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政策法規
1. 人事工作有那些政策法規
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還有老的合同法,剛剛實施的社會保險法,以及關於這些法律的地方性的政策法規。
2. 人事應該了解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國家勞動法、來勞動合同源法、社保規定、工傷保險條例、職業病防治、衛生及安全條例、薪酬與假期的相關規定,勞動部及其他相關部委出台的配套細則、條例、意見、通知、辦法、要求,地方政府出台的相關細則、條例、意見、通知、辦法、要求等,所在行業的行業規范、公約,再加上單位本身的相關管理制度。
3.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相關政策法規
考《公共基礎知識》主要是看平時的積累,如果實在不知道的話去賣書的地方買本《貴州省事業單位公共基礎知識》吧!
4. 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規
所說復的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規,制我的理解主要是指處理事業單位人事方面的法律法規。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很少,主要是政策性文件與地方性的規定: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若問題的規定》(法釋〔2003〕13號);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適用法律等問題的答復》(法函[2004]30號);
3、《關於印發《人事爭議處理規定》的通知》( 國人部發〔2007〕109號 );
4、關於印發《人事爭議處理辦案規則》和《人事爭議仲裁員管理辦法》的通知(人發〔1999〕99號);
5、各省市的人事爭議處理仲裁辦法與各省市高級法院關於處理人事爭議案件的指導意見等(在此不一一列舉)。
5. 勞動人事法律法規大全
《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就業促進法》、《社會保險法》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等等。
6. 做HR該掌握的人事政策和勞動法規有哪些
做HR的,必須要懂法律。包括有關經濟犯罪的法律,包括勞動方面的法律法規(地方政府的規定也算,比如有關最低工資的),包括財務制度和法律,等等。可以說,現在沒有幾個公司是完全乾凈的。大多數行業的利潤如果完全合法就都給國家了。但是要知道自己哪裡不幹凈。否則,一旦出了問題,倒霉的就是管理人員。
力資源管理。企業對人力配置規劃使用的部門,分6個模塊:人力資源規劃,招聘配置,薪資福利,員工關系,培訓和發展,績效管理.
管理者圍繞下述3個P所採取的政策與做法:崗位,人員,績效。
首先要界定崗位使命,職責,及入職要求等;
再以次確保將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歸根結底要確保該崗位上的人工作卓有成效,實現崗位使命與關鍵績效。
人力資源規劃內容
(一) 預測未來的組織結構
一個組織或企業經常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對未來組織結構的預測評估應列為第一步。
(二) 制定人力供求平衡計劃
該計劃應考慮以下三點:
(1) 因業務發展、轉變或技術裝備更新所需增加的人員數量及其層次。
(2) 因員工變動所需補充的人員數量及其層次,這種變化包括退休、辭職、傷殘、調職、解僱等。
(3) 因內部成員升遷而發生的人力結構變化。
(三) 制定人力資源徵聘補充計劃
徵聘原則包括:
(1) 內部提升或向外徵聘以何者為先?
(2) 外聘選用何種方式?
(3) 外聘所選用的人力來源如何?有無困難?如何解決?
(4) 如果是內部提升或調動,其方向與層次如何?
