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開羅行政劃分

開羅行政劃分

發布時間: 2021-01-29 15:34:52

A. 埃及的行政區劃

2008年4月,埃及有兩個新省成立,分別是十月六日省及赫勒萬省。
2009年12月,盧克索省成立,省的數目增至29個。
2011年4月,十月六日省及赫勒萬省分別被並入吉薩省及開羅省,省的數目減至27個。 埃及各省名稱 人口(2006-11-11) 人口(2012-01-01) 首府 1 亞歷山大省 4,123,869 4,509,000 亞歷山大 2 阿斯旺省 1,186,482 1,323,000 阿斯旺 3 艾斯尤特省 3,444,967 3,888,000 艾斯尤特 4 布海拉省 4,747,283 5,327,000 達曼胡爾 5 貝尼蘇韋夫省 2,291,618 2,597,000 貝尼蘇韋夫 6 開羅省 8,471,859 8,762,000 開羅 7 代蓋赫利耶省 4,989,997 5,559,000 曼蘇拉 8 杜姆亞特省 1,097,339 1,240,000 杜姆亞特 9 法尤姆省 2,511,027 2,882,000 法尤姆 10 西部省 4,011,320 4,439,000 坦塔 11 吉薩省 5,724,545 6,979,000 吉薩 12 伊斯梅利亞省 953,006 1,077,000 伊斯梅利亞 13 謝赫村省 2,620,208 2,940,000 謝赫村 14 馬特魯省 323,381 389,000 馬特魯港 15 明亞省 4,166,299 4,701,000 明亞 16 米努夫省 3,270,431 3,657,000 希賓庫姆 17 新河谷省 187,263 208,000 哈里傑 18 北西奈省 343,681 395,000 阿里什 19 塞得港省 570,603 628,000 塞得港 20 蓋盧比尤省 4,251,672 4,754,000 本哈 21 基納省 3,001,681 2,801,000 基納 22 紅海省 288,661 321,000 古爾代蓋 23 東部省 5,354,041 6,010,000 宰加濟格 24 索哈傑省 3,747,289 4,211,000 索哈傑 25 南西奈省 150,088 159,000 圖爾 26 蘇伊士省 512,135 576,000 蘇伊士 27 盧克索省 457,286 1,064,000 盧克索 總計 72,798,031 81,396,247

B. 開羅是哪個國家的首都

埃及

C. 開羅會議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三國宣布對日作戰的目的是,制止和懲罰日本的侵略。他們剝奪了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來,在太平洋上獲得或佔領的所有島嶼,並將中國東北部的台灣全部歸還中國,日本佔領的澎湖諸島等。

日本將被驅逐出,其武力奪取的所有土地。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使朝鮮獲得自由和獨立,戰斗到日本無條件投降。

(3)開羅行政劃分擴展閱讀;

會議問題;

1、關於抗日戰爭計劃

為了擴大美國對中國的影響和控制,羅斯福主張通過緬甸從印度進攻中國,從緬甸驅逐日軍,恢復與中國的陸路交通。蔣介石還希望在緬甸北部發動一場戰役,敦促美英增加對中國的軍事援助,鞏固兩國的實力地位。

然而,丘吉爾不願意加強美國、在東南亞和遠東地區的地位,也不願意讓美國和中國軍隊、參加解放前英國殖民地緬甸的戰爭,所以他反對。最後,三方決定在滇緬公路上對日作戰。

2、論戰後遠東的安排

三方就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在太平洋上佔領或佔領的所有島嶼,並將日本佔領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的問題達成協議。

但是,他們沒有就如何處理、戰後屬於日本或在日本權力范圍內的、前歐洲國家和一些殖民地附屬國家的問題,達成協議。羅斯福主張這些國家的正式獨立,以擴大未來美國的自由貿易市場。丘吉爾拒絕討論,與遠東英國殖民地有關的任何問題,拒絕將香港和九龍歸還給中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開羅會議

D. 開羅 行政區劃

開羅市(英文:Cairo;[阿拉伯文:قـــاهــرة‎]),是埃及首都及最大的城市版,也是非洲[及阿權拉伯世界]最大城市,橫跨尼羅河,是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位於埃及的東北部。

