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國際建築法規

國際建築法規

發布時間: 2020-12-27 22:53:00

『壹』 建設法規有哪些表現形式它有何作用我國現行的建設法規主要由那些

法的表現形式是指法律創制方式和外部表現形式。 在世界歷史上存在過的法律形式主要有:習慣法、宗教法、判例、規范性法律文件、國際慣例、國際條約等。我國法的形式是制定法形式,主要可分為七類。

1、憲法。

憲法是由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依照特別程序制定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本法。

2、法律。

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頒布的規范性法律文件,即狹義的法律。建設法律既包括專門的建設領域的法律,也包括與建設活動相關的其他法律。如前者有《城鄉規劃法》、《建築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等,後者有《民法通則》、《合同法》、《行政許可法》等。

3、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就有關執行法律和履行行政管理職權的問題,以及依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特別授權所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現行的建設行政法規主要有《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等。

4、地方性法規。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5、行政規章。

行政規章是由國家行政機關制定的法律規范性文件,包括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

6、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對法律的系統性解釋或對法律的適用情況的說明,對法院審判有約束力,具有法律規范的基本性質,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7、國際公約。

國際公約是指國際間有關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等方面的多邊條約。公約通常為開放性的,非締約國可以在公約生效前或生效後的任何時候加入。有的公約由專門召集的國際會議制定,如《保護工業產權的巴黎公約》、《建築業安全衛生公約》等。

參考:http://max.book118.com/html/2016/0414/40448563.shtm

『貳』 工程法規淺談我國際工程承包的法律制度

你看看,不知道你要找的是不是這個法律制度啊:
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的有關規定,結合實行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制的經驗,特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 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是發包方(建設單位)和承包方(施工單位)為完成商定的建築安裝工程,明確相互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第三條 承包合同應當採取書面形式。
雙方協商同意的有關修改承包合同的設計變更文件、洽商記錄、會議紀要,以及資料、圖表等,也是承包合同的組成部分。
第四條 列入國家計劃內的重點建築安裝工程,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和國家批準的投資計劃簽訂合同。如果雙方不能 達成一致意見,由雙方上級主管部門處理。
第五條 簽訂承包合同必須遵守國家法律、符號國家政策,並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承包工程的初步設計和總概算已經批准;
2.承包工程所需的投資和統配物資已經列入國家計劃;
3.當事雙方均具有法人資格;
4.當事人雙方均有履行合同的能力。
5.承包合同應具備以下主要條款:
6.工程名稱和地點;
7.工程范圍和內容;
8.開、竣工日期及中間交工工程開、竣工日期;
9.工程質量保修期及保修條件;
10.工程造價;
11.工程價款的支付、結算及交工驗收辦法;
12.設計文件及概、預算和技術資料提供日期;
13.材料和設備供應和進場期限;
14.雙方相互協作事項;
十、違約責任。
第七條 單項工程較多,施工期較長的建築安裝工程,應根據國家長遠計劃,批準的初步設計和總概算簽訂總合同,進行施工准 備;然後,再根據批準的年度計劃,施工圖和預算(或技術設計和修正概算)簽訂具體承包合同,進行施工。
如果施工准備工程量較大,又有條件作施工准備的,雙方可以先簽訂施工准備合同,據以進行施工准備工作並應限期補簽承包合 同。
第八條承包合同建立在科學可靠、切實可行的基礎上。雙方的權利、義務必須在全同中明確加以規定。屬於專業性建築安裝工程國務院各有關主管部門可根據工程的特點、對承、發包雙方的責任作特殊的規定。一般工業與民用建築安裝工程雙方的主要責任是:
發包方
1.辦理正式工程和臨時設施范圍內的土地徵用、租用,申請施工許可證執照和佔道、爆破以及臨時鐵道專用線接岔等的許可證;
2.確定建築物(或構築物)、道路、線路、上下水道的定位標樁、水準點和座標控制點;
3.開工前,接通施工現場水源、電源和運輸道路,拆遷現場內民房和障礙物(也可委託承包方承擔);
4.按雙方協定的分工范圍和要求,供應材料和設備;
5.向經辦銀行提交撥款所需的文件(實行貸款或自籌的工程要保證資金供應),按時辦理撥款和結算;
6.組織有關單位對施工圖等技術資料進行審定,按照合同規定的時間和份數交付給承包撥款和結算;
7.派駐工地代表,對工程進度、工程質量進行監督,檢查隱蔽工程辦理中間交工工程驗收手續,負責簽證、解決應帥發包方解決 的問題,以及其他事宜;
8.負責組織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共同審定施工組織設計、工程價款和竣工結算,負責組織工程竣工驗收。 承包方
1.施工地的平整、施工界區以內的用水、用電、道路和臨時設施的施工;
2.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做好各項施工准備工作;
3.按雙方商定的分工范圍,做好材料和設備的采購、供應和管理;
4.及時向發包方提出開工通知書。施工進度計劃表、施工平面布置圖、隱蔽工程驗收通知、竣工驗收報告;提供月份施工作業計 劃,月份施工統計報表、工程事故報告以及提出應由發包方供應的材料、設備的供應計劃;
5.嚴格按照施工圖與說明書進行施工,確保工程質量,按合同規定的時間如期完工和交付;
6.已完成的房屋構築物和安裝的設備,在交工前應負責保管,並清理好場地;
7.按照有關規定提出竣工驗收技術資料,辦理工程竣工結算,參加竣工驗收;
8.在合同規定的保修期內,對屬於承包責任的工程質量問題,負責無償修理。
合同工期。除國務院另有規定者外,應執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國務院主管部頒發的工期定額。暫時沒有規定工期定額的特 殊工程,由雙方協商確定。工期一經確定,任何一方不得隨意改變。
工程結算方式,根據具體情況可實行施工圖預算或工程概算加簽證的結算辦法;也可以實行施工圖預算加系數包干、按工程概算 包乾和房屋建築平方米造價包乾等辦法。實行包乾的工程在合同條款中應明確規定包干范圍,對合同工程價款一次包定。屬於包干范 圍以外的設計變更、國家規定的材料設備價格調整,人力不可抗拒的災害等,可對合同工程價款進行調整。
建築安裝工程的竣工驗收,應以施工圖紙及說明書、國家頒發的施工及驗收規范和質量檢驗標准為依據。
發包方可將全部建築安裝工程委託一個承包單位承包,也可委託幾個承包單位分別承包。
承包單位可將承包的工程部分分包給其他分包單位,簽訂分包合同。承包單位對發包方負責,分包單位對承包單位負責。但承包單位不得通過將所承包的工程轉包給其他單位,而從中漁利。 違反承包合同的責任
二、承包方的責任
工程質量不符合合同規定的,負責無償修理或返工。由於修理或返工造成逾期交付的,償付逾期違約金;
工程交付時間不符合規定,按合同中違約責任條款的規定償付逾期違約金。
發包方的責任
未能按照承包合同的規定發行自己應負的責任,除竣工日期得以是非曲直延外,還應賠償承包方因此發生的實際損失;
工程中途停建、緩建或由於設計變更以及設計錯誤造成的返工,應採取措施彌補或減少損失,同時,賠償承包方由此而造成的停 工、窩工、返工、倒運、人員和機械設備調遷、材料和構件積壓的實際損失;
工程未經驗收,發包方提前使用或擅自動用,由此而發生的質量或其他問題,由發包方承擔責任;
超過合同規定日期驗收,按合同的違約責任條款的規定償付逾期違約金;
有按合同規定撥付工程款,按銀行有關逾期付款辦法或「工程價款結算辦法」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四條違約金、賠償金的償時,企業(包括施工企業及改、擴建建設單位)應從自有資金中開支,不得計入成本;行政、事業 單位,應從概、預算包乾的節余經費中開支,或先由建設資金墊付,然後由上級主管部門處理。籌建新建項目的單位,應先從建設資金中墊付,然後由上級主管部門處理。 第十五條合同正本由簽訂雙方各執一份,副本應報雙方主管業務部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和經辦銀行備案。
合同管理與合同糾紛仲裁,按國務院有關合同管理和合同促裁的規定執行。
全民所有制組織之間、集體所有制組織之間或全民所有制組織與集體所有制組織之間簽訂承包合同,均按本條例執行。個體戶與全民、集體所有制組織之間簽訂承包合同,應參照本條例執行。
涉外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不適用本條例。
與建築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有關的其他問題,均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的規定執行。
國務院有關部門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和本條例的規定,制定本部門的實施辦法。 本條例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叄』 國際戰爭法規的特徵

