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行政區劃
① 請簡要說明利比亞的地理概況
北回歸線穿過南部,大部分地區屬於低緯度地區,地處非洲大陸北部,北鄰地中海
地勢南高北低,南部以高原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
② 利比亞是什麼樣的城市
利比亞全稱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是北非的一個國家。位於地中海南岸,與埃及、蘇丹、查德、尼日、阿爾及利亞跟突尼西亞相鄰。除沿海地區及南部山區外,利國大部分均為沙漠。利比亞戰略位置重要,並為產石油國,曾使它成為歐洲各國重要的貿易夥伴,但因該國政府反對西方霸權主義,使其在政治上被西方國家排斥。從2003年起,利比亞積極與歐美各國改善關系,也達成許多的重大共識,目前聯合國對利國的制裁已經解除。利比亞 - 歷史
古代利比亞居民是柏柏爾人、圖阿雷格人和圖布人。公元前7世紀左右迦太基人入侵。公元前201年利比亞人在反抗迦太基統治的斗爭中曾建立統一的努米底亞王國。公元前146年羅馬人入侵。7世紀阿拉伯人打敗拜占庭人,征服當地的柏柏爾人,帶來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16世紀中期奧斯曼帝國攻佔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控制了沿海地區。1912年10月利比亞在意土戰爭後成為義大利的殖民地。1943年初英、法佔領利比亞南北部。英國佔領北部的黎波里塔尼和昔蘭尼加地區,法國佔領南部費贊地區,並分別成立了軍政府。二戰後,由聯合國對利全部領土行使管轄權。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亞宣告獨立,成立利比亞聯合王國,實行聯邦制,伊德里斯一世為國王。1963年4月15日取消聯邦制,改國名為利比亞王國。1969年9月1日,由卡扎菲領導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統治,成立了以卡扎菲為首的革命指揮委員會,行使國家最高權力,並宣布建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1977年3月2日卡扎菲發表《人民權力宣言》,宣布利進入「人民直接掌握政權的民眾時代」,取消各階級政府,建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委員會,改共和國為民眾國,同時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建立各級革命委員會。1986年10月,又改現國名。[1]利比亞 - 地理
穆萊依·穆罕默德清真寺面積1759540平方公里。位於非洲北部。東部與埃及交界,東南與蘇丹為鄰,南部同查德和尼日毗連,西部與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接壤。北部臨地中海。海岸線長約1900餘公里。全境95%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區是平均海拔500米的低高原,受寬闊低地分割。北部沿海有狹窄平原。荒漠與半荒漠占總面積90%以上;西北部與南部多礫漠、石漠;其餘為沙漠,間有綠洲。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較廣,為主要水源。利比亞 - 資源
利比亞(Libya)是主要的石油出口國之一。利比亞1955年頒布國家石油法,並開始石油勘探。1959年發現了第一批油田,1961年開始出口原油。2004年,利比亞原油產量達到160萬桶/ 日,國內消費約25萬桶/日,凈出口約134萬桶/日(2004年6月恢復對美出口石油),出口占總產量的83.75%。利比亞原油油質好,並且含硫量低,蠟油產率高。 利比亞油田通過管道網路接至地中海。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擁有7條輸油管道,有6個石油儲備基地,並還在籌化擴建石油儲備和煉油基地。 利比亞的天然氣開發項目尚處起步階段,主要有薩拉赫、那胡拉、法里格、瓦法等氣田,以及在錫爾特盆地發現了135億立方米的新氣田等。[2]利比亞 - 氣候
北部沿海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冬暖多雨,夏熱乾燥,1月平均氣溫12℃,8月平均氣溫26℃;夏季常受來自南部撒哈拉沙漠乾熱風(當地稱「吉卜利」風)的侵害,氣溫可高達5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為100—600毫米。內陸廣大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乾熱少雨,季節和晝夜溫差均較大,1月15℃左右,7月3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乾燥地區。的黎波里1月氣溫8—16℃,8月22—30℃。利比亞 - 人口
583萬(2003年),主要是阿拉伯人(約佔83.8%),其他為埃及人,突尼西亞人、柏柏爾人。絕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穆斯林佔97%。阿拉伯語為國語,在主要城市也講英語和義大利語。 嚴格遵循伊斯蘭教傳統的利比亞大多數婦女都習慣披戴頭巾出門。 利比亞 - 首都
利比亞的黎波里(Tripoli),人口:175萬(2006年)。的黎波里是利比亞最大港口,位於國境西北部,瀕臨地中海南岸,自古便是重要貿易中心和戰略要地的黎波里作為城市名稱,有著一段漫長的歷史。的黎波里是一座擁有27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公元前7世紀,腓尼基人在北非地中海沿岸建立起3座城市,這就是奧薩、布雷撒和萊普蒂斯,統稱為「的黎波里斯」。公元365年,地中海地區發生了一場嚴重的特大地震,3座古城中的布雷撒和萊普蒂斯在這次地震中被徹底毀滅,唯有奧薩古城倖免於難,雖然遭到相當程度的破壞,但整座城市還是存在,歷經滄桑,發展成為今天的的黎波里市。利比亞首都和最大港口的黎波里,位於國境西北部,瀕臨地中海南岸,自古便是重要貿易中心和戰略要地。
利比亞 - 政治
卡扎菲革命領導人是實際上的國家最高領導人,兼任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現任領導人是穆阿邁爾·卡扎菲。總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總人民委員會是其執行機構,它協助總人民代表大會的總秘書處行使日常制訂政策的權力。領導人
