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調查報告
❶ 請問行政管理的社會調查報告該怎樣寫
您的行政管理專業調查報告准備往哪個方向寫,老師對這個選題同意了沒,具體有什麼要求呢
調查報告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幫到你,祝調查報告寫作過程順利
您的調查報告題目想好了沒?調查報告准備往哪個方向寫,老師對這個選題同意了沒,有沒有先寫個大綱給老師看一下?具體有什麼要求呢
調查報告需要多少字呢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能直接幫到你,最後真心希望你能順利通過。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一、 選題 選擇與調查相關的內容進行調查。
二、 調查報告一般包括以下內容:
1、調查目的
2、調查對象及其一般情況
3、調查內容 可以列舉一下問卷詢問的內容分析。
4、調查方式 一般為問卷式。
5、調查時間6
i 調查結果 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7、調查體會 可以是對調查結果的分析,也可以是找出結果的原因及應對辦法等。編輯本段問卷調查報告撰寫的意義問卷調查報告是問卷調查研究成果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通過文字、圖標等形式將調查的結果表現出來,以使人們對所調查的問題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和認識。問卷調查報告撰寫的意義歸納起來有三點:1、 是調查所有活動的綜合體現、是調查成果的集中體現。問卷調查報告是調查與分析成果的有形產品並將調查研究的成果以文字形式表達出來。2、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透過數據現象分析數據之間隱含的關系,使我們對事物的認識能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更好的指導實踐活動。3、 問卷調查報告是為社會、為企業、為各部門、為各行業管理服務的一種重要形式。一個好的調查報告,能對企業的市場活動提供有效的導向作用,調查的結果為企業作決策提供依據。
❷ 求行政管理社會調查報告一份。
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生社會實踐考核表
實踐單位(基地)
實踐活動時間
實踐課題
XXXXXX
XXXXXXXXXXXX
關於XXXX人社局的社會調查報告
指導教師情況
姓名
工作單位
學歷
專業
專業技術職務
XXX
XX市廣播電視大學
XXX
行政管理
關於XXX人社局的社會調查報告
我縣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自2012年下半年啟動以來,經過三年試點先行、三年全面推進,普遍實行了以人員聘用制為主要內容的新型人事管理制度。我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進展順利,有的工作還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但規范管理、創新機制的任務還很重,必須繼續努力,把改革不斷推向深入,下面將調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我縣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總體情況
到去年底,我縣事業單位以人員聘用制為重點的人事制度改革任務已經基本完成,全縣已實行聘用制管理的事業單位345個,共5521人,分別占擬改革數的91.1%和90.1%。事業單位補員公招制度、崗位管理制度、職員聘用制度、合同鑒證制度、社會保險制度逐步建立,各項配套改革全面推進,未聘人員得到妥善分流安置,初步形成人員能進能出、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新型人事管理機制,為人才開發和事業發展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前期基礎工作扎實,思想組織准備充分
一是試點探索,積累經驗。市人事局分別於2010年下半年和2012年在綿竹市和衛生系統的事業單位進行了人員聘用制試點,對改革的步驟、方法、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進行了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為全面推進改革提供了經驗。
二是健全機構,形成合力。2012年11月,我縣成立了事業單位改革領導小組,各鎮、各行業主管部門及事業單位也先後成立了改革領導小組,建立了 「黨委、政府統一領導,領導小組牽頭協調,組織和人社局部門宏觀指導,主管部門各負其責,有關部門積極配合」的組織領導分工制度,形成了統一領導、各部門配合協調的工作格局。
三是制定方案,完善措施。2012年6月,縣委、縣政府出台了《唐山市推行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總體方案》,對改革進行了總體部署。有關部門相繼制定出台了15個配套文件,對各個環節的工作進行了規范,明確了具體政策,使改革有了較強的操作性。
四是宣傳發動,營造氛圍。2012年7月底,我縣召開了全縣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動員部署大會,各級各部門也層層召開部署動員大會、學習會、座談會等,廣泛進行宣傳學習,形成了濃厚的改革氛圍。
(二)著力突破重點難點,推進改革健康發展
一是建立崗位管理制度,實行「雙聘合一」。堅持人事聘用與崗位聘用相統一的改革思路,專門出台有關辦法,按照以編定崗、以事設崗的原則,規定各類崗位的結構比例和層級比例。
二是規范人員聘用制度,推行競爭上崗。我縣出台了事業單位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分開辦法,取消了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指標控制和專業技術職務終身制。率先實行職員聘用制,取消了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與公務員職務相對應的職務設置,建立職員崗位等級序列,實行結構比例控制。出台了事業單位競爭上崗辦法,規定在聘用工作中,打破身份界限,實行競爭上崗,擇優聘用;堅持民主公開原則,推行「陽光操作」,按照規定程序進行;定崗後一律簽訂制式的聘用合同書,按照崗位確定工資待遇。