國際戰爭法規的特徵主要又一下幾個方面,首先它具有強行性,它是一中強行性版的規定,各國應當無權條件的遵守
其次,它具有國際性,因為國際戰爭法國是調整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法律,因而具有國際性
再次,它具有公法性,因為它是國與國之間的一中條約
最後,它具有實體性,從本質上來說它屬於實體法的范疇

『肆』 國際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14年修訂版)
(2)《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5年1月1日施行)
(3)《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2009年5月1日施行)
(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
(5)《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52號, 2011年12月31日施行)
(6)《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7)《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08年1月1日施行))
(8)《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法》(2014年1月1日施行)
(9)《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91號)
(10)《中華人民共和國監控化學品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190號)
(11)《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45號)
(1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39號)
(13)《工傷保險條例》(國務院令第586號)
(14)《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93號)
(15)《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02號)
(16)《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國務院第11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17)《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
(18)《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013]第21號令)
(19)《中國禁止或嚴格限制的有毒化學品目錄(第一批)》(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發[1999]83號)
(20)《中國禁止或嚴格限制的有毒化學品目錄(第二批)》(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告 2005年 第29號)
(21)《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公安部令第6號)
(22)《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於修改<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監督管理辦法>的決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 第140號)
(23)《關於進一步加強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氣發(2006)199號)
(24)《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國家總局令第1號,2005年)
(25)《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 第40號)
(26)《關於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 )
(27)《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安監總局令第36號)
(28)《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公布<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工工藝目錄>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09〕116號)
(29)《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23號)
(30)《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財企〔2012〕16號,2012年2月14日起施行)
(31)《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評審指南(試行)》(安監總廳應急〔2009〕73號)
(32)《危險化學品名錄》(2002版)
(33)《劇毒化學品目錄》(2002年版)
(34)《高毒物品目錄》(2003年版)
(35)《易制爆危險化學品名錄》(2011年版)
(36)《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公布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名錄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1〕95號)
(37)《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公布第二批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目錄和調整首批重點監管危險化工工藝中部分典型工藝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3〕3號)
(38)《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公布關於公布第二批重點監管危險化學品名錄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3〕12號
(39)《化學品物理危險性鑒定與分類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 第60號)
(40)《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修改〈生產經營單位安全培訓規定〉等11件規章的決定》(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63號)

『伍』 求:國際建築規范IBC 中文版2006或2009

一,規格大全:

尚未有2005年版的「標准共享網路」。

如果你想2011年或年的版本,你可以選擇來概括最近更新的規范。

規范的更新速度更快,這是我最新的標准目錄的集合,你可以選擇一些有用的,轉到「標准共享網路」,或免費下載免費注冊「的那些凈成本」,希望能幫助你!

普通國標施工規范:

50026-2007工程測量

50086-2001錨桿噴射混凝土規范

T50107-2010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准 BR /> 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

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劑技術規范

50134-2004人防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50164-92混凝土質量控制標准
> 50202-2002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

50203-2011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

50204-2002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

50205-2001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

50206-2002木材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

50207-2002屋面工程質量驗收

50208-2002驗收地下水 50209-2010建築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

50210-2001建築裝飾工程質量驗收

50300-2001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的民用標准

50325-2010建築室內環境污染控制

50327-2001住宅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規范

50330-2002建築邊坡工程技術指標

50345-2004屋面工程技術規范

50354 - 2005著火大樓改造工程施工及驗收

牛逼裡面50362-2005標准,以評估住宅

50367-2006表現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T50375-2006施工質量評價標准

50404-2007聚氨酯泡沫保溫防水

50411-2007建築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

50496-2009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規范及條文說明

50497-2009基坑監測標准

50621-2010T鋼場景檢測技術標准中使用JGJ

施工規范:

3-2010高級技術規范混凝土結構高層建築施工

6-99方塊和筏板基礎規范

7-2010空間網格結構技術規程<br建設

T14-2004技術/> 8-2007變形測量規范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建築

18-2003鋼筋焊接及驗收

牛逼23-2001反彈測試技術法規混凝土抗壓強度

T27-2001標准測試方法焊接接頭
> 28-1986粉煤灰在混凝土和技術法規砂漿應用

T29-2003建設工程施工及驗收後工程的

33-2001建築機械安全技術法規

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規范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br建設