E. 埃及所有城市

埃及城市有:沙卡拉、亞比多斯、亞歷山大、宰加濟格、伊迪芙、赫爾格達、門庫內納、塞得港、容盧克索、阿里什、科昂波、圖爾、阿布辛貝、達哈布、達曼胡爾、希賓庫姆、貝尼蘇韋夫、達舒、吉薩、開羅、馬特魯、尚姆、聖凱薩琳、塔巴。

謝赫村、辛努里斯、阿布茹德斯、法尤姆、曼菲斯、明亞、艾斯納、艾斯尤特、巴威提村、登達拉、杜姆亞特、哈里傑、基納、蘇伊士、索哈傑、亞斯文、伊斯梅利亞、沙姆沙耶赫。

(5)開羅行政劃分擴展閱讀:

埃及地處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沖,北部經地中海與歐洲相通,東部經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連利比亞,南接蘇丹,東臨紅海並與巴勒斯坦接壤,東南與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相望,海岸線長2700多千米。

埃及面積為100.145萬平方公里,疆域橫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於亞洲西南部。國土略呈不規則的四方形。東西寬1240千米,南北長1024千米,地形平緩,沒有大山,最高峰凱瑟琳山海拔2642米。

F. 埃及開羅有什麼宮 求答案

阿卜丁宮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豪華的宮殿之一,無論是從裝飾,還是繪畫方面都是極其奢華的,宮殿的客廳等大都是用純金裝飾的,可見其不是一般的華麗。1921年的時候,又增建了一個花園,花園佔地面積很大,花朵錦簇,植物茂盛,是休息放鬆的好地方。
目前的阿卜丁宮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行政辦公場所,另一部分就是博物館群了,分成銀器博物館、武器博物館、王室博物館、總統禮物博物館、歷史文獻博物館等,陳列國王時期的日用品、收藏品、文獻資料,還有現在各國元首、國內外單位贈送總統的禮品等。

G. 埃及的主要城市和職能

埃及的主要城市來分布在從源尼羅河兩岸,從北到南的大城市依次有亞歷山大(位於尼羅河在地中海的入海口),開羅,盧克索,阿斯旺等。
開羅是埃及首都,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亞歷山大是埃及和非洲第二大城市,是埃及的交通和工業中心,埃及和東地中海最大港口。
伊斯梅利亞位於蘇伊士運河中段西岸,距開羅120公里。是伊斯梅利亞省省會,也是蘇伊士運河管理委員會所在地。
塞得港是埃及主要港口城市之一,地處非洲和亞洲、地中海和紅海的交接點。
沙姆沙伊赫,是著名的旅遊勝地。每年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來此觀光游覽。

H. 求埃及的地理環境 !!!急急急

埃及,別名伊觖帕特,埃及一詞系由古希臘語Aigyptos演變而來,起源於古埃及孟斐斯城的埃及語名Hikuptah(意為普塔神靈之宮)。埃及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其歷史以1798年拿破崙一世入侵為界,大體可劃分為古代中世紀和近現代兩大階段。埃及,全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地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土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於亞洲西南角。北瀕地中海,東臨紅海,地當亞、非、歐三洲交通要沖,海岸線長約2700 千米,主要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蘭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首都開羅。埃及人口和農業主要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區.本區是人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號稱古埃及文明。有人說,埃及文明是尼羅河文明,這是對尼羅河的最高評價。
埃及地跨亞、非兩洲,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於亞洲西南角。北有地中海
,東臨紅海,從而向東向西溝通印度洋和大西洋,連接亞歐大陸和非洲大陸。成為國際上水陸空「十」字路口交通要害處,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整個埃及西連利比亞,南接蘇丹,東臨紅海並與巴勒斯坦接壤,北瀕地中海,東南與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相望。海岸線長2700多千米。
埃及的疆土略呈不規則的四方形。東西寬1240千米,南北長1024千米,地形平緩,無甚大山,沙漠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96%。根據自然條件的差異,一般把埃及分為4個地區——尼羅河流域及尼羅河三角洲地區、西部沙漠地區、東部沙漠地區、西奈半島地區。開羅以南是寬約3—16千米的尼羅河綠色長廊,一般稱為上埃及。開羅以北稱為下埃及。亞歷山大和塞得港之間是尼羅河三角洲的沖積平原,面積約2萬—4萬平方千米。過去,尼羅河每年定期泛濫,給三角洲帶來肥沃的沖積物。這里是埃及古文化的發祥地,是全國最重要的經濟活動地區,埃及絕大部分人口集中於此,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
埃及全境96%為沙漠地區。全境大部屬海拔100-700米的低高原。紅海沿岸和西奈半島有丘陵山地,最高峰凱瑟琳山海拔2,637米。地中海沿岸為狹小平原。相比而言,埃及是整個北非國家自然條件較為優越的地方。本國氣候較為單一。除地中海沿岸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較為溫暖濕潤的地中海氣候外,其餘地方為典型的熱帶沙漠氣候,終年氣候乾熱,成為世界上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的組成部分之一。因此,除地中海沿岸年雨量可達100多毫米外,大部地區終年很少降雨,非常乾旱。 
尼羅河是埃及人的母親河。發源於赤道以南,非洲東部的高原之上,彎彎曲曲,浩浩盪盪,由南向北奔騰而去。尼羅河貫穿非洲東北部,流經坦尚尼亞、盧安達、蒲隆地、烏干達、衣索比亞、蘇丹和埃及等國,最後流入地中海。全長6740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一長河,流域面積為28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非洲大陸面積的1/10。[1]
 幾千年以來,尼羅河每年6~10月定期泛濫。8月份河水上漲最高時,淹沒了河岸兩旁的大片田野,之後人們紛紛遷往高處暫住。十月以後,洪水消退,帶來了尼羅河豐沛的土壤,為當地人們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人稱,「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是沒有說錯的。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26個省:開羅省、吉薩省、蓋勒尤比省、曼努菲亞省、杜姆亞特省、達卡利亞省、卡夫拉•謝赫省、貝尼•蘇夫省、法尤姆省、米尼亞省、索哈傑省、基納省、阿斯旺省、紅海省、西部省、艾斯尤特省、新河谷省、亞歷山大省、布哈拉省、北西奈省、南西奈省、塞得港省、伊斯梅利亞省、蘇伊士省、東部省、馬特魯省。此外還有盧克索直轄市。 

