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環保執法改革方案

環保執法改革方案

發布時間: 2020-12-30 20:11:18

Ⅰ 事業單位改革環境執法大隊屬於什麼性質的單位嗎

一般來說屬於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在下一步改革中,應該納入公務員 序列。

Ⅱ 如何建設 生態文明

首先,樹立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的理念。大自然
提供給人類可資利用的資源是相對有限的。就我國來說,我們的
家底並不厚,「老本」並不多。面對近二三十年內面臨包括石油
和天然氣在內的各種資源嚴重短缺狀況,一些人大聲疾呼:中國
「地大物博」的觀念該改改了。必須把合理開發資源和保護環
境,作為我國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樹立地球是人類賴以生
存的唯一家園的理念,熱愛大自然,珍借自然資源。
其次,樹立人與自然協調與和諧的理念。目前我國面臨的日
益嚴峻的生態狀況告訴我們:必須擺正人類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自然萬物是唇齒相依,息息相關
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統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
中的一員。
人是自然的產兒,自然是人類的家園,珍惜自然就是珍愛人
類自己,愛護地球就是愛護我們的生存空間。為了人類的生存和
發展,我們必須走出天人對立的誤區,回歸和諧。
第三,樹立珍愛和善待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我們在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不僅不能違背經濟規律,同樣也不
能違背自然規律、生態規律。規律都是客觀的,是不以人們
的意志為轉移的,不管你對它承認與否、認識與否,違背了
規律都必然要受到規律的懲罰。一些人更一針見血的指
出:環境完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
於,經濟危機往往是相對短暫的,影響一時的,而生態危機
則是長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圍不可逆轉的生態破壞,最終將
會導致人類與自然難以為繼。
第四,樹立生態效益是長遠的經濟利益,保護資源和環境就
是保護生產力,加強生態建設就是提高競爭力的理念。
資源和環境關繫到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
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需要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充足的自然資源作保
證。而日前我國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狀況已構成制約我國經濟和
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在資源方面,我國人均資源佔有量
少,且分布很不平衡,經濟發展與資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在
生態方面,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繁;在環境方面,隨著我
國工業化、城市化的加快,「三廢」問題十分突出。現實向人們
提出:是該轉變「資源無限,環境無價』的觀念為「資源有限,
環境有價」的觀念的時候了;是該摒棄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
來換取經濟暫時繁榮的不文明、不科學、不合理的經濟發展模式
的時候了。

