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政區
① 香港特別行政區面積多少
香港特別行政區面積1104.43平方公里。
香港特別行政區:地處中國華南地區,珠江口以東,南海沿岸,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接珠江,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珠海市以及中山市隔著珠江口相望。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市,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管轄陸地總面積1104.32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末,總人口約726.4萬人,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三。
②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花是什麼
紫荊花 紫荊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花。中央人民政府向特區政府贈送的禮品《永遠盛開的紫荊花》大型雕塑,高6米,重70噸,用青銅鑄造,典雅大方,寓意深長,座落在香港會展中心新翼的海邊,已成為香港的標志之一。 紫荊花又叫紅花羊蹄甲,為蘇木科常綠中等喬木,葉片有圓形、寬卵形或腎形,但頂端都裂為兩半,似羊的蹄甲,故此得名。
③ 香港為什麼是特別行政區
特別行政區簡稱特區,是指根據憲法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域范圍內設立的,享有特殊法律地位、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的地方行政區域。特別行政區是我國為以和平方式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香港問題、澳門問題和台灣問題而設立的特殊的地方行政區域。特別行政區的建立構成了我國單一制的一大特色,是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在我國具體情況下的創造性運用。特別行政區的成立,有助於維持香港與澳門的繁榮和穩定。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市,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管轄陸地總面積1104.32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末,總人口約726.4萬人,人口密度居全世界第三。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2-1997年間,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二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更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香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並可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國政府的基本國策。
④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徽包含什麼意思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徽包含的意思是:象徵香港特別行政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份。紅白兩色,象徵香港實踐一國兩制。整個區徽意思是指香港在祖國的環抱下,更加開花結果,繁榮昌盛。
⑤ 香港特別行政區包括哪三部分
香港特別行政區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內陸地區以及262個大小島嶼(離島)組成。具體如下:
1、香港島: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
2、九龍半島: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
3、新界:北區、大埔區、沙田區、西貢區、荃灣區、屯門區、元朗區、葵青區、離島區。
香港島約81平方公里;九龍半島約47平方公里;新界及262個離島約共976平方公里。香港管轄總面積2755.03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104.32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650.64平方公里。
(5)香港行政區擴展閱讀:
香港特別行政區三大部分的地理優勢:
香港地理坐標為東經114°15′,北緯22°15′,地處華南沿岸,在中國廣東省珠江口以東,香港北接廣東省深圳市,南面是廣東省珠海市萬山群島。香港與西邊的澳門隔海相對,距離為61公里,北距廣州130公里、距上海1200公里。
香港地形主要為丘陵,最高點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香港的平地較少,約有兩成土地屬於低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分別為元朗平原和粉嶺低地,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沖積平原;
其次是位於九龍半島及香港島北部,從原來狹窄的平地外擴張的填海土地。雖然習慣一名取自香港島,但香港最大的島嶼卻是面積比香港島大2倍多的大嶼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香港
⑥ 香港有幾個區分別叫什麼
香港的行政區劃香港分為十八個區域。
十八個區域分別為:
1.香港島: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
2.九龍半島: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
3.新界:北區、大埔區、沙田區、西貢區、荃灣區、屯門區、元朗區、葵青區、離島區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2-1997年間,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二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更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香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
