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審批權
Ⅰ 會計師的主要工作職責
第一、核算職能
會計的核算職能,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會計核算貫穿於經濟活動的全過程,是會計最基本的職能。會計核算的內容主要包括:
(1) 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2) 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3) 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4) 資本、基金的增減;
(5) 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6)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7) 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
第二、監督職能
會計的監督職能,是指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和相關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
1、真實性審查,是指檢查各項會計核算是否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
2、合法性審查,是指檢查各項經濟業務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遵守財經紀律,執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以杜絕違法亂紀行為。
3、合理性審查,是指檢查各項財務收支是否符合客觀經濟規律及經營管理方面的要求,保證各項財務收支符合特定的財務收支計劃,實現預算目標。
(1)預算審批權擴展閱讀:
會計從業資格(已取消)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科目為:《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會計基礎》、《初級會計電算化》。
初級會計職稱
考試科目包括《初級會計實務》和《經濟法基礎》。
《經濟法基礎》科目: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不定項選擇題(案例分析題)。
《初級會計實務》科目: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計算分析題、綜合題。
中級會計職稱
考試科目包括《中級會計實務》、《財務管理》和《經濟法》。
《中級會計實務》科目: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計算分析題、綜合題。
《財務管理》科目: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計算分析題、綜合題。
《經濟法》科目: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綜合題。
Ⅱ 怎樣關注預算額度與審批許可權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的財務行為,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和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障事業單位健康發展,制定本規則。
一、全國事業單位的財務活動,在新形勢下需要一部新規則來規范
1989年以前,我國還沒有一個統一的事業單位財務制度體系,當時事業單位執行的一些財務制度或標准制度是融合在行政單位財務制度之中或者是依照或參照行政單位相關制度執行。
財政部頒布《事業單位財務規則》,標志著我國真正建立起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獨立、統一、完整的事業單位財務制度體系。
修訂充分體現財政改革的相關成果
財政改革:部門預算改革、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購改革、「收支兩條線」改革、政府收支科目改革等,這次修訂充分體現了這些年財政改革取得的相關成果。
新規則規定,事業單位實行核定收支,定額或者定項補助,超支不補,結轉和結余按規定使用的預算管理辦法;要求事業單位應當將各項收入與支出全部納入單位預算,實行「一個單位一本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使事業單位收支管理更加全面完整。其中,單位的支出將劃分為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兩部分,對基本支出預算採取定員定額的方法編制,對項目支出預算按照項目管理的規定編制;從基層預算單位開始編制預算,使預算編制細化到具體項目上。
突出事業單位的公益屬性,嚴格限定對外投資經營活動。
這次修訂規則突出了事業單位公益屬性的性質。
新規則明確規定,事業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對外投資。在保證單位正常運轉和事業發展的前提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對外投資的,應當履行相關審批程序。事業單位不得使用財政撥款及其結余進行對外投資,不得從事股票、期貨、基金、企業債券等投資,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同時,新規則不但對原來的管理條款進行必要修訂,還大幅增加了新的管理方面的內容與規定。比如,新規則強調,事業單位應當加強支出的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的有效性。事業單位財務監督應當實行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後監督相結合,日常監督與專項監督相結合。
突出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要求
二、與原《規則》相比,新《規則》主要修訂了哪些內容?
