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行政決策的作用

行政決策的作用

發布時間: 2021-01-09 00:19:02

A. 道路運輸行政決策的作用有哪些

道路運輸行政執法監督,是指上級運管機構對下級運管機構、運管機構對其所屬執法部門和執法人員的道路運輸行政執法行為實施監督檢查的活動。監督的內容包括在道路...

B. 行政決策的地位是什麼

.行政決策是行政管理過程的首要環節和執行各項管理職能的基礎。 決策是行動的先導,行政管理實踐中遇到的各種需要採取行動的問題,都 首先依賴於行政決策。同時,行政管理的各項職能都是為實現決策目標服 務的,各項職能本身也都有需要採取行動的問題,有各自的決策。如果不 能及時地作出科學的決策.就不能很好地發揮這些職能的作用。因此,行 政決策貫穿於行政管理的各方面和行政管理的全過程,任何行政管理活動 都離不開行政決策。 2.行政決策正確與否是行政管理成敗的關鍵。行政決策的正誤是行 政管理成敗的關鍵,這已為行政管理實踐所證明。解放初期我國人口決策 的失誤,導致了人口盲目增長的惡果;「大躍進」和「文革」時期幾次經 濟決策的失誤,使我國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一系列正確 決策,全面開創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局面,使我國走上繁榮、富強、民 主、文明的道路。可見,行政決策直接關系著行政管理的成敗和國家的前 途與命運。

C. 簡述行政決策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簡答題

1.行政決策是行政管理過程的首要環節和執行各項管理職能的基礎內。 決策是行動的先導,行政容管理實踐中遇到的各種需要採取行動的問題,都 首先依賴於行政決策。同時,行政管理的各項職能都是為實現決策目標服 務的,各項職能本身也都有需要採取行動的問題,有各自的決策。如果不 能及時地作出科學的決策.就不能很好地發揮這些職能的作用。因此,行 政決策貫穿於行政管理的各方面和行政管理的全過程,任何行政管理活動 都離不開行政決策。 2.行政決策正確與否是行政管理成敗的關鍵。行政決策的正誤是行 政管理成敗的關鍵,這已為行政管理實踐所證明。解放初期我國人口決策 的失誤,導致了人口盲目增長的惡果;「大躍進」和「文革」時期幾次經 濟決策的失誤,使我國國民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的一系列正確 決策,全面開創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局面,使我國走上繁榮、富強、民 主、文明的道路。可見,行政決策直接關系著行政管理的成敗和國家的前 途與命運。

