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行政區域變化

行政區域變化

發布時間: 2021-02-28 09:44:11

『壹』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的區劃沿革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時時,全國分為30省、1自治區、12直轄市、5行署區、1地方、1地區。直至1967年區劃多次調整,1967年調整為22省、5自治區、3直轄市共計30省級行政區,此後基本固定下來。1988年從廣東省析置海南島和南海諸島及其海域成立海南省。1997年撤銷四川省轄重慶市,設立重慶直轄市。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門回歸中國,相繼新設2個特別行政區。至此共計23省、5自治區、4直轄市和2特別行政區共計34省級行政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將全國分為5大行政區和一個中央直屬行政單位,總共有30省、1自治區、12直轄市、5行署區、1地方、1地區。
1950年,撤銷旅大行署區,設立旅大市,並設立中央人民政府華北事務部,撤銷四川省,設立川東、川南、川西、川北4個行署區。
1952年,撤銷中央人民政府華北事務部,設立政務院華北行政委員會。並將原來的大行政區改稱為行政委員會。撤銷了行署區的建制,恢復為原來的省。撤銷平原省,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河南、山東二省。撤銷察哈爾省,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河北、山西二省。直轄南京市改為江蘇省轄市。
1953年,吉林省的長春市和松江省的哈爾濱市升為直轄市。總計6大行政區,下轄30省、1自治區、14直轄市、1地方、1地區。
1954年,撤銷6大行政委員會,最高一級的地方行政單位變為省。撤銷遼東、遼西二省,恢復遼寧省。撤銷松江省,將其行政區域並入黑龍江省。撤銷寧夏省,將其行政區域並入甘肅省;1954年6月撤銷綏遠省,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內蒙古自治區。歸綏市改稱呼和浩特市,定為自治區首府。總計26省、1自治區、3直轄市、1地方、1地區。
1955年7月30日,撤銷熱河省,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河北省、遼寧省及內蒙古自治區;1955年10月,撤銷西康省,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四川省;1955年10月1日,撤消新疆省,設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1953年迪化新名),成立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昌都地區劃其管轄。
1958年3月5日,撤銷廣西省,正式設立廣西僮族自治區。
1958年10月25日,從甘肅省劃出部分區域,正式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緩哪茄1958年2月11日,中央直轄的天津市改為河北省省轄市;至此全國分為22省、4自治區、2直轄市、1籌備委員會。
1965年9月9日,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1965年10月12日,廣西僮族自治區更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
1967年1月2日,河北省天津市重新升為中央直轄市;截至1967年全國分為22省、5自治區、3直轄市。
1988年4月13日,撤銷海南行政區,設立海南省。
1997年3月14日,四川省重慶市重新升為中央直轄市。設立重慶直轄市,管轄原四川省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所轄行政區域。
1997年7月1日,對香港行使主權,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行使主權,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國的行政區域基本上劃分為三級,即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市),鄉(民族鄉、鎮)。但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為促進城鄉結合和工農結合,打破條塊分割,充分發揮城鄉兩個方緩歲面的積極性,實行市管縣的行政體制。實行市管縣的地方,就是在省、縣之間增加一級政區,實行四級制(憲法上尚未認可)。另外,在有些自治區,下轄自治州,州以下有縣,也是四級制。這就使中國現行行政區劃和地方行政建制層次形成了三級和四級並存的體制。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的行政區劃根據國家建設需要先後作過多次調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省級以下行政區劃變化很大:按「整縣改市」、「以鄉建鎮」模式設置大批市、鎮;部分地區與市合並,全面試行市領導縣體制;人民公社在政社分開後恢復為鄉、民族鄉;撤(縣轄)區並鄉建鎮;恢復和新設民族自治地方擾察。

