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貴州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貴州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發布時間: 2021-02-13 14:35:00

㈠ 貴州省發展概況如何

一,貴州省旅遊業發展概況

一、貴州省旅遊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及特點
貴州省按照《國務院實施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通知》中提出的「發展特色旅遊業」的精神,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把旅遊業作為特色優勢產業加以大力扶持和發展,培育成支柱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的目標,積極推進貴州省旅遊業的建設和發展。實施西部大開發近五年來,全省旅遊總收入持續、快速增長,提前三年實現了「十五」計劃目標。2004年,全省接待入境旅遊者23.1萬人次,外匯收入8020.27萬美元;接待國內旅遊者2480.21萬人次,同比增長31.88%,國內旅遊收入161.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8%,旅遊總收入167.75億元,同比增長43.54%。
貴州省旅遊業發展的基本特點:一是充分利用西部大開發的機遇,進一步堅定加快旅遊業發展的信心和決心。2002年出台了《貴州省委、省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意見》,標志著貴州省旅遊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從貴州實際出發,充分發揮旅遊業富民強省、保護自然生態和民族民間文化、推動改革開放等功能和產業聯動效應,使旅遊業的發展與實現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相協調。搶抓西部大開發歷史機遇,強化旅遊產品建設,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素質,創新旅遊業發展模式,使貴州旅遊業形成一條具有地區特色的發展之路。二是加大對旅遊業的投入。2000年至2004年,國家和貴州省各相關部門對旅遊業投入共計4.03億元,其中旅遊國債資金達3.25億元,投資總額超過了1980年至1999年貴州省財政對旅遊業的投入總和,極大地改善了旅遊的基礎設施建設。貴州省委、省政府在財政比較緊張困難的情況下,決定從2002年起,每年撥出專款1200萬元建立貴州省旅遊業發展專項資金,把對旅遊業的投入納入到財政預算中(從2005年起增加到2000萬元),這對進一步完善貴州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旅遊宣傳推介力度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三是以交通為重點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突破,高等級公路主骨架正在形成,公路主幹線通往重點旅遊區的道路條件顯著改善,幾個旅遊支線機場相繼通航和開工。四是旅遊規劃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在世界旅遊組織和國家旅遊局的指導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由國際著名旅遊規劃專家編制的《貴州省旅遊發展總體規劃》,獲得了貴州省政府和國家旅遊局的批准,地、縣級旅遊發展規劃和支線機場旅遊線路規劃及長徵文化、鄉村旅遊等專項旅遊規劃編制(修編)工作已相繼完成或啟動。五是旅遊精品戰略全面實施,以鄉村旅遊、生態旅遊和多民族特色文化體驗旅遊為重點的產品結構調整初見成效,全省首批三個優先發展重點旅遊區建設進展順利。旅遊宣傳促銷工作成效明顯,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媒體參與的聯合促銷機制基本形成,「文化千島,生態貴州」的旅遊目的地形象已經凸現。六是旅遊管理體制改革取得突破,以優先發展重點旅遊區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為重點的旅遊景區管理體制和投融資體制改革取得進展,旅遊企業與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工作全面推進。

二、貴州省旅遊業發展的基本經驗
1、從貴州實際出發,在實施西部大開發中,把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委、省政府支持,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營造旅遊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擴大旅遊業投入、抓好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壯大旅遊產業規模作為加快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措施。
; 2、搶抓機遇,求真務實,圍繞實施旅遊精品戰略,按照「規劃先行,保護第一」的原則,切實做好旅遊規劃編制和旅遊資源保護等基礎性工作,認真解決好旅遊業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3、堅持「以質取勝」和「以特取勝」,轉變旅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生態旅遊和民族文化旅遊,調整產品結構,優化產品體系。大力拓展中高端客源市場,積極推進區域合作,努力塑造貴州旅遊新形象。

4、始終把加強旅遊教育培訓、整治旅遊市場秩序、規范行業管理,作為提高我省旅遊業管理水平、經營水平和服務質量的重要環節來抓。大力推進旅遊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在旅遊區的開發建設和管理體制、經管機制的創新上進行新的探索。

三、貴州省旅遊業「十一五規劃」的基本思路

總體要求是: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富民興黔為旅遊業發展的根木任務,把促進就業、解決「三農」問題、擴大對外開放和推進「三個文明」建設作為培育旅遊支柱產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質取勝」、「以特取勝」,進一步轉變旅遊業經濟增長方式,在切實保護旅遊資源的前提下,實施精品戰略,大力發展生態旅遊、鄉村旅遊、文化體驗旅遊和紅色旅遊,打造精品線路,創建旅遊品牌;加大以入境游為重點的高中端客源市場開發力度,加強區域合作,拓展旅遊發展空間;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整合相關行業、部門的資源優勢,形成合力,努力開創旅遊業齊抓共建的新局面。

發展目標是:在「十一五」期間,力爭實現旅遊總收入年均增長20%左右。2010年實現旅遊業總收入突破 3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當年預計全省生產總值的13%左右,初步把旅遊業建成支柱產業,使貴州成為多民族特色文化和喀斯特高原生態旅遊的重要目的地,成為中國西部旅遊熱點地區。

四、貴州省旅遊業發展的主要措施

(一)實施旅遊精品戰略。繼續加大以交通為重點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形成航空、公路、鐵路和航運構成的立體旅遊交通網路。以旅遊產品體系建設為重點,加快旅遊資源優勢向旅遊經濟優勢的轉化,爭取在首批三個優先發展旅遊區率先取得突破。以國際、國內旅遊市場需求為導向,在不斷鞏固和完善現有觀光、度假旅遊的同時,大力發展生態旅遊、鄉村旅遊、文化旅遊和紅色旅遊,突出特色,打造一批交通便捷、環境優美、安全舒適、服務配套、在旅遊市場上影響大、競爭力強的旅遊精品,建設一批重點旅遊城市、特色旅遊城鎮及民族文化村寨,構建起初具規模的特色旅遊產品體系。

(二)加強區域旅遊合作。按照「資源共享、市場共拓、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以資源為載體,以交通為紐帶,發揮比較優勢,明確區域旅遊發展方向,確定功能定位和區域分工,促進資源在空間上的有效配置。加強與國內外旅遊界的合作及與重點客源城市的協作,聯合周邊省區市共同策劃推出省際特色線路,形成開放、聯動和多元化的市場格局。以聯手開發客源市場、聯合打造區域旅遊品牌、建立無障礙旅遊區為重點,形成區域旅遊精品環線。近期正積極參與和推動「9+2」泛珠三角的旅遊合作,西南六省市區旅遊合作,以及不斷推進川黔渝、滇桂黔、湘渝黔等多邊合作,努力促進區域旅遊合作的可持續發展。

(三)大力拓展旅遊市場。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緊緊抓住兩個市場,著力拓展中高端旅遊客源市場。按照營銷渠道多樣化、營銷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切實把目的地形象推廣與旅遊產品營銷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和專業營銷網路開發旅遊市場的特長,形成組合優勢,有效拉動客源增長。大力開發日本、港台、東南亞和韓國、歐美等入境游市場,不斷拓展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華北及周邊國內重點市場。

(四)實施人才興旅戰略。圍繞培育旅遊支柱產業目標,實施人才興旅戰略。進一步加快旅遊院校教育、職業資格認證教育和崗位培訓的協調發展,擴大旅遊教育培訓與國際間合作與交流,力爭到2010年,建立起適應旅遊業發展需要的職業教育體系。把人才培養和招才引智緊密結合起來,加快培育旅遊人才市場,優化旅遊人才資源配置,在穩定和用好現有人才的基礎上,形成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服務貴州旅遊業的良好機制和有效渠道。通過項目合作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吸引各類旅遊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鼓勵有條件的旅遊企業對做出重要貢獻的管理人才、專業人才實行期權、股權等激勵措施,以及採取知識、技術入股等形式,引進國內外優秀人才和智力,推動人才資源向人才資本的轉變。加強旅遊崗位培訓的力度,加大對旅遊人才資源開發的投入,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旅遊教育投入機制,努力培養造就一文適應旅遊業快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五)提高旅遊服務質量,規范行業管理。營造依法行政、誠實守信的旅遊業發展環境。繼續抓好國家和省級旅遊管理、服務標準的實施和建設,通過實施標准化建設進一步規范和整頓旅遊市場秩序,完善旅遊景區、旅行社、旅遊飯店、旅遊客運等旅遊企業的管理機制和監督機制;以旅行社管理、導游管理、規范出境游和查處非法經營旅遊業務等四個環節為重點,加強旅遊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強化旅遊綜合執法機制;充分發揮旅遊行業協會的行業自律作用,進一步加強旅遊行風建設,促進全行業管理水平、經營水平和服務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好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防止重大旅遊安全事故的發生。

五、幾點啟示

1、認真貫徹執行行政許可法,進一步轉變職能,創新旅遊行政管理方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我省要進一步深化旅遊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快建立權責分明、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旅遊行政執法體系,嚴格依法行政,規范行政行為,提高行政效能。推進旅遊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真正確立企業的投資主體地位。加大旅遊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程序,逐步實行以監督執法為主的管理方式。

2、推進重點旅遊區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的改革創新。我省要按照「全省統一規劃、屬地行政管理、部門行業指導、企業自主經營」、「政企分開、事企分開」的原則,繼續推進重點旅遊區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的改革創新,實現所有權與經營權、管理權的分離。積極鼓勵旅遊區(點)在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旅遊資源能夠有效保護和有利於促進旅遊業加快發展的前提下,依據規劃和相關法規的要求,採取經營權轉讓、特許經營、股份合作、租賃等多種形式,通過公開招標等多種方式選擇業主,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旅遊區(點)的建設、管理,引進人才和現代管理理念。

3、擴大旅遊業對內對外開放。推進國有獨資旅行社股份制改革,推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相互參股,促進國有旅行社企業股權結構多元化。積極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進入旅行社業。放寬市場准入限制,鼓勵省內外優勢企業採取多種方式到我省合資、合作經營旅行社。積極引進國外旅行社採取合資、獨資方式在我省開展旅行社業務。對在我省興辦旅行社的省外、境外旅行社,在資質審查與項目審批方面適當放寬標准。省外、境外優勢企業通過投資、兼並、參股、收購、遷移總部等方式來湖北開展旅遊經營,凡國家沒有明確規定的,我方企業可以不控股。

4、進一步改善旅遊投資環境,建立協調對外、運轉高效的工作協調機制,規范旅遊招商引資激勵機制。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導搭台、以企業為主體的旅遊招商引資機制,建立滾動的、分層次、分行業的旅遊招商引資項目庫,大力推行定點定向招商、代理招商等方式,提高旅遊招商引資的服務質量和實效。

5、加大對旅遊業的投入。省財政每年安排的旅遊業發展專項資金,要根據財力情況適當增加,主要用於旅遊開發項目貸款貼息及補助、旅遊規劃編制及產業發展研究、旅遊宣傳促銷等,其中用於宣傳促銷的比例不低於三分之一。各市州和重點旅遊縣(市、區)政府應安排相應旅遊業發展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要切實保證重點旅遊景區開發、建設和保護的資金需求,相對集中投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交通、生態、水利、小城鎮建設、環境保護、扶貧開發等方面的資金和項目,要適當向重點旅遊景區傾斜。加快建設湖北旅遊項目庫,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爭取國家更大的支持。