68-90磚(KP1型)

抗震設計和施工T70-的/> 59-99建築安全檢查標准2009建築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

78-91桁架結構工程質量檢驗評定

79-2002加工技術規范規定的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說明

80-91高運行安全技術規范 81-2002建築鋼結構焊接程序

82-91鋼結構設計,施工及高強度螺栓連接

88-2010龍門架及物料提升機井架安全規范檢查

之低應變動態測試93-95樁

94-2008建築樁基技術規范

98-2011砂漿配合比設計規程

102-2003玻璃幕牆工程施工規范

104-2011冬季施工程序

106-2003建築基樁檢測規范

107-2010通用技術規范鋼筋機械連接帶肋

108-96技術規范鋼套筒擠壓連接器

109-96錐度螺紋鋼筋接頭技術法規

110-2008飾面磚施工粘結強度試驗

技術法規113-2009建築玻璃應用 120-99開挖施工技術規程

126-2000牆施工及驗收該項目

的裝飾128-2010建築磚與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129 -2000既有居住建築節能加熱技術規范

130-2001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 T 132-2009居住建築節能檢測標准

133-2001石材幕牆工程技術規范及條文說明

134-2010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准

136 -2001穿透試驗的砌築砂漿技術指標 137-2001磚石結構技術規范

T139-2001玻璃幕牆工程質量檢驗標准

141-2004管道技術規程
> 144-2004外牆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

146 -2004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准

149-2006技術規范混凝土結構異形柱

159-2008古建築的工程施工和驗收

160-2008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檢查技術程序

162-2008模板施工安全規范

T175-2009自流平地面工程技術規程

T177-2009公開建築節能檢測標准

T178-2009補償收縮混凝土技術規程

184-2009建設工作和勞動防護用品的使用標准

T187-2009塔式起重機混凝土基礎工程技術法規

T180-2009土方施工安全規范

231-2010建築插槽類型盤扣式鋼管支架安全技術規范

237-2011建築遮陽工程技術規范

二,增強圖集:

凈成本。我已經試過了,下。

常用的有:

1,03 G101傳統的全阿特拉斯(7);

A,03G101-1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框架 - 剪力牆,框肢剪力牆結構

B,03G101-2現澆混凝土樓板樓梯

C,04G101-3筏板基礎

D,04G101-4現澆混凝土樓板和屋頂

E,06G101-6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帽

樓08g101-5箱形基礎和地下室結構 G,08G101-11 G101系列圖集說明施工常見問題

2,11 G101完整版地圖集(4,與之間的舊的和新的差額計算);

A,11G101-1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梁,板

B,11G101-2現澆混凝土樓板樓梯

C,11G101-3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基礎和樁帽

D,舊與新之間的區別

3,09 G901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排列在全面詳細的規則和Atlas的結構(5);

A,06G901-1建築鋼筋混凝土結構和規則,詳細

B,09G901 -2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框架結構布置 - 剪力牆,支撐框架剪力牆結構

C,09G901-3筏形基礎,箱形基礎,地下室結構,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帽

D,09G901-4現澆混凝土樓板和屋頂
E,09G901-5現場混凝土樓板樓梯

『陸』 國際建築法規-IBC-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

wikipedia有詳細資料

History
Since the early 1900s, the system of building regul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 based on model building codes developed by three regional model code groups. The codes developed by the Building Officials Code Administrators International (BOCA) were used on the East Coast and throughout the Midwest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le the codes from the Southern Building Code Congress International (SBCCI) were used in the Southeast and the codes publish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Building Officials (ICBO) covered the West Coast. Although regional code development has been effective and responsive to the regulatory needs of the local jurisdictions, by early 1990s it became obvious that the country needed a single coordinated set of national model building codes. The nation』s three model code groups decided to combine their efforts and in 1994 formed the International Code Council (ICC) to develop codes that would have no regional limitations.

After three years of extens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 first ed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 was published in 1997. The code was patterned on three legacy codes previously developed by the organizations that constitute ICC. By the year 2000, ICC had completed the International Codes series and ceased development of the legacy codes in favor of their national successor.

[edit] Legacy codes
BOCA National Building Code (BOCA/NBC) by the Building Officials Code Administrators International (BOCA)
Uniform Building Code (UBC) by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Building Officials (ICBO)
Standard Building Code (SBC) by the Southern Building Code Congress International (SBCCI)

[edit] Competing codes
Notably absent from the group of the IBC developers is another large player in model code development, the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Initially, NFPA joined ICC in a collective effort to develop the International Fire Code (IFC). This effort however fell apart at the completion of the first draft of the document. Subsequent efforts by ICC and NFPA to reach agreement on this and other documents have been unsuccessful, resulting in a series of disputes between the two organizations. After several failed attempts to find common ground with the ICC, NFPA has withdrawn from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des and joined with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lumbing and Mechanical Officials (IAPMO), 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 (ASHRAE) and the Western Fire Chiefs Association to create an alternative set of codes. First published in 2002, the code set named the Comprehensive Consensus Codes, or C3, includes the NFPA 5000 building code as its centerpiece and the companion codes such as the National Electrical Code, NFPA 101 Life Safety Code, UPC, UMC, and NFPA 1. Unlike the IBC, the NFPA 5000 conforms to ANSI-established policies and proce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luntary consensus standards.

The NFPA's move to introce a competing building standard has received strong opposition from powerful trade groups such as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AIA), BOMA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me Builders (NAHB). After unsuccessful attempts to encourage peaceful cooperation and resolution between NFPA and ICC on their codes disputes, a number of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AIA, BOMA and two dozen commercial real estate associations, founded the Get It Together coalition, which repeatedly urged NFPA to abandon code development and adoption efforts related to NFPA 5000 and to work with ICC to integrate the other NFPA codes and standards into the ICC family of codes.

Unfortunately, all efforts to sa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fied set of model codes have failed, and both NFPA and ICC began and are continuing to aggressively push for adoption of their respective documents. As a result of the unwillingness of the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de Council to cooperate on a single code, which could have been uniformly applied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the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nation's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instries find themselves in the middle of the battle for code supremacy.

