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大化行政網

大化行政網

發布時間: 2021-01-15 07:56:30

1. 大化瑤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劃

2003年大化瑤族自治縣行政區劃3個鎮、16個鄉:大化鎮、都陽鎮、岩灘鎮、共和鄉、貢川鄉、百馬鄉、古河鄉、古文鄉、江南鄉、羌圩鄉、乙圩鄉、北景鄉、板蘭鄉、板升鄉、七百弄鄉、鎮西鄉、雅龍鄉、六也鄉、流水鄉。
2005年,板蘭鄉並入北景鄉;鎮西鄉並入雅龍鄉;流水鄉並入大化鎮。
2012年大化瑤族自治縣轄13個鄉,3個鎮,155個行政村,3個居民社區。各鄉鎮:大化鎮、都陽鎮、岩灘鎮、共和鄉、貢川鄉、百馬鄉、古河鄉、古文鄉、江南鄉、羌圩鄉、乙圩鄉、北景鄉、板升鄉、七百弄鄉、雅龍鄉、六也鄉。 大化瑤族自治縣行政區劃詳表鄉鎮名稱主要轄區大化鎮轄:紅電、大化、榮華3個社區;古感、坡了、龍口、龍馬、城內、流水、鳳翔、仁良、上旗、景山、亮山、春興、達悟、大調、敦肅等27個行政村。都陽鎮轄:都陽、滿江、武城、忠武、尚武、加城、雙福7個行政村。岩灘鎮轄:協合、棉山、六說、吉發、下皇、常吉、古龍、東扛8個行政村。共和鄉轄:共和、古喬、中良、頒桃、皂江、碧草、水力、弄樂、弄亮9個行政村。貢川鄉轄:貢川、等宦、清坡、什隴、隆江、龍勒、龍眼、紅柳11個行政村。百馬鄉轄:百馬、坡樓、永靖、中和、下和、六任、登排、科優、孟豆、同社10個行政村。古河鄉轄:古河、四聯、丹桂、弄法、坡尺、懷合6個行政村。古文鄉轄:良美、乃良、婭合、義和、茂林、吾章、懷雄、覺瑞8個行政村。江南鄉轄:江洲、發瑞、塘么、帶林、龍鳳、合民、隴丘、法棠、弄文、嘗梅、上和、九懷、隴漢13個行政村。羌圩鄉轄:羌圩、那良、洪籌、健康、艾圩、坡馬6個行政村。乙圩鄉轄:乙圩、常懷、果好、巴岩、巴追5個行政村。北景鄉轄:那色、江棟、六華、漢達、平方、京屯、板蘭、弄冠、安蘭、可考10個行政村。板升鄉轄:昇平、板烈、弄紀、弄納、弄冠、弄雷、弄系、八好、弄立、弄從、弄郎、弄勇、三洞13個行政村。七百弄鄉轄:弄合、弄京、弄良、弄平、保上、古竹、弄呈、戈從、弄雄、弄騰10個行政村。雅龍鄉轄:紅日、偉平、雅林、林茂、道德、宏偉、溫和、鎮西、竹山、勝利、盤兔、尤齊、弄往13個行政村。六也鄉轄:豆也、和平、弄茶、六累、德禮、華善、加司、邊弄、春貴、吞依、茶油11個行政村。

2. 大化改新後的日本與中國隋唐時代的行政體系有何異同之處。。。。。。。。。。。。最簡便的回答

相 同點:
1、都設有處理日常事務的中央行政管理機構,即中國的六部和日專本的八省;
2、 地方行政實屬行分級管理,中國的為州,縣,日本的為國,郡,里。
不同點:
1、中國 的中央行政機構由三省組成,且各有分工,而日本只有太政宮總理政務
2、;日本另 設神祗宮,管宗教祭祀和彈下台專職監察,而中國無。

3. 2014年新修訂的行政法有哪些重大變化(至少列舉5個方面)