6、拓寬旅遊項目融資渠道。爭取金融機構加大對我省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投入和延長貸款期限;爭取國家商業銀行總行對我省貸款金額較大的旅遊重點項目給予直貸。選擇條件成熟的部分旅遊區,採取經營權轉讓、特許經營、合資合作、租賃等方式,進行直接融資。吸引國外和省外資金參與我省旅遊資源開發、旅遊環境綜合治理和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國外優惠貸款、政府間投資進行旅遊基礎設施項目和生態環保項目建設。積極探索以旅遊項目收益權作為質押向銀行貸款,通過建立旅遊產業基金、開放式旅遊基金和股權置換等方式進行市場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業發展成為上市公司。

㈡ 貴陽市政務服務大廳的服務宗旨

貴陽市政務服務中心搬遷金陽新區對外辦公以來,中心管理層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專按照屬建設服務型政府理念和打造全國一流政務服務中心目標,以提高行政能力和推進政務公開為目的,以改善投資環境和暢通為民辦事服務為宗旨,堅持「便民、規范、高效、廉潔」原則,創新思路,完善和加強中心制度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簡化辦事程序,進一步縮短辦事時限,對中心辦事大廳實行人性化管理服務,強化窗口單位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在中心管理層和窗口單位的共同努力下,貴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對外行政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有較大提高,公眾滿意度明顯提升。
貴陽市政務服務中心已成為全市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改善投資環境和貴陽市人民政府對外行政服務的重要窗口。

㈢ 簡述貴州的科學技術發展現狀 ~簡述中國共產黨貴州地方組織在廉政建設方面的表現

一、切實提高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

近年來,我省各級黨組織認真學習貫徹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在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的進程中,加大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力度,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政齊抓共管的局面初步形成,黨風廉政教育不斷加強,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的領域逐步拓寬,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機制逐步建立。領導幹部廉潔自律、查處大案要案、糾正行業不正之風三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特別是中央紀委直接查處我省個別省級領導幹部嚴重違紀違法的案件,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依紀依法查處了一批重大案件,極大地教育了廣大黨員幹部。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深入開展,維護了黨紀國法的嚴肅性,增強了黨員幹部的廉政勤政意識,維護了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密切了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促進了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事實證明,我省各級黨組織是堅強有力的,廣大黨員幹部是廉潔勤政的,是值得全省人民信賴的。

但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我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與黨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不小差距。涉及少數領導幹部的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時有發生,一些單位主要負責人違紀違法案件比較突出。有的地方和部門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等侵害群眾利益和國家利益的現象依然存在,一些黨員領導幹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仍較嚴重。少數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不力,黨內監督尤其是對領導幹部的監督還比較薄弱。導致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土壤和條件還存在,特別是涉及建設工程、房地產開發和金融領域的案件增多,涉案金額大幅度上升。腐敗問題仍然是人民群眾十分關注的問題,反腐敗斗爭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

堅決反對和防止腐敗,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不堅決懲治腐敗,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會受到嚴重損害,黨的執政地位就有喪失的危險,黨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毀滅;不堅決懲治腐敗,全省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就會受到影響,實施西部大開發的各項政策措施就難以落實,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就難以實現。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立足於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進一步認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要著眼於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兩大歷史性課題,以堅定不移的態度、堅強有力的工作和堅持不懈的努力,進一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要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堅定信心,扎實工作,旗幟鮮明,從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抓起,毫不動搖地把反腐敗斗爭進行下去。在嚴格要求、嚴格管理黨員幹部的同時,要從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關心愛護廣大黨員幹部的成長,引導和激勵他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努力形成幹事、創業、廉潔、團結的良好局面。

二、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總體要求

按照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紀委二次全會精神,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省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在繼續下大氣力懲處腐敗的同時,加強教育,發展民主,健全法制、強化監督,創新體制,把反腐倡廉寓於各項重要政策措施之中,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更好地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富民興黔步伐的宏偉目標服務。

根據這個總體要求,我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在今後五年內要實現的基本目標是:黨員幹部廉潔從政的自覺性明顯提高,部門和行業風氣普遍好轉,對領導幹部行使權力的監督切實加強,防範腐敗的機制基本形成,反腐倡廉法制化程度有新的提高,腐敗現象蔓延的勢頭進一步得到遏制。

實現以上總體要求和基本目標,我省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應當著重把握好以下幾點:必須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始終做到「三個代表」作為衡量反腐倡廉工作成效的根本標准;必須堅持黨委統一領導、各方面齊抓共管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強大合力;必須圍繞發展這個富民興黔的第一要務來進行,服務於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在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健康發展;必須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全面貫穿於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執政能力建設的各個方面,體現在教育、管理、監督等各個環節;必須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方針,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必須依靠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保證人民群眾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對幹部實行民主監督。

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築牢黨員幹部的思想道德防線

防治腐敗,教育是基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要立足於教育,著眼於防範,築牢黨員幹部的思想道德防線。

按照中央關於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部署,認真組織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深刻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廣大黨員幹部的頭腦,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切實增強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抵禦住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的誘惑。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兩個務必」教育,使廣大黨員幹部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加強道德品質修養,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新的形勢下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把黨風廉政建設教育納入黨委教育工作的總體部署,完善教育制度,健全工作機制,改進工作方法。要重點抓好對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的教育,將黨風廉政教育列為中心學習組、黨校培訓和黨課教育的重要內容,貫穿到幹部培養、選拔、任用、管理和獎懲的各個環節,不斷加大黨紀政紀和法律法規教育力度。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導作用,弘揚正氣,鼓舞鬥志;運用發生在本地、本部門的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以案為鑒,警鍾長鳴。要按照省委的統一部署,努力把「五個一」(編寫一本弘揚正氣讀本、拍攝一部警示教育電教片、舉辦一次反腐倡廉成果展覽、匯編一本典型案例、撰寫一篇案件剖析文章)黨風廉政教育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扎實有效。

四、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力度,嚴厲懲處腐敗分子

查辦違紀違法案件是懲治腐敗的重要手段,是人民群眾評價反腐敗斗爭成效的一個重要標志。對任何腐敗分子都必須徹底查處、嚴懲不貸。各級黨委要切實加強對查辦案件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查辦大案要案的組織協調機制和制度,強化反腐敗協調小組職能,充分發揮執紀執法機關的職能作用,形成查處大案要案的工作合力。

在繼續重點查辦貪污、受賄、挪用公款案件和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的同時,要著重查辦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金融貸款、物資采購等領域和環節發生的案件,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國有資產嚴重流失案件,違反政治紀律和組織人事紀律案件,司法機關和行政執紀執法部門中貪贓枉法、徇私舞弊案件,領導幹部和執法人員為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等案件。重視查辦基層幹部嚴重以權謀私、侵害群眾利益的案件。要深入剖析大案要案,從中發現體制機制制度和管理上的薄弱環節,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和制度,堵塞漏洞,從源頭上防止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的發生。要加大對違紀違法人員經濟處罰和追繳違紀違法款物的力度,發揮經濟手段在遏制腐敗中的作用。

查辦案件是一項政治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態度要堅決,方法要穩妥。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黨紀國法為准繩,嚴格依紀依法辦案。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綜合考慮政治、經濟和社會效果,體現寬嚴相濟、區別對待的政策,扎實有效地推進反腐倡廉工作。通過查辦案件,懲處極少數腐敗分子,挽救教育犯錯誤的幹部,保護堅持原則、勇於改革創新的幹部,更好地維護全省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五、加強黨員幹部作風建設,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黨的作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和發展。要按照「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要求,切實解決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在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幹部生活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以黨風建設帶動政風和社會風氣的好轉。

抓住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個核心問題,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各級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與群眾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誠心誠意為群眾辦實事,盡心盡力為群眾解難事,堅持不懈為群眾做好事,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大力發揚艱苦奮斗、勤儉建國的精神,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決制止鋪張浪費行為,堅決反對搞脫離實際、沽名釣譽、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堅持求實、務實、落實的作風,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實際,加強調查研究,解決實際問題,注意總結經驗,加強工作指導,抓好工作落實。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嚴肅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自覺運用黨紀國法約束自己的言行。堅持用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把幹部在作風方面的表現作為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自覺規范從政行為,自覺遵守關於領導幹部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嚴肅幹部生活作風,樹立良好形象。

要以抓好深入治理教育亂收費、糾正醫葯購銷中的不正之風和減輕農民負擔為重點,加強綜合治理,繼續認真整頓治理部門和行業的不正之風。堅決糾正和嚴肅查處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以權謀私、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切實改進機關作風,改善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為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創造良好的服務環境。

六、深化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防範腐敗的體制機制

深化改革、創新體制,建立健全能夠有效防範腐敗的體制機制,是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的根本途徑。

按照建立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的要求,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財政管理體制和幹部人事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建立起選好人、用好權、管好錢的體制機制。以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改善行政管理;按照建立公共財政的要求,繼續推進財政制度改革,堵塞財政管理中容易滋生腐敗的漏洞,不斷健全財政管理體制;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認真貫徹《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建立健全科學的幹部選拔任用和管理監督機制,制定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的監督制度和用人失察失誤責任追究制,堅持和完善黨委對下一級黨委(黨組)、政府領導班子正職擬任人員投票表決制等制度,更好地預防和解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積極穩妥地推進司法體制改革,防止和克服司法領域的腐敗。

圍繞西部大開發重點項目的建設和新階段扶貧開發的實施,建立和完善重點建設項目、扶貧開發、退耕還林、移民搬遷等國債資金和各種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和監督制度,明確責任,加強檢查,保證資金專款專用。建立和完善重點工程項目質量終身責任制,對重點工程項目實施實行全過程監督,確保工程質量。對貪污挪用重點項目資金,偷工減料、違規操作導致質量事故,甚至「豆腐渣」工程的,要追究責任人的責任,觸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機關。

抓緊完善並嚴格執行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產權交易和政府采購等制度。認真吸取近年來我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中發生的多起領導幹部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的教訓,進一步規范領導幹部的廉潔從政行為;規范有形建築市場的中介服務,切實做到與政府主管部門機構分設、職能分離、人員分開、財務分賬;依法加強招標投標的監督和管理,進一步完善工程監理制度,建立並推行工程風險管理制度;嚴肅查處建設單位規避招標或搞假招標的行為,促進公開、公正、公平競爭機制的建立。規范土地市場秩序,建立健全土地公開供應等制度,對繼續採用行政手段出讓經營性土地使用權的,要追究有關領導幹部的責任。納入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采購限額標准以上的采購項目,都要實行政府采購;加強對政府采購工作人員和所聘專家的監督管理,政府采購管理機關與執行機構必須分設,嚴格規范采購行為。加快產權交易市場建設,積極實行產權交易進入市場制度。