D. 行政決策有什麼模式

不同類型的決策活動有著不同的決策模式。

行政決策模式又稱為決策行為模式,是決策者有規律的、反復出現的、標準的、可以使人照著做的標准樣式。對行政決策模式的類型截止目前國內外並沒有作出明確的劃分,但是依據學者們對這一詞語的實際運用情況看,大致上是從兩個方面來加以討論的。
(一)以決策活動過程的基本步驟及其所運用的方法為標准,將決策模式劃分為下面幾種類型:
1.理性決策模式
這是由亞當·斯密提出,並長期被人們認可、接受、流行較廣的決策模型,西蒙稱之為經濟人的無限理性決策模式。在這一模式中,人被假定為具有全知全能理性的人,他們「有一個完整而內在一致的偏好體系,使其總能夠在他們面臨的備選方案中作出選擇;他們總是完全了解有哪些備選的替代方案;他為擇善從而進行的計算,不受任何復雜性的限制;對他來說,概率計算既不可畏,也不神秘。」 也就是說,經濟人在應付復雜的「現實世界」中,能夠為他所要完成的特定目標採取各種措施,選擇最佳方案,即選擇經濟效益(利潤)的最大化決策者能夠通過其理性的認識能力確切知曉整個社會的價值重心,能夠尋找到達成目標的所有決策方案及其後果,知道每個決策選擇方案的收益與費用比例,知道每個方案的價值和優劣性,從而排出優先順序,然後從中選擇最有效的決策方案。理性決策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在目標上追求最優化,使決策方案達到收益最大,損失最小,效用最好。但是追求最優化使之在理論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在現實中,決策者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知識、能力、資源、時間及其它環境因素的限制,因此,難以具有完全的理性及認識能力,不可能作出最佳選擇。可見,理性決策模式是一種過於理想化的決策模式。
2.有限理性決策模式
這是西蒙在批評了理性決策模式之後提出的一種決策模式。西蒙認為,純粹理性是不可能的,在現實中,所有決策都是有限理性基礎上的決策。這是因為,第一,人的知識具有不完備性,要受主觀認知、理解能力和客觀條件的限制。決策者對政策問題及其環境的理解總是零碎不全的,不可能具備完備的知識。第二,預見的困難。決策是面向未來的,方案的選擇是以對未來的預見為前提。由於對未來的預見是以現象、而非實際體驗為基礎,任何預見都不可能是完整的。第三,選擇范圍的有限性。按照純粹理性的要求,決策主體要在全部可能的備選方案中進行比較和選擇,但實際上人們只能想到全部可能方案中的很少的幾個。第四,時效的局限。即使每種可能的行動方案以及每一種行動方案的全部後果都能夠考慮到,這在成本上也往往是不合適的。因為決策要考慮時機,決策的時機稍縱即逝,一但時機錯過,再好的決策也無濟於事。正是由於理性有限,決策者不可能達到如理性決策模式所要求的那幺完善,只能在有限的且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對可能找到的備選方案作出「滿意的」或是「夠好的」決策,因此,行政決策的模式只能是有限理性決策模式。
3.漸進決策模式
這是由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政策學家林德布洛姆針對理性決策模式的缺陷提出的一種決策模式。林德布洛姆認為,人的理性由於受到種種不利因素的制約,決策無法達到完全的理性,因而理性決策模式提出的決策必備的條件是不現實的。它不僅使決策成本大大提高,而且使決策分析過分依賴於專業技術人員,強化政府權力,減少了公民參與決策的機會和可能性,並且無法解決決策面對的價值沖突和不確定性政策問題,與政府實際的決策活動不大相符。林德布洛姆認為,政策的制定既是一個科學的過程,又是一個社會互動過程,由於多重主體的參與和制衡,行政決策實際上只是根據過去的經驗,經由對現行政策作出局部的、邊際性的調適過程達到共同一致的政策。因此,決策者只需考慮那些與現存的政策具有漸進差異的政策方案,不必調查與評估全部的政策方案;只需考慮有限的幾個政策方案而不是涉及所有邏輯上可能的方案;對每個政策方案也只評估幾個很可能產生的並且很重要的後果。這樣一來,新政策的出台不過是過去政治體系活動的繼續,是對過去老政策作某種程度上的修正。據此,決策的制定和完善是一個漸進發展的過程,是謹慎的步步試錯過程,而不是對以往的政策的推倒重來。按照這一理論要求,決策者在進行決策時,首先要認真分析研究以往的決策方案,總結經驗教訓,然後再作出改革措施。
4.系統決策模式