第一:明確法院必須依法受理行政案件,行政機關不得干預、阻礙法律立案,有利於解決行政立案難問題。
《新法》第三條規定,人民法院應當保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起訴權利,對應當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機關不得干預、阻礙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上述增加的內容是《舊法》中不從規定的,它明確了法院必須依法立案的法定職責
第二、 登記立案制度及上級法院直接立案審理制度的確立,是解決立案難問題的重大舉措
《新法》第五十二條規定了起訴狀立案登記制。五十二條規定,法院接受起訴材料後應該依法進行登記並出具註明日期的書面憑證。起訴狀內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錯誤的,應當給予指導和釋明,並一次性告知當事人補正。不得未經指導和釋明即以起訴不符合條件為由不受理。那麼對於不接收起訴狀、接收起訴狀後不出具書面憑證,以及不一次性告知當事人補正起訴狀內容的,當事人可以向上級人民法院投訴,上級人民法院應當責令改正,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在《新法》五十四條還規定了人民法院在七日內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書的,當事人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起訴。上一級人民法院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立案、審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級人民法院立案、審理。」
第三、擴大行政訴訟受案范圍,有利於解決立案爭議
《新法》將行政機關強制執行行為,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違法集資、非法徵收徵用、攤派費用,侵犯土地、礦藏等自然資源權利,沒有依法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等行政行為納入了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同時進一步明確了可以依法起訴的行政處罰及行政許可的種類。
第四、規定行政首長出庭應訴義務
《新法》第三條規定,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不能出庭的,也可以委託行政機關相應的工作人員出庭。由此可見,法律將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法條採用了「應當」,也就是說「出庭是必須,不出庭是例外」。
第五、增加了對除規章以外的規劃性文件進行審查的權利
《新法》增加了第14、66條。該兩條明確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所依據的國務院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制定的規章以外的規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時,可以一並請求對該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中,發現規范性文件不合法的,不作為認定具體行政行為合法的依據,並應當轉送有權機關依法處理。
第六、行政訴訟可跨區域管轄
《新法》增加規定,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行政訴訟勝訴難是大家普遍達成共識的。基層法院人、財、物受制於地方和行政機關,導致一些案子不能判、不好判、不敢判,行政不當干預現象嚴重。增加這樣的規定,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法院的「地方化」問題對公正審判造成的影響,從體制層面給行政審判注入了一劑十分有效的「強心針」。
第七、明確復議機關不做復議決定後,原告可以就具體行政行為直接起訴
《新法》第二十八條增加如下規定:「復議機關在法定期限內未作出復議決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起訴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起訴復議機關不作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第八、明確了律師享有復制案卷材料的權利
《新法》第三十四條規定:「代理訴訟的律師,可以依照規定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可以向有關組織和公民調查,收集證據。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材料,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保密。相對於《舊法》,明確了律師復制證據材料的權利。
第九、進一步強調了被告的舉證責任,增加了被告舉證、取證的責任限制及補充證據的法定條件,確定了電子證據的合法性, 確立了行政訴訟中的非法證據排除原則及原告舉證的權利等。
《新法》第三十五條列舉的證據種類中增加了電子證據,通過立法確定了電子證據在訴訟中的合法地位;第三十六條規定,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第三十七條規定,在訴訟過程中,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證人收集證據;第三十八條規定在兩種情況下,法院允許被告補充證據。同時呢,在三十九條規定原告可以提供證明具體行政行為違法的證據。原告提供的證據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的舉證責任。
第十、 行政訴訟起訴期限由原來的三個月延長至六個月
《新法》第四十八條規定,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將起訴期限延長了三個月是《新法》的重大改革。不僅如此,其還規定了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屬於當事人自身的原因超過起訴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限內。
另外,《新法》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的,行政機關不履行的起訴期限仍然是兩個月,且在緊急情況下請求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不履行的,起訴期限不受上述二個月的限制。
第十一、規定了停止或者不停止執行決定申請復議的權利
《新法》第五十八條增加了當事人對停止或者不停止執行的裁定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權利。這是賦予申請人的新權利,在以往的行政訴訟的法律規定中是沒有的。
第十二、《新法》取消了經兩次傳喚拒不到庭缺席判決的規定
《新法》第六十條將原來的規定修改為,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原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訴處理;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這樣的規定比較《舊法》嚴格了許多。
第十三、增加了行政訴訟中的簡易程序
《新法》第七十九條規定了行政訴訟中的簡易程序。法院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第一審行政案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簡易程序一般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並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審結。普通程序的行政訴訟審理期限是三個月,四十五天審結的簡易程序有利於提供審判效力。
第十四、 進一步細化了檢察院對行政訴訟的監督職責,尤其強調了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法律監督職責。
《新法》第八十九條規定,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應當提出抗訴。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並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監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舊法》僅僅很原則的規定了檢察院的法律監督職責,但如何操作並未進行規定,上述的規定具有實操性。並且,對於發生效力的判決、裁定的救濟途徑又增加了一條就是向最高檢申請抗訴,這對於民眾來說,是真真好的一個法條。
第十五、不執行法律生效判決或者裁定的,行政機關直接責任人應接受處罰
《新法》第九十二條第五款規定了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社會影響惡劣的,可以該行政機關負責人予以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 能幫我翻譯大化瑤族自治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什麼翻成壯文

大化瑤抄族自治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

壯文:Dava Yauzcuz Swciyen Nungzyez Cunghab Hingzcwng Dawzfap Dai

:完全沒有問題,希望幫助到您。請及時點擊採納。

5. 什麼叫行政管理

  1. 行政管理的定義:

    行政管理( public administration) 是運用國家權力對社會事務的一種管理活動。也可以泛指一切企業、事業單位的行政事務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統是一類組織系統。它是社會系統的一個重要分系統。

    行政管理最廣義的定義是指一切社會組織、團體對有關事務的治理、管理和執行的社會活動。同時也指國家政治目標的執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狹義的定義指國家行政機關對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又稱為公共行政。

    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政管理的對象日益廣泛,包括經濟建設、文化教育、市政建設、社會秩序、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等各個方面。現代行政管理多應用系統工程思想和方法,以減少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的支出和浪費,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2. 行政管理的特點:

    1).一切行政活動都是直接或間接與國家權力相聯系,以國家權力為基礎的。

    2).行政管理是根據國家法律推行政務的組織活動。在執行中又能動地參與和影響國家立法和政治決策,制定政策是行政管理的一種重要活動方式。

    3).行政管理既管理社會的公共事務,又執行階級統治的政治職能。

    4).行政管理要講究管理的效能和效率。它通過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協調、監督和改革等方式,最優地實現預定的國家任務,並達到應有的社會效果。