七、加強監督制度建設,強化對黨員領導幹部行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必須健全民主制度,改革監督體制,從決策和執行等環節加強對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發展黨內民主,強化黨組織的監督作用。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進一步完善黨委內部的議事和決策機制。涉及重大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的使用,以及國有資產的重組並購等,必須經集體討論作出決定,嚴格按規定程序運作。完善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制度,提高民主生活會質量,充分發揮領導班子內部相互監督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黨內情況通報制度、情況反映制度和重大決策徵求意見制度,拓寬黨內民主渠道,使黨員對黨內事務有更多的了解和參與,加強對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的監督。認真執行領導幹部報告個人重大事項制度。實行領導幹部述職述廉制度,省、市(州、地)、縣(市、區、特區)黨委主要負責人每年要在全委會上報告本人及領導班子廉潔從政情況。逐步實行對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的質詢和民主評議制度。

按照中央實行巡視制度的要求,加快巡視工作制度化、經常化建設步伐。在省、市(州、地)黨委設立巡視辦公室,明確機構、人員編制,對各地、各部門黨政領導班子及其成員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民主集中制原則、選拔任用幹部條例、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廉潔自律規定等情況進行巡視。

認真落實上級黨委、紀委主要領導同下級黨政主要負責人開展廉政談話的制度。要圍繞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廉潔自律、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工作等問題與下級黨政主要負責人交換意見,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對新任職的領導幹部要有針對性地開展任前談話,提出廉潔從政要求;要加強對幹部執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情況的監督,發現有苗頭性問題時,要進行誡勉談話,早打招呼,及時提醒,嚴格要求。

認真推行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注重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在幹部任用和獎懲中的運用。在縣級以下黨政領導幹部、國有企業領導人員中,切實推行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制度,並不斷擴大縣級以上黨政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的范圍。逐步推行重大事故問責制。

擴大基層民主,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進一步推行和完善政務公開、廠務公開、村務公開等辦事公開制度,擴大公開范圍,注重公開效果,提高公開質量。凡是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公用事業單位,都必須實行辦事公開制度,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重視發揮新聞輿論監督的作用。健全信訪舉報管理制度,使群眾舉報的問題得到認真處理。

八、切實加強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領導

各級黨委必須認真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加強領導,狠抓落實,堅定不移地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

各級黨委要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作為事關全局的大事,擺在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工作的整體格局,與經濟工作和其他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通盤考慮、統一部署,促進反腐倡廉與改革和建設各項事業協調發展。要及時掌握和認真分析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工作思路和措施,切實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力度到位,抓住突出問題、抓住重點方面、抓住薄弱環節,下大決心、用大力氣認真抓落實,確保成效,取信於民。

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各級黨委(黨組)要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堅持和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依靠群眾支持和參與的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黨政一把手要負好總責、管好班子、帶好隊伍,對重大問題必須親自過問、一管到底。領導班子成員要根據分工,抓好分管部門、單位的反腐倡廉工作,抓好職責范圍的黨風廉政建設。各級各有關部門都要按照責任制的要求具體抓好落實。要加強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和考核,並把這項工作的成效作為評價考核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加強面上檢查的同時,每年應選擇部分地方和單位進行重點檢查考核。實行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領導幹部對自己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敷衍塞責、不抓不管,以致不正之風嚴重、屢屢發生大案要案,產生惡劣影響的;在選拔任用幹部中,違反《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用人失察失誤造成嚴重後果的;嚴重官僚主義失職、瀆職,造成國家重大經濟損失和重大人身傷亡事故的,要按照規定對有關責任人進行組織處理或紀律處分

各地、各部門每年要向上級黨委、紀委報告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情況。

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要發揮好表率作用,在執行好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同時,切實加強自身的廉潔自律。要加強黨性鍛煉,加強世界觀改造,時刻牢記「兩個務必」,築起牢固的思想道德防線;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奉獻精神和利益原則、黨的事業和個人價值、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關系,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自覺地為民盡責,為黨分憂,真正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絕不能利用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謀取私利;要切實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決不允許、更不能縱容支持他們利用領導幹部的職權和職務影響謀取私利,與民爭利;要更加自學地接受黨組織和群眾的監督。

各級黨委要加強對紀檢工作的領導,支持紀委全面履行職責。要定期聽取紀委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匯報,指導和支持紀委開展工作。對紀委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及時研究解決,做紀委執紀辦案的堅強後盾。要努力改善紀委機關的工作條件,保障紀委機關順利開展工作。要從政治上關心和愛護紀檢幹部,建立有效保護紀檢幹部履行職責的機制。各級紀委要自覺接受各方面的監督,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加強對派駐機構的領導和管理,嚴格依紀依法辦事,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和任務,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同一切違紀違法行為作堅決斗爭,做忠於黨、忠於人民的堅強衛士。

堅決拒腐防變,是全黨的一項長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是各級黨組織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大精神,以實際行動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富民興黔步伐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㈣ 貴州省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5年貴州省國土資源工作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和各有關部門的支持下,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國土資源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國土資源部和國家測繪局的決策和指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將資源保障與資源調控相結合,行政管理與社會服務相結合,加快促進資源配置從行政審批到市場配置轉變,管理手段從傳統方式向現代科技轉變,不斷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對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平,勇於創新,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

●加強國土資源的管理和保護,積極為全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採取切實措施,嚴格保護耕地,全面落實最嚴格的資源保護制度,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土地和礦產資源市場建設更加規范,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力度進一步加大。

●國土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取得新的進展。

●為摸清土地資源家底,全面查清全省土地利用現狀,為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農用地分等定級服務,利用衛星遙感資料全面啟動土地利用更新調查。

●地質環境管理不斷加強,地質災害監測預防取得新的成績。

●測繪事業不斷發展,基礎測繪成果顯著。

●在中共貴州省九屆七次會議上,通過了《中共貴州省委關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人口資源環境工作的意見》,就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確的目標、任務和要求。

●廣泛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一、土地資源

(一)土地資源狀況

據2005年土地利用現狀變更調查結果,全省土地總面積為17 615 246.61公頃,其中農用地15 287 556.73公頃,建設用地540 606.60公頃,未利用地1 787 083.28公頃。與2004年相比,農用地減少2 474.31公頃,建設用地增加5 712.84公頃,未利用地減少3 238.53公頃(圖1)。

(二)土地面積結構變化情況

2005年全省耕地增加3 170.36公頃。增加來源如下:土地整理576.22公頃,開發2 215.44公頃,復墾105.87公頃,農業結構調整55.55公頃,其他217.28公頃(圖2)。

2005年全省耕地減少12 567.16公頃。減少原因如下:各項建設佔用耕地3 113.52公頃,生態退耕6 789.55公頃,自然災害損毀386.25公頃,農業結構調整1 596.33公頃,其他681.51公頃(圖3)。

圖1 2005年貴州省土地利用現狀

圖2 2005年貴州省耕地增加來源構成

圖3 2005年貴州省耕地減少因素構成

(三)土地開發、復墾和整理情況

2005年全省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土地開發整理工作,首次召開土地開發整理工作會議,制訂實施了《關於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管理的改革意見》、《關於嚴格規范土地開發整理項目施工和設備材料采購招投標活動的意見》等管理規章及多個規程規范。積極推進土地整理和高標准農田建設,土地開發整理復墾項目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開發整理專項規劃,從立項、規劃設計、工程施工到項目竣工驗收嚴格按照項目管理程序和規定申報、組織實施。在土地開發整理工作中,堅持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的實施與扶貧開發、移民安置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有機結合,注重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三者的有機統一。

2005年經審查批准國家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13個,預算資金為19.81億元,可復墾和整理中低產田近6 233.00公頃;省投資土地開發整理項目11個,計劃新增耕地約306.67公頃。2005年共完成部、省、市三級土地開發整理項目 236個,新增農用地2 635.68公頃,其中耕地2 461.70公頃。

二、礦產資源

(一)礦產資源現狀

全省至今已發現各類礦產110種以上,發現礦床、礦點3 000餘處。其中72種礦產不同程度探明了儲量,主要儲量產地1 344處。有42種礦產儲量排名全國前十位,以煤(煤層氣)、鋁、磷、錳、金、重晶石、水泥原料等最具優勢,不僅資源豐富,而且現實經濟優勢明顯,在全國或西部大開發中佔有重要地位。具體如下:①煤礦是全省最重要的能源礦產,現有資源儲量492億噸,集中分布於西部的六盤水和畢節地區,尤其是可供開發利用的低硫優質煤豐富,佔全省總量的1/3;②是中國鋁土礦的三大產區之一,集中產於中部,資源儲量4.22億噸;③是我國三大磷礦的集中產區,也是富磷產出最多的省區,集中於開陽、瓮福和織金等地區,資源儲量26.87億噸,列全國第二位;④錳礦集中分布於遵義與松桃兩地,保有儲量7 664萬噸,佔全國總量的13%;⑤是率先發現具工業價值微細粒浸染型金礦的省區,也是該新型金礦探明儲量最多的地區,主要分布於黔西南,儲量166噸,排全國第十位;⑥全國1/3的重晶石集中於貴州,主要分布在黔東南地區,資料儲量1.12億噸,天柱大河邊儲量達1.08億噸,成為全國最大的礦區;⑦是沉積岩的「王國」,水泥用灰岩及其配料資源豐富,分布廣泛,遍及省內各地,水泥灰岩資源儲量16.41億噸,水泥配料用砂岩、粘土、頁岩儲量分列全國第五、第八、第十位。

(二)地質勘查投入與勘查成果

全省共有從事地質勘查的單位46個,從業人員8 959人,主要分屬於地礦、有色、煤田、核工業、建材、化工等部門。

全年投入地質勘查費用(除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共23 909.62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撥款1 273.50萬元,地方財政撥款583.80萬元,企事業單位投入20 692.31萬元,其他投入1 360.01萬元。

完成機械岩心鑽探工作量205 018米,坑探工作量1 379米。開展地質勘查工作的礦種有15種,主要是煤礦、錳礦、銅礦、鋁土礦、汞礦、銻礦、鉛鋅礦、金礦、硫鐵礦等。

新發現礦產地3處。

新查明礦產儲量:煤礦資源量10.50億噸,錳礦資源量245礦石萬噸,鎳礦5 239金屬噸,普通螢石14礦石萬噸。

(三)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利用情況

1.頒發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情況

2005年完成了全省9個地州市及18個礦產資源重點縣礦產資源規劃的審批工作,編制全省級鋁、磷、金、化工煤等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專項規劃,礦產資源規劃體系已初步形成。在實施《貴州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的過程中,嚴格按照「有序有償、供需平衡、結構優化、集約高效」的要求,妥善處理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的利益關系,按照「大煤保大電」,集中建設大型鋁工業基地,合理配置礦產資源的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嚴格按照《貴州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的規定審批探礦權和采礦權,對不符合《規劃》要求的勘查、開采項目不予批准探礦權、采礦權。截至2005年底,全省經批准登記有效的勘查許可證743件、采礦許可證9 016件,批准登記面積14 849.95平方千米,收取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1 037.75萬元。

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基本情況

強化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科學管理。取締不具備辦礦條件、布局不合理、破壞浪費資源的礦山,使礦山的開發基本實現了礦權明晰、依法辦礦的格局。2005年全省礦山數達6 329個,礦山從業人員為264 111人,礦業總產值達131.11億元,利潤總額為24.80億元。