卡扎菲執政40年來,致力於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興辦社會福利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1973年5月,卡扎菲提出了既非資本主義也非共產主義的「世界第三理論」,並於1976年至1979年陸續出版了闡述這一理論的《綠皮書》。1977年3月,卡扎菲發表《人民權力宣言》,宣布利進入「人民直接掌握政權的民眾時代」,取消各級政府,代之以各級人民大會和人民委員會,同時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建立各級革命委員會組織。2008年,利當局把握國內外形勢發展的變化,對內繼續保持社會穩定和發展經濟;對外奉行靈活務實政策,積極改善與西方大國關系。 議會
稱總人民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由總人民大會秘書處秘書和總人民委員會全體秘書、各人民省和地區人民大會和人民委員會秘書、各地基層人民大會和人民委員會秘書等逾千人組成。負責討論和制定國家的有關法令、預算、對外政策、締結條約;任命總人民大會常設機構與總人民委員會的成員;審查總人民委員會的工作等。1976年11月舉行第一次大會,此後每年召開一次例會,必要時召開特別會議。常設機構為總人民大會秘書處,秘書處成員任期一年,可連任。 政府
稱總人民委員會,是國家最高行政機構,它協助總人民代表大會的總秘書處行使日常制訂政策的權力。 司法機構
1979年9月卡扎菲宣布由司法人民委員會掌管司法權。原有最高法院等機構基本上被各地革命委員會建立的特別法庭和革命法庭等取代。為統一審判工作,1988年3月成立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局(1996年2月14日改為人民檢察院)。1990年10月恢復最高法院。 政黨
禁止一切政黨活動。 利比亞 - 行政區劃
1990年利比亞重新劃分行政區域,將原來的13省合並為7個省,下設42個地區。各省名稱如下:沙拉拉、巴延奧盧、五點、錫爾特灣、的黎波里、綠山、西山。 1998年,利比亞全國劃分成26個人民省。2002年增至28個人民省及兩個地區。利比亞 - 交通
利比亞全國擁有19,300公里的總道路長度,其中約56%的路面達道路級的標准。 由首都的黎波里有優質的國道通往突尼西亞首都突尼西亞(Tunis)、利比亞第二大城市班加西(Benghazi)和多布魯克(Tobruk)、甚至遠達埃及的亞歷山大港(Alexandria)。 巴士
跨國和聯系各城市的陸路交通主要分別由兩間巴士公司營運,巴士車費便宜舒適,長途巴士更多有空調服務。 的士
的士則在較大的城市才會出現。雖然乘坐的士可以按咪表收費,但是普遍來說可以議價。 租自駕車
在利比亞租車自駕是沒有保證的,而且該國的交通意外率偏高,尤其是在長途旅程中。 鐵路
利比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是有鐵路的,但戰後該國的鐵路被拆掉。如由鄰近國家如突尼西亞乘搭火車,則需要在到達邊境時轉乘的士等交通工具往利比亞。 水路
在馬爾他有定期渡輪航班前往的黎波里,但是船隻的質素較差。 航空
利比亞擁有利比亞航空(Libyan Arab Airlines)和非盟航空。主要的民用機場設在的黎波里、班加西、米蘇臘塔、賽卜哈、多布魯克、錫爾特和布雷加等。國內各主要城市之間通航。 由於利比亞曾被實施空中封鎖,曾令該國對外的航空交通陷入半癱瘓。現時利比亞各個機場的國際航班主要通往歐洲、阿拉伯國家及非洲的主要城市。 利比亞 - 經濟
嚴格遵循伊斯蘭教傳統的利比亞大多數婦女都習慣披戴頭巾出門。北非重要的石油生產國,石油是它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經濟原以農牧業為主。1961年以來迅速成為世界重要石油生產與輸出國之一。石油生產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總值的95%以上,還出口鐵礦石、花生、皮革等,進口以機器設備、車輛、糧食為大宗。除石油外,天然氣儲量也較多,其它資源有鐵、鉀、錳、磷酸鹽、銅等。1985年石油探明儲量29.18億噸,產油5000餘萬噸,已探明天然氣儲量6053億立方米。主要工業部門是石油開采、煉油,還有食品加工、石化、化工、建材、發電、采礦、紡織業等。鐵、錳、銅、錫、鋁土、磷灰石、鉀鹽等礦藏尚少開發。可耕地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糧食不能自給,大量靠進口。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花生、柑桔、橄欖、煙草、椰棗、蔬菜等。畜牧業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牧民和半牧民占農業人口一半以上。貨幣名稱:第納爾。境內運輸以公路與管道為主。有1800公里長的現代化沿海公路,5000餘公里的能源運輸管線和5個油港。利比亞 - 文化
舞蹈
利比亞舞蹈有北部地區舞蹈和中南部沙漠地區舞蹈兩大類。北部地區舞蹈,女子舞蹈以胯部扭動和顫抖為特點,以自娛為主,有時觀者也加入同舞,共盡其興。中南部沙漠地區舞蹈,女子舞蹈以腿、腳的動作為主,沒有胯部的扭動。男子舞蹈有以部族稱呼命名的退哇利格舞,動作集中於腿腳和雙肩,伴奏樂器為各種鼓。 [3]新聞出版
主要報刊有《新黎明報》(阿文日報)、《綠色進軍周報》(阿文和英文)、《民眾國周報》(阿文和英文)。民眾國通訊社為官方通訊社,每天出版阿、英、法文新聞稿,在巴黎、倫敦、羅馬和貝魯特等地設有分社。官方電台有(1)創建於1957年的民眾國廣播電台,1979年後改為現名,用阿語和英語從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廣播;(2)大阿拉伯祖國和革命委員會之聲電台,用英、法、俄、德、羅、匈、南、保、捷等語言廣播;(3)民眾國電視台,創建於1968年,後改現名,用阿、英、法語播放。利比亞 - 教育
利比亞利實行免費教育。15歲以上接受過教育的人口約占人口總數的79%,利現有小學3451所,各類職業中學1150所,總計在校學生為145.555萬人,各級學校教師總數為30.3146萬人(據2006年公布數字)。 利比亞高等教育事業歸高等教育人民委員會(高教部)管理,各大學和院系也都設有各級人民委員會,負責學校的具體管理。利目前有14所高校,著名大學主要有:最高研究院、的黎波里法塔赫大學、班加西高爾尤努斯大學、宣教學院、石油學院、錫爾特塔赫迪大學、貝達歐麥爾
