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信息化建設
如何履行自身的職來能,源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為法治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是當前我們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一、司法行政要嚴格履行普法教育的職能 推進法治建設,就是要提高各級領導幹部、行政執法人員以及全體公民的法律素質。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在依法行政中,要知法懂法,善於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社會各項事務,始終做法律實踐者的表率。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領導幹部和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水平和法律素質的提高給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因此,司法行政在履行普法教育的職能中,要始終把各級領導幹部和行政執法人員作為普法教育的重點對象,積極研究和探索出一條普法教育的新路子。在普法教育的實施上,力求做到規范化、制度化,把普法教育真正納入經常化軌道,做到年初有計劃,月月有安排,年終有考核。要堅持把自學與培訓相結合,把舉辦專家法制講座與組織集體討論相結合,把學法與考試相結合,時刻用法治建設的目標和要求來衡量普法教育的效果,使普法教育在法治建設中由過去的軟指標變為硬指標,更能適應法治建設的新要求。
2. 如何促進環境監察信息化
鍵在於創新環境執法監管模式,以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為動力,以構建企業環境自覺守法體系為手段,以建設全面綜合型環境執法監管隊伍為保障,全面推進環境執法監管工作再上新台階。
緊跟時代步伐,向全社會共同參與環境執法監管要效能
近年來,社會輿論對環保工作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各類環境事件屢屢成為新聞焦點和熱點,對於環保部門來說,猶如天天在「風口浪尖」沖浪。但從輿論及其引起的反應看,公眾大多還是以感性的圍觀者身份參與環境保護,真正能夠身體力行參與環境保護的並不多。民意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環保部門只有緊跟時代步伐,利用好民意這股「水」,讓民意沿著正確的渠道流淌,發聲、發力、發威,才能使環境保護這艘「舟」長風破浪,掛帆遠行。
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工作和環境普法,引導公眾理性看待環境問題。環境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它的解決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有一個過程。環保部門盡管在工作目標上與公眾是一致的,但是如果宣傳和溝通工作做得不夠,就容易走到群眾的對立面,引起群眾的怨氣。近幾年來,浙江省環境信訪量持續在高位徘徊,並且出現了大量的重復訪、越級訪、過激訪甚至引發涉穩事件,因素很多,其中也與群眾不了解、不理解環保工作有關。對此,我們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要進一步加強宣傳和普法工作,使社會公眾積極行動起來,自覺地當環境保護的踐行者,大力支持環保部門開展工作。
二是要進一步加強組織協調和方式創新,引導公眾有序參與環境監管。當前,雖然環境監察隊伍一直在不斷壯大,但面對量大面廣的排污企業,依然是杯水車薪,尤其是浙江省推行環境監察網格化管理工作後,人員不足問題成為最大發展瓶頸。因此,要積極發揮民間力量,引導公眾有序參與環境監管。目前,浙江省各地在環境協管員、企業環境監督員、農村環保聯絡員、環保義務巡防隊「四支隊伍」建設上摸索出了一些做法,總結出了一些經驗。下一步,各級環境監察機構將繼續努力搭建公眾參與環境執法監管的平台,豐富參與的渠道和形式,積極推進執法公開,如媒體開放日、執法公開日等活動,邀請新聞媒體和志願者參與現場執法,親身體驗環境執法監管工作的苦與樂。
三是要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引導媒體客觀報道環境問題。今年以來,浙江省連續發生「環保局長下河游泳」等幾起環境輿情事件,造成的影響很大。如何做好新形勢下輿情應對工作,成為各級環保部門尤其是一線執法人員的必修課。面對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格局和社會輿論生態環境的深刻變化,唯有與時俱進地提升理念,提高溝通、應對和甄別能力,才能有效引導媒體客觀公正地報道環境問題。同時,要密切與宣傳部門的溝通合作,避免出現失實報道、虛假報道,切實維護環保部門的公信力。
深化治本之策,向構建企業環境自覺守法體系要效能