Notably, California adopted the NFPA 5000 codes as a baseline for the future California Building Code, but later rescinded the decision and continued to use the IBC. The main driver for this decision were increased costs involved in training architects and engineers to design for a new code, and the disparity that a different code would cause between California and the majority of other states which have adopted IBC. [3]

[edit] Overview
A large por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 deals with fire prevention. It differs from the related International Fire Code in that the IBC handles fire prevention in regards to construction and design and the fire code handles fire prevention in an on-going basis. For example, the building code would deal with location of exits with the fire code keeping exits unblocked. The building code also deals with access for the disabled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including earthquakes). The 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 applies to all structures in areas where it is adopted, except for one and two family dwellings (see International Residential Code).

Parts of the code reference other codes 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Plumbing Code, the International Mechanical Code, the National Electric Code, and various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standards. Therefore, if a municipality adopts the 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 it also adopts those parts of other codes referenced by the IBC. Often, the plumbing, mechanical, and electric codes are adopted along with the building code.

The code book itself (2000 edition) totals over 700 pages and chapters include:

Building occupancy classifications
Building heights and areas
Interior finishes
Foundation, wall, and roof construction
Fire protection systems (sprinkler system requirements and design)
Materials used in construction
Elevators and escalators
Already existing structures
Means of egress (see below)

[edit] Means of Egress
The phrase "means of egress" refers to the ability to exit the structure, primarily in the event of an emergency, such as a fire. Specifically, a means of egress is broken into three parts: the path of travel to an exit, the exit itself, and the exit discharge (the path to a safe area outside). The code also address the number of exits required for a structure based on its intended occupancy use and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could be in the place at one time as well as their relative locations. It also deals with special needs, such as hospitals, nursing homes, and prisons where evacuating people may have special requirements. In some instances, requirements are made based on possible hazards (such as in instries) where flammable or toxic chemicals will be in use.

[edit] Accessibility
"Accessibility" refers to the accommodation of disabled people in structures. This includes parking spaces, elevators, and restrooms.

[edit] Existing structures
The factual accuracy of this section is disputed.
Please see the relevant discussion on the talk page.(March 2008)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 generally appl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buildings and alterations or additions to existing buildings, changes in the use of buildings, and the demolition of buildings or portions of buildings at the ends of their useful or economic lives. As such, building codes obtain their effect from the voluntary decisions of property owners to erect, alter, add to, or demolish a building in a jurisdiction where a building code applies.

Alterations and additions to an existing building must usually comply with all new requirements applicable to their scope as related to the intended use of the building. On the other hand, changes in the use of a building often expose the entire building to the requirement to comply fully with provisions of the code applicable to the new use. Some jurisdictions limit such application to matters of fire safety, disabled access or structural integrity, others apply an economic feasibility or practicality test, and still others exempt buildings of special use or architectural or historic significance.

Existing buildings are not, however, exempt from new requirements, especially those considered essential to achieve health, safety or general welfare objectives of the adopting jurisdiction, even when they are not otherwise subject to alteration, addition, change in use, or demolition. Such requirements typically remedy existing conditions, considered in hindsight, inimical to safety, such as the lack of automatic fire sprinklers in certain places of assembly, as became a major concern after the Station nightclub fire in 2003 killed 100 people.

Although such remedial enactments address existing conditions, they do not violate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ion's ban on the adoption of ex post facto law, as they do not criminalize or seek to punish past conct. Such requirements merely prohibit the maintenance or continuance of conditions that would prove injurious to a member of the public or the broader public interest.

Assertions by property rights advoc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at such requirements violate the "takings clause" of the Fifth Amendm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 have generally failed on grounds that compliance with such requirements increases rather than decreases the capital value of the property concerned.

Some states, especially those that delegate their adoption and enforcement authority to subordinate local jurisdictions, may exempt their own buildings from compliance with local building codes or local amendments to a statewide building code. Similarly, property owned by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is considered exempt from state and local enactments, although such properties are generally not exempt from inspection by state or local authorities, except on grounds of protecting national defense or national security. In lieu of submitting themselves to compli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other government jurisdictions, most state and federal agencies adopt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that either reference model building codes or model their provisions on their requirements.

Some jurisdictions have enacted requirements to bring certain types or uses of existing buildings into compliance with new requirements, such as the installation of smoke alarms in households or dwelling units, at the time of sale. Some safety advocates have suggested a similar approach to encourage remedial application of other requirements, but few jurisdictions have found it economical or equitable to disincentivise property trannsactions in this way.

Many jurisdictions have found the application of new requirements to old, particularly historic buildings, challenging. New Jersey, for example, has adopted specific state amendments (see New Jersey's Rehabilitation Subcode)to provide a means of code compliance to existing structures without forcing the owner to comply with rigid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ently adopted Building Codes where it may be technically infeasible to do so. California has also enacted a specific historic building code (see 2001 California Historic Building Code). Other states require compliance with building and fire codes, subject to reservations, limitations, or jurisdictional discretion to protect historic building stock as a condition of nominating or listing a building for preservation or landmark status, especially where such status attracts tax credits, investment of public money, or other incentives.

The listing of a building on the 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 does not exempt it from compliance with state or local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s.[citation needed]

[edit] Updating Cycle
Updated editions of the IBC are published on a three year cycle (2000, 2003, 2006…). This fixed schele has led other organizations, which proce referenced standards, to align their publishing schele with that of the IBC.

[edit] Referenced Standards
Model building codes rely heavily on referenced standards as published and promulgated by other standards organizations such as ASTM (ASTM International), ANSI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and NFPA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The structural provisions rely heavily on referenced standards, especially the Minimum Design Loads for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published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ASCE-7).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it is critical to use the corresponding editions of the reference standards as changes in parts of the reference standard are often coupled with changes in the building code. The indivial referenced standards can be purchased separately from the promulgating association or a compiled standards subscription service, which keep the subscriber abreast of changes to referenced standards, is also available.

[edit] Copyright Controversy
Most municipal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dopt the IBC Building Codes and other similar "standards" in whole or with slight addenm. This has the effect of designating a righted work as actual law. Unfortunately, The IBC and other such standards are not available for public review. That is, unlike other public ordinances, the general public is not allowed to distribute the text of the law by which they are bound.

Court cases such as Veeck v. Southern Building Code Congress International, Inc. [1] and Code Adm. v. Code Tech, Inc. [2] have challenged this seeming inequity with varying results.