③ 利比亞的風土人情有誰知道最好多發幾張那裡城市的照片。。謝謝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地為綠色,沒有任何圖案。利比亞是穆斯林國家,絕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綠色是伊斯蘭教信徒所喜愛的顏色。利比亞人還把綠色看成革命的象徵,綠色代表吉祥、幸福和勝利的顏色。 國徽: 為一隻胸前有綠盾的鷹。相傳這種鷹是先知穆罕默德統治地區古萊希部落的象徵。鷹爪下的飾帶上用阿拉伯文寫著「阿拉伯共和國聯邦」。利比亞曾數次更改國名,但國徽上的文字一直未變。 國家政要: 「九·一」革命領導人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上校(omar mouammer al gaddafi) ,1969年9月1日就任。 自然地理:面積1759540平方公里。位於非洲北部。東部與埃及交界,東南與蘇丹為鄰,南部同查德和尼日毗連,西部與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接壤。北部臨地中海。海岸線長約1900餘公里。全境95%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區平均海拔500米。北部沿海有平原。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較廣,為主要水源。北部沿海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侯,冬暖多雨,夏熱乾燥,1月平均氣溫12℃,8月平均氣溫26℃;夏季常受來自南部撒哈拉沙漠乾熱風(當地稱「吉卜利風)的侵害,氣溫可高達5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為100—600毫米。內陸廣大地區屬熱帶沙漠氣侯,乾熱少雨,季節和晝夜溫差均較大,1月15℃左右,7月3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乾燥地區。的黎波里1月氣溫8—16℃,8月22—30℃。 人口:609萬(2005年),主要是阿拉伯人(約佔83. 8%),其他為埃及人,突尼西亞人、柏柏爾人。絕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穆斯林佔97%。阿拉伯語為國語,在主要城市也講英語和義大利語。 利比亞女兵 嚴格遵循伊斯蘭教傳統的利比亞大多數婦女都習慣披戴頭巾出門。 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人口:200萬(2004年)。 的黎波里——「地中海的白色新娘」 行政區劃: 1990年利比亞重新劃分行政區域,將原來的13省合並為7個省,下設42個地區。各省名稱如下:沙拉拉、巴延奧盧、五點、錫爾特灣、的黎波里、綠山、西山。 利比亞古老的 穆萊依·穆罕默德清真寺 簡史:古代利比亞居民是柏柏爾人、圖阿雷格人和圖布人。公元前7世紀左右迦太基人入侵。公元前201年利比亞人在反抗迦太基統治的斗爭中曾建立統一的努米底亞王國。公元前146年羅馬人入侵。7世紀阿拉伯人打敗拜占庭人,征服當地的柏柏爾人,帶來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16世紀中期奧斯曼帝國攻佔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控制了沿海地區。1912年10月利比亞在意土戰爭後成為義大利的殖民地。1943年初英、法佔領利比亞南北部。英國佔領北部的黎波里塔尼和昔蘭尼加地區,法國佔領南部費贊地區,並分別成立了軍政府。二戰後,由聯合國對利全部領土行使管轄權。1951年12月24日利比 亞宣告獨立,成立利比亞聯合王國,實行聯邦制,伊德里斯一世為國王。1963年4月15日取消聯邦制,改國名為利比亞王國。1969年9月1日,由卡扎菲領導的一「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統治,成立了以卡扎菲為首的革命指揮委員會,行使國家最高權力,並宣布建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1977年3月2日卡扎菲發表《人民權力宣言》,宣布利進入「人民直接掌握政權的民眾時代」,取消各階級政府,建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委員會,改共和國為民眾國,同時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建立各級革命委員會。1986年10月,又改現國名。 世界文化遺產:塞布拉塔遺址 利比亞的第一座合資飯店 利比亞的國家博物館 利比亞外交部大樓 政治:革命領導人是國家元首。總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總人民委員會是執行機構,它協助總人民代表大會的總秘書處行使日常制訂政策的權力。 洛克比空難 利比亞的核問題 的黎波里以西80多公里 的塞卜拉泰考古遺址內 的大劇院遺址。 首都的黎波里市中心的 利比亞國家博物館—— 紅堡博物館。該館收藏 有從石器時代到利比亞1969年革命後各個歷史時期和不同文明遺留下的 上萬件文物。 經濟: 北非重要的石油生產國,石油是它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石油生產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總值的95%以上。除石油外,天然氣儲量也較多,其它資源有鐵、鉀、錳、磷酸鹽、銅等。主要工業部門是石油開采、煉油,還有食品加工、石化、化工、建材、發電、采礦、紡織業等。可耕地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糧食不能自給,大量靠進口。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花生、柑桔、橄欖、煙草、椰棗、蔬菜等。畜牧業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牧民和半牧民占農業人口一半以上。貨幣名稱:第納爾。 卡扎菲宣布從2009年起將石油收入分發給利比亞人 的黎波里的國際教育書店 新聞出版: 主要報刊有《新黎明報》(阿文日報)、《綠色進軍周報》(阿文和英文)、《民眾國周報》(阿文和英文)。民眾國通訊社為官方通訊社,每天出版阿、英、法文新聞稿,在巴黎、倫敦、羅馬和貝魯特等地設有分社。官方電台有(1)創建於1957年的民眾國廣播電台,1979年後改為現名,用阿語和英語從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廣播;(2)大阿拉伯祖國和革命委員會之聲電台,用英、法、俄、德、羅、匈、南、保、捷等語言廣播;(3)民眾國電視台,創建於1968年,後改現名,用阿、英、法語播放。 外交:對外奉行獨立自主、不結盟和反霸政策,強調同非洲、伊斯蘭國家加強合作。主張在公正、平等、尊重國家主權與互不幹涉內政等准則基礎上建立國際新秩序,反對大國操縱國際事務。支持巴勒斯坦反對以色列的斗爭。主張非洲和阿拉伯統一,倡議成立「非洲聯盟」和「薩赫勒-撒哈拉國家聯合體」。2006年5月15日,美國和利比亞決定從即日起恢復大使級外交關系。
④ 介紹利比亞這個國家
日前,利比亞主動放棄擁有國名: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