近幾年來,盡管浙江省堅持對環境違法行為實行「零容忍」,堅持出重拳、下猛葯,但環境違法行為依然高發。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長期以來在強調剛性執法的同時,沒有將柔性管理的理念引入環境監管,導致企業不同程度地存在守法意識薄弱、守法能力欠缺、守法動力不足等問題。所謂「柔」,就是理性陽光執法、人性化執法,運用引導、提醒、警示、勸告、教育等行政指導手段,引導行政相對人守法經營、服從管理。如果說「剛」性管理是一種水平,那麼柔性執法就是一種境界。
一是要樹立執法服務意識,轉變重處罰、輕糾正的觀念,激勵企業自覺守法。在執法過程中,要強化寓服務於執法的意識,轉變觀念,改變以往重查處、輕糾正、弱指導的執法模式,多做企業思想工作,加強雙方之間雙向互動溝通,盡最大努力解決企業自身環境管理中遇到的困難,讓企業感受到環保部門執法為民的真誠服務。要大力開展企業環保自律行動,倡導企業簽署和公布環境保護自律承諾書,鼓勵企業參加環保公益活動,對優秀自律企業頒發證書,在項目審批、環保榮譽評選、環保信用評色、上市環保核查、環保專項資金補助等方面予以優先考慮。
二是要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強化執法威懾力,切實提升企業環境守法意識。要大力加強宣傳,通過正反兩方面典型案例教育和警示,讓企業深刻體會到環境執法的嚴肅性,看到環境違法的嚴重後果和付出的重大代價。要切實解決企業「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問題,對於環境違法企業不能罰款了之,要綜合運用掛牌督辦、停產治理、刑事拘留、責令公開道歉等措施,強化執法威懾力。要使企業明白環境違法不僅是經濟上的損失(罰款)、生產上的停滯(停產),還有名譽上的污點和企業長期發展所需融資方面的限制等,要讓企業切實認識到環境守法利己利人利國家,環境違法則禍國殃民害自身。
三是要加強幫扶指導,推進企業環境監督員制度建設,提高企業守法能力。要站在企業的角度換位思考問題,作為一家企業,面對的不僅有環保部門,還有工商、質監、安監、消防等十幾個甚至更多的政府部門,要讓企業完全精通或者熟知每個部門的法律法規很難,很多企業的違法行為可能是因為無知造成的。因此,要加大對企業環境守法服務的指導力度,積極幫助企業分析存在的問題,查堵違法漏洞,推進企業環境監督員制度建設,讓企業環境監督員真正成為企業環境管理的中堅力量,提高企業環境守法能力。
四是要借力管理,充分發揮各相關單位和組織在促進企業環境守法方面的作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進行的,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這些因素可以成為我們推進企業自覺守法體系建設的資源。如加強與組織部、國資委的合作,充分利用其對國有企業班子業績考核的發言權和決定權,促進國有企業環境守法;鼓勵和支持行業協會參與環保管理,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指導協調作用和對業內企業的監督作用;充分運用企業家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身份的約束作用,通過人大、政協機關對其成員的教育與約束,積極推進相關企業守法。此外,可以借力於金融部門在綠色融資方面、工商部門在著名商標評比方面、以及工會組織在企業負責人勞模評選方面等的優勢,有效形成環境監管合力。
著力固本強基,向全面綜合型環境執法隊伍建設要效能
轉變執法監管職能、提高執法監管效能,關鍵在人,在於有一支什麼樣的環境執法隊伍,在於這支隊伍的理念、意識、機制、能力、水平和裝備等。
一是要狠抓隊伍素質建設和能力提升。環境執法監管工作要增速、提效,人員素質是基礎,能力水平是關鍵。浙江省著重從培訓入手,深入推進環境執法「大培訓、大練兵、大比武」活動,在全省環境監察系統努力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當前,尤其要重點補上如何與新聞媒體打交道這一課,在閃光燈前做到不慌不亂、有理有據,做好與媒體的溝通工作。
二是要完善執法機制建設和渠道開拓。對內而言,要著力加強環境監察系統上下級良性互動機制建設,使「下級要對上級負責、上級要為下級減壓」成為全系統的共識,要有「命運共同體」意識,真正做到上下齊心,共同解決各類問題;對外而言,要繼續深化與公檢法等部門的聯動合作,大力推動與公安部門的聯合辦案。目前,浙江省公安廳對打擊環境違法犯罪問題非常重視,將環境犯罪案件的辦理情況列入對各市公安局的考核,力爭2013年全省辦理100起環保領域的刑事案件。環保部門將繼續主動有為,會同公安部門將這項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
三是要改進環境執法方式和創新形式。繼續深入推進環境執法網格化精細化管理試點工作,努力做到關口前移、服務前移和重心下移,通過網格化監管、精細化服務,提高環境執法、應急和信訪調處的水平和效率。進一步推進環境監察信息化建設,通過移動執法系統、排污申報收費系統、環境應急指揮決策系統、環境信訪信息預警和處理系統等的建設,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效能。要善於向公安等部門學習,在調處重大環境違法案件,特別是一些隱秘的環境違法行為和來因不明的環境污染問題時,通過錯時檢查、秘密偵查、有獎舉報等多種方式,努力做到有案必破,實現對環境違法行為的精準打擊。
3. 如何加強提高公安信息化建設和民警執法水平
