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執法致良知

執法致良知

發布時間: 2020-12-25 16:17:00

1. 王陽明是干什麼的

王守仁(1472-1529),漢族,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廟東廡第58位。
明賞罰
主張明「賞罰」以提高統治效力,行德治禮教以預防「犯罪」他認為:賞罰乃「國之大典」,應當受到充分重視和正確地加以使用。而當時「盜賊」日益增多,是由於「招撫」太濫,「招撫」太濫是由於兵力不足,而兵力不足是由於沒有很好地實行賞罰,以至於「進而效死,無爵賞之勸;退而奔逃,無誅戮之及」。象這樣法令不明,賞罰不信,即使有百萬的兵力,也是沒有用處的。他還主張「賞不逾時,罰不後事」,認為過時的獎賞,等於沒有獎賞,過時的懲罰,等於沒有懲罰,都起不到勸善懲惡的作用。這些主張的目的,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提高統治效率,以「破山中賊」。 他還主張行德治教化以緩和階級矛盾,減少犯上作亂。他說:「民窮必有盜賊」,認為老百姓已經貧困不堪,還要沒有休止地征斂,就等於驅使他們去作盜賊。因而有必要「罷冗員之俸,損不急之賞,止無名之徵,節用省費」,對災民實行「賑濟」、「免租」,使他們「不致轉徙自棄而為盜」。所以,他反對「蔑道德而專法令」,主張在鎮壓人民起義之後,立即「建立學校,以移易風俗」,以求得久安長治。他教導下級官吏說,作縣官的如果能竭盡自己的心力和聰明才智,誠心「愛民」,貫徹「撫緝教養」的方針,即使是蠻夷的人,也是可以被感化的;即使是產生「盜賊強梁」的地方,也是可以變為「禮義冠裳」的所在。他強調這一方面的目的,集中到一點,即在於使用軟的一手,以「破心中賊」。但這軟的一手是有限度的。他強調刑罰是「德治教化」的保障,「果有頑梗強橫,不服政化者」,就一定要「即行擒拿,治以軍法,毋容縱盜,益長刁頑」。
量情法
強調執法要「情法交申」,區別對待他反對「貪功妄殺,玉石不分」。例如處理「宸濠之亂」的反叛人員時,主張只對主犯處以極刑,至於各「從逆」的人犯,則認為「原情亦非得已,宥之則失於輕,處斬似傷於重」,不如「俯順輿情」,判處永遠充軍,使「情法得以兩盡」,「以存罪疑惟輕之仁」。在另外一個「告示」中,他甚至宣布對於脅從「作亂」的人,免於追究,「俱准投首免死,給照復業生理」。這樣作既使得「讒諛知警,國憲可明」,也顯示了朝廷的「仁慈」。這正是他的「綏柔流賊」策略在法律上的具體運用。此外,他還主張適用法律要結合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特別是在「地里遙遠,政教不及」的邊遠地區和「小民罔知法度」的情況下,一切「詞訟差徭錢糧學校」等事務,都可以從當時當地的實際出發,作權宜的處置:「應申請者申請,應興革者興革,務在畜眾安民,不必牽制文法」。在「行法以振威」的原則下,他已注意到運用法律的靈活性問題。
重綱紀
求重視「綱紀」,整肅執法之吏,杜絕「法外之誅」他認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對那些寅緣竊踞官職的豪門勢家子弟的不法行為,如居心刻薄,「騷擾道路,仗勢而奪功,無勞而冒賞,懈戰士之心,興邊戍之怨」的情況,要大力加以整肅,特別是對「戾於法」的執法之吏,應當嚴格要求。但是他指出,在司法審判中,「刑曹典司獄訟」,事情「繁劇難為」。他們往往受到權貴的拂抑和牽制,以至使得依法斷獄之詞,「未出於口,而辱已加於身;事未解於倒懸,而機已發於陷阱」。在這種情況下,要使他們「不撓於理法,不罹於禍敗」是很難的。這就尤其要從整肅吏治、嚴明賞罰入手,消除執行法律的阻礙。他還力主加強監獄管理,杜絕「法外之誅」,指出京師的「提牢廳」,是「天下之獄皆在焉」的重地,負責提牢的官吏,不能不慎重對待,特別對於「桎梏之緩急,扃鑰之啟閉,寒暑早夜之異防,飢渴疾病之殊養」,甚至於微賤到「箕帚刀錐」、「滌垢除下」的事,無不應當認真注意,以「身親之」。這樣才能既防止「變故不測之虞」,又可免使囚者被「輕棄之於死地」。他還強調,獄中囚犯的再行「犯罪」,並非全是「禁防之不密」,還有促使他們再犯的監管不當的原因。所以只有監獄里做到「令不苛而密」,使囚犯免受「法外之誅」,才能避免「弊興害作」。思想成就
王守仁是我國宋明時期心學集大成者。他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說,用以對抗程朱學派。他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並以此作 王守仁立像
[1]為講學的宗旨。他斷言:「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天理即是人慾」;否認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認為為學「惟學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學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刪鋤之者也,無非有事於根焉而已。」要求用這種反求內心的修養方法,以達到所謂「萬物一體」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並進」說,旨在反對宋儒如程頤等「知先後行」以及各種割裂知行關系的說法。他論兒童教育,反對「鞭撻繩縛,若待拘囚」,主張「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以達到「自然日長日化」。他的學說以「反傳統」的姿態出現,在明代中期以後,形成了陽明學派,影響很大。他廣收門徒,遍及各地。死後,「王學」雖分成幾個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見其長。他的哲學思想,遠播海外,特別對日本學術界以很大的影響。日本大將東鄉平八郎就有一塊「一生伏首拜陽明」的腰牌。