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國政治學家伊斯頓。這一模式的提出,改變了傳統政治學單純從制度進行靜態分析的弊端,進入動態的、研究政府運行過程的政治系統論。這一模式將政治系統簡單地視為一個「箱子」,從外部環境流進箱子內的便是輸入。然後,在這個箱子或系統內,這些輸入又通過不同的政治結構和過程轉變成輸出或政策,反過來又影響社會環境——經濟、文化、社會結構、生態等,或者影響政治系統自身。然後,這些影響通過種種不同的復雜的社會過程再流回即反饋到政治系統中,開始影響下一輪的輸入,如此循環不已。為了使分析進一步簡化,重要的輸入被減少到兩種:要求和支持;輸出也被設想成為一種,即具有約束力的決策。要求可來自任何方面(人民、政治家、行政官員、思想領袖等等),這要取決於政權的性質。支持則更為重要,因為它的多樣性影響到政治當局(即政府)政治體制(民主還是獨裁等)和政治共同體的命運。在所有的政治系統中,輸出都通過特定的過程產生,這樣便使得在絕大部分時間內,社會的絕大部分成員承認輸出的約束力。總之,系統分析模式描述了涉及政治決策過程的諸因素,即系統、環境、需求和支持的投入、轉換過程、產出的政策以及反饋等,並描述了這些因素在整個政治運行過程的位置,為科學地認識政治過程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概念工具。
(二)以決策主體的構成及其活動方式為標准,將決策模式劃分為:
1.精英決策模式
這一模式是托馬斯·戴伊和H·齊格勒提出的,它是將公共政策看成是反映占統治地位的精英們的價值和偏好的一種決策理論。其基本觀點是,公共政策不是由人民大眾通過他們的需求和行動決定,而是由占統治地位的精英們決定,然後由政府官員和機構加以實施。精英決策模式的具體內容是:(1)社會總是分為掌權的少數人和無權的多數人。社會價值的分配是由少數人來決定,群眾因無權而不能決定公共政策。(2)少數的統治者和傑出人物主要是來自社會中經濟地位較高的那個階層,他們不是被統治者的代表。(3)在社會制度的基本價值觀和維護這一社會制度方面,傑出人物的看法一致,並竭力維護這種制度。(4)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眾的要求,而是反映了傑出人物的利益、感情和價值觀念,公共政策的變化將是漸進性的,而非革命性的。(5)群眾麻木不仁,活躍的傑出人物很少受群眾的直接影響。相反,傑出人物影響群眾遠遠超過群眾對他們的影響。
精英決策模式無疑是一種唯心主義的英雄史觀。在任何一個大眾參政議政程度比較高的社會中,人民群眾的影響佔主要地位。從現代民主政治的要求看,政府最基本的目標是維護和增進公共利益,為此,他們在制定政策時,必須要反映廣大民眾的利益要求和價值取向,必須獲得他們的認同和擁護,否則任何一個政治系統都不可能穩定和發展。
2.集團決策模式
這是西方決策理論的主要模式之一。其基本假設是,集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斗爭是政治生活中的基本事實。一般而言,具有某種共同利益的個人,均正式或非正式地結合成某一個團體,以便向政府提出他們的利益要求,並希望通過影響政府的決策行為,來實現自己所追求的價值取向。利益集團的存在是政治生活的主要特徵之一。個人作為一個個體,其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他如果要影響政府的行政決策行為,必須要藉助代表其利益的集團的力量。個人在政治上如要有其重要地位,就必須代表團體利益而行動。「個人只有當他是團體的成員或代表時,他在政治上才是重要的。只有通過團體,個人才能試圖獲取他的政治優先權。」 因此,集團便成為個人和政府間的重要橋梁。政府的行政決策過程實際上是集團間設法影響政策的過程,在這種影響下,政策便成為各個利益集團之間競爭後所造成的均衡。這種均衡取決於各個利益團體的相互影響力,一旦這種影響力的格局發生變化,政策便可能隨之改變。
此外,比較有影響的決策模式還有博奕決策模式、體系決策模式、綜合決策模式等。諸種決策模式的提出為我們理解決策過程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但是也要看到,這些模型依據的主要是西方發達國家政治運行實踐。尤其是美國政府的決策模式,並不完全符合中國的政治實踐,不能簡單地照般和用於解釋中國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比如,被西方學者認為對政策制定有決定性影響的集團決策模式並不適用於中國的實際。美國的政府構架三權分立,鼓勵社會多元化和各種經濟、社會力量的公平競爭,產生了許多利益集團。它們每年花費巨額錢財,在白宮和國會內進行游說,以影響政府決策,使政府和國會制定出有利於它們行業、團體的政策。因此在美國社會,政府官員的政策制定取決於利益集團的壓力,利益集團的爭論、談判、妥協和競爭是政府制定政策時的主要依據,並起著決定性的影響。中國雖然也有社會團體和群眾組織,但它們的數目比美國要少得多,影響也弱得多。在公共決策中,不會像美國的壓力團體那樣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另外,中國的政府也不同於美國。在美國三權分立的體制下,利益團體施加影響的渠道很多,造成利益團體不僅數目龐大,影響也比較大。但是中國不同,中國各級政權雖然有黨委、政府、人大、政協等,但它們不是平行關系,中國共產黨居於領導地位。共產黨和其它組織的關系不是分權關系、競爭關系,而是領導與被領導關系。所以集團決策模式並不適應於中國的國情。

