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遼代地方行政

遼代地方行政

發布時間: 2021-01-02 18:22:21

❶ 遼國的官員行政制度

遼國的政治制度
遼太宗(耶律德光)統治時期遼地域遼闊,在以北京為中心的契丹舊地和西北各游牧部落居地,實行奴隸制的統治,東部地區滅渤海國後仍實行原有的封建制,南部燕雲十二州地,則繼續實行漢人傳統的封建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由此形成西部、東部、南部三個不同的區域。在這三個區域內居住著不同的民族,實行不同的制度,統一於遼朝的統治之下,因而其統治制度具有許多特點。
1。斡魯朵制斡魯朵或斡耳朵,為突厥- 蒙古語的音譯,意思是宮帳或宮殿。契丹為游牧民族,其君長習於帳居野處,以車馬為家,隨時遷徙,無城廓溝池宮室之固。遼朝皇帝各有自己的斡魯朵,並有直屬的軍隊、民戶、奴隸和州縣,構成獨立的經濟軍事單位。斡魯朵領有奴隸和財產,為皇帝個人私有,死後由家族後代所繼承。帝後斡魯朵有著帳局,以契丹族和奚族奴隸為著帳戶,為皇族宮帳服役。斡魯朵還領有 瓦里 (拘收宮室、外戚、大臣之犯罪者家屬的機構),奴役契丹奴隸,從事狩獵和手工業生產。一批自西北游牧部落俘降的奴隸也隸屬於斡魯朵宮帳。遼聖宗時,大批解放奴隸成為部民和獨立的部族。遼朝皇帝設契丹、漢人諸行宮都部署司,分掌各斡魯朵所屬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漢人及渤海人等事務。下轄州、縣、提轄司、石烈(相當於縣)、瓦里、抹里(相當於鄉)、得里等組織。
斡魯朵制對加強皇權,維護耶律氏的統治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對後來蒙古人的制度有著直接影響。
2。頭下制在遼朝創立前後,戰爭頻繁,契丹貴族都可以俘掠人口據為己有。他們把這些俘掠得來的人口安置在後方,建立了若干私城。自遼太宗會同三年(公元940年)起,經朝廷准許,有些規模較大的私城建州、設軍、置官,成為頭下軍州。規模次於軍州的還有縣(城)和堡,共分三等。只有親王、國舅、公主的頭下軍州可以建築城廓,其餘的頭下軍州只是一些寨堡和農庄、牧場。
頭下軍州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都既依附於領主,又隸屬於朝廷。
頭下軍州中由遼貴族俘掠來的漢人、渤海人和受賜的人口就是奴隸、部曲,從事農業生產。頭下軍州的屬戶,多數是稱為部曲的依附農民和依附牧民,少數是奴隸。
3。捺缽遼朝在建立城市後,皇族仍保持漁獵騎射的傳統。皇帝四季出外游獵,其行在稱為捺缽。遼聖宗以後,四時捺缽各有固定地點,形成制度。春捺缽在長春州(今吉林扶余他虎城)捕鵝,又在混同江釣魚。夏捺缽在永安山和炭山放鷹。秋捺缽在慶州(今遼寧林西縣以北)射鹿。冬捺缽在永州(今遼寧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匯合處)獵虎。皇帝出獵時,朝中官員隨行。夏季和冬季,皇帝即在捺缽與北、南大臣會議國事,捺缽成為政治活動中心。
4。樞密院遼初,遼太祖耶律億自領兵馬作戰,次子耶律德光綜理軍務,加號天下兵馬大元帥。遼太宗耶律德光滅後晉,沿晉制設樞密使管領漢人兵馬。遼世宗耶律阮奪得皇位,囚禁天下兵馬大元帥耶律李胡,採納漢人制度,設契丹樞密使,以統領契丹兵馬。契丹樞密院稱北樞密院,漢人樞密院稱南樞密院。
遼聖宗時,韓德讓(賜名耶律隆運)兼領北、南樞密使,綜理軍政,成為皇帝以下最高執政官員。此後,漢人官員可任北樞密院樞密使,契丹官員也可任南樞密院樞密使。北南樞密院於樞密使以下,設有知樞密使事、樞密副使、知樞密副使事等官職。