獨立日:12月24日(1951年)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地為綠色,沒有任何圖案。利比亞是穆斯林國家,絕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綠色是伊斯蘭教信徒所喜愛的顏色。利比亞人還把綠色看成革命的象徵,綠色代表吉祥、幸福和勝利的顏色。
國徽:為一隻胸前有綠盾的鷹。相傳這種鷹是先知穆罕默德統治地區古萊希部落的象徵。鷹爪下的飾帶上用阿拉伯文寫著「阿拉伯共和國聯邦」。利比亞曾數次更改國名,但國徽上的文字一直未變。
國家政要:「九·一」革命領導人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上校(omar mouammer al gaddafi),1969年9月1日就任。
自然地理:面積1759540平方公里。位於非洲北部。東部與埃及交界,東南與蘇丹為鄰,南部同查德和尼日毗連,西部與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接壤。北部臨地中海。海岸線長約1900餘公里。全境95%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區平均海拔500米。北部沿海有平原。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較廣,為主要水源。北部沿海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侯,冬暖多雨,夏熱乾燥,1月平均氣溫12℃,8月平均氣溫26℃;夏季常受來自南部撒哈拉沙漠乾熱風(當地稱「吉卜利風)的侵害,氣溫可高達5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為100—600毫米。內陸廣大地區屬熱帶沙漠氣侯,乾熱少雨,季節和晝夜溫差均較大,1月15℃左右,7月3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乾燥地區。的黎波里1月氣溫8—16℃,8月22—30℃。
人口:622萬(1999年),主要是阿拉伯人(約佔83.8%),其他為埃及人,突尼西亞人、柏柏爾人。絕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穆斯林佔97%。阿拉伯語為國語,在主要城市也講英語和義大利語。
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人口:175萬(1998年)。
行政區劃:1990年利比亞重新劃分行政區域,將原來的13省合並為7個省,下設42個地區。各省名稱如下:沙拉拉、巴延奧盧、五點、錫爾特灣、的黎波里、綠山、西山。
簡史:古代利比亞居民是柏柏爾人、圖阿雷格人和圖布人。公元前7世紀左右迦太基人入侵。公元前201年利比亞人在反抗迦太基統治的斗爭中曾建立統一的努米底亞王國。公元前146年羅馬人入侵。7世紀阿拉伯人打敗拜占庭人,征服當地的柏柏爾人,帶來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16世紀中期奧斯曼帝國攻佔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控制了沿海地區。1912年10月利比亞在意土戰爭後成為義大利的殖民地。1943年初英、法佔領利比亞南北部。英國佔領北部的黎波里塔尼和昔蘭尼加地區,法國佔領南部費贊地區,並分別成立了軍政府。二戰後,由聯合國對利全部領土行使管轄權。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亞宣告獨立,成立利比亞聯合王國,實行聯邦制,伊德里斯一世為國王。1963年4月15日取消聯邦制,改國名為利比亞王國。1969年9月1日,由卡扎菲領導的一「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統治,成立了以卡扎菲為首的革命指揮委員會,行使國家最高權力,並宣布建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1977年3月2日卡扎菲發表《人民權力宣言》,宣布利進入「人民直接掌握政權的民眾時代」,取消各階級政府,建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委員會,改共和國為民眾國,同時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建立各級革命委員會。1986年10月,又改現國名。
政治:革命領導人是國家元首。總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總人民委員會是執行機構,它協助總人民代表大會的總秘書處行使日常制訂政策的權力。
經濟:北非重要的石油生產國,石油是它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石油生產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總值的95%以上。除石油外,天然氣儲量也較多,其它資源有鐵、鉀、錳、磷酸鹽、銅等。主要工業部門是石油開采、煉油,還有食品加工、石化、化工、建材、發電、采礦、紡織業等。可耕地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糧食不能自給,大量靠進口。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花生、柑桔、橄欖、煙草、椰棗、蔬菜等。畜牧業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牧民和半牧民占農業人口一半以上。貨幣名稱:第納爾。
新聞出版:主要報刊有《新黎明報》(阿文日報)、《綠色進軍周報》(阿文和英文)、《民眾國周報》(阿文和英文)。民眾國通訊社為官方通訊社,每天出版阿、英、法文新聞稿,在巴黎、倫敦、羅馬和貝魯特等地設有分社。官方電台有(1)創建於1957年的民眾國廣播電台,1979年後改為現名,用阿語和英語從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廣播;(2)大阿拉伯祖國和革命委員會之聲電台,用英、法、俄、德、羅、匈、南、保、捷等語言廣播;(3)民眾國電視台,創建於1968年,後改現名,用阿、英、法語播放。
外交:奉行反帝、反殖、反霸、反對種族歧視和不結盟政策,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主張阿拉伯統一,與非洲、伊斯蘭國家加強合作,和社會主義國家發展關系,支持民族解運動。
與中國關系:1978年8月9日,利比亞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美國「不戰而屈人之兵」。
⑤ 各位朋友,可以告訴我波利比亞是一個怎麼樣的國家
波利比亞沒有這個國家?你要的是利比亞吧?