『貳』 說明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區劃變動的具體表現

一、數量由少到多,轄區由大到小,層級由高到低
縣級以上的同一名稱的政區,隨著歷史的發展,通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那就是數量越劃越多,轄區越劃越小。
到了一定程度,它的級別就會逐層降低,甚至走向消亡。
——秦朝建立後,劃天下為36郡,郡成為了最高的行政區劃。到了秦朝末年,郡的數目增加到了48個。
漢朝以後,由於秦郡的轄區較大,例如當時江西地區就一個豫章郡。
於是將這些郡的轄區范圍劃小,一些郡被分成幾郡,如析豫章郡置廬陵郡。
西漢末年,漢郡(國)的數目已經增長到了103個。
東漢時期,領土范圍比西漢要略小些。
雖然一些郡國的范圍比西漢時要小,但總體來說,兩漢時期郡國的范圍大小相差不是很大。
到了東漢末年,隨著州成為了最高的一級行政區劃,郡國的地位下降,變為二級政區了。
三國時期,郡國的數目比東漢時期又增加了一半,郡國的轄區自然隨之減小了。
西晉時期,郡國的統領范圍比三國時期又要小了一些。
南北朝時期,隨著大量新郡的設置,郡的轄區范圍呈直線下降趨勢。
隋唐以後,郡作為一級行政區劃便從歷史上消失了。
——州的變遷最具有典型意義。州在東漢末年成為郡縣之上的一級行政區劃的時候,數量只有13個。
其時,州的地域范圍十分廣闊,在南方的州由於人口稀少相當於今天兩三個及三四個省的規模,如揚州便包括今天的江西、福建、浙江三省及江蘇、安徽南部,荊州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二省及陝西、河南、貴州、廣東的一部分,交州包括今天的廣東、廣西南部和越南中北部等地區;在北方的州最小的也有今天的半個省大,如青州包括今天的山東北部。
到了三國時期,州的數量和轄區范圍沒有實質性的變化。
只是當時魏、吳兩國都設有荊、揚二州,只不過魏國所控制的荊、揚兩州只有原州地域的一小部分,徒具象徵意義罷了。
兩晉統一前後,州的數目逐漸增加到了19州,各州的范圍與東漢時期相比,已經有了顯著的縮小。
尤其是西北的涼州(甘肅及寧夏大部)、東北的幽州(河北北部,遼寧西部及遼東半島、朝鮮半島北部等地區)、西南的益州(四川、雲南大部,廣西、陝西一部分)、嶺南的交州,都因為地域廣闊被分為了兩州或者三州。
西晉末年時,范圍最廣的荊州和揚州也新分出了兩個州,形成了各州范圍大小相差不大的21個州的規模。
東晉十六國及南北朝之後,出於一些復雜的原因,州的數目從21個猛增到300多個。
這樣州的轄區范圍也就變得只有幾百里方圓了。
隋朝初年,隋文帝廢郡以州直接統縣,州於是等於降為郡級。
宋朝時,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州的地域更趨縮小,在當時有近十分之一的州只轄有一個縣。
到了元明清時期,又把一些州降為了縣級。民國時期,州被改為縣,不再存在。
——道在唐朝後期與方鎮結合,取代了州成為了最高一級行政區劃。
當時道(方鎮)的數目在四五十個之間波動,大的道相當於今天一個省的面積,如江南西道的地域范圍大致就是今天江西省的范圍,江西之名也來源於此;小的道只相當於今天十幾個縣的區域,大致等於今天地級市或地區的范圍。
到了宋代初年,道被路所取代,路成了最高一級行政區劃了。元朝時期,道又被用來作為行省以下的監察區。
明清時期沿用了元朝的做法,在省與府之間設道,但道的范圍已經大大縮小了。
民國初年,廢府、改州廳為縣之後,道成為了省縣之間的一級行政區劃,如當時的廬陵道就領有21個縣。
20世紀20年代後,道被正式廢除,便從此消亡了。
——路在宋代時成為了最高的行政區劃,北宋時期,路的數目還不是很多,到徽宗時也才二十幾個。
路的轄區范圍大體與今天的一省或半省相當,如江南西路與今天的江西省大致相同。
南宋時期,路的數目在十六七個之間變化,比北宋時的南方多出了二三路。
由於南宋喪失了淮河以北地域,這時路的轄區自然也變小了一些。
到了元朝,路的地位便被降低了,由最高的一級政區而變為了直接轄縣(州)的政區。
如宋朝時的吉州改為吉安路,下轄吉水州、新淦縣等十數州縣;其范圍也相應縮小,只相當於今天一兩個地區的大小。
明朝時,路被廢除而成為了府,如改吉安路為吉安府,轄吉水縣等十多個縣,降吉水州為吉水縣。
路作為一級行政區劃便結束了其短暫的歷程。
——省在元朝時期是作為最高一級行政區劃的,最初在全國設有一個中書省和六個行中書省。
由於元朝版圖極其遼闊,而行省的數目又如此之少,因此元朝各省的的統轄范圍的廣袤是空前絕後的。
如江西行省,轄有今江西、廣東兩省范圍;陝西四川行省,一度轄有今陝西、四川、甘肅、寧夏與內蒙古西部的廣大區域;嶺北行省,轄有今外蒙古、西伯利亞直至北冰洋的廣大區域。元朝中後期,行省的范圍也從一中書省、六行中書省變為了一中書省、十行中書省(征東行省長官由高麗國王兼任,元朝政府不幹涉其內部事務,所以與內地十行省不同)。
