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手術報告審批制度

手術報告審批制度

發布時間: 2021-02-14 21:19:06

1. 在手術前簽字是不是屬於霸王條例憑什麼我簽字了就免責,不簽就不給做手術。

在手術前簽字就是說明這個手術是有風險的!而這個風險需要醫生和家屬來共同承擔。如果不簽字,手術就不做,說明家屬不同意承擔這個風險;如果簽字,手術就做,說明家屬願意承擔這個風險。
也就是簽字或者不簽字和免不免責是沒有關系的,基本不屬於霸王條款。但是這種情況下,患者和家屬由於信息的不對稱,專業知識的缺乏,相對於醫院來說,還是處於弱勢地位的。但這是患者自身的不足造成的,就像你去買東西,不知道你需要買什麼,或者買來干什麼,這是你自身判斷的失誤造成的。如果涉及重大利益,或者明顯的重大誤判可以向法院起訴。
所以在手術前簽字,如果自身缺乏專業知識,那麼就要多和主治醫生交流,有朋友是醫生的,就多聽聽朋友醫生的意見。如果不問不交流,萬一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失,後悔晚已。
當然萬一出現這種不可避免的情況。也要採取合法的渠道來維權,比如向院方提起申訴,向法院起訴等等。因為雖然患者對於家屬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認為是天;但是患者對於社會和國家來說,就沒有那麼重要了,因為社會和國家要對所有的患者負責。也就是說主次的問題。
當然以上都是正常的情況,但是人心是難測的,醫德也有高低之分。正邪也不是太分明。所以作為弱勢方,要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
核心就是要和主治醫生搞好關系。