: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The Great Socialist People's Libyan Arab Jamahiriya)
獨立日:12月24日(1951年)
利比亞國旗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地為綠色,沒有任何圖案。利比亞是穆斯林國家,絕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綠色是伊斯蘭教信徒所喜愛的顏色。利比亞人還把綠色看成革命的象徵,綠色代表吉祥、幸福和勝利的顏色。
利比亞國徽國徽: 為一隻胸前有綠盾的鷹。相傳這種鷹是先知穆罕默德統治地區古萊希部落的象徵。鷹爪下的飾帶上用阿拉伯文寫著「阿拉伯共和國聯邦」。利比亞曾數次更改國名,但國徽上的文字一直未變。
國歌:真主至高無上(نشيد وطني ليبي)
官方語言:阿拉伯語
國家性質 社會主義
貨幣:利比亞第納爾(英文Libyan Dinar,簡寫LD,單位LYD)
1LYD=100 piastres(皮阿斯特)=1,000 milliemes(米利姆)
國家政要:「九·一」革命領導人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上校(omar mouammer al gaddafi) ,1969年9月1日就任至今。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面積1760000平方公里。位於非洲北部。東部與埃及交界,東南與蘇丹為鄰,南部同查德和尼日毗連,西部與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接壤。北部臨地中海。海岸線長約1900餘公里。全境95%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區是平均海拔500米的低高原,受寬闊低地分割。北部沿海有狹窄平原。荒漠與半荒漠占總面積90%以上;西北部與南部多礫漠、石漠;其餘為沙漠,間有綠洲。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較廣,為主要水源。北部沿海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冬暖多雨,夏熱乾燥,1月平均氣溫12℃,8月平均氣溫26℃;夏季常受來自南部撒哈拉沙漠乾熱風(當地稱「吉卜利」風)的侵害,氣溫可高達5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為100—600毫米。內陸廣大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乾熱少雨,季節和晝夜溫差均較大,1月15℃左右,7月3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乾燥地區。的黎波里1月氣溫8—16℃,8月22—30℃。
[編輯本段]人口
588萬(2006年),主要是阿拉伯人(約佔83.8%),其他為埃及人,突尼西亞人、柏柏爾人。絕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穆斯林佔97%。阿拉伯語為國語,在主要城市也講英語和義大利語。
嚴格遵循伊斯蘭教傳統的利比亞大多數婦女都習慣披戴頭巾出門。
[編輯本段]首都
的黎波里(Tripoli),人口:175萬(2006年)。的黎波里是利比亞最大港口,位於國境西北部,瀕臨地中海南岸,自古便是重要貿易中心和戰略要地的黎波里作為城市名稱,有著一段漫長的歷史。的黎波里是一座擁有2700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公元前7世紀,腓尼基人在北非地中海沿岸建立起3座城市,這就是奧薩、布雷撒和萊普蒂斯,統稱為「的黎波里斯」。公元365年,地中海地區發生了一場嚴重的特大地震,3座古城中的布雷撒和萊普蒂斯在這次地震中被徹底毀滅,唯有奧薩古城倖免於難,雖然遭到相當程度的破壞,但整座城市還是存在,歷經滄桑,發展成為今天的的黎波里市。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1990年利比亞重新劃分行政區域,將原來的13省合並為7個省,下設42個地區。各省名稱如下:沙拉拉、巴延奧盧、五點、錫爾特灣、的黎波里、綠山、西山。
1998年,利比亞全國劃分成26個人民省。
2002年增至28個人民省及兩個地區。
[編輯本段]歷史
古代利比亞居民是柏柏爾人、圖阿雷格人和圖布人。公元前7世紀左右迦太基人入侵。公元前201年利比亞人在反抗迦太基統治的斗爭中曾建立統一的努米底亞王國。公元前146年羅馬人入侵。7世紀阿拉伯人打敗拜占庭人,征服當地的柏柏爾人,帶來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16世紀中期奧斯曼帝國攻佔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控制了沿海地區。1912年10月利比亞在意土戰爭後成為義大利的殖民地。1943年初英、法佔領利比亞南北部。英國佔領北部的黎波里塔尼和昔蘭尼加地區,法國佔領南部費贊地區,並分別成立了軍政府。二戰後,由聯合國對利全部領土行使管轄權。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亞宣告獨立,成立利比亞聯合王國,實行聯邦制,伊德里斯一世為國王。1963年4月15日取消聯邦制,改國名為利比亞王國。1969年9月1日,由卡扎菲領導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統治,成立了以卡扎菲為首的革命指揮委員會,行使國家最高權力,並宣布建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1977年3月2日卡扎菲發表《人民權力宣言》,宣布利進入「人民直接掌握政權的民眾時代」,取消各階級政府,建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委員會,改共和國為民眾國,同時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建立各級革命委員會。1986年10月,又改現國名。
[編輯本段]政治
革命領導人是國家元首。總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總人民委員會是執行機構,它協助總人民代表大會的總秘書處行使日常制訂政策的權力。
[編輯本段]經濟
