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唐朝掌管行政

唐朝掌管行政

發布時間: 2021-02-14 10:31:41

A. 唐朝實行的行政制度是什麼

c、三省六部制 答案補充 郡縣是基本制度;科舉是考試制度;至於第四個答案,我不清楚。
題目是問行政制度,那麼似乎也只有三省六部制了。

B.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這六部分別掌管什麼

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調動等事務;戶部,掌天下土地、回戶籍、賦稅、財答政收支等;禮部,掌管國家典章法度、祭祀學校、科舉、接待外賓等事務;兵部,掌武將選用、兵籍、軍械、軍令等;刑部,掌管法律、刑獄事務;工部,掌管山澤、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各項工程等等

C. 唐朝時期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是什麼是如何進行權利制衡的

中央
唐朝沿用隋朝制訂的三省六部制,主要機構有三省、六部、一台、五監、九寺。三省即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此外中央還有掌帝室器物車馬的殿中省、掌帝室經史書籍的秘書省、掌宮官內侍的內侍省三個職權較小的省。尚書省為全國最高行政機構,下設立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長官本為尚書令,但因唐太宗曾任尚書令,後以左、右僕射為。中書省是皇帝頒布大政文書的機構,長官為中書令,副手為中書侍郎,下有中書舍人六人,此外右散騎常侍、右諫議大夫等諫官。門下省則是審核大政文書之機構,長官為門下侍中,副手為黃門侍郎(又稱門下侍郎),下有給事中四人,此外與中書省相似,有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大夫等諫官,也有掌符策印璽的符寶郎、掌起居記錄的起居郎等官員。由於尚書權力太大,因此後來設立左右僕射代行大權。左右僕射就是宰相。後來,此二職要加同中書門下的頭銜才是宰相。但中書令和門下侍中的名位很高,也不常設。於是,給其他管理加上參議朝政、參議得失、同中書門下三品等頭銜就為宰相。宰相平時在政事堂討論朝政,政事堂會議成為協助皇帝統治的最高決策機構[52]:135。至玄宗,差遣製成為制度,特點是官位與職位的脫節。官僅代表官位與俸祿的高低,其實際職務完全由皇帝或上官靈活掌握。差遣官官銜中多有「使」字(如轉運使、鹽鐵使、團練使等)。開元末年置翰林學士院,學士參與決奏議疏表,專掌內制,對中書省的權利產生少許威脅。

六部分管各種具體行政事務,下各設四司。六部有高低之分,吏、兵二部為前行,戶、刑二部為中行,禮、工二部為後行。其中吏部主管全國文官升遷,下設吏部、司封、司勛、考功四司;戶部掌管全國土地、民眾、財賦,下設戶部、度支、金部、倉部四司;禮部掌管祭祀,下設禮部、祠部、膳部等四司;兵部負責武人選舉、地圖、車馬、兵械等事務,下設兵部、職方、駕部、庫都四司。刑部主管律令刑事,下設刑部、都官、比部、司門四司;工部負責山澤、紙筆、屯田、工匠等事務,下設工部、屯田、虞都、水部四司。三省六部制在中國政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一台就是御史台,其負責監察中央和地方管理,參與大獄的審訊。其長官為御史大夫,副長官是御史中丞。五監為國子監(掌文教);少府監(掌皇家工業生產);將作監(掌國家工程);軍器監(兵器製造);都水監(掌水利建設)。九寺有太常寺(掌禮儀祭祀);光祿寺(掌皇室食物);衛尉寺(掌兵器和儀仗);宗正寺(掌皇室族譜);太僕寺(掌皇帝車馬);大理寺(掌刑法);鴻臚寺(掌邦交典禮);司農寺(掌國家倉儲);太府寺(掌國家財政)。此外,唐朝還有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等榮譽職務。在盛唐時期還設立過如節度使、觀察使、樞密使等臨時職務,後來則成為定職。
地方
唐朝行政區大體上繼承隋朝晚期的郡縣制,
為州縣二級制,後期劃分成節度使州縣三級制。唐朝的州繼承隋朝制度,然而有時改郡為州,有時改州為郡,並且對州縣進行整並。唐朝的府有三種,共有府、都督
府與都護府,地位均不同。府是將京都、陪都及行在的州提升其地位的特別第二級行政區。最早是開元元年升長安、洛陽與太原三都所在的州為府,之後陸續升各地
陪都和皇帝避難的州為府。都督府有時又稱總管府,主管軍事,不理政事,多設於國內要沖之地,每府督統數州。貞觀年間,全國共有四十一個都督府,除了京畿九州外,其餘隸屬都督府。都護府用以統理、冊封歸順外族的行政單位,算是外族的自治單位,共有六個以上的都護府。有些因為地位重要,升級成大都護府以統管其他都謢府。其下有若干都督府和州,稱羈縻府州。羈縻府州的刺史,大致上由外族酋長擔任,而都督府和州的長史則由內地人擔任。
627年唐太宗將全國分為關內、河南、河東、河北、山南、隴右、淮南、江南、劍南、嶺南十道,是為貞觀十道。武後時設立十道巡察使、十道存撫使和十道按察使等監察官,當時為臨時派遣、沒有固定治所。開元廿一年又從關內道分立京畿道,從河南道分立都畿道,分山南道為東西兩道,分江南道為江南東、江南西和黔中三道,共十五道,是為開元十五道,每道設立的觀察使,有如漢朝的刺史,也設立固定的治所,正式成為十五個監察區。

