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級審批制
㈠ 如何實現逐級審批功能
1.加一個來Approver可編輯域,default值為源@UserName2.當審批人A審批送出時,將Approver賦值為審批人B的NotesID3.將該報表設置顯示隱藏公式,當開啟人之NotesID與Approver域值不符時就隱藏。步驟3亦可在表單的QueryOpen事件中判斷,當開啟人之NotesID與Approver域值不符時就中止開啟。
㈡ 什麼是逐級負責制,在事業單位中實施這種管理模式合適
組織的每一層級對上一級負責;
事業單位可以實施逐級負責制。
㈢ 分級審批制度的法律規定
我國《商業銀行法》第22條規定:「商業銀行對其分支機構實行全行統一核算、統一調度資金、分級管理的財務制度。商業銀行分支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在總行授權范圍內依法開展業務,其民事責任由總行承擔。」由於商業銀行的分支機構往往遍布全國乃至世界各地,而各分支機構所處的環境又千差萬別,如果每筆貸款業務不論數額大小都由總行審批勢必影響效率,也是不可能的。為使金融業務能得到有效開展,商業銀行總行對其分支機構必須進行分級管理和授權,這種分級管理和授權體現在貸款業務上就是貸款分級審批制度。據此貸款分級審批制度是商業銀行作為法人而依法對其分支機構所設立的一種制度,它只適用於該法人的內部關系,而不適用於法人的外部關系。
㈣ 逐項審批制度有哪些優缺點
主持人:眾所周知,政府采購進口產品應當實行審批、公示制度。但在深化改革、簡政放權的背景下,逐項審批制度所反映出的效率問題較為突出。請各位嘉賓結合工作實踐分析進口產品逐項審批制度有哪些優缺點。
河南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處長王書洲:
堅持管理不放鬆 審批應提質增效
我國對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的管理已經建立起主管部門出具意見、專家論證、信息公示、采購審批等一系列制度,實行審前論證和公示,有效控制了進口產品采購,工作成效相當明顯。
但從實踐情況看,有些辦法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諸多問題也需要逐步加以解決,例如有的地方主管部門出具意見要收取費用,有的專家在參與論證的過程中責任心不強,一味迎合採購人的意見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的效果。
總體上看,這些制度的建立對加強進口產品采購管理發揮了很大作用,但同時也拉長了采購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采購效率,要想辦法實現管理不放鬆和采購用時更少。
長沙市政府采購監督管理局局長孫勇江:
逐項公示促公平 誘導行為當禁止
采購進口產品實行逐項審批,尤其是采購限制類進口產品,需要產品所屬行業主管部門出具意見和專家進行論證,然後由財政部門審批並進行公示,制度設計非常嚴謹。
其優點有:通過層層把關、審核及公示,有效達到控制采購進口產品的目的;逐項審批,有利於專家針對項目的整體需求情況進行論證,認定是否需要采購進口產品或只需采購整套產品的核心部件;逐項公示,有利於境內同品目生產商根據采購進口產品所屬項目情況,認定境內產品是否滿足采購需求,並確定采購過程和結果是否侵害自身權益。
逐項審批劣勢在於:審批環節多,效率問題突出;專家論證由采購人或其委託的代理機構組織,難免會出現誘導性行為;采購人對進口產品所屬行業主管部門分辨不清,不知由哪個部門出具相應意見,甚至出現非產品所屬行業而由其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相關意見的情況。
武漢市財政局政府采購辦公室副主任丁瓊清:
應出具行業主管部門有效意見
采購人擬采購的產品如果屬於法律制度規定限制進口的產品,必須組織專家對項目的合法性和必要性等進行論證。在組織專家論證時,采購人應提供相關法律法規文件復印件、擬采購進口產品清單、申請理由等材料。專家組根據材料對產品進行逐項論證,並出具論證意見和論證報告。
其中,論證報告包括采購進口產品在法律上的合規性意見、在技術指標上的必要性意見等。論證專家由非本單位及來自不同單位的五人以上單數組成,其中必須包括一名法律專家,其他技術專家應熟悉該產品,參與論證的專家不得作為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參與同一項目的評審工作。
采購人擬采購國家限制進口的產品時,需要向財政部門出具產品所屬行業主管部門的意見。其中,產品屬於國家限制進口的重大技術裝備和重大產業技術的,應當出具國家發改委的意見;屬於國家限制進口的重大科學儀器和裝備的,應當出具科技部的意見。無論采購人的行政主管部門是否同時為采購產品所屬行業主管部門,均以產品行業主管部門出具的意見為有效意見。
許昌市財政局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沈曉智:
逐項審批有四大優點三大不足