E. 行政決策的作用

第一:行政決策是行政管理活動的先導。第二:行政決策主導著行政管理的全過程。第三:行政決策具有策劃、優選和創新功能

F. 行政決策的主要特點

1、行政決策主體的特定性

由於行政決策與國家行政權力密切聯系,只有具有行政權力的組織和個人,才能成為行政決策的主體,所以,行政決策的主體是特指具有法定行政權的國家行政機關或工作人員。非經國家機關、法律授權,行政組織以外的其他機關和社會團體或個人,能不能進行行政決策。

2、行政決策客體的廣泛性

行政決策的客體是指一定行政管理轄區域和部門所要解決的有關國家社會公共事務,涉及廣泛的社會事務的管理。從中央到地方,需要涉及很多機構,動用大量人力、物力資源,包括社會生活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國防、外交等各個領域。凡是政府管理的領域所在,就是星恆決策的范圍。

3、行政決策目的的非營利性

行政決策的主要功能首先不是贏利,而是實現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確立公正平等的社會關系。行政決策要維護全社會的公共利益,要提供各種社會公益品,雖然也要考慮經濟效益,但不能直接以贏利為目的。行政決策以實現公共利益為出發點,均衡地協調社會利益和社會價值,確保社會公平和社會穩定。

4、行政決策是過程與結果的統一

行政決策既是一個從不同備選方案中擇優的抉擇過程,又表現為決策結果所選定的具體方案,而這些方案表現為國家行政組織所制定的各種行政行為准則它是一系列謀略、法令、措施、辦法、條例等的總稱。

5、行政決策過程政治性

行政決策過程是一個權力運用的政治過程,既存在交易、妥協,又有針鋒相對的沖突,甚至是戰爭。這些特點又使行政決策過程充滿各種復雜性和不可預知性。

6、行政決策執行的強制性與權威性

行政決策的目的是實施行政職能、維護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務,其行為以國家權力為後盾,其結果表現為國家的政策或法律、法規等規范性文件。而這些政策或法律一經確定,付諸實施,便具有特殊的權威性和強制性,具有普遍邊的約束力。

行政決策一旦形成並公布,不管行政關系的對方是否同意,都必須執行。這種強制性作用,不僅可以約束行政組織內的成員,而且約束該行政組織管理職權范圍內的一切行政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

(6)行政決策的作用擴展閱讀:

行政決策的作用

1、行政決策在公共行政管理過程中具有決定性作用,處於核心地位,它是行政管理的前提和依據。

2、行政決策主導著公共行政管理的全過程。

3、行政決策是公共行政管理成敗的決定因素。

4、行政決策是貫徹執行國家意志和加強政府合法性的必要途徑。

G. 行政決策的科學化含義

一、行政決策體制合理化對行政決策科學化的意義:一般來說,行政決策程序應包括明確決策目標、科學擬定方案、優化決策方案、實施、決策績效評估環節等。因此,行政決策程序化對於現代行政決策科學化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1、從程序上避免了決策隨意性。雖然行政決策以效率為中心,強調決策時的首長負責制,但這並不意味著行政首長在決策時的獨斷專行;決策過程的程序化在事實上體現了決策過程中的相對分工,程序的限制避免了行政決策的隨意性。2、提高了決策質量。公共政策決策在規定了決策首長負責制的同時,強調決策的程序化,可以廣收民意,容納爭議,舉行聽證,最大限度地對決策進行多層面的思考,使方案在正式實施前做到盡可能的完善,並為決策實施過程中的糾偏提供政策儲備。二、當前行政決策科學化的新特點:1、以市場為導向的決策。我國作為經濟轉型期的發展中國家,仍然存在著市場機製作用不夠充分、市場配置功能不健全、非理性行為突出等矛盾。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處理好市場配置與配置、市場調節與調節、市場機制與引導之間的關系,成了公共政策供給的一個重要問題。決策者應該明確,市場始終是資源配置的基礎,包括公共政策在內的活動,不能破壞這一基礎,只能促進和補充,才有利於市場配置基礎作用的有效發揮.由此,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公共政策,必須有助於市場資源配置作用的充分發揮,而不是人為地改變乃至扭曲這種作用,只能通過宏觀調控和政策服務來克服和矯治這些缺陷。 2、以法律為依據的決策。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管理,強調主要運用法律手段來管理社會經濟生活,規范社會經濟秩序。但是,由於法律所涉及的范圍總是有限的,其條款也只能是原則性的,因而需要以更為靈活、較為規范的方式來加以彌補或調節,這就為公共政策的產生提供了可能,奠定了基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既解決了在某些無法可依情況下的被動局面,同時又能在變幻莫測的經濟變動和社會沖突中,大大增強的宏觀調控能力,適時化解社會中的各種矛盾。3、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的決策。這種決策代表了政策的價值取向。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不論採用計劃經濟體制還是市場經濟體制,我國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須堅持以人民利益為根本目的,離開人民利益這個基礎,政策就沒有存在的價值可言。