並可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是中國政府的基本國策。
(6)香港行政區擴展閱讀
香港地形主要為丘陵,最高點為海拔958米的大帽山。香港的平地較少,約有兩成土地屬於低地,主要集中在新界北部,分別為元朗平原和粉嶺低地。
都是由河流自然形成的沖積平原;其次是位於九龍半島及香港島北部。
從原來狹窄的平地外擴張的填海土地。雖然習慣一名取自香港島,但香港最大的島嶼卻是面積比香港島大2倍多的大嶼山
香港屬亞熱帶氣候,全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溫度為22.8℃。
夏天炎熱且潮濕,溫度約在27~33℃之間;冬天涼爽而乾燥,但很少會降至5℃以下。
5-9月間多雨,有時雨勢頗大。夏秋之間,時有台風吹襲7-9月是香港的台風較多的季節。
但由5-11月期間都有可能受不同強度的熱帶氣旋吹襲。在北太平洋西部、東海及南海上,每年平均有30個熱帶氣旋形成,其中半數達到台風強度。
最高風速為每小時118公里或以上。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
此外,香港市區高樓集中而密布、人口稠密,所形成的微氣候容易產生熱島效應,導致市區和郊區有明顯的氣溫差別,高層大廈林立的市區讓空氣中的「懸浮粒子」較難吹散。
⑦ 香港是什麼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也就是一國兩制,除了回歸以外,以前的基本沒有變化
⑧ 香港行政區劃代碼包括下面區的
香港行政區劃代碼(身份證地區代碼)810000,香港特別行政內區(810000 HK)。
香港特別行政區,下轄容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三個地區共18個分區。香港島有中西區、灣仔區、東區、南區;九龍半島有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新界有北區、大埔區、沙田區、西貢區、荃灣區、屯門區、元朗區、葵青區、離島區。
(8)香港行政區擴展閱讀:
香港的行政制度
香港實施行政主導的管治模式,並制定由行政長官和行政會議領導的管治體制和代議政制架構。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是特別行政區的首長,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既對中央人民政府負責又對香港特別行政區負責。行政長官由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選舉委員會根據《基本法》選舉、並經中央人民政府委任產生。
行政長官負責執行《基本法》、簽署法案和財政預算案、頒布法例、決定政府政策以及發布行政命令,並由行政會議協助制定政策。香港首任行政長官是董建華。現任行政長官為林鄭月娥,2017年7月1日正式就職。
2014年8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
⑨ 香港特別行政區是什麼時候成立的
香港回歸的時候,1997年7月1號。
⑩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特區政府機構
除行政長官外,香港政府由三層架構組成:
行政長官是香港政府的政府首腦,負責領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此職位成立於一九九七年,大致代替香港總督的職權。轄下由三層架構組成:
第一層是司長,即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和律政司司長。他們均是由行政長官委任,負責制訂香港政府最主要的政策,並直接向行政長官負責。
第二層是決策局,又稱為政策局,職能類似英國政府的部長,負責制訂、統籌及檢討特訂范籌,如衛生、運輸、保安等的政策,和監督屬下執行部門的工作,所有決策局又共同組成政府總部,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於2002年7月1日實行問責制之前,所有決策局均只向政務司司長或財政司司長負責;實行問責制後,改為直接向行政長官負責。
2005年10月12日新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在他首份施政報告中又改為決策局先向政務司司長和財政司司長匯報,二人才再向行政長官匯報。
第三層是部門,是政府政策的執行部門,例如衛生署、警務處等,首長皆為香港公務員。
另外少部分政府部門如廉政公署及審計署皆直屬行政長官。
現任行政長官是梁振英。
補充:(2002年7月1日—2007年6月30日)的十一局
公務員事務局
政制事務局
教育統籌局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
衛生福利及食物局
民政事務局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
保安局
工商及科技局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2007年7月1日運作的決策局
教育局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
保安局
食物及衛生局
公務員事務局
民政事務局
勞工及福利局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發展局
環境局
運輸及房屋局
「三司十一局/三司十二局」是司長及決策局的統稱,自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於2002年7月1日實施問責制後開始被傳媒使用。
第三層是部門,是政府政策的執行部門,例如衛生署、警務處等。
2012年政府重組時的決策局
教育局
資訊及科技局
工商及旅遊局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
保安局
食物及衛生局
公務員事務局
民政事務局
勞工及福利局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
環境局
運輸及工務局
文化局
2015年11月20日運作的決策局
教育局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創新及科技局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
保安局
食物及衛生局
公務員事務局
民政事務局
勞工及福利局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發展局
環境局
運輸及房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