然而,對元朝的廣闊疆土而言,11省的各自轄區范圍仍然很大,處理地方事務時非常不靈活,特別是在元末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涌的情況下越發明顯。因此,元朝不得不採取從行省中劃分出許多分省的辦法來維持地方上的統治。
這種情況說明,轄區范圍過大的行省,對於中央集權的統治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因此,到了明代,便在這一點上著手改革。明朝時,行中書省被改稱為布政使司,但習慣上仍然稱為省。
明代的省,轄區范圍要比元朝小得多。在相當於元朝南部九省的范圍內,明朝分為了十五省,也就是兩京十三布政使司。
元朝時一些范圍過大的省被一分為二,或者是一分為三。還有的一些行省被各劃出一部分而組建了新的行省。
總的來說,明朝各省之間的轄區范圍大致比較均衡,但也有例外,那就是南北兩京劃得比一般省都要大。
尤其是南京,包括了今天江蘇、安徽兩省的全部及浙江北部的廣大地區,與南部相鄰的浙江省的狹小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清承明制,在行政區劃方面沿襲了明朝的舊制。
除去將南京、湖廣及陝西三省各自一分為二外,其他的12省大體沒有什麼改動,從而形成了所謂的「內地十八省」。
這些省的范圍與今天相應的各省的范圍相差不大了。
從康熙年間到光緒執政時期,在200多年的時間里,十八省的區劃一直沒有改變。
清朝末年,又先後增置了新疆、台灣、奉天、吉林、黑龍江等5省,使省的總數變成了23個。
民國初年,繼承了清朝的省制,且在數目上也沒有什麼變化。
20世紀20年代之後,隨著道的廢除,省變成了直接轄縣的一級行政區劃。
到了抗戰勝利後,東北設9省,使省的數目增加到了35個。
二、最高一級行政區大都由監察區、軍區等轉變而來
在行政區劃層級的變化當中,可以看到,歷代最高一級行政區劃往往由監察區、軍區等非行政區逐漸轉變而來。
最高一級政區的行政長官也大都由在外的中央官員演變而產生。
兩漢時期,由於郡國數目眾多,中央政府不便直接管理。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於是自漢武帝起,在郡國之上設立了監察區——州,來監管地方的官員。
州既然作為一級區域劃出,與郡縣相分離,便構成了以後演變為一級行政區劃的地理基礎。到了東漢末年,隨著州牧、刺史掌管了地方上行政、財政等方面的事務,特別是帶兵之後,州便由監察區轉變成正式的行政區劃了。
唐朝後期作為政區的道(方鎮)則是由軍區與監察區兩條渠道轉變而來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都督區,是以都督為軍事長官,統領幾個州的軍務督理區。
都督又照例兼任所駐州的刺史,這就使得都督區在實際上成為了州之上的一級准行政區劃。
唐朝時承襲了這一制度,都督又因為加節而改叫節度使。
另外,在唐朝初年,因山川形便設置的道,逐漸成為了正式的監察區,道的長官稱為采訪使,後來又稱觀察使。這樣到了唐朝末期,節度使權力日益增大,最終兼任采訪使、觀察使之職,使轄區成為了州之上的一級行政區劃——道(方鎮)。
元朝時期最高一級地方行政區劃為行省。
[ 轉自365知識網 http://www.shi365.com/ ]
行省起源於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的行台尚書省。在當時中央官署的名稱叫做「省」,由中央官員到地方執行國家任務,在地方設立的中央分支行動機構就成為行台尚書省或某處行台省。事情處理完畢後,便予以撤銷。
金朝末年,由於內憂外患,因此便仿效六朝隋唐的行台尚書省制度,在全國各地普遍設立了行尚書省。
蒙古在與金的接觸中,借鑒了這一制度,也設立行尚書省。
後來隨著中央機構改成中書省,地方上的行尚書省也隨之改為了行中書省,簡稱行省。
起初行省也是臨時性的中央派出機構,但由於元朝初年對中原用兵持續的時間很長,軍管制一時無法取消。
到了平定南宋前後,行省便作為中國歷史上轄區最大的一級行政區劃而出現了。
明朝中後期,由於地方上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及都指揮使司三權分立,一旦遭遇需要對外防禦或對內鎮壓的情況時,便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難以應付。因此為了彌補這些不足,便經常向各地派出帶有中央部院大臣職銜的重臣到各地去總督軍務或者是巡撫地方,這就是總督和巡撫的由來。總督與巡撫在設立之初,也是帶有臨時性質的,但後來設置之後便不再廢除,總督或巡撫便在地方上掌握了最高的權力。但是,當時名義上這些總督或者巡撫還都屬於中央官而不是地方官。
這些總督或者巡撫轄區也還是具有監察性質的准政區而不是正式的一級行政區。