三、國土資源市場

1.保護耕地,保障發展

採取嚴格措施,切實保護耕地。積極參與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健康平穩發展。在實施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的同時,確保重點建設項目和城市、城鎮重要基礎設施建設的土地資源供應。在全省新增的建設用地中,有80%以上投向能源、交通、水利水電等基礎建設項目。積極為重點建設項目辦理先行用地和正式用地審批手續。2005年經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建設用地面積14 627.97公頃,其中農用地轉用5 772.90公頃,耕地4 556.34公頃。建設用地批後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大,審批、退件、城市用地信用等信息在公眾網路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為全省經濟建設提供了資源保障和服務。

2.土地徵用情況

各級國土資源部門把維護群眾利益作為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著力解決征地等工作中侵害農民利益的問題,採取切實措施保障被征地農民的長遠生計,被征地農民的知情權得到充分尊重,多途徑安置得到逐步推廣。按照國土資源部的安排,在全省開展了制訂統一年產值標准和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工作。

3.土地市場建設和土地供應及收益情況

繼續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強土地市場建設,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土地資源的作用,挖掘存量土地潛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積極推行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式,建立土地有形市場,使經營性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制度得到全面落實。2005年全省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2 631宗,面積882.11公頃,收取地價款33.99億元。其中,通過招標拍賣掛牌出讓1 390宗,面積548.11公頃,收取地價款29.43億元。

全省土地二級市場共轉讓土地10 871宗,面積287.43公頃,收入7.25億元;出租23宗,面積9.69公頃,獲租金176.63萬元;抵押4 917宗,面積3 391.31公頃,獲貸款金額56.31億元。二級市場的運作有效地盤活了存量土地資產,促進了存量土地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4.探礦權采礦權市場

進一步加強對探礦權與采礦權的管理,規范探礦權、采礦權審批。組織開展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程序工作,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三率」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為強化礦產資源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勘查、合理開采、綜合利用的方針和完善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要求,切實加強了對全省煤、磷、錳、金等礦種的礦權管理。

2005年全省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1 319件,獲合同金額2 524.97萬元;轉讓采礦權36宗,獲價款1 721.97萬元。

四、國土資源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2005年,全省加大對違反國土資源法律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尤其加大對侵害農民利益的土地等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對2003年以來征地補償安置不到位,引起群體上訪或重復上訪的234個建設項目進行了排查處置,被征地農民合法權益得到進一步維護。2005年開始實施的國家和省重點建設項目未因征地補償問題引起群體上訪事件。

五、國土資源行政復議情況

2005年全省土地、礦產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47件,本年受理41件,本年結案49件(含2004年未結案件8件)。

六、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保護工作

1.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成效明顯

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成效顯著。各級政府、部門措施得力,加強汛期巡查,明確政府領導責任,強化部門工作責任制,開展治理責任認定,加大治理經費投入。全年發生地質災害121起,造成14人死亡,14人受傷,未發生群死群傷事件。金沙、桐梓等縣成功避讓地質災害17起,避免526人傷亡,是地質災害傷亡最低、成功避讓最多的一年。

2.建立每年2 000萬元省級地區災害防治專項資金,用於重大地質災害的治理。《貴州省地質環境條例》已由省人民政府報請省人大待討論通過

3.地質遺跡和礦山環境保護有新的突破

地質遺跡保護實現了從單純強調保護向保護開發並重的地質公園建設轉變。全省建立了台江古生物化石省級自然保護區和關嶺、烏當、綏陽、獨山,烏蒙山、平塘等省級地質公園;關嶺、興義、織金洞、綏陽雙河洞、六盤水烏蒙山及平塘六處省級地質公園晉升為國家地質公園,獲國家資金補助近1 000萬元。

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計劃得到實施。開展了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遵義市、銅仁地區、開陽縣、習水縣已制定並發布了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資金管理辦法。《貴州省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收繳與使用管理規定》已經擬定。

七、國土資源管理機構、人員培訓情況

全省縣級以上的國土資源行政管理人員共4 501人。其中:行政編制人員1 607人,占總人數的35.70%;大學專科以上學歷人員3 217人,占總人數的71.47%(圖4)。

2005年各級國土資源管理人員參加各類院校培訓866人次,學歷教育542人次,通過各類院校的學習和培訓,各級國土資源管理幹部的業務和政治素質有了明顯提高。

圖4 2005年貴州省國土資源管理人員學歷情況

八、2006年全省國土資源工作要點

1.全省國土資源工作總的思路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積極參與宏觀調控,保障經濟社會發展,促進資源節約和集約利用,深化改革、從嚴管理、完善體制、提高素質,依法行政,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強化社會公共服務,為實現全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2.2006年全省國土資源工作的主要任務

2006年是「十一五」的開局之年,是開展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加強地質工作的重要一年,也是鞏固土地市場治理整頓成果的重要一年,做好2006年工作對完成「十一五」規劃確定的總體目標至關重要。

(1)加快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進度,進一步增強參與宏觀調控的力度。

(2)嚴格保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將基本農田保護與建設作為耕地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設國家級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

(3)繼續為經濟建設和西電東送提供國土資源保障和優質服務。為國家和省重點建設項目做好用地服務工作。

(4)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探索合理開發和利用礦產資源的治本之策。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精神,全力以赴完成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工作任務。

(5)加大地質和礦產資源勘查工作力度,努力提高資源供給能力;繼續做好公益性、基礎性地質工作。

(6)嚴格保護群眾合法利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建立完善地質災害預警系統。

(7)嚴格依法行政,努力提高公眾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重點是依法行政制度建設,以及懲治和預防腐敗制度建設和幹部考核任用制度建設。

(8)進一步加大科技和測繪工作力度,逐步提高國土資源管理科技工作水平。

(9)切實加強基礎業務建設,保障國土資源管理水平邁上新台階。

(10)繼續開展完善體制提高素質活動,進一步推進鄉鎮國土資源管理所建設。

(11)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積極探索建立與全省國土資源管理實際相適應的政策制度、監督與懲治並重的預防腐敗工作機制。

㈤ 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

有的,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網址http://www.gzrst.gov.cn/。

(5)貴州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擴展閱讀: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貴州省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廳字〔2009〕12號)和《中共貴州省委、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省人民政府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黔黨發〔2009〕7號),設立貴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1],為省人民政府組成部門。

根據上述職責,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設24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政務公開、安全保密、目標管理和後勤保障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

(二)政策法規處。

組織開展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研究工作;承擔重要文稿起草工作;協調專家咨詢工作;承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新聞發布工作;負責起草相關法規、規章草案,參與立法論證等工作;承擔機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負責相關行政復議及行政應訴工作。

(三)綜合規劃開發處。

編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負責全省人力資源需求和社會保險事業發展預測分析,承擔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統計綜合管理與分析工作;承擔全省人才資源開發工作;承擔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信息化建設規劃工作。

(四)財務處。

承擔編制全省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草案工作;參與擬訂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資金(基金)財務管理辦法並監督實施;編制本部門預算、決算,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的財務會計制度建設、資金資產管理與監督以及績效評價工作;承擔有關科技項目和外援貸款項目管理工作。

(五)就業促進處。

擬訂就業規劃和年度計劃;擬訂勞動者平等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跨地區有序流動的政策;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參與擬訂專項就業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擬訂全省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政策和措施,指導、協調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並督促檢查;擬訂就業援助和特殊群體就業政策;擬訂國(境)外人員(不含專家)入黔就業管理政策;指導和規范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管理。

(六)人力資源市場處。

擬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政策和規劃及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市場准入管理制度;指導和監督對職業中介機構的管理;參與擬訂人員調配政策,按規定承辦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和中央在黔有關單位接收大中專畢業生、人員調配事宜。

(七)軍官轉業安置處(貴州省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小組辦公室)。

擬訂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培訓計劃;承辦轉業軍官的接收、安置和培訓工作;負責協調有關部門做好轉業軍官隨軍調(遷)家屬的安置工作;擬訂省內企業軍隊轉業幹部解困和穩定政策;承擔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幹部管理服務工作;承辦省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小組的具體工作。

(八)職業能力建設處。

擬訂城鄉勞動者職業培訓政策、規劃和管理辦法及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激勵政策;擬訂職業分類、職業技能地方標准;完善職業技能資格制度;擬訂全省技工學校及職業培訓機構發展規劃和管理規則並監督實施,指導師資隊伍和教材建設。

(九)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

擬訂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和繼續教育政策;承擔職稱評審及管理工作,推行和強化執業資格制度和資格考試制度,承辦深化職稱制度改革事宜;承擔高、中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的組建及相關工作;承擔組織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的推薦、選拔和管理工作;擬訂吸引國(境)外專家、留學人員來黔(回黔)工作或定居政策;承擔博士後工作站、流動站的組建及其管理工作;擬訂吸引人才政策和國(境)外機構在黔招聘專業技術骨幹人才管理政策。

(十)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處。

指導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人事管理工作;指導監督實施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人員公開招聘、聘用及崗位管理工作;擬訂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考核、獎勵、處分、辭職、辭退等管理政策;承辦高級專家延聘工作;擬訂事業單位招聘國(境)外人員(不含專家)政策並組織實施。

(十一)農民工工作處。

貫徹落實國家農民工工作政策和規劃,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推動農民工相關政策的落實,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協調處理涉及農民工的重大事件;指導、協調農民工工作信息建設。

(十二)勞動關系處。

貫徹落實國家勞動關系政策;擬訂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實施規范,負責勞動合同管理;指導和監督省內企業落實職工工資收入分配政策,指導和監督省內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和企業負責人工資收入分配;指導勞動標准擬訂工作;監督執行國家企業職工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制度;擬訂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政策和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參與勞動模範評定工作。

(十三)工資福利處。

擬訂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工資規劃和調控管理政策;擬訂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收入分配、福利和離退休政策;管理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總額,承辦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政策實施和工資統發工作;指導全省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總額管理工作;貫徹執行機關、事業單位津貼、補貼制度;協調省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管理服務工作;承擔省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提前退休手續辦理工作[1]。

(十四)養老保險處。

擬訂全省機關企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及補充養老保險政策,逐步提高基金統籌層次;擬訂全省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政策、規劃和標准;擬訂全省養老保險基金管理辦法;擬訂養老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制度;完善省內企業職工離退休政策;辦理省本級企業職工提前退休手續。

(十五)失業保險處。

擬訂全省失業保險政策、規劃、標准和全省失業保險基金管理辦法;建立省內失業預警制度,擬訂全省預防、調節和控制較大規模失業的政策;擬訂經濟結構調整中涉及職工安置權益保障的政策和省內失業人員疾病、生育、死亡的有關待遇政策。

(十六)醫療保險處。

擬訂全省醫療保險、生育保險政策、規劃和標准及全省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基金管理辦法;擬訂全省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葯店的服務管理辦法和結算辦法及費用支付范圍;擬訂省內城鎮職工疾病、生育停工期間的津貼標准和全省機關企事業單位補充醫療保險政策和管理辦法。

(十七)工傷保險處。

擬訂全省工傷保險政策、規劃和標准;完善全省工傷預防、認定和康復政策;擬訂全省工傷傷殘等級鑒定標准;組織擬訂全省工傷保險基金管理辦法和定點醫療機構、葯店、康復機構、殘疾輔助器具安裝機構的資格標准。

(十八)農村社會保險處。

擬訂全省農村養老保險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的政策、規劃和標准;擬訂全省農村社會保險基金管理辦法和征地方案中有關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措施的審核辦法。