I. 跪求埃及行政區劃

埃及劃分為27個省、8個經濟區,
開羅省 吉薩省 蓋勒尤比省 曼努菲亞省 杜姆內亞特省 達卡利容亞省 西部省 卡夫拉•謝赫省
貝尼•蘇夫省 法尤姆省 米尼亞省 索哈傑省 基納省 阿斯旺省 紅海省 盧克索省
艾斯尤特 省新河谷省 亞歷山大省 布哈拉省 北西奈省 南西奈省 塞得港省 伊斯梅利亞省
蘇伊士省 東部省 馬特魯省
開羅區 三角洲區 上埃及北部區 上埃及南部區 艾斯尤特區 亞歷山大區 蘇伊士運河區 馬特魯區

J. 有沒有台灣的行政區域劃分資料謝謝了

台 灣 省

更新時間:2005年1月30日

【市縣導航】 台北市 高雄市 基隆市 台中市 台南市 新竹市 嘉義市
台北縣 宜蘭縣 桃園縣 新竹縣 苗栗縣 台中縣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嘉義縣 台南縣 高雄縣 屏東縣 澎湖縣 台東縣 花蓮縣

【台灣概況】 面積3.6萬平方千米,其中台灣島面積3.58萬平方千米。人口2200多萬。
台灣位於祖國大陸架的東南緣。地處東經119°11′03〃(澎湖縣望安鄉花嶼西端)至124°34′30〃(宜蘭縣赤尾嶼東端),北緯21°45′25〃(屏東縣恆春鎮七星岩南端)至25°56′30〃(宜蘭縣黃尾嶼北端)之間。北臨東海,東北接琉球群島;東濱太平洋;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鄰;西隔台灣海峽與大陸福建省相望,最近處僅130千米。台灣是中國一個由島嶼組成的海上省份。全省由台灣本島和周圍屬島以及澎湖列島兩大島群,共80餘個島嶼所組成。陸地總面積35989.7573平方千米。其中,台灣本島南北長394千米,東西最寬處144千米,繞島一周的海岸線長1139千米,面積35788.0908平方千米,約佔全省面積的97%以上,是中國第一大島。