他的弟子與心學影響了很多人:徐階,張居正,海瑞,陶行知等,名揚海外! 王守仁不只是哲學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他非常熱愛故鄉的山山水水,回故鄉時,常游覽名勝古跡,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如他寫的《憶龍泉山》: 我愛龍泉山,山僧頗疏野。 盡日坐井欄,有時卧松下。 一夕別雲山,三年走車馬。 愧殺岩下泉,朝夕自清瀉。 王守仁的游足還到奉化雪竇山,他寫的《雪竇山》詩明麗、秀拔。數百年來被人們傳誦不息。 窮山路斷獨來難,過盡千溪見石壇。 高閣鳴鍾僧睡起,深林無暑葛衣寒。 壑雷隱隱連岩瀑,山雨森森映竹竿。 莫訝諸峰俱眼熟,當年曾向畫圖看。 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豐。他死後,由門人輯成《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學上最重要的是《傳習錄》和《大學問》。 他將心學凝成四句話,即心學四訣: 王守仁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餘姚「四碑亭」,留有紀念他的碑亭。碑文是:明先賢王陽明故里。楹聯:曾將大學垂名教,尚有高樓揭瑞雲。橫額:真三不朽。
思想主張
心外無理: 王守仁秉承陸九淵的學說,使陸的思想得以發揚光大,因此他們被稱為「陸王學派」。陸九淵從「心即理」說出發,認為格物的下手處,就是體認本心。王守仁並不滿意陸九淵的解釋,他說:陸象山之學,「其學問思辨,致知格物之語,雖亦未免沿襲之累」。 王守仁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認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陸九淵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則明「天理」。故王守仁強調:「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義,獨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與行的關繫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認為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稱為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比如,當知道孝順這個道理的時候,就已經對父母非常的孝順和關心;知道仁愛的時候,就已經採用仁愛的方式對待周圍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於確實的按照所知在行動,知和行是同時發生的。他的目的在於「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 對於朱熹的「先知後行」等分裂知與行的理論,王守仁在他學生編著的《傳習錄》中是這樣理解的,古代的聖賢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認為這樣下去會造成浮誇的風氣,於是開始強調要知,更要行,而後世的人就理解為要先知而後行,這就錯誤的理解了聖賢的意思。北京交通大學、東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把它作為校訓的一部分。 致良知: 王守仁經歷過百死千難的人生體驗,在五十歲時提出猶如畫龍點睛般的學說宗旨「致良知」:「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唯求其是: 王陽明倡「君子之學,唯求其是」的「求是」學風,並多有闡發。時至今日,「求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浙江大學把它作為校訓的一部分。 士農工商: 顧炎武《日知錄》卷七中提出,「士農工商謂之四民,其說始於管子(管仲)。」王陽明認為士、農、工、商「其歸要在於有益於生人之道,則一而已」,且進一步說明「古者四民異業而同道,其盡心焉一也」的觀點,他把傳統觀念中一直被視作「賤業」的工商擺到與士同等的水平。(《節庵公墓表》)王陽明《傳習錄拾遺》說:「雖經日作買賣,不害其為聖為賢」。此說被稱為「新四民論」。 四句教: 「四句教」是王陽明晚年對自己哲學思想的全面概括,即「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 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時候人的判斷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麼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此時的心已經被私心和物慾遮蔽了,不是天理,這時就要反諸求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 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什麼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慾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無論有多少方和圓,無論這些方和圓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規律,不然這些規律就是不正確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這是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即是「怡神養性以游於造物」,「閑觀物態皆生意,靜悟天機入穴冥。