2. 三級中醫醫院評審標准(2012年版)的文件內容

第一部分 中醫葯服務功能
第一章 發揮中醫葯特色優勢的措施
一、依據功能與任務,確定醫院發展戰略,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體現發揮中醫葯特色優勢的醫院發展方向,有明確的發展目標,重在提高中醫臨床療效。
二、圍繞醫院中長期發展規劃制定醫院年度工作計劃,有發揮中醫葯特色優勢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具體措施,並按照年度定期評價。
三、醫院管理體系中建立引導發揮中醫葯特色優勢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考核和獎懲激勵制度,科室綜合考核目標中將發揮中醫葯特色優勢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作為重要指標。
四、積極開展中醫對口支援工作,並制定鼓勵措施。
第二章 隊伍建設
一、嚴格執行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關於中醫醫院人員配備的相關要求。
二、制定中醫葯人員隊伍建設規劃和計劃,並認真組織實施。
三、認真開展醫師定期考核工作,積極開展中醫葯繼續教育與培訓。
第三章 臨床科室建設
一、按照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有關規定,合理設置臨床科室,科室命名規范。
二、按照中醫醫院臨床科室建設與管理指南的相關要求加強科室建設與管理。
三、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印發的診療方案基礎上,制定並實施本科常見病及中醫優勢病種中醫診療方案。定期對方案實施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及評估,優化診療方案。對中醫優勢病種的療效及中醫葯特色進行年度分析、總結和評估,並制定改進措施。
四、實施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制定的常見病及中醫優勢病種中醫臨床路徑和中醫診療方案。定期對臨床路徑實施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不斷完善和改進。
五、嚴格執行《中醫病歷書寫基本規范》和《中醫電子病歷基本規范(試行)》,中葯處方格式及書寫符合相關規定。
六、嚴格執行《中成葯臨床應用指導原則》。
七、中醫類別執業醫師掌握中醫基礎理論、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對本科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和急危重症中西醫診斷與鑒別診斷的准確性不斷提高。
八、按有關要求,合理配置、應用中醫診療設備。
九、開展中醫診療技術項目和中醫綜合治療。
十、研製和使用一定數量的醫療機構中葯制劑;門診中葯處方數、中葯飲片處方數占門診處方總數及中葯飲片處方數與門診人次的比例達到規定要求。
第四章 重點專科建設
一、省級以上中醫重點專科(專病)達到一定數量,專科床位、設備、人員、技術及業務達到規定要求。
二、制定並實施專科建設發展規劃、工作計劃和發揮中醫葯特色優勢及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具體措施。確定的優勢病種應具有明顯的中醫葯特色優勢,主要研究課題應針對優勢病種的中醫治療難點。
三、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印發的診療方案基礎上,制定並實施本專科優勢病種和常見病種的中醫診療方案,定期對中醫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進行評價,分析中醫治療的難點並提出解決難點的思路和措施。
四、推廣應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發布的中醫臨床路徑。
五、開展本專科臨床經驗整理與應用,加強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培養專科學術繼承人。
六、開展專科診療技術及特色療法,研製和使用專科中葯制劑。
七、建立重點專科研究室,開展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的專科研究工作。
第五章 中葯葯事管理
一、醫院葯事管理組織定期對臨床使用中葯進行監督、評價和指導,合理遴選醫療機構內使用的中葯。
二、中葯房設置達到《醫院中葯房基本標准》。
三、嚴格執行《醫院中葯飲片管理規范》。
四、按要求積極使用小包裝中葯飲片。
五、嚴格執行《醫療機構中葯煎葯室管理規范》。
六、嚴格執行中葯飲片處方用名和調劑給付有關規定。
七、加強醫療機構中葯制劑管理。
八、臨床葯師參與中葯葯物治療,促進安全與合理用葯。
第六章 中醫護理
一、參照中醫醫院中醫護理工作指南開展中醫護理工作。
二、執行《中醫護理常規 技術操作規程》,積極開展辨證施護。
三、護士掌握本科常見病的中醫護理常規和中醫護理技術操作,能夠提供具有中醫葯特色的康復和健康指導。
第七章 文化建設
一、醫院重視中醫院文化建設。
二、醫院價值觀念體系體現中醫葯文化。
三、建立並不斷完善行為規范體系,形成富含中醫葯文化特色的服務文化和管理文化。
四、參照中醫醫院環境形象建設範例,開展中醫醫院環境形象體系建設。
第八章 「治未病」服務
一、為發展「治未病」服務提供支撐。
二、按照「治未病」服務提供平台建設基本規范,合理設置和建設「治未病」服務平台。
三、按照要求規范提供「治未病」服務。
四、積極應用「治未病」服務技術,技術應用符合相關規范。
第二部分 綜合服務功能
第一章 基本要求和醫院服務
一、醫院設置、功能和任務
(一)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把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
(二)醫院的功能、任務和定位明確,保持適度規模,醫院編制及實有床位數均≥400張,科室設置、每床建築面積、人員配備和設備、設施符合三級中醫醫院基本標准。
二、醫院服務
(一)醫院有改善診療環境,提高工作績效,優化醫療服務系統與流程,縮短平均住院日、縮短患者診療等候時間具體措施,支持醫務人員從事晚間門診和節假日門診。
(二)急診綠色通道管理規范,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時救治。
(三)維護患者合法權益,加強投訴管理。
(四)為住院患者提供營養指導、配餐、煎葯等相關服務。
(五)執行《無煙醫療機構標准(試行)》及《關於2011年起全國醫療衛生系統全面禁煙的決定》。
三、應急管理
(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承擔傳染病的發現、救治、報告、預防等任務,主管部門對傳染病管理定期監督檢查、總結分析,持續改進傳染病管理,無傳染病漏報,無管理原因導致傳染病播散。
(二)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各級政府制定的應急預案,認真執行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關於在衛生應急工作中充分發揮中醫葯作用的要求,承擔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救援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工作。
(三)加強領導,成立醫院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應急隊伍,落實責任,建立並不斷完善醫院應急管理的機制。
(四)明確醫院需要應對的主要突發事件策略,建立醫院的應急指揮系統,制定和完善各類應急預案,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五)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提高各級、各類人員的應急素質和醫院的整體應急能力。
四、臨床醫學教育
(一)教學師資、設備設施符合中醫葯院校教育和中醫葯繼續教育的要求。
(二)承擔本科及以上醫學生臨床教學和實習任務。
(三)承擔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和基層中醫臨床骨幹培訓任務。制定相關的制度、培訓實施方案,並有具體措施予以保障。
(四)開展繼續教育工作,有繼續教育規劃、實施方案,提供培訓條件及資金支持。
五、科研及其成果推廣
(一)有鼓勵醫務人員參與科研工作的制度和辦法,並提供適當的經費、條件與設施。
(二)承擔各級各類以解決優勢病種難點問題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為核心的中醫葯科研項目,獲得院內外研究經費。
(三)有將研究成果轉化實踐應用的激勵政策,並在提高中醫臨床療效上取得成效。
(四)依法取得相關資質,並按葯物臨床管理規范要求開展臨床試驗。
(五)醫院臨床研究工作符合相關倫理審查規程和要求。
第二章 患者安全
一、確立查對制度,識別患者身份。
二、確立手術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術患者、手術部位及術式發生錯誤。
三、建立臨床「危急值」報告制度,妥善處理醫療安全(不良)事件。
四、防範與減少患者跌倒、墜床等意外事件和壓瘡發生。
第三章 醫療質量
一、醫療質量管理組織與制度
(一)建立醫院、科室的醫療質量管理責任體系,院長為醫療質量管理第一責任人,科主任全面負責科室醫療質量管理工作。
(二)合理設置醫院質量管理組織,定期研究醫療質量管理等相關問題,記錄質量管理活動過程,為院長決策提供支持。
(三)醫療、護理等職能部門負責實施全面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和持續改進方案,承擔指導、檢查、考核和評價醫療質量管理工作。
(四)建立專門的質量管理部門,負責對全院醫療、護理、醫技質量實行監管,並建立多部門質量管理協調機制。
二、醫療技術管理
(一)醫院提供與功能和任務相適應的醫療技術服務,符合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行業規范的要求,符合醫學倫理原則,技術應用安全、有效。
(二)醫療技術管理符合《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規定,制定醫療技術管理制度,實行分級分類管理,監督評價與檔案管理制度,臨床應用新技術按規定報批。
(三)制定醫療技術風險預警機制和醫療技術損害處置預案,並組織實施。對新開展醫療技術的安全、質量、療效、經濟性等情況進行全程追蹤管理和評價,及時發現並採取相應措施降低醫療技術風險。
(四)對實施手術、介入、麻醉等高風險技術操作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實行「授權」制,定期進行技術能力與質量績效的評價。
三、醫技科室質量管理
(一)臨床檢驗質量管理
1.臨床檢驗部門設置、布局、設備設施符合《醫療機構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服務項目滿足臨床診療需要,能提供24小時急診檢驗服務。
2.有實驗室安全流程,制度及相應的標准操作流程,遵照實施並記錄。
3.由具備臨床檢驗專業資質的人員進行檢驗質量控制活動,解釋檢查結果。
4.檢驗報告及時、准確、規范,嚴格審核制度。
5.實驗室與臨床建立有效的溝通方式和途徑,保證臨床咨詢及時受理與處理,為臨床醫師提供合理使用實驗室信息的服務。
6.成立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制定質量與安全管理計劃和質量控制指標,開展質量管理工作。所有即時檢驗項目(POCT:Point-of-care testing)均應開展室內質控和院內比對實驗,並參加室間質評。
(二)病理質量管理
1.病理科設置、布局、設備設施符合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的要求,服務項目滿足臨床診療需要。
2.從事病理診斷工作和技術工作的人員資質符合病理科建設與管理指南要求,診斷質量符合相關規定。
3.有醫院感染控制與環境安全管理程序與措施,遵照實施並記錄。環境保護及人員職業安全防護符合規定。
4.及時提供規范的病理診斷報告,有嚴格審核制度。
5.落實全面質量管理與改進制度,按規定開展質量控制活動,並有記錄。
6.有病理醫師與臨床醫師隨時溝通的相關制度與流程,解釋病理檢查結果,為臨床診斷與外科手術方案提供支持。
(三)醫學影像質量管理
1.醫學影像(普通放射、CT、MRI、超聲、核素成像等)部門設置、布局、設備設施符合《放射診療管理規定》,服務項目滿足臨床診療需要,提供24小時急診影像服務。
2.建立規章制度,落實崗位職責,執行技術操作規范,實行質量控制,定期進行圖像質量評價。
3.提供規范的醫學影像診斷報告,有審核制度,有疑難病例分析與讀片制度和重點病例隨訪與反饋制度。
4.制定醫學影像設備定期檢測制度、環境保護、受檢者防護、及工作人員職業健康防護等相關制度,遵照實施並記錄。
四、其他科室質量管理
(一)手術治療管理
1.實行手術醫師資格准入制度和手術分級授權管理制度,建立定期手術醫師資格和能力評價與再授權的機制。
2.實行患者病情評估與術前討論制度,制定診療和手術方案並記錄在病歷中。
3.患者手術前的知情同意包括術前診斷、手術目的和風險、高值耗材的使用與選擇,以及其他可選擇的診療方法等。
4.醫院建立重大手術報告審批制度,有急診手術管理措施,保障急診手術及時安全。
5.手術預防性抗菌葯物應用的選擇與使用時機符合規范。有手術抗菌葯物應用管理制度,預防使用抗菌葯物規范。
6.手術的全過程和術後注意事項及時、准確地記錄在病歷中;手術的離體組織應做病理學檢查,明確術後診斷。
7.成立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定期進行圍手術期質量與安全評價,有「非計劃再次手術」與「手術並發症」監測、原因分析、反饋、改進、控制體系。
(二)麻醉治療管理
1.制定麻醉醫師資格分級授權管理制度與規范,及定期能力評價與再授權的機制,麻醉人員配備合理。
2.實行患者麻醉前病情評估制度,制訂治療計劃、方案,風險評估結果記錄在病歷中。
3.履行患者麻醉前的知情同意(包括治療風險、優點及其他可能的選擇)。
4.執行手術安全核查,實施麻醉操作的全過程記錄於病歷、麻醉單中。
5.設立麻醉後復甦室,管理措施到位,實施規范的全程監測,記錄麻醉後患者的恢復狀態,麻醉並發症的防範措施到位。
6.建立術後、慢性疼痛、癌痛患者的鎮痛治療管理的規范與流程,能有效地執行。
7.建立麻醉科與輸血科的有效溝通,積極開展自體輸血,嚴格掌握術中輸血適應症,合理、安全輸血。
8.成立科室麻醉質量管理小組,定期開展麻醉質量檢查並有記錄。
(三)重症醫學科管理
1.科室布局、設備設施、專業人員設置符合中醫醫院重症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的基本要求。
2.制定科室工作制度、崗位職責和技術規范、操作規程。重症監護患者入住、出科符合指征,實行「危重程度評分」。
3.對醫師與護理人員實行資格、技術能力准入及授權管理;對重症疑難患者實施多學科聯合查房制度;患者診療活動由主治醫師及以上人員主持與負責。
4.制定醫院感染管理相關規定,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導管所致的血行性感染、留置導尿所致的泌尿系感染有預防監控方案、質量控制指標,並能切實執行。
5.成立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定期評價質量,促進持續改進。
(四)感染性疾病管理
1.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健全傳染病防治與醫院感染管理組織架構,完善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
2.感染性疾病科或傳染病分診點設置符合衛生行政部門規定,成立重點傳染病防治專家組。
3.根據標准預防的原則,採取標准防護措施,為醫務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的消毒與防護用品,並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處理廢物。
4.開展對傳染病的監測和報告工作。有專門部門或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並按照規定進行網路直報。
5.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和技能培訓。
(五)輸血管理與持續改進
1.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等有關法律和規范,制定輸血管理制度,並進行培訓。
2.設立輸血科,具備為臨床提供24小時服務的能力,滿足臨床需要,無非法自采、自供血液行為。
3.加強臨床用血過程管理,嚴格掌握輸血適應症,促進臨床安全、合理、科學用血。
4.開展血液質量管理監控,制定並實施控制輸血嚴重危害(輸血傳染疾病、輸血不良反應、輸注無效)的方案,嚴格執行輸血技術操作規范。
5.開展血液全程管理,落實臨床用血申請、申請審核制度,履行用血報批手續,執行輸血前核對制度,做好血液入庫、貯存和發放管理。
6.落實輸血相容性檢測的管理制度,做好相容性檢測實驗質量管理,確保輸血安全。
(六)醫院感染管理
1.建立醫院感染管理組織,醫院感染控制活動符合《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等規章要求,並與醫院功能和任務及臨床工作相匹配。
2.開展醫院感染防控知識的培訓與教育。
3.按照《醫院感染監測規范》,監測重點環節、重點人群與高危險因素,採用監控指標管理,控制並降低醫院感染風險。
4.執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實施依從性監管與改進活動。
5.制定多重耐葯菌(MDR)醫院感染控制管理的規范與程序,實施監管與改進。
6.應用感染管理信息與指標,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葯物。
7.消毒工作符合《醫院消毒技術規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准》的要求;隔離工作符合《醫院隔離技術規范》的要求;醫務人員能獲得並正確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消毒與防護用品;重點部門、重點部位的管理符合要求。
8.醫院感染管理組織監測醫院感染危險因素、醫院感染率及其變化趨勢;根據醫院感染風險、醫院感染發病率和(或)患病率及其變化趨勢改進診療流程;定期通報醫院感染監測結果。
五、病歷(案)質量管理
(一)按照《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等有關法規、規范的要求,設置病案科,配備專(兼)職人員負責病案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工作,配備相應的設施、設備與人員梯隊。
(二)按規定保存病歷資料,保證可獲得性。
(三)建立病歷書寫質量的評估機制,定期提供質量評估報告。
(四)採用國際疾病分類與代碼(ICD-10)、中醫病證分類與代碼(TCD)與手術操作分類(ICD-9-CM-3)對出院病案進行分類編碼,建立科學的病案庫管理體系,包括病案編號及示蹤系統,出院病案信息的查詢系統。
第四章 葯事管理
一、加強葯劑管理,有效控制葯品質量,保證用葯安全。
二、執行《處方管理辦法》,開展處方點評,促進合理用葯。
三、按照《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要求,合理使用葯品,並有監督機制。
四、有葯物安全性監測管理制度,按照規定報告葯物不良反應。
第五章 護理質量管理
一、護理管理組織體系健全,實施護理人員分級管理,明確崗位職責及工作規范,落實責任制護理措施。
二、護理人力資源配備與醫院的功能和任務一致,有護理單元護理人員的配置原則,有緊急狀態下調配護理人力資源的預案。
三、根據分級護理的原則和要求實施護理措施,有護理質量評價標准,並定期評估。
四、實行責任制整體護理,為患者提供連續、全程的基礎護理和專業技術服務,優質護理服務落實到位。
五、有手術室、消毒供應中心(室)護理質量管理標准與監測措施。
第六章 醫院管理
一、依法開展執業活動。
二、加強醫院信息化建設,滿足醫院管理、臨床醫療和服務需要。
三、加強財務與價格管理,規范醫院經濟運行。
四、成立醫學裝備管理部門,建立並完善醫學裝備管理制度。
五、實行院務公開,積極開展醫院社會評價。