(十九)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處。

擬訂全省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監督制度;擬訂社會保險基金運營政策和運營機構資格標准;依法監督全省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征繳、支付、管理和運營,並組織查處省內重大案件;承擔省社會保障監督委員會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二十)調解仲裁管理處。

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勞動爭議、人事仲裁的法律、法規、規章、政策;擬訂勞動爭議、人事仲裁製度的實施規范,指導全省勞動爭議、人事仲裁工作;指導開展勞動爭議、人事仲裁預防工作;依法組織處理重大勞動爭議、人事仲裁及相關協調工作。

(二十一)信訪辦公室。

擬訂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訪工作規章制度,監督、檢查、指導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信訪工作;負責受理、組織、協調、交辦、轉送、督辦涉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信訪事項。

(二十二)勞動監察局。

擬訂勞動監察工作規劃和工作規范;組織實施勞動監察,依法查處和督辦重大案件;指導全省勞動監察工作;協調跨區域勞動者維權工作,組織處理有關突發事件;承擔其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監督檢查工作。

(二十三)外國專家局。

歸口管理來黔工作的外國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的專家;擬訂引進國外智力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規劃;組織實施重大智力引進項目計劃;負責全省聘請外國專家和出國(境)培訓項目年度計劃的編制、項目審核、申報和出國(境)培訓工作;指導協調出國培訓備選人員外語水平考試工作;協調管理引進國外智力成果的評估、鑒定和推廣工作;負責中等以下教育機構聘請外國專家資格認可工作;負責外國專家來黔工作許可、介紹外國文教專家來黔工作的境外組織資格許可工作;牽頭負責外國專家的管理服務工作;承擔國家外國專家局交辦的其他工作;指導協調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對外交流與合作事宜。

(二十四)人事處。

承擔廳機關、省公務員局和直屬單位機構編制、幹部人事等工作;負責廳機關、省公務員局和直屬單位幹部職工的教育培訓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廳機關、省公務員局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設置機關黨委辦公室。

離退休幹部處負責廳機關、省公務員局和直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紀檢監察機構省紀委派駐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紀檢組、省監察廳派駐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監察室,行政編制6名。其中,紀檢組長1名,紀檢組副組長 (監察室主任)1名,監察室副主任2名。

㈥ 2010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的2009年政府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極為困難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和乾旱等自然災害的不利影響,我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決貫徹中央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總體要求和各項決策部署,在中共貴州省委的領導下,在省人大、省政協的監督、支持和幫助下,認真履行政府職責,與全省各族幹部群眾一道,齊心協力、沉著應對、多措並舉,努力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全省經濟社會在逆境中沿著正確的方向奮力前行,歷史性跨越的宏偉事業取得新的進展。
預計全省生產總值3887億元,增長11%;財政總收入和一般預算收入分別為779.58億元和416.46億元,增長15.9%和19.7%,一般預算支出1358.76億元,增長28.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438.18億元,增長30.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7.25億元,增長19.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實際增長10.9%和10%左右;年末全省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比年初增加1161.2億元和1087.2億元。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沉著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嚴峻挑戰,經濟形勢回升向好。我們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攬子計劃,緊緊抓住中央擴內需、保增長的政策機遇,爭取到四批中央新增投資安排我省共140.7億元,同時加大省級財政投入,重點用於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保障性住房、農村民生工程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增加即期需求,帶動民間投資。按照中央「三個百分之百」的要求,全力推進中央新增投資項目等重點工程建設,盡可能多地形成實物工作量,有力地拉動了經濟的持續增長。在年初省內用電需求銳減、經濟運行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下,以穩定煤、電生產為核心,加強經濟運行調節,從8月份起省內用電量轉為正增長並屢創歷史新高,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後、農民增收困難的狀況正在逐步得到改善。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中央和省級財政安排198.93億元支持「三農」,增長63.5%,其中各類涉農補貼52.32億元。由於我省這些年有效灌溉面積大幅度增加、農業生產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在遭遇高溫乾旱天氣的情況下,糧食總產量仍然達到1168.27萬噸,增長0.9%。草地生態畜牧業產業化科技扶貧示範縣增加到43個,畜牧業增加值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1個百分點。規模化商品蔬菜基地和蔬菜產業帶加快建設,蔬菜種植面積1200萬畝,增加121.2萬畝,全省農民人均蔬菜種植純收入466元,比上年增加78元。茶葉、馬鈴薯、中葯材、辣椒、精品水果等大宗特色農產品加快發展。開展了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試點。啟動建設17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新增農村金融服務機構290個,實現了鄉鎮全覆蓋。以「四在農家」等創建活動為載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深入推進,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新增使用沼氣農戶26萬戶,建成200座大中型聯戶沼氣池。扶貧開發力度進一步加大,減少農村貧困人口50萬人,易地扶貧搬遷4萬人,農村貧困人口轉移就業培訓10萬人。積極開展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工作,有力拉動了農村消費。
第三,強力推進以交通和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破解交通瓶頸制約和工程性缺水難題取得較大進展。省會貴陽通往全國七小時快鐵交通圈建設加快推進,貴廣快速鐵路建設進展順利,貴陽至昆明、長沙、重慶、成都快速鐵路獲國家批准立項,貴陽鐵路樞紐等鐵路項目加快建設。完成鐵路投資79.41億元,增長1.6倍。以縣縣通高速公路為重點的公路建設加速推進,完成公路投資312.18億元,其中高速公路206.2億元,分別增長49.5%和71.2%;公路通車里程13.5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88公里;在建高速公路2023公里,已開工或建成高速公路的縣由上年的32個增加到70個。實施國省干線公路改造1501公里,開工建設通鄉油路3453公里,「十一五」規劃的1萬公里通鄉油路提前一年全部開工建設,新增90個鄉鎮通油路或水泥路、2277個建制村通公路。畢節機場開工建設。西南水運出海通道貴州段航運擴建工程完成總投資的一半以上。水利建設扎實推進,中央和省級財政投入51.08億元,增長1.3倍。黔中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建設,貴州人半個世紀的夢想終於變為現實。「滋黔」一期工程建設和大型灌區續建配套改造加快推進。完成180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130萬畝煙水配套工程年度建設任務可如期完成。新增解決31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農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積達到0.58畝,人均半畝基本口糧田建設規劃啟動實施。
第四,加力提速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工業經濟整體實力和城市建設水平穩步提升。能源、原材料、煙酒、裝備製造等優勢產業對工業經濟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一批大中型煤礦建成投產,新增煤炭生產能力1500萬噸,原煤產量1.37億噸,增長14.8%;貴州電網統調發電量1171億千瓦時,增長20.1%;全省售電量1095.89億千瓦時,增長18.2%。一批原材料工業項目建成投產。白酒工業實現利稅95億元,增長7.1%;茅台酒基酒產量達到2.3萬噸。卷煙工業實現稅費100.47億元,增長12%;貴陽卷煙廠易地技改項目建成投產,工藝裝備水平全面提升,卷煙生產能力達到100萬箱以上。以貴陽、遵義、安順為重點的重大裝備製造業基地和國家級研發基地建設加快推進。特色食品、民族制葯等產業加快發展,旅遊商品得到進一步開發。實施了一批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省重大科技專項。獲專利授權2084件,增長20.6%。綜合科技進步水平指數、科技活動產出指數分別提高2.7和3.9個百分點。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加速推進。城市污水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燃氣普及率分別提高10.2、4.7和2個百分點。重點城鎮整治和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制定並實施戶籍制度改革政策,改革試點有序推進。旅遊設施逐步改善,旅遊人數和旅遊總收入實現較快增長,服務業加快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進一步提高,促進了農村人口向城市和非農產業轉移。
第五,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整體水平特別是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中央和省級財政共安排21億元、轉貸各地10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用於農村危房改造,完成23.96萬戶改造任務。新建廉租住房7.9萬套,新增租賃補貼2萬戶。煤礦棚戶區改造和採煤沉陷區治理加快推進。受地質災害威脅嚴重的農房和學校搬遷治理工作有序實施。完成城鄉電網建設改造投資127.82億元,增長1.4倍;解決了最後2.9萬戶無電戶通電問題,比規劃提前一年實現戶戶通電。與國家提高扶貧標准政策相銜接,省級財政對各縣農村低保補助測算標准提高到1196元,安排農村低保補助資金23.24億元,比上年度增加10億元。城市低保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分類施保進一步鞏固,55.45萬人享受城市低保,月人均補助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村五保戶季度人均供養水平提高51元。採取「五緩四減三補貼」政策幫助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困難企業穩定就業崗位,加強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人群就業指導服務,城鎮新增就業19.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81%。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現省級統籌,在11個縣啟動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養老保險逐步從服務城鎮向統籌城鄉轉變。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均超過計劃任務。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全面推行,並將在校大學生納入保險范圍。中央及中央下放地方和依法破產的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問題得到解決。對220萬城鄉困難群眾實施了醫療救助。兌現了國家核定批復我省的47.8萬農村移民的後期扶持政策。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兩位數的「雙降」。初步建立了全省流通領域食品安全檢測體系。信訪工作得到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加大,「平安貴州」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人民群眾安全感提高3.93個百分點。
第六,加強節能減排、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3%,完成了國家考核目標任務。淘汰落後產能工作扎實推進,在全國率先實現10萬千瓦及以下小火電機組全部關停。新建成57個城鎮污水處理項目。深化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收費改革,完善脫硫設施運行管理辦法,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3%和4.8%。在清水江和三岔河流域分別開展水污染補償試點和實行河長制管理模式,出境河流斷面水質穩步改善。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穩步推進。55個縣石漠化綜合治理試點完成治理面積653.71平方公里。完成營造林面積341.8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34.6平方公里。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獲國務院批准,為我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戰略實施提供了堅實的用地保障。全年新增建設用地22.33萬畝,增加2.6倍。整理復墾開發土地53.49萬畝,其中新增耕地20.3萬畝。礦產資源勘查取得新成果。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全面推進。循環經濟工業基地項目加快建設,六盤水市被國務院納入國家循環經濟區試點。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分別提高2和1.4個百分點。
第七,下大力解決社會事業發展長期滯後的問題,一些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各級財政用於教育事業的投入進一步加大。「兩基」順利通過國家督導評估檢查,標志著我省義務教育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普九」債務化解全面完成。農村初中和小學生均公用經費保障標准分別由375元和225元提高到500元和300元,提前一年達到國家生均定額標准。對63萬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實行生活費補助政策,受助面由初中擴大到小學。對37.02萬名普通高中特困生、中等職業學校學生、高校貧困生給予資助。新招聘特崗教師7012名。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工作順利完成。貴州大學校園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各級各類教育加快發展。啟動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4.25%,提高2.13個百分點。及時有效應對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手足口病,加強結核病、艾滋病等傳染病的防控。完成54.6萬戶地氟病防治爐灶改良任務。新建和改擴建36個縣級醫院、133個中心鄉鎮衛生院、2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建4000個村衛生室,擴建4個地級以上重點中醫院。堅持把穩定和降低生育水平作為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首要任務,人口自然增長率6.96‰。實施出生缺陷干預覆蓋常住出生人口的80%以上。對110萬獨生子女戶、雙女戶家庭兌現了獎勵扶助和優惠政策。新建或改擴建195個中心鄉鎮計生服務站。「貴州侗族大歌」被聯合國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圍繞慶祝建國60周年、貴州解放60周年,推出了一批文藝精品。貴州數字圖書館建成並面向全省提供公共服務。完成了一批縣級公共圖書館和文化館、縣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支中心、鄉鎮綜合文化站、社區文化活動室的建設改造或設備配置。貴州民族文化宮博物館、圖書館、藝術館建成並對外開放。建成33萬座農村廣播電視衛星地面接收站,農村新增可接收廣播電視人口120萬人。完成全省有線電視網路整合,新增城鎮數字電視用戶65萬戶。基本實現每個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場電影。參加第十一屆全運會取得歷史最好成績。第九屆全國民運會籌備工作扎實有序推進。全民健身運動蓬勃開展,建成農民體育健身工程800個。人才強省戰略深入實施。老齡、婦女、兒童和殘疾人事業取得新進步。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檔案、氣象、人防、參事、新聞出版等工作取得新進展。
第八,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逐步增強。省屬國有中小企業改革改制和省屬國有企業辦全日制普通中小學移交工作基本完成,全面終結全省144戶國有企業政策性關閉破產的法律程序。引進戰略投資者參與省屬國有企業重組取得積極成效。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省級財政對非公有制企業和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等工作有序開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農村綜合改革深入推進,在32個縣開展了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完成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在31個縣實施了省直管縣財政管理方式改革試點,啟動省和部分市縣非稅收入管理改革。省級政府機構改革基本完成,地縣政府機構改革有序開展。監獄體制等改革積極推進。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深入開展。國際經濟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增長10%。交通、水利、能源、旅遊等領域的跨區域合作不斷深化。
過去一年,我們堅持把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障。加強行政立法,試行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草案委託起草,拓寬公眾參與立法途徑。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11件地方性法規草案,制定頒布4件省政府規章。深入推進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不斷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積極完善政府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機制。高度重視並認真辦理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加大對中央新增投資項目和涉及民生項目的審計和監督檢查力度,規范資金使用和管理。具有行政審批職能的47個省級單位的988項行政審批事項納入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行政復議工作不斷加強。政務公開工作深入開展。深入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繼續保持反腐敗斗爭的高壓態勢,查處了一批違法違紀案件。
各位代表!2009年我省各行各業取得的成績特別是一些重點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實踐證明,雖然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但只要我們不自甘落後、不亦步亦趨、不急功近利、不爭論折騰,始終堅持經濟落後工作不能落後的信念,始終堅持在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大格局中敏銳捕捉發展機遇,始終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系統謀劃可持續發展,始終堅持沿著正確方向做正確的事,振奮精神、團結拼搏,扎扎實實幹事創業,完全可以把工作做得出色,在某些方面達到先進水平,完全有可能在較短時期內推動我省各項事業邁上新台階,奮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是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和國家各部門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省各族幹部群眾共同奮斗、辛勤勞動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向駐黔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部隊官兵、公安政法幹警,向所有關心和支持我省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困難,鞏固經濟回升基礎、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態勢面臨嚴峻挑戰;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仍然是制約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首要矛盾;城市化和工業化推進力度、速度與現代經濟發展的要求仍有較大差距;農業結構不合理,農業產業化、農產品商品化程度低,制約了農民增收;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還需繼續加大;節能減排任務十分艱巨;影響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矛盾仍較突出,對外開放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特別是與我省交通物流等硬體環境加快改善相適應的前瞻性有待進一步增強;政府行政效能、管理服務水平與形勢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一定差距。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認真對待,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㈦ 關於貴州省棚戶區改造有哪些優惠政策

