 運城市 忻州市 臨汾市 呂梁市
縣級(按拼音為序):安澤縣 保德縣 長治縣 城區(長治) 城區(大同) 城區(晉城) 城區(陽泉) 大同縣 大寧縣 代縣 定襄縣 繁峙縣 方山縣 汾陽市 汾西縣 浮山縣 高平市 古縣 古交市 廣靈縣 河津市 河曲縣 和順縣 洪洞縣 侯馬市 壺關縣 懷仁縣 渾源縣 霍州市 吉縣 稷山縣 尖草坪區 交城縣 交口縣 郊區(長治) 郊區(陽泉) 絳縣 介休市 晉源區 靜樂縣 岢嵐縣 礦區(大同) 礦區(陽泉) 嵐縣 黎城縣 離石區 臨縣 臨猗縣 靈丘縣 靈石縣 陵川縣 柳林縣 婁煩縣 潞城市 南郊區 寧武縣 偏關縣 平定縣 平魯區 平陸縣 平順縣 平遙縣 蒲縣 祁縣 沁縣 沁水縣 沁源縣 清徐縣 曲沃縣 芮城縣 山陰縣 神池縣 石樓縣 壽陽縣 朔城區 太谷縣 天鎮縣 屯留縣 萬柏林區 萬榮縣 文水縣 聞喜縣 五台縣 五寨縣 武鄉縣 隰縣 夏縣 鄉寧縣 襄汾縣 襄垣縣 昔陽縣 忻府區 新絳縣 新榮區 興縣 杏花嶺區 小店區 孝義市 鹽湖區 陽城縣 陽高縣 陽曲縣 堯都區 翼城縣 應縣 迎澤區 永和縣 永濟市 右玉縣 盂縣 榆次區 榆社縣 原平市 垣曲縣 澤州縣 長子縣 中陽縣 左權縣 左雲縣
『肆』 山西省芮城縣陽城鎮
陽城鎮地處芮城縣縣城之西 25 公里,距風陵渡經濟開發區之東 15 公里,地形南低北高,北依中條山,南臨
大 王 鎮 黃河,東鄰大王鎮,西和風陵渡鎮接壤。全鎮土地面積 166.2 平方公里,地形屬坡形、境內山、川、溝、垣、灘五
西 陌 鎮 型俱全,海拔 330 — 1150 米,年平均降水量 450 — 500 毫米,無霜期 230 — 240 天,全鎮 2005 年 5 月由原
陌 南 鎮 來的 48 個行政村合並為 15 個行政村, 106 個自然村, 240 個村民小組, 10752 戶, 40436 口人,其中農業
學 張 鄉 人口 39352 人,鎮政府駐地設在東任村西,集鎮人口達 6500 人。
南 衛 鄉 陽城鎮始建於 1956 年, 1984 年 9 月公社機構取消改設為陽城鄉政府, 1999 年 12 月經省、縣人民政府批
東 壚 鄉 准,撤銷陽城鄉設立陽城鎮, 2001 年 4 月鄉鎮合並,原杜庄鄉和原陽城鎮合並為新的陽城鎮,鎮政府駐地仍設在
風 陵 渡 鎮 東任村西。
改革開放以來,陽城鎮交通等基礎設施條件大大改善,風平二級公路穿集鎮街道而過,縣沿河公路、沿山公路等
三條公路橫貫全鎮東西,近年來,全鎮先後鋪設鎮主幹油路達 105 華里, 2004 、 2005 年村通油路和巷道硬化達
100 公里,全鎮已實現村村通油路, 50% 的巷道水泥硬化,全鎮 15 個行政村和 95% 的自然村通電,全鎮發展程式控制
電話達 6500 余部,水利帶來全鎮現有機電井達 120 眼,教育事業現有初中 2 座,小學 36 座,中小學教師達 513
人,在校學生 4243 人,衛生事業現有衛生院兩座,醫務工作者達 80 餘人,設有中心文化站,有露天水泥座位舞台
兩個,全鎮農科事業快速發展,榮獲「山西省科技達標鄉鎮」。
『伍』 山西省各地區名
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轄11個地級市,省會太原市居山西省中部,其餘10個市從北到南分別是:大同、朔州、忻州、陽泉、呂梁、晉中、長治、晉城、臨汾、運城。
1、太原市
山西省會,位於山西省中央腹地。太原古稱晉陽,簡稱並(州)。自春秋晉定公十五年(前497年)趙簡子築晉陽城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總面積6959平方千米,轄6區3縣1市:小店區、迎澤區、杏花嶺區、尖草坪區、萬柏林區、晉源區、清徐縣、陽曲縣、婁煩縣、古交市。
2、大同市
位於山西省最北端。境內建築於北魏時期的雲岡石窟是國內最大的石窟群之一,為1961年3月4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同九龍壁是建築最早、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龍壁。轄4區6縣:新榮區、平城區、雲岡區、雲州區、陽高縣、天鎮縣、廣靈縣、靈丘縣、渾源縣、左雲縣。