    5).行政管理是人類改造社會的實踐活動的一個特定領域,有它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性。

  3. 行政管理的類型:

    國民經濟管理;文化教育管理;軍事管理;司法管理;民政管理;外交事務。

  4. 行政管理的職能:

    1)計劃:包括制定計劃、下達指示、作出決議、進行安排等。

    2).組織:把已經確定的計劃和決策付諸實施。組織活動還包括對機構的設置、調整和有效運用,對人員的選拔調配、培訓和考核。

    3).協調:通過政策、法令和各種具體措施,不斷改善和調整組織之間、人員之間、活動之間的各種關系。使各項工作分工明確、配合密切、步調一致,以共同實現預定目標。

    4).控制:即監督、檢查的職能。可以通過統計資料和實時信息的分析,如人事、組織、財務等情況進行控制。

6. 大化坪鎮的行政轄村

大化坪村 石羊河村 金茗社區 王家河村 金雞山村 汪良村 百家山村 青楓嶺村 俞家畈村 多盤坳村 西河村 白蓮岩村 舞旗河村 舞旗河村情簡介
1、位置:位於霍山縣西部,大化坪鎮西北角,距離縣城33公里。
2、由來:2004年9月村級規模調整時胡班竹園、王家畈、大河北三村合並,根據原舞旗河鄉名而定名。
3、區域:東與佛子嶺鎮毗鄰,南與王家河村相連,西與白蓮崖村相連,北與落兒嶺毗鄰,總面積17.1平方公里。
4、管轄范圍:龍窩、大河北、老窯灣、粉坊灣、馬安山、歐家灣、大興灣、板橋灣、坳旗尖、班竹園、曹家老屋、高壩岸、朱家灣、烏岩灣、王家老屋、羅家老屋、土地坳、葉家河、朱家老屋、萬家灣共21個村民組。
5、人口狀況:全村總戶數719戶,總人口2455人(其中男1293人、女1162人,初中以上文化1655人)。
6、耕地情況:全村現有耕地1402畝,其中水田935畝、旱地467畝,農業總收入67萬元。
7、經濟資源:森林面積11540畝,茶園601畝,果樹450畝,總收入467萬元。
8、旅遊資源:坳旗尖、毛竹。
9、居民收入:1995年人均收入936元,2005年人均收入2240元,2008年人均收入3140元,2009年人均收入4240元,2010年人均純收入5680元。
石羊河村情簡介
1、位置:位於霍山縣西南部,佛子嶺水庫上游,大化坪鎮西北角,距集鎮2公里,距離縣城52公里。
2、由來:原村界河道邊有一個石頭形似石羊,故叫石羊河(村為石羊河村)。
3、區域:東南與大化坪村和佛子嶺鎮留家園、蒼布沖,西與西河和多盤坳、北與王家河村相連,總面積12.21平方公里。
4、管轄范圍:程家灣、劉家灣、和平、河東、河西、中沖、新屋、金家院、上沖、中院子、老院子、富家坪、程家老屋、石羊河溝、琵琶地、交兒嶺、倒騎龍、祠堂共18個村民組。
5、人口狀況:全村總戶數508戶、1912人(其中男1007人、女905人,初中以上文化520人)。
6、耕地情況:耕地總面積1274畝,其中水田1046畝、旱地228畝,總收入58.5萬元。
7、經濟資源情況:森林面積1319畝,毛竹2500畝,茶園550畝,果樹20畝,總收入343萬元。
8、居民收入:1995年人均收入800元,2005年人均收入1950元。2008年人均收入3000元,2009年人均收入4200元,2010年人均純收入6200。
2006年被定為新農村建設試點村。
2007年被確定為省級生態示範村。
鐵嶺村情簡介
1、位置:位於霍山縣西部,距縣城55公里。
2、由來:2004年9月村級規模調整時由鐵爐山和浪盪嶺兩村合並時把原村開頭和結尾連接而定名為鐵嶺村。
3、區域面積:東與西河和俞家畈相連,南與漫水河毗鄰,西北與白蓮崖村相連,總面積16.1平方公里。
4、管轄范圍:將軍廟、西河、朱家沖、土門子、孔家壠、柏楊灣、黎家老屋、浪盪嶺、瓦背沖、上馬石、李氏祠、鐵爐山、新王共13個村民組。
5、人口狀況:總戶數382戶,總人口1826人(其中男1055人,女771人,初中以上文化1220人)。
6、耕地情況:耕地總面積1680.5畝,其中水田1356.5畝,旱地324畝,農業總收入50萬元。
7、經濟情況:森林面積15860畝,茶園220畝,果園35畝,各項總收入45萬元。
8、旅遊資源:鐵爐山、風箱洞、棋盤石、鐵爐山名茶。
9、居民收入:1995年人均純收入850元,2005年人均純收入1550元,2008年人均純收入2850元,2009年人均純收入3750元,2010年人均純收入4250元。
白蓮崖村情簡介
白蓮崖村位於霍山縣西北部,距離縣城40公里,2004年9月村級規模調整時將原白蓮岩、高岩、吳家呼三村合並,根據新建的治淮重點工程白蓮崖水庫坐落地點而定名;東南與王家河、鐵嶺兩村相連,西與漫水河鎮毗鄰,北與汪良村相連,全村總面積26.45平方公里。
轄吳家呼、沙塘塆、紫荊庵、白蓮岩、小河嶺、隱賢塆、彭家畈、雙河口、劉家沖、唐家沖、張家沖、周家沖、楊家塆、八斗、蓮蓬埂23個村民組,868戶、3052人;耕地1790畝、水田1500畝、旱地290畝,農業總收入750萬元;森林面積27781畝,茶葉264畝,板栗400畝;有御史墳(明朝 腿御史)、仙人腳、仙人洞.