『柒』 法律,法規,規章,司法解釋,國際條約的區別

首先,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任務形式的法律都不能與之沖突。
1.法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內容涉及廣泛,對立法、行政、司法均有規定,例如《刑法》《立法法》《行政復議法》等等,效力僅次於憲法。
2.法規: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有時也有說自治法規、經濟特區經濟法規、特別行政區法規,但這些法規特殊,可以不予考慮)
行政法規:國務院制定,是規定全國行政方面的法律,如《××條例》,效力僅次於法律。
地方性法規: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在本行政區劃內,內容涉及廣泛,但涉及行政內容時,顯然效力比行政法規低。
3.規章:部門規章和地方性規章。
部門規章:是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央人民銀行、審計署和直屬機構制定,規定的具體某一領域的行政事務,效力比行政法規低。
地方性規章:省級和較大市政府制定,規定本行政區劃內的行政事務,效力比行政法規低。
——插曲:當規章之間沖突時,國務院裁決;當規章和地方性法規沖突時,國務院認為適用地方性法規就適用,認為適用規章就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
4.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作出,是對某一類案件或者某項法律的適用作出的一個法律文件,屬於司法的范疇,效力比法律低。
5.國際條約: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締結條約和重要協定的批准和廢除,按以誰的名義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部門,一般都是國務院、外資部去做。規定的涉外事務,前面講的都是國內法。

『捌』 武器的國際法規

中國50年追求獨立自由和發展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也是煌輝的。50年來新中國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等一系列局部戰爭。作為世界局部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中國局部戰爭發展的軌跡既帶有世界局部戰爭歷史軌跡的烙印。同時,由於國家性質、國防政策、周邊環境及歷史因素等,新中國局部戰爭的發展又具有自身個性,表現為鮮明的中國特色,並對當代世界歷史進程和軍事斗爭的發展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認識和把握新中國50年局部戰爭的演變特色及歷史地位,對研究當代世界軍事變革,指導中國軍隊跨世紀軍事斗爭准備有著重要借鑒意義。
新中國成立後,90年代初,中央軍委在1986年確定的軍隊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的基礎上,根據冷戰結束後國際戰略格局的變化,經過綜合分析和縝密論證,進一步確立了新時期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提出在軍事斗爭准備上,由應付一般條件下局部戰爭向打贏現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轉變。新時期積極防禦的軍事戰略方針適應國際軍事斗爭和國家安全利益的需要,反映了當今世界軍事形勢的發展。
總之,新中國的局部戰爭深刻影響了二十世紀的戰爭和歷史,代表了人民戰爭在當代的最高發展成就;新中國局部戰爭的發展軌跡是當代軍事變革的縮影。新中國局部戰爭的歷史經驗也將成為人類在新世紀追求進步、締造和平的寶貴財富。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將促進國際人道法的實施和發展作為其職責的一部分,努力保證正在使用和研發的武器符合現存規則。禁止戰斗員使用本質上不分皂白的武器或在性質上所造成的痛苦大於使戰斗員「喪失戰鬥力」所需之痛苦的武器。僅以此為基礎也可以禁止使用違反「公眾良知准則」的武器。禁止使用對自然環境造成廣泛、長期和嚴重損害的武器。
具體條約(英文)禁止或限制某些武器的使用,例如 生物武器、化學武器、激光致盲武器或燃燒武器或在人體內易於爆炸或變扁平的子彈。
關注國際人道法是世界范圍內的禁止殺傷人員地雷運動的核心。該運動以1997年《關於禁止使用、儲存、生產和轉讓殺傷人員地雷及銷毀此種地雷的公約》(渥太華公約)而告結束。關注國際人道法也是旨在預防並補救戰爭遺留爆炸物之後果所達成的新國際協議的基礎。

『玖』 與戰爭有關的國際法規有哪些

1919年1月18日在 法國的巴黎凡爾塞宮成立了《國際聯盟盟約》;
1856 年4月16日《巴黎會議關於海上若干原則的宣言》;
1868年11月29日的 《聖彼得堡宣言》;
1899年7月29日和1907年10月18日兩次制定的《海牙公約》;
1925年6月 17日《關於禁止化學武器的日內瓦議定書》;
1936 年11月6日 《關於使用潛水艇的倫敦議定書》;
分別於1864年8月22日、1906年7月6日、1927年7月27日和1949年8月12日締結的四個 《日內瓦公約》;
20世紀20年代國際上又簽訂了《巴黎非戰公約》;
還有1977年6月10日簽訂的《日內瓦議定書》等等

『拾』 國際通用的法規制度

論我國證券市場的現狀和發展構想

摘要:開放與發展金融市場,特別是證券市場,對我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和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我國證券市場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由於起步較晚,在發展中也暴露出了不少問題。本文著重從我國證券市場的現狀分析入手,剖析證券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證券市場的發展構想。
關鍵詞:證券市場;現狀分析;發展構想

Abstract:Opening and developing the financial market, especially the stock market will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form of the city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n the past few years, stock market has been developing vigorously in China, but many problems are exposed in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because of late starting. This paper lays a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main problems of stock market,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is paper suggests the developing patterns of stock market in China.

Key words: stock market;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ing pattern

1 證券市場的現狀分析

作為資本市場的核心,證券市場在我國的建立和發展始於改革開放初期。 1981年到1987年國債年均發行規模僅為59.5億元,進入90年代以來國債發行數額年均達到千億元。 而1997年已達到2 412億元。在股票市場上,迄今滬、深兩地上市公司已達900餘家,上市股票市價總值達2萬億元。 我國資本市場在短短十幾年,達到了許多國家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實現的規模,取得了不少成功經驗;但也存在如下一些問題,嚴重製約了證券市場自身功能的發揮,阻礙了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這些問題主要是:

1) 證券市場規模過小。以股票市場為例,雖然發展速度較快,但是從總體規模看,與國外還有相當大差距,參與股票投資的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全世界平均為8%左右,發達國家的比例則更高,如英、美均在20%以上。我國目前股市投資者為3 300萬人,僅佔全國總人口的2.7%。另外,從股市總市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看,世界平均為30%左右,美、日、英等國均在80%以上,而我國為24.2%,況且在總市值中還包括大部分不流通的市值,如果扣除這一部分,我國股市總值佔GDP的比重就更低了。由此可見,我國股市規模較小,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有較大差距,同時也可以看出在我國擴大股市規模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2) 資本市場主體缺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資本市場的重要主體。而目前我國企業主體地位非常脆弱。政企不分、產權不清、權責不明、約束無力、活力不足仍然是我國企業的主要特徵,企業主體地位殘缺。另外,我國資本市場主體殘缺還表現在投資主體主要是個人,其投資的質和量均較低,以投資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比重明顯不足。相比之下美國等發達國家,機構投資者成為資本市場的重要主體,其機構投資者主要有年金基金、商業銀行信託部、保險公司、共同基金等。由於機構投資者是專業性金融中介機構,其投資活動具有投資量大、交易費用低、交易風險小的特點,很受大眾投資者的歡迎。如美國,每4戶人家就有1戶向投資基金投資。由於我國資本市場機構性投資者發展滯後,這使得僅靠若幹家大機構和數以萬計的小股民散戶所支撐的股市投機盛行,股價暴漲暴跌難以避免,阻礙了股市的健康發展。