在改革開放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下,特別是新舊體制轉換時期,影響社會穩定和社會治安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公安機關肩負的任務日益艱巨,要從宏觀上分析研究社會治安形勢,提高駕馭治安局勢的能力,就必須加強公安信息化建設,從而不斷提高執法水平。 一、適應新形勢、打好信息化建設的基礎 (1)優化人員結構,加強隊伍建設 當前形勢的不斷發展,工作中實踐的要求,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沒有信息化,科學強警就是空談,局限於固有的工作模式,將極大束縛公安工作的發展。人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決定因素。如何提高民警素質建立起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廉潔高效的公安隊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和課題。只有優化人員結構,加強隊伍建設,陪齊陪強人員才能為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積極尋求支持,加強硬體建設 面對科技強警,建立現代警務機制的緊迫要求,通過信息化建設熟練掌握電腦知識與操作的要求,使之具備日常辦公電子化、信息化、網路化的基礎。與此同時在此基礎上,積極改善辦公條件,加強硬體建設,逐步增設網頁的功能和相互聯系,確保信息共享。信息是取得工作主動權的先決條件,有了信息,就有了工作的決策權和主動權;沒有信息,就喪失了決策權和主動權。特別是在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的工作中,一條及時,准確的信息,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要正確處理信息工作與其他工作的關系,才能充分認識做好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二、注重實效,發揮信息手段在公安工作中的應用 隨著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我國科教強國方針的實施,公安工作正實現由過去主要向警察數量要警力,轉為向警察素質和科技含量要警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第一位的變革力量和首要的推動力量,現代生產力的提高主要來源於科技進步。特別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行改革開放,我們公安工作實現了從靜態管理向動態管理的轉變,科技強警是個戰略選擇,要把信息化建設放在科技強警的首位。公安信息化是實現公安工作現代化的根本途徑,是公安戰鬥力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科技強警的重要方面。公安信息化不能局限在哪個地方,什麼時間發生了治安案件、刑事案件,而是凡是直接或間接影響社會政治穩定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不安定因素都在其中,對於渠道不暢、信息不靈的狀況應及時改變。要廣開信息來源,形成反應靈敏、健全完善的信息渠道和網路,逐步形成公安信息的系統化、制度化。不斷提高信息工作中的科技含量,使信息工作向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方向邁進,充分發揮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三、學習科學技術,增強科技意識,提高民警科技素質 對於公安工作來講,科學技術就是戰鬥力,要充分履行維護社會政治穩定和治安穩定的神聖職責,不斷提高駕馭社會治安的能力,關鍵是提高廣大公安民警的科技素質,提高整體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堅定不移地走「科教強警」之路。因此,加速公安科技進步,絕不僅僅是公安科技部門的事情,而是與公安機關各部門廣大民警密切相關的一件大事。學習現代科技知識,這不僅僅是增長知識,以增加對現代化建設了解的需要,也是深入學習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需要。科技素質包括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思想、科學的理論、科學的技能、科學的方法等,對於我們每名民警要充分認識現代科技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在信息社會,戰略資源是人力資本,是知識。同樣,公安隊伍戰鬥力的大小,公安工作的未來發展,歸根到底要取決於民警的素質,民警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包括民警的科技素質,而主要不在於民警的數量。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化、高技術犯罪應運而生,公安工作面臨著新的挑戰,犯罪與反犯罪的斗爭就是矛與盾的斗爭,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和戰略眼光,增強科技意識,注意把握科技發展的趨勢,聯系公安實際,發展公安科技使廣大民警,真正認識到公安科技確實是戰鬥力,是特殊的戰鬥力,要把增強信息意識,捕捉採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作為提高民警素質的一個基本要素去培養、去訓練。