三是實行公開招聘制度,面向社會選拔人才。對新進人員實行公開招考聘用制度,是我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較早實行的一項舉措。2012年初,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聯合下發通知,明確從當年4月1日起事業單位新進人員和機關新進後勤服務人員實行公開招考和聘用制度。之後又制定公開招聘的實施辦法,使這項工作進入規范化軌道。四年來,縣市事業單位345名新進人員實行了面向社會公開招考、擇優聘用。
四是立足內部消化,妥善分流未聘人員。未聘人員分流安置工作是改革的難點。我們制定了事業單位未聘人員分流安置辦法,堅持以單位內部消化為主的原則,嚴禁任何單位以改革為由,把未聘人員隨意推向社會;嚴格把握政策界限,落實多種分流途徑,切實保護未聘人員的合法權益,4679名分流人員均得到了妥善安置。
(三)配套改革同步展開,確保改革順利進行
一是開展「四定」工作,取消行政級別。針對部分事業單位職能不明、編制管理不規范的情況,編制部門根據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先行對全縣擬改革事業單位的工作職責、領導職數、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結構進行了重新核定。同時,徹底改變用管理黨政機關機構編制的辦法管理事業單位,取消了事業單位的行政級別,根據事業單位的職能和規模,明確了領導崗位的職員等級。「四定」工作為崗位設置和人員分類管理提供了基本依據,增強了事業單位的市場主體意識。
二是推進領導人員競聘上崗,實現全員聘用。事業單位領導人員是否納入聘用制改革的范圍,是普通工作人員在改革一開始就關心和關注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是順利推進改革的關鍵。我縣出台了《樂亭縣事業單位領導人員聘任制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所有改革單位的領導人員可採取直接聘任、公開選聘或競爭聘任的方式確定人選,按管理許可權批准後,由行政主管部門與其簽訂聘任合同;聘任期滿後不能續聘的,待遇按新崗位確定。從而消除了長期以來領導人員職務能上不能下、待遇能升不能降的弊端,特別是公開競聘領導崗位,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三是探索分配製度改革,建立激勵機制。我縣出台了《樂亭縣事業單位分配製度改革指導意見》,提出了分配製度改革的原則和方法。部分單位結合聘用制改革進行了分配製度改革試點,著力突破傳統的工資管理模式,試行搞活活工資及獎金、工資總額包干或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技術要素參與分配等自主靈活、形式多樣的分配辦法,有效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人員聘用制改革的效果。
四是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解除職工後顧之憂。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建立事業單位聘用制人員社會保險制度的意見》,確定從2004年1月1日起,凡納入實行聘用制范圍的事業單位,實行全員社會保險。隨後,我市又進一步完善了事業單位人員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公積金制度,建立了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到去年底,全縣已辦理社會保險的事業單位職工達24356人。
盡管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面廣、情況復雜、難度很大,但我們積極穩妥地開展工作,使改革比較順利地為職工所接受,為社會所認可,也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市人社局2012年10月在我縣召開了片區現場會推廣我市做法,2012年12月召開的全省人事工作會議交流了我縣經驗,《中國人事報》報道了我縣試行職員聘用制度的做法。
二、深化我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對策建議
按照國家關於事業單位實行人員聘用制管理「三年入軌、兩年規范」的要求,今後兩年,是我縣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繼續規范完善、人事制度改革深入發展的重要階段。我們將圍繞「確保全員入軌,規范運行機制,深化配套改革,完善宏觀管理,初步實現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法制化」這一目標展開,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緊入軌掃尾工作,健全全員聘用制度
1、尚未實行聘用制改革的事業單位,必須限期完成入軌工作。申請參照執行公務員制度的事業單位,未獲批準的,應立即進行改革;擬改制的事業單位,在近期內不能實施的,應先進行改革;由於其他原因未改革的事業單位,應限期完成入軌工作;新成立或從企業接受的事業單位,應直接實行聘用制管理。對不按要求完成改革任務的單位,組織人社部門除繼續按照縣委、縣政府規定停辦有關人事手續外,還應提請黨委、政府督察部門予以督察,追究有關領導責任。
2、所有實行人員聘用制的事業單位,必須全員簽訂聘用合同。事業單位聘用的主要領導人員,應根據縣委有關規定,由行政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與其簽訂聘用合同;聘用的其他人員,一律由單位法定代表人與其簽訂聘用合同;對應簽訂而不簽訂聘用合同的原固定製人員,應按待聘人員管理,並按規定降低其工資待遇。對不按規定辦理的,人事部門應不予核定或調整工資。