3. 手術醫師資格准入、手術分級管理的授權管理程序和機制

醫院手術分級管理制度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醫院手術技術臨床應用管理,保障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加強各外科科室和醫師的手術管理,制定本規范制度。
第二條 本規范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侵權責任法》,結合我院實際而制定。
第三條 本規范適用於全院各臨床手術科室。
第二章 臨床手術分級
第四條 手術及有創操作指各種開放性手術、腔鏡手術及介入治療(以下統稱手術)。依據其技術難度、復雜程度和風險水平,將手術分為四級:
一類手術:手術過程簡單,手術技術難度低的普通常見小手術。
二類手術:手術過程不復雜,手術技術難度不大的各種中等手術;
三類手術:手術過程較復雜,手術技術有一定難度的各種重大手術;
四類手術:手術過程復雜,手術技術難度大的各種手術。
第三章 手術醫師分級
第五條 所有手術醫師均應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且執業地點在本院。根據其取得的衛生技術資格及其相應受聘職務,規定手術醫師的分級。
(一)住院醫師
1、低年資住院醫師:從事住院醫師工作3年以內,或碩士生畢業,從事住院醫師2年以內者。
2、高年資住院醫師:從事住院醫師工作3年以上,或碩士生畢業取得執業醫師資格,並從事住院醫師2年以上者。
(二)主治醫師
1、低年資主治醫師:擔任主治醫師3年以內者。
2、高年資主治醫師:擔任主治醫師3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醫師
1、低年資副主任醫師:擔任副主任醫師3年以內。
2、高年資副主任醫師:擔任副主任醫師3年以上者。
(四)主任醫師
第四章 手術醫師分級及准入
第六條 所有手術醫師均應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且執業地點在本院。
1、住院醫師: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逐步開展並熟練掌握一類手術。
2、主治醫師:熟練掌握一、二類手術,並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逐步開展三類手術。
3、低年資副主任醫師:熟練掌握一、二、三類手術,在上級醫師參與指導下,逐步開展四類手術。
4、高年資副主任醫師:熟練完成一、二、三類手術,在主任醫師指導下,開展四類手術。亦可根據實際情況單獨完成部分四類手術、開展新的手術。
5、主任醫師:熟練完成各類手術,特別是完成開展新的手術或引進的新手術,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項目手術。
第七條 根據手術醫師從事專業、手術資格以及實際操作技能等,應明確手術醫師可主持開展的手術項目,並實行動態管理。
1、資格准入:各級醫師在規定的具有申報資格的相應手術分類中同時具備下列條件者可獲得相應手術資格准入:做為一助完成例數>15例;在上級醫師指導下作為術者完成例數>5例者;該類手術操作及治療過程中無嚴重並發症及醫療糾紛;經病區、科室兩級評議通過者。
2、資格取消:對於同一項手術操作一年內連續發生兩起及以上嚴重並發症或醫療糾紛者,取消其該項手術資格。
3、對取消資格者,當其在上級醫師指導下作為術者完成例數>5例;該類手術操作及治療過程中無嚴重並發症及醫療糾紛時,再次經評定獲得資格准入。
第五章 手術審批許可權
第八條 手術審批許可權是指對各類手術的審批許可權,是控制和手術質量的關鍵。
(一)正常擇期手術
1、一般手術:原則上經科室術前討論,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授權的科室副主任審批。
2、四類手術:由科主任審批,高年資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簽發手術通知單,報醫務科備案。特殊病例手術須填寫《重大、致殘手術審批單》,科主任根據科內討論情況,簽署意見後報醫務科,由院領導批復後施行。
3、開展重大探索性、科研性、醫療機構臨床准入管理的手術項目,應按規定報上級衛生部門審批,重大涉及生命安全和社會環境的項目還需按規定上報國家有關部門批復。
(二) 特殊手術
凡屬下列之一的可視作特殊手術:
(1)手術可能導致毀容或致殘的;
(2)同一患者因並發症需再次手術的;
(3)高風險手術;
(4)本單位新開展的手術;
(5)可能引起或涉及醫療糾紛的手術;
(6)被手術者系外賓,華僑,港、澳、台同胞,特殊人士等;
(7)外院醫師來院參加手術者、異地行醫必須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凡屬上述情況之一的可視作特殊手術,須經科室認真進行術前討論,經科主任簽字後,報醫務科備案,必要時經院內會診或報主管院領導審批。執業醫師,異單位,異地行醫手術,需按《執業醫師法》的要求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外藉醫師的執業手續按國家有關規定審批。
此外,在急診或緊急情況下,為搶救患者生命,經治醫師應當機立斷,爭分奪秒積極搶救,並及時向上級醫師和總值班匯報,不得延誤搶救時機。
第六章 手術過程管理規范
第九條 凡需住院手術的患者,應做好手術前各項檢查,明確診斷,選擇好手術適應證後,方可決定手術,科室要嚴格遵照各級醫師手術范圍合理安排手術人員。
第十條 手術前,負責醫師填寫好手術知情同意書,患者填寫委託書者,可由被委託人簽署。患者危重急需手術,但無行為能力且家屬不在時,由科室或急診值班醫師報告醫教部(醫療科)或總值班,批准後方可手術,但病歷中必須詳細記錄以便備查。
第十一條 凡住院施行的手術,手術前負責醫師都要寫好術前小結或術前討論,並由上級醫師閱批後簽字。
第十二條 重大、疑難、復雜手術、致殘手術以及新開展的手術,均應採取慎重態度,填寫特殊手術申報單報醫務科,經院領導審批後方可實行。此類手術必須進行術前討論,由科主任或主任(副)醫師主持,手術醫師、麻醉師、護士長及有關人員參加。討論內容由負責醫師記入病歷,並報告醫務科,必要時醫務科派人參加術前討論。
第十三條 擇期手術需於手術前1天,由主治醫師填寫手術通知單,科主任或主任(副)醫師簽字後送手術室,由手術室安排手術。
第十四條 急症手術應由主治醫師填寫急診手術通知單,並由上級主刀醫師簽字後送手術室,手術室或麻醉科應積極主動配合急診手術,不準無故刁難、推脫或拒絕。
第十五條 術前麻醉師必須檢查手術患者,如術前准備不符合麻醉要求,麻醉師有權決定延期手術。
第十六條 各級醫師要嚴格按照制定的"各級醫師手術范圍"進行手術。
第十七條 進修醫師及學生參加的手術,必須有本院醫師參加並負責進行指導,手術中出現的任何問題,均由本院醫師負責。
第十八條 參加手術人員要嚴格執行手術室的各項規定,術前認真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床號、診斷、手術部位後,方可手術。對違反制度以及不按無菌技術進行操作的醫務人員,護士長有權停止手術,並根據情節及造成的後果追究個人責任。
第十九條 手術中,術者和助手應密切配合。參加手術人員在術中對患者應高度負責,不得談論與手術無關的話題,在患者緊張狀態下更應嚴格執行醫療保護性制度。台上會診時,有關人員應隨請隨到,如發生意外,台上和台下醫務人員要積極採取措施,由主刀醫師負責組織搶救,並酌情請示上級醫師或報告有關領導協助處理。手術當中主刀或助手發生意外(如暈倒等情況),由在場的最高職稱人員決定替代人員或啟動人員緊急替代程序。
第二十條 嚴格執行查對制度,防止差錯事故。縫合前,術者和助手應仔細檢查術野內是否有活動出血和異物存留。手術結束,要對患者的全身情況和手術情況做一全面嚴格檢查。
第二十一條 患者手術後如病情允許,由手術室護工、負責醫師一同送回病房,全麻或重危患者及麻醉師或手術醫師認為有必要的患者,麻醉師應陪同送回病房。手術醫師應開好術後醫囑,並向病房值班人員交待注意事項。
第二十二條 手術前應由麻醉科會診,填寫麻醉談話單,由患者本人簽字,患者填寫委託書者,可由被委託人簽字。手術後,麻醉醫師在將患者送回病房前應與病房醫師、護士交待手術、麻醉經過及注意事項,當面測血壓、脈搏、呼吸。
附臨床各專業手術分級表:
一,外科系統
四類手術
1.普通外科
(1)全胃切除術,胃癌擴大根治術;
(2)左右半肝切除術,肝左外側葉切除及楔形切除;
(3)胰腺癌根治術,擴大胰買十二指腸切除術;
(4)膽道再次手術;
(5)腹主動脈瘤切除,移植術;
(6)帶血管胎兒胰腺移植術;
(7)經胸頸無名及鎖骨下動脈瘤切除術,血管移植術;
(8)擴大全胰腺切除術;
(9)甲狀腺癌頸淋巴結廓清術,甲狀旁腺切除術;
(10)右心耳下腔靜脈旁路移植術;
(11)腹腔內腫瘤聯合3種以上臟器切除;
(12)新開展的各種手術;
(13)診斷不明確的探查術.