3、朔州市
位於山西省西北部。境內名勝古跡眾多,有世界上最古老最高大的千年木塔應縣佛宮寺釋迦塔,有集中體現金代建築藝術成就的朔城區崇福寺,邊塞文化是朔州文化的一大特色。總面積10662平方千米,轄2區3縣1市:朔城區、平魯區、山陰縣、應縣、右玉縣、懷仁市。
4、忻州市
位於山西省北中部。境內五台山是5A級景區。總面積25180平方千米,轄1區12縣1市:忻府區、定襄縣、五台縣、代縣、繁峙縣、寧武縣、靜樂縣、神池縣、五寨縣、岢嵐縣、河曲縣、保德縣、偏關縣、原平市。
5、陽泉市
位於山西省中部東側。境內有萬里長城第九關、唐代平陽公主駐守的娘子關,有冠山書院、女作家石評梅故居、中山國古長城等。總面積4451平方千米,轄3區2縣:城區、礦區、郊區、平定縣、盂縣。
6、呂梁市
位於山西省中部西側。名人有一代女皇武則天,宋朝名將狄青,清代天下廉吏第一於成龍,諍臣名相孫家淦,革命英雄劉胡蘭。總面積21143平方千米,轄1區10縣2市:離石區、文水縣、交城縣、興縣、臨縣、柳林縣、石樓縣、嵐縣、方山縣、中陽縣、交口縣、孝義市、汾陽市。
7、晉中市
位於山西省中東部。境內有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有喬家、王家、常家等晉商巨賈大院,有被譽為「中國彩塑藝術館」的平遙雙林寺。總面積16408平方千米,轄1區9縣1市:榆次區、榆社縣、左權縣、和順縣、昔陽縣、壽陽縣、太谷縣、祁縣、平遙縣、靈石縣、介休市。
8、長治市
位於山西省東南部。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後羿射日、愚公移山等傳說均發端於長治,被譽為「中國神話的故鄉」。總面積13864平方千米,轄4區8縣:潞州區、上黨區、屯留區、潞城區、襄垣縣、平順縣、黎城縣、壺關縣、長子縣、武鄉縣、沁縣、沁源縣。
9、晉城市
位於山西省東南端。擁有古文化遺址63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6處。尤其是現存宋、金時期基本保存完好的木結構古建築46處。總面積9484平方千米,轄1區4縣1市:城區、沁水縣、陽城縣、陵川縣、澤州縣、高平市。
10、臨汾市
位於山西省西南部。10萬年前人類誕生之源在臨汾,5000年華夏文明之宗在臨汾,600年大槐樹移民之根在臨汾,元代以前地上文物資源佔山西的30%。
總面積20589平方千米,轄1區14縣2市:堯都區、曲沃縣、翼城縣、襄汾縣、洪洞縣、古縣、安澤縣、浮山縣、吉縣、鄉寧縣、大寧縣、隰縣、永和縣、蒲縣、汾西縣、侯馬市、霍州市。
11、運城市
位於山西省西南端。是關公故里,境內聞喜裴氏家族曾出過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史稱「將相接武、公侯一門」。總面積14106平方千米,轄1區10縣2市:鹽湖區、臨猗縣、萬榮縣、聞喜縣、稷山縣、新絳縣、絳縣、垣曲縣、夏縣、平陸縣、芮城縣、永濟市、河津市。
(5)芮城縣行政區擴展閱讀:
山西省行政區劃中的一些地理知識:
1、山西省11個地級市中,轄區最大的是忻州市,最小的是陽泉市;
2、117個縣級行政單位中,轄區面積最大的是呂梁興縣、忻州原平市、朔州平魯區,最小的是臨汾曲沃縣、臨汾侯馬市、陽泉礦區。
3、山西省共轄1398個鎮、鄉、街道(564個鎮、632個鄉、202個街道),建制村28079個。
『陸』 山西省有多少個縣市
截止2017年,山西全省轄11個地級市,23個市轄區、個縣級市、85個縣。
太原市:杏花嶺區、迎澤區、小店區、晉源區、尖草坪區、萬柏林區、陽曲縣、清徐縣、婁煩縣、古交市
大同市:平城區、雲岡區、新榮區、雲州區、左雲縣、陽高縣、渾源縣、天鎮縣、廣靈縣、靈丘縣
朔州市:朔城區、平魯區、懷仁市、山陰縣、右玉縣、應縣
陽泉市:城區、郊區、礦區、平定縣、盂縣
長治市:城區、郊區、長治縣、長子縣、沁縣、沁源縣、平順縣、武鄉縣、襄垣縣、屯留縣、黎城縣、壺關縣、潞城市
晉城市:城區、澤州縣、沁水縣、陽城縣、陵川縣、高平市
祁州市:忻府區、定襄縣、五台縣、代縣、繁峙縣、寧武縣、靜樂縣、神池縣、五寨縣、岢嵐縣、河曲縣、保德縣、偏關縣、原平市