3、機關使用事業編制的工勤崗位,應納入聘用制管理。在機關工勤崗位實行聘用制管理,有利於統一人事管理制度,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我市在2002年3月就出台文件,規定新參加工作或通過公開招聘的機關工勤人員,一律實行聘用制管理。在這次鄉鎮機構改革中,鄉鎮機關工勤人員也都全部實行聘用制管理。因此,市、縣機關原有固定製工勤人員,應在時機成熟後實行聘用制管理。
(二)規范崗位管理辦法,健全崗位聘用機制
1、堅持崗位設置的科學性和權威性,嚴格按照崗位數額和規定聘用人員。深入研究不同類型事業單位的職能需要和業務特點,制定符合實際的各類崗位結構和等級層次結構比例辦法,逐步實現崗位設置科學化。對已經批準的崗位設置方案,必須嚴格執行,不能擅自設崗,不能把不符合崗位條件的人員聘用上崗。如因編制調整、職能變化等原因需要調整單位崗位設置方案,必須按規定辦理批准手續。
2、堅持競爭上崗為主的聘用方式,嚴格按照規定程序辦理崗位聘用手續。事業單位崗位出現空缺,或聘用合同期滿進行崗位調整,原則上應組織競爭上崗,擇優聘用。採取雙向選擇辦法確定上崗人選的,應按照規定進行民意測驗,滿意率達不到60%的不得上崗。所有上崗人選必須進行任前公示,並按照管理許可權批准備案後,方可公布聘用名單,簽訂聘用合同,不允許先聘用後報批。
3、堅持評聘分開、強化聘任的改革思路,健全能上能下的崗位聘用機制。在取消管理人員行政級別、實行職員聘用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職員等級資格制度,推行事業單位領導人員任期制、職業化和管理人員資格制、專業化;按照評聘分開的規定,健全專業技術人員能上能下、競爭上崗的聘用制度,健全工人技術等級評聘制度,擇優聘用上崗人員。
4、堅持按崗定酬、薪隨崗變的原則,實現人員工資待遇能升能降正常化。嚴格執行工作人員崗位調整或等級變化後重新確定工資待遇的政策規定,切實發揮工資待遇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的重要作用。首次實行聘用制管理時,部分高職低聘人員按規定保留三年原職務等級工資待遇,三年期滿後,符合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的,可以繼續保留;不符合規定的,必須按實際聘用崗位重新確定工資待遇。
(三)完善聘用合同規定,健全聘期管理機制
1、建立聘期目標責任制,把崗位職責內容具體化。實行目標管理,是確保工作人員履行聘用合同的有效手段。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和中層以上領導人員應根據上級賦予的任務及崗位職責要求,制定聘期工作目標和年度分解指標,一般工作人員應逐年制定工作目標,並按照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明確相應職權范圍、待遇兌現和責任追究辦法,報上級批准後,作為聘期和年度開展工作的基本依據,並作為聘期和年度考核中實績考核的衡量標准。
2、完善考核獎懲實施辦法,建立強有力的監督機制。考核與獎懲,是督促聘期目標責任落實的主要措施。事業單位應遵循客觀公正、民主公開、注重實績的原則,制定適合本單位特點的工作人員考核實施細則,具體分解責任目標內容,量化細化考核指標,並採取操作性強的考核方式,保證考核制度落到實處。同時,制定與考核相配套的獎懲措施,把考核結果與評選先進、獎金分配以及合同續聘、解聘等切身利益掛鉤,真正體現獎勤罰懶、獎優罰劣。
3、規范聘用合同管理,維護聘用合同合法性、權威性。聘用合同是聘用單位與受聘人員建立人事關系、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的依據。應充分認識聘用合同的法定地位作用,進一步規范聘用合同的管理辦法。聘用單位和受聘人員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及時辦理合同簽訂、變更、續簽、終止和解除手續;要本著依法辦事、平等協商的精神確定附加條款、妥善處理履行合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四)鞏固配套改革成果,推進改革不斷深入
1、深化內部收入分配改革,逐步建立分配激勵機制。分配製度改革,是人事制度改革中涉及職工切身利益最直接的部分。下一步,國家將在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規范收入分配秩序的同時,改革和完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應認真總結近幾年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試點的經驗,做好全面改革的准備。目前,根據國家人事部的意見,按照分類指導的要求,把事業單位的內部分配搞活。
2、改進現有用人模式,探索靈活用人機制。現行的編制管理、固定用人的辦法,對於控制事業單位規模和財政負擔,是必要的;但它又不能很好地適應一些事業單位業務發展和引進人才的需要,有的單位採取聘用臨時人員的辦法來緩解矛盾,由於管理不規范而產生新問題。因此,有必要考慮改變單一的固定用人模式,探索靈活用人的新辦法。比如,對機關事業單位工勤崗位和部分事業單位的一般崗位,可以試行新進人員不佔編制、實行社會化管理;可以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兼職管理辦法,鼓勵「人才共有、智力共享」,促進人才資源的科學化配置。
3、健全人事代理制度,推進人員管理社會化。在事業單位實行人事代理制度,有利於及時、規范、有效地辦理人事手續,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有利於減少事業單位管理人員,降低人事工作成本;在用人制度改革後,人事代理又是對分流人員和編外工作人員進行社會化管理的基本形式。目前,應根據事業單位的特點,規范事業單位人事代理辦法。人才交流服務機構,應創新服務手段,提高服務質量,努力當好事業單位的「編外人事處」。
4、完善宏觀調控辦法,構建新型人事管理模式。人事部門應當按照依法管理的原則,研究完善實行人員聘用制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特點,健全人員計劃、崗位結構比例、工資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宏觀調控機制;研究完善在事業單位人事管理中依法辦事的程序,保障事業單位在政策法規規定的范圍內行使用人自主權;研究完善人事制度落實情況的檢查措施,保障事業單位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和監督的權利;繼續加強人事爭議仲裁工作的制度和機構建設,及時辦理人事爭議案件,依法維護用人單位和職工雙方的合法權益。