5。中央官制契丹以東向為尚,皇帝宮帳座西向東,官員分列宮帳的南、北兩側。遼朝中央官制分為北面官與南面官兩大系統。北面官管理契丹政事,南面官管理漢人事務,即所謂 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北面官制仍保持契丹氏族部落制的某些傳統。職名多源於突厥、回紇,建國後又採用漢人官制的某些職名。部落聯盟時期的最高官職稱 於越 ,建國後仍保留這一稱謂,但不實際任事,成為皇帝以下最為顯貴的尊稱。遼世宗耶律阮以後,北樞密使是最高的軍事行政官員。契丹遙輦氏八部原以迭剌、乙室兩兄弟部落最強大。建國後,將八部居民分別編組為以迭剌、乙室兩部為核心的兩大集團,分設北府宰相和南府宰相管理政務。兩府宰相分別由後族和皇族充任。皇族從出的迭剌部,遼太祖時分設為五院、六院兩部,首領稱 大王.北、南院大王成為僅次於北、南府宰相的重要官員。乙室部也稱大王,與北、南院大王並立。皇族事務專設大惕隱司管領,官員稱 惕隱.後族事務設大國舅司管理,官員稱 常袞 (敞穩)。皇帝有自己的侍衛親軍,又有宿衛和宿直官,由貴族大臣輪流擔任。北面朝官中有大林牙院掌管契丹文翰詔令。官員有都林牙、林牙承旨、林牙(契丹語,文士)。
南面官制,記載不詳。遼太祖時曾任韓知古總管漢人事務,依唐制加號中書令。遼世宗時,建 政事省 ,主管漢人事務。遼興宗(耶律宗真)時,又改政事省為中書省。南樞密院是綜管漢人軍政的最高官衙。中書省只是管理漢人官民的一般行政事務。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參知政事等,為正、副宰相。遼代一些加號尚書、中書、門下的官稱,多隻是附加的尊稱或追贈的虛銜。南面官中沒有翰林院掌管漢文文書,官員有總知翰林院事、翰林學士、翰林學士承旨等。
6。地方官制契丹族征服奚族後建國,在契丹族、奚族及北方游牧民族居住地建立起政治制度。滅渤海後,基本保持渤海國原有的官制。得燕雲十六州漢人地區,則沿用後唐的舊制。因此,遼國境內的地方官制形成三個系統。
契丹族和北方諸族地區實行部族制。大小部族一般各有自己的居住地,但地域統治取代了血緣組織,居民或不限本部族血統。奚族被征服後,仍保持五部或六部組織。奚族首領稱奚王。遼朝設契丹北、南院大王府、乙室王府與奚王府並列,四大王府各領一大部族,即五院部、六院部、乙室部和奚六部。遼太宗(耶律德光)時,仿照漢制於奚王以下設宰相二員、常袞二員。
遼太祖將俘降的邊地各族分編為八部,分屬北、南兩府。遼聖宗(耶律隆緒)
時擴建為二十八部,一度撤銷奚王府,奚六部改屬北府統領。合共三十四部。
三十四部分小部族包括契丹、奚、室韋、烏古、敵烈等族。各小部族首領原稱夷離堇,後改令穩,遼聖宗時一律設節度使統轄。頭下州縣由帝、後斡魯朵和諸王公貴族派遣官員管理,節度使仍由朝廷任命。遼太宗時號皇都為上京,設臨潢府。遼聖宗時奚族居地建中京大定府。上京、中京的行政長官稱留守。
在渤海地區,遼太祖滅渤海國後,於是建東丹國,封皇子耶律倍為東丹王,成為特殊的行政區。東丹國沿渤海舊制下設左右大相、次相及平章事等官職,由契丹人與渤海人擔任。遼太宗時廢東丹國,稱中台省。遷渤海人於東平郡(今遼寧遼陽),升東平郡為南京,又改稱東京遼陽府。遼世宗(耶律阮)時,恢復東丹國,仍設中台省,官制仍設左右大相、次相等職。遼聖宗時廢中台省。東京設留守司及統策司統轄所屬州縣。州設節度使,縣設縣令。
燕雲十六州地區,以幽州(今北京)為中心,稱南京幽都府,又改名析津府。地方官制基本上沿襲後唐制度設州、縣。州有刺史州和節度州之分。
縣設縣令。遼興宗(耶律宗真)在大同軍設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下轄州縣、官制略同於南京。
東京、南京、西京的最高長官均稱留守,由契丹重臣任職。漢人、渤海人聚居區地方統治體制相近,為州縣制,屬遼南面官系統;而契丹人、奚人等地方統治體制為部族制,屬遼北面官系統。