【行政區劃】 台灣本島和澎湖共設7市、16縣,其中台北市和高雄市為「院轄市」,直屬「行政院」,其餘屬台灣省;市下設區,縣下設市(縣轄市)、鎮、鄉,合稱區市鎮鄉。
台 北 市 中正區 大同區 中山區 松山區 大安區 萬華區
信義區 士林區 北投區 內湖區 南港區 文山區
高 雄 市 新興區 前金區 芩雅區 鹽埕區 鼓山區 旗津區
前鎮區 三民區 左營區 楠梓區 小港區
基 隆 市 仁愛區 信義區 中正區 中山區 安樂區 暖暖區
七堵區
台 中 市 中 區 東 區 南 區 西 區 北 區 北屯區
西屯區 南屯區
台 南 市 中西區 東 區 南 區 北 區 安平區 安南區
新 竹 市 東 區 北 區 香山區
嘉 義 市 東 區 西 區
縣 台北縣(板橋市) 宜蘭縣(宜蘭市) 新竹縣(竹北市) 桃園縣(桃園市) 苗栗縣(苗栗市) 台中縣(豐原市)
彰化縣(彰化市) 南投縣(南投市) 嘉義縣(太保市) 雲林縣(斗六市) 台南縣(新營市) 高雄縣(鳳山市)
屏東縣(屏東市) 台東縣(台東市) 花蓮縣(花蓮市) 澎湖縣(馬公市)
2003年1月1日,台南市中區與西區合並為中西區。

【歷史沿革】
公元230年,吳國大將渡海到達「夷洲」(台灣)。隋唐稱台灣為「流求」。1335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設「巡檢司」,管轄澎湖和台灣民政,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同安縣(今廈門)。從此,中國開始在台灣設立專門的政府機構。明朝末期,大陸居民大規模移居台灣,推動了台灣的經濟和文化發展。
荷蘭先後於1602年和1622年兩次侵佔澎湖。1642年,荷蘭人佔領了西班牙人在台灣北部的據點,台灣淪為荷蘭殖民地。1662年,鄭成功收復台灣。1683年,清政府統一台灣,第二年,設置一府三縣,隸屬福建省。從1760年以後,出現了大陸居民再度大規模移居台灣的高潮,到1811年,除山地族原住民以外,人口已超過了200萬。1885年,建台灣為行省。
1894年,日本發動了中日戰爭(甲午戰爭),次年3月攻佔澎湖。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開始了長達50年的日本統治時期。1945年,二戰結束,根據《開羅宣言》和《玻茨坎公告》,台灣和澎湖列島重新回歸祖國懷抱。
明清時期台灣省行政區劃
1624年,荷蘭佔台。1625年,荷蘭購買赤嵌一區。建築熱蘭遮城(即赤嵌城,台灣城)。1626年,西班登陸雞籠,修建聖薩爾瓦多城。1629年,西班牙在淡水建築聖多明哥城(淡水城,當地居民稱紅毛城)。1634年,荷蘭熱蘭遮城完工。1642年,荷蘭逐出西班牙人,佔領台灣北部。1644年,改聖多明哥城為安東尼堡(仍稱紅毛城)。1652年,建普羅民遮城。1661年,荷蘭普羅文查城投降。
1661年(永曆十五年,順治十八年),延平郡王鄭成功收復台灣。五月改未收復的赤嵌城為東都明京,並設承天府(即今台南市),改台灣城為安平鎮,另設天興縣(今嘉義市)、萬年縣(今高雄市左營)共一府兩縣;天興縣治佳里興,今台南縣佳里鎮。並設有澎湖安撫司。1662年2月,攻佔熱蘭遮城,荷蘭總督揆一投降。1664年,鄭經改東都(即明京)為東寧省。改天興縣、萬年縣為天興州、萬年州。增設南路安撫司和北路安撫司,處理原住民事務。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統一台灣。1684年,清政府決定保留台灣,設置一府三縣,隸屬福建省。以原承天府設台灣府和附郭台灣縣,以天興州設諸羅縣,以萬年州設鳳山縣;諸羅縣暫治台灣府城;鳳山縣治興隆庄(今左營)。1704年,誅羅縣移治諸羅山(今嘉義)。1723年(雍正元年),析諸羅縣置彰化縣、淡水廳(今新竹市);彰化縣治半線(今彰化);淡水廳暫治沙轆社(今台中縣沙鹿鎮)。1727年,析台灣縣設澎湖廳,治媽宮(今馬公)。1756年,淡水廳移治竹塹(今新竹)。1766年(乾隆三十一年),增設南路理番同知和北路理番同知,處理漢、原住民交涉事務。1787年,誅羅縣改名嘉義縣。1788年,鳳山縣移治埤頭庄(今鳳山)。1806年,鳳山縣移治興隆庄(今左營)。1812年設噶瑪蘭廳,治五圍(今宜蘭)。1826年,鳳山縣移治埤頭庄(今鳳山)。1875年,增設台北府,附郭淡水縣(原淡水廳析出);另轄基隆廳(原淡水廳析出),治基隆;新竹縣(原淡水廳),治新竹;宜蘭縣(原噶瑪蘭廳)。原台灣府轄台灣縣;嘉義縣;彰化縣;埔里社廳,治埔里社(今南投縣埔里鎮);鳳山縣;恆春縣(原鳳山縣析出),治琅嶠(今恆春);澎湖廳;卑南廳,治卑南(今台東)。
1887年,台灣建省;原台灣府改名台南府,新設台灣府於橋仔圖(今台中市);原卑南廳升格為台東直隸州。台北府附郭淡水縣;另轄基隆廳;新竹縣;宜蘭縣。台灣府附郭台灣縣;另轄苗栗縣(原新竹縣析出),治苗栗;彰化縣;埔里社廳;雲林縣(原嘉義縣析出),治林杞埔(今南投縣竹山鎮)。台南府附郭安平縣(原台灣縣);另轄嘉義縣;鳳山縣;恆春縣;澎湖廳。台東直隸州計劃治水尾(今花蓮縣瑞穗鄉),暫治卑南(今台東)。1894年,析淡水縣設南雅廳,屬台北府,治大科崁(今桃園縣大溪鎮)。雲林縣移治斗六門(今斗六)。1895年,甲午戰爭後,清朝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台灣和澎湖列島被割讓給日本,成為日本的殖民地。