答:此次修訂,在基本維持原《規則》結構的基礎上,增設了「財務監督」一章,增加了二十一條,共分十二章六十八條。具體包括:
一是進一步明確《規則》的適用范圍。明確《規則》適用於各級各類事業單位的財務活動。同時,為適應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需要,在附則中規定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以及公益服務性組織和社會團體對於本規則的適用問題。
二是強化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辦法,加強事業單位預算編制和執行管理,並明確事業單位決算管理的有關要求。
三是規范事業單位收入管理。修改完善財政補助收入的定義,並進一步明確事業收入的范圍,增加收入管理的有關要求。
四是規范事業單位支出管理。修改完善支出的分類和事業支出的定義,並根據財政改革的有關要求,全面強化支出管理要求。
五是完善事業單位結轉和結余資金管理。分別界定了結轉和結余概念,在此基礎上,將結轉和結余劃分為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資金、非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資金兩部分,並分別作了原則性規定。
六是加強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根據改革實踐,進一步完善資產的分類和定義,規范資產的配置、使用、處置以及對外投資管理,建立資產的共享共用制度。
七是加強事業單位負債管理。明確事業單位建立健全財務風險控制機制,規范和加強借入款項管理,防範財務風險。
八是建立健全事業單位財務監督制度。增設「財務監督」一章,具體規定財務監督的主要內容、監督機制和內外部監督制度。此外,《規則》還根據需要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專用基金管理、財務分析指標等內容作了進一步的修改完善。
三、做好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
1、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核心
事業單位的預算資金,是事業單位進行各項財務活動的前提和依據,是事業單位向社會提供優質服務的物質保證,也是國家為社會公益事業提供的無償供給。
2、加強預算外資金的管理
3、經營收支不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內容
4、要正確確定管理目標
5、財務管理要體現特殊性
第二條本規則適用於各級各類事業單位(以下簡稱事業單位)的財務活動。
一、事業單位的分類呢
行政型事業單位
公益型事業單位
又可進一步細分為純公益類、准公益類兩類。
企業型事業單位
二、事業單位的分級:
根據行政事業單位的機構建制和經費領撥關系,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組織系統分為主管會計單位、二級會計單位和基層會計單位三級。
主管會計單位(簡稱「主管單位」),即向財政部門領報經費,並發生預算管理關系,有所屬會計單位的會計單位。也就是說,主管會計單位直接向財政部門領報經費,有所屬會計單位並向其所屬會計單位轉撥經費。
二級會計單位(簡稱「二級單位」),即向主管會計單位或上一級會計單位領報經費,並發生預算管理關系,有下一級會計單位的會計單位。也就是說,二級會計單位不直接向財政部門領報經費,而是向主管會計單位或上一級會計單位領報經費,有所屬會計單位並向其所屬會計單位轉撥經費。
三級會計單位(也稱「基層會計單位」)。即向上一級會計單位領報經費,並發生預算管理關系,沒有下級會計單位的會計單位。向同級財政部門領報經費,沒有下級會計單位的,視同基層會計單位。也就是說,不論是向財政部門領報經費,還是與主管會計單位或二級會計單位向上一級會計單位領報經費,只要沒有所屬會計單位的就是或者視同是基層會計單位。
第三條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基本原則是: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堅持勤儉辦事業的方針;正確處理事業發展需要和資金供給的關系,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國家、單位和個人三者利益的關系。
一、逐條解釋:
1.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下,嚴格執行這一原則,對提高事業單位依法辦事意識,規范單位財務行為,保證事業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事業單位制定財務管理規定,出台財務管理措施和開展其他活動,都應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
2.堅持勤儉辦事業的方針。厲行節約,勤儉辦一切事業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方針。事業單位一方面要積極採取措施,厲行節約,反對和杜絕花錢大手大腳和鋪張浪費的現象;另一方面又要大力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注重革新挖潛,提高事業成果質量和事業規模效益,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使用。
3.正確處理事業發展需要和資金供應的關系。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關系。
(1)要正確處理事業發展需要和資金供應的關系。這就是說,事業單位既要考慮事業發展的需要,也要考慮財力的可能,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一切從實際出發,分清輕重緩急,統籌安排,合理使用各項資金。
(2)要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事業單位以生產精神產品和從事社會公益活動為主,事業單位的一切活動必須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同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精神產品有很大一部分要進人市場,在財務管理中就必須講求經濟效益,以盡可能少的耗費取得盡可能多的經濟成果。因此,事業單位在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要處理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
(3)要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關系。按照社會主義物質利益原則,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必須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哪一方面也不能偏廢;同時,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個人利益必須服從集體利益。