學生(簽名):
年 月 日
評語
實踐情況
出勤情況
實踐態度
實踐能力
實踐效果
實踐單位意見
指導教師意見
能按時出勤
實習態度端正
實踐能力較強
實踐效果較好
實踐單位(章): 2013 年 5月 5 日
成績
指導教師(簽章): 年 月 日
教學點初審意見
審核人(簽章):
年 月 日
分校復審意見
復審人(簽章):
年 月 日
省電大抽查意見
驗收人(簽章):
年 月 日
❸ 行政管理本科調查報告
縣農民收入現狀調研報告
摘要:本文在實地走訪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對陝西省神木縣的農民收入現狀進行調查,分析了神木縣農民收入增長的方式,制約農民增收的因素等,為當地農民的收入增長提供可行性的建議
關鍵詞:收入狀況,增收的方式,制約因素
一、調查內容及分析
我深入到縣欄桿堡、爾林兔等鄉鎮,對農民的收入狀況進行了詳細調查,對收集上來的資料分析過後, 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民增收的現狀
我縣地處黃土高原向草原荒漠過渡地帶,是傳統的農牧交錯區。目前,農業在全縣經濟中的比重約為5%左右,但農業人口佔全縣總人口的80%,仍是農業大縣。近年來,縣委、縣政府為解決城鄉差距擴大,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問題,不斷加大以工促農力度,以城帶鄉,工農商聯合發展,加強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徹底改變單純依靠農業和農村的發展,不斷加強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農民外出務工和穩定地向城礦區轉移,促進了農民收入的較快增長,XX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645元。從調查的兩個鄉鎮4個村的情況看,我縣農民增收的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具體體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農民家庭經營收入繼續增加。種植業中,一些低產、價格低廉的糜、谷等傳統農作物面積減少,穩定、高產、價格不斷上漲的大豆、玉米等種植面積增加,促進了收入增長。今年,我縣給種糧農民良種、地膜玉米、農機具等補貼200餘萬元。廣大農民對糧食生產的積極性有了明顯提高。從欄桿堡鎮大豆種植情況看,XX年市場價格為每斤1.45元左右,XX年為每斤1.78元左右,每斤上漲0.3元左右,正常年景下,一般人均產豆在600斤以上,因價格上漲,人均增收200多元。大農業中,畜牧業家庭養殖規模擴大,養殖小區開始推廣,來自畜牧業的收入明顯增加。到去年底,已建成奶牛、肉牛養殖小區13個,全縣牛飼養量達到4萬頭,羊子存欄 50萬只。爾林兔鎮依肯托拉村人均養羊6隻,XX年人均養羊收入600元以上。而欄桿堡鎮杏窪村人均養羊1隻,人均養羊收入僅幾十元,由此看出,農民家庭經營收入的差距,主要表現為種養結構上的差異。
二是農民非農就業增加,勞動報酬收入的比重日益擴大。近幾年,隨著縣內外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建設規模的擴大,農民外出務工的機會也增加,為農民工季節性轉移和穩定轉移創造了條件。調查結果顯示,外出務工者中,一般的年現金收入在5000元以上,掌握一定技術的,大多數收入在6000元以上,人均純收入明顯高於單純從事家庭經營的農民。爾林兔鎮依肯托拉村10戶農民,外出務工者達17人,這些農民XX年外出務工人均收入6034元。
三是1999年以來退耕還林(草)政策的實施,在補償期內給農民帶來比較穩定的收入。欄桿堡鎮杏窪村有51戶村民,人均耕地1畝多,近幾年即使遇到災年也有穩定的收入。正如當地農民朋友所講的「退耕還林(草)既改善了生態環境,又使農民得到了比種地更多的收入。」當前,享受上政策的農民除在退耕地上領到固定的糧食和現金以外,還有賣草籽、賣飼草等一筆可觀的收入,改變了過去那種越墾越窮的落後狀況。
四是農業產業化經營有了新進展,農畜產品轉化率和附加值不斷提高,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近幾年,我縣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逐步發展壯大。比如在扶持規模養殖方面,凡養殖奶牛200頭以上的,每頭無償補助3000元,安排貼息貸款3000元;養殖肉牛200頭以上的,每頭無償補助700元,貸款1000元;分戶養殖5頭以上的,每頭貸款1000元。由於政策的鼓勵,一批養殖、紅棗等農畜產品加工企業不斷興起,農業內部增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挖掘。
五是政府在加強宏觀調控的同時加大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投入。充分把中央和地方出台的惠農政策不折不扣地施惠於農民,要從財政上保證各項政策的落實,繼續增加財政對「三農」資金投入,特別是從今年起縣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5000萬元,向上爭取5000萬元,通過國有資產運營公司為農民貸款5000萬元,加上農民自籌,每年可保證投入農業資金2億元,支持農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投入的逐步增大,不僅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而且增加了農民非農就業機會,顯示了增收效應。
六是農業特產稅的全面取消,今年起農業稅的全部免收,實現了農民零負擔。加之,正在推行的農村低保等政策性收入,成為農民增收的必要補充。比如救災工作方面,對部分特困群眾實行救助,對「五保」戶實行供養制,安排200萬元專款用於實施特困群眾大病救助,安排200萬元助學基金對貧困中小學生和大學生進行救助,安排50萬元救災事業專款用於救助突發性災害。
❹ 一篇關於行政管理方面的調查報告