到了清朝,總督和巡撫逐漸固定化,逐漸變成了地方上的封疆大吏,成為地方上的最高官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的大區制,也是由軍區轉變而來的。
建國初期至50年代中期,全國設有六大行政區,大區下面轄省、行署、中央直轄市。
這六個大區是華北、東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對應的是人民解放軍幾大野戰軍的戰略經營方向。
東北解放較早,四野已經出關經營方向是中南,所以四野後來就演變成中南軍區;華北軍區部隊經營華北地區,後來成為華北軍區;三野經營華東,後來成為華東軍區;二野經營西南,後來成為西南軍區;一野經營西北,後來成為西北軍區。
各大野戰軍首長一般都曾兼任過所經營區域的最高軍政長官。後來大區制雖然取消了,但現在國家統計局的分地區數據各省市的排列順序,還一直沿用當時的大區劃分,先華北,後東北,之後是華東、中南、西南、西北這樣的順序排列。
三、縣級行政區最具有穩定性
在歷代的行政區劃變遷中,縣級行政區劃是最具有穩定性的。我們可以從歷朝縣級政區數目的變化中,即可以看出這一點。
秦朝時大約有1000多個縣,西漢末年縣級政區增加到1587個。
東漢初年,光武帝省並了400餘縣,縣數回落到1100個左右。
到了東漢中期的順帝永和五年(140年),縣級政區數目為1180個。
三國末期,縣的總數基本維持在東漢中期的規模,大約為1190個。
西晉時期,縣的總數略有增長,其時縣級政區的數目為1232個。
在南北朝的末期北周大象二年(580年),縣的總數大約為1590個,與西漢末期相差無幾。
隋朝時期,經過煬帝的並省州縣,在大業五年(609年),縣的數目又有所下降,為1255個。
唐朝建立後,高祖武德初年,為了政治和軍事的需要,一度設置了許多州縣。
針對這種情況,在貞觀初年,太宗對州縣進行了省並。到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年),一共有1573個縣。
宋朝時期,疆域狹小。
燕雲十六州被遼占據;隴右西北地區也成為了西夏人的領地;雲南一帶,大理獨立建國;越南北部,安南獨立。
因此縣的設置規模有所減少。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有縣1210多個。
元朝文宗至順元年(1330年),縣的總數為1127個,與宋朝相差不大。
元朝疆域要遠遠大於宋朝,為什麼只有這么少的縣呢?這是因為元朝在嶺北、遼陽等游牧地區的行省並未設立州縣,在內地的行省中,除去因戰亂造成人口流失而省並一些縣外,還有相當一部分州是與縣平級的,也就是散州。
如果合並在一起,元朝在內地的縣級政區數目有1300多個。
明朝宣德年間有縣1100多個,到了明末則為1138個。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有縣1455個。從縣數來看,明清兩代都不算多。
但由於明的屬州和清的散廳都與縣同級,如果將這些計算在內,明清兩代的縣級政區大致與今天的縣數差不多。
四、三級制是歷代政區的層級中最常用的一種形式
從歷代行政區劃層級演變的過程來看,兩千多年來,最常見的是三級制。
只不過有時採用的是實三級制,而有時則實行虛三級制。
秦和西漢初年,疆域還比較小,因此當時採用的是郡縣制的單純二級制,對於中央政府來說,還是能夠控制的。
但是自漢武帝拓展疆土後,二級制政區已經開始暴露出它的局限性。
因此,漢武帝設立十三州刺史部作為監察區,負責監察各郡地方官員的政績。
因此,自漢武帝自東漢末年之前的兩漢時期,在地方上推行的是虛三級制。
東漢末年,州逐漸成為了郡之上的一級正式行政區劃,形成了州---郡(國)---縣的實三級體制。
在隨後的魏晉南北朝400年的時間里,一直沿襲了這一制度。
隋朝建立後,經過隋文帝的改革,又推行了州---縣二級制。
但這次的二級制只持續了140年左右,到了唐朝中期便又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唐玄宗開元年間以後,在唐初只作為地理區劃的道被作為了監察區,唐朝在地方上出現了虛三級制。後來隨著節度使兼任各道的觀察處置使,節度使所在的方鎮與民政上管轄幾個州的道合而為一,便又確立了道(方鎮)---州(府)---縣的實三級制。
這一制度經歷五代十國而沒有改變。
宋朝建立後,方鎮被廢除,全國曾出現過短暫的州(府、軍、監)---縣的二級制。
但由於當時一共有367個州---縣級的行政單位,如果採用二級制,中央政府想要直接來統管是無法辦到的。
因此,沒過多久,宋朝便建立了路---州(府、軍、監)---縣(軍、監)的體制。
這種制度,從權力分配角度來看,是虛三級制;從行政區劃角度來看,則是實三級制。
元朝的行政區劃實行的是行省---路---府---州---縣多級復合制,但大多數地區實級一般都是行省---府(路、州)---縣三級制。
明朝建立後,兩京十三布政使司之下的地方行政機構與區劃,大體繼承了元朝行省以下原有的路、府、州、縣之制。