政府采購進口產品逐項審批是我國目前法定的基本程序。《政府采購法》規定了采購進口產品的情形,《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辦法》規定了鼓勵進口產品、限制進口產品、其他進口產品的審批程序和審批機關。財政部辦公廳《關於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了各種不同情況下進口產品認定、行業主管部門意見、采購執行問題及如何組織專家論證等內容。這些法律制度的施行,強化了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規范了相關各方行為,促進了政府采購事業健康發展。
在當前深化改革、簡政放權的背景下,進口產品逐項審批是否需要簡化程序,簡化程序能否真正提高效率呢?只要深入分析進口產品逐項審批的優缺點,答案就會不言自明。
進口產品逐項審批的優點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能有效把控采購人采購進口產品的隨意性;二是確保政府采購以采購"國貨"為優先原則;三是預防采購人產生不結合實際、崇尚進口產品的心理,只買好的價高的進口產品,不買滿足需求價優的境內產品;四是能有效節約財政資金。
缺點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從形式上看逐項審批過程復雜、環節較多,會相對增加審批時間;二是專家論證環節時存在"專家不專"現象,論證流於形式;三是逐項審批次數多、項目預算少,同一種產品不同采購人采購卻要進行重復論證,既浪費資源又增加成本。
目前采購進口產品的論證程序並不復雜,效率低主要是主觀因素造成的,表現在采購人采購進口產品突然性強、缺少前期規劃、不了解程序等方面。
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采購中心法律顧問沈德能:
重復論證影響效率 專家管理有待加強
政府采購進口產品單個項目論證制度存在的弊端是:相同產品重復論證和審批,浪費資源,降低效率;論證走過場,采購人控制論證過程和結果;相同產品在不同地方可能有不同的論證和審批結果,影響審批環節的公信力。
進口產品采購必須進行審核,這是政府采購的重要管理制度之一。財政部先後以《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辦法》和《關於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兩個文件確定審核制度和操作要求。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采購人不執行或執行不到位的情況,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辦法》第八條第三款規定采購人需要提供"進口產品所屬行業的設區市、自治州以上主管部門出具的《政府采購進口產品所屬行業主管部門意見》",但由於沒有文件規定"所屬行業主管部門"具體是哪個部門,比如電子產品的行業主管部門、機電產品的行業主管部門等,無法界定"行業主管部門"的具體指向。
同時,采購人大多是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自然會認為行政主管部門就是行業主管部門,或者自己的行政管理上級就是行業主管部門。因此實際操作中,采購人和行業主管部門就是一家或行業主管部門就是采購人的行政管理上級部門。
財政部門在審核時發現這樣的問題,如果認為采購人不能和行業主管部門是一家,那麼采購人就會反問:"我的行業主管部門又是哪個部門?請給出明確答復!"財政部門無法解決采購人和行業主管部門是一家的問題,審核時可能就會走過場。
其次,存在參與論證進口產品的技術專家是采購人下屬或由其管理的單位人員的情況,導致采購人無形中已經控制了技術專家。
《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辦法》第十二條規定,本辦法所稱專家組應當由五人以上的單數組成,其中,必須包括一名法律專家,產品技術專家應當為非本單位並熟悉該產品的專家。財政部辦公廳《關於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要求,論證專家應與采購人或者代理機構沒有經濟或者行政隸屬等關系。
現實中的矛盾是:進口產品很少是通用的,多數是某些行業和領域專用的產品,在一定范圍內熟悉進口產品采購的技術專家,往往就是長期接觸或者使用該產品的相關技術人員,能接觸或者使用的人員往往又是采購人下屬或者由其管理的單位人員。
如果財政部門堅持對技術專家的身份進行限制性管理,很多情況下將無法開展論證,於是便讓采購人無形中控制了技術專家。另外一種情況也值得注意,那就是技術專家的迴避制度問題,這是目前需要著重加強管理的環節,相關制度只是提出"專家出具不實論證意見的,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追究法律責任",並沒有說明與采購人或所采購進口產品有利害關系的專家必須迴避。
再次,根據《政府采購進口產品管理辦法》的規定,論證專家可以不從政府采購評審專家庫中抽取,當然也就不適用關於政府采購評審專家的一系列管理規定,政府采購論證專家管理制度亟待明確。
最後,由於沒有具體的論證程序規定,專家不知道如何論證,往往就會走過場,專家簽字拿錢就完事。有些采購人和代理機構甚至把《政府采購進口產品專家論證意見》事先已經列印出來,沒有提供需采購進口產品的說明材料,也沒有采購人代表在場說明情況,讓專家無從論證,最終只能簽字了事。
韓山師范學院資產管理處采購科副科長黃利榆:
憑申請材料審批可能有誤差
進口產品采購過程中,采購人需請外單位專家對想采購的產品進行論證,通過後再向上級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由上級管理部門進行審批,最後由財政部門審核通過。