❷ 宰相和丞相有什麼區別

丞相為官名,宰相為一種制度,通俗地講二者的關系為:宰相包括丞相。區別專如下:

一,官屬銜

宰相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行政權力的官員的一種通稱或俗稱,並非具體的官名。

丞相與宰相不同,丞相是正式的官名,先秦時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後,正式設置丞相。

二,人員

宰相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丞相則具體是指某一人。

(2)遼代地方行政擴展閱讀:

宰相最早起源於春秋時期。到了戰國時期,宰相的職位在各個諸侯國都建立了起來。

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在所有的官職中,宰相的變化最多,這是由於君主既需要宰相幫助辦理政事,又擔心宰相的權位過重,危及自身的權力,故常改變其名稱權責,方便皇帝施政。宰相這一官職歷時大約1500年。

宰相是中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時為管理家務和奴隸之官;周朝有執掌國政的太宰,也有掌貴族家務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實已為官員的通稱。

相,本為相禮之人,字義有輔佐之意。宰相聯稱,始見於《韓非子·顯學》,但只有遼代以為正式官名,其他各代所指官名與職權廣狹則不同,而且名目繁多。

❸ 遼國的官員行政制度

遼朝是契丹貴族建立的政權,在皇帝之下設立了兩套官僚機構:一是北院,掌管朝廷大政及契丹本部事物;另一是南院,掌管境內漢人州縣等事。俗稱北面官、南面官。北面官設有北、南樞密院,有樞密使、知樞密院事等為其長官。北樞密院掌管全國軍政,類似唐朝的兵部;南樞密院掌管銓選、丁賦等政。樞密院下還設北、南宰相府(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把「宰相」作為正式官名),北、南宰相都由皇族耶律氏和後族蕭氏所把持。此外還有北、南大王院、宣徽院、敵烈麻都司、夷離畢院等。《遼史??百官志一》說:「北樞密視兵部、南樞密視吏部,北、南二王視戶部,夷離畢視刑部,宣徽視工部,敵烈麻都視禮部,北、南府宰相總之。惕隱治宗族,林牙修文告,於越坐而論議以象公師。」南面官多仿唐制,也有三省六部、各台、院、寺、監、諸衛等官,多用來安置漢人的,但是並無實權。地方的燕雲十六州等漢人居住區,實行州、縣兩級制,州長官為刺史,縣長官為縣令。

遼朝先後形成五京制度。五京為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縣)、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東京遼陽府(今遼寧省遼陽市)、南京析津府(北京市)、西京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五京中,只有上京是首都,其他均是陪都。至遼宋澶淵之盟後的極盛期,中京政治作用雖然加強,但仍沒有改變上京首都的地位。

遼由北方游牧民族所建。其轉徒不定、車馬為家的游牧生活決定了皇帝的巡狩制,其政治中心不在首都,而在捺缽(契丹語「行在所」、「行宮」的音譯)一切重大政治問題均在捺缽隨時決定,是處理政務的行政中心。因氣候、自然條件的制約,四時各有捺缽之地。

遼設南面官和北面官雙軌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北面官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官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因俗而治。大部分官名及職掌沿襲唐制,並參照五代和宋朝的官制。官有實授、遙授之分。職事官與散官及階、勛、憲銜、封爵、食邑戶數等配套。遼代官名多有契丹語官名,如林牙即翰林,惕隱掌管皇族政教,夷離畢掌管刑獄,乙里免為誥命夫人,等等。