但有所簡化,取消了路的建制,只設府、州、縣三級。
清朝時期,在省之下的地方行政區劃劃分為府(直隸州、直隸廳)、縣(散州、散廳),二級,又恢復了實三級制。
民國初年,北京政府實行的地方行政區劃是省---道---縣的實三級制。
南京政府將道廢除,隨後,又在省與縣之間,建立了行政督察區的體制。
於是地方行政制度變成了省---專區---縣的虛三級制。這一制度為後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所繼承。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初期在地方實行的是大區---省----專區---縣虛四級制。
選自:365知識網
後來取消大區,專區改名叫地區,變成了省---地區---縣的虛三級制。
20世紀80年代以來,從江蘇省和遼寧省開始,大量地區撤地設市,成立了正式一級地方政府的地級市。
於是便轉變成了省---地級市(地區)---縣(縣級市)的實三級制了。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稱簡介
州相傳堯時禹平洪水,分天下為九州,即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州。這就是中國別稱「九州」的來歷。
選自:365知識網
到了舜時,從冀州析分出並州和幽州,從青州析分出營州,故有十二州。
到了漢代,由於疆域的擴大,新增加了兩個州,一個是南方的交州,一個是北方的朔方。
後來,朔方並入並州,雍州改為涼州,梁州改為益州。這樣,東漢時就有十三個州:司隸(直轄州)、豫州、兗州、徐州、青州、涼州、並州、冀州、幽州、揚州、益州、荊州、交州。比如,江西省在漢朝時屬於揚州范圍內。
晉初分為十九州,在東漢的基礎上將涼州分為雍、涼、秦三州:
將益州分為梁、益、寧三州,將幽州分為幽、平兩州,將交州分為交、廣兩州。
州在漢到南北朝時期,一般都是監察區,有時也是一級行政區。但從南北朝開始,州的數目越來越多,范圍卻越來越少。
到了隋朝時,天下已經有了兩百多個州,所以,隋朝將州縣制改為郡縣制,但不久又恢復為州縣制。
到了唐朝,又恢復了州縣制,此時州的數目已經有三百多個了。
此時的州雖然是行政區,但已經不是一級行政區了,其上還有道。
[ 轉自365知識網 http://www.shi365.com/ ]
宋朝的州和唐朝一樣,仍是二級行政區,之上還有路。
明朝改州為府,只留少數直隸州直轄於省,散州隸屬於府。
郡戰國時期,各國就開始不同程度的實行郡縣制,秦統一六國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後征服南粵後,增加到四十郡。
此後,歷代都有郡,只是數量逐漸增多而范圍逐漸縮小。隋朝一度取消了郡,唐代則是州郡迭改,但都是行政區域。
宋代廢郡,此後,作為一級行政區名稱,郡完全消失在歷史當中了。
國漢代實行的是郡國並行制,國是諸侯王的封域,也是一級行政區劃名稱,地位相當於郡。
漢代中央政府對諸侯國的管制很嚴,諸侯國的國相一律是由中央政府任命,不是諸侯王任命的。國相地位相當於郡的太守。
道道始行於唐,不過當時屬於監察區,相當於漢代的州,只不過後來逐漸實化為一級行政區域。
太宗貞觀年間,全國劃分為十道: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玄宗開元年間,析分為十五道,即從關內道分出一個京畿,從河南道分出一個都幾,再把山南道分為山南東道和山南西道,把江南道分為江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
路宋代的路最初是為徵收稅賦轉運漕糧而劃分的區域,後來逐漸演變成帶有行政區劃和軍區的性質,成為一級行政區。
最初全國分為十五路,後來增加為十八路、二十三路,和今天的省區已經大致相似。
如福建路、河北路、廣東路、廣西路、湖南路、湖北路、陝西路、江南西路(江西)等和今天的省區大致相同。
元代也有路,不過已經從宋代的一級行政區降為二級行政區了,相當於宋代的州府。
省本是中央官署名稱,如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門下省、中書省和尚書省。
元代以中書省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設行中書省(相當於中書省駐各路的辦事處或者中書省行署),簡稱行省。
後來行省正式稱為一級行政區劃名,簡稱省。
府依唐代制度,大州稱府,因為這些州都置有都督府或都護府,唐代府隸屬於道,宋代隸屬於路。
元代的府,有的隸屬於路,有的直轄於中央。明清改州為府。
軍軍是宋代的行政區劃名。一個軍等於一個州或府,隸屬於路。
宋代的平定軍即清代的平定州,宋代的南安軍即清代的南安府。
縣縣兩千多年來一直是中國的基層行政區劃名。秦代的縣屬於郡,漢代的縣屬於郡和國,後代的縣屬於州或府。
現在的縣屬於地級市或地區。