H. 結合實例談談行政決策的重要作用

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中的公眾參與問題研究陳珂(重慶大學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重慶400045)摘要:公眾參與在整個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中起到一種釋放壓力和監督糾偏的作用,尤其是對於大型公共投資建設項目,如水電站、橋梁、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公眾參與不僅可以減少因市場缺陷和政府失靈給項目建設帶來的各種干擾,對緩解項目決策中出現的種種矛盾和負面效應,都有積極的作用。旨在通過分析國家為應對金融危機而公布的4萬億投資計劃的構成,明確公眾參與對於有效發揮投資帶動作用,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性,同時針對我國公眾參與的發展現狀,試圖提出個人的建議和看法。關鍵詞:金融危機;公眾參與;公共投資建設項目;項目決策中圖分類號:F2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7348(2009)21-0102-04收稿日期:2009-07-21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9BZZ029)作者簡介:陳珂(1984-),男,山東泰安人,重慶大學建設管理與房地產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科學與工程。第26卷%第21期2009年11月科技進步與對策Science&.26No.21%Nov.2009第21期表1擴大內需4萬億元投資投向構成(單位:億元)重點投向資金測算總計40000廉租住房、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性住房4000農村水電路氣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礎設施3700鐵路、公路、機場、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電網改造15000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等社會事業發展1500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2100自主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3700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10000註:數據來源於國家發改委網站。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在4萬億元的總投資中,有超過一半的資金投向了大型的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比如南水北調、災後重建、農村公路建設、鐵路、公路及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如何使這些投資真正發揮作用,是擺在決策者面前的重大課題。在我國公共投資建設項目(後面簡稱項目)領域,長期存在著項目決策失誤率高、形象工程泛濫、「豆腐渣」工程頻頻曝光、官員貪污腐敗等現象,這些現象絕大部分是由於項目決策管理上出現了問題。而公眾參與是實現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的必經之路,是世界貿易組織關於行政公開、信息公開的普遍要求。因此基於公共投資建設項目對於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公眾參與對於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和管理的重要性,研究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中的公眾參與具有其現實意義。1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過程中公眾參與的發展現狀和必要性1.1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過程中公眾參與的發展現狀在國外,公眾參與作為民主政治的重要方式,經歷了近兩百年的發展演變過程,並且用法律確立了公眾參與的相關制度,使廣大人民群眾對政府的制約和監督作用顯著增強。公眾參與主要是以公眾評議、公眾聽證等形式開展的,早期的公眾參與主要體現在環境影響評價領域,因為經過了工業高速發展的西方發達國家出現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環境公害事故,為了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和財產權,西方學者提出把公民環境權作為一項基本人權。於是,一些國家及國際組織相應地將環境權寫入法律中,公眾參與便逐漸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在國外的發展歷程中,也產生了很多比較經典的公眾參與理論,如20世紀80年代的公共管理理論,針對公眾參與城市規劃與管理的階梯理論等。同時,國外也有很多公眾參與工程決策的實踐,例如在葡萄牙的卡布拉薩工程中,由於公眾的積極參與,不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改善了庫區的氣候條件和生態環境[1]。我國的公眾參與出現在改革開放之後,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公眾參與作為實現公共利益的有效手段,也日益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公眾參與在我國目前常見於立法領域、行政決策和政府管理領域,以及基層治理(如農村村民的自治管理和社區治理)等方面[2]。本文所關注的公眾參與,主要是在行政決策和政府管理領域等方面,而在這一領域中絕大多數的研究又是傾向於環境保護和城市規劃,針對政府公共投資項目決策方面的公眾參與研究則比較少。因此,有必要通過借鑒在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方面的研究成果,來討論公眾參與在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中的問題。綜上所述,國外在公眾參與公共投資項目決策方面有許多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我國在公眾參與領域有成就也有不足。因此我們應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在吸收國外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建立起適合我國國情的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的公眾參與機制。