❹ 宣化歷史文化知識

宣化地處河北省西北部,在張家口市東南30公里處,為張家口市轄區,位於東經115°03′,北緯40°37′。東偏南距首都北京170公里,南偏西距省會石家莊280公里,西距大同200公里。總面積264.3平方公里。居住著漢、回、滿、蒙、朝鮮、壯、納西、布依、白、彝、侗、土家、達斡爾等13個民族。共29萬人。
宣化歷史悠久,形勢險要,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有著燦爛的民族文化和眾多文物古跡。從先秦開始,這里是歷代府、州、郡、道、縣和省、市治所的首府。1991年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公布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一、悠久歷史
宣化歷史淵遠流長,是我國開發較早地區之一,從宣化西南60公里處我國著名的泥河灣舊石器遺址和宣化城附近的劉家窯、王河灣、水泉、龍門、趙川、關子口、西望山、李大人庄、小白楊等仰韶、龍山文化遺址的發現,證實這里在6000年前人類活動就已遍及宣化各地。
夏、商時期宣化先屬冀洲後屬幽州。
周武王滅紂後宣化屬燕國領地。
戰國時期(公元前403年至221年)民族割據,宣化曾屬東湖族佔地。
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後。分天下為36郡,宣化屬上谷郡。
魏、晉、南北朝時期宣化屬廣寧郡。
隨、唐時期先後置涿郡、武州。
五代時(公元907--960年)石敬割燕(北京)、雲(大同)16州給遼國,其中包括武州。遼改武州為歸化州。宣化為歸化州治所。 金滅遼後,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改歸化州為宣化州。翌年又改為宣德州。元初改宣德州為順寧府,宣化為順寧府治所。
明初年沿長城設九鎮。宣化改為宣府鎮,轄左、右、前三衛。為萬全都司鎮守總兵元帥駐地。
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改置宣化府。轄一廳三洲七縣。宣化為府城治所,始定今名。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設直隸省口北觀察使(俗稱道)。轄3廳10縣。宣化為口北道治所。
1937年8月日本侵佔後,成立偽察南自治政府。1943年又將察南自治政府改為宣化省。轄11縣,省會定於宣化。
1945年宣化解放後察哈爾省在宣化成立。省會設在宣化。1946年1月設宣化市。1948年12月第二次解放。恢復察哈爾省建制。省會遷張家口市。
1963年3月改宣化市為張家口市轄區至今。
二、形勢險要
宣化位於冀北山間盆地邊緣,地勢險要,氣勢頑固,戰略地位重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誠如舊志所述「宣化全境飛孤(今山西代城飛孤關)紫荊(今河北易縣紫荊關)控其南;長城、獨石(口)枕其北;居庸(關)屹險於左;雲中(大同)固結於右,群山疊障,盤踞峙列,足以拱衛京師……」。素有「神京屏翰」之稱。
據志書記載概略統計,僅漢、唐、宋、明四個朝代,北方部族經宣化南入的較大戰爭達70多次。所以歷代漢民族朝代都非常重視北部邊防,並選派重兵固守。特別是明王朝先後18次增築和修葺長城,沿長城設九鎮駐兵防守。其中宣府鎮擔負著東起四海,西至大同長達1030里的防守任務。洪武、隆慶年間宣府駐扎新舊官軍達151452人。明太祖朱元璋封其十九子朱惠為谷王,在宣化建谷王府(皇城),常駐宣府。明武宗朱厚照在宣府建鎮國府第。清康熙皇帝7次征西,北巡時均路經宣化。乾隆皇帝親書《神京屏翰
》巨匾,懸掛於鎮朔樓上。據《宣府鎮志》載:嘉靖年間,宣化城內有軍戶127497人,官戶4551人,民戶2035人。由此可見,宣府鎮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軍城」。
三、人傑地靈
宣化自古為交通要沖,軍事政治重地,工商業繁榮,文化教育發達。因此,涌現出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和民族精英。據《宣化縣新志》載:元朝設有「景賢書院」,明朝有「上谷書院」。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8年)創立古城最高學府「柳川書院」。光緒二十八年設宣化府中學堂(現宣化一中前身)。革命前輩張蘇、林楓等同志邊任教,邊從事革命活動。爾後宣化府立師范學校、府立中等農業學堂,府立藝徒學堂和上谷大戲院相繼成立,就學者逾千人。
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宣化府從中學堂挑選呂復等19人及州縣志士9人,共28人赴日本留學,開辟了旅外求學之先聲。
由於文化教育事業的發達,宣化涌現了大量歷史文化名人。僅明清兩代中進士者36人、舉人113人、武舉人165人、貢生390人。諸如:
孫世芳:進士出身,官至明翰林院庶吉士,太使,曾主持編篡《宣府鎮志》。
張鏜:進士出身,曾任山西按察副使。
姚世卿:武進士出身,曾任明京城永定門總兵元帥。
張世卿:地方紳士出身,曾任大遼國國子監,監察御史,死後葬於宣化區下八里村北。
郭維城:清末舉人出身,曾任柳川書院院長,從日本考察回國後任府城教育會長。深得地方學子擁戴。
馬 信:1917年生於宣化城內,1936年高中畢業後從事抗日救亡活動,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政府主席。現為全國政協常委,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