主要行政區分布:

1.監察區的十五道:京畿道、關內道、都畿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西道、山南東道、淮南道、江南東道、江南西道、黔中道、隴右道、劍南道、嶺南道
2.六個主要都護府:安西(大)都護府、安北(大)都護府(舊稱燕然、瀚海)、單於都護府、安東都護府、安南都護府、北庭(大)都護府(舊稱金山)與其他時間較短的都謢府:昆陵都護府、濛池都護府、東夷都護府、保寧都護府

唐朝後期的行政區劃形成節度使、州(府)、縣三級行政區劃。節度使最早於唐玄宗前期設立,以駐守各道的武將稱都督,都督帶使持節的稱節度使,不帶者不稱,開元、天寶時期共有十鎮。在安史之亂結束後,為了安撫擁有兵權的安史降將,唐室冊封他們為節度使。而為了防止他們叛亂,又在各地設置節度使。這些節度使掌控地方軍事、政事與財政,又被稱為藩鎮。當中央衰退時,這些藩鎮都呈現半獨立的狀態。唐德宗時期,河朔一帶的藩鎮叛亂,佔領京師長安,唐德宗逃到漢中,最後是與藩鎮妥協才平定亂事,這也使全國藩鎮割據的局面加深。唐憲宗年間平定一些藩鎮,使得各地藩鎮繼歸順中央,當時共有元和四十八鎮。唐憲宗死後河北三鎮又再度叛亂,但是中央系的藩鎮大致上是服從中央。直到晚唐時期,唐朝因為黃巢之亂已經徹底崩潰,除京兆府和河南府外,其餘都分成四五十個半獨立的藩鎮。最後唐朝就亡在新興藩鎮朱全忠的手中。而後的五代十國實際上是藩鎮割據的延續而已。

地方行政區方面,州級政區多稱「州」,有刺史,少數稱「郡」,有郡守。縣有縣令。縣級政區以下按照鄉里制設鄉與里。百戶人家為一里,由里正管轄;四家為一鄰,由鄰長管轄,五鄰為一保,由保長管轄,五保為一里,由里正管轄,五里為一鄉,由耆老管轄。一自然村為一村,設村正。在城市聚居區域以坊代替村,設坊正,和村正同級。在邊疆、京畿、軍事要塞等重要地區設立都督府,由武官都督兼管多個州郡的軍事和民政。

D. 唐朝的武官官職。

1、從一品 驃騎大將軍;

2、正二品 輔國大將軍,從二品 鎮軍大將軍;

3、正三品上 冠軍大將軍、懷化大將軍、千牛衛大將軍,正三品下 懷化將軍;

4、從三品上 雲麾將軍、歸德大將軍,從三品下 歸德將軍;

5、正四品上 忠武將軍,正四品下 壯武將軍、懷化中郎將;

6、從四品上 宣威將軍,從四品下 明威將軍、歸德中郎將;

7、正五品上 定遠將軍,正五品下 寧遠將軍、懷化郎將;

8、從五品上 游騎將軍,從五品下 游擊將軍、歸德郎將;

9、正六品上 昭武校尉,正六品下 昭武副尉、懷化司階;

10、從六品上 振威校尉,從六品下 振威副尉、歸德司階;

11、正七品上 致果校尉,正七品下 致果副尉、懷化中候;

12、從七品上 翊麾校尉,從七品下 翊麾副尉、歸德中候;

13、正八品上 宣節校尉,正八品下 宣節副尉、懷化司戈;

14、從八品上 禦侮校尉,從八品下 禦侮副尉、歸德司戈;

15、正九品上 仁勇校尉,正九品下 仁勇副尉、懷化執戟長上;

16、從九品上 陪戎校尉,從九品下 陪戎副尉、歸德執戟長上。

(4)唐朝掌管行政擴展閱讀:

在唐代的官僚等級制下,「散官」與「職事官」判然兩分。在職事官之外,存在著文散階和武散階序列,它們分別由文武散官構成,被稱為「散位」、「本品」或「本階」。「階」就是散官,它與「品」分列,是從屬於個人的位階,也稱「本品」。《舊唐書》卷四二《職官志一》:

凡九品已上職事,皆帶散位,謂之「本品」。職事則隨才錄用,或從閑入劇,或去高就卑,遷徙出入,參差不定。散位則一切以門蔭結品,然後勞考進敘。

E. 唐代掌管財政大權的職務是

網路有:
戶部准確的說,不是掌握國家財政大權的,因為它只是行政執行機關,而不是權力決策機關。
所以,這里簡要介紹一下唐朝中央的官制:
唐在確定中央政府的體制時沿用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所設的三師、三公僅是虛銜,中央政府實際的權力掌握在三省六部手中。
三省為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三省的長官集體出任宰相,與皇帝共同決定軍國大政的方針、決定官吏任免,甚至有權決定皇位繼承的人選。皇帝的一切詔、敕、制書,均須在宰相聯席會議上討論研究,決定是否頒布;頒布時,還需宰相副署,蓋上「中書門下之印」才能生效。否則,就是違制,中央和地方各部門可以不予執行。
唐代在實行宰相集體負責制的同時,明確劃分三省的許可權,使之各有側重,互相牽制。中書、門下兩省為中樞決策機關。中書省專門負責批答各機關的公文、奏章,起草詔命、頒發制書。門下省負責審核奏章、文書以及詔旨。各級機構上報皇帝的奏章、公文,首先經門下省審閱,然後才能送達中書省。門下省還擁有重要的封駁權,以皇帝名義發出的詔令由中書省起草後,送至門下省審閱,如果門下省認為內容有不妥之處,即可封還中書省,由其重新擬定。
尚書省為最高行政執行機關。皇帝的旨意及中書省、門下省議定的事項均由尚書省組織實施,由中書省起草的皇帝詔令經門下省審核後,亦由尚書省下發中央各機構及地方各級政府。
根據行政事務的性質,尚書省下設六部二十四司。吏部主掌對全國各級文職官員的管理,包括官員的薦選、任免、考核、升降、賞罰、勛封等。戶部主掌對全國戶婚田土的管理,包括對戶口、土地、財政、賦稅、錢糧、賑災等方面的管理。禮部主掌對全國的禮儀教育的管理,包括禮儀、祭祀、科舉、學校等。兵部為全國的最高軍事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武官的薦選、任免、考核、升降、賞罰及軍事。刑部為全國的司法行政管理部門,掌管全國的司法行政,並參與重大案件的審理。工部主管全國的農林水利、工程營建及對各類工匠的管理。