1995年人均收入1050元、2005年人均收入1850元,2008年人均收入3050元、2009年人均收入4550元,2010年人均純收入5460元。
王家河村情簡介
王家河村位於霍山縣西南部,距離縣城44公里,歷史形成,東與佛子嶺鎮毗鄰,西、南與石羊河、白蓮崖村相連,北與舞旗河村相連,總面積10.94平方公里.
轄潘家灣、江家塆、王家河、葉家崗、背陰山、董家灘、隱風一、隱風二、毛嶺、廟谷嶺、汪家岩、童一、童二、小河東、趙家溝、大觀岩16個村民組、560戶、1586人;耕地550畝,農業收入71萬元;森林12300畝,栗園1800畝,茶園80畝;有隱風頂和四方寨大山峰.
1995年人均收入1400元,2005年人均純收入2050元,2008年人均純收入3050元,2009年人均純收入4350元,2010年人均純收入5410。
汪良村情簡介
汪良村位於霍山北南,距離霍山縣城40公里,2004年9月村級規模調整時由原汪家鋪和良善鋪兩村合並而定名。
東與舞旗河村村鄰,南西部與白蓮岩村連界,北同落兒嶺鎮毗鄰,總面積16.2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88畝,山場2100畝,解放前期為漫良鄉,後改為良善鋪、汪家鋪大隊。1983年改為村。
2004年9月原汪家鋪和良善鋪兩村合並為汪良村。轄萬家塆、汪家鋪、掛龍尖、水進沖、燕子岩、八斗塆、向家鋪、延生堂、上塆、趙家嶺、黃家岩、朝陽山、外畈、橋上、里畈、甘塘子、橋頭集、張家塆、李家塆、劉家沖、占家嶺、陳家塆、獨天河23個村民組,共 646戶、2418人;耕地1888畝,農業總收入760萬元,有林面積21000畝,茶園690畝,栗園300畝;有掛龍尖、白雲庵名勝古跡,獨天河大瀑布,龍井河龍穴旅遊資源;
1995年人均收入950元,2005年人均收入1850元,2008年人均收入2950元,2009年人均收入3850元,2010年人均純收入4910元。
大化坪村情簡介
大化坪村位於霍山縣西南部,距離縣城56公里,東與佛子嶺鎮毗鄰,南與金雞山、百家山兩村相連,西北與多盤坳、石羊河兩村交界,總面積23.09平方公里。
2004年9月村級規模調整時將叫龍嶺和原大化坪村合並而成,轄橫山、八斗灘、蟹形地、唐公山、下沖、橋子、酒房基、油灣、龍井河、獅子包、叫龍嶺、李家老屋、小金山13個村民組、491戶、1812人。
耕地1645畝,年總收入86萬元;森林總面積2741畝,茶園830畝,果林800畝;有獅子包旅遊資源
1995年人均收入1050元、2005年人均收入2100元。2008年人均收入3050元、2009年人均收入4680元,2010年人均純收入5710。
金雞山村情簡介
1.基本情況:金雞山村根據行政區劃調整,由原金雞山村和原毛嶺畈村合並組成,位於大化坪鎮東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總面積19976畝,其中耕地1131畝,轄16個村民組,467戶,1698人。輝陽河流域貫穿全境,爬爬岩水庫鑲嵌其中,大青水泥路穿村而過,大金砂石路依山而上,直達名茶產地。金雞山村設黨支部和村委會各一個,黨支部由支委3人組成,40名黨員;村委會由4名委員組成,村兩委實行交叉任職,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人兼任。
2.經濟情況:金雞山村集體經濟薄弱,擁有股份制電站一座,即八斗灘電站,占股份的33.3%,年均為村創收2萬余元,境內擁有聯戶辦電站2座:毛嶺畈四站、毛嶺畈五站;個體私營企業2家:業浩竹製品廠、程先召竹製品廠。
3.特色資源:金雞山村資源豐富,境內盛產茶葉、毛竹、板栗、杜仲、棗皮、天麻等多種經濟作物,是霍山黃芽的原產地。境內森林覆蓋率高,擁有豐富的松、杉、雜木等森林資源。
青楓嶺村情簡介
青楓嶺村位於大化坪鎮政府東南面,大別山主峰白馬尖下,東與磨子潭鎮宋家河村接壤,南與太陽鄉金竹坪村毗鄰,西北與本鎮的百家山、金雞山村相鄰,東太路橫穿全村,大青水泥路與鎮政府緊緊相連,距鎮政府14公里,總面積44.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905畝,山場總面積58808畝,森林覆蓋率96.5%,是個典型的以林為主的山區大村。
該村在2004年區劃調整中,由輝陽河、青楓嶺、水口三個村合並而成,是1993年原青楓嶺鄉的規范,青楓嶺原名霄箕窩,因舊社會嚴重缺碘,原有三個粗脖子煮一鍋之說。全村轄21個村民組,476戶,1686人,村內有砧板電站兩座,村辦電站一座,林業部門電站一座,總裝機容量930千瓦,衛生所、室各一個,小學一所,村辦林場3個,面積2628畝。