北非重要的石油生產國,石油是它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經濟原以農牧業為主。1961年以來迅速成為世界重要石油生產與輸出國之一。石油生產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總值的95%以上,還出口鐵礦石、花生、皮革等,進口以機器設備、車輛、糧食為大宗。除石油外,天然氣儲量也較多,其它資源有鐵、鉀、錳、磷酸鹽、銅等。1985年石油探明儲量29.18億噸,產油5000餘萬噸,已探明天然氣儲量6053億立方米。主要工業部門是石油開采、煉油,還有食品加工、石化、化工、建材、發電、采礦、紡織業等。鐵、錳、銅、錫、鋁土、磷灰石、鉀鹽等礦藏尚少開發。可耕地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糧食不能自給,大量靠進口。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花生、柑桔、橄欖、煙草、椰棗、蔬菜等。畜牧業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牧民和半牧民占農業人口一半以上。貨幣名稱:第納爾。境內運輸以公路與管道為主。有1800公里長的現代化沿海公路,5000餘公里的能源運輸管線和5個油港。
[編輯本段]新聞出版
主要報刊有《新黎明報》(阿文日報)、《綠色進軍周報》(阿文和英文)、《民眾國周報》(阿文和英文)。民眾國通訊社為官方通訊社,每天出版阿、英、法文新聞稿,在巴黎、倫敦、羅馬和貝魯特等地設有分社。官方電台有(1)創建於1957年的民眾國廣播電台,1979年後改為現名,用阿語和英語從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廣播;(2)大阿拉伯祖國和革命委員會之聲電台,用英、法、俄、德、羅、匈、南、保、捷等語言廣播;(3)民眾國電視台,創建於1968年,後改現名,用阿、英、法語播放。
[編輯本段]外交
奉行反帝、反殖、反霸、反對種族歧視和不結盟政策,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主張阿拉伯統一,與非洲、伊斯蘭國家加強合作,和社會主義國家發展關系,支持民族解放運動。2004年6月28日,美國同利比亞正式恢復外交關系。1978年8月9日,利比亞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編輯本段]主要城市
序號 主要城市 所在地區
1 的黎波里 的黎波里
2 班加西 班加西
3 米蘇拉塔 米蘇拉塔
4 扎維耶 扎維耶
5 塞卜哈 塞卜哈
6 貝達 綠山區
7 艾季達比亞 艾季達比耶
8 德爾納 德爾納
9 圖卜魯格 圖卜魯格
10 邁爾季 邁爾季
11 茲利坦 茲利坦
[編輯本段]民族節日
節日 日期
穆罕默德升天日 3月5日
國慶節 3月31日
開齋節 5月7日
獻祭節 7月14日
伊斯蘭教新年 8月4日
阿術拉節 8月13日
利比亞革命紀念日 9月1日
穆罕默德誕辰日 10月13日
獨立日 12月24日
[編輯本段]觀光旅遊
闖入沙漠禁地——利比亞
許多美國探險迷覺得遺憾的是,不能在過去10年成為第一批到利比亞探險的旅遊者。2004年4月,探險導游理查德·本帶領一隊徒步旅遊者進入了這個國家。盡管美國已經解除了對利比亞的旅遊禁令,但似乎利比亞並不知道。途中這個團隊不得不在英國多停留了4小時,等待簽證。當他們排除各種阻礙,最終到達極度寒冷卻又壯觀至極的阿卡庫斯Akakus山脈時,其中的一個人激動得暈了過去。在撒哈拉沙漠的這片旅遊管制區,酷熱使他們中的一半放棄了前行,還有一個不幸患了腎結石,理查德用行動電話通知飛行救援者將他們接走了。最後這個10人的團隊只有4人走完了全程,這是一次付出了代價的旅行。
感謝這些勇於嘗試的先行者,利比亞旅遊線路今日成了可行線路。煩人的簽證問題已經解決,但人們只能在冬天去,此時的溫度在80F至90F。現在的旅遊行程由對那些地中海區域最為壯觀的古羅馬遺址的拜謁取代了艱難的荒漠行進——從萊普提斯遺址到塞布拉塔古城。參觀這些撒哈拉沙漠上最吸引人的勝景可以徒步,也可以乘直升飛機俯瞰。在阿卡庫斯山脈,當你攀爬到2000英尺的時候,山崖上及洞穴中的塔德拉爾特·阿卡庫斯岩畫,被世界最大的沙漠和岩石隱藏了上千年的反映古代輝煌文明的優美壁畫,最早的已經存在12000多年,向人們展示從公元前12000年至公元1世紀的生活演變,這奇跡般留存的勝景一定會讓你覺得不虛此行。
⑥ 利比亞有哪些鄰國
地理:面積1759540平方公里。位於非洲北部。東部與埃及交界,東南與蘇丹為鄰,南部同查德和尼日毗連,西部與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接壤。北部臨地中海。海岸線長約1900餘公里。全境95%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區平均海拔500米。北部沿海有平原。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較廣,為主要水源。北部沿海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侯,冬暖多雨,夏熱乾燥,1月平均氣溫12℃,8月平均氣溫26℃;夏季常受來自南部撒哈拉沙漠乾熱風(當地稱「吉卜利風)的侵害,氣溫可高達5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為100—600毫米。內陸廣大地區屬熱帶沙漠氣侯,乾熱少雨,季節和晝夜溫差均較大,1月15℃左右,7月3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乾燥地區。的黎波里1月氣溫8—16℃,8月22—30℃。
人口:622萬(1999年),主要是阿拉伯人(約佔83. 8%),其他為埃及人,突尼西亞人、柏柏爾人。絕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穆斯林佔97%。阿拉伯語為國語,在主要城市也講英語和義大利語。
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人口:175萬(1998年)。
的黎波里——「地中海的白色新娘」
行政區劃: 1990年利比亞重新劃分行政區域,將原來的13省合並為7個省,下設42個地區。各省名稱如下:沙拉拉、巴延奧盧、五點、錫爾特灣、的黎波里、綠山、西山。
應該有直飛,大概10小時~~我以前有直飛,但現在不知道了
⑦ 利比亞概況有哪些
國名:大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獨立日:12月24日(1951年)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地為綠色,沒有任何圖案。利比亞是穆斯林國家,絕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綠色是伊斯蘭教信徒所喜愛的顏色。利比亞人還把綠色看成革命的象徵,綠色代表吉祥、幸福和勝利的顏色。