從而促進民警的更新觀念,樹立全新的思維方式,努力在競爭中取得勝利。切實提高廣大公安民警的科技素質和科技應用技能。「干什麼,像什麼」這也是一種講科學的表現,新的形勢,繁重的任務,對我們公安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執法現狀和形勢要求我們必須不斷提高科技水平,首先我們要提高自身素質,注重學政治理論、學工作業務、學科學知識、學現代化辦公設施的操作,通過學習與實踐使廣大民警成為有理想、懂業務、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從而提高民警的執法水平,使公安信息化建設在新形勢下的公安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棗西分局)
4. 如何全面推進司法行政系統信息化建設工作
法治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法治的進程必然影響著和諧社會的構建,進而影響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的步伐。加強法治建設已成為廣大政法部門的一項光榮而神聖的歷史使命。作為司法行政機關,擔負著法治建設的重要職能,在面臨著法治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同樣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如何履行自身的職能,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為法治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是當前我們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一、司法行政要嚴格履行普法教育的職能 推進法治建設,就是要提高各級領導幹部、行政執法人員以及全體公民的法律素質。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在依法行政中,要知法懂法,善於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社會各項事務,始終做法律實踐者的表率。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領導幹部和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水平和法律素質的提高給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因此,司法行政在履行普法教育的職能中,要始終把各級領導幹部和行政執法人員作為普法教育的重點對象,積極研究和探索出一條普法教育的新路子。在普法教育的實施上,力求做到規范化、制度化,把普法教育真正納入經常化軌道,做到年初有計劃,月月有安排,年終有考核。要堅持把自學與培訓相結合,把舉辦專家法制講座與組織集體討論相結合,把學法與考試相結合,時刻用法治建設的目標和要求來衡量普法教育的效果,使普法教育在法治建設中由過去的軟指標變為硬指標,更能適應法治建設的新要求。同時,還要抓好全民的普法教育。提高全社會的法治化建設水平,需要全體公民的參與和支持,只有全體公民都學法、懂法、守法了,法治建設的進程就會加快。司法行政機關要通過新聞媒體宣傳、送法進萬家活動、舉辦法制講座和報告會以案釋法講解等方式,深化廣大公民的普法教育,在法治建設中,確保廣大公民的法律知識水平有一個大的提高,使廣大公民都能積極投入到法治建設之中。 二、司法行政要嚴格履行法律服務的職能 在法治化建設中,如何為各級政府的依法決策及依法行政當好顧問和參謀顯得尤為重要。當前,司法行政系統內部有一批長期從事法律服務的律師隊伍、公證員隊伍和法律服務工作者隊伍,這三支隊伍共同構成了法律服務的精英骨幹。只有發揮好他們的智囊團、顧問團、參謀團作用,才能充分彰顯法律服務在法治建設中的重要功能。首先,要為政府的依法決策當好顧問和參謀。司法行政部門必須從律師、公證員和法律服務工作者隊伍中選出強兵強將,組成一支精英骨幹隊伍,為政府決策層提供最佳的顧問和參謀。同時,司法行政機關還需要對法律服務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提高他們參與決策的本領,使法律服務精英骨幹隊伍為政府的決策播種一片綠蔭。其次,搞好依法論證和調查考證工作。法律顧問隊伍要始終參與政府的重大決策,從決策草案的制定、修改、聽證到組織實施以及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進行決策調整等諸方面給予法律指導和規范,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准確性。再次,組織精英骨幹隊伍參與政府機關的仲裁和行政復議工作。政府機關的仲裁和行政復議工作是法治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司法行政要組織法律顧問團參與政府機關的仲裁和行政復議工作,依法規范和依法監督政府機關的仲裁行為和行政復議工作,在法治建設中真正把政府機關建成法治機關、服務型機關、廉潔高效的便民型機關,為法制化建設樹立標桿。 三、司法行政要嚴格履行人民調解的職能 由於司法行政長期擔負著人民調解工作的職能,積累了化解社會矛盾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在法治建設中,司法行政部門要搞好在矛盾化解工作中的指導、示範作用。