第四條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合理編制單位預算,嚴格預算執行,完整、准確編制單位決算,真實反映單位財務狀況;依法組織收入,努力節約支出;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加強經濟核算,實施績效評價,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加強資產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資產,防止資產流失;加強對單位經濟活動的財務控制和監督,防範財務風險。
一、逐條解釋:
1.要合理編制單位預算。事業單位預算的編制,應當按照量人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不得編制赤字預算。
2.要依法組織收入,努力節約支出。事業單位除了依法取得國家財政補助外,還應根據自己的現有條件,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挖掘潛力,廣開門路,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籌集資金,促進事業的更快發展。在依法組織收入的同時,必須注意節約支出。加強支出管理,既是緩解資金供需矛盾、發展事業的需要,也是貫徹執行勤儉辦一切事業方針的需要。
3.建立健全財務制度,加強經濟核算,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通過建立健全財務制度,財務工作就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實現規范化管理的要求。同時,還要加強經濟核算,盡可能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
4.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事業單位要按照國家有關國有資產管理的規定,制定並完善國有資產管理的具體辦法,使單位的國有資產嚴格管理,合理使用,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
5.如實反映單位財務狀況,對單位經濟活動進行控制和監督。事業單位必須認真做好財務管理的各項基礎工作,真實、准確地反映單位的財務狀況。同時,還應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制度,充分利用各種財務管理的方法,對單位的業務活動以及經營活動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維護財經紀律的嚴肅性,保證各項業務活動和財務活動健康、順利地開展。
二、績效評價:
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是以財政部門為主體、政府其他職能部門共同配合的管理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一項制度,是政府加強財政資金宏觀管理,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運行效率,提高財政公共支出效果的重要措施。
1.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存在的問題
1.缺乏法律、法規保障和制度保證。
2.缺乏科學、規范、合理的評價方法。
3.缺乏完整的評價標准。
4.缺乏明確的管理部門。
2.加強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的基本思路
(1)要確立績效評價工作的層次。
(2)要確立績效評價標准。
(3)要確立績效評價的原則。
3.建立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想
4.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把握好事前、事中和事後三個環節。
(2)作到綜合評價與專項評價相結合。
(3)健全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機構。
(4)處理好人大、審計、財政及主管部門的關系。
(5)運用好績效評價的結果。
案例:某省某醫院績效薪酬改革案例
一、案例背景某醫院為某市衛生局直屬市級醫院。醫院現有在職職工500餘人,其中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65人,中級技術職稱108人,醫葯護技師135,碩士研究生及大學本科以上學歷103人。醫院編制床位400張,設有臨床、醫技一級科室18個,二級科室15個,涵蓋醫療各專科。
二、現狀存在問題
三、績效改革方案
(一)績效改革的方向
(二)績效管理組織機構
(三)績效指標設定
四、績效與薪酬的銜接
五、績效變革的步驟
三、事業單位財務活動的風險:
1.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概念
2.導致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因素
(1)財務管理人員缺乏風險意識。
(2)部門的責權利不十分明確。
(3)內部財務關系混亂。
(4)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
3.要降低或減少財務風險就要做好內部控制管理:
(1)內部控制及風險防範面臨的問題
(2)加強內部控制和防範財務風險的對策
案例:某事業單位設計內控制度的思路及做法
一、加強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二、當前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1.財務內部控制意識不強
2.財務內控制度不完善
3.會計基礎工作薄弱
4.預算控制薄弱,執行力低下
三、加強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的措施
1.增強財務內部控制的意識
2.完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
3.加強會計系統控制
4.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5.做好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工作
第五條 事業單位的財務活動在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由單位財務部門統一管理。
Ⅲ 省級政府預算的審批權屬於
C,省級人大是國家權力機關,決定省內一切重大事務,包括審批預算,聽取決算等.