(四) 制定人員培訓計劃
人員培訓計劃的目的是為了培養人才,它包括兩方面:對內遴選現有員工,加強對員工進行產品專業知識及工作技能培訓;對外應積極獵取社會上少量的且未來極需的人才,以避免企業中這種人才的缺乏。至於人員的培訓內容,可包括:
(五) 人力使用計劃
人力規劃不僅要滿足未來人力的需要,更應該對現有人力做充分的運用。人力運用涵蓋的范圍很廣,而其關鍵在「人」與「事」的圓滿配合,使事得其人,人盡其才。人力使用包括下面幾項:
(1) 職位功能及職位重組;
(2) 工作指派及調整;
(3) 升職及選調;
(4) 職務豐富化;
(5) 人力檢查及調節。
人力資源規劃預測方法
一、公司人力規劃的概念
公司人力規劃分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一般來說,長期規劃是10年以上,中期規劃是1-10年,年度計劃即當年計劃。年度計劃是執行計劃,是中長期規劃的貫徹和落實,中長期規劃對企業人力規劃具有方向指導作用。
二、公司人力規劃的內容
公司人力規劃一般包括崗位職務規劃、人員補充規劃、教育培訓規劃、人力分配規劃等等。
三、公司職工的分類
依據公司編制人力規劃的要求,可以把公司職工劃分為以下六類: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工人,包括基本生產工人和輔助工人、學徒工、服務人員、其他人員。
四、公司職工的需求預測
公司職工的需求預測是根據公司發展的要求,對將來某個時期內公司所需職工的數量和質量進行預測,進而確定人員補充的計劃方案實施教育培訓方案。
職工需求預測的基本方法有以下三種:
1.經驗估計法:就是利用現有的情報和資料,根據有關人員的經驗,結合本公司的特點,對公司職工需求加以預測。經驗估計法可以採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兩種方式。
2.統計預測法:就是運用數理統計形式,依據公司目前和預測期的經濟指標及若干相關因素,作數學計算,得出職工需求量。這類方法中採用最普遍的是比例趨勢法,回歸分析和經濟計量模型比較復雜,用得也不多。
3.工作研究預測法。這種方法就是通過工作研究(包括動作研究和時間研究),來計算完成某項工作或某件產品的工時定額和勞動定額,並考慮到預測期內的變動因素,確定公司的職工需求。
五、公司職工的供給預測
職工供給預測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
(1)分析公司目前的職工狀況,如公司職工的部門分布、技術知識水平、工種、年齡構成等,了解公司職工的現狀。
(2)分析目前公司職工流動的情況及其原因,預測將來職工流動的態勢,以便採取相應的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流動,或及時給予替補。
(3)掌握公司職工提拔和內部調動的情況,保證工作和職務的連續性。
(4)分析工作條件(如作息制度、輪班制度等)的改變和出勤率的變動對職工供給的影響。
(5)掌握公司職工的供給來源和渠道。職工可以來源於公司內部(如富餘職工的安排,職工潛力的發揮等),也可來自於公司外部。
7. 人事法律
您好:在人事管理中比較重要的法律法規有以下
1、工傷保險條例
2、全國年節專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3、勞屬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4、當地關於高溫補貼發放規定
5、當地工資支付條例社會保險法
6、勞動法
7、殘疾人就業條例
8、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9、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10、就業促進法
11、勞動合同法
12、禁止使用童工規定
13、未成年工特殊保護規定
14、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15、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工會法.
註: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後一定要按照合同執行,否則很容易被勞動工投訴,而受到勞動仲裁機構的處罰。
8. 行政人事要知道了解哪些法律法規
做人事,至少需制要了解以下法律法規:
1.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仲裁法,包括當地的政策都需要了解;
2.同時勞動爭議處理的相關程序規定也需要了解,對勞動仲裁與勞動爭議訴訟的關系及基本流程必須知曉。
3.人事還常涉及生育等方面的問題,也需要了解相關法律和政策。
4.行政的工作比較瑣碎,涉及工商證照辦理的,至少要了解公司法、工商登記相關流程等;
5.涉及車輛管理的,應該了解道路交通管理法、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相關法律規定;
6.涉及合同管理的,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知識就屬於必須了解的范疇。
9. 人力資源有關法律
人力資源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包括如下一些,建議關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這個法律是1995年1月1日起實施的,是勞動關系相關的最基本法律,目前並未廢除;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起實施的,對勞動合同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規定;
3、其它勞動相關的綜合性政策法規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殘疾人就業條例、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
4、勞動報酬與社保相關的法律包括:最低工資規定、關於進一步推進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通知、工傷保險條例、失業保險條例等;
這些法律中與招聘工作最密切相關、實際應用中最容易產生糾紛的還是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建議重點關注。
關於這些法規的學習資料,個人覺得書籍其次,最首要和重要的是熟悉這些法律條文,再結合一些輔助的資料進行深入理解。
上述法規都可以在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的網站上查詢到完整的法律條文。這是最權威最准確的學習材料,呵呵
除此之外則可以在找一些對上述法律解釋的或者相關案例分析的書籍看看,此類書籍則可以在當當或淘寶等網上書店搜索下,根據「勞動法」或「勞動合同法」等關鍵字進行搜索,可以搜到很多相關的書籍,這些書籍一般是一些解釋或案例,很難界定一些特別經典或權威的,所以此處不作具體數目的推薦。
祝工作順利,有其它問題也可以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