3) 市場分割,整體性差。首先,一級市場的發行仍然按地區分配額度,限制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債券地區性發行市場也是按省分派額度(企業債券發行)和按銀行分支機構分派額度(政府債券發行)。至於二級市場分割則更為明顯,把股票市場劃分為A股、B 股和H股,構成中國股票市場發展中的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即使在A股中,國家股流通與轉讓只限於極少部分,而且A股不允許在滬、深兩個交易所交叉掛牌,限制了全國性市場的發展。在股票市場中呈現出A股與B股、H股分割;個人股、內部社會個人股與內部職工股分割,個人股市場與法人股市場分割。如此繁雜的分割,不但不利於經濟體制改革,也不利於我國資本市場與國際慣例接軌。

4) 市場中介機構不完善。證券中介機構從廣義上講就是在證券市場上為參與各方提供服務的機構。我國目前的中介機構主要包括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證券投資咨詢公司等,雖然其業務已涉足證券的承購包銷、發行、交易、自營、財務顧問等內容,但與國外投資銀行業務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功能缺陷,例如投資銀行核心任務之一的購並業務對於我國中介機構來說幾乎還未曾涉及。西方國家的公司購並活動大多由投資銀行策劃完成,投資銀行起著搭橋牽線、籌劃交易過程、為交易籌措資金和參與交易談判等重要作用。我國目前還沒有這樣的中介機構,這就嚴重製約了我國企業重組活動的順利開展。

5) 流動性不足。流動性是指市場中存在大量的流通性強的金融工具,同時又有大量參加流通的主體。檢驗市場流動性通常可從交易量和成交價的關系入手,二者的關系越密切,流動性就越差。美國股市中二者變化的關系指數為0.01,而我國滬、深A股市場的關系指數分別為0.52和0.40,說明我國股市整體流動性是比較差的。造成股市流動性差,一方面與資本市場中介機構投資者參與不足有關,另一方面與國家股不能進行交易、法人股在STAQ和NETS市場交易微弱有很大關系。流動不足使股票價格扭曲,資本流動失去了動力和方向,資源配置功能受到抑制。另外,由於國有股不能流通,這將對國有資產的結構調整產生不利影響。

6) 資本市場交易工具品種單一、結構殘缺。在發達的資本市場中,資本市場工具保持多樣化趨勢。以香港資本市場為例,目前國際市場上的金融衍生工具中80%以上已被其採用;在股票市場上,不僅出現了期指、期權、認股權證等投資品種,而且這類衍生工具的交投大有超過現貨市場之勢。香港上市公司在債券市場上的集資形式更為多樣化,在債券、票據和存款證3種形式的基礎上,先後出現了浮息工具、變息工具、可換投股債券、信用卡應收債券等多種形式,目前在聯交所掛牌買賣的債務工具已增至129種。相比之下,我國大陸的資本市場除股票外,5年以上的交易工具幾乎沒有,而1~5年的交易工具又受到種種限制,這不利於資源的有效配置。

7) 證券市場制度不健全。證券市場制度是支撐證券市場高效、公平運轉的基礎,包括信息披露制度和利益保障與實現制度等。我國證券市場的信息披露制度無論從制度本身還是從執行上看都存在信息公開不夠的問題,表現在一些重大信息披露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主觀性,極大挫傷了股民、債券投資者的信心。利益保障與實現制度是指證券投資者在獲取有關信息後,被給予證券投資期收益以必要的保障和實現的制度。我國證券市場的利益保障與實現制度很不健全,使投資者面臨的市場風險過大,嚴重措傷了股民的投資積極性。

近年來我國已制定了《公司法》、《股票發行與交易暫行條例》、《證券交易所管理辦法》、《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等。然而證券交易的基本法規《證券交易法》尚未制定,證券法規沒有形成完整體系,導致證券交易的某些環節無法可依,加之對已頒布的法規執行不力,證券交易的違規和不規范行為時有發生,我國1995年發生的「三.二七」國債期貨的嚴重事件,主要原因就是證券法規不健全、監管不嚴造成的。

2 證券市場的發展構想

2.1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推進資本市場主體發展

證券市場主體質量的高低,對我國證券市場能否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資本市場主體的發展。

1) 取消額度管理代之以核准制。股票和債券市場的額度管理是一種典型的計劃經濟手段,由於對證券發行標准制定較低,這給行政部門行使權力提供了較大空間,政府為企業包裝上市,後患無窮。為此,國家主管部門應該嚴格上市公司審批,提高上市標准,取消或減少行政干預,將證券市場的額度管理換之以核准制,使符合上市標準的企業都能通過競爭達到上市的目的。這樣既增強了市場參與的公平性,又能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使企業經營者把精力真正放在如何轉換經營機制、提高企業效益上,而不是通過旁門左道達到上市的目的。國家可以對不同行業制定不同的上市標准,以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前提下,增加上市公司的數量,實現股市的擴容,促進經濟快速協調發展。

2) 強化上市公司淘汰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 股份公司,特別是上市公司不但要轉軌,更要轉制。而目前有些股份公司上市後不思進取,「穿新鞋,走老路」,把股市看作「圈錢」場所,效益下降甚至虧損。 1997年有11.8%的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小於0.05元,如此低的回報會打擊股民參與二級市場的積極性,也不利於股市的擴容。因此,建議對於那些業績長期不佳的上市公司,證券管理部門應給予警告、停牌直至摘牌,形成優勝劣汰的機制。只有上市公司質量提高了,我國證券市場的穩定和擴容才會有保障。