呂梁市:離石區、臨縣、嵐縣、興縣、方山縣、中陽縣、柳林縣、文水縣、交城縣、交口縣、石樓縣、汾陽市、孝義市
晉中市:榆次區、太谷縣、祁縣、壽陽縣、昔陽縣、平遙縣、靈石縣、左權縣、和順縣、榆社縣、介休
臨汾市:堯都區、曲沃縣、翼城縣、襄汾縣、洪洞縣、古縣、安澤縣、浮山縣、吉縣、鄉寧縣、大寧縣、隰縣、永和縣、蒲縣、汾西縣、霍州市、侯馬市
運城市:鹽湖區、臨猗縣、萬榮縣、聞喜縣、夏縣、稷山縣、新絳縣、絳縣、垣曲縣、平陸縣、芮城縣、河津市、永濟市
(6)芮城縣行政區擴展閱讀
山西省現存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2處,位居中國第一,其中,大同雲岡石窟、平遙古城、五台山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築物70%以上在山西境內,享有「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博物館」的美譽,著名的有恆山懸空寺、太原晉祠、芮城永樂宮、解州關帝廟、祁縣喬家大院等。
山西是老革命根據地,革命活動遺址和革命文物遍布全省。著名的有八路軍總部舊址、黎城黃崖洞八路軍兵工廠、文水劉胡蘭紀念館等。
山西省地處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東翼,地貌從總體來看是一個被黃土廣泛覆蓋的山地高原,整個輪廓略呈由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地貌類型復雜多樣,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其中山地、丘陵佔80%,高原、盆地、台地等平川河谷佔20%。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與其東部華北大平原相對比,呈現為強烈的隆起形勢。
山西省是中國內陸省份,位於黃河中游東岸,華北平原西面的黃土高原上。東以太行山為界,與河北為鄰;西、南隔黃河與陝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長城為界與內蒙古毗連。疆域輪廓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南北間距較長,縱長約682千米:最南端在芮城縣南張村南,北緯34°34′;最北端在天鎮縣遠頭村北,北緯40°44′。
『柒』 芮城縣的歷史沿革
芮城殷商時屬方國,稱「芮國」,西周初分封詣侯,武王封姬姓子弟於此,稱魏國,今縣城北有魏城遺址。魏城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魏。秦置郡縣,魏屬河東郡。漢立河北縣於魏城,仍屬河東郡,相沿至晉。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始建芮城縣於今縣城。
隋初芮城縣屬蒲州唐武德二年(619年)設芮州,轄芮城、永樂、河北(平陸)等縣。
北宋淳化四年(993年)芮城、永樂縣屬永興路陝州。熙寧六年(1073年)廢永樂縣並入河東縣(永濟)。元、明、清芮城縣屬解州。
縣內行政區劃,明、清時代沿用都里制。明初芮城縣設4都,每都10里,共40里。
民國36年(1947)4月29日芮城縣解放,芮城、永樂縣屬晉魯豫邊區太岳行政區第三分區。
民國38年(1949)7月1日,永樂縣並入芮城縣,同年8月1日劃分山西省運城專區,芮城縣屬之。
1953年建立鄉(鎮)制,芮城縣358個自然村劃歸為42個鄉(鎮)。至56年3月合並為15個鄉(鎮)。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實行政社合一建制,芮城縣50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分別組成4個公社,15個鄉改為管理區建屬公社。至1977年7月,增至16個公社。
1984年9月恢復鄉(鎮)建制,芮城縣分為3個鎮13個鄉,共309個行政村,698個自然村。