黑龍江省雙城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連續多年居黑龍江省各縣(市)首位,列全國百個產糧大縣(市)前10名。2000年全市農業總產值40。5億元,其中農業產業化產值達到27。6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3。5%,「九五」期間年均增長10。8%;農民人均收入2459元,其中通過產業化實現的人均收入佔63。9%,五年間提高了31個百分點。雙城市通過農業產業化發展,正在由農業大市向畜牧業大市、加工業大市和經濟強市轉變。
一、現狀與成效
雙城市把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戰略措施,農業產業化經營初具規模,已經成為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一是形成了奶牛、雞蛋和生豬三大主導產業。奶牛業在十年間登上三個台階,奶牛從1991年的2。2萬頭,到目前奶牛存欄達13萬頭,戶均1。09頭。肉牛飼養量20萬頭,生豬飼養量51萬頭,家禽飼養量1054萬只。全市現已具備年提供15億公斤糧食、8萬噸肉、32萬噸鮮奶、10萬噸鮮蛋、7億公斤瓜採的綜合生產能力。
二是增加了農民和財政收入。全市農民通過養奶牛人均增收480元,通過飼養家禽人均增收190元,通過養豬人均增收140元,通過釀酒、飼料加工人均增收330元,通過農民在龍頭企業和市場就業人均增收80元。2000年畜牧業過腹轉化農作物秸桿90萬噸,占秸桿總量的65%,僅此一項農民增收8000多萬元。農業產業化發展使農民增收有了穩定的渠道,為市財政培植了新的財源。2000年僅雀巢公司一家就上繳稅金1。2億元,佔全市財政收入的42%,成為市財政的支柱。
三是推進了糧食轉化增值。糧食的過腹轉化和加工轉化,改變了農民過去賣原糧的低效循環狀態,有效地緩解了農民賣糧難。2000年畜牧業轉化糧食6億公斤,轉化增值5億元,加工轉化1億公斤,轉化增值0。5億元,轉化糧食占總產量的46。7%。
四是吸納了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全市專兼職從事畜牧養殖業的勞動力16。8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60%,農民離土創業人員14萬人,占農村總勞動力的51%。
二、經驗與做法
1.把資源優勢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雙城盛產玉米、水稻、高粱和瓜菜、烤煙等作物,農業資源豐富,農蓄產品質量好。近年來,雙城市立足資源優勢,把資源優勢與市場需求結合起來,以加快畜牧業發展為重點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確立了由產糧大縣向經濟強縣轉變的發展目標。他們反彈琵琶,抓市場、上加工業,帶產業、促養殖,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通過加快發展畜牧業生產,實現。糧食過腹增值;通過招商引資建設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實現加工增值;通過建設城市市場,培育發展中介組織,實現農產品流通增殖。通過梯次、多次增值,增加了農業綜合效益,拓寬了農民增收的渠道。
2.把做強龍頭企業與做大主導產業緊密結合起來。近幾年,雙城市把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著力點放到引進培育龍頭企業上,扶持、扶強、扶大龍頭企業。在奶牛業,1990年引進了世界50強之一的瑞士雀巢公司,從那時起,千方百計扶持企業發展,幫助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做大做強這個龍頭企業。該公司已三次增資擴產改造,總投資由初建時的2。6億元增加到了6億元,鮮奶日加工能力由150噸增加到700噸,2001年又啟動了四期擴建工程,建成投產後,日加工能力將達到1350噸。現在雙城農民每天供應雀巢公司700噸鮮奶,收入130萬元。在玉米產業上,引進了黑龍江綠色食品集團公司等7家企業,年加工轉化玉米605萬噸。在小米產業上,引進黑龍江焦氏集團建設萬噸小米加工企業,帶動全市發展無公害穀子0。33萬公頃。
3.把完善市場體系與強化流通帶動功能緊密結合起來。雙城市加強對農業產品市場的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建成了新勝蛋禽等一批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初步形成了以全國性批發市場為龍頭,以區域性專業批發市場、專業市場為骨幹,以城鄉集貿市場和經營網點為基礎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市場年交易額達15億元。新勝蛋禽批發市場已與全國13個大中城市的30多家公司建立了穩定的供銷關系,日銷售鮮蛋600噸以上,日交易額220萬元,帶動全市飼養蛋雞1000萬只。鮮蛋收購覆蓋黑龍江、吉林兩省10多個縣(市),遠銷到廣州、上海、江蘇、福建、安徽等省市,每天銷往俄羅斯鮮蛋有70噸。市場各環節吸納從業人員2300多人,年創收2800多萬元,養雞戶年收入1億多元,經銷戶收入600多萬元,帶動相關加工和服務業增加產值1億多元,實現利稅800多萬元。另外,全市流通經濟組織發展到200多個,流通大戶300餘戶,從事農產品營銷的經紀人達2400餘人,市場和流通中介組織已成為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要牽動力量。
4.把依靠科技進步與加強基地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基地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第一車間。雙城市把依靠科技進步與加強基地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用先進技術裝備基地,圍繞龍頭企業和市場對基地進行合理布局,培育典型,發揮示範作用,推進專業化生產和規模經營。目前專業戶發展到5。6萬戶,專業村256個,專業鄉(鎮)9個,分別占戶、村、鄉(鎮)總數的42%、66%和30%。涌現出了一批奶牛生產萬頭鄉(鎮)、千頭村、百頭大戶和蛋雞生產的百萬只鄉(鎮)、十萬只村、萬只大戶。大力推廣普及先進適用技術和綜合配套的高產優質生產模式,奶牛生產全部推廣「凍精配種、配合飼料、秸桿三化、暖舍飼養、防疫滅病」的高產模式。雞蛋生產普遍推廣「純化良種、配合飼料、密集飼養、科學防病」的高產模式。2000年推廣先進技術60多項,先進技術覆蓋率達到96%。
