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三產
① 古代濟源的行政區劃是什麼
夏商周時候咱濟源還有小國家的,春秋戰國時期看歷史書上的版圖應該專是鄭國,還有魏國,後來屬的軹縣就是現在軹城一帶,隋朝時候濟源一名才正式形成,屬河內郡管轄,明清時候屬於懷慶府管轄。後來有河南省,咱就屬於河南了,先歸新鄉,後給焦作,結果他們都覺得自己的水平管不了濟源這條大龍,於是在小浪底的推動下,濟源成功單干,十年歷程,發展迅速,個別方面已經遠超河南其它地市!!現在就是東起梨林鎮,接焦作,西是思禮接山西,南是承留軹城,北是五龍口克井…… 兩千平方公里左右,68萬人!
66萬人是三年前了
② 2015行政投入佔gdp多少
去年我國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今年上半年,第三產業佔比繼續提高,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已達46.6%。第三產業佔比持續上升表明,我國的經濟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變化,轉型升級已到了關鍵階段,值得關注。
第三產業繼續加快增長,比重不斷提升
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6904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9812億元,同比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123871億元,增長7.4%;第三產業增加值125361億元,增長8.0%。增速分別快於一、二產業4.1和0.6個百分點。從三次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看,第三產業比重處於提升趨勢,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46.6%,比2013年提升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0.6個百分點。
1.第三產業投資增速高於第二產業
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名義增長17.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6.3%),其中第一產業投資4820億元,同比增長24.1%;第二產業投資89186億元,增長14.3%;第三產業投資118764億元,增長19.5%,高於5.2個百分點。
2.批發零售業增長領先
從第三產業的構成看,批零貿易、交通運輸、餐飲等傳統第三產業增勢平穩,為增加就業、方便群眾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第三產業中,上半年,批發零售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9.8%,占第三產業的比重為20.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長6.8%,占第三產業的比重為11.3%;住宿餐飲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6.2%,占第三產業的比重為4.2%。
金融保險、房地產、信息咨詢、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旅遊等現代第三產業實現高速增長,大大提高了第三產業的整體質量和水平。上半年,金融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9.7%,在第三產業增加值中所佔比重為14.7%。房地產業增加值增長2.5%,所佔比重為13.9%。
3.成為吸納就業的絕對主力
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第三產業發展,陸續出台支持現代物流業、高技術、節能、家政服務、文化產業、體育產業等第三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從財稅、信貸、土地和價格等方面不斷深化、細化和完善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重點從加快推進服務領域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大了對第三產業的投入力度,不斷優化第三產業發展環境等方面,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第三產業占就業比重在2011年首次超過第一產業,躍居第一,此後逐年增加,已成為吸納就業的絕對主力。2013年全國就業人員中,第一產業就業人員佔31.4%,第二產業就業人員佔30.1%,第三產業就業人員佔38.5%。
4.第三產業吸收外資比重繼續提高
2014年中國利用外資中第三產業的比重一直在擴大,而製造業的比重則趨於下降,這是利用外資的兩大趨勢。數據顯示,今年1-5月,第三產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75億美元,同比增長19.5%,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56.2%;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74億美元,同比下降16.5%,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為35.6%。
由於中國第三產業發展存在巨大商機,產業結構調整也給外商投資企業提供了更多機會,而且第三產業對外開放的領域會越來越廣、越來越多,這些因素使得第三產業實際使用外資保持快速增長。統計顯示,1-5月累計,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8744家,同比增長1.6%;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010.9億元人民幣(摺合489.1億美元),同比增長2.8%(未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數據)。國內政治穩定、市場規模日益擴大、產業領域加大開放、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吸引外資仍具有比較突出的綜合優勢。隨著中國營商環境的改善,對外資的吸引力將進一步增強。
近年來,我國第三產業加快發展主要得益於國家扶持的政策效應,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第三產業發展,陸續出台支持現代物流業、高技術、節能、家政服務、文化產業、體育產業等第三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從財稅、信貸、土地和價格等方面不斷深化、細化和完善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重點從加快推進服務領域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大了對第三產業的投入力度,不斷優化第三產業發展環境等方面,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③ 那些行政當管的是屬於第一產業第二產業還是第三產業
三次產業:根據社會生產活動歷史發展的順序對產業結構的劃分,產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門稱為第一產業,初級產品進行再加工的部門稱為第二產業,為生產和消費提供各種服務的部門稱為第三產業。它是世界上通用的產業結構分類,但各國的劃分不盡一致。我國的三次產業劃分是:
第一產業: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副業和漁業)
第二產業:工業(包括採掘工業、製造業、自來水、電力、蒸汽、熱水、煤氣)和建築業。
第三產業:除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由於第三產業包括的行業多、范圍廣,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第三產業可分為兩部分;一是流通部門,二是服務部門。具體又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流通部門,包括交通輸業、郵電通訊業、商業、飲食業、物資供銷和倉儲業。
第二層次: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保險業、地質普查業、房地產、公用事業,居民服務業,咨詢服務業和綜合技術服務業,農、林、牧、漁、水利服務業和水利業,公路、內河(湖)航道養護業等。
第三層次: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廣播電視、科學研究、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等。
第四層次: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政黨機關、社會團體、以及軍隊和警察等
所以屬於第三產業
④ 行政單位辦三產違反什麼規定
不能,國家有明文規定,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不得開辦任何與本單位職能無關的產業
⑤ 國家有限制行政單位三產的新文件下載
行政賠償問題有新規定:一、將第二條修改為:「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有本法規定的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情形,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國家賠償的權利。
本法規定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依照本法及時履行賠償義務。」
二、將第三條第三項修改為:「(三)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三、將第四條第三項修改為:「(三)違法徵收、徵用財產的」。
四、將第六條第三款修改為:「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的,其權利承受人有權要求賠償。」
五、將第九條修改為:「賠償義務機關有本法第三條、第四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給予賠償。
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應當先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也可以在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時一並提出。」
六、在第十二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三款:「賠償請求人不是受害人本人的,應當說明與受害人的關系,並提供相應證明。」
增加一款,作為第四款:「賠償請求人當面遞交申請書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當場出具加蓋本行政機關專用印章並註明收訖日期的書面憑證。申請材料不齊全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當場或者在五日內一次性告知賠償請求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七、將第十三條改為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十三條:「賠償義務機關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決定,應當充分聽取賠償請求人的意見,並可以與賠償請求人就賠償方式、賠償項目和賠償數額依照本法第四章的規定進行協商。
賠償義務機關決定賠償的,應當製作賠償決定書,並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送達賠償請求人。
賠償義務機關決定不予賠償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十日內書面通知賠償請求人,並說明不予賠償的理由。」
第十四條「賠償義務機關在規定期限內未作出是否賠償的決定,賠償請求人可以自期限屆滿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賠償請求人對賠償的方式、項目、數額有異議的,或者賠償義務機關作出不予賠償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自賠償義務機關作出賠償或者不予賠償決定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八、增加一條,作為第十五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提供證據。
賠償義務機關採取行政拘留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期間,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賠償義務機關的行為與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的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是否存在因果關系,賠償義務機關應當提供證據。」
九、將第十四條改為第十六條,第二款修改為:「對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責任人員,有關機關應當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⑥ 行政單位下屬第三產業屬於什麼性質
你好!行政單位屬於國有,所以下屬三產也屬於國有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