Ⅳ 5 下列選項中,控制活動包括( )。 A.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 B.授權審批控制 C.財產保護控制 D.預算控制
B C
Ⅳ 國家預算的審批權由哪一機構行使
嚴格意義上應該說是國家預算計劃或報告,這需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體會議審議並通過。
Ⅵ 人大代表在政府預算審批中具有哪些職權
我國憲法規抄定了人民代表大會的預算審批權。納稅人的錢花到哪,怎麼花,當然是納稅人說了算,都應經過納稅人的決定和認可。因而,作為納稅人代言人的人大代表擁有對政府預算的審查和批準的權力。中央預算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和批准,地方各級政府預算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和批准。作為人大預算審查機構,預算委員會要把依靠人大代表審查監督政府預算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抓著了這個環節,就抓住了政府預算審批的切入點和突破點,就抓著了政府預算審批的要害和關鍵
Ⅶ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審查和批准中央預算的調整方案嗎
錯誤。
中央預算抄草案,是由全國人大審查批准;中央預算的調整方案,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查批准。
全國人大每年只開一次會議,因此,它只能審批中央預算草案。在其閉會期間,授權人大常委會行使其部分權利。因此,預算的調整方案,由於其調整的時間具有隨機性,只能由常委會審批。
比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5月份,當時中央預算草案已由全國人大審批,但是由於救災的需要,中央預算需要做大范圍調整,其調整方案就是常委會審批的。
Ⅷ 如何合理設定"行政事業單位三重一大"制度中的大額資金標准
行政事業單位設立大額資金使用管理制度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預防腐敗的必然要求。但審計過程中發現目前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比較薄弱,影響了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及財政資金的安全。
一、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內控意識相對薄弱。
內控意識是內控環境中的關鍵內容,良好的內控意識是確保內控制度得以健全和有效實施的基礎性保證。
2、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全面,沒有覆蓋到單位經濟業務發生的各個崗位及業務環節,個別單位會計、出納、資產管理等職務由一個人擔任,有的單位即使崗位分開設置,但在實際工作上並沒有嚴格執行,導致少數單位出納挪用貪污公款長期未被發現。
3、監督約束弱化。
目前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無內審機構或形同虛設,對會計工作和經濟活動不能起到監督作用,內部控制失效。同時財政管理部門重資金分配,輕資金使用的監督,忽視預算單位的財務管理。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建議
1、增強內部控制意識。
要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在保護資產的安全與完整、防範欺詐和舞弊行為、實現單位目標管理的重要性,真正樹立起對財務會計工作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的「責任主體」意識,重視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設,創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實現內部控制的目標。
2、建立健全單位內部會計控制體系。
通過建立和完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加強對薄弱環節和重要崗位的控制,細化責任,做到制度管人,責任到人,形成一個在內部控制方式、技術、手段等方面相對完整、有章可循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
3、強化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
充分發揮內部審計「一審、二幫、三促」的作用。由於內審部門對本單位財務內部控制情況比較了解,應建立定期的內控制度評價制度,及時發現內控制度的缺陷和薄弱環節,針對這些問題對症下葯,制定改進措施,幫助有關控制部門逐步加強和完善內部會計控制,使內部會計控制起到應有的作用。
(8)預算審批權擴展閱讀:
「三重一大」內容:
1、重大事項
重大決策事項,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以及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規定的應當由股東大會(股東會)、董事會、未設董事會的經理班子、職工代表大會和黨委(黨組)決定的事項。
主要包括企業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上級重要決定的重大措施,企業發展戰略、破產、改制、兼並重組、資產調整、產權轉讓、對外投資、利益調配、機構調整等方面的重大決策,企業黨的建設和安全穩定的重大決策,以及其他重大決策事項。
2、重要項目
重大項目安排事項,是指對企業資產規模、資本結構、盈利能力以及生產裝備、技術狀況等產生重要影響的項目的設立和安排。主要包括年度投資計劃,融資、擔保項目,期權、期貨等金融衍生業務,重要設備和技術引進,采購大宗物資和購買服務,重大工程建設項目,以及其他重大項目安排事項。
3、重要幹部任免
重要人事任免事項,是指企業直接管理的領導人員以及其他經營管理人員的職務調整事項。主要包括企業中層以上經營管理人員和下屬企業、單位領導班子成員的任免、聘用、解除聘用和後備人選的確定,向控股和參股企業委派股東代表,推薦董事會、監事會成員和經理、財務負責人,以及其他重要人事任免事項。
4、大額度資金
大額度資金運作事項,是指超過由企業或者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的機構所規定的企業領導人員有權調動、使用的資金限額的資金調動和使用。主要包括年度預算內大額度資金調動和使用,超預算的資金調動和使用,對外大額捐贈、贊助,以及其他大額度資金運作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