5.把創造優良環境與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不斷優化農業產業化發展環境,對龍頭企業實行掛牌保護,派駐專人負責協調監督對企業的各項檢查、收費等問題。對收費項目進行集中清理,印製收費項目目錄,給企業發放收費項目「明白卡」,取消和緩收收費項目83項,合並92項,下調44項,一年減輕企業負擔1000多萬元。同時,出台了鼓勵鄉鎮發展奶牛業的政策,新增奶源增加稅收的地方留成部分,市鄉兩級五五分成,鄉鎮每增加1噸鮮奶,可增加稅收60元,調動了鄉鎮發展奶牛生產,擴大基地規模的積極性。發揮政府的宏觀控製作用,調整龍頭企業和農戶間的利益關系,讓利於民,雀巢公司在兩年內七次提高鮮奶價格,鮮奶價格由每公斤0。78元上調到1。60元。在鮮蛋銷售上,每天都由市場主管部門首先定出鮮蛋參考價,防止蛋價大起大落,保護養殖戶和營銷戶雙方利益。強化環境治理,打擊偷、盜、毒害奶牛犯罪活動,嚴肅查處個別奶站投機倒把、剋扣奶戶的違法違紀行為,保護養牛戶的切身利益,維護主導產業的正常經營秩序。
三、啟示與建議
雙城市農業產業化的實踐證明,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實現農民增收和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的現實選擇,帶給我們一些重要啟示:
1.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把壯大龍頭企業作為關鍵環節來抓。搞好龍頭企業建設,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環節。只有通過招商引資、政策扶持、促進聯合等多種渠道和手段,陪強陪壯一批產品競爭力強,為農戶提供系列服務、與農戶利益關系密切、牽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實現規模經營,把龍頭舞起來,才能把農業產業化帶動起來。
2.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大力推行集約化經營。推進集約化經營是農業產業化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必然要求。建立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促進農業資源向優勢產業和龍頭企業集中,引導農民進行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建設專業化、區域化、規模化的商品生產基地,把基地規模和產業做大了,農民收入才能提高,農業產業化才能保持快速發展。
3.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利益機制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原動力。沒有利益驅動,產業鏈就會脫節。只有加強政府宏觀控制,按照市場經濟原則正確處理農業產業化經營中公司和農戶的利益關系,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機制,把農業產業化經營納入市場化、法制化軌道,才能實現龍頭企業、基地、農戶、市場的一體化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增強產業化鏈條的凝聚力。
4.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選擇好主導產業。農業產業化發展必須立足發揮優勢,突出本地特色,因地制宜確定發展模式,選擇主導產業。雙城市農業產業化形成了牛、雞、豬三大主導產業,主要是因為在主導產業的選擇上,充分考慮了本地的資源優勢、農民的基本素質和市場的有效需求。這三個產業都屬農村傳統產業,農民有基本的技術和經驗,而且市場容量大,技術和市場風險相對比較小。
5.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大力提高市場化程度。市場化程度直接影響著農民進入市場的速度,影響農民收入增長的速度。培育農業產業化市場體系,搞活流通,是加快農業市場化進程的有效手段。只有採取政策扶持、效益吸引、典型引路等辦法活躍市場主體,建設和完善市場體系,從根本上架起小生產通向大市場的橋梁,才能使廣大農民通過進入市場來實現收入的增加。
6.推進農業化產業化經營,必須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村消費環境較差,這既是當前農村經濟發展速度的制約因素,也是農村市場啟而不動的重要原因。只有加強農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才能夯實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礎,真正啟動農村市場,提高農民消費水平。建議國家採取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加快農村電力、道路、水利、教育、文化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大對農業科研與推廣服務、農村教育、農村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村抗禦自然災害、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
❺ 關於行政管理的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一般由標題和正文兩部分組成。
(一)標題。標題可以有兩種寫法。一種是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即「發文主題」加「文種」,基本格式為「××關於××××的調查報告」、「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另一種是自由式標題,包括陳述式、提問式和正副題結合使用三種。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
❻ 行政管理調查報告
萬能的網路文庫,,,,, 以下是範例