『叄』 中國行政區劃的變更主要遵循哪些原則

我個人總結了幾點,僅供參考:

1.法制化原則。行政區劃調整變更要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省級行政區劃變更審批權屬於全國人大,地級、縣級行政區劃變更審批權屬國務院,鄉鎮級行政區劃變更審批權屬於省級人民政府。

2.相對穩定性原則。

3.靈活性原則。在保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根據經濟、社會、科技、人口等因素變化,可以對行政區劃進行調整。

4.機構設置遵循精簡、統一、效能原則。

『肆』 中國行政區域重新劃分

沒有這件事,截至到2019年月28號:中國的行政區劃情況如下:

省級行政區: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合計34個省級行政區。(2019年12月)。

地級行政區:293個地級市、7個地區、30個自治州、3個盟,合計333個地級區劃。(2019年12月)。

縣級行政區:964個市轄區、383個縣級市、1328個縣、117個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1 個特區、1個林區,合計2846個縣級區劃。(2019年12月)。

鄉級行政區:8414個街道、21296個鎮、9108個鄉、981個民族鄉、153個蘇木、1個民族蘇木、1個縣轄區,合計39945個鄉級區劃。(2019年12月)。



(4)行政區域變化擴展閱讀:

國家都是按地域劃分行政區。各國的行政區劃有不同的劃分和名稱。不論何種類型的國家,行政區劃的劃分總要符合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並考慮政治、經濟、民族、人口、國防、歷史傳統等各方面的因素。社會主義國家行政區域的劃分通常根據以下原則:

①政治原則。促使國家機關密切聯系人民群眾,便利人民群眾參加國家管理。

②經濟原則。根據不同地區的經濟特點進行劃分,使之有利於發展社會生產力。

③民族原則。根據少數民族的居住狀況和其他特點進行劃分,使之有利於各民族的發展,鞏固各民族的團結。這些原則是相互聯系、相互結合的。此外,也顧及歷史傳統、人口分布、地理條件和國防需要等因素。

行政區劃雖因國家本質不同而有其明顯的階級性,但也有一定的歷史連續性。例如,中國從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建立統一國家並施行郡縣制以來,歷代行政區劃雖有變更,但變化並不太大。英、法、美等國的行政區劃也是從19世紀繼承發展下來的。

『伍』 中國的行政區劃會該變嗎

行政區劃包括很多內容,如行政層級、行政建制、行政區域等。
正在改變的有:(回1)市管縣體制答向省直管縣體制的轉變,目前正在緩步推進。(2)鄉鎮街道合並重組一直在進行。(3)剩餘不多的地區(盟)改制為地級市仍在進行。(4)縣改縣級市、縣改市轄區仍在進行。
短時間內不太可能會改變的是:(1)重新劃分省級行政區。(2)大規模縣級行政區合並。
可能會實行的有:增加幾個直轄市。