一是要搞好依法調解中的業務指導。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社會各種矛盾不斷上升。在法治建設中,司法行政機關要靈活形式,採取組織現場觀摩、查閱調解協議書等方法,認真組織調解人員學習《人民調解工作條例》,使廣大調解員熟練掌握調解技能,提高調解素質。二是做好社會矛盾的調處工作。司法行政機關在政府機關矛盾的調解中,要積極參與和主動配合,組織骨幹小組介入社會矛盾糾紛調解。在調解中,要向群眾宣傳國家的法律法規,宣傳人民調解工作的作用和調解協議書的法律效力,要規范調解的程序和調解協議書的製作,對不履行調解協議的要督促履行義務,確保矛盾化解工作真正做到社會滿意、群眾滿意。三是要著力構建新的社會大調解機制。當前,社會大調解機制正在各地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立新形勢下的社會矛盾大調解機制是法治建設的需要,是確保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需要。司法行政機關要不斷總結經驗,挖掘典型,探索社會大調解的新路子,為法治建設過程中的社會矛盾化解作出應有貢獻。 四、司法行政要嚴格履行依法治理的職能 司法行政部門長期擔任著普法依法治理的職責,履行著一個地區的法治建設職能。一是要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司法行政機關要把法治建設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列入普法依法治理的規劃來落實,定期組織檢查考評、組織召開研討會、經驗交流會等。同時,注意總結經驗,挖掘與宣傳先進典型。以普法依法治理的開展,提高社會化法治水平,推進法治建設的進程。二是要發揮檢查監督的作用。司法行政要充分發揮依法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協調作用,積極參與法治建設的檢查監督,要加強與人大部門、宣傳部門、組織部門協調溝通,聯合力量對政府機關的依法管理、依法辦案情況進行檢查監督,特別是要對辦案人員的辦案情況進行調查和考察,對案件當事人進行走訪和了解,掌握和了解辦案人員是否公正辦案、依法辦案,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以檢查監督促進行政機關公正執法,依法辦案。三是要發揮考核考評的作用。司法行政機關要將各部門依法行政的情況納入年度考核考評的范疇,並根據法治建設的內容,進行細化量化考核,以考核考評推進各部門的依法行政,確保法治建設取得實效,從而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5. 簡述城管巡查監察數字化體系在從數字城管向智慧城管升級過程中的演進
在移動信息通信技術、地理編碼及網格GIS等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北京市在2004年以東城為試點推進網格化城市管理開啟了數字城管新模式,以城管通為牽引,實現了城市管理空間細化和管理對象的精確定位及城市管理的流程化,是對城管巡查監察數字化的開創性探索,是信息化城市管理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數字城管,基於萬米單元網格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利用計算機、網路、地理信息系統和無線通信等多種數字城市技術,利用自主研發的信息採集器,實現了萬米單元網格管理和城市部件管理,並創新性的探索了數字城管巡查監察的標准化、數字化,以及基於標准化、數字化的管理重塑與流程再造,是對城市管理巡查監察數字化的開創型探索,開啟了從傳統城市管理向數字城市、智慧城市演進的新路徑。
城管通,是基於無線網路,以智能手機為原型,實現對現場信息進行移動採集、定位與傳送的專用設備。「城管通」應用系統功能包括簡訊群呼、信息提示、圖片採集、表單填寫、位置定位、錄音上報、地圖瀏覽、數據同步等,實現了現場信息實時採集與傳遞。
移動技術及智能終端應用是觸發這一輪城市管理創新的引擎,依託城管通的研發和技術支撐,專門的城管監督員隊伍得以組建,建設了城管監督中心,構建了新型「監管分離」的監督中心與指揮中心「兩軸管理體制」,開啟了對城管巡查監察數字化的開創性探索。《從數字城管到智慧城管:平台實現與關鍵技術》對數字城管及其掌端工作載體城管通的研發和發展進行了較詳細介紹,《城市管理三維結構視野下的城管綜合執法與監察》則進一步闡釋了基於城管通的巡查監察數字化體系演進。隨著「雲到端」智慧城管技術支撐平台的構建,「執法城管通」、「市民城管通」等功能進一步研發,政府部門在城市管理的力量得到整合優化,在巡查監察中的主力軍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社會各界也參與到城市治理中,「城管通」的內涵和外延進一步拓展,進一步支撐了大數據條件下專兼結合、政府與社會結合的綜合巡查監察體系(該體系全面整合城管綜合執法及相關綜合執法巡查監察力量、網格巡查員及協管員等輔助巡查監察力量、各類市場社會巡查力量及廣大的社會監督力量),推動了面向城市精治、共治、法治的橄欖型城市管理模式形成。
參考資料:
鄔倫,宋剛,吳強華,朱慧,童雲海,安小米. 從數字城管到智慧城管:平台實現與關鍵技術[J]. 城市發展研究, 2017, 24(6):99-107.