谷鳳翔:龍關人,宣化師范學校畢業,曾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監察部長,司法行政部長。現為台灣察哈爾同鄉會理事。
筱桂挑:女,晉劇表演藝術家,曾任宣化晉劇團團長,全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嚴於治藝,造脂深沉,多次受到周總理等國家領導人接見。1973年去世。四、燦爛文化 燦爛的民族文化是構成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條件。宣化歷史悠久,遺存在地上、地下歷史文物、古跡十分豐富。現在,宣化地區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庫藏文物1000餘件,其中三級以上國家珍貴文物100餘件。
清遠樓:始建於明成化十八年(公元1482年)。是一座重檐,多角,十字脊,歇山頂式的宏偉建築。面寬三跨間,外觀三層,樓高7米,建在高8米的墩台上。墩台下的十字券洞與宣化城四門通衢,與鎮朔樓,拱極樓成一軸線。券洞內的500年前的鐵輪車轍依稀可見。樓體造型別致新穎,具有明顯的明代建築藝術風格。樓上懸有嘉靖十八年鑄造的「宣府鎮城鍾」,高2.5米,重萬斤,鍾聲宏亮悠揚,可傳聲40里。樓的東、西、北三面懸掛《聳峙岩疆》、《震靖邊氛》、《聲通天籟》木製匾。日本學者伊東忠太博士在《東洋建築史的研究》一書中,曾向全世界做過介紹。1984年大修後的清遠樓,青磚碧瓦,玲瓏剔透,格外引人注目,已成為古城一大重要文物景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鎮朔樓:北距清遠樓200米。建於明正統5年(公元1440年)。系重檐九脊歇山頂建築。面寬五跨間,樓高二層15米。建在8米高的墩台上。二層檐下有兩塊匾額。南曰《鎮朔樓》,以明代宣府鎮總兵例佩「鎮朔將軍印」故名。北曰《神京屏翰》為清高宗乾隆皇帝親書,由直隸總督那蘇圖刊懸。樓內置巨大更鼓一面,鼓高2.2米,面徑1.4米。廊下立有4幢石碑,記述宣化歷史和修建鎮朔樓經過。現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拱極樓:又名著耕樓,昌平門樓。建於明洪成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置於宣化城牆之上。為城防建築。樓高14米。樓體二層,墩台9米。下有南北走向券洞。與清遠、鎮朔兩樓成一軸線。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宣化城:始建於唐朝。明洪武二十七年展築包磚。展築後的宣化城垣為正方形,每邊六里多,周長24里有餘。城高2丈8尺、雉堞高7尺。通高3丈5尺。環城設7門,南有昌平、宣德、承安三門;北有廣靈,高遠二門;東有安定一門;西有泰新一門,門外設關,環有瓮城、瓮城外連月城,城四角建有角樓,城外設隍塹、護城河、吊橋等。其布局儼然為明代北京城之縮本,僅規模較小、門制不同而已。現在城體雖破環嚴重,但土垣基本完好。為全國少有明城之一。已列入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長城:始建於秦明,位於宣化北部與崇禮縣為界,經人頭山由張家口入境,境內長52公里。在永樂至萬曆年間重修加固。因這段古長城位於明長城之北,故又稱「二道邊」。系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泥河灣遺址:位於宣化城西南60公里處的泥河灣村。屬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晚新生代地層發育,出露完好,化石豐富。其中含有早更新世(距今200萬年)哺乳動物化石。為舉世公認的早更新世標准地層。是研究地層變動、構造和尋找早期人類化石的重點地區,已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柏林寺:位於宣化柏化寺村西,小環山坡下,有原山鑿就的多寶佛塔一座,通高12米,上刻石佛數十;石窟三個,內鑿大小石佛300個余尊,興建年代不詳。但《宣化縣志》記載,明龍慶元年(公元1567年)大修,清代又建龍王殿、三宮殿及禪房等。山上林木叢蔥郁,風景優美。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磚雕五龍壁:在宣化師范學校(原彌陀寺)內,全高4.5米,寬4米,中間是飛騰於雲濤霧海中的五條磚雕巨龍。上檐雕五踩仿木斗拱,下刻飛禽走獸,兩邊是奇花異草。為清初雕刻藝術珍品,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立化寺塔:位於宣化城內西南隅(現駐軍佔地)。該塔始建於元朝。清道光二十二年重修。塔身高14米。為五級8面。下有蓮花座,頂部為鑄鐵寶頂,各角有合角吻獸,造型美觀,工藝精細。據考立化祖師系日本國佛教日蓮宗傳人日持上人。為弘揚南無妙法蓮花經,西渡中國,擔任立化寺主持。並於立化寺坐化圓寂。在日本佛教界頗有影響。近幾年來多有日僧前來朝拜。現為張家口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上谷郡牌坊:位於天泰寺街東口。清道光十七年重修,是一座兩柱單孔歇山布瓦建築。牌坊上方雕有五層九踩斗拱。斗拱下的匾板上刻有《古上谷郡》4個楷書大字。字體雄渾有力。刀工精湛道勁。相傳為清宣化知府方觀承所書。牌坊建築纖巧玲瓏,結構嚴謹,別具一格。原為省級重點文物,可惜毀於「文革」。現在重新規劃設計,正待恢復建築。