2.心胸外科
(l)"法四","法三"矯治術;
(2)伴肺動脈高壓的房室缺修補術;
(3)主動脈縮窄,腹主動脈瘤血管再造術;
(4)心臟多瓣膜置換及成形術;
(5)冠狀動脈架橋術;
(6)復雜的心內畸形矯治術及短路術;
(7)主動脈瘤切除術;
(8)縱隔瘤切除術;
(9)新開展的各種手術;
(10)診斷不明確的探查術.
3.神經外科
(1)經幕上,下入路各種腫瘤切除術;
(2)經幕上,下入路各類動脈瘤夾閉術;
(3)經幕上,下入路畸形血管切除術;
(4)自體(異體)腎上腺髓質或黑質腦內移植術;
(5)新開展的各種手術.
4.泌尿外科
(1)各種腎血管再植、成形手術;
(2)腹腔鏡下輸尿管、腎臟及腎上腺手術;
(3)各種原因導致的腎部分切除術;
(4)腎腫瘤剜除術及腎腫瘤根治性切除術;
(5)經皮腎鏡碎石術;
(6)診斷不明確的探查術;
(7)各種腸代膀胱手術;
(8)前列腺癌根治術。
5.燒傷整形外科
(1)異體皮開窗,自體皮嵌入術;
(2)血管移植,皮瓣覆蓋術;
(3)吻合血管,游離皮瓣移植術,異體大網膜移植術;
(4)靜脈網狀皮島;
(5)微移自體皮,大張異體皮混合移植術;
(6)新開展的各種手術;
(7)診斷不明確的探查術.
6.骨傷科
(1)全關節人工關節置換術;
(2)血管蒂指(趾)再造術;
(3)斷肢(指,趾)再植術.
三類手術
1.普通外科
(1)四類手術以外的肝,膽,胰,脾的各種手術;
(2)胃部及十二指腸手術,胃腸吻合術;
(3)肝脾損傷的處理;
(4)直腸切除術,回盲部切除術;
(5)結腸造口術,各段結腸癌根治術;
(6)四類手術以外甲狀腺,甲狀旁腺各種手術;
(7)乳癌根治術;
(8)門靜脈高壓的各類分流術及斷流術;
(9)各段腸癌根治術;
(10)腹部損傷剖腹探查術.
2.心胸外科
(1)心包部分切除術;
(2)房缺室缺修補術;
(3)心臟單瓣置換術,擴張分離術及成形術;
(4)動脈導管未閉手術;
(5)心臟大血管造影診斷;
(6)全肺及肺葉切除術;
(7)胸膜切除術;
(8)除四類以外的縱隔手術;
(9)氣管支氣管成形術;
(10)人工心臟起搏器置人術;
(11)人造血管移植術;
(12)頸及胸上段食管癌切除術;
(13)頸部血管瘤切除術;
(14)結腸代食管術;
(15)除四類以外的胸腔探查術
3.神經外科
(1)除四類以外各種顱內手術;
(2)椎管內外各種手術;
(3)各種神經吻合術;
(4)開放性顱腦損傷清除術;
(5)各類顱骨手術;
(6)各類經顱骨鑽孔減壓,引流,抽吸手術;
(7)經股動脈插管全腦血管造影術;
(8)經顱動脈穿刺腦血管造影術.
4.泌尿外科
(1)除四類以外的腎臟手術;
(2)輸尿管中上段結石或合並有輸尿管狹窄、輸尿管息肉的輸尿管鏡手術;
(3)經尿道膀胱腫瘤電切術;
(4)泌尿系各種修補,成形手術;
(5)恥骨上前列腺摘除術或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
5.燒傷整形外科
(1)血管植人皮瓣預構手術;
(2)切(削)痂,植皮術;
(3)皮瓣移植術;
(4)皮管成形術;
(5)游離肌皮瓣移植術.
6.骨傷科
(1)脊柱側彎矯形術;
(2)嚴重創傷全身合並綜合征的處理;
(3)關節融合術;
(4)先天性髓脫位手術;
(5)截肢(指,趾)術,半月板切除術;
(6)骨腫瘤切除術;
(7)骨疣切除術;
(8)三翼釘固定拔釘術;
(9)四肢骨內固定及植骨,鋼板取出術;
(10)各類關節手術;
(11)開放性骨折擴創復位術;
(12)皮管成形術修整.
二類手術
1.普通外科
(1)肝膿腫切開引流術;
(2)腸切除術;
(3)腹部損傷剖腹探查術;
(4)胃腸穿孔修補術;
(5)胃腸造口術,吻合術;
(6)大隱靜脈結扎轉流術及剔除術;
(7)膽囊單純造口術;
(8)乳腺單純切除術.
2.心胸外科
(1)胸壁軟組織良性瘤切除術;
(2)胸腔閉式引流術;
(3)膿胸開放引流術;
(4)胸壁結核病灶清除術.
3.神經外科
(1)各種復雜頭皮外傷清創縫合術;
(2)各種頭皮腫瘤切除術;
(3)各種外生骨疣切除術;
(4)經動脈穿刺化療術.
4.泌尿外科
(1)單純尿道內切開術;
(2)精索、睾丸鞘膜積液鞘膜囊高位結扎+鞘膜翻轉術;
(3)精索靜脈曲張高位結扎術;
(4)隱睾下降固定術;
(5)單純輸尿管下段結石行輸尿管鏡碎石+內引流術;
(6)膀胱結石經尿道碎石術;
(7)恥骨上膀胱穿刺造瘺術。
5.骨科手術
(1)肌健移位術,跟健延長術;
(2)手部健鞘囊腫切除術;
(3)拇指外翻矯形術;
(4)閉合性骨折復位固定術;
(5)低毒性骨膿腫病灶清除術;
(6)骨牽引術
一類手術
l.普通外科
(1)一期闌尾手術;
(2)一期疝修補術;
(3)體表腫瘤,異物摘除術;
(4)痔核,痔瘺手術;
(5)體表膿腫切開引流術
2.心胸外科
(1)縱隔氣腫切開減壓術;
(2)胸壁傷口清創縫合術.
3.神經外科
(1)各種輕度頭皮外傷縫合術.
4.泌尿外科
(1)單純包皮環切及外傷縫合;
(2)單純陰囊、尿道外口及會陰部包塊切除術;
(3)簡單尿道擴張術。
5.骨傷科
(1)小關節脫位手法復位;
(2)小關節腔切開引流術.
二,婦產科系統
四類手術
(1)子宮癌根治術;
(2)卵巢癌根治術;
(3)復雜尿漏修補術;
(4)外陰癌根治術;
(5)各種疑難陰式手術;
(6)各種人工陰道成形術;
(7)各種難產的復雜手術;
(8)新開展的各種手術;
(9)診斷不明的探查術.
三類手術
(1)除四類以外的子宮,宮頸手術;
(2)除四類以外附件的移位,整型,切除術;
(3)外陰廣泛切除術;
(4)簡單陰道,尿道修補術,單純性外陰切除術;
(5)碎胎術,穿顱術;
(6)腹膜外剖宮產術;
(7)闊韌帶手術;
(8)T度會陰裂傷縫合術.
二類手術
(1)除四類以外的附件手術;
(2)除四類以外的外陰手術;
(3)古典式剖宮產手術,子宮下段剖宮產術;
(4)宮外孕手術;
(5)Ⅱ度會陰裂傷縫合術.
一類手術
(1)宮頸活檢;
(2)上環,取環,人工流產術;
(3)胎頭吸引術;
(4)人工取胎盤;
(5)臀牽引術;
(6)巴氏腺囊腫切開術;
(7)處女膜切開術;
(8)Ⅱ度以下會陰裂傷縫合術;
(9)會陰側切術;
(10)各種電凝術.
三,眼科手術
四類手術
(1)光學角膜移植術;
(2)眼眶深部異物取出術;
(3)玻璃體切割術;
(4)人工晶體植人術;
(5)眶內腫瘤摘除術;
(6)眶內容刺除術;
(7)復雜網膜脫離術;
(8)新開展的各種手術.
三類手術
(1)眼鹼再造術;
(2)白內障囊外摘除術;
(3)放射狀板層角膜切開術;
(4)眼肌手術;
(5)青光眼,白內障手術;
(6)眼眶成形術;
(7)眼險成形術;
(8)玻璃體手術;
(9)除四類以外的晶體手術;
(10)除四類以外的眶內手術;
(11)除四類以外的網膜手術;
(12)除四類以外的眼球手術;
(13)淚囊,鼻腔吻合術.
二類手術
(1)除三類以外的眼鹼手術;
(2)除三類以外的結膜,角膜手術;
(3)簡單眼外傷(縫合及異物取出).
四,耳鼻咽喉科系統
四類手術
(1)喉癌根治術;
(2)半喉切除術及發音重建術;
(3)喉成形術;
(4)鼻成形術;
(5)內耳手術;
(6)乳突根治術;
(7)經開顱途徑巨大額篩竇腫瘤切除術;
(8)鼻咽癌手術.
三類手術
(1)上頜骨切除術;
(2)氣管,食管異物取出;
(3)除四類以外喉部手術;
(4)鼓膜修補術;
(5)面神經減壓術;
(6)外耳道狹窄閉鎖整復術;
(7)耳郭成形術;
(8)蝶竇,篩竇手術;
(9)鼻中隔手術;
(10)除四類以外乳突手術;
(11)上頜竇根治術
二類手術
(1)扁桃體摘除(擠切)術;
(2)腺樣體刮除術;
(3)中下鼻甲部分切除術;
(4)鼻甲封閉與電凝.
一類手術
(1)咽鼓管通氣術;
(2)上頜竇穿刺術;
(3)鼓膜穿刺與切開術;
(4)扁桃體膿腫的處理.
五,□腔頜面外科系統
四類手術
(1) 頜面部巨大組織缺損即刻修復器官再造術;
(2)唇裂修復術及正中裂修復術;
(3)巨大面部,頜面部神經纖維瘤切除術;
(4)面神經手術;
(5)涎腺瘺修補導管吻合術;
(6)顳頜關節成形術;
(7)頦胸瘢痕松解術;
(8)齶腫物擴大切除術;"
(9)頦成形術;
(10)頸淋巴結清除術;
(11)上下頜前竇矯正術;
(12)三叉神經周圍撕脫術.
三類手術
(1)齶裂囊腫切除術;
(2)上下頜骨各種手術;
(3)齶裂修復術;
(4)頜下腺摘除術;
(5)腮腺腫瘤及腮腺切除術;
(6)頜面部腫物切除術;
(7)鼻唇畸形矯治術;
(8)甲狀舌骨囊腫切除術;
(9)除四類以外的頜面部整形手術;
(10)顴弓骨折復位術;
(11)疑難的阻生齒拔除術;
(12)牙齒再植術,移植術
二類手術
(1)口腔軟組織腫物切除術;
(2)舌下腺摘除術;
(3)頜下腺囊腫摘除術;
(4)頦下,頜下囊腫摘除術;
(5)舌系帶手術;
(6)面部小瘢痕整復術;
(7)面部黑痣手術;
(8)上頜竇瘺管孔修補術;
(9)齶裂修補術;
(10)口腔頜面部炎症;
(11)牙槽外科手術.
一類手術
(1)牙外傷結扎頜間固定術;
(2)舌部外傷縫合術;
(3)牙槽突整形術;
(4)口外膿腫切開術;
(5)頜面部一般性軟組織外傷處理;
(6)上下頜骨簡單骨折的固定;
(7)牙齒拔除術;
(8)殘根斷根拔除術.