宋剛,王毅,王旭. 城市管理三維結構視野下的城管綜合執法與監察[J]. 城市發展研究, 2018, 25(12):113-121.
本刊編輯部. 綜合執法改革與大數據環境下的橄欖型城市治理結構[J]. 北京城管科技信息動態, 2019, (9):3-5.
本刊編輯部. 以大數據建設引領綜合執法改革,創新橄欖型城市治理模式,形成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北京實踐」[J]. 北京城管科技信息動態, 2020, (1):3-8.
從數字城管到智慧城管:系統建模與實現路徑http://www.mgov.cn/complexity/smart_digital_city_management.htm
6. 信息化促執法規范:網上網下如何步調一致
核心提示:信息化是執法規范化建設的載體和手段,是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抓手之一。執法規范化建設應充分運用信息化平台,使各個執法環節公開、公正、規范、高效,實現網上網下同步,實現信息化建設和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有機結合和良性互動,做到以信息化規范執法程序、強化執法監督、提高執法質量。 執法請「上網」——— 「執法辦案、接處警(現場執法)、行政管理———這是公安執法工作中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最主要的三大類。」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廳法制處政委蔣建國說,近些年來,廣西公安廳從領導到基層民警,可以說都有一個切身的體會,就是「信息化手段方便、快捷、高效、公開,對執法規范化有很大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以往不用電腦網上辦案的時候,辦案民警全部是手工操作,即使沒有立案,也可能沒有經過審核就填寫一些辦案材料。現在改為網上辦案後,電腦自動生成法律文書,每道程序就必須通過審核了。」蔣建國說。 陝西省西安市公安局法制處處長王勇介紹說,以做筆錄為例,民警辦案沒有信息化時,做出來的筆錄可謂是五花八門,各種形式都有,在藉助電子筆錄系統後,所有的筆錄都做到了統一化、規范化,民警必須按照統一格式去做。在運用信息化規范執法辦案程序和實體後,我們辦理的行政案件的申訴復議大大減少。 為什麼說信息化是執法規范化最好的支撐手段?山東省菏澤市公安局副局長朱繼法表示,執法的每一個環節,從接處警開始到最終辦理完畢,要實現規范都離不開信息化。「過去沒有信息化手段的時候,文書、照片的保存都是難題。沒有信息化,案件的比對、碰撞無從實現,警務效能也無法提高。通過這段時間的實踐,我們感到執法水平和效率得到提升。」 監督考評請「上網」——— 蔣建國認為,信息化之所以可以推進執法規范化,原因之一是「電腦的程序是比較客觀、固化的,通過電腦程序可以控制和固化辦案(服務)程序,並設定每道程序的時限,還可以客觀記錄處警現場」。 「比如辦理行政案件,有審核(法制部門)和審批(局領導)程序,程序設定下來後,如果沒有經過審核的環節,就沒法進行審批的環節。同時,法制部門可以隨時監督某個案件的辦案流程和進度。每道辦案程序,超過一定的時限就會自動報警。」蔣建國解釋說。 朱繼法說,過去的執法管理是靠年終一個案件一個案件地抽卷、人工審核去監督,現在通過計算機錄入就比較方便監督。「靠人工設置審核環節的弊病是有可能被繞過,不能全過程、全面考核,不能實時監控、跟蹤監督。比如調查取證、詢問等的有些環節只有形成文書後才能看見,實際做了沒有,做到位沒有,只通過人工監督是不全面的。有了信息化平台,可以在執法辦案場所安裝攝像頭實時監控,執法管理工作也可以每案必考,建立起平時考評,一案一監督,一環節一考評。」 