道在險夷隨地樂,心意魚鳥自流形」的「真樂」或「真吾」狀態。這種境界是超凡脫俗,擺脫個人名利毀譽貧富窮達束縛的自由狀態。在這種「至樂」境界之中,人與「大化」流行,「逍遙」於「人生山水」之間,實現了社會與自然、理性與感性、美與善相統一,達到了一種活潑潑的怡悅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 他的良知體驗美學值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咂摸體驗。在忙忙碌碌前行的道路上,偶一回頭,發現先人衣決飄飄,面對蠅營狗苟生活著的人們,早已微笑的將我們宿命的留在艱苦跋涉的道路上,而兀自去追求那種自在清明的聖人生活去了。也只有在這假日,我才能去觸摸內心本有的「良知「,王氏的「格物致知」顯然對我而言,比朱熹的要親和受用的多了。 王門四句教闡述了心體、性體和良知在其心學體系中所具有的多重意蘊,指出心、性、理三者的內涵並不如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是完全等同的,並通過心性「無善無不善」的分析,指出王陽明所說的「至善」是超越道德善惡的不可執之善。最後,通過對本體與工夫之間關系的分析,揭示了四句教所內含的潛在矛盾,指出此矛盾是心學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思想演變
十七歲時,他到南昌與諸養和之女諸氏成婚,可在結婚的當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來這天他閑逛中進了道教的鐵柱宮,遇見一道士在那裡打坐,他就向道士請教,道士給他講了一通養生術,他便與道士相對靜坐忘歸,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此後他常常在各地和道士討論養生的問題。 二十二歲時考進士不中,當時相當於宰相的內閣首輔李東陽笑著說:「你這次不中,來科必中狀元,試作來科狀元賦。」王陽明懸筆立就,朝中諸老驚為天才。 王守仁
嫉妒者議論說,這個年輕人若中了上第,必然目中無人。二十五歲再考時被忌者所壓,又未考中。 二十八歲禮部會試時,他考試出色,名列前茅,中了進士,授兵部主事。王陽明早期尊崇程朱理學,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從此,王陽明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驛丞。他來到中國西南山區,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使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為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產物。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他在這段時期寫了「訓龍場諸生」。其眾多弟子對於他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他請教說:南山裡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系?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教育思想
《傳習錄》分上、中、下三卷,載於《王文成公全書》,為一至三卷,亦有單行本。卷上是王守仁講學的語錄,內容包括他早期講學時主要討論的「格物論」、「心即理」,以及有關經學本質與心性問題;卷中主要是王守仁寫給時人及門生的七封信,實際上是七封論學書,此外還有《社會教條》等。 王守仁題跋像
[2]在卷中最有影響的是《答顧東橋書》(又名《答人論學書》)和《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著重闡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理論;卷下一部分是講學語錄,另一部分是《朱子晚年定論》。《朱子晚年定論》包括王守仁寫的序和由他輯錄的朱熹遺文中三十四條「大悟舊說之非」的自責文字,旨在讓朱熹作自我批評與自我否定,證明朱熹晚年確有「返本求真」的「心學」傾向。卷下收錄的王守仁講學語錄主要是討論「良知」與「致良知」的。《傳習錄》是由王門弟子徐愛和錢德洪等編輯的,它包括了王守仁學說的主要觀點,歷來被視作陽明學派的「教典」,是研究王守仁教育思想的重要資料。其中的語錄是王門弟子分別記錄的,編輯者只作了匯編工作,註明哪些條是由誰記錄的,未作進一步地整理,因此各條之間沒有內在的邏輯聯系。7封書信出自王守仁的手筆,是王守仁論學書的代表作,但閱讀這些書信時,如果與其他有關論學書信聯系起來看,它們更多的反映了王守仁晚年比較成熟的教育思想,但由於編者的取捨,如《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大學問》等重要著作未予收錄其中,它對於了解和研究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明顯有不足之感。所以在評介《傳習錄》一書時,有必要聯系《全書》中的其他篇章。
至理名言