農村青年學習需求調查
調查時間
:
2012
年
4
月份至
2012
年
5
月份
調查地點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周邊的農村地區
調查對象
:山莊頭的農村青年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
調查背景
:
農村青年作為我國青年的主體,
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
他
們的生存、
生活及發展狀況對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要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加快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
就必須充分發揮廣大
農村青年的優勢和作用,
凝聚廣大農村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為了全面掌握甘肅省
農村青年發展狀況,
本次調研採取問卷調查方式,
對我市農村青年的學習需求作
了調查。調查對象為
10
名年齡均在
18~35
周歲的農村青年。
調查目的
:
調查當前農村青年對學習需求情況,
探討利用好當前電大遠程開放教
育,快速有效地開展社會服務的途徑和方法。
一、
社會調查的過程
為了解農村青年的學習需求,
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
對農村青年進行了社會
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學習情況,收入情況,就業狀況,生活狀況。本次調查
共發出調查問卷
12
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
8
份,其中兩人因提前出發去外地打
工,沒有收回,採用訪談的形式采訪了
2
人,整理共計收回有效問卷
10
份。具
體過程及相關內容整理如下:
二、調查的內容
性別構成:此次調查共有六男,四女,即男的占
60%
,女的占
40%
。年齡結
構分布:年齡主要為
18
歲至
35
歲,其中
18
到
25
歲的
5
人,占
50%
,
26
至
30
歲的
3
人,占
30%
,
31
至
35
歲的
2
人,占
20%
,青年人比較多。文化程度:本
次調查只具有小學文化程度的有
2
人,初中程度的
4
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
4
人,比例為
20%
,
40%
,
40%
。職業:職業的構成來看,純粹以種田謀生的
2
人,
打工為主附帶種田的
4
人,
純粹以手工藝謀生的
3
人,
養殖業
1
人。
月收入:
月
收入在
800
元以下的
2
人,
月收入在
800
——
1200
的
6
人,
月收入
1200
——
2000
的
2
人。婚姻狀況:其中
4
名女性都結婚,男性
2
人結婚,還有
4
人未婚。是否
要改變現有的職業,
60%
的人想改變現狀,
20%
的人願意維持現狀,
20%
的人對自
己的職業規劃不知道。這些反應了急需加強農村青年的繼續教育。
三、
社會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根據個人的基本情況,
及其對學習需求,
結合目前最關心的問題,
從農村青
年的教育價值觀、
學習需求、
最關注的問題、
學習希望和要求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1
、教育價值觀
調查結果顯示,
大部分的農村青年都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
30
%的認
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
擴大視野,
學知識為了自己的人生;
50
%的認為
學習的作用是為了提高經濟收入,
認為知識能幫他們爭更多的錢,
20
%的沒有考
慮,
認為學不學習無關緊要,
自己抱無所謂的態度。
調查還顯示,
農村青年的教
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
他們認為,
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
大學生暑期實習報告&調查報告專題
實習證明金融專業法律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機電專業
度成正比,其中
60
%認為高中、中專畢業生掙錢多,
30
%認為初中畢業生掙錢
多,
10
%認為中學以下的畢業生掙錢多。
2
、對學習需求進行分析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其中願意繼續學習的占
80%
,無所謂的占
20%
,其
中大部分對學習持非常積極地心態,最希望是提升學歷的占
40%
,參加短期培訓
的占
60%
。學習的方式來看,選擇的學習方式選擇脫產占
10%
,業余的
80%
,完
全自學的占
10%
。選擇學校機構的載體為廣播電視大學的占
40%
、選擇普通高校
占
20%
、其它成人高校和技校占
20%
。調查表明,農村青年大部分人都希望通過
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
學歷層次,
以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
在對農村青年獲取自
身技能調查中,學習的內容要求掌握一門技能的占
60%
,拿個文憑的
20%
,技術
加文憑的占
20%
,這表明農村青年對技能培訓的認識增強,並希望通過高效、低
成本的方式成才。
3
、目前最關心的問題
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個人的趣味的占
80%
,對此不
以為然的占
20%
,希望能學些比較實用的知識,提高個人的技能,能提高收入的
占
90%
,僅
10%
對此不關心。大部分的人希望政府能提供適當的援助,最好是派
科技工作人員下村送知識。
另外很關心的問題是知識能不能轉化為經濟效益,
讀
書白白花錢沒有經濟收益的話是不會去讀的占
50%
,其次是學習的地點盡量近
點,
認為去縣城的話還比較遠,
以鎮為單位比較合適,
由於自身的文化程度不是
很高,選擇讀電大或者成人高考的為