2.2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過程中公眾參與的必要性公共投資建設項目不同於一般的建設項目,它具有公共性、復雜性以及民主性等特點。這些特點都決定了公眾參與在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中的必要性。2.2.1有利於確保資金的合理使用,真正發揮投資的帶動作用,穩定經濟增長由於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投資數額巨大,其復雜程度也比一般的項目高,這些資金使用不當不僅不會促進經濟的增長,反而會給社會公眾帶來災害,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因此必須重視這些資金的合理、合法使用。長期以來,我國公共投資建設項目領域一直是由政府主導,而政府相關部門在政府公共投資項目的決策和管理中很容易出現一些非理性行為,影響項目實施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公眾參與作為一種公共項目決策中的監督糾偏方式,無疑會降低項目的決策風險,避免項目的決策失誤,促使經濟的健康發展。2.2.2有利於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和決策本身的質量政府進行科學決策的重點和難點,就在於要形成科學合理的規則、政策,整合各種利益群體的價值取向,協調各種利益群體沖突目標,確保公眾利益的主導地位。要實現科學的決策,最關鍵的是在決策主體、決策思維和決策程序3個方面實現根本的轉變,而在這3個方面的轉變過程中,公眾參與和公眾監督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公眾是政府決策的最終受益者,對政府決策的好壞有切身的體會,能夠為政府決策提供准確可靠的信息,使政府的決策更加科學。由於公共投資建設項目的民主性特徵,為了防止公共資源的非法使用,項目決策中必須建立真正的民主決策機制,使社會公眾能夠充分參與到決策過程中。政府只有廣泛聽取公眾意見,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決策的民主化,而且公眾的積極參與本身就是政府決策民主化的一個重要體現。2.2.3有利於提高政府決策的公開透明度,減少和防止項目決策中腐敗事件的發生信息的不對稱,利益集團的尋租活動,官員的利己行為等導致官員貪污腐敗的現象屢見不鮮,更因此損害公眾利益,敗壞社會風氣。如果在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過程陳珂: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中的公眾參與問題研究·103·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年中實行了有效的公眾參與,無疑會使政府決策的全過程處於廣大公眾的監督之下。通過發揮社會公眾的監督功能,增加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的透明度,避免發生徇私舞弊和功利性決策行為,使政府的決策更加合法合規,同時也可減少「豆腐渣」工程的出現。2.2.4有利於平衡多元化利益,減少項目決策過程中的矛盾沖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公眾民主意識的增強,政府已不可能再進行獨立、壟斷的決策,而是逐漸形成了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主體多元化的格局。決策主體的多元化雖然打破了政府在決策過程中的壟斷地位,但政府要處理這些分散、對立的多元利益是十分困難的,一旦出現失誤往往會導致決策效率低下並引發社會不穩定因素。而公眾參與正是平衡多元化利益的一種有效的途徑,公眾的參與使得在項目決策過程中的各方之間能夠彼此相互制約而不是偏向於某一方,以免造成各主體間的利益分布的不平衡以及矛盾沖突。3我國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過程中公眾參與存在的主要問題基於前面已經提到過的我國目前在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方面的公眾參與現狀,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中的公眾參與機制長期缺失,公眾可以參與公共投資建設項目的范圍有限,並且缺少相應的培訓,使得社會公眾對參與的理念、方法和工具等不甚了解。這些都說明了我國目前在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中的公眾參與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3.1公眾參與組織基礎薄弱,參與機制不健全有序且有效的公眾參與是通過各種社會團體和組織而不是以個人方式表達利益訴求的,但目前在中國,此類組織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並且缺乏一個既受法律保護同時又不受政府控制、干涉的正式的組織機構來進行全過程的負責。同時,我國目前也並沒有明確規定在公共投資建設項目中公眾參與的權利,只有關於環境影響評價的一些法律法規(如《環境影響評價法》及《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法》)中有關於公眾參與環境決策的權力[3],但缺乏與之相配套的操作程序和相應的保障措施。由於公共投資建設項目的種類眾多,對於哪些項目需要實施公眾參與,以及公眾參與的內容、程序和公眾的權利等都沒有法律明確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公眾在項目決策過程中的參與權是很難得到保障的。3.2公眾參與的方式被動、單一,參與的廣度和深度有限目前在我國,公眾由於受到自身環境、年齡、職業等條件的限制,對公眾參與缺乏了解,使得公眾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並且大部分的參與行為也都是在政府的督促下被動進行的,公眾難以有自己的觀點。同時,公民以及社會團體的法律地位不夠明確,缺乏必要的激勵機制,而立法對公眾參與的規定可操作性不強,同樣影響了公眾參與的廣泛性。政府由於擔心公眾參與項目決策會降低項目決策的效率,不敢放心地讓公眾參與到項目決策的實質性環節,而是地集中在項目具體實施內容上[4],使得公眾參與項目決策的深度受到限制。3.3公眾參與意識薄弱,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當前我國公眾參與的總體水平較低,公眾參與意識普遍較差。