F. 唐朝各種官職

唐朝官員品級
正一品:
官: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將
爵:王
從一品:
職官: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
武散官:驃騎大將軍
爵:嗣王、郡王
勛:國公
正二品:
職官:尚書令(因李世民曾任此職,後來此職一直空置)、大行台尚書令
文散官:特進
武散官:輔國大將軍
爵:開國郡公
勛:上柱國
從二品:
職官: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護
文散官:特進
武散官:輔國大將軍
爵:開國縣公
勛:柱國
正三品:
職官:侍中、中書令、吏部尚書、十六衛大將軍、六部尚書、太子賓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護
文散官:金紫光祿大夫
武散官:冠軍大將軍、懷化大將軍
勛:上護軍
從三品:
職官:御史大夫、秘書監、光祿/衛尉/宗正/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左右散騎常侍、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大匠、諸衛羽林千牛將軍、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長史、大都護府副都護
文散官:銀青光祿大夫
武散官:雲麾將軍、歸德將軍
爵:開國侯
勛:護軍
正四品上:
職官:黃門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丞、吏部侍郎、太常少卿、中州刺史、軍器監、上都護府副都護、上府折沖都尉
文散官:正議大夫
武散官:忠武將軍
爵:開國伯
勛:上輕軍都尉
正四品下:
職官:尚書右丞、尚書中司侍郎、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中郎將、親勛翊衛羽林中郎將、下州刺史
文散官:通議大夫
武散官:壯武將軍
從四品上:
職官:秘書少監、、殿中少監、內侍、大都護府/親王府長史
文散官:太中大夫
武散官:宣威將軍
勛:輕車都尉
從四品下:
職官:國子司業、少府少監、將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上州別駕、大都督府/大都護府/親王府司馬、中府折沖都尉
文散官:中大夫
武散官:明威將軍
正五品上:
職官:諫議大夫、御史中丞、國子博士、給事中、中書舍人、都水使者、萬年/長安/河南/洛陽/太原/晉陽/奉先縣令、親勛翊衛羽林郎將、中都督/上都護府長史、親王府典軍
文散官:中散大夫
武散官:定遠將軍
爵:開國子
勛:上騎都尉
正五品下:
職官:太子中舍人、內常侍、中都督/上都護府司馬、中州別駕、下府折沖都尉
文散官:朝議大夫
武散官:寧遠將軍
視正五品:薩寶
從五品上:
職官:尚書左右司諸司郎中、秘書丞、著作郎、太子洗馬、殿中丞、親王府副典軍、下都督府/上州長史、下州別駕
文散官:朝請大夫
武散官:游騎將軍
爵:開國男
勛:騎都尉
從五品下:
職官: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內給事、上牧監、下都督府/上州司馬、駙馬都尉、奉車都尉、宮苑總監、上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散大夫
武散官:游擊將軍
正六品上:
職官:太學博士、中州長史、親勛翊衛校尉、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令、武庫中尚署令、諸衛左右司階、中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朝議郎
武散官:昭武校尉
勛:驍騎尉
正六品下:
職官:千牛備身、備身左右、下州長史、中州司馬、內謁者監、中牧監、上牧副監、上鎮將
文散官:承議郎
武散官:昭武副尉
從六品上:
職官:起居郎、起居舍人、尚書諸司員外郎、大理司直、國子助教、城門郎、符寶郎、通事舍人、秘書郎、著作佐郎、侍御醫、諸衛羽林長史、兩京市令、下州司馬、左右監門校尉、親勛翊衛旅帥、上縣令
文散官:奉議郎
武散官:振威校尉
勛:飛騎尉
從六品下:
職官:侍御史、少府/將作/國子監丞、司農寺諸園苑監、下牧監、宮苑總監副監、互市監、中牧副監、下府果毅都尉
文散官:通直郎
武散官:振威副尉
正七品上:
職官:四門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衛長史、軍器監丞、中縣令、親勛翊衛隊正、親勛翊衛副對正、中鎮將
文散官:朝請郎
武散官:致果校尉
勛:雲騎尉
正七品下:
職官:內寺伯、諸倉/諸冶/司竹/溫湯監、諸衛左右中候、上府別將/司史、上鎮副、下鎮將、下牧副監
文散官:宣德郎
武散官:致果副尉
從七品上:
職官:殿中侍御史、左右補闕、太常博士、太學助教、門下省錄事、尚書都事、中書省主書、左右監門直長、都水監丞、中下縣令、京縣丞、中府別將/長史、中鎮副、勛衛太子親衛
文散官:朝散郎
武散官:翊麾校尉
勛:武騎尉
從七品下:
職官:太史局丞、御史台/少府/將作/國子監主簿、掖庭/宮闈局令、下縣令、太廟諸陵署丞、司農寺諸園苑副監、、宮苑總監丞、公主家令、親王府旅帥、下府別將/長史、下鎮副、諸屯監、諸折沖府校尉
文散官:宣義郎
武散官:翊麾副尉
視從七品:薩寶府祆正
正八品上:
職官:監察御史、協律郎、翊衛、大醫署醫博士、軍器監主簿、武庫署丞、兩京市署丞、上牧監丞、執乘親事
文散官:給事郎
武散官:宣節校尉
正八品下:
職官:奚官/內仆/內府局令、備身、尚葯局司醫、京兆/河南/太原諸縣丞、太公廟丞、諸宮農圃監、互市監丞、司竹副監、司農寺諸園苑監丞、靈台郎、上戍主、諸衛左右司戈
文散官:征事郎
武散官:宣節副尉
從八品上:
職官:左右拾遺、太醫署針博士、四門助教、左右千牛衛錄事參軍、上縣丞、中牧監丞、京縣主簿、諸倉/諸冶/司竹/溫湯監丞、保章正、諸折沖府旅帥
文散官:承奉郎
武散官:禦侮校尉
從八品下:
職官:大理評事、律學博士、太醫署丞、左右千牛衛諸曹參軍、內謁者、都水監主簿、中書/門下/尚書都省/兵部/吏部/考功/禮部主事、中縣丞、京縣尉、諸屯監丞、上關令、上府兵曹、上挈壺正、中戍主、上戍副、諸率府左右司戈
文散官:承務郎
武散官:禦侮副尉
正九品上:
職官:校書郎、太祝、典客署掌客、岳瀆令、諸津令、下牧監丞、中下縣丞、中州博士、武庫署監事
文散官:儒林郎
武散官:仁勇校尉
正九品下:
職官:正字、奚官/內仆丞、內府局丞、太史局司辰、典廄署主乘、下縣丞、下州博士、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尉、上牧監主簿、諸宮農圃監丞、中關令、親王國尉、上關丞、諸衛左右執戟、中鎮兵曹參軍、下戍主、諸折沖隊正
文散官:登仕郎
武散官:仁勇副尉
從九品上:
職官:尚書/御史台/秘書省/殿中省主事、奉禮郎、律學助教、弘文館校書、大史局司歷、太醫署醫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將作監錄事、都督/都護府/上州錄事市令、宮苑總監主簿、上中縣尉
文散官:文林郎
武散官:陪戎校尉
從九品下:
職官:內侍省主事、國子監錄事、崇文館校書、書學博士、算學博士、門下典儀、太醫署按摩/祝禁博士、太卜署卜博士、太醫署針助教/醫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監候、掖庭局宮教博士、太官署監膳、太樂鼓吹署樂正、大理寺獄丞、中下州醫博士、中下縣尉、下關令、中關丞、諸衛羽林長上、諸津丞、諸折沖府隊副、諸率府左右執戟
文散官:將仕郎
武散官:陪戎副尉
流外一等:諸衛/都水監/羽林軍錄事、尚書/中書/門下省/御史台令史、太常寺謁者、司儀署諸典書、河渠署河堤謁者、太醫署醫針師、內侍省寺人
視流外一等:薩寶府祓祝
流外二等:太卜署卜助教、秘書/殿中/內侍省令史、城門/符寶/夕文館令史、通事令史、尚書/門下/中書省/御史台書令史、太常寺祝史、宮苑總監錄事、典客署典客、親勛翊衛府錄事、太史局漏刻博士、御史台殿中令史
流外三等:城門/符寶書令史、秘書/殿中/內侍省、御史台書令史、、諸牧園苑監錄事、諸倉監/諸關津錄事、、諸衛羽林軍府/太子詹事府令史、尚食局主食、、秘書/殿中/內侍省諸局書令史、內侍省內典引、尚葯局太醫署按摩祝禁師、太常寺贊引、太醫署醫工/針工、太卜署卜師諸計史、率更寺漏刻博士
流外四等:、諸衛羽林軍史、門下省主寶/主符、太醫主葯、門下/中書省傳制、太醫署按摩祝禁工、御史台監察史
視流外四等:薩寶府率
流外五等:大理寺司直平事史、諸署農圃監、諸牧園苑監史、諸都護府史、太官署監膳史、良醞署掌醞、掌醢署主醢、諸典事、親勛翊衛率府史、大理寺獄史
視流外五等:薩寶府史
流外六等:親勛翊衛府史、諸倉關津府史、、太醫署葯園師、諸亭長
流外七等:門下省主節、諸掌固、大史監歷生、天文觀生、諸倉關津史、諸倉計史
流外八等:守宮署掌設
流外九等:國子學/太公廟干、諸輦者