Ⅲ 基層農村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最迫切的問題有哪些

一、影響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障礙
(一)環境產權制度不明晰,環境經濟政策體系不完善
1.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制度剛起步。我國還沒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排污權交易市場機制,碳排放權交易剛開始起步,在實踐中存在如下問題:一是相關法律制度尚未確立,使得交易的合法性成為問題,即交易後合法的排污量難以界定。二是總量控制指標難以確定。三是指標的原始分配難以做到公平。四是排污權交易信息平台和交易市場不完善,排污權交易市場需要有成熟的買賣雙方和中介機構。
2.尚未開征專門的環境稅。雖然我國稅收中已經包含了與環境資源相關的稅種,涉及交通燃油、供暖及加工燃料、機動車輛、自然資源、廢棄物管理和污染排放等領域,但由於這些稅種在制定之初並不是以環境保護為目的,各種稅收之間缺乏協調性,因而並未充分發揮促進污染減排的作用。
3.生態補償機制不完善。由於環境產權界定不清,利益主體不明,再加上支持資金嚴重不足、補償標准低且缺乏可持續性,我國生態補償機制尚不完善。一是生態補償的融資渠道和主體單一,主要依靠政府的轉移支付和專項基金兩種方式。轉移支付中以縱向為主,即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跨行政區域的橫向轉移支付尚未建立起來。二是以部門為主導的生態補償,責任主體不明確,缺乏明確的分工,管理職責交叉,在整治項目與資金投入上難以形成合力。三是生態補償領域過窄、標准偏低。四是以「項目工程」為主的補償方式缺乏穩定性。
4.有利於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的價格體系尚未形成 。首先是資源性產品價格形成機制不順,主要包括:從資源無償劃撥到有償使用的改革不到位,資源產權市場化程度低,運營不規范;資源行業行政性壟斷與自然性壟斷並存,對壟斷行業的成本監管缺乏科學手段和制度性規定;資源稅費和環保稅費整體偏低,資源性產品價格沒有體現資源的全部價值。其次,從價格體系看,我國再生資源價格高於初始資源價格,導致企業缺乏進行資源再生、循環利用的動力,而是選擇利用初始資源;廢棄物處理成本高於排放成本,使許多企業寧願繳納排污費也不願意治理污染物。
(二)環境與經濟發展綜合決策機制和全社會參與機制尚未建立
1.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不完善。在實踐中重經濟輕環保的現象一直存在,許多地方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來發展經濟,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環境與發展一直都是「兩張皮」,環保部門與經濟部門相互合作與制約機制不強。環境政策的設計、執行和實施不能有效納入到社會經濟發展的決策過程中,不能從根源上解決環境與發展的矛盾,許多環境問題都是由於不恰當的經濟政策所引發。
2.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機制尚未建立。我國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還相當滯後,公眾參與程度不高,參與的領域窄,對政府環境決策參與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公眾參與缺乏相應的制度保障,參與程序、途徑、方式不明確。此外,由於制度設計上的缺陷同樣導致了環保非政府組織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大部分環境保護組織並沒有完全獨立,資金來源對政府有一定的依賴性,因而在表達意見的程序中沒有完全獨立的話語權,其對政府權力的制約作用大打折扣。
(三)環境執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監管監督機制不完善
1.排污收費標准偏低,對超標排污行為的懲罰過低。我國的排污收費標准普遍低於治理成本,違反了「排污費標准應當高於治理成本」的環境經濟學原理。對於超標排污的違法行為,按規定只加收一倍繳納排污費。許多企業寧願繳納排污費,取得合法的排污權,也不願意投資建處理設施,甚至部分企業建了處理設施也不運行。
2.環境法規規定的行政處罰方式以罰款為主,而且數額過低。我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對超標排污行為規定罰款最高限額10萬元;《環境影響評價法》對違反環評擅自開工建設行為規定罰款最高限額20萬元。而對造成嚴重後果的違法行為,《水污染防治法》和《固體污染防治法》規定的罰款最高限額為100萬元;《大氣污染防治法》規定罰款的最高限額為50萬元。這樣的處罰數額顯然太輕,既不能與違法行為給社會帶來危害性相適應,也遠遠低於行為主體從其違法行為中所獲得的收益。
3.環境執法不嚴、監管不力。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是環境突發事件頻發、環境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有些環境監管人員在執法時流於形式,執法行為不規范。有些地方保護主義嚴重,政府甚至成為企業環境違法行為的保護傘。一些縣、市環保部門不能正確對待省環保局行政處罰,在對檢查發現的問題的處理中,有的市、縣環保部門不是積極配合,而是說情保護或搶先處罰。
4.生態文明建設監督機制不完善。我國環境立法不完善,使環境行政執法難以准確到位,對環境執法的監督也缺乏必要的司法手段。此外,由於公眾環境維權意識較弱,對環境污染的危害缺乏深刻的認識。在面對環境問題過分依賴政府,一般情況下如果自己的環境利益沒有受到實質侵害時,他們大都不會「多管閑事」,能忍則忍;而在自身權益受到侵害時,又由於各種原因而導致維權艱難。
(四)現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體系中生態環保指標權重低
在當前的政績考核體系中,經濟發展指標所佔比重過大,許多部門和地方政府以GDP為主導的發展觀仍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不少地方為抓「政績」,片面追求GDP增長率,導致經濟發展方式粗放,資源消耗高、利用率低,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這種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的發展觀已經嚴重阻礙了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和生態建設工作的開展。有的地方甚至出台有悖於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土政策」、「土規定」,干擾和限制環境執法。有的地方領導為了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要求環保部門對嚴重污染水體的違法項目開綠燈等等。

Ⅳ 環境監察大隊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屬於什麼編制

大部分來環境監察大隊源是全額事業編制,沒有參公管理,還有一部分是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希望國家以此次機構改革為契機,自上而下理順環境監察(執法)隊伍,明確身份管理,從法律上賦予他們現場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強制手段。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