4. 《「十三項」醫療核心制度》原文是什麼

醫院核心制度

一、首診負責制度
(一)、第一次接診的醫師或科室為首診醫師和首診科室,首診醫師對患者的檢查、診斷、治療、搶救、轉院和轉科等工作負責。
(二)、首診醫師必須詳細詢問病史,進行體格檢查、必要的輔助檢查和處理,並認真記錄病歷。對診斷明確的患者應積極治療或提出處理意見;對診斷尚未明確的患者應在對症治療的同時,應及時請上級醫師或有關科室醫師會診。
(三)、首診醫師下班前,應將患者移交接班醫師,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項交待清楚,並認真做好交接班記錄。
(四)、對急、危、重患者,首診醫師應採取積極措施負責實施搶救。如為非所屬專業疾病或多科疾病,應組織相關科室會診或報告醫院主管部門組織會診。危重症患者如需檢查、住院或轉院者,首診醫師應陪同或安排醫務人員陪同護送;如接診醫院條件所限,需轉院者,首診醫師應與所轉醫院聯系安排後再予轉院。
(五)、首診醫師在處理患者,特別是急、危、重患者時,有組織相關人員會診、決定患者收住科室等醫療行為的決定權,任何科室、任何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或拒絕。

二、三級醫師查房制度

(一)、醫療機構應建立三級醫師治療體系,實行主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三級醫師查房制度。
(二)、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或主治醫師查房,應有住院醫師和相關人員參加。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查房每周2次;主治醫師查房每日1次。住院醫師對所管患者實行24小時負責制,實行早晚查房。
(三)、對急危重患者,住院醫師應隨時觀察病情變化並及時處理,必要時可請主治醫師、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臨時檢查患者。
(四)、對新入院患者,住院醫師應在入院8小時內查看患者,主治醫師應在48小時內查看患者並提出處理意見,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應在72小時內查看患者並對患者的診斷、治療、處理提出指導意見。
(五)、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如病歷、X光片、各項有關檢查報告及所需要的檢查器材等。查房時,住院醫師要報告病歷摘要、目前病情、檢查化驗結果及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上級醫師可根據情況做必要的檢查,提出診治意見,並做出明確的指示。
(六)、查房內容:
1、住院醫師查房,要求重點巡視急危重、疑難、待診斷、新入院、手術後的患者,同時巡視一般患者;檢查化驗報告單,分析檢查結果,提出進一步檢查或治療意見;核查當天醫囑執行情況;給予必要的臨時醫囑、次晨特殊檢查的醫囑;詢問、檢查患者飲食情況;主動徵求患者對醫療、飲食等方面的意見。
2、主治醫師查房,要求對所管患者進行系統查房。尤其對新入院、急危重、診斷未明及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進行重點檢查與討論;聽取住院醫師和護士的意見;傾聽患者的陳述;檢查病歷;了解患者病情變化並徵求對醫療、護理、飲食等的意見;核查醫囑執行情況及治療效果。
3、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查房,要解決疑難病例及問題;審查對新入院、重危患者的診斷、診療計劃;決定重大手術及特殊檢查治療;抽查醫囑、病歷、醫療、護理質量;聽取醫師、護士對診療護理的意見;進行必要的教學工作;決定患者出院、轉院等。

三、疑難病例討論制度

(一)、凡遇疑難病例、入院三天內未明確診斷、治療效果不佳、病情嚴重等均應組織會診討論。
(二)、會診由科主任或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持,召集有關人員參加,認真進行討論,盡早明確診斷,提出治療方案。
(三)、主管醫師須事先做好准備,將有關材料整理完善,寫出病歷摘要,做好發言准備。
(四)、主管醫師應作好書面記錄,並將討論結果記錄於疑難病例討論記錄本。記錄內容包括:討論日期、主持人及參加人員的專業技術職務、病情報告及討論目的、參加人員發言、討論意見等,確定性或結論性意見記錄於病程記錄中。

四、會診制度

(一)、醫療會診包括:急診會診、科內會診、科間會診、全院會診、院外會診等。
(二)、急診會診可以電話或書面形式通知相關科室,相關科室在接到會診通知後,應在15分鍾內到位。會診醫師在簽署會診意見時應註明時間(具體到分鍾)。
(三)、科內會診原則上應每周舉行一次,全科人員參加。主要對本科的疑難病例、危重病例、手術病例、出現嚴重並發症病例或具有科研教學價值的病例等進行全科會診。會診由科主任或總住院醫師負責組織和召集。會診時由主管醫師報告病歷、診治情況以及要求會診的目的。通過廣泛討論,明確診斷治療意見,提高科室人員的業務水平。
(四)、科間會診:患者病情超出本科專業范圍,需要其他專科協助診療者,需行科間會診。科間會診由主管醫師提出,填寫會診單,寫明會診要求和目的,送交被邀請科室。應邀科室應在24小時內派主治醫師以上人員進行會診。會診時主管醫師應在場陪同,介紹病情,聽取會診意見。會診後要填寫會診記錄。
(五)、全院會診:病情疑難復雜且需要多科共同協作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重大醫療糾紛或某些特殊患者等應進行全院會診。全院會診由科室主任提出,報醫政(務)科同意或由醫政(務)科指定並決定會診日期。會診科室應提前將會診病例的病情摘要、會診目的和擬邀請人員報醫政(務)科,由其通知有關科室人員參加。會診時由醫政(務)科或申請會診科室主任主持召開,業務副院長和醫政(務)科長原則上應該參加並作總結歸納,應力求統一明確診治意見。主管醫師認真做好會診記錄,並將會診意見摘要記入病程記錄。
醫療機構應有選擇性地對全院死亡病例、糾紛病例等進行學術性、回顧性、借鑒性的總結分析和討論,原則一年舉行≥2次,由醫政(務)科主持,參加人員為醫院醫療質量控制與管理委員會成員和相關科室人員。
(六)、院外會診。邀請外院醫師會診或派本院醫師到外院會診,須按照衛生部《醫師外出會診管理暫行規定》(衛生部42號令)有關規定執行。

五、危重患者搶救制度

(一)、制定醫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各專業常見危重患者搶救技術規范,並建立定期培訓考核制度。
(二)、對危重患者應積極進行救治,正常上班時間由主管患者的三級醫師醫療組負責,非正常上班時間或特殊情況(如主管醫師手術、門診值班或請假等)由值班醫師負責,重大搶救事件應由科主任、醫政(務)科或院領導參加組織。
(三)、主管醫師應根據患者病情適時與患者家屬(或隨從人員)進行溝通,口頭(搶救時)或書面告知病危並簽字。
(四)、在搶救危重症時,必須嚴格執行搶救規程和預案,確保搶救工作及時、快速、准確、無誤。醫護人員要密切配合,口頭醫囑要求准確、清楚,護士在執行口頭醫囑時必須復述一遍。在搶救過程中要作到邊搶救邊記錄,記錄時間應具體到分鍾。未能及時記錄的,有關醫務人員應當在搶救結束後6小時內據實補記,並加以說明。
(五)、搶救室應制度完善,設備齊全,性能良好。急救用品必須實行「五定」,即定數量、定地點、定人員管理、定期消毒滅菌、定期檢查維修。

六、手術分級管理制度

(一)、手術分類
根據手術過程的復雜性和手術技術的要求,把手術分為四類:
1、四類手術:手術過程簡單,手術技術難度低的普通常見小手術。
2、三類手術:手術過程不復雜,手術技術難度不大的各種中等手術;
3、二類手術:手術過程較復雜,手術技術有一定難度的各種重大手術;
4、一類手術:手術過程復雜,手術技術難度大的各種手術。
(二)、手術醫師分級
所有手術醫師均應依法取得執業醫師資格,且執業地點在本院。根據其取得的衛生技術資格及其相應受聘職務,規定手術醫師的分級。
1、住院醫師
2、主治醫師
3、副主任醫師:(1)低年資副主任醫師:擔任副主任醫師3年以內。(2)高年資副主任醫師:擔任副主任醫師3年以上。
4、主任醫師
(三)、各級醫師手術范圍
1、住院醫師: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逐步開展並熟練掌握四類手術。
2、主治醫師:熟練掌握三、四類手術,並在上級醫師指導下,逐步開展二類手術。
3、低年資副主任醫師:熟練掌握二、三、四類手術,在上級醫師參與指導下,逐步開展一類手術。
4、高年資副主任醫師:熟練完成二、三、四類手術,在主任醫師指導下,開展一類手術。亦可根據實際情況單獨完成部分一類手術、開展新的手術。
5、主任醫師:熟練完成各類手術,特別是完成開展新的手術或引進的新手術,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項目手術。
(四)、術審批許可權
1、正常手術:原則上經科室術前討論,由科主任或科主任授權的科副主任審批。
2、特殊手術:凡屬下列之一的可視作特殊手術,須經科室認真進行術前討論,經科主任簽字後,報醫政(務)科備案,必要時經院內會診或報主管院領導審批。但在急診或緊急情況下,為搶救患者生命,主管醫師應當機立斷,爭分奪秒,積極搶救,並及時向上級醫師和總值班匯報,不得延誤搶救時機。
(1)手術可能導致毀容或致殘的;
(2)同一患者因並發症需再次手術的;
(3)高風險手術;
(4)本單位新開展的手術;
(5)無主患者、可能引起或涉及司法糾紛的手術;
(6)被手術者系外賓,華僑,港、澳、台同胞,特殊人士等;
(7)外院醫師來院參加手術者、異地行醫必須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

七、、術前討論制度

(一)、 對重大、疑難、致殘、重要器官摘除及新開展的手術,必須進行術前討論。
(二)、 術前討論會由科主任主持,科內所有醫師參加,手術醫師、護士長和責任護士必須參加。
(三)、討論內容包括:診斷及其依據;手術適應證;手術方式、要點及注意事項;手術可能發生的危險、意外、並發症及其預防措施;是否履行了手術同意書簽字手續(需本院主管醫師負責談話簽字);麻醉方式的選擇,手術室的配合要求;術後注意事項,患者思想情況與要求等;檢查術前各項准備工作的完成情況。討論情況記入病歷。
(四)、對於疑難、復雜、重大手術,病情復雜需相關科室配合者,應提前2-3天邀請麻醉科及有關科室人員會診,並做好充分的術前准備。