我村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轄區四望山旅遊景點及白馬尖風景區積極爭取開發。景區內風光秀麗,吸引了大量慕名而來的遊客,村兩委緊緊抓住機遇,大力發展旅遊事業和生態農業,積極鼓勵,引導農民發展第三產業,僅僅依靠「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按照「穩農、功林、重牧、興企」的工作思路,通過努力,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980元,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向縱深方向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全面進步,村兩委正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扎實的工作作風,帶領全村人民為早日實現小康而努力奮斗。
百家山村村情簡介
百家山村位於霍山縣西南部,距縣城61公里,最初是八家姓,簡稱八家山,最後演變為百家山;東與金雞山村相連,南與黃巢寺林場交界,西與大化坪、多盤坳兩村交界。
2004年9月村級規模調整時由原百家山村和蒼坪村合並而成。
下轄箱子石、百家山、上蒼、下蒼、九斗坳、陰排、陽排、蘇西沖、蘇東沖、上沖、長沖河、小河、青楓嶺、西沖、上東沖、下東沖16個村民組,348戶,1384人。
耕地1342畝,有林面積1866畝,茶園292畝,栗50畝,農業收入1100萬元。
村辦林場4處,電站2座。
有篇擔石、白刀背、石稻床、石風波、石鼓牛、蜘蛛結風等旅遊景點。
1995年人均收入650元,2005年人均收入1950元,2008年人均收入2950元,2009年人均收入4350元,2010年人均純收入5130。
多盤坳村村情況簡介
多盤坳村位於霍山縣西南部,距縣城64公里,原因崇山峻嶺、山坳多而命名;東與大化坪村交界、南與太陽鄉毗鄰,西與俞家畈村交界,北與西河村交界,總面積22.29平方公里;2004年9月村級規模調整時由原多盤坳、廖寺園兩村合並。
轄多盤坳、蓮花石、野豬壋、關田、陽排、上化、廖寺園、陰林溝八個村民組、298戶、1101人。
耕地799畝(其中水田708畝,旱地91畝),農業總收入43萬元;森林23631畝,茶園409畝,果林335畝。
1995年人均收入535元,2005年人均收入1850元,2008年人均收入3100元,2009年人均收入4430元,2010年人均純收入5310元。
西河村村情況簡介
1、位置:位於霍山縣西部,距離縣城68公里。
2、由來:位於大化坪西部有一條主河流西河,村名西河由此而來。
3、區域面積:東與石羊河村相連,南與俞家畈和多盤坳兩村相連,西與鐵嶺村,北與白蓮崖及王家河村相連,總面積6.3平方公里。
4、管轄范圍:張北坳、白大、西河、核桃嶺、楊家灣、大崗等6個村民組。
5、人口狀況:總戶數194戶,人口720人(其中男490人、女430人,初中以上文化10人)。
6、耕地情況:現有耕地518畝、水田407畝,農業總收入21萬元。
7、經濟情況:有林面積5468畝,茶園250畝,果樹10畝,總收入35萬元。
8、居民收入:1995年人均收入710元,2005年人均收入1700元,2008年人均收入2900元,2009年人均收入4300元,2010年人均純收入4325元。
俞家畈村村情況簡介
1、位置:位於霍山縣西部,距縣城64公里。
2、由來:此地有一大片田近300畝,歷史上屬俞家畈大財主財產,而起名為俞家畈。
3、區域面積:東南與多盤坳村相連、西與太陽鄉和漫水河鎮毗鄰,北與西河、鐵嶺兩村相連,總面積24.5平方公里。
4、管轄范圍:山背、上畈、下畈、中奎坳、鄭家灣、胡家灣、小畈、青楓嶺、關山、小尖、唐家陡、千上、千下、黃土嶺、蒼房、廖葉溝、八塊地、徐家灘共18個村民組。
5、人口狀況:總戶數529戶,人口2042人(其中男1040人,女1002人、勞動力517人,初中以上文化1511人)。
6、耕地情況:耕地1480.5畝、水田1262畝、農業總收入195萬元。
7、經濟資源:森林面積19453畝、茶園580畝、果樹50畝,總收入107萬元。
8、企業:俞家畈二級電站(於1975年新建,2004年改造)總投資12萬元,現有職工24人,年發電20萬度,2005年利稅7萬元。關山、英氏寨林場(於1977年民工建勤方式開工新建),總面積2000畝,總投資50萬元,總資產150萬元,2004年利稅5萬元,現有職工23人。
9、旅遊資源:英氏寨、曹品章夫人立寨為王之地、雲峰庵大廟、唐氏宗祠、清朝二品官黃河道台何大老爺故居玟、畢架河石屋及同洞、大龍井、油炸尖、上馬石、各年大楓楊樹、青楓嶺戰役、尖和尚廟等。
10、居民收入:1995年人均年收入750元,2008年人均年收入3150元,2009年人均年收入4350元,2010年人均純收入5610。
金茗社區簡介
金茗社區位於霍山縣西南部,距縣城56公里,自2004年9月村級規模調整時成立;東、西、北與大化坪村交界,南與金雞山、百家山村相鄰,總面積1.2平方公里。
轄院子、田畈2個村民組及鎮居民,682戶、2416人。
耕地41.7畝,農業年收入12.3萬元;森林50畝,茶園20畝,果樹24畝。
鎮辦企業7個,個體工商戶236戶,有程家祠堂古建設。
1995年人均收入500元,2005年人均收入2400元,2008年人均收入3500元,2009年人均收入3900元,2010年人均純收入4740元。