國徽:為一隻胸前有綠盾的鷹。相傳這種鷹是先知穆罕默德統治地區古萊希部落的象徵。鷹爪下的飾帶上用阿拉伯文寫著「阿拉伯共和國聯邦」。利比亞曾數次更改國名,但國徽上的文字一直未變。
國家政要:「九?一」革命領導人奧馬爾?穆阿邁爾?卡扎菲上校(omar mouammer al gaddafi),1969年9月1日就任。
自然地理:面積1759540平方公里。位於非洲北部。東部與埃及交界,東南與蘇丹為鄰,南部同查德和尼日毗連,西部與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接壤。北部臨地中海。海岸線長約1900餘公里。全境95%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區平均海拔500米。北部沿海有平原。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較廣,為主要水源。北部沿海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冬暖多雨,夏熱乾燥,1月平均氣溫12℃,8月平均氣溫26℃;夏季常受來自南部撒哈拉沙漠乾熱風(當地稱」吉卜利風)的侵害,氣溫可高達5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為100-600毫米。內陸廣大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乾熱少雨,季節和晝夜溫差均較大,1月15℃左右,7月3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乾燥地區。的黎波里1月氣溫8-16℃,8月22-30℃。
人口:622萬(1999年),主要是阿拉伯人(約佔83。8%),其他為埃及人,突尼西亞人、柏柏爾人。絕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穆斯林佔97%。阿拉伯語為國語,在主要城市也講英語和義大利語。
嚴格遵循伊斯蘭教傳統的利比亞大多數婦女都習慣披戴頭巾出門。
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人口:175萬(2006年)。
行政區劃:1990年利比亞重新劃分行政區域,將原來的13省合並為7個省,下設42個地區。各省名稱如下:沙拉拉、巴延奧盧、五點、錫爾特灣、的黎波里、綠山、西山。
簡史:古代利比亞居民是柏柏爾人、圖阿雷格人和圖布人。公元前7世紀左右迦太基人入侵。公元前201年利比亞人在反抗迦太基統治的斗爭中曾建立統一的努米底亞王國。公元前146年羅馬人入侵。7世紀阿拉伯人打敗拜占庭人,征服當地的柏柏爾人,帶來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16世紀中期奧斯曼帝國攻佔的黎波里塔尼亞和昔蘭尼加,控制了沿海地區。1912年10月利比亞在意土戰爭後成為義大利的殖民地。1943年初英、法佔領利比亞南北部。英國佔領北部的黎波里塔尼和昔蘭尼加地區,法國佔領南部費贊地區,並分別成立了軍政府。二戰後,由聯合國對利全部領土行使管轄權。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亞宣告獨立,成立利比亞聯合王國,實行聯邦制,伊德里斯一世為國王。1963年4月15日取消聯邦制,改國名為利比亞王國。1969年9月1日,由卡扎菲領導的一「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伊德里斯王朝統治,成立了以卡扎菲為首的革命指揮委員會,行使國家最高權力,並宣布建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1977年3月2日卡扎菲發表《人民權力宣言》,宣布利進入「人民直接掌握政權的民眾時代」,取消各階級政府,建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委員會,改共和國為民眾國,同時在全國范圍內普遍建立各級革命委員會。1986年10月,又改現國名。
政治:革命領導人是國家元首。總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總人民委員會是執行機構,它協助總人民代表大會的總秘書處行使日常制訂政策的權力。
經濟:北非重要的石油生產國,石油是它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石油生產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總值的95%以上。除石油外,天然氣儲量也較多,其它資源有鐵、鉀、錳、磷酸鹽、銅等。主要工業部門是石油開采、煉油,還有食品加工、石化、化工、建材、發電、采礦、紡織業等。可耕地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糧食不能自給,大量靠進口。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花生、柑桔、橄欖、煙草、椰棗、蔬菜等。畜牧業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牧民和半牧民占農業人口一半以上。貨幣名稱:第納爾。
新聞出版:主要報刊有《新黎明報》(阿文日報)、《綠色進軍周報》(阿文和英文)、《民眾國周報》(阿文和英文)。民眾國通訊社為官方通訊社,每天出版阿、英、法文新聞稿,在巴黎、倫敦、羅馬和貝魯特等地設有分社。官方電台有(1)創建於1957年的民眾國廣播電台,1979年後改為現名,用阿語和英語從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廣播;(2)大阿拉伯祖國和革命委員會之聲電台,用英、法、俄、德、羅、匈、南、保、捷等語言廣播;(3)民眾國電視台,創建於1968年,後改現名,用阿、英、法語播放。
外交:奉行反帝、反殖、反霸、反對種族歧視和不結盟政策,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主張阿拉伯統一,與非洲、伊斯蘭國家加強合作,和社會主義國家發展關系,支持民族解運動。2004年6月28日,美國同利比亞正式恢復外交關系。
國家民族節日:
穆罕默德升天日3月5日國慶節3月31日開齋節5月7日獻祭節7月14日伊斯蘭教新年8月4日阿術拉節8月13日利比亞革命紀念日9月1日穆罕默德誕辰日10月13日獨立日12月24日與中國關系:1978年8月9日,利比亞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