八、查對制度

一、臨床科室
1、開醫囑、處方或進行治療時,應查對患者姓名、性別、床號、住院號(門診號)。
2、執行醫囑時要進行"三查七對":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後;對床號、姓名、葯名、劑量、時間、用法、濃度。
3、清點葯品時和使用葯品前,要檢查質量、標簽、失效期和批號,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給葯前,注意詢問有無過敏史;使用劇、毒、麻、限葯時要經過反復核對;靜脈給葯要注意有無變質,瓶口有無松動、裂縫;給多種葯物時,要注意配伍禁忌。
5、輸血時要嚴格三查八對制度(見護理核心制度--六、查對制度)確保輸血安全。
二、手術室
1、接患者時,要查對科別、床號、姓名、年齡、住院號、性別、診斷、手術名稱及手術部位(左、右)。
2、手術前,必須查對姓名、診斷、手術部位、配血報告、術前用葯、葯物過敏試驗結果、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葯。
3、凡進行體腔或深部組織手術,要在術前與縫合前、後清點所有敷料和器械數。
4、手術取下的標本,應由巡迴護士與手術者核對後,再填寫病理檢驗送檢。
三、葯房
1、配方時,查對處方的內容、葯物劑量、配伍禁忌。
2、發葯時,查對葯名、規格、劑量、用法與處方內容是否相符;查對標簽(葯袋)與處方內容是否相符;查對葯品有無變質,是否超過有效期;查對姓名、年齡,並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項。
四、血庫
1、血型鑒定和交叉配血試驗,兩人工作時要"雙查雙簽",一人工作時要重做一次。
2、發血時,要與取血人共同查對科別、病房、床號、姓名、血型、交叉配血試驗結果、血瓶(袋)號、采血日期、血液種類和劑量、血液質量。
五、檢驗科
1、採取標本時,要查對科別、床號、姓名、檢驗目的。
2、收集標本時,查對科別、姓名、性別、聯號、標本數量和質量。
3、檢驗時,查對試劑、項目,化驗單與標本是否相符。
4、檢驗後,查對目的、結果。
5、發報告時,查對科別、病房。
六、病理科
1、 收集標本時,查對單位、姓名、性別、聯號、標本、固定液。
2、 製片時,查對編號、標本種類、切片數量和質量。
3、 診斷時,查對編號、標本種類、臨床診斷、病理診斷。
4、 發報告時,查對單位。
七、放射線科
1、 檢查時,查對科別、病房、姓名、年齡、片號、部位、目的。
2、 治療時,查對科別、病房、姓名、部位、條件、時間、角度、劑量。
3、 發報告時,查對科別、病房。
八、理療科及針灸室
1、 各種治療時,查對科別、病房、姓名、部位、種類、劑量、時間、皮膚。
2、 低頻治療時,並查對極性、電流量、次數。
3、 高頻治療時,並檢查體表、體內有無金屬異常。
4、 針刺治療前,檢查針的數量和質量,取針時,檢查針數和有無斷針。
九、(心電圖、腦電圖、超聲波、基礎代謝等)
1、 檢查時,查對科別、床號、姓名、性別、檢驗目的。
2、 診斷時,查對姓名、編號、臨床診斷、檢查結果。
3、 發報告時查對科別、病房。
其他科室亦應根據上述要求,制定本科室工作的查對制度。

九、醫生交接班制度

一、病區值班需有一、二線和三線值班人員。一線值班人員為取得醫師資格的住院醫師,二線值班人員為主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三線值班人員為主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進修醫師值班時應在本院醫師指導下進行醫療工作。
二、 病區均實行24小時值班制。值班醫師應按時接班,聽取交班醫師關於值班情況的介紹,接受交班醫師交辦的醫療工作。
三、對於急、危、重病患者,必須做好床前交接班。值班醫師應將急、危、重患者的病情和所有應處理事項,向接班醫師交待清楚,雙方進行責任交接班簽字,並註明日期和時間。
四、值班醫師負責病區各項臨時性醫療工作和患者臨時情況的處理,並作好急、危、重患者病情觀察及醫療措施的記錄。一線值班人員在診療活動中遇到困難或疑問時應及時請示二線值班醫師,二線值班醫師應及時指導處理。二線班醫師不能解決的困難,應請三線班醫師指導處理。遇有需經主管醫師協同處理的特殊問題時,主管醫師必須積極配合。遇有需要行政領導解決的問題時,應及時報告醫院總值班或醫政(務)科。
五、一、二線值班醫師夜間必須在值班室留宿,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遇到需要處理的情況時應立即前往診治。如有急診搶救、會診等需要離開病區時,必須向值班護士說明去向及聯系方法。三線值班醫師可住家中,但須留聯系方式,接到請求電話時應立即前往。
六、 值班醫師不能「一崗雙責」,如即值班又坐門診、做手術等,急診手術除外,但在病區有急診處理事項時,應由備班進行及時處理。
七、 每日晨會,值班醫師應將重點患者情況向病區醫護人員報告,並向主管醫師告知危重患者情況及尚待處理的問題。

十、新技術准入制度

一、新技術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相關手續後方可實施。
二、實施者提出書面申請,填寫《開展新業務、新技術申請表》,提供理論依據和具體實施細則、結果及風險預測及對策,科主任審閱並簽字同意後報醫政(務)科。
三、醫政(務)科組織學術委員會專家進行論證,提出意見,報主管院長批准後方可開展實施。
四、新業務、新技術的實施須同患者簽署相應協議書,並應履行相應告知義務。
五、新業務、新技術實施過程中由醫政(務)科負責組織專家進行階段性監控,及時組織會診和學術討論,解決實施過程中發現的一些較大的技術問題。日常管理工作由相應控制醫師和監測醫師完成。
六、新業務、新技術完成一定例數後,科室負責及時總結,並向醫政(務)科提交總結報告,醫政(務)科召開學術委員會會議,討論決定新業務、新技術的是否在臨床全面開展。
七、科室主任應直接參與新業務、新技術的開展,並作好科室新業務、新技術開展的組織實施工作,密切關注新項目實施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積極妥善處理,做好記錄。

十一、病歷管理制度

一、建立健全醫院病歷質量管理組織,完善醫院「四級」病歷質量控制體系並定期開展工作。
四級病歷質量監控體系:
1、一級質控小組由科主任、病案委員(主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科護士長組成。負責本科室或本病區病歷質量檢查。
2、二級質控部門由醫院行政職能部門有關人員組成,負責對門診病歷、運行病歷、存檔病案等,每月進行抽查評定,並把病歷書寫質量納入醫務人員綜合目標考評內容,進行量化管理。
3、三級質控部門由醫院病案室專職質量管理醫師組成,負責對歸檔病歷的檢查。
4、四級質控組織由院長或業務副院長及有經驗、責任心強的高級職稱的醫、護、技人員及主要業務管理部門負責人組成。每季度至少進行一次全院各科室病歷質量的評價,特別是重視對兵力內涵質量的審查。
二、貫徹執行衛生部《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衛醫發[2002]190號)、《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衛醫發[2002]193號)及我省《醫療文書規范與管理》的各項要求,注重對新分配、新調入醫師及進修醫師的有關病歷書寫知識及技能培訓。
三、加強對運行病歷和歸檔病案的管理及質量監控。
1、病歷中的首次病程記錄、術前談話、術前小結、手術記錄、術後(產後)記錄、重要搶救記錄、特殊有創檢查、麻醉前談話、輸血前談話、出院診斷證明等重要記錄內容,應由本院主管醫師書寫或審查簽名。手術記錄應由術者或第一助手書寫,如第一助手為進修醫師,須由本院醫師審查簽名。
2、平診患者入院後,主管醫師應在8小時內查看患者、詢問病史、書寫首次病程記錄和處理醫囑。急診患者應在5分鍾內查看並處理患者,住院病歷和首次病程記錄原則上應在2小時內完成,因搶救患者未能及時完成的,有關醫務人員應在搶救結束後6小時內據實補記,並加以註明。
3、新入院患者,48小時內應有主治醫師以上職稱醫師查房記錄,一般患者每周應有2次主任醫師(或副主任醫師)查房記錄,並加以註明。
4、重危患者的病程記錄每天至少1次,病情發生變化時,隨時記錄,記錄時間應具體到分鍾。對病重患者,至少2天記錄一次病程記錄。對病情穩定患者至少3天記錄一次病程記錄。對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5天記錄一次病程記錄。
5、各種化驗單、報告單、配血單應及時粘貼,嚴禁丟失。外院的醫療文件,如作為診斷和治療依據,應將相關內容記入病程紀錄,同時將治療文件附於本院病歷中。外院的影像資料或病理資料,如需作為診斷或治療依據時,應請本院相關科室醫師會診,寫出書面會診意見,存於本院住院病歷中。
四、出院病歷一般應在3天內歸檔,特殊病歷(如死亡病歷、典型教學病歷)歸檔時間不超過1周,並及時報病案室登記備案。
五、加強病歷安全保管,防止損壞、丟失、被盜等,復印病歷時,應由醫護人員護送或再病案室專人復印。
六、依據《省病歷質量管理評價獎懲暫行辦法》的要求與規定,建立科室及個人病歷書寫質量評價通報制度和獎罰機制。

十三、病歷書寫規范

1、統一用藍黑墨水,要求內容客觀、真實、准確、及時、完整。
2、使用規范的漢字;數字用阿拉伯數字;葯名可用中文、拉丁、英文書寫;度量衡單位採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3、病歷書寫不能刪改、剪貼、挖補,個別錯字可以用同樣的筆墨雙線劃在錯別字上;上級醫師修改一律用紅色墨水筆,簽署修改的日期和全名。每頁修改3處以上需要重新書寫。
4、普通病人24小時以內完成入院病歷、危重病人6小時以內完成;首次病程記錄當班完成,急診手術病人術前完成。5、病程記錄一般1次/2~3天,入院及術後3天至少每天1次,危重病人1次/天,有病情變化隨時記錄,慢性病人可以1次/周,階段小節1次/月。
6、入院前3天有三級醫師查房記錄:新入院的普通病人48小時以內有主治醫師以上查房並記錄,72小時以內有副主任醫師以上查房並記錄。
7、手術前有主治醫師以上查房記錄或討論記錄。
8、疑難危重病人有討論記錄,重大手術有術前討論記錄。
9、專科病人要有轉入、轉出記錄,並及時完成。
10、落實簽字制度:凡是需行手術、輸血等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需簽寫知情同意書。
11、凡診療操作,術前術後有操作人員的記錄。
12、輔助檢查報告單24小時以內要貼回病歷,張貼單的楣欄要填寫完整。