2001年撤並鄉鎮,嶺底鄉並入陌南鎮,大禹渡鄉並入南衛鄉,古仁鄉一分為三,分別並入學張鄉、大王鎮、永樂鎮,杜庄鄉並入陽城鎮,漢渡鄉、中瑤鄉並入風陵渡鎮,芮城縣分7鎮3鄉。
『捌』 運城13個縣市,各縣市又哪些個鄉鎮
山西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一覽
2005年,山西省轄:11個地級市;23個市轄區、11個縣級市、85個縣。
1、 太原市 轄6個市轄區、3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杏花嶺區新建路。
杏花嶺區 小店區 迎澤區 尖草坪區 萬柏林區
晉源區(晉源街道)
古交市
陽曲縣(黃寨鎮) 清徐縣(清源鎮) 婁煩縣(婁煩鎮)
2、 大同市 轄4個市轄區、7個縣。市人民政府駐城區迎賓西路。
城 區 礦 區 南郊區(口泉鄉) 新榮區(新榮鎮)
大同縣(西坪鎮) 天鎮縣(玉泉鎮) 靈丘縣(武靈鎮) 陽高縣(龍泉鎮) 左雲縣(雲興鎮)
廣靈縣(壺泉鎮) 渾源縣(永安鎮)
3、 長治市 轄2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城區八一路。
城 區 郊 區
潞城市(潞華街道)
長治縣(韓店鎮) 長子縣(丹朱鎮) 平順縣(青羊鎮) 襄垣縣(古韓鎮) 沁源縣(沁河鎮)
屯留縣(麒絳鎮) 黎城縣(黎侯鎮) 武鄉縣(豐州鎮) 沁 縣(定昌鎮) 壺關縣(龍泉鎮)
4、 晉城市 轄1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城區。
城 區
高平市(東城街道)
澤州縣(南村鎮) 陵川縣(崇文鎮) 陽城縣(鳳城鎮) 沁水縣(龍港鎮)
5、 朔州市 轄2個市轄區、4個縣。市人民政府駐。
朔城區 平魯區(井坪鎮)
山陰縣(岱嶽鎮) 右玉縣(新城鎮) 應 縣(金城鎮) 懷仁縣(雲中鎮)
6、 晉中市 轄1個市轄區、9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榆次區。
榆次區
介休市
昔陽縣(樂平鎮) 靈石縣(翠峰鎮) 祁 縣(昭余鎮) 左權縣(遼陽鎮) 壽陽縣(朝陽鎮)
太谷縣(明星鎮) 和順縣(義興鎮) 平遙縣(古陶鎮) 榆社縣(箕城鎮)
7、 運城市 轄1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鹽湖區。
鹽湖區
河津市(城區街道) 永濟市(城東街道)
聞喜縣(桐城鎮) 新絳縣(龍興鎮) 平陸縣(聖人澗鎮) 垣曲縣(新城鎮) 絳 縣(古絳鎮)
稷山縣(稷峰鎮) 芮城縣(古魏鎮) 夏 縣(瑤峰鎮) 萬榮縣(解店鎮) 臨猗縣(猗氏鎮)
8、 忻州市 轄1個市轄區、1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忻府區。
忻府區
原平市(南城街道)
代 縣(上館鎮) 神池縣(龍泉鎮) 五寨縣(硯城鎮) 五台縣(台城鎮) 偏關縣(新關鎮)
寧武縣(鳳凰鎮) 靜樂縣(鵝城鎮) 繁峙縣(繁城鎮) 河曲縣(文筆鎮) 保德縣(東關鎮)
定襄縣(晉昌鎮) 岢嵐縣(嵐漪鎮)
9、 臨汾市 轄1個市轄區、14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堯都區。
堯都區
侯馬市(路西街道) 霍州市(鼓樓街道)
汾西縣(永安鎮) 吉 縣(吉昌鎮) 安澤縣(府城鎮) 大寧縣(昕水鎮) 浮山縣(天壇鎮)
古 縣(岳陽鎮) 隰 縣(龍泉鎮) 襄汾縣(城關鎮) 翼城縣(唐興鎮) 永和縣(芝河鎮)
鄉寧縣(昌寧鎮) 曲沃縣(樂昌鎮) 洪洞縣(大槐樹鎮) 蒲 縣(蒲城鎮)
10、 呂梁市 轄1個市轄區、10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離石區永寧中路。
離石區
孝義市 汾陽市
文水縣(鳳城鎮) 中陽縣(寧興鎮) 興 縣(蔚汾鎮) 臨 縣(臨泉鎮) 方山縣(圪洞鎮)
柳林縣(柳林鎮) 嵐 縣(東村鎮) 交口縣(水頭鎮) 交城縣(天寧鎮) 石樓縣(靈泉鎮)