1.「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2.「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 3.「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5.「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教) 6.「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有志於聖人之學者,外孔、孟之訓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螢爝之微也,不亦謬乎?」 8.「聖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9.「殃莫大於叨天之功,罪莫大於掩人之善,惡莫深於襲下之能,辱莫重於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 10.「夫學貴得之於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者乎?」 11.「所以為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 12.「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2. 王陽明給他妻弟說了啥

王守仁(1472-1529),漢族,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廟東廡第58位。
明賞罰
主張明「賞罰」以提高統治效力,行德治禮教以預防「犯罪」他認為:賞罰乃「國之大典」,應當受到充分重視和正確地加以使用。而當時「盜賊」日益增多,是由於「招撫」太濫,「招撫」太濫是由於兵力不足,而兵力不足是由於沒有很好地實行賞罰,以至於「進而效死,無爵賞之勸;退而奔逃,無誅戮之及」。象這樣法令不明,賞罰不信,即使有百萬的兵力,也是沒有用處的。他還主張「賞不逾時,罰不後事」,認為過時的獎賞,等於沒有獎賞,過時的懲罰,等於沒有懲罰,都起不到勸善懲惡的作用。這些主張的目的,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提高統治效率,以「破山中賊」。 他還主張行德治教化以緩和階級矛盾,減少犯上作亂。他說:「民窮必有盜賊」,認為老百姓已經貧困不堪,還要沒有休止地征斂,就等於驅使他們去作盜賊。因而有必要「罷冗員之俸,損不急之賞,止無名之徵,節用省費」,對災民實行「賑濟」、「免租」,使他們「不致轉徙自棄而為盜」。所以,他反對「蔑道德而專法令」,主張在鎮壓人民起義之後,立即「建立學校,以移易風俗」,以求得久安長治。他教導下級官吏說,作縣官的如果能竭盡自己的心力和聰明才智,誠心「愛民」,貫徹「撫緝教養」的方針,即使是蠻夷的人,也是可以被感化的;即使是產生「盜賊強梁」的地方,也是可以變為「禮義冠裳」的所在。他強調這一方面的目的,集中到一點,即在於使用軟的一手,以「破心中賊」。但這軟的一手是有限度的。他強調刑罰是「德治教化」的保障,「果有頑梗強橫,不服政化者」,就一定要「即行擒拿,治以軍法,毋容縱盜,益長刁頑」。
量情法
強調執法要「情法交申」,區別對待他反對「貪功妄殺,玉石不分」。例如處理「宸濠之亂」的反叛人員時,主張只對主犯處以極刑,至於各「從逆」的人犯,則認為「原情亦非得已,宥之則失於輕,處斬似傷於重」,不如「俯順輿情」,判處永遠充軍,使「情法得以兩盡」,「以存罪疑惟輕之仁」。在另外一個「告示」中,他甚至宣布對於脅從「作亂」的人,免於追究,「俱准投首免死,給照復業生理」。這樣作既使得「讒諛知警,國憲可明」,也顯示了朝廷的「仁慈」。這正是他的「綏柔流賊」策略在法律上的具體運用。此外,他還主張適用法律要結合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特別是在「地里遙遠,政教不及」的邊遠地區和「小民罔知法度」的情況下,一切「詞訟差徭錢糧學校」等事務,都可以從當時當地的實際出發,作權宜的處置:「應申請者申請,應興革者興革,務在畜眾安民,不必牽制文法」。在「行法以振威」的原則下,他已注意到運用法律的靈活性問題。
重綱紀
求重視「綱紀」,整肅執法之吏,杜絕「法外之誅」他認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對那些寅緣竊踞官職的豪門勢家子弟的不法行為,如居心刻薄,「騷擾道路,仗勢而奪功,無勞而冒賞,懈戰士之心,興邊戍之怨」的情況,要大力加以整肅,特別是對「戾於法」的執法之吏,應當嚴格要求。但是他指出,在審判中,「刑曹典司獄訟」,事情「繁劇難為」。他們往往受到權貴的拂抑和牽制,以至使得依法斷獄之詞,「未出於口,而辱已加於身;事未解於倒懸,而機已發於陷阱」。在這種情況下,要使他們「不撓於理法,不罹於禍敗」是很難的。這就尤其要從整肅吏治、嚴明賞罰入手,消除執行法律的阻礙。他還力主加強監獄管理,杜絕「法外之誅」,指出京師的「提牢廳」,是「天下之獄皆在焉」的重地,負責提牢的官吏,不能不慎重對待,特別對於「桎梏之緩急,扃鑰之啟閉,寒暑早夜之異防,飢渴疾病之殊養」,甚至於微賤到「箕帚刀錐」、「滌垢除下」的事,無不應當認真注意,以「身親之」。這樣才能既防止「變故不測之虞」,又可免使囚者被「輕棄之於死地」。他還強調,獄中囚犯的再行「犯罪」,並非全是「禁防之不密」,還有促使他們再犯的監管不當的原因。所以只有監獄里做到「令不苛而密」,使囚犯免受「法外之誅」,才能避免「弊興害作」。思想成就
王守仁是我國宋明時期心學集大成者。他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說,用以對抗程朱學派。他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並以此作 王守仁立像