十四、臨床用血審核制度

1、臨床用血審核制度是執行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的核心制度,嚴格執行臨床用血審核制度確保患者安全規范用血。
2、血庫必須按照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采供血機構購進血液,不得使用無血站(庫)名稱和許可證標記的血液。
3、各科室用血,必須根據輸血原則,嚴防濫用血源。
4、預約血辦法:患者需輸血時,應由臨床主管醫師逐項認真填寫輸血單,值班護士按醫囑行「三對」後,給病人采交叉血,試管上應貼標簽,並註明科別、姓名、床號、住院號、於輸血前一天送血庫(急症例外)。
5、血庫工作人員根據臨床各科室預約血量,應及時與血站聯系,備好各型血液,保證臨床用血量,不得有誤。
6、血庫工作人員接受標本時,應逐項進行認真核對,無誤後將標本收下備血。
7、凡血庫所備各型血液,應有明顯的標志,分格保存在4攝氏度冰箱內,並隨時觀察冰箱內溫度變化。
8、血庫工作人員應嚴格按照血液交叉試驗操作規定進行交叉試驗,必要時復查血型,並觀察全血,應無脂血、無溶血,血袋應密封,絕對無誤,方可發出。
9、取血護士在取血時,應認真核對本科受血者姓名、床號、住院號、血型及交叉結果、儲血號和供血者姓名、采血時間、血型等輸血單上的各項目,無誤後方可將血液拿出血庫。
10、如果輸血出現反應,應由臨床主管醫師向血庫說明情況,並與血站一並查明原因。
11、血庫工作人員必須保證入庫、出庫血量,庫存血量賬目清楚,認真保管,非經院領導批准,不得私自銷毀。

5. 臨床醫療管理職責,急~

詳細內容: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44985

一、
臨床各級醫師職責

臨床科主任崗位職責

醫療管理是醫院管理的核心,臨床科室管理又是醫療管理的主體,因此搞好臨床科室管理對於提高醫療質量和醫院管理水平是至關重要的前提,作為一名科主任,應做到以下幾點:

1、科主任全面負責科室工作,科副主任協助科主任做好分管工作及委託辦理的臨時性工作,同時應履行相應技術職務的崗位職責。

2、規范醫療行為,認真抓好基礎、培訓,特別是青年醫師的培養,督促本科室人員認真執行各級醫生職責及技術操作常規,組織總查房、疑難、危重、死亡病例的討論,組織協調本科室的重大搶救,不斷提高本科室的醫療、護理質量,杜絕醫療差錯事故,減少醫療糾紛,一旦有糾紛時,及時做好糾紛接待工作。

3、領導和組織全科人員運用國內外先進經驗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培養技術骨幹及新生力量,形成本科的醫療特色。

4、合理安排本科室人員的輪轉、值班、會診及其他院外活動,保證完成本科室的業務工作。

5、負責對大學生、住院醫生、輪轉醫生、進修醫生的培養,督促和檢查下級醫師的帶教工作,並定期考核。

6、及時完成院部各項指令性任務。

7、加強對本科室人員的外出管理,科主任外出必須到有關職能處室請假。

8、根據「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的要求,認真執行「合理診斷、合理檢查、合理用葯」的原則,嚴格掌握葯物使用范圍,杜絕在科內進行未經醫院許可的葯物、一次性用品的購銷和使用,上班時間不接待醫葯代表,集中精力搞好科內業務工作。

臨床主任(副主任)醫師職責

1、在科主任領導下,負責分管病區醫療、教學、科研等業務工作。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和服務態度,為下級醫師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2、定期組織查房,每周至少二次(醫療查房、教學查房各一次);認真執行「合理診斷、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用葯」的原則;主持疑難病例和死亡病例討論,親自參加重、危、疑、難病例的診治,認真把握重、危、疑、難病人及其他特殊情況病人的診斷質量和治療質量,按需要撰寫有關記錄,遇到重大搶救應隨叫隨到,並決定院外會診。

3、負責病區病案質量,注重病史繕寫的及時性、真實性、完整性和規范性。並據情給予具體指導和督促。檢查每份出院病案,並在病案首頁上簽署全名,以示承擔最後責任。

4、運用國內外先進經驗,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和醫療技術水平。

5、指導下級醫師做好各項醫療工作,主動關心主治醫師、住院醫師、進修醫師及實習醫師的業務學習和技能提高。有計劃地開展基本功訓練,召開業務講座,參加授課(至少每半年一次),介紹有關專業進展情況,督促和檢查下級醫師的帶教工作和臨床科研工作。

6、督促下級醫師認真貫徹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醫療操作規程,並負責對主治醫師、住院醫師的工作業績的量化與考核。

7、主任醫師在醫院內參加醫療、教學、科研等業務工作的時間,每周至少4天(包括有關職能處室批準的外出會診、會議等),根據手術審批制度作好審批工作,每周至少參加手術(包括指導手術)二次,定期參加門診工作,擔任科行政領導者,可酌情減輕業務工作量,但每周仍應參加查房、手術及門診等業務工作。

8、重視醫德醫風建設,對本組病人滿意度負責,及時處理所分管病人的投訴。

9、對未按職責要求執行,將接受主管部門的處理。

臨床主治醫師職責

1、在科主任和主任(副主任)醫師的指導下,負責完成本專業規定范圍內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工作,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態度,能正確對待病人的合理要求。

2、主持病房的日常臨床工作,全面負責病區病人的診斷和治療,參加交接班晨會,及時檢查新病人,在24小時內作出診斷及處理意見;每天按時帶領下級醫師查房,對於危重病人至少上、下午各查一次,隨時掌握病人的病情變化,病人發生病危、死亡或其他重要問題時,應能及時處理,並主動向上級匯報;具體參加和指導住院醫師進行特殊診療操作;根據手術審批規定做好審批工作申請;參加計劃手術並參加手術每周不少於三次;組織好科主任查房和病例討論的准備工作。

3、及時檢查、修改下級醫師書寫的醫療文書以達到病案的質量標准;決定病人出院,審簽出(轉)院病歷;決定院內會診和陪同院外醫師的會診。

4、在主任醫師的指導下開展新技術、新項目,不斷提高本科室的醫療技術水平。

5、認真執行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帶領住院醫師、進修醫師、實習醫師完成各項醫療任務並定期考核(含輪轉考核),做好記錄。協助護士長抓好病區、門(急)診室的管理及病人的思想工作,保證醫療工作的正常運轉,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醫療質量,嚴防差錯事故。

6、參加值班、會診、出診工作,嚴格執行《值班、交接班制度》;定期參加門(急)診工作。

7、對未按職責要求執行,將接受主管部門的處理。

臨床住院醫師職責

1、在科主任及上級醫師指導下,認真做好各項醫療工作,具有良好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態度。

2、對所管病員全面負責,參加交接班晨會;做好主治醫師查房前的准備,查房時詳細匯報病員的病情,提出診治意見;嚴格執行上級醫師的診治決定;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每日至少上、下午各查房一次並作好病程記錄;請其他科室會診時,應陪同診視;下班時應遵守交班制度,作好書面交班,危重病人應當面交班或床邊交班;嚴格執行值班制度。

3、認真寫好書面文書,在24小時內完成新病人的入院錄;寫好病程錄,一般病人二——三天一次,危重病人隨時記錄;認真記錄主任查房內容及家屬談話記錄;每月撰寫依次階段小結,對手術病人要作好術前談話記錄、術前小結和手術記錄,手術記錄必須在術後及時完成;及時完成出院病人的出院小結,填好病史首頁;檢查和修改實習醫師的病史記錄及有關記錄,第一年的醫師要撰寫大病史,不少於10例。

4、向上級醫師及時報告所分管的病人診斷、治療情況及病情變化,提出需要轉科或出院的意見,遇有疑難病例及時請示上級醫師,不得推諉病人甚至貽誤病情。

5、認真執行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操作或指導護士進行各種重要的檢查和治療,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醫療質量,嚴防醫療差錯事故的發生。

6、在上級醫師指導下,認真學習,刻苦鑽研業務技術,學會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積極參加院內、科內舉辦的各種學術活動及讀書會,做好讀書筆記,負責實習醫師的帶教工作。

7、遵守院紀院規,堅守工作崗位,上班時不隨便離開工作崗位,及時查閱檢查報告,及時處理病人的病情變化。

8、住院總的醫師,除完成住院醫師崗位職責外,科間會診及時,尚要協助科主任做好各項行政管理工作。

9、對未按職責要求執行,將接受主管部門的處理。

住院總醫師崗位職責

1、在科主任領導和主治醫師指導下,協助科主任做好科內各項醫療業務和日常醫療、行政管理工作。

2、執行並檢查、督促各項醫療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的貫徹落實,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