日佔時期台灣省行政區劃
1894年,日本發動了中日戰爭(甲午戰爭),次年3月攻佔澎湖。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開始了長達50年的日本統治時期。
1895年3月,日佔澎湖。5月入台灣本島,在台北城設「台灣總督府」。6月廢除原有行政建制:改台北府為台北縣;台灣府為台灣縣;台南府大部及台東州為台南縣;台南府澎湖廳為澎湖島廳。但被軍民抵制,除台北局部地區外,其餘徒具虛名。
1895年8月,日本重新勉強設治:原台北府淡水、宜蘭、新竹三縣、基隆、南雅二廳合並為台北縣,原台灣府台灣、苗栗、彰化、雲林縣和埔里社廳以及台南府嘉義縣合並為台灣民政支部,將原台南府安平、鳳山、恆春縣及台東直隸州(含卑南縣、花蓮港廳)合並設立台南民政支部,改原台南府澎湖廳為澎湖島廳。11月,將原台南府嘉義縣劃歸台南民政支部。1896年4月,改台灣民政支部為台中縣。改台南民政支部為台南縣。
1897年5月,析原宜蘭縣地設立宜蘭廳;析原台東州設立台東廳;改澎湖島廳為澎湖廳;以原台東州地設台東廳,駐卑南(原台東州駐地);合清末新竹縣與苗栗縣設立新竹縣;析原嘉義縣和原雲林縣大部設立嘉義縣;析原鳳山縣和恆春縣設立鳳山縣。1898年5月:析新設的新竹縣分別劃歸台北縣、台中縣。裁嘉義縣、鳳山縣,所轄區域劃回台南縣、台中縣。1901年5月:析台南縣設立恆春廳。
1901年11月,實行廳制:廢台北縣、台中縣、台南縣,保留宜蘭廳、恆春廳、澎湖廳;以原淡水縣地設立台北廳和深坑廳;以原基隆廳地設立基隆廳;以原新竹縣地(分隸台北、台中二縣)設立新竹廳;以原南雅廳地設立桃仔園廳(桃仔園廳地屬清末淡水縣與新竹縣),尋改名桃園廳,設治桃園街;以原台灣縣地設立台中廳;以原苗栗縣地設立苗栗廳;以原彰化縣地設立彰化廳;以原雲林縣地設立斗六廳;以原埔里社廳地設立南投廳,治南投;以原嘉義縣地設立嘉義廳和鹽水港廳(今台南縣鹽水);以原安平縣地設立台南廳;以原鳳山縣地設立鳳山廳、蕃薯寮廳(今高雄縣旗山)和阿猴廳(今屏東縣)。
1909年10月,裁深坑、基隆二廳入台北廳,裁苗栗廳入新竹、台中二廳,裁彰化廳入台中廳,裁斗六廳入嘉義廳,裁鹽水港廳入嘉義廳和台南廳,裁鳳山廳入台南廳,裁蕃薯寮廳、恆春廳入阿猴廳,析台東廳設立花蓮港廳,駐花蓮港。
1920年9月:實行州廳制(廳和州平級)。在實行州廳制之後,各州及個別廳之下設市,其餘區域為州廳轄下的郡或支廳。並台北、宜蘭二廳為台北州;並新竹、桃園二廳為新竹州。原苗栗廳劃歸新竹廳的部分屬新竹州;合並台中、南投二廳設台中州。原苗栗廳劃歸台中廳的部分屬台中州;以台南廳西部(原安平縣)和嘉義廳(含原雲林縣)合並設立台南州;以台南廳東部(原鳳山縣)、阿猴廳以及澎湖廳合並設立高雄州,治打狗港。1926年7月:析高雄州原澎湖廳地仍設立澎湖廳。