『陸』 中國歷史上的行政區域有一個什麼樣的變化過程

沒太明白 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這個?
秦:郡縣制
漢初:郡國並行制
東漢:州 郡 縣三級制
隋:三級制 同漢
唐:十道 州郡縣 三級 同時還有府
元:行省
其餘的我就記不得了

『柒』 中國歷代行政區劃是怎樣演變的有什麼規律

【先秦】商周時期實行分封制,無所謂地方行政區劃。進入春秋中葉以後,隨著諸侯國發展中央集權,地方行政區劃 ——郡縣制的萌芽開始出現
。秦統一六國後,郡縣制正式確立。縣:縣是最早的地方行政區劃,出現在春秋時期,來源一是新開辟的邊區,二是新吞並的小國。
漢時郡級政區有郡、王國,縣級政區有縣、侯國、邑、道。王國是分封的諸侯國,侯國是列侯的食邑,邑是皇太後、公主的食邑,境內有少數民族的稱道。
隋統一中國後,鑒於州郡縣三級制混亂不堪、郡形同虛設的現狀,廢郡而改為州、縣二級制度。唐代又產生了道路制度,從此中國進入道路時代。
兩宋宋初革除了藩鎮實權,恢復了州、縣二級制。基於唐代同樣的原因,宋代提出了路制,並在州一級長官中設置了若干相互制約的職務,使路不構成地方的上一級行政機構。「四川」一名由北宋而來
元代元代中央轄1都省(中書省)、10行省、另有宣政院轄地(西藏地區)行省:行省起源於魏晉時的行台,原為中央派出機構,臨時代中央執行任務,事畢即罷
明代明代初期沿襲元代行省制度,但不久發現地方權力太大,不利於加強中央集權,遂進行改革,以一省置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即「三司」作為省一級行政、軍事、監察區劃。布政使司:
清代以後,督撫成為地方官。土司制度:元明清三代在西北、西南地區由少數民族首領充任並世襲土司,只對中央政府負擔規定的貢賦、征伐義務,在轄區內保持原有的統治機構和權力
清代行政劃分:清代沿襲了明代的制度,但也有所改變,主要有:1、廢除衛所制度;2、增加廳一級,長官為同知、通判;3、直隸州領縣,屬府的稱散州,不領縣

『捌』 紹興杭州寧波歷史上行政區變化(縣市歸屬變化)

1949年的這些地區的行政區劃為:
杭州市:有5區。西湖區江干區艮山區覽橋區拱墅區
臨安專區專署駐餘杭縣9縣
餘杭縣(餘杭鎮)於潛縣(於潛鎮)新登縣(新登鎮)孝豐縣(豐城鎮)安吉縣(安吉城)臨安縣(臨安鎮)
武康縣(千秋)富陽縣(富陽鎮)昌化縣(武隆鎮)
寧波專區專署駐寧波市7縣
鄞縣(寧波市)慈溪縣(慈城鎮)奉化縣(城關鎮)象山縣(丹城鎮)鎮海縣(城關鎮)餘姚縣(餘姚鎮)
定海縣(定海鎮)
紹興專區專署駐紹興市1市7縣
紹興市
紹興縣(柯橋鎮)嵊縣(城關鎮)會稽縣(皋埠)蕭山縣(城廂鎮)新昌縣(城關鎮)上虞縣(豐惠鎮)
諸暨縣(城關鎮)
1950年◎1撤銷杭州市西湖、江干、艮山、筧橋、拱墅5個區人民政府,改為區公所,作為杭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1950年6月1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訓令)
2舟山群島解放,將其劃入寧波的定海縣
3.撤銷會稽縣,其行政區域並入紹興縣
1951年@1寧波市建立海曙、鎮明、江東、江北4個區
2原省直轄的杭縣劃歸杭州市
1952年@1.撤銷紹興專區,所屬的蕭山、諸暨、紹興3縣及紹興市由省直轄;上虞、嵊縣、新昌3縣劃歸寧波專區。
2寧波市成立江東、江北、海曙、鎮明、郊區5個區,設區人民政府,將台州專署寧海縣劃歸寧波專署領導.
3將杭州市所轄杭縣劃歸浙江省人民政府直接領導。設立杭州市上城、下城、中城、西湖、江干、艮山、覽橋、拱墅、上塘、古盪10個區。
1953年@1.撤銷臨安專署,新登、富陽2縣由省府直接領導;桐廬、分水2縣劃歸金華專署領導;臨安、餘杭、孝豐、武康、於潛、安吉、昌化7縣劃歸嘉興專署領導。
2.原由省直轄的紹興市、紹興縣劃歸寧波專署領導
3.定海縣分為定海、普陀、岱山3縣,並成立舟山專區。
1954年@1.將寧波專區的象山縣劃歸舟山專員公署管轄。撤銷台州專員公署。將該署所轄的臨海、天台、三門3縣劃歸寧波專署管轄
1955年@1.撤銷杭州市古盪區人民政府
1956年@1.撤銷寧波市海曙、鎮海、江東、江北4個區的建制,並按需要設立若干街道辦事處
2.撤銷杭州市艮山、上塘、筧橋3個區建制。
1957年@1.撤銷杭州市中城區建制
2.設置台州專員公署,駐臨海縣城,將原寧波專區的臨海、寧海、天台、仙居、三門5縣,劃歸台州專員公署管轄。
3.原省直轄的杭縣委託杭州市領導。
1958年@1.紹興市劃歸寧波專區
2.撤銷杭縣 1958年4月,撤銷杭縣,原杭縣的長命鄉、瓶窯鎮劃歸餘杭縣,其它35個鄉、鎮和餘杭縣的閑林鄉劃歸杭州市。杭州市增置筧橋、臨平、塘棲、三墩、上泗5個郊區