這種逐項審批制度的主要缺點有:時間跨度太大,提交審批的采購人比較多,負責審批的部門只有一個,花費的時間往往比較長,影響項目執行效率;逐項審批的人為因素影響往往比較多,對於采購人是否真正需要購買進口產品,審批部門很難從書面申請材料中看出來,有時會造成該買的買不了、不該買的卻能買到,影響審批環節的公平性。
但逐項審批制度也有其優點,那就是對采購人申報的采購計劃有較為詳細的把關,不會讓采購人隨意購置進口產品。
㈤ 什麼是審批制
所謂「審批制」是完全計劃發行的模式,實行「額度控制」,即擬發行公司在申請公開發行回股票時,要經過徵得答地方政府或中央企業主管部門同意後,向所屬證券管理部門提出發行股票的申請。經證券管理部門受理審核同意轉報中國證監會核准發行額度後,公司可提出上市申請,經審核、復審,由證監會出具批准發行的有關文件,方可發行。
㈥ 什麼是分級審批
貸款分級審批制最初的依據是中國人行公布的《貸款通則》第41條關於「建立分級版審批制:貸款人應當根據業權務量大小、管理水平、貸款風險度確定各級分支機構的審批許可權,超過審批許可權的貸款,應由上級審批。」 的規定,後這一制度被《商業銀行法》第35條所肯定。我國《商業銀行法》第35條規定「商業銀行貸款,應當對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償還能力、還款方式等情況進行嚴格審查。商業銀行貸款,應當實行審貸分離、分級審批的制度」。法律確立這一制度的目的在於保證銀行信貸款資產的質量,避免人情貸款、以貸謀私等危及貸款安全的行為。貸款分級審批的基本要求是商業銀行應按其分支機構資產或負債規模和結構的不同,以及考慮各自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確定與其狀況相適應的貸款審批許可權。
㈦ 登記制 審批制 有什麼區別
1.登記制就是只是登記一下,不需要做任何手續,或者可以說是備案
2.審批就專不同了,審批要屬經過內部討論,才能做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3.一般來說登記制就是說只要資料全了,不會不批準的
而審批制的話,就是即使資料手續全了,也不一定給你批准
㈧ 什麼是逐級負責制
所謂逐級負責來制包含三層意自思:
一是必須一級管理一級。
各個管理層次有各個管理層次的工作和職責,各施其責,各盡其職,而不是越級管理,更不是一竿子插到底,責任不明。
二是必須一級管住一級。
要保證政令暢通,做到有令就行,有禁就止,決不允許各行其事。在各單位,副職就是正職的助手,部門負責人就是領導的參謀,要擺正位子,有組織原則。
三是必須一級對一級負責。
把責任和壓力落實到各級幹部身上,使各級幹部的責任和壓力變成抓工作、抓落實的內在動力。所謂逐級負責制也是下級對上級負責要有責任心,上級對下級的管理要嚴格,上級要為下級解決安全生產等方面的問題創造條件,使安全生產的管理形成閉環,使安全生產始終處於受控狀態。
㈨ 核准制與審批制的區別
核准制與審批制的區別如下:
1、適用的范圍不同。審批制只適用於政府投資項目;核准制則適用於企業不使用政府資金投資建設的重大項目和限制類項目。
2、審核的內容不同。過去的審批制是對投資項目的全方位審批,而核准制只是政府從社會和經濟公共管理的角度審核,不負責考慮企業投資項目的市場前景、資金來源、經濟效益等因素。
3、程序環節不同。過去的審批制一般要經過項目建議書、可研報告、初步設計等多個環節,而核准制只有項目申請核准或備案一個環節。
4、比如一些嚴重過剩的行業,像鋼鐵、水泥,還有一些比較高端的行業,像高鐵、民航,一些比較敏感的行業,像電信。這些都是實行核准制。而一般的行業都是實行備案制。
5、審批制主要是針對政府投資項目、政策性貸款項目和外國政府貸款項目,這類項目使用財政資金或政策性資金,且項目主體一般是政府部門,所以要求比較嚴格。核准制主要針對企業自主投資的,已經列入《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的項目、外國企業投資項目或國家產業政策限制發展的項目,這類項目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較大,需要認真審查研究,要求也比較嚴格。
(9)逐級審批制擴展閱讀:
證券發行核准制即所謂的實質管理原則,以歐洲各國的公司法為代表。依照證券發行核准制的要求,證券的發行不僅要以真實狀況的充分公開為條件,而且必須符合證券管理機構制定的若干適於發行的實質條件。
符合條件的發行公司,經證券管理機關批准後方可取得發行資格,在證券市場上發行證券。這一制度的目的在於禁止質量差的證券公開發行。
注冊制是指發行人在准備發行證券時,必須將依法公開的各種資料完整、真實、准確地向證券主管機關呈報並申請注冊。作形式審查,至於發行人營業性質,發行人財力、素質及發展前景,發行數量與價格等實質條件均不作為發行審核要件。
「核准制是指發行人在發行股票時,不僅要充分公開企業的真實狀況,而且還必須符合有關法律和證券管理機關規定的必備條件;……還對發行人是否符合發行條件進行實質審核。」
形式審核(注冊制)與實質審核(核准制)的區分在於審核機關是否對公司的價值作出判斷,是注冊制與核准制的劃分標准。
實質審查具有兩層含義:一種是指行政機關對披露內容的真實性進行核查與判斷,另一種是指行政機關對披露內容的投資價值作出判斷。3在界定股票發行中的核准制時,一般取實質審查的第二種含義,即判斷公司證券的投資價值與風險。
參考資料:網路-核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