G. 唐朝掌管行政的中央機構是什麼

尚書省

H. 唐朝官位列表及其權力范圍

請查看《舊唐書》志第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新唐書》志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史書上記載得很清楚。下面是舊唐書志第二十二節選。
正第一品
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 已上職事官。王。 爵。《武德令》有天策上將,九年省。
從第一品
開府儀同三司、文散官。 開府儀同三司及特進不帶職事官者,朝參祿俸並同職事,仍隸吏部也。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已上職事官。驃騎大將軍、 武散官。嗣王、郡王、國公。 爵。
正第二品
特進、 文散官。輔國大將軍、 武散官。開國郡公、 爵。《武德令》唯有公、侯、伯、子、男,貞觀十一年加開國之稱也。上柱國。 勛官。《武德令》有尚書令,龍朔二年省。自是正第二品無職事官。
從第二品
尚書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府牧、大都督、 揚、幽、潞、陝、靈。大都護、 單於、安西,已上職事官。光祿大夫、 文散官,鎮軍大將軍、 武散官。開國縣公、 爵。
柱國。 勛官。
正第三品
侍中、中書令、吏部尚書、 舊班在左相上,《開元令》移在下。門下侍郎、中書侍郎、 舊班正四品上,大歷二年升。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左右英武六軍大將軍、左右千牛衛大將軍、 自左右衛已下,並為武職事官。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尚書、 《武德令》,禮部次吏部,兵部次之,民部次之。貞觀年改以民部次禮部,兵部次之。則天初又改以戶部次吏部,禮部次之,兵部次之。太子賓客、 舊兼職無品,《開元前令》定入官品也。太常卿、宗正卿、 天寶初升入正三品也。太子詹事、左右散騎常侍、 舊班從三品,廣德年升。內侍監、 唐初舊制,內侍省無三品官,內侍四員,秩四品。天寶十三年十二月,玄宗以中官高力士、袁思藝承恩遇,特置內侍監兩員,秩三品,以授之。中都督、上都護、 已上除八大將軍,並為文職事官。金紫光祿大夫、 文散官。冠軍大將軍、 武散官。懷化大將軍、 顯慶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領,仍隸諸衛也。上護軍。 勛官。
從第三品
御史大夫、 舊班在秘書監九卿下,《開元令》移在上。秘書監、光祿、衛尉、太僕、大理、鴻臚、司農、太府卿、國子祭酒、殿中監、少府監、將作監、諸衛羽林,入正三品。千牛龍武將軍、下都督、上州刺史、京兆河南太原等七尹、 舊雍、洛長史從四品上,景雲二年加秩為從三品也。五大都督府長史、 舊從四品上,景雲二年加秩為從三品。大都護府副都護、 舊正四品上,《開元令》加入從三品。親王傅、 巳上並職事官。諸衛羽林、千牛龍武將軍為武,余並為文。
銀青光祿大夫、 文散官。開國侯、 爵。雲麾將軍、 武散官。歸德將軍、 顯慶三年置,以授初附首領,仍隸諸衛也。護軍。 勛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長史、司馬,九年省也。
正第四品上階
門下侍郎、中書侍郎、 舊正四品下階,《開元令》加入上階也。尚書左丞、 永昌元年進為正三品,如意元年復舊,吏部侍郎、 武德七年省諸司侍郎,吏部郎中為正四品上。貞觀三年復置侍郎,其吏部郎中復舊為五品下。太常少卿、太子左庶子、太子少詹事、太子左右衛、左右司御、左右清道、左右內率、左右監門率府率、中州刺史、軍器監、 武德初為正三品,七年省,八年復置,九年又省,十年復置北都軍器監。上都護府副都護、上府折沖都尉、 《武德令》統軍正四品下,後改為折沖都尉。《垂拱令》始分為上中下府,改定官品。自此已上職事官。率及折沖為武,余並為文也。正議大夫、 文散官也。開國伯、 爵。忠武將軍、 武散官。
上輕車都尉。 勛官。
正第四品下階
尚書右丞、 永昌元年進為從三品,如意元年復舊。諸司侍郎、太子右庶子、左右諭德、左右千牛衛、左右監門衛中郎將、親勛翊衛羽林中郎將、下州刺史、《武德令》,中州刺史,正四品,下州刺史,從四品上。《貞觀令》,一切為下州,加入正四品下。自此已上職事官。中郎將為武,余並為文也。通議大夫、 文散官。壯武將軍。 武散官。
從第四品上階
秘書少監、八寺少卿、殿中少監、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內率、監門副率、太子親勛翊衛中郎將、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太子仆、內侍、大都護親王府長史、 已上職事官。府率、中郎將為武,余並為文。太中大夫、 文散官。宜威將軍、 武散官。輕車都尉。 勛官。