浙江省公安廳法制總隊政委張曉峰認為,沒有信息化的支撐,就沒有科學、系統、高效、規范的執法管理。2003年,浙江省公安機關研發推廣了執法辦案平台,實現了行政案件從受理立案、審核審批到開具法律文書和統計分析的全程網上運行,既減輕了基層工作負擔、提高了效率,又大大節約了辦案成本。 遼寧省錦州市公安局副局長蔣中平說,案件一上網就不能撤掉,執法工作因「關系」和人情而受到影響的情況會大大減少,陽光辦案、陽光執法可以保證執法公正性的實現。「另外,每個支隊、每個警種都設置了專職的法制監督員,通過聯網,隨時可以看到哪個執法環節存在問題,信息化手段大大加強了我們對案件質量的把關。」 趙長海說,信息化還便於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行政執法活動進行有效監督。「比如把審批程序、審批條件、審批依據、需要的申請材料以及時限要求等通過網上公布,一方面讓群眾查閱方便,另外也規范了我們的審批程序和時限等,最終讓群眾滿意。」 「網上」與「網下」——— 「我們進行了試點,建立網上辦案單軌制,依託公安信息網,辦理案件必須在網上流轉。如果拋開信息網,案件不僅不能審理而且還被認為是辦理私案,這也規范了民警案件辦理的過程。不過案件的監督在網上很難做到實體監督。比如筆錄的監督,只在網路上監督而不去實際監督是很容易造假的。還有案件審核,網上審批需不需要偵查員陳述,領導要不要深入調查?所以在信息化錄入和監督上,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標准。」王勇說。 張曉峰強調,要特別注重利用計算機系統管理執法辦案過程,一方面對程序違法案件設置「防火牆」,民警只要將案件信息准確錄入計算機系統,就可以按系統提示逐步完成案件的辦理,如果程序違法案件就辦理不下去,保證了案件的辦理在規范化軌道上運行;另一方面,全面梳理案件代碼名稱,只要案件名稱正確,系統就會自動默認適用法律條款,防止民警因適用法律條款錯誤而產生執法問題。 「去年,我們完成了執法辦案平台三期工程建設,啟用了電子筆錄系統,實現了行政案件卷宗電子化。在建設電子筆錄模塊時,我們盡可能廣泛地採集樣本進行細化和規范。」張曉峰舉例說,他們將盜竊案件電子筆錄模塊細分為入室盜竊、扒竊、盜竊電動車等20多種模塊,有效防止了民警在調查取證時可能出現的疏漏。 安徽省蕪湖市公安局副局長王月鏡認為,要保證「網上」「網下」一致,首先要配齊電腦等相關配套設施,其次要解決一些地方的民警使用電腦不熟練的問題,讓其自願「上網」辦案。 蔣建國表示,並非所有的公安業務都可以納入信息化的系統裡面去。經濟犯罪案件的偵查和執法辦理過程,就很難「上網」,因為經濟犯罪的標准、犯罪證據繁多難以設置統一標准。另外,案件處理是否合法、是否該立案、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充足,只能把案件調出來後,由審核人、審批人來判斷。 「互聯網通訊技術的出現,給公安機關打擊犯罪帶來挑戰,也給執法辦案帶來很多啟發。如果不會借用信息化手段規范執法行為,就還會停留在原來的執法辦案手段上。在藉助信息化推進執法規范化的過程中,對這個問題要給予高度重視。」陝西省公安廳副廳長陳里說。
7. 如何加強交通運輸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
利用簡訊微信等平台,利用收費站,服務區等地點,利用廣播等媒體
8. 如何充分運用信息化建設成果,扎實推進內控機制建設,有效防範執法和廉政風險
拋棄既有的已經保佑了民族萬千年的法制
拋棄既有的已經討論修訂了超過67個公歷年的國法家規
妄想探索不智之舉是非法的敵情
人類的實現和事實里從未存在過棄法存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