黔建保發〔2010〕281號

關於推進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區行署,各縣(自治縣、市、市轄區、特區)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及有關企業:
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會議、推進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座談會議精神,切實改善我省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居民尤其是國有困難企業棚戶區職工住房條件,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推進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建保〔2009〕295號)精神,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就我省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統一思想認識
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改善民生、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供水、排污等生活設施不健全,災害隱患大,中低收入家庭比例高,群眾要求改造的呼聲強烈。實施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有利於加快解決中低收入群眾的住房困難,提高生活質量,改善生活環境;有利於順利推進企業破產改制工作,維護社會穩定;有利於住房困難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提高黨和政府的威信,增強人民群眾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利於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環境,集約利用土地,加快城鎮化進程;有利於帶動投資,促進居民消費,推進平安社區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統一認識,加強領導,按照國家和省推進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決策和部署,積極開展本地區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切實解決棚戶區居民的住房困難。
二、明確工作責任
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把棚戶區改造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認真履行職責。市(州、地)、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是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的責任主體,要明確部門責任,落實具體措施,切實做到政策到位、規劃到位、資金到位、供地到位、監管到位和分配公平,確保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順利實施。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負責牽頭編制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規劃,做好指導協調和監督檢查工作,及時總結推廣棚戶區改造成功經驗。省國資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以及省有關企業主管部門,負責督促和協助所屬國有企業做好棚戶區職工住房情況的摸底調查和項目申報工作。省發展改革委負責指導和協助各地做好棚戶區改造項目立項審批(核准、備案)和項目申報工作。省財政廳會同有關部門落實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財稅支持政策,協助各地做好棚戶區改造資金籌集工作。省國土資源廳負責指導和協助各地積極落實棚戶區改造項目土地供應工作。國有工礦企業要做好棚戶區改造的拆遷、安置、建設等工作,依法落實建設用地,積極籌集資金,切實加強項目的組織實施。各市(州、地)人民政府(行署)要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健全部門協作機制,督促各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形成合力,扎實推動棚戶區改造工作的順利實施。
三、落實優惠政策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大對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的指導,提供優惠政策和便利服務,對國有困難企業棚戶區改造工作給予積極幫助和支持。
(一)落實土地供應政策。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用地納入當地土地供應計劃優先安排,並簡化行政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安置住房中涉及的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建設項目可以劃撥方式供地,應在《國有建設用地劃撥決定書》中明確約定住房套型建築面積、項目開竣工時間等土地使用條件。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中配套建設的商業、服務業等經營性設施用地,要以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式供地。嚴禁將已供應的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用地改變用途用於商品住房等開發建設。安置住房實行原地和異地建設相結合,以就近安置為主;對異地建設的,盡可能選擇交通便利、基礎設施較齊全的區域。
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在符合城市總體規劃,不影響其他規劃控制指標和居住區設計規范的情況下,可適當放寬容積率的指標審批。新建安置住房,要按照住宅小區規劃要求建設相應的公共配套設施。
(二)多渠道籌集資金。採取財政補助、銀行貸款、企業支持、群眾自籌、市場開發等辦法多渠道籌集資金。省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做好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的儲備及基礎資料的收集上報工作,積極爭取國家棚戶區改造專項補助資金。省級人民政府可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對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給予資金支持。市(州、地)、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行署)要切實加大棚戶區改造的資金投入,可以從城市維護建設稅、城鎮公用事業附加、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土地出讓收入中,按規定安排資金用於符合條件的棚戶區改造支出項目。要加大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中廉租住房出售力度,切實緩解棚戶區改造資金壓力。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執行廉租住房建設項目資本金佔20%的規定。
鼓勵金融機構向符合貸款條件的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提供貸款,創新金融產品,改善金融服務。根據項目特點合理確定信貸條件,對符合信貸條件的項目在信貸資金規模上給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可建立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貸款擔保機制或給予貸款貼息,引導信貸資金投入。充分發揮住房公積金支持棚戶區困難家庭提高購房能力的作用,有條件的地方可開展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貼息業務,簡化貸款手續。
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較多的國有工礦企業要積極籌集資金實施棚戶區改造。鼓勵國有工礦企業採取綜合開發配套建設的方式改造棚戶區。企業在棚戶區改造中配套建設的商業、服務業等經營性設施用地通過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所得收益,按現行土地出讓收入分成體制,分級次繳庫,並專項用於企業所在地的棚戶區改造。棚戶區居民要合理承擔安置住房建設資金,所建住房產權按出資比例共有。
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支持有實力、信譽好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參與棚戶區改造。
(三)加大稅費政策的支持力度。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項目新建安置住房中,依法減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各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電力、通訊、市政公用事業等企業要對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給予支持,新建安置小區有線電視和供水、供電、供氣、排水、通訊、道路等市政公用設施,由各相關單位出資配套建設,並適當減免入網、管網增容等經營性收費。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安置住房建設和通過收購籌集的安置房源,執行國家有關稅收優惠政策。
(四)完善安置補償和產權政策。對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涉及的被拆遷人和低收入家庭,按照家庭人均住房面積不低於15平方米的保障標准給予合理補償和照顧。可採取貨幣補償、產權調換、實物安置等多種形式安置,由被拆遷人自願選擇。實行產權調換和實物安置的,對私有產權房屋(已購房改房視同為私有產權房屋)原則上按拆補平衡,結算面積差價方式實施。對公有產權房屋,原則上按房改政策予以回遷安置。房屋安置面積超過原有面積但在規定標准內部分,可按照房屋建築成本價購買,超過規定標准部分可按市場價購買。對符合當地住房保障條件,且無力按照棚戶區改造拆遷政策取得安置住房房屋產權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可確認為公有產權,通過租住廉租住房等保障方式予以優先安排,待其家庭收入提高後可再行購買,並依據出資比例辦理共有產權或完全產權。棚戶區改造中享受優惠政策的回遷安置房以及新建的用於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5年內不得進入房地產市場進行交易。房屋安置面積的規定標准和具體安置補償方案由各地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結合實際制定。
各級住房保障部門要結合棚戶區改造,將城市和國有工礦企業中符合當地廉租住房保障標準的群眾納入住房保障范圍,在廉租住房供應不足時,確保租賃補貼及時發放到位。
四、加強組織實施
(一)總體要求。以建設和諧貴州、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目的,力爭從2010年開始,用3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集中成片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特別要加快困難企業棚戶區改造,使棚戶區群眾的居住條件明顯改善。要把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與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建設結合起來,納入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切實解決我省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
(二)妥善做好棚戶區改造與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銜接工作。將解決群眾住房困難、住房制度改革、住房保障工作統籌考慮。尤其是國有工礦企業可利用自有土地組織職工集資建房、修建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在切實緩解職工住房困難的同時,可通過租房、售房回收的資金解決企業職工住房公積金和住房存量補貼的歷史欠賬問題,使之在租、售過程中通過核銷方式逐步解決。
(三)加強棚戶區改造專項資金管理。要加強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專項資金的管理。各渠道籌集的棚戶區改造資金要實行專戶管理,並依據來源和用途分賬核算,確保各項資金的使用安全。特別要加強對棚戶區改造中新建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出售資金的管理,確保回收資金良性循環,有效投入棚戶區改造。可將中央和省級下撥的廉租住房預算內投資補助資金與棚戶區改造資金統籌使用。
(四)切實做好項目審批、設計服務和質量管理。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要切實保證新建住宅的功能和質量,保證合理的使用壽命。要指導規劃設計技術服務機構根據困難企業職工的經濟承受能力,以滿足基本居住需要為重點,優化住宅設計,既滿足近期安置的需要,又兼顧遠期居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的需要。要嚴格按照法定建設程序和標准規范的要求,依法開展棚戶區改造項目的規劃、審批(核准、備案)、招標、設計、施工、監理、質監、驗收等工作,吸引和鼓勵有實力的施工單位參與建設。要認真執行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和竣工驗收備案制度,通過組織巡查小組、建立工程質量評比和情況通報制度,定期對棚戶區改造項目工程質量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及時查處和糾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嚴把工程質量安全關。棚戶區改造中新建安置住房要按照節能省地環保要求,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有關住房質量、建築節能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要求,應在建設合同中予以明確。
(五)加強物業管理。棚戶區改造新建安置小區要實行物業管理,可以由國有工礦企業組織,企業或物業管理公司實施,也可由居住地居民實行「自助式」物業管理。為保證新建住宅小區物業管理正常運行,可將新建小區中按規劃要求配套建設的經營性公共建築所得經營收益,作為住宅區管理維護費用的補充資金。
(六)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涉及面廣,拆遷、安置中的利益矛盾較多。各地在實施棚戶區改造過程中,補償標准、安置地點、新房分配、舊房房屋評估與裝修補償等要按照公開、公正的原則和民主的程序推進,維護廣大群眾的知情權。要加強新聞輿論引導,取得棚戶區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確保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這一民生工程公開、公正、公平的實施。
五、強化監督檢查
市(州、地)、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行署)要加強監督檢查,及時發現並解決棚戶區改造中的各種問題,堅決制止棚戶區改造中損害群眾合法權益的行為。市(州、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會同相關部門負責本地區棚戶區改造工作的監督檢查,並分別於每年7月15日和次年1月15日前,將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半年工作進展情況、年度計劃完成情況及土地供應開發情況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國土資源廳。各級監察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查處違法違紀行為。各級審計部門要加強對資金有效使用和安全等各環節的監督。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用地的管理和監督檢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有關部門負責對本實施意見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工作不落實、措施不到位的地區,要通報批評,限期整改
正在實施的國有林區、墾區和中央下放地方煤礦棚戶區改造的,繼續按現有政策推進,並享受與城市和工礦棚戶區改造相同的稅費、土地供應、產權辦理等相關政策。
各地可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細則。