30%
。
4
、希望和要求
就是希望進一步提升自身學歷,
提升個人的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正
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能夠有效地指導自己的子女學
習。通過相關培訓學習文化知識,掌握先進技能,學有所用,以技致富,他們要
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
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從而使知識轉化
為經濟效益,
對社會具備更強的適應能力。
充分體現了農村青年對知識技能的需
求加大,對自身發展進行定位。
四、
社會調查的結論
(一)效果及體會
與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農村青年相比,
當代農村青年更加接近城市青年的價
值觀念和思想狀況,
而且學歷層次普遍提高,
大部分嚮往去城市工作,
已成為第
二產業、
第三產業一般服務業中重要的人力資源。
通過調查,
發現農村青年對培
訓有著更主動的需求,
但是培訓需求與市場要求之間,
政府的培訓模式、
學校的
學習內容、
培訓的費用和他們能夠承受培訓願望之間,
都存在不同程度脫節,
致
使培訓需求難以得到更大程度滿足。
增強農村青年的培訓市場研究,
特別是加強
優秀農村青年的培訓,
使他們成為現代工業和現代農業中成熟的勞動力資源,
成
為當前面臨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建議和對
策
1
、加強農村基礎教育
政府部門應加強對農村教育經費的支出,
特別是成人教育,
加強師資隊伍建
設,
切實為農村的教育輸送優質的教育資源;
更新教育理念,
充分利用職教資源,
為廣大農村青年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加強農民工職業教育和培訓。
目前我
國現擁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約
1.3
萬所,高職院校有
1000
余所。這是提供給農
村青年培訓的豐富資源,
當務之急是制定政策,
並給予經費支持,
使得中高等職
業學校真正成為農民工教育的重要載體。
2
、充分發揮好現有的教學資源強化職業教育
教育資源的重心應該下移延伸到農村基層,
由於當前我國教育資源城鄉分布
很不均衡,
資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
鄉鎮和農村本土教育資源匱乏。
只有把教
育資源的重心有效地傾斜到基層,
從師資和教育設施往農村轉移,
並有效地貫徹
執行,才能將教育培訓做到位。當前農村普遍存在中小學生源減少和校舍閑置,
可以充分利用那些閑置的校舍資源,建立一些長效性的基層教育基地和培訓網
絡。
以培育技術人才為目的,
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探討和建設,
讓農村青年掌握一
技之長,學有所用,以技致富。
3
、加大新農村文化設施的建設力度
農村青年學習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需要自我教育,
靠別人靠社會難以發
揮長效的作用,
只有靠自己的聰明才智,
學以致用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為此需
要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政府應加大對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
加大基層文化
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
在一些勞動力資源豐富且輻射范圍廣的中心村規劃布局學
習中心。
充分利用現有閑置的中小學校舍,
建設文化活動室和圖書閱覽室等公共
設施,
豐富農民文化生活,
並使新農村成為農村人口自我學習的基地,
成為構建
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陣地,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
4
、富裕的地區應反哺農村青年教育
當前大量的農村青年湧入大中型城市,
大城市的發展需要廣大的農民工參與
建設,
暫時沒有可以解決的具體方案。
作為一定的回報,
政府應當鼓勵並加大經
濟發達地區對周邊農村的扶持。
建立現代化的新型農村,
將農村建設得像城市一
樣,
從實質上把農村青年帶離被邊緣化的命運,
讓他們回到屬於他們的空間。
要
適當的加強農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讓農村青年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
樹立
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努力學習知識技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推
動農村青年建設的健康發展。
總的來說,要把加強農村青年教育這件事作為我國現行教育任務的一個重
點,
通過解決這個問題來緩解或解決城鄉教育資源長期失衡的現象。
農村青年占
國家青年的大部分,
作為推動社會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
農村青年的發展狀況對
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教育是素質能力的決定因素,
全
面掌握農村青年教育水平發展狀況,
對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教育要面向
農村青年,
為其創造更多的教育培訓機會;
應該把教育作為當前新農村建設的重
要內容,
使新農村成為農村青年教育的主陣地;
努力提高農村青年的技能和素質。
因此,
無論是對於推動城鄉公共資源公平配置,
還是對於全面提升全民素質,
農
村青年繼續教育都將具有長遠的戰略性意義,
三農問題也能在這個問題解決的同
時得到有效的改善或更好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