2.2 增加資本市場的交易品種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應根據居民、政府、金融機構、企業之間的不同投資與籌資需求,在考慮流動性、安全性、盈利性不同組合的基礎上,發展並完善門類齊全的資本市場交易工具。特別是可通過發行可轉換債券增加證券品種,拓寬融資渠道,完善資本市場結構。可轉換債券是具有雙重身份的證券,它首先作為一種債券,享有一定的利息收入,同時能以一定條件換成股票,兼備了債券和股權證兩種證券的性質。可轉換債券的雙重性質決定了它對活躍證券市場的特殊作用與獨特地位是其它證券品種無法替代的。 應該說,可轉換債券對於處於起步階段的我國資本市場具有更大的激活作用,可以豐富證券品種,扼制過度投機。除可轉換債券外,還可考慮進一步發展期貨、認股權證等其它金融衍生工具。因為隨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價格風險將會突出,必然要求金融市場提供風險轉移機制和價格發現機制,而傳統金融工具難以完成,只有引入衍生金融工具才可達到轉移風險、重新分配的目的,進而滿足市場需要。衍生金融工具還能促進相關基礎市場的流動性,形成均衡價格,合理安排資源配置。在發展金融衍生工具時應立足國情,著重發展以規避風險和保值為主的衍生金融工具,而且要做到立法與監管先行,對於投機性過強的諸如股票指數期貨等可暫緩發展。

2.3 大力發展以投資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

發展投資基金,增加機構投資者是改善當前投資主體結構失衡、提高市場活動水平、使資本市場逐步趨於規范的重要措施。這對於擴大證券市場規模、強化投資功能、減少投機性和盲目性,使我國股市長期穩定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為了更好地推動投資基金的發展,應做好以下工作:

1) 擴大投資基金的發行數量。我國目前的投資基金僅一百多億元,在股市中所佔比例還很小,遠不能起到穩定股市、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目前,我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已高達近5萬億元,如果有10%用於基金投資,就會給證券市場注入近5 000億元的資金,這將極大緩解股市的擴容壓力,又能化解一部分銀行風險,可謂一舉兩得。同時,投資於基金的風險較股票小,收益又較債券高,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投資工具。

2) 增加投資基金的種類。在今後基金的發行中,可以開設多種不同投資方向、不同投資風險的基金品種。 例如,可設立企業重組基金為企業重組提供資金支持,也可設立專門投資於高科技產業的基金來支持國家產業政策,還可設立在債券與股票市場有不同投資比例要求的基金。這樣可以使廣大投資者根據自身喜好,選擇不同風險基金,從而大力推動投資基金的發展。

3) 逐步發展其它機構投資者。目前可對保險公司開展證券投資進行試點。在總結經驗,完善法規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養老基金等進行證券投資,以起到基金保值增值的目的。

2.4 逐步解決國有股上市流通問題

國有股上市流通是我國證券市場進一步規范發展的客觀要求。這是因為,第一,國有股作為股份資金本身就要求具有資本的流動性,這是市場條件下進行資源配置的基礎。第二,國家作為國有股的股東常常因為需要調節財政收支平衡或調整產業結構而收回投資,可是國家股不能上市流通,以上目標就無法實現。有人認為國家股上市流通,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其實,資產與資金只是形態上的改變,不存在流失問題,資產不流動、不能發揮效益才是國有資產的最大流失。此外,國家也需要通過國有股上市流通來迴避或降低投資風險。第三,國有股上市流通也是我國證券市場進一步開放發展並與國際接軌的要求。當前國有股上市可以採取以下兩種模式:

1) 國有股單獨設市流通。這種方式可以滿足國有企業實現戰略性改組的需要,同時由於未與A股、個股並軌流通,也不會對A股、個股市場形成直接沖擊。將國有股單獨設市流通還可使國企間的收購、兼並等重組活動公開化、市場化,促進國企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以自覺努力增強競爭力,加快國企改革步伐。

2) 國有股與A股個股合並流通。可以根據上市公司每股凈資產額來對國家股、法人股和內部職工股進行縮股,從而大大縮小上市公司中的國家股、法人股和內部職工股的規模,以便在縮股後分階段上市,這樣可以大大減小對個股的沖擊,同時也不會對新股發行造成過大壓力。否則按現在的路走下去,每上市100億新股,市場的總面值就會增加400億,這樣,矛盾的累積會越來越多,一旦經濟形勢發生大的變化,股市就會有崩盤的危險。

2.5 加快立法進度,規范證券市場

證券市場是高度信用化的市場,只有建立起嚴密的法律體系,各交易環節嚴格按法規操作,才能保證交易活動的安全和可靠,保護交易各方的合法權益,降低證券交易風險,使證券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因此,應盡快制定《證券法》及與其相配套的法規制度,使證券交易活動的各環節有法可依。同時在法規制定後,嚴格貫徹執行,加大監管力度,對在證券交易活動中的違法違規活動,一定要嚴肅查處,對那些置國家政策法規於不顧,從事嚴重證券交易違法活動的當事人要給予堅決打擊,使我國證券市場盡快走向法制化和規范化的軌道。

參考文獻:

〔1〕馬險降.資本市場:概念、主體與基本功能〔J〕.當代經濟科學,1997(3): 27~30
〔2〕趙海寬.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現狀及發展構想〔A〕.見:勵以寧等.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理論與實踐〔C〕.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8: 120~124
〔3〕楊建榮等.國際資本條件下的上海企業重組研究〔J〕.財經研究, 1997(3): 45~48
〔4〕張志元.關於發展我國投資銀行的探討〔J〕.經濟體制改革,1997(1): 23~26
〔5〕石建新.培育產權市場:推進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重要舉措〔J〕.經濟體制改革,1998(1): 34~37
〔6〕魏傑.改制、重組、運營〔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8
〔7〕陳共,周升業,吳曉求.海外證券市場〔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資源開發

人力資源開發,就是指對各類有勞動能力的人進行招聘、選拔、培訓、提高,使之能力更強,作用更大;人力資源管理就是指對一定范圍內的有勞動能力的各類人員的合理安排、優化組合、鞭策激勵、重點使用,使之發揮最大潛能和效用。

一、金融全球化對我國金融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提出了挑戰

金融全球化包括了金融業務全球化、金融機構全球化、貨幣全球化和金融市場一體化等方面的內容。金融全球化必然加速全球金融人才的流動。
近年來,在我國一些發達城市和地區,金融業人才流失已較為嚴重,大批中青年骨幹被外資金融機構挖走,他們不僅帶走了技術,也帶走了信息和優質客戶。由此可見,我國金融業人才競爭面臨著極其嚴峻的形勢,金融的全球化已經對我國的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提出了挑戰。