二○一○年七月十九日

㈧ 下月起施行的新法律法規有什麼大動作

1月日消息,自2018年2月1日起,從中央到地方,一批法律法規開始實施。讓我們看看,哪些法律法規將影響你的生活?

===全國性法律法規===

1、《企業年金辦法》將施行部分人可能會增加一份退休收入

5、宗教商業化傾向或將得到遏制

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2月1日起施行。條例採取多項措施,遏制宗教商業化傾向,進一步規范宗教界財務管理。

條例規定,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是非營利性組織,其財產和收入應當用於與其宗旨相符的活動以及公益慈善事業,不得用於分配。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捐資修建宗教活動場所,不享有該宗教活動場所的所有權、使用權,不得從該宗教活動場所獲得經濟收益,禁止投資、承包經營宗教活動場所或者大型露天宗教造像,禁止以宗教名義進行商業宣傳。

條例明確指出,宗教團體、宗教院校、宗教活動場所和宗教教職人員應當依法辦理稅務登記和納稅申報。同時,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

6、進口廢物原料檢驗監管新政2月1日起實施

質檢總局發布的《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檢驗檢疫監督管理辦法》,規定自2018年2月1日起,實施進口廢物原料檢驗監管新政。

《辦法》有6個方面值得相關企業關注。一是取消了貿易經營單位進口固廢國內收貨人,所有登記注冊的國內收貨人均為有進口固廢加工利用資質的實體企業;二是明確注冊國內收貨人在法律規定的義務下開展相關業務,必須具備日常感官無法感知的放射性污染檢測能力;三是依據《行政許可法》進一步明確了申請注冊流程時限和權利義務;四是對指定進口固廢檢驗檢疫口岸查驗場條件統一了要求;五是加強了違法情況處置力度;六是取消了外籍船舶修理更換甲板產生固廢處置的許可。

===地方性法律法規===

1、山東嚴把公務員隊伍"入口關" 7種情形不予錄用

山東省委組織部、省人社廳、省公務員局聯合印發《山東省公務員錄用考察辦法(試行)》,《辦法》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辦法》明確,經省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前置錄用考察環節。在考察內容和標准上,《辦法》明確了七種不予錄用的情形。具體包括:公務員被辭退未滿五年的;散布有損國家聲譽的言論,組織或者參加旨在反對國家的集會、遊行、示威活動;近三年內曾受記大過、降級、撤職、留用(留黨、留校)察看等處分的等。《辦法》還規定了應當暫緩作出考察結論的三種情形:發現檔案塗改,材料和信息涉嫌造假,未查清或未處理到位的;發現涉嫌違法違紀,正在接受調查,或者涉嫌違法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終結的;其他暫時無法進行有效考察情形的。

2、《貴州省水污染防治條例》:明確責任劃分

《條例》適用於貴州省行政區域內的江河、湖泊、水庫、渠道、塘堰、水井等地表水體和地下水體的污染防治。全文共八章八十九條,分別從總則、水污染防治規劃、監督管理、飲用水水源與地下水保護、水污染防治措施、流域污染防治、風險監控預警與應急處置和法律責任八個方面進行了相應的說明。

3、非深戶籍兒童入學更方便取消營業執照、就學聯系函和轉學證明材料

1月24日,《深圳市非深戶籍人員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正式印發,就非深戶籍人員子女就讀的相關要求進行明確規定。《管理辦法》將自2月1日起全面施行。

與此前的政策相比:

1《管理辦法》不再將符合計劃生育政策作為申請入學的必備條件,而是將計劃生育作為積分入學項目。2招生政策對居住證、社保等作了更明確的規定。3港澳籍學生也可和非深戶學生一樣申請參加積分入學。4取消了原規定的提供營業執照、就學聯系函和轉學證明材料的要求。

4、安徽省職業病診斷鑒定費執行新標准

2018年2月1日起,安徽省將執行職業病診斷鑒定費新標准:首次鑒定,參加鑒定的專家在7人以下的,每宗收費1600元,7人以上(含7人)的每宗收費2100元;再鑒定,參加鑒定的專家在7人以下的,每宗收費2100元,7人以上(含7人)的每宗收費3200元。這個收費標准為最終收費標准,除此之外,不得再收取其他任何費用。

5、《福建省定價目錄》再減16項政府定價項目

據介紹,與2015版定價目錄相比,福建省2017版定價目錄減少了1項大項,16項子項。其中放開或取消的項目包括西氣東輸氣源價格、跨省公路客運票價、民辦本科高校學歷教育收費、道路交通事故車輛損失價格鑒定收費、房屋交易服務收費、食鹽價格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項目。同時,新增了「排污權有償使用價格」定價項目。

6、海南省生育保險新規2月1日起正式實施

《海南省生育保險醫療費用結算暫行辦法》規定,參保人因生育和實施計劃生育手術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葯品目錄、診療目錄和醫療設施項目規定的費用,由社保經辦機構按單病種採取定額結算方式與定點醫療機構結算。其中,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支付標准在原定額基礎上增加500元;剖宮產同時進行輸卵管結扎術、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定額標准每例分別增加500元;進行卵巢囊腫切除術的,定額標准每側增加500元。同時進行幾項計劃生育手術的,定額標准累計計算。