『玖』 中國古代行政區劃以及演變特點和規律

秦朝以前,行政區域劃分採用分封的形式,天子將各個地域劃分給諸侯,由諸侯進行治理,這些諸侯是貴族和功臣家族,天子所掌握的領地則由地方勢力(各地名望、家長)自行管理,也設立官府,但主要作用是維持稅收和治安
秦朝,設立了郡縣制,把全國分為36個郡,後增加為46個,每個郡下設立若干個縣,縣級單位直接設立行政機構,依次逐級管轄,州作為最大的地方行政機構存在。
漢代,沿襲了秦朝的郡縣制度,但恢復了分封制,這時分封的諸侯都是劉姓皇室,這時的行政制度叫做郡國並行。
唐代,繼續州郡縣的行政劃分,取消分封制,玄宗時設立節度府,節度府有行政和軍事權利,可以自己指定稅率,招募兵勇,就像一個小朝廷。設立都護府和都督府管理少數民族地區。
宋朝,全國分為13個道,下有14個府,200多個州,府和州的級別相同,府類似今天的直轄市,州則類似今天的省(只不過比省小),州下有縣,縣下有鄉,鄉下有里。
遼國,漢族區域採用傳統行政劃分,蕃族區域則採用本民族自有的方式劃分。
金國,猛安謀克制度,猛安為部落單位(如幾千人就可組成一個猛安),謀克為氏族單位(一個氏族的人統稱一謀克)。後期也參照了中原的行政劃分制度改進。
元代,行省制度。元朝為有效地管轄遼闊的國土,加強封建統治,實行行省制度。行省全稱行中書省,成為地方最高一級行政機構,可以在中央統一政令的基礎上獨立處理省內事務,對後世影響深遠,是現在「省」的前身。
明朝,沿襲了行省制度,將省改稱為布政使司,地方最高的行政長官不再是一個人,而是變成了3個人,即布政使、轉運使、按察使,後期設立巡撫衙門,有的巡撫管一省,有的管幾個省。對少數名族施行土司制度。
清朝,後金時代對滿人採用八旗制,八旗制是猛安謀克的變形,將滿人分為八個旗,每個旗有旗主一名。建國為清後,直接沿襲了元朝行省制度,全國共分18個省,剩下有府,府下有縣,鄉,里。設立理藩院管理少數民族地區。

從行政區域劃分的趨勢不難看出,拋開原始分封制(歷史已經證明其落後性),最初的劃分是按照山川河邊的自然地理來劃分,這樣劃分的好處是便於統籌管理,但也有其缺點是容易滋生民眾矛盾,同一地區的人會比較排外,不利於融合。元代開始採用行省劃分,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省」這個行政區域也一直沿用至今。少數民族統治時期的行政劃分都具有一定的「部落」色彩,但慢慢都會被中原規則同化。而對少數民族的管理,從最初的視為外國,到後來派遣新政機構直接管轄,再到最後的尊重其自身的民族風俗,派遣監督機構,就越來越有自治區的意思了。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