二、我國金融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固守傳統的僵化的人事管理觀念
傳統的人事管理核心在於「管「,「人「要適合於「規章制度「。傳統的人事管理擔負著檢查勞動紀律,處分違章者的義務,其扮演的是執法者的角色,注重對人的監督和控制。規章制度的制訂著重強調負激勵,員工在管理者的監督下工作,壓抑了員工的創造性,造成管理職能錯位,工作方式被動。傳統的人事管理工作的職能多為工資分配、人員調動、員工招聘等行政事務工作,工作專業化水平低、附加值低,且與企業發展戰略脫節,這種僵化的運作模式與現代金融業的發展、與國際金融業的慣例相去甚遠,無法應對日益激烈的國際人才競爭。
(二)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
外資銀行一般將個人發展前景作為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相比而言,中資銀行缺乏員工的個人發展規劃,仍把職務升遷作為個人發展的唯一途徑。沒有建立直接與收益掛鉤、針對專業技術人員的等級評定、升遷標准,職責不清晰,獎罰不分明。現有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一方面,職工總量過多,人員素質低,學非所用、用非所學現象存在。另一方面出現管理、專業技術等高素質人才的缺乏。人力資源結構性矛盾突出。急需的人才進不來,過多的冗員又分流不出去,人才培養、選拔、使用中的論資排輩、人情關系等問題嚴重,束縛了人才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
(三)員工教育培訓滯後
目前我國金融從業人員素質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文化素質參差不齊,知識結構不合理。許多從業人員對於現代金融概念和操作方法還不熟悉,缺乏必備的新知識和新技能。二是高素質人才嚴重短缺。我國商業銀行在外語、計算機、國際金融和法律方面人才相當缺乏,尤其是經濟和金融、會計和電腦、審計和法律於一體的復合型人才更是短缺。造成以上問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員工教育培訓工作滯後。多數商業銀行缺乏完整的培訓體系,長期以來對人才重使用、輕培養,人力資源智力投資嚴重不足,難以適應全球化金融市場競爭和發展的需要。現代人力資源理論和實踐證明:員工素質和技能的提高是邊際生產力增長的支撐點,這就對金融業人力資源的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金融業人力資本投資渠道單一,人力資源開發主要依賴於崗位培訓和晉升職務等傳統手段,降低了人力資本的邊際效率和經營效益,難以適應金融業的可持續發展。總之,我國金融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不容樂觀。

三、我國金融業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對策

銀行的生存與發展受眾多因素影響和制約。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勞動者——人力資源,他們是銀行所有資源中最寶貴的,因而必須對其進行有效開發與管理。
(一)樹立符合時代要求的新觀念
拋棄傳統的僵化的人事管理觀念,盡快樹立與當今時代相適應的人力資源新觀念,包括人是資源的觀念、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人力資本投入優先觀念、員工與企業同步成長的觀念、引才借智的觀念、市場配置的觀念、社會評價的觀念、法治管理的觀念等。把人力資源管理從一般行政管理職能提升為企業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
(二)深化內部改革,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
一個合理的人才薪酬制度和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價格,是現代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勝的重要砝碼。因此,我國金融業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薪酬制度的改革勢在必行,必須摒棄「官本位「的激勵觀念,採取全面的薪酬體系,它包括外在激勵和內在激勵、長期激勵和短期激勵等諸多方面。外在激勵主要指貨幣化、物質化的手段;內在激勵主要包括帶薪假期、名譽獎勵等精神手段;短期激勵主要包括工資,獎金和津貼等;長期激勵主要包括股票、期權和保險等。近幾年國內一些股份制商業銀行推出的高薪重獎政策是歷史的進步,但仍未涉及到產權。讓人才持股,實行期權制在國外企業已經十分普遍。我國金融業應盡快推出「知識-資本-資格「的人才持股戰略,實行人才股票期權獎勵制度,對重大項目開發者和經營業績優秀者實行「原始股份制」,並使其終身受益。同時改革人事、用工和分配製度,對領導幹部實行職務公開競聘制,競爭上崗,減員增效,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並按照不同崗位類別,建立綜合、科學的考評體系,量化考核,動態評價,實行「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同時建立和完善以行員制和客戶經理制為基礎的績效掛鉤機制,實行多勞多得,拉開收入差距,打破分配上的「大鍋飯」,真正實現「幹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建立科學合理的用人機制,為人才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公平的機會,以有效激發人力資源的潛能,調動員工敬業、創業的積極性。
(三)建立適應市場要求的培訓機制
培訓是人才開發與管理的重要途徑。金融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關鍵在於人才的連續性和一貫性。除了吸引、留住現有人才以外,加強後備人才的培養,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因此,我國金融業要順應國際金融業發展趨勢,制訂具有前瞻性的人才培養規劃,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增加人力資源教育投入。一是遵循人才成長的一般規律,建立分級分類、循序漸進的培訓模式。要根據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專門技能人才這三類人才的不同特點,採取不同內容和方法,開展好差別化、特色化培訓。二是要創新培訓方法,切實提高培訓工作的有效性。在培訓過程中,要堅持「課堂教學與實地考察相結合」、「國內培訓與國外培訓相結合」、「短期培訓與長期培訓相結合」、「統一組織與個人自學相結合」,通過創新培訓方法,不斷提高培訓質量。三是要切實加強培訓工作的制度建設。要通過建立員工崗前培訓制度、員工在崗培訓制度、資質資格培訓制度、員工發展培訓制度等制度建設,努力實現培訓與職業資格認證掛鉤、培訓與員工發展掛鉤,真正把培訓作為員工的一種福利待遇和基本權利,使員工的選拔、使用、激勵和員工的職業發展與培訓有效結合起來,增強員工的職業競爭意識和風險意識,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和居安思危意識。我國金融業發展必然要求實現專家經營、專家管理、專家治行。目前,我國恰恰非常缺乏從事國際金融、中間業務、行業分析和信貸政策研究的「專家型「人才,以及懂經營、善管理的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尤其要注意培養高素質的金融產品研究與開發、衍生金融工具、投資銀行業務及國際業務管理方面的人才。
參考資料:http://lunwen.eliu.info/jr6.htm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