[1]為講學的宗旨。他斷言:「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天理即是人慾」;否認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認為為學「惟學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學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刪鋤之者也,無非有事於根焉而已。」要求用這種反求內心的修養方法,以達到所謂「萬物一體」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並進」說,旨在反對宋儒如程頤等「知先後行」以及各種割裂知行關系的說法。他論兒童教育,反對「鞭撻繩縛,若待拘囚」,主張「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以達到「自然日長日化」。他的學說以「反傳統」的姿態出現,在明代中期以後,形成了陽明學派,影響很大。他廣收門徒,遍及各地。死後,「王學」雖分成幾個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見其長。他的哲學思想,遠播海外,特別對日本學術界以很大的影響。日本大將東鄉平八郎就有一塊「一生伏首拜陽明」的腰牌。他的弟子與心學影響了很多人:徐階,張居正,海瑞,陶行知等,名揚海外! 王守仁不只是哲學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他非常熱愛故鄉的山山水水,回故鄉時,常游覽名勝古跡,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如他寫的《憶龍泉山》: 我愛龍泉山,山僧頗疏野。 盡日坐井欄,有時卧松下。 一夕別雲山,三年走車馬。 愧殺岩下泉,朝夕自清瀉。 王守仁的游足還到奉化雪竇山,他寫的《雪竇山》詩明麗、秀拔。數百年來被人們傳誦不息。 窮山路斷獨來難,過盡千溪見石壇。 高閣鳴鍾僧睡起,深林無暑葛衣寒。 壑雷隱隱連岩瀑,山雨森森映竹竿。 莫訝諸峰俱眼熟,當年曾向畫圖看。 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豐。他死後,由門人輯成《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學上最重要的是《傳習錄》和《大學問》。 他將心學凝成四句話,即心學四訣: 王守仁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餘姚「四碑亭」,留有紀念他的碑亭。碑文是:明先賢王陽明故里。楹聯:曾將大學垂名教,尚有高樓揭瑞雲。橫額:真三不朽。
思想主張
心外無理: 王守仁秉承陸九淵的學說,使陸的思想得以發揚光大,因此他們被稱為「陸王學派」。陸九淵從「心即理」說出發,認為格物的下手處,就是體認本心。王守仁並不滿意陸九淵的解釋,他說:陸象山之學,「其學問思辨,致知格物之語,雖亦未免沿襲之累」。 王守仁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認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陸九淵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則明「天理」。故王守仁強調:「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義,獨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與行的關繫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認為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稱為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比如,當知道孝順這個道理的時候,就已經對父母非常的孝順和關心;知道仁愛的時候,就已經採用仁愛的方式對待周圍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於確實的按照所知在行動,知和行是同時發生的。他的目的在於「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 對於朱熹的「先知後行」等分裂知與行的理論,王守仁在他學生編著的《傳習錄》中是這樣理解的,古代的聖賢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認為這樣下去會造成浮誇的風氣,於是開始強調要知,更要行,而後世的人就理解為要先知而後行,這就錯誤的理解了聖賢的意思。北京交通大學、東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把它作為校訓的一部分。 致良知: 王守仁經歷過百死千難的人生體驗,在五十歲時提出猶如畫龍點睛般的學說宗旨「致良知」:「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唯求其是: 王陽明倡「君子之學,唯求其是」的「求是」學風,並多有闡發。時至今日,「求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浙江大學把它作為校訓的一部分。 士農工商: 顧炎武《日知錄》卷七中提出,「士農工商謂之四民,其說始於管子(管仲)。」王陽明認為士、農、工、商「其歸要在於有益於生人之道,則一而已」,且進一步說明「古者四民異業而同道,其盡心焉一也」的觀點,他把傳統觀念中一直被視作「賤業」的工商擺到與士同等的水平。(《節庵公墓表》)王陽明《傳習錄拾遺》說:「雖經日作買賣,不害其為聖為賢」。此說被稱為「新四民論」。 四句教: 「四句教」是王陽明晚年對自己哲學思想的全面概括,即「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 良知是心之本體,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它是「未發之中」,不可以善惡分,故無善無惡;當人們產生意念活動的時候,把這種意念加在事物上,這種意念就有了好惡,善惡的差別,他可以說是「已發」,事物就有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惡;良知雖然無善無惡,但卻自在地知善知惡,這是知的本體;一切學問,修養歸結到一點,就是要為善去惡,即以良知為標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動。 