11、 陽泉市 轄3個市轄區、2個縣。市人民政府駐城區南大街。
城 區 礦 區 郊 區(蔭營鎮)
平定縣(冠山鎮) 盂 縣(秀水鎮)
『玖』 運城的行政區劃
1949年設運城專區,專署駐運城鎮。轄安邑、萬泉(駐解店)、河津、稷山、新絳、聞喜、絳縣、垣曲、夏縣、平陸(駐聖人澗)、解縣、芮城、虞鄉、永濟(駐趙伊鎮)、臨晉、猗氏、榮河等17縣及運城鎮。
1954年將萬泉、榮河2縣合並,改為萬榮縣(駐原萬泉縣解店);解縣、虞鄉2縣合並,改為解虞縣(駐原解縣城);臨晉、猗氏2縣合並,改為臨猗縣(駐原猗氏縣城)。後撤銷運城專區,並入晉南專區。
1970年設運城地區,地區駐運城縣。原屬晉南專區的運城(駐運城鎮)、新絳、絳縣、稷山、萬榮、永濟(駐趙伊鎮)、夏縣、聞喜、平陸(駐聖人澗)、垣曲(駐劉張鎮)、芮城、河津、臨猗等13縣劃歸運城地區。
2000年6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1)撤銷運城地區和縣級運城市,設立地級運城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鹽湖區。(2)運城市設立鹽湖區,以原縣級運城市的行政區域為鹽湖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府東街。(3)運城市轄原運城地區的聞喜縣、新絳縣、平陸縣、垣曲縣、絳縣、稷山縣、芮城縣、夏縣、萬榮縣、臨猗縣和新設立的鹽湖區。原運城地區的河津市和永濟市由山西省直轄。10月,正式撤地設市。 運城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地處黃河北幹流中游以東,華北平原的丘陵區,黃土高原東沿第一台階。北起呂梁山南麓與臨汾接壤,東界中條山與晉城毗鄰,西、南隔黃河分別與陝西、河南相望。地理坐標為東經110°15′-112°04′,北緯34°35′-35°49′。
河東大地外濱澎湃的黃河,內有綿延的中條山,被譽為「表裡山河」。轄區境域輪廓呈不規則三角形,東西最長約211公里,南北最寬約127公里。總面積14233平方公里,佔山西省總面積的9%,其中平原區面積8621平方公里(含100平方公里鹽池面積),占總面積的60.6%;山丘區面積5204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6.6%;灘地、水面面積40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8%。 運城全年受季風活動影響,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受西伯利亞乾冷氣流控制,盛行西北季風,氣候特點為寒冷、乾燥;夏季受太平洋暖濕氣流控制,盛行東南季風,氣候特點是高溫、多雨,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和雷陣雨。年均氣溫13.3℃,一月均溫-2.2℃,七月均溫27.4℃;日照時長2039.5小時;霜凍期為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上旬,無霜期212天。
多年平均降水量(1956~2005年)為525毫米,降雨年際變化大,最大年份降雨量945.8毫米,發生在1958年,最小305.0毫米,發生在1997年。降水量年內分配極不均勻,冬春較少,佔全年20%左右,夏秋季特別集中,約佔全年的70%左右;7、8兩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0%左右。受地形及氣候因素的影響,降水量區域分布不均勻,從東南的750毫米向西北遞減至500毫米。
『拾』 芮城在哪裡
芮城地處山西省最南端,與河南靈寶市、陝西潼關縣僅一河之隔,素有「雞叫一聲聽三省」之稱。全縣國土面積117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8萬畝,轄7鎮3鄉,總人口39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