從第四品下階
國子司業、少府少監、將作少匠、京兆河南太原府少尹、大都督府大都護府親王府司馬、上州別駕、 已上職事文官。《武德令》,上州別駕正五品上。二十三年為長史,前上元年,復置別駕,定入從四品也。中府折沖都尉、 武職事官。
中大夫、 文散官。明威將軍。 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從事中郎,九年省。
正第五品上階
諫議大夫、御史中丞、 《武德令》,從五品上。《貞觀令》,加入正五品上,五年又加入四品。如意元年復舊也。國子博士、給事中、中書舍人、太子中允、太子左右贊善大夫、都水使者、萬年長安河南洛陽太原晉陽奉先會昌縣令、 武德元年,敕萬年、長安令為正五上。七年定令,改為從五品。貞觀初復舊也。親勛翊衛羽林郎將、中都督府上都護府長史、親王府諮議參軍事、 《武德令》,正五品下也。軍器少監、太史少監、親王府典軍、 已上職事官。郎將、典軍為武,余並為文。《永徽令》,親王典軍從四品下。《垂拱令》改入五品也。中散大夫、 文散官。開國子、 爵。定遠將軍、 武散官。上騎都尉。 勛官。
正第五品下階
太子中舍人、尚食尚葯奉御、太子親勛翊衛郎將、內常侍、中都督上都護府司馬、中州別駕、下府折沖都尉、 已上職事官。郎將、折沖為武,余並為文也。 朝議大夫、 文散官。寧遠將軍。 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軍諮祭酒,九年省。
從第五品上階
尚書左右諸司郎中、 《武德令》,吏部郎中正四品上,諸司郎中正五品上。貞觀二年,並改為從五品上也。秘書丞、 《武德令》,正五品上。《永徽令》改也。著作郎、太子洗馬、殿中丞、尚衣尚舍尚乘尚輦奉御、獻陵昭陵恭陵橋陵八陵令、 《武德》,諸陵令從七品下,永徽二年加獻、昭二陵令,為從五品。已後諸陵並相承依獻、昭二陵也。親王府副典軍、下都督府上州長史、下州別駕、 已上職事官。典軍為武,余並為文也。朝請大夫、 文散官。開國男、 爵。
游擊將軍、 武散官。騎都尉。 勛官。舊有太公廟令,武德年七品下,永徽二年加從五品上,開元二十四年省也。
從第五品下階
大理正、太常丞、太史令、內給事太子典內、 舊正六品上,《開元令》改。
下都督府上州司馬、 《武德令》,上治中正五品下。貞觀初改。親王友、 《武德令》,正五品下也。宮苑總監、上牧監、上府果毅都尉、 已上職事官。果毅為武散,余並為文。駙馬都尉、奉車都尉、 並武散官。駙馬自近代已來,唯尚公主者授之。奉車,有唐已來無其人。朝散大夫、 文散官。游擊將軍。 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主簿、記室、參軍,九年省。《神龍令》有庫谷、斜谷監也。
正第六品上階
太學博士、 《武德令》,從六品上,貞觀年改。太子詹事府丞、太子司議郎、太子舍人、中郡長史、 《武德令》,中州別駕從五品上,貞觀年改也。太子典膳葯藏郎、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令、 武德元年敕,雍州諸縣令階從五品上,七年定令改。親王府掾屬、 《武德令》,從五品下也。武庫中尚署令、《武德令》依上署令,從七品下,太極年改武庫令階,開元年改中尚令階。諸衛左右司階、中府果毅都尉、鎮軍兵滿二萬人已上司馬、 已上職事官。司階、果毅為武,余並為文也。親勛翊衛校衛、 衛官。朝議郎、 文散官。昭武校尉、 武散官。驍騎尉。 勛官。
正第六品下階
千牛備身左右、 衛官已上、王公已下高品子孫起家為之。太子文學、下州長史、 武德中,下州別駕,正六品,貞觀二十三年,改為長史丞。永淳元年,諸州置別駕官。天寶八載停別駕,下郡置長史。後上元二年,諸州置別駕,不廢下府長史也。中州司馬、 《武德令》,中州治中,從五品下,《貞觀令》改。內謁者監、中牧監、上牧副監、 已上文職事官。上鎮將、 武職事官。《武德令》,從四品下也。承議郎、 文散官。
昭武副尉。 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諸曹參軍事,九年省也。
從第六品上階
起居郎、起居舍人、尚書諸司員外郎、 《武德令》,吏部員外郎正六品上,諸司員外郎正六品下。貞觀二年改。八寺丞、大理司直、國子助教、 《武德令》,從七品上。城門符寶郎、通事舍人、秘書郎、 《武德令》,正七品上。著作佐郎、 《武德令》,正七品下。侍御醫、 《武德》、《乾封令》,正七品上。《神龍令》,從六品下。開元改。諸衛羽林長史、兩京市署令、 武德四年進為從五品上,七年定令,復舊也。下州司馬、 《武德令》,中下州治中,正六品下。親王文學、主簿、記室、錄事參軍、 《武德令》,親王府文學已上,並正六品下也。諸州上縣令、 已上交職事官。諸率府左右司階、 武職事官。鎮軍兵不滿二萬人司馬、 文職事官。左右監門校尉、親勛翊衛旅帥、 衛官。奉議郎、 文散官。振威校尉、 武散官。飛騎尉。 勛官。
從第六品下階