3、負責參加和組織科內疑難、危重病人的會診、搶救和治療的工作,帶領下級醫師做好夜查房和巡視工作,負責安排院內外的會診工作,主治醫師不在時,代理主治醫師工作。

4、協助科主任和主治醫師加強對住院醫師、進修醫師、實習醫師的培養和日常管理工作。

5、組織病房出院及死亡病例討論,掌握治癒率、死亡率、無菌切口感染率、病床周轉率、床位使用率等醫療質量及效率指標完成情況,做好醫療事故、差錯的登記、報告工作。

6、參與本科室醫療糾紛的處理工作。

7、負責日常排班及書寫各種醫療文書。

8、督促床位醫師做好病史撰寫、修改,參加每月病史及醫療質量的檢查。

*******************
******************/
二、
十二、臨床科主任職責
1.在院長領導下,負責本科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2.制定本科工作計劃,組織實施,經常督促檢查,按期總結匯報。
3.領導本科人員,對病員進行醫療護理工作,完成醫療任務。
4.定時查房,共同研究解決重危疑難病例診斷治療上的問題。
5.組織全科人員學習、運用國內外醫學先進經驗,開展新技術、新療法,進行科研工作,及時總結經驗。
6.督促本科人員,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嚴防並及時處理差錯事故。
7.確定醫師輪換、值班、會診、出診。組織領導有關本科對掛鉤醫療機構的技術指導工作、幫助基層醫務人員提高醫療技術水平。
8.參加門診、會診、出診,決定科內病員的轉科轉院和組織臨床病例討論。
9.領導本科人員的業務訓練和技術考核,提出升、調、獎、懲意見。妥善安排進修、實習人員的培訓工作。組織並擔任臨床教學。
副主任協助主任負責相應的工作。
十三、臨床主任醫師職責
1.在科主任領導下,指導全科醫療、教學、科研、技術培養與理論提高工作。
2.定期查房並親自參加指導急、重、疑、難病例的搶救處理與特殊疑難和死亡病例的討論會診。
3.指導本科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做好各項醫療工作,有計劃地開展基本功訓練。
4.擔任教學和進修、實習人員的培訓工作。
5.定期參加門診工作。
6.運用國內、外先進經驗指導臨床實踐,不斷開展新技術,提高醫療質量。
7.督促下級醫師認真貫徹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醫療操作規程。
8.指導全科結合臨床開展科學研究工作。
副主任醫師參照主任醫師職責執行。
十四、臨床主治醫師職責
1.在科主任領導和主任醫師指導下,負責本科一定范圍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工作。
2.按時查房,具體參加和指導住院醫師進行診斷、治療及特殊診療操作。
3.掌握病員的病情變化,病員發生病危、死亡、醫療事故或其他重要問題時,應及時處理,並向科主任匯報。
4.參加值班、門診、會診、出診工作。
5.主持病房的臨床病例討論及會診,檢查、修改下級醫師書寫的醫療文件,決定病員出院,審簽出(轉)院病歷。
6.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經常檢查本病房的醫療護理質量,嚴防差錯事故。協助護士長搞好病房管理。
7.組織本組醫師學習與運用國內外先進醫學科學技術,開展新技術、新療法,進行科研工作,做好資料積累,及時總結經驗。
8.擔任臨床教學,指導進修、實習醫師工作。
十五、總住院醫師職責
1.在科主任領導和主治醫師領導下,協助科主任做好科內各項業務和日常醫療行政管理工作。
2.帶頭執行並檢查督促各項醫療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的貫徹執行,嚴防差錯事故發生。
3.負責組織和參加科內疑難危重病人的會診、搶救和治療工作。帶領下級醫師做好下午、晚間查房和巡視工作。主治醫師不在時代理主治醫師工作。
4.協助科主任和主治醫師加強對住院、進修、實習醫師的培訓和日常管理工作。
5.組織病房出院及死亡病例總結討論,做好病死率、治癒率、化膿率、病床周轉率、病床利用率及醫療事故、差錯登記、統計、報告工作。
6.負責節日假日排班及書寫各種手術通知單。
十六、臨床住院醫師(士)職責
1.在科主任領導和主治醫師指導下,根據工作能力、年限,負責一定數量病員的醫療工作。新畢業的醫師實行三年二十四小時住院醫師負責制。擔任住院、門診、急診的值班工作。
2.對病員進行檢查、診斷、治療,開寫醫囑並檢查其執行情況,同時還要做一些必要的檢驗和放射線檢查工作。
3.書寫病歷。新入院病員的病歷,一般應病員入院後24小時內完成。檢查和改正實習醫師的病歷記錄。並負責病員住院期間的病程記錄,及時完成出院病員病案小結。

4.向主治醫師及時報告診斷、治療上的困難以及病員病情的變化,提出需要轉科或出院的意見。
5.住院醫師對所管病員應全面負責,在下班以前,作好交班工作。對需要特殊觀察的重症病員,用口頭方式向值班醫師交班。
6.參加科內查房。對所管病員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診一次。科主任,主治醫師查房(巡診)時,應詳細匯報病員的病情和診療意見。請他科會診時,應陪同診視。
7.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親自操作或指導護士進行各種重要的檢查和治療,嚴防差錯事故。
8.認真學習、運用國內外的先進醫學科學技術,積極開展新技術、新療法,參加科研工作,及時總結經驗。
9.隨時了解病員的思想、生活情況,徵求病員對醫療護理工作的意見,做好病員的思想工作。
10.在門診或急診室工作時,應按門診、急診室工作制度進行工作。
十七、門診部主任職責
1.在院長領導下,負責門診部的醫療、護理、預防、教學、科學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
2.組織制訂門診部的工作計劃。經院長、分管副院長批准後組織實施,經常督促檢查,按期總結匯報。
3.負責領導、組織、檢查門診病員的診治和急診、危重、疑難病員的會診和搶救工作。接收大批外傷、中毒、傳染病員時,要及時上報,並採取相應措施。
4.定期召開門診系統會議,協調各科關系,督促檢查醫務人員貫徹各項規章制度,醫護常規技術操作規程。整頓門診秩序,改進醫療作風,改善服務態度,簡化各種手續,方便病員就診,不斷提高醫療護理質量,嚴防差錯事故。
5.負責組織門診工作人員做好衛生宣教、清潔衛生、消毒隔離、疫情報告等工作。
6.組織門診醫務人員,到所屬地段、工廠、機關、學校建立家庭病床,搞好預防保健和愛國衛生運動。
7.領導所屬人員的業務訓練,妥善安排進修、實習人員的工作。
8.領導接待和處理門診方面的群眾來訪、來信工作。
門診部副主任協助主任負責相應的工作。
十八、護理部主任(總護士長)職責
1.在院長領導下負責全面護理工作,擬定全院護理工作計劃,經院長、副院長審批後實施,並檢查護理工作質量,按期總結匯報。
2.負責擬定和組織修改全院護理常規,並嚴格督促執行,檢查指導各科室做好基礎護理和執行分級護理制度。
3.深入科室,對搶救危重病員的護理工作進行技術指導。
4.負責擬訂在職護士培訓計劃及落實措施,組織全院護理人員的業務技術訓練。定期進行業務技術考核。
5.掌握全院護理人員工作、思想、學習情況。負責院內護理人員的調配,並向院長提出護理人員升、調、獎、懲的意見。對於護理人員發生的差錯事故得與各科室共同研究處理。
6.審查各科室提出的有關護理用品的申報計劃和使用情況。
7.提請總務科安排護士生活上有關問題。
8.檢查、指導門診、急診、病房、手術室、供應室管理,使之逐步達到制度化、常規化、規格化。
9.擔任護士教學、實習任務的醫院應負責貫徹護士學校的教學及臨床實習計劃。
10.主持召開全院護士長會議,分析護理工作情況,並定期組織護士長相互檢查、學習和交流經驗,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11.組織領導全院護理科研工作及護理新技術的推廣。
護理部副主任(副總護士長)協助主任(總護士長)負責相應的工作。
十九、主任護師職責
1.在護理部主任(總護士長)的領導下,指導本科護理業務技術、科研和教學工作。
2.檢查指導本科急、重、疑難病人的計劃護理、護理會診及搶救危重病人的護理。
3.了解國內外本科護理發展動態,並根據本院具體條件努力引進先進技術,提高護理質量,發展護理學科。
4.主持本科的護理大查房,指導主管護師的查房,不斷提高護理業務水平。
5.對本科護理差錯、事故提出技術鑒定意見。
6.組織在職主管護師、護師及進修護師的業務學習,擬定教學計劃,編寫教材,並負責講授。
7.帶教護理系和護理專修科學生的臨床學習,擔任部分課程的講授,並指導主管護師完成此項工作。
8.協助護理部做好主管護師、護師晉級的業務考核工作,承擔對高級護理人員的培養。
9.制定本科護理科研、技術革新計劃,並負責指導實施。參與審定、評價護理論文和科研、技術革新成果。
10.負責組織本科護理學術講座和護理病案討論。
11.對全院的護理隊伍建設,業務技術管理和組織管理提出意見,協助護理部加強對全院護理工作的領導。
副主任護師參照主任護師的職責執行。
二十、主管護師職責
1.在科護士長領導下和本科主任護師指導下進行工作。
2.負責督促檢查本科各病房護理工作質量,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把好護理質量關。
3.解決本科護理業務上的疑難問題,指導重危、疑難病人護理計劃的制訂及實施。
4.負責指導本科各病房的護理查房和護理會診,對護理業務給予具體指導。
5.對本科各病房發生的護理差錯、事故進行分析、鑒定,並提出防範措施。
6.組織本科護師、護士進行業務培訓,擬訂培訓計劃,編寫教材,負責講課。
7.組織護理系、護理專修科學生和護校學生的臨床實習,負責講課和評定成績。
8.制訂本科護理科研和技術革新計劃,並組織實施。指導全科護師、護士開展科研工作。
9.協助本科護士長做好行政管理和隊伍建設工作。

6. 急求:放射科審核制度!!!!!!!!!!!!!!!!!!

放射抄科質量管襲理制度
http://chlp2559.blog.163.com/blog/static/774233220102711083/

您看看上面的資料是否對您有幫助!

7. 手術分級制度的分級標准

手術依據其技術復難度、復雜性制和風險度,將手術分為四級:

1、一級手術:手術過程簡單、技術難度較低、、風險度較小的各種手術。

2、二級手術:手術過程不復雜、技術難度一般、風險度中等的各種手術。

3、三級手術:手術過程較復雜、技術難度較大、風險度較大的各種手術。

4、四級手術:手術過程復雜、技術難度大、風險度大的各種手術。

(7)手術報告審批制度擴展閱讀

手術許可權

(一)低年資住院醫師: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可主持一級手術。

(二)高年資住院醫師:在熟練掌握一級手術的基礎上,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可逐步開展二級手術。

(三)低年資主治醫師:可主持二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逐步開展三級手術。

(四)高年資主治醫師:可主持三級手術。

(五)低年資副主任醫師:可主持三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逐步開展四級手術。

(六)高年資副主任醫師:可主持四級手術,在上級醫師臨場指導下或根據實際情況可主持新技術、新項目手術及科研項目手術。

(七)主任醫師:可主持四級手術以及一般新技術、新項目手術或經主管部門批準的高風險科研項目手術。

(八)對資格准入手術,除必須符合上述規定外,手術主持人還必須是已獲得相應專項手術的准入資格者。

參考資料

網路-手術分級制度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