察哈爾省民主政府舊址:位於宣化牌樓西街天主教堂東側。始建於1930年,院落為中西結合的三進四合院。1943年日偽宣化省公署所在地。1945年宣化首次解放,全國第一個省級民主政府在這里誕生,為省府辦公駐地。已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時恩寺大殿:位於鎮朔樓西側百米處。始建於明代成化六年,具有典型的明初建築藝術特點,為宣化地區唯一廡殿頂式建築。頂部為黃色琉璃瓦。建築面積為388平方米。已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遼代壁畫墓群:位於下八里村北。從1973年首次發掘出遼代監察御史張世卿墓葬後,最近又在張世卿墓地附近清理發掘出張世本、張公誘、張世右、張匡正、韓師訓、張文藻等9座遼代壁畫墓葬,已構成張家世族壁畫墓群。在墓群發掘中,除出土一大批珍貴文物外,還發現300餘平方米保存完好的遼代彩色壁畫。其中的散樂圖、茶道圖、天文圖、出行圖、侍女圖、備經圖等是在國內首次發現。對研究遼代歷史、文化、天文、民俗、服飾等有著重大意義。墓群中的壁畫技藝之高。墓室結構之新穎考究,隨葬品之豐富多彩,宛如地下藝術殿堂,在遼代考古發掘中是罕見的,頗有研究觀賞價值。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1998年9月,下八里村北又清理搶救出兩座遼代壁畫墓,出土了銅絲網路和木偶真人雕像,這在河北省屬首次發現,為研究遼代歷史、經濟、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另外,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玄空寺、清真寺、天主教徒會堂等一批古代建築和遺址,也有待於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雙保護、開發、利用,使歷史文化重放異彩。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