無善無惡就是沒有私心物慾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發之中,是無善無惡的,也是我們追求的境界。 但是有時候人的判斷會出現錯誤,也就是意之動出現了錯誤,即不能正確地分辨善和惡,把惡當作善,把善當作惡,那麼他的良知也會出現錯誤,從而格物也會誤入歧途,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因為此時的心已經被私心和物慾遮蔽了,不是天理,這時就要反諸求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 回到無善無惡的狀態了,才能有正確的良知,才能正確的格物。 什麼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慾的心,心中的理其實也就是世間萬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談的,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無論有多少方和圓,無論這些方和圓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規律,不然這些規律就是不正確的。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這是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即是「怡神養性以游於造物」,「閑觀物態皆生意,靜悟天機入穴冥。道在險夷隨地樂,心意魚鳥自流形」的「真樂」或「真吾」狀態。這種境界是超凡脫俗,擺脫個人名利毀譽貧富窮達束縛的自由狀態。在這種「至樂」境界之中,人與「大化」流行,「逍遙」於「人生山水」之間,實現了社會與自然、理性與感性、美與善相統一,達到了一種活潑潑的怡悅的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 他的良知體驗美學值得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咂摸體驗。在忙忙碌碌前行的道路上,偶一回頭,發現先人衣決飄飄,面對蠅營狗苟生活著的人們,早已微笑的將我們宿命的留在艱苦跋涉的道路上,而兀自去追求那種自在清明的聖人生活去了。也只有在這假日,我才能去觸摸內心本有的「良知「,王氏的「格物致知」顯然對我而言,比朱熹的要親和受用的多了。 王門四句教闡述了心體、性體和良知在其心學體系中所具有的多重意蘊,指出心、性、理三者的內涵並不如通常所認為的那樣是完全等同的,並通過心性「無善無不善」的分析,指出王陽明所說的「至善」是超越道德善惡的不可執之善。最後,通過對本體與工夫之間關系的分析,揭示了四句教所內含的潛在矛盾,指出此矛盾是心學分化的一個重要原因。
思想演變
十七歲時,他到南昌與諸養和之女諸氏成婚,可在結婚的當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來這天他閑逛中進了道教的鐵柱宮,遇見一道士在那裡打坐,他就向道士請教,道士給他講了一通養生術,他便與道士相對靜坐忘歸,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此後他常常在各地和道士討論養生的問題。 二十二歲時考進士不中,當時相當於宰相的內閣首輔李東陽笑著說:「你這次不中,來科必中狀元,試作來科狀元賦。」王陽明懸筆立就,朝中諸老驚為天才。 王守仁
嫉妒者議論說,這個年輕人若中了上第,必然目中無人。二十五歲再考時被忌者所壓,又未考中。 二十八歲禮部會試時,他考試出色,名列前茅,中了進士,授兵部主事。王陽明早期尊崇程朱理學,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從此,王陽明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驛丞。他來到中國西南山區,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使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為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產物。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他在這段時期寫了「訓龍場諸生」。其眾多弟子對於他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他請教說:南山裡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系?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教育思想
《傳習錄》分上、中、下三卷,載於《王文成公全書》,為一至三卷,亦有單行本。卷上是王守仁講學的語錄,內容包括他早期講學時主要討論的「格物論」、「心即理」,以及有關經學本質與心性問題;卷中主要是王守仁寫給時人及門生的七封信,實際上是七封論學書,此外還有《社會教條》等。 王守仁題跋像