侍御史、 舊從七品上,《垂拱令改》。少府將作國子監丞、太子內直典設宮門郎、太公廟令、司農寺諸園苑監、沙苑監、下牧監、宮苑總監副、互市監、中牧副監、 已上文職事官。下府果毅都尉、 武職事官。 親王府校尉、 衛官。通直郎、 文散官。振威副尉。 武散官。
正第七品上階
四門博士、詹事司直、左右千牛衛長史、尚食尚葯直長、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率府長史、軍器監丞、諸州中縣令、京兆河南太原府司錄參軍事、大都督大都護府錄事參軍事、親王府諸曹參軍、 已上文職事官。《武德令》,親王府功曹、倉曹、戶曹、兵曹參軍事,從五品下;騎曹、鎧曹、田曹、士曹、水曹參軍事等,七品下也。中鎮將、 武職事官。《武德令》,從五品下。太子千牛、親勛翊衛隊正副隊正、 已上衛官。朝請郎、 文散官。
致果校尉 武散官。雲騎尉。 勛官。
正第七品下階
尚衣尚舍尚乘尚輦直長、太子通事舍人、內寺伯、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護府諸曹參軍、中都督上都護府錄事參軍事、諸倉諸冶司竹溫湯監、諸衛左右中候、上府別將、 《武德令》,別將正五品上,後改為果毅。聖歷三年復置別將。上府長史、 《武德令》,統軍長史正八品下也。上鎮副、 《武德令》,從五品下。下鎮將、 《武德令》,正六品下。下牧副監、 已上職事官。中候、別將、鎮副、鎮將為武,余並為文也。宣德郎、 文散官。致果副尉。 武散官。《武德令》又有天策上將府參軍事,九年省。又有鹽池鹽井鹽、諸王百司問事謁者。
從第七品上階
殿中侍御史、 《武德》至《乾封令》,並正八品上,垂拱年改。左右補闕、太常博士、太學助教、 《武德令》,從八品下也。門下錄事、中書主書、尚書都事、九寺主簿、太子詹事主簿、太子左右內率監門率府長史、太子侍醫、太子三寺丞、都水監丞、諸州中下縣令、親王府東西閣祭酒、 《武德令》,正六品下。
京縣丞、 萬年、長安、河南、洛陽、奉先、會昌、太原、晉陽。下都督府上州錄事參軍、中都督上都護府諸曹參軍事、中府別將長史、中鎮副、 《武德令》,正六品下。已上職事官。別將、鎮副為武,余並為文。左右監門直長、勛衛、太子親衛、 已上衛官。朝散郎、 文散官。翊麾校尉、 武散官。武騎尉。 勛官。
從第七品下階
太史丞、 監局同。御史台少府將作國子監主簿、 御史台、國子監主簿、舊正八品,《垂拱令》改。掖庭令、宮闈令、上署令、 郊社、太樂、鼓吹、太醫、太官、左藏令、乘黃、典客、上林、太倉、平準、常平、左尚、右尚、典牧。《武德令》有太廟、諸陵、典農、中尚、都水、常平。其左尚、典牧本中署,右尚本下署,開元初改之也。諸州下縣令、 天寶五載,一切為中下縣。諸陵署丞、 永徽二年加秩。舊有太廟署丞,武德為九品,永徽二年加秩,從七品上,開元年省也。司農寺諸園郤副監 神龍令有諸冶副監宮苑總監丞,下都督府諸曹參軍,太子內坊丞 舊正八品上開元初改親王國令舊規,流內正九品,太極年改。
公主家令 舊規,流內正八品,太極年改。上州諸參軍事、下府別將長史、下鎮副、 《武德令》,從六品下。諸屯監、 《武德令》有芳醞監,《神龍令》有漆園監。諸率府左右中候、鎮軍滿二萬人以上諸曹判司、 已上職事官。別將、鎮副、中候為武,余並為文也。太子左右監門直長、親王府旅帥、諸折沖府校尉、 已上衛官。《武德令》,諸府校尉,正六品下也。宣議郎、 文散官。翊麾副尉。 武散官。
正第八品上階
監察御史、 舊從八品上,《垂拱令》改。協律郎、諸衛羽林龍武軍錄事參軍事、中署令、 鉤盾、右藏、職染、掌治,《武德令》有衣冠署令。中州錄事參軍事、太醫博士、太子典膳葯藏丞、軍器監主簿、武庫署丞 舊從八品下,開元初改。兩京市署丞、上牧監丞、 《武德令》,從八品下,《神龍令》有庫谷、斜谷、太陰伊陽監丞。鎮軍不滿二萬人以上諸曹判司、 已上文職事官。翊衛、太子勛衛、親王府執仗執乘親事、 (已上衛官。給事郎、 文散官。宣節校尉。 武散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典簽,九年省。
正第八品下階
奚官內仆內府局令、下署令、 太卜、廩犧、珍羞、良醞、掌醢、守宮、武器、車府、司儀、崇玄、導官、中右校、左校、甄官、河渠、弩坊、甲坊。《神龍令》又有干、楫二署令也。諸衛羽林龍武諸曹參軍事、中州諸司參軍事、親王府京兆河南太原府大都督大都護府參軍事、 《武德令》,親王府參軍,從七品下,《雍州》行參軍,正八品上。尚葯局司醫、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丞、太子內直宮門丞、太公廟丞、諸宮農圃監、互市監丞、司竹副監、司農寺諸園苑監丞、靈台郎、 已上文職事官。諸衛左右司戈、上戍主、 已上武職事官。《武德令》有中鎮長史。備身、 衛官。征事郎、 文散官。宣節副尉。 武散官。
從第八品上階