7. 2014年新修訂的《行政訴訟法》有哪些重大變化

第33條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視聽資料
(四)電子數據
(五)證人證言
(六)當事人的陳述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以上證據經法庭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第34條 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映成趣,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的除外。
第35條,在訴訟過程中,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證人收集證據。
36條 被告在作出行政行為時已經收集了證據,但因不可抗力等正當事由不能提供的,經人民法院准許,可以延期提供。
原告或者第三人作出了芹菜行政處理程序中沒有提出的理由或者證據的,經人民法院准許,被告可以補充證據。

8. 大化改新後日本中央,地方行政機構的設置是什麼

中央設:二官八省,地方設:國(國司)、郡(郡司)、里(里長)

9. 日本大化改新與隋唐行政體制的異同點

日本的大化改新參照的是隋唐的行政體系但是更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日本的社會政治變革運動。發生於646年,因此年為大化元年,故名。593年,聖德太子攝政後實行的推古天皇改革,初步確立中央集權制和皇權中心思想,削弱了氏姓貴族奴隸主的保守勢力。但改革沒有觸動部民制,更未摧毀氏姓貴族勢力。聖德太子死後,外戚蘇我氏專權,蘇我蝦夷、蘇我入鹿父子排斥改革勢力,殺死聖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另立天皇。640年,聖德太子派到中國留學30多年的高向玄理、留學僧南淵請安歸國(此前僧旻已於632年歸國),他們帶回隋唐的封建統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並傳授給皇室貴族,為日本的封建化提供了思想基礎。 645年6月,中大兄皇子、中臣鐮足等人在皇極天皇接見高句麗、百濟、新羅使節時,於朝中殺死蘇我入鹿,其父蝦夷翌日自殺。這一事件史稱乙巳之變。政變後,皇極天皇退位,革新派擁立孝德天皇,以中大兄為皇太子,中臣鐮足為內臣,僧旻和高向玄理為國博士(顧問),建元大化,遷都難波(今大阪)。新政府以唐朝律令制度為藍本,參酌日本舊習,規定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體制。646年元月以詔書形式公布改新的主要內容:廢止私有土地、部民,行公地公民制,皇室貴族、地方豪族的部民和屯倉、田莊,均收歸國有,但保留朝廷的手工業部民,國家賜大夫以上的高官以食封(按級別所賜封戶的賦課)。確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區劃和組織,中央分京師和畿內(京都周圍地帶),地方分國、郡、里。整備軍事、交通制度。官吏由國家任免,廢除世襲制。編制戶籍、計帳(規定賦役的登記),行班田收授之法,統定班給人民土地和應負租賦的數額。廢舊貢納制,實行租庸調的新稅法及向皇室獻納仕丁(夫役)、采女(宮女)的制度。 律令規定授予皇族以下貴族、官吏的位階及相應的特權。同時,確立嚴格劃分良賤的身份制。667年遷都近江大津(今滋賀縣)。次年,中大兄即位為天智天皇,編纂了日本第一部成文法《近江令》。新政府從653年起,16年中派6次遣唐使(其中一次途中遇難),學習盛唐文化和封建生產方式,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天智天皇死後發生壬申之亂(672),天智之弟大海人皇子殺天智子大友皇子,自立為天武天皇,同年遷都飛鳥凈御原宮(在今奈良縣)。天武天皇發展封建集權制,掃除舊勢力,嚴選官吏,制定八色姓(八等氏族長的世襲尊稱),固定貴族身份。689年,編訂《飛鳥凈御原律令》,以防止舊氏姓貴族的復辟。 20餘年後,藤原不比等於大寶元年(701)編成日本封建國家最完備的法典《大寶律令》,最後完成大化改新的以開元盛世的唐朝為楷模的天皇制國家的理想。大化改新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國家的統一,是日本進入封建社會的起點。 公元645年(日本皇極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飛鳥板蓋宮太極殿。這一天日本朝廷正在接見「三韓」的使者,舉行「受貢」儀式。隨著「嘎吱吱」的一陣響聲,宮門全部關閉,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劍刺殺了大貴族蘇我入鹿,在場的許多貴族大驚失色。原來這是中大兄皇子聯合中臣鐮足等人為改革而發動的政變。 日本是由幾個大島和若干小島組成的國家。在古代,這種島國的特點之一是內部矛盾必須自己來解決,外部勢力很難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時還是人們與外界交往的最大障礙,所以自身的改革極其必要。公元3世紀以後,日本本州地區出現了一個較大的政權——大和國。