[2]在卷中最有影響的是《答顧東橋書》(又名《答人論學書》)和《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著重闡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理論;卷下一部分是講學語錄,另一部分是《朱子晚年定論》。《朱子晚年定論》包括王守仁寫的序和由他輯錄的朱熹遺文中三十四條「大悟舊說之非」的自責文字,旨在讓朱熹作自我批評與自我否定,證明朱熹晚年確有「返本求真」的「心學」傾向。卷下收錄的王守仁講學語錄主要是討論「良知」與「致良知」的。《傳習錄》是由王門弟子徐愛和錢德洪等編輯的,它包括了王守仁學說的主要觀點,歷來被視作陽明學派的「教典」,是研究王守仁教育思想的重要資料。其中的語錄是王門弟子分別記錄的,編輯者只作了匯編工作,註明哪些條是由誰記錄的,未作進一步地整理,因此各條之間沒有內在的邏輯聯系。7封書信出自王守仁的手筆,是王守仁論學書的代表作,但閱讀這些書信時,如果與其他有關論學書信聯系起來看,它們更多的反映了王守仁晚年比較成熟的教育思想,但由於編者的取捨,如《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大學問》等重要著作未予收錄其中,它對於了解和研究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明顯有不足之感。所以在評介《傳習錄》一書時,有必要聯系《全書》中的其他篇章。
至理名言
1.「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2.「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 3.「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4.「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5.「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教) 6.「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7.「有志於聖人之學者,外孔、孟之訓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螢爝之微也,不亦謬乎?」 8.「聖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9.「殃莫大於叨天之功,罪莫大於掩人之善,惡莫深於襲下之能,辱莫重於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 10.「夫學貴得之於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者乎?」 11.「所以為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 12.「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3. 明代的王守仁很牛逼嗎誰給介紹下!

他應該算是明代里綜合能力最高的人了
第二是於謙
下面是網路里對他的介紹
生平事跡
王守仁明憲宗成化年間,生於浙江餘姚。父王華,王華在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中了狀元,王守仁就隨父移居北平(北京)。
《明史》載, 王守仁出生時取名為王雲,但五歲不能說話,告訴他人,改名為王守仁,他才說話。王華對兒子家教極嚴,王守仁少年時學文習武,十分刻苦,但非常喜歡下棋,往往為此耽誤功課。其父雖屢次責備,總不稍改,一氣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心受震動,頓時感悟,當即寫了一首詩寄託自己的志向:
象棋終日樂悠悠,苦被嚴親一旦丟。
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
馬行千里隨波去,象入三川逐浪遊。
炮響一聲天地震,忽然驚起卧龍愁。
他以諸葛亮自喻,決心要作一番事業。此後刻苦學習,學業大進。騎、射、兵法,日趨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取進士,授兵部主事。當時,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學之士,但提督軍務的太監張忠認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視守仁。一次竟強令守仁當眾射箭,想以此出醜。不料守仁提起彎弓,刷刷刷三箭,三發三中,全軍歡呼,令張忠十分尷尬。
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突患肺病,以病告歸,結廬於會稽山龍瑞宮旁之陽明洞。故世稱陽明先生。王守仁病癒復職後,因反對宦官劉瑾,於明正德元年(1506)被廷杖四十,謫貶貴州龍場(修文縣治)驛丞。劉瑾被誅後,任廬陵縣知事,累進南太僕寺少卿。其時,王瓊任兵部尚書,以為守仁有不世之才,薦舉朝廷。正德十一年(1516)擢右僉都御史,繼任南贛巡撫。他上馬治軍,下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謀略於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鎮壓農民起義和平定「宸濠之亂」拜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後因功高遭忌,辭官回鄉講學,在紹興、餘姚一帶創建書院,宣講「王學」。嘉靖六年(1527)復被派總督兩廣軍事,後因肺病加疾,上疏乞歸,病逝於江西南安舟中。謚文成。

童年生活

王陽明於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年)九月三十日亥時出生於一個書香門第、官宦世家,其遠祖為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其父王華,成化十七年(1481年)狀元,後官至南京吏部尚書。據《年譜》記載,他出生前夕祖母夢見有人從