左右拾遣、太醫署針博士、四門助教、 《武德令》,以九品上。左右千牛衛錄事參軍、下州錄事參軍、 《武德令》有中下州諸司參軍事。諸州上縣丞、中牧監丞、 《武德令》,正八品上。京縣主簿、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率府錄事參軍、中都督府上都護府參軍、親王府行參軍、 《武德令》,正八品上。京兆河南太原大都督府博士、 《武德令》,雍州博士,從八品下。諸倉諸冶司竹溫湯監丞、 《武德令》有鹽池鹽井監丞,《神龍令》有太和監丞。保章正、 已上文職事官。太子翊衛諸府旅帥、 已上衛官。《武德》、《乾封令》,諸府旅帥,正七品下。承奉郎、 文散官。禦侮校尉。 武散官。
從第八品下階
大理評事、律學博士、太醫署丞、醫監、太子左右春坊錄事、左右千牛衛諸曹參軍、內謁者、太子左右衛司御清道率府諸曹參軍事、太子諸署令、掖庭宮圍局丞、太史都水監主簿、 太史為局則省主簿。中書門下尚書都省兵吏部考功禮部主事、 舊從九品上,開元二十四年改七司入八品,其省內諸司依舊。上署丞、 《武德令》有芳醞監丞。下都督府上州參軍事、中都督府上州博士、諸州中縣丞、諸王府典簽、 《武德令》,正八品下。
京縣尉、親王國大司農、 舊規,流內正第七品,開元初改。公主家丞、 舊規,流內正第九品,開元初改。諸屯監丞、上關令、上府兵曹、上鎮倉曹兵曹參軍事、 《武德令》有下鎮長史。挈壺正、 已上文職事官。
中戌主、上戌副、永府左右司戈、 已上武職事官。太子備身、親王府隊正、 已上衛官。承務郎、 文散官。禦侮副尉。 武散官。
正第九品上階
校書郎、 《永徽令》加入從八品下,《垂拱令》復舊。太祝、太子左右內率監門府錄事參軍、太子內方典直、中署丞、典客署掌客、親勛翊衛府羽林兵曹參軍事、岳瀆令、諸津令下牧監丞、 《武德令》,正八品下。《神龍令》有漆園丞,《開元前令》有沙苑丞。諸州中下丞、中郡博士、 《武德令》,正九品下。
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主簿、武庫署監事、 已上並文職事官。《武德令》有天策上將府錄事。其武庫監事,從九品下,太極年改也。儒林郎、 文散官。仁勇校尉。 武散官。
正第九品下階
正字、 《永徽令》改入上階,《垂拱令》復舊。太子校書、 《永徽令》改入上階、《垂拱令》復舊。奚官內仆內府局丞、下署丞、尚食局食醫、尚葯局醫佐、尚乘局奉乘司庫司廩、太史局司辰、典廄署主乘、太子左右內率監門率府諸曹參軍事、太子三寺主簿、詹事府錄事、 龍朔年置桂坊錄事,咸亨年省。太子親勛翊府兵曹參軍事、諸州下縣丞、諸州上縣中縣主簿、中州參軍事、 《武德令》,正九品上。下州博士、 《武德令》,中下州博士,從九品上,下州博士,從九品下。京兆河南太原府諸縣尉、上牧主簿、諸宮農圃監丞、中關令、中府兵曹、親王國尉、 舊規,流內正八品,開元初改。《武德令》有親王府鎮事及司閣。 上關丞、 《武德令》有上津尉。諸衛左右執戟、中鎮兵曹參軍、下戍主、 已上職事官。執戟戍主為武,余並為文。諸折沖府隊正、 衛官。登仕郎、文散官。仁勇副尉。 武散官。
從第九品上階
尚書諸司御史台秘書省殿中省主事、奉禮郎、律學助教、太子正字、弘文館校書、太史司歷、太醫署醫助教、京兆河南太原府九寺少府將作監錄事、都督都護府上州錄事市令、宮匹總監主簿、中牧監主簿、 《永徽令》有監漕。
諸州中下縣主簿、上縣中縣尉、下府兵曹、 已上並職事文官。文林郎、文散官。陪戎校尉。 武散官。
從第九品下階
內侍省主事、國子監親王府錄事、太子左右春坊主事、崇文館校書、書學博士、算學博士、門下典儀、太醫署按摩咒禁博士、太卜署博士、太醫署針助教、太醫署醫正、太卜署卜正、太史局監候、親王國丞、 舊規,流內正第九品,開元初改從正流內。掖庭局宮教博士、太子諸署丞、太子典食署丞、太子廄牧署典乘、諸監作諸監事計官、太官署監膳、太樂鼓吹署樂正、大理寺獄丞、下州參軍事、 《武德令》,中下州行參軍,正九品,下州參軍,從九品上。中州下州醫博士、諸州中縣下縣尉、京縣錄事、下牧監主簿、下關令、中關丞、諸衛羽林長上、公主邑司錄事、諸津丞、、下鎮兵曹參軍、 《武德令》有諸橋諸堰丞。諸率府左右執戟、 已上職事官。長上、執戟為武,余並為文。親王府隊副、諸折沖府隊副、 已上衛官。將仕郎、 文散官。陪戎副尉。 武散官。

I. 唐朝中央行政機構反映了唐朝的什麼制度

唐朝實行的行政制度是三省六部制 。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官制。它確立內於隋朝,此後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三容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指尚書省下屬的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在發展過程中,組織形式和權力各有演變,至隋,才整齊劃一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審核與貫徹執行。各不同時期的統治者做過一些有利於加強中央集權的調整和補充。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