㈨ 2010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的2010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務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搶抓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和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堅持好字當頭、又好又快,堅定不移地改善基礎條件,堅定不移地推進城市化、工業化和農業產業化,堅定不移地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著力化解制約發展的突出矛盾和根本性難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不斷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長6%;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左右;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5.5%,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4%和1.9%。
圍繞實現上述主要預期目標,今年要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以赴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構建現代交通體系和現代水利體系
加快省會貴陽通往全國七小時快鐵交通圈建設,大力推進貴廣快速鐵路建設,力爭開工建設貴陽至昆明、長沙、重慶、成都快速鐵路。積極開展畢節經水城至興義、銅仁至玉屏、織金經水城至攀枝花等城際鐵路前期工作。繼續強力推進縣縣通高速公路體系建設,建成貴陽至廣州高速公路貴州段,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478公里,新開工建設高速公路925公里。實施國省干線公路改造704公里,實現96%的鄉鎮通油路或水泥路、95%的建制村通公路。開工建設貴陽機場新航站樓,加快支線機場和內河航運建設。
大力推進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開工建設「滋黔」一期工程剩餘兩個項目,啟動「滋黔」二期工程。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130座。繼續抓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建設。完成煙水配套工程140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60萬畝,加快農村人口人均半畝基本口糧田建設。統籌合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建設100個以上農村飲水安全地下水開發利用項目,大力推廣以管代渠、長距離管道送水。新增解決30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優先安排去年人畜飲水受乾旱影響最嚴重地區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二)千方百計加快城市化,把推動農村人口向城市合理有序轉移作為從戰略上解決貴州發展問題的重要抓手
加快把在城市中有相對固定住所和相對固定工作的本省籍農民工特別是新生代農民工轉變為城市居民。進一步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針對性,促進更多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就業。依託快速鐵路、高速公路及其站場建設加快城市發展,使我省城市更便捷地融入全國經濟大循環。深入實施大中城市發展帶動戰略,高質量編制城市規劃,切實增強規劃對城市綜合交通、土地利用、生態環境、產業布局、歷史文化傳承保護等重大問題的指導作用。以城市路網和污水垃圾處理系統建設為重點,統籌考慮水、電、氣、通信、綠化等城市基礎設施和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建設,擴大城市規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檔次,不斷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認真落實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城市建設用地的安排,通過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等措施,切實保障城市發展用地需要。控制房地產單宗用地出讓規模,正確處理好房地產用地與公益用地的關系,堅決避免為了片面追求房地產開發供地給政府帶來的收益而犧牲公益事業用地。高度重視城市新區開發中的商業設施建設和商業流通業培育,通過商業片區開發使新老城區實現有機聯結,並通過商業發展積累財富,形成城市投資、建設、發展的良性循環。以交通條件改善為契機,深入實施旅遊精品戰略,在加快重點旅遊景區景點建設的同時,依託城市加快遊客集散地和旅遊目的地建設,規范旅遊市場管理,提高服務質量,開拓客源市場,擴大旅遊消費,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提高城市就業容納能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以貴廣、貴昆快速鐵路為主骨架,加快構築連接泛珠三角和東盟地區的國際旅遊大通道。
把加快城市化作為促進消費的重要舉措,通過減少農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促進城鄉消費群體結構調整,有效擴大消費需求。與此同時,努力增加城鄉勞動者勞動報酬,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消費能力。進一步做好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工作,繼續實施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增加農村居民消費。進一步規范房地產市場,增加中小戶型、中低價位普通商品房用地供應,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購房需求。著力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努力營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三)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化,進一步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提高生產力水平
大力推進工業化,一方面要壯大工業經濟規模,不斷增強工業經濟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帶動作用;另一方面,要秉持綠色工業化的理念,緊緊圍繞市場需求,正確把握不同時期我省工業發展的相對優勢,調整優化工業結構,在發展中促調整優化,在調整優化中謀發展,不斷提高工業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一是把採煤、發電、原材料精深加工作為發展我省重工業的有效路徑,大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形成一條從原材料到製成品的完整產業鏈。按照國家建設大型煤炭基地的要求,加快大礦建設,加大小煤礦整合和技術改造力度。加快電源項目建設,加大城鄉電網建設和改造力度,優化電力運行調節,推進大用戶直購電試點,大力拓展電力市場。按照循環經濟的理念,依託能源工業大力發展煤化工、磷化工和煤電化、煤電鋁、煤電磷一體化等優勢原材料工業,力爭取得更大突破。二是把全力抓好煙酒產業和培育壯大特色食品、民族制葯、旅遊商品等產業作為發展輕工業的現實路徑。支持貴陽卷煙廠易地技改項目盡快達產達效,形成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加快茅台鎮環境整治和規劃建設,擴大茅台酒生產能力,支持其他品牌白酒加快發展。三是把大力發展裝備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推進工業化的重要路徑。依託貴陽、遵義、安順等重大裝備製造業基地和國家級研發基地,積極引進外來優強企業,加快發展飛機、汽車、工程機械、數控機床、石油機械、農業機械、電子產品及相關零部件,大力提升裝備製造業水平。在新能源、信息網路、新材料、生命科學、空間海洋地球科學等領域選擇適合在我省培育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化政策支持,加大財政投入,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充分利用我省電力、勞動力、氣候、環境等各種優勢,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大力發展加工裝配。
積極推動工業企業向工業園區聚集。結合快速鐵路系統和高速公路體系建設,搞好工業園區內部交通組織和對外交通聯絡,提高工業園區物流效率。加強園區配套設施建設,降低企業生產運行成本,增強園區企業市場競爭力,同時促進污染集中有效處理。加強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實施一批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省重大科技專項,積極創造條件新建一批國家級和省級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加快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項目建設。以信息網路基礎設施和數據共享平台建設為重點,加快「數字貴州」建設,進一步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
要把推進工業化與促進服務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落實鼓勵服務業發展的投資、稅收、用地和價格政策,大力發展面向生產、面向民生、面向農村的服務業,大力促進服務業規模化、品牌化、網路化經營,提升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
(四)集中力量推動農業產業化,把調整農業結構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在穩定發展糧食生產、保障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市場導向、農民增收、穩扎穩打、因地制宜的原則,大力調整農業結構,推進優勢產業發展並向優勢區域聚集。以扶持養殖大戶、養殖大縣為突破口,緊緊抓住原產地引種和良種繁育體系、動物防疫體系、飼草飼料體系建設等關鍵環節,大力發展草地生態畜牧業。擴大蔬菜種植面積,按市場需求安排生產,提高蔬菜產業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加快馬鈴薯生產和加工基地建設。進一步鞏固烤煙和油菜生產,加快茶葉、油茶、乾果、中葯材、辣椒、精品水果、花卉等大宗特色農產品發展。
積極培育和引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加快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業。大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完善企業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加強農產品市場信息服務、農業社會化服務等體系建設,積極支持農村物流業發展,提高農產品商品率。強化農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加大農民技能培訓力度,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把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農業產業化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建立健全省地縣鄉四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大力推行標准化生產,加強農產品認證工作。加大農特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開發保護力度,積極培育和壯大一批名優品牌,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進一步加大各級財政對「三農」的投入,完善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繼續抓好以縣為主的財政支農資金整合試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各項強農惠農政策,改進補貼發放辦法,確保國家各項涉農補貼及時足額發放到農民手中。搶抓國家完善扶貧戰略和政策的機遇,搞好扶貧開發和社會救助兩項制度的銜接,構建「大扶貧」格局,大力推進產業化扶貧。改變傳統的扶貧資金安排方式,在落實好農村低保政策的同時,省級扶貧資金增量部分不再平均分配,集中用於培育典型、樹立樣板,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減少農村貧困人口50萬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3萬人。加強對農民的適用技術培訓和轉移就業培訓,大力推動對外勞務輸出。繼續抓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扎實抓好農村沼氣池建設工作。加強現代農業示範工程建設。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
(五)更加深入扎實做好民生工作,通過系統的制度安排統籌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把城鄉低保作為事關民生改善和長遠發展的大事來抓,進一步提高保障標准,完善管理辦法,切實做到科學定標、按標施保,應保盡保、動態管理。特別是農村低保要強化縣級人民政府主體責任,緊緊抓住收入核查這個最基礎、最核心的工作環節,堅持示範引路,摸清真實情況,加快建立科學規范、公正有效、可持續的農村低保制度,堅決制止採取盲目分指標、分錢的辦法實施農村低保。搞好農村低保制度與臨時救助制度的銜接。切實落實農村五保供養政策。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
深入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力爭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39萬人、550萬人、140萬人、147萬人、160萬人。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和失業、工傷保險市級統籌,穩步推進醫療、生育保險市級統籌試點,不斷提高統籌層次。做好參保人員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工作。有序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認真做好被征地農民、水庫移民社會保障和農民工養老保險工作。堅持「減、防、抗、救」並重,大力推進災害管理體系建設,抓好救災救濟。進一步做好擁軍優撫安置工作。積極發展社會福利、慈善、老齡、婦女、兒童和殘疾人事業。
堅持不懈地抓好以農村危房改造為重點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從最困難的農戶和最危險的農房改起,嚴把資金使用、科學選址、規劃設計、建築材料、施工質量和竣工驗收關,完成20萬戶農村危房改造。進一步加大受地質災害威脅的農房和學校搬遷治理力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設,規范租售並舉,新建廉租住房7.9萬套,新增租賃補貼2萬戶。新增3.29萬套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住房困難家庭住房。
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繼續對困難企業實行「五緩四減三補貼」政策,完善和落實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強對農民工和下崗失業人員的技能培訓,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努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幫助就業困難對象實現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鼓勵和支持自主創業,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力爭城鎮新增就業18萬人。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系和諧。加強職業病防治。
強化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力度,深入開展礦山、交通、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消防等重點領域安全專項整治,實現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降」,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食品葯品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健全食品葯品安全保障體系。繼續做好移民安置工作。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的信訪工作。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和突發公共事件。加強社會文化環境凈化工作,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條件。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扎實推進「平安貴州」建設,深入開展以「打黑除惡」為龍頭的嚴打整治專項行動,嚴密防範、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和境內外敵對勢力滲透破壞活動,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
(六)堅決打好節能減排和石漠化綜合治理攻堅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可持續發展
從制度安排入手,以節能減排、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綜合利用為突破口,大力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深入實施建築節能、綠色照明、電機改造等十大重點節能工程,繼續推進工業、交通、建築等重點領域和能源、原材料等重點行業節能,繼續加強對年耗能5000噸標煤以上重點監控企業的能耗監管,積極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對不達標的項目限期進行節能整改。繼續對限制類和淘汰類高耗能企業實行差別電價政策,探索建立高耗能產品許可證核發與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掛鉤審查制度。藉助清潔發展機制推進循環經濟工業基地項目建設。積極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大污染防治和減排力度,全面建成縣級以上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加快城鎮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抓好已建成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運營管理,確保穩定運行。基本完成燃煤火電廠脫硫設施擴容改造,強化環境監督管理,確保已建成火電廠脫硫設施真正發揮作用。繼續加強重點流域、飲用水源保護區和煤礦山、煤化工、磷化工等重點區域的污染防治力度,嚴格執行環保標准和生態恢復政策規定。加強城市機動車排氣治理、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和化學品環境管理。加大農業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防治力度。
堅持治水與固土並重,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技術措施並舉,繼續扎實抓好55個縣石漠化綜合治理試點。加大重點流域和區域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力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00平方公里。繼續推進林業重點工程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建設,完成營造林面積230萬畝以上。大力抓好森林防火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森林火災受害率和林業有害生物成災率分別控制在0.68‰和3‰以內。積極做好赤水丹霞地貌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工作。
堅持保障發展與保護資源並重,提高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認真實施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重新劃定永久性基本農田保護區,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深化地質找礦改革,進一步加強優勢和急需礦種的整裝勘查,力爭在找礦、找水、找地熱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加快電力、煤炭、化工、冶金等重點行業廢物規模化利用和產業化發展。切實落實國家和省鼓勵支持資源綜合利用的各項優惠政策。進一步完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七)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把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在實現「兩基」目標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水平和質量。繼續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和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薄弱學校改造工程。切實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抓住國家加快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機遇,發展一大批中等職業學校;對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在校學生中的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逐步免除學費。建立健全各級各類教育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加快用地緊張的省屬高校向新區集中擴建,扎實推進貴州大學校園擴建工程建設。大力發展普通高中教育。高度重視民族教育。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師德水平。
努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千方百計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人均補助標准從80元提高到120元,擴大報銷范圍,提高報銷標准。認真落實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加強醫葯價格監管,切實減輕群眾基本用葯費用負擔。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新建和改擴建一批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對5000名村衛生室醫務人員進行中專學歷培訓。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強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結核病、艾滋病等重大傳染病防控,積極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實施好國家基本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加強婦幼保健工作;加大衛生監督執法力度。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大力發展中醫葯和民族醫葯事業。加強醫療衛生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大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力度,繼續穩定和降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努力遏制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加大對獨生子女戶、雙女戶等計生家庭的獎勵扶助力度。強化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與管理。新建和改擴建村計生服務室300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老齡事業。
努力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積極構建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推進縣級公共圖書館和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社區文化活動室的建設改造或設備配置工作,開工建設省博物館新館。繼續實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和農民文化家園工程,新建農家書屋3500個,新建180萬座農村廣播電視衛星地面接收站。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和合理開發。以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為契機,深入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加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有重點地發展競技體育和民族體育,扎實有序推進第九屆全國民運會籌備工作。繼續抓好人力資源開發和人才培養。扎實推進宗教、外事、僑務、對台、檔案、人防、參事、新聞出版等工作。
(八)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把激發內部活力和充分藉助外力加快發展擺在突出位置
繼續做好國有企業改革改制和政策性關閉破產的後續工作,妥善安置職工。鼓勵通過市場化改革分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堅持市場原則,支持企業優化重組,進一步培育壯大優強企業,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加快推進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改革,優化企業股權結構。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強化國有資產監管,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選好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帶領企業職工幹事創業。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向,以營造良好環境為核心,以企業家培養為根本,依託城市化、工業化和農業產業化,堅持不分所有制、不分地域、不分隸屬關系的原則,進一步落實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採取分類指導的辦法,加強對非公有制企業的引導和扶持,切實幫助非公有制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大力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認真落實國家資源性產品價格、稅費等各項改革政策。積極配合國家金融改革,加快地方金融機構改革發展。積極穩妥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基本完成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全面推行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度。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入推進監獄布局調整和監獄體制改革。穩定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規范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基本完成宅基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開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試點。完善農村民主管理制度。繼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扎實推進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加快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
與我省交通物流等硬體環境加快改善和大力推進城市化、工業化、農業產業化相適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緊緊抓住國家制定中西部地區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政策等機遇,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我省建立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園區、東西部互動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和國家級保稅園區、無水港。在繼續支持傳統優勢產品出口的同時,加大對農產品、少數民族工藝品、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等出口的支持力度,積極支持關鍵設備、核心技術、環保產品和稀缺資源性產品的進口。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進一步推動有實力的企業到國外投資建廠、承包工程,積極建設外派勞務基地,加快服務外包業發展。加強口岸規劃建設。深化交通、水利、能源、旅遊等重點領域的區域合作。認真做好參加上海世博會各項工作。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