我國在由集權行政向民主行政轉變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問題,如人治觀念強於法治觀念,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及行政支配社會的觀念深入民心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眾參與的意識和作用,同時,政府往往只重視形式上的公眾參與,卻忽略了公眾作為決策主體之一應當發揮的實際作用,嚴重影響了公眾對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參與的積極性。目前在我國,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普遍存在,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且易受政府或強勢團體的控制,最終導致公眾對所建項目知之甚少,很難進行有效的公眾參與。4加強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過程中公眾參與的相關政策與措施建議4.1建立公眾參與機制,通過進一步立法明確公眾參與的權利和義務公眾參與機制的建立,可以保障公眾參與的實現及提高公眾參與的效率和效果。公眾參與的機制主要包括規范公眾參與的權力、方法和方式以及公眾參與的工作程序;明確公眾參與的監測和評估機制以及公眾參與的經費來源和標准等。公眾參與發揮作用的程度主要依賴於與公眾參與權相關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因此必須通過立法將公民的參與權加以規定使之成為法定權利。根據權利與義務相一致的法律原理,公眾在享有參與權、知情權的同時也應當履行相應的義務[5],並要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方式進行有序的參與。權利與義務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規定義務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障權利的實現。因此,不僅要以法律的形式確立公眾參與的權利,還應當以法律的形式確立公眾參與的義務,即公眾在參與過程中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4.2提高公民的素質,增強公眾的參與意識我國目前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社會公眾的文化素質和政治素質都還不夠高,這都影響了公眾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因此必須高度重視公民素質的提高。由於受經濟發展水平不高和歷史原因等的制約,我國公眾的法制意識不強,公眾參與的意識也比較淡薄,要建立完善公眾參與的法律制度,就必須提高公眾的參與意識、法制意識。解決此類問題一方面可以加強政策法規的教育,通過開展各式各樣的培訓班,使公眾參與的意識深入民心;另一方面則要加強媒體的宣傳,充分利用好網路、新聞等媒體手段,進行廣泛而有力的宣傳,切實發揮社會輿論對公眾參與的關注和監督作用。4.3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實現公眾的有效參與·104·第21期信息公開是公眾知情權的重要內容,也是公眾參與的重要前提。信息發布機制的缺失使得信息得不到披露,公眾參與最後也只能是一句空話。信息獲得量的多少決定了公眾參與程度的高低,只有在掌握了充分的信息後,公眾才有可能進行有效的參與。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已經成為個人或組織進行社會活動不可或缺的資源,然而政府在獲得信息方面往往具有絕對的優勢,信息公開是打破這一壟斷局勢的最佳方法。自上世紀中葉以來,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便掀起了促進政府透明化的改革浪潮,政府信息公開已成為其中的熱點和趨勢,為順應時代的發展,我國也必須加快信息公開的進度,促進政府透明化的改革。正是由於公眾參與和信息公開密切相關,完善信息公開制度,是實現公眾有效參與的必要途徑[6]。4.4正確處理公眾反饋信息,並及時將反饋信息處理結果體現在公共投資建設項目相關決策中反饋信息處理是公眾有效參與的重要環節,也是公眾參與工作能否提高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成功率的關鍵所在。公眾反饋的信息必須及時處理,並將處理結果體現在公共投資建設項目的相關決策中。在項目決策過程中,問題發現得越早,對項目決策造成的影響也就越小。如果公眾在項目初期提出的問題拖到後期才予以考慮,不僅會使解決問題的成本過高乃至無法解決,還會極大地影響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引發不同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公眾非常關心他們提供的信息是否得到重視,當他們的建議被採納或他們的需求得到滿足時,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就會增加,反之,就會影響公眾參與的積極性。5結論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歸根結底是為社會公眾服務的,既然是為了社會公眾,那麼公眾的參與必不可少。但是在我國目前的公共投資建設項目中投資失敗的例子屢見不鮮,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中的失誤。在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過程中,由於受長期以來傳統習慣、意識和相關因素的影響,公眾參與的時間、活動、形式等具體內容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實行,造成一些項目決策忽視公眾參與,最終導致決策的失誤。因此,在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過程中建立起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公眾參與機制,無論是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和決策本身的質量,還是提升決策的合法性,落實以人為本的民本精神,都有積極的意義。參考文獻:[1]謝琳琳.公共投資建設項目決策機制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5.[2]王覺方,楊悅.淺析有中國特色的公眾參與制度的創建[J].江蘇城市規劃,2008(12).[3]徐華.政府公共投資項目中公眾參與問題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2006.[4]黃海艷.發展項目的公眾參與研究[D].南京:河海大學,2004.[5]石路.當代中國政府公共決策中的公民參與問題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7.[6]田良.公眾參與環境影響評價的意義與作用[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