⑧ 非洲在區域劃分上被分為哪兩個部分
在地理上習慣分為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個地區,共60個國家和地區。
北非
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南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速爾群島(葡)和馬德拉群島(葡)。其中埃及、蘇丹和利比亞有時稱為東北非。其餘國家和地區稱為西北非。北非的面積82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2億,阿拉伯人佔70%左右。西北部為阿特拉斯山地,東南部為蘇丹草原的一部分,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有狹窄的平原,其餘地區大多為撒哈拉沙漠。本區不少農礦產品佔世界重要地位,原油佔世界總產量5%,磷酸鹽佔22%,棉花約佔5%,阿拉伯樹膠佔80%以上,其它還有栓皮、油橄欖、柑橘、葡萄、椰棗、無花果等。[3]
東非
通常包括衣索比亞、厄利垂亞、索馬里、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盧安達、蒲隆地和塞席爾。有時也把蘇丹作為東非的一部分。東非面積約370萬平方千米,人口約1.3億,主要是班圖語系黑人,分布在南部;其次是,蓋拉族和阿姆哈拉族索馬里人,分布在北部。北部是非洲屋脊——衣索比亞高原,南部是東非高原,印度洋沿岸有狹窄的平原,東非大裂谷縱貫東非高原中部和西部,本區所產咖啡約佔世界總產量14%,劍麻約佔25%以上,丁香供應量佔世界丁香供應量的80%以上。茶葉、甘蔗、棉花也在非洲占重要地位。
西非
包括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塞內加爾、甘比亞、馬里、布吉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索、維德角、獅子山、賴比瑞亞、象牙海岸、迦納、多哥、貝南、尼日、奈及利亞和加那利群島(西)。面積約656萬多平方千米。人口約1.5億,其中黑人約占總人口的85%,其餘多為阿拉伯人。本區北部屬撒哈拉沙漠,中部屬蘇丹草原,南部為上幾內亞高原,沿海有狹窄的平原。本區所產金剛石約佔世界總產量12%,鋁土礦約占非洲總產量90%以上,可可和棕櫚仁均佔世界總產量50%以上,棕櫚油約佔38%,花生約佔11%,咖啡、天然橡膠在世界上也佔有一定地位。
中非
通常包括查德、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彭、剛果(布)、剛果(金)、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有時也把尚比亞、辛巴威和馬拉維作為中非的一部分。面積536萬多平方千米,人口約5600萬,其中班圖系黑人約佔80%,分布在南部。其餘為蘇丹語系黑人,分布在北部。本區北部屬撒哈拉沙漠,中部屬蘇丹草原,南部屬剛果盆地,西南部屬下幾內亞高原。剛果盆地面積約337萬平方千米,中心部分最低處海拔僅200米,四周的高原、山地一般高達海拔1000米以上。所產金剛石佔世界總產量30%左右,錳礦石佔12%,銅、鈷、鈾、錫、鐳、鈮、鉭等礦物產量都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棕櫚油、棕櫚仁、天然橡膠、可可也很重要。
南非
通常包括尚比亞、安哥拉、辛巴威、馬拉維、莫三比克、波札那、納米比亞、南非、史瓦濟蘭、賴索托、馬達加斯加、葛摩、模里西斯、留尼汪島(法)、聖赫勒拿島(英)和阿森松島(英)等。面積661萬多平方千米,人口約1億,其中班圖語系黑人佔85%,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的馬達加斯加人佔9%,歐洲白種人佔5%以上:南非高原為本區地形的主體,高原中部地勢低窪為卡拉哈迪盆地,四周隆起為高原和山地,本區所產金約佔世界總產量71.83%,金剛石、鉻礦石約佔28.17%,鑽石、鈾礦、銅、釩、鋰、鈹、鈷,石棉的產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
⑨ 利比亞模式的行政區劃
能源集團的所思所想與布希不謀而合,但布希顯然比石油公司和利益集團們想得更遠。做過石油公司老闆的小布希十分清楚,石油供應的穩定性和油價的起伏對一個國家意味著什麼,這使得他從上台伊始就把石油定義為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戰略產品,而他的全球戰略的一個重要的「副產品」就是加強對世界各大產油區和產油國的控制。
僅就非洲而言,布希政府的非洲政策的真正目標就是石油和戰略軍事關系。美國對非洲的石油資源越來越感興趣,並想以非洲取代中東,這種對「能源安全」的全力關注使得某些非洲國家———如奈及利亞、安哥拉和加彭,現今還要加上利比亞——成為美國的重要石油來源。
事實上,不僅伊拉克戰爭,就連阿富汗戰爭、「顏色革命」這些過去幾年間為布希津津樂道的「策劃」,也都在一定程度上牽連著能源問題。早在阿富汗戰爭前,美國就想經由阿富汗打造一條繞過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管線,但當時的塔利班政權卻並不十分買賬,而在推翻了後者之後,一切便很快如美國人所願了。
如今,阿富汗、利比亞等國發生的變化已成為一種新的模式,即通過軍事和政治手段強化或恢復美國對產油國和富含其他重要能源的國家的影響力乃至控制力。而在一家媒體繪制的世界地圖上,幾乎在每個重要的產油區或產油國的土地上或它們的附近,都有美國的駐軍或軍事影響存在。
⑩ 利比亞的地理概況
利比亞地處非洲北部,位於東經9度-25度,北緯18度-33度。東接埃及和蘇丹,西鄰突尼西亞和阿爾及利亞, 南界尼日和查德,北瀕地中海,海岸線長1900餘公里。全境90%以上地區為沙漠半沙漠,沿海和東北部內陸區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其它地區基本上為沙礫覆蓋,為向北傾斜的高原和內陸盆地。高原上分布一些海拔500米到1,500米左右的山脈。高原和義大利隔海相望,國土面積176萬平方公里,其土地面積的94%是沙漠和半沙漠地區。境內無常年河流,無大湖泊,但地下水資源豐富,井泉分布較廣,成為主要水源。
北部沿海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冬暖多兩,夏熱乾燥內陸區屬熱帶沙漠氣候。其夏季平均氣溫為35℃,冬季平均氣溫為15℃。 年平均降水量從北往南由500毫米----600毫米遞減到30毫米以下,常有來自南面撒哈拉沙漠的乾熱風為害。中部的塞卜哈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