大和國原來局限於本州島中部的大和地區。在不斷的擴張中,大和國逐漸佔領鄰近地區,領土越來越大。5世紀時,這個國家已經統一了現在日本的大部分地區,今天的日本國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和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天皇。 大和國家在擴張過程中,不斷佔有周圍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並將其分配給皇室成員和大貴族。大和國家把土地分為屯倉和田莊兩部分,前者屬於皇室,後者屬於貴族。同時勞動人民也被分成兩部分,一小部分是奴隸,主要用於家內勞動,另一部分是部民,主要用於生產勞動。部民是日本國家形成過程中的特殊現象。在大和國家向外征服的過程中,一些歸順的部落和被征服的部落被集體安置下來,保留了原來的部落組織,在原有土地上繼續生活,有許多仍保留著原來的原始血緣關系;此外還有一些專門從事專業生產的部,其勞動者也稱作部民。按照分類,從事農業生產的稱作田部、米部,在手工業或其他行業從事生產的總稱作品部,在品部內又按照行業的不同分為衣縫部、鍛冶部等。在大貴族田莊從事特殊勞動的部民是以其主人的氏命名的。部民有自己的家庭和生產工具,可以有少量的家庭財產。主人不得隨意殺害或買賣部民,但可以象對待奴隸一樣把他們作為禮物送給他人。所以部民和奴隸區別不大。在當時,部民和奴隸大約占日本人口的一半以上。在貴族和部民之間是大批平民,他們的地位由於財產的變化也在變化,時刻有淪為部民的危險。大和國家在基本上統一了全國之後,失去了繼續向外擴張的地理環境,內部開始了爭奪。一些較大的貴族極力想獨自控制中央政權,從中獲得更大的利益。6世紀之前,比較強大的物部氏控制朝政。後來新興的蘇我氏強大起來,打敗了物部氏,奪得了中央的控制權,扶植有利於自己的天皇。蘇我氏家族不可一世,下面的中小貴族也在瘋狂地兼並土地,殘酷地剝削部民,許多平民的土地也被剝奪,土地和財富不斷集中,社會矛盾空前尖銳。在這種情況下,奴隸、部民和平民紛紛起來造反,抗稅逃亡。公元6世紀,整個社會已處於混亂狀態。統治階級不得不考慮如何找出更好的統治方法,以取代過時的部民制。於是在日本出現了向中國學習的改革。改革是從上層開始的。蘇我稻目(?—570年)是改革的代表人物。他曾任兩朝天皇的大臣,在朝廷中掌管財政。他本人與中國的來日人員交往很多,與大陸的移民有著良好的關系。當時,與日本一海之隔的中國社會發展程度較高,向中國學習是一些上層貴族青年的時尚。早在公元5世紀,日本就與中國南朝的劉宋和朝鮮的百濟交往密切,亞洲大陸上先進的文化和科學技術不斷進入日本。蘇我稻目於555年在吉備五郡設立過屯倉,但部民逃跑的很多。後來他試用了編制戶籍的辦法,取得了良好效果,部民很少逃跑。這種作法得到了天皇的獎賞。採用建立戶籍的辦法,使過去以部為單位受奴役的田部民,變成以戶為單位的小生產者。這些小生產者直接向國家交納年貢,實際上成了自由的國家農民。但是改革的主張遭到了朝廷中頑固勢力的反對。物部氏的物部尾輿是掌管軍事的大貴族,他極力維護舊有的統治方式。引起雙方直接沖突的事件是佛教信仰問題。522年,百濟王獻給日本佛像和佛經。在朝廷上,欽明天皇詢問群臣可否崇拜佛教。稻目主張崇拜佛教,以佛教來統一全國的思想,尾輿堅決反對,認為佛教會給日本帶來災難,不如仍然崇拜原來各個氏族的神。半個世紀之後,兩個對立的勢力再次交鋒。587年,用明天皇死,因皇位繼承問題,稻目之子蘇我馬子和尾輿之子物部守屋進行了決戰。在衣折戰役中,物部氏被打敗。蘇我馬子控制了朝廷。先是立泊瀨天皇,後又在592年擁立自己的外甥女為推古天皇。593年,推古天皇立用明天皇的遺子廄戶為太子,臨朝攝政,即聖德太子。聖德太子對中國文化極為了解,欣賞中國的大一統國家體制。極力主張加強皇權,並積極准備改革。603—604年,進行了「推古改革」,先後制定了冠位十二階和憲法十七條。冠位十二階按才能和功績授予個人,是非世襲的官位,排擠了那些世襲的貴族,使天皇的權力增大,同時使國家的政府官僚體制有了雛形。憲法十七條,用以中國儒家三綱五常為主的思想規定了日本臣民的行為守則。其中明確規定,「國非二君,民無兩主,率土兆民,以王為主」。憲法中還主張以和為貴,減少階級對立。594年,由天皇下詔,提倡佛教,為了提高日本的國際地位,聖德太子在與中國加強來往的同時,不再以臣相稱,而是採取了對等的稱呼。他還向中國派遣大批留學生。但是聖德太子的改革只是一個准備,並沒大力推廣開來,頑固勢力還相當強大。622年,在聖德太子死後,蘇我氏害怕進一步的改革損害蘇我氏獨攬朝政,於是殺死了聖德太子的兒子山背大兄皇子,使剛剛開始的改革夭折。 但是改革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蘇我氏的專權遭到朝野反對。645年6月12日,中大兄皇子聯合中臣鐮足等人在接見三韓使者的儀式中,突然發動襲擊,刺殺了蘇我氏的代表人物蘇我入鹿,接著立即在奈良組織軍隊,嚴加防衛。13日,蘇我入鹿的父親走投無路,被迫自殺。14日,革新派人物組成了以改革派人物中大兄皇子、中臣鐮足為核心的集團,廢黜了蘇我氏擁立的天皇,擁立中大兄的舅舅輕王子繼位,稱孝德天皇,並效仿中國的作法,建年號「大化」,遷都難波(今大阪)。646年正月元日,新政權頒布了《改新詔書》,並全力向全國貫徹。為了使改革順利進行,新政權在全國各地登記人口和檢查田產。701年又發布了《大寶律令》,使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來。大化革新是個逐步的過程,大約經歷了半個世紀,改革的綱領在實施中也不斷完善和修改。大化革新之後,日本在經濟方面廢除了部民制,建立起封建土地國有制。在政治方面,廢除了貴族的世襲特權,建立以皇權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在軍事上,實行徵兵制,在京師設立了五衛府,在地方設軍團,所有軍隊一律歸中央統一指揮。