1920年9月:劃台北城郊設立台北市,為台北州治;劃台中城郊設立台中市,為台中州治;劃台南城郊設立台南市,為台南州治。1924年12月:於打狗港附近設立高雄市,仍為高雄州治;劃基隆城區設立基隆市。1930年,劃嘉義城區設立嘉義市,隸台南州;劃新竹城區設立新竹市,為新竹州治。1933年,劃彰化城區設立彰化市,隸台中州;以阿猴街設立屏東市,隸高雄州。1940年,劃宜蘭城區設立宜蘭市;劃花蓮港廳城區設立花蓮港市,為花蓮港廳治所。
1945年,二戰結束,根據《開羅宣言》和《玻茨坎公告》,台灣和澎湖列島重新回歸祖國懷抱。
1945年以後台灣省行政區劃沿革
1945年10月台灣正式歸還。國民黨政府接管台灣,考慮到地方自治的需要,乃將日本統治時期的五州三廳,改為八縣,並將日本統治時期的11市改為9省轄市、2縣轄市。九市:台北市、高雄市、屏東市、嘉義市、基隆市、台中市、台南市、彰化市、新竹市。八縣:台北縣、高雄縣、澎湖縣、台中縣、台南縣、新竹縣、台東縣、花蓮縣。
1949年,國民黨「中央政府」遷至台灣,於1950年9月將原「行政」區劃又作調整:析台中縣設彰化縣、南投縣;析台南縣設嘉義縣、雲林縣;析高雄縣設立屏東縣;析新竹縣設立苗栗縣,析新竹縣設立桃園縣,析台北縣設立宜蘭縣;裁新竹市入新竹縣;裁嘉義市入嘉義縣;裁屏東市入屏東縣;彰化市裁入彰化縣。當時台灣劃為5個省轄市、16個縣、1個管理局,6個縣轄市、234個鄉、78個鎮。
1969、1979年先後升台北、高雄為院轄市。台灣「行政」區域有2個「院轄市」,3個省轄市、16個縣,15個縣轄市。
1982年析新竹、嘉義兩縣設立新竹、嘉義兩省轄市。
台灣現行地方行政區劃分為省、縣、鄉三級。省、縣(市)稱為省、縣(市)政府;鄉鎮縣轄市,稱為鄉鎮縣轄市公所。目前,除台灣省外,設「院轄市」(或叫「直轄市」)2個:台北市、高雄市。省下設16個縣:桃園、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屏東、花蓮、台東、台北、新竹、台南、高雄、澎湖、宜蘭、苗栗;5個省轄市:新竹市、台中市、台南市、基隆市、嘉義市。

【地圖】 台灣行政區劃底圖 1973年台灣行政區劃圖

附:梨山建設管理局(進入本站論壇討論)

附:金門、「連江」
金門、馬祖各設一縣,屬福建省,馬祖因原來即是大陸的連江縣的一部分,因此仍叫連江縣。(註:馬祖原屬連江、長樂、羅源三縣,1956年整並於連江縣;烏丘原屬莆田縣,1956年並入金門縣。)
金門縣:面積153.1平方千米,人口5.6萬。縣治金沙鎮。轄3鎮3鄉(金沙鎮、金湖鎮、金城鎮、金寧鄉、烈嶼鄉、烏丘鄉)。 地圖
連江縣:面積28.8平方千米,人口1.8萬。縣治南竿鎮,轄1鎮3鄉(南竿鎮、北竿鄉、莒光鄉、東引鄉),23村/里,136鄰。 地圖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