編輯本段主要內容
經濟 在經濟方面,廢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與租庸調制。「罷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處處屯倉及別臣、連、伴造、國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處處田莊。 」廢除了皇室的屯倉,貴族的田莊以及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在此基礎上實行了班田收授法與租庸調制。班田六年一班,即政府每隔6年,班給6歲以上的男子口分田2段,女子為男子的2/3,私奴婢為公民的1/3,公奴婢同公民數。受田人死後,口分田歸公。班田農民擔負租庸調。租,即實物地租,受田每段交納租稻2束2把。庸,是力役及其代納物,凡50戶充仕丁1人,50戶負擔仕丁1人之糧,1戶交納庸布1丈2尺,庸米5斗。調,徵收的地方特產,分為田調、戶調、付調。田調按土地面積徵收。田1町徵收絹1丈、絁2丈、布4丈。戶調按戶徵收,其數量為「1 戶貲布1丈2尺」。付調隨各鄉土特產徵收。 政治 在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權天皇制封建國家。新政權建立不久,為樹立了中央集權的指導思想,天皇在大槻樹下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載,帝道唯一」。649年下詔,令國博士高向玄理與僧旻「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機構。地方設國、郡、里,分別由國司、郡司、里長治理。 「八省百官」制和國郡里制均受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州縣制的影響。兩者雖在形式上有差異,但其性質都是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647年,制定七色十三階冠位。兩年後又制定十九階冠位。對於大夫以上的貴族賜予食封,以下的給予布帛,作為俸祿。
編輯本段影響
大化革新解放了部分生產力,完善了日本的統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大化改新為日本確立了一套在當時頗為先進的管理體制,使日本社會環境穩定,社會經濟得到發展,為以後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是日本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編輯本段評價
關於大化改新後的社會性質,史學界主張不一。日本學者大都認為改新後的律令社會是奴隸社會的繼續。因為大化改新後階級關系沒有沒生變化,公民的沉重徭役負擔,其性質與部民的負擔並無不同。中國學者除少數人贊成日本學者的觀點者外,大多認為大化改新是確立封建制度的改革。 日本的班田收授法與租庸調制是參照隋唐均田制和租庸調制而制定的。性質基本一致,都是封建國家土地所有制下的土地分配製度和租稅制度。改新後國家對農民的關系是土地所有者對農民的剝削關系。國家佔有生產資料——土地,並以租庸調的形式向公民徵收國稅和課以徭役,公民被束縛在口分田上,以臣屬關系依附於國家。這種生產者對土地所有者的依附關系是封建生產關系的重要特徵,是有別於奴隸制的關鍵所在。班田農民除了有終身使用權的口分田外,還擁有對山林池沼的使用權,每年除了交納固定的租稅和徭役外,交租後剩餘的產品可以占為己有。由此及見他們在生產關系中所處的地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大化改新後,雖然奴婢仍然存在,但其數量占當時人口的1/10左右,大部分集中在畿內。奴婢在社會生產中已不起主導作用,多數從事非生產性的家庭雜務。當時社會生產者的主要擔當者是班田農民。 大化改新是在日本歷史上發生的一次重大變革運動。它促進了新的生產關系,即封建制生產關系的發展;它為日本歷史開創了不發動大規模流血事件而進行社會改革的先例;它維護了主權,防止了社會的分裂;它使日本從東亞的後發展國家,迅速成為東亞強國。
編輯本段改新後的發展
大化改新後,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國,意為「日出之處的國家」。它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在中央設太學,地方設國學;佛教經中國、朝鮮傳入日本後,發展很快;日本積極汲取中國文化,中國的唐詩和書法在日本很受歡迎。後來,由於地方雜稅和徭役過重,農民不堪重負,有的棄地逃亡,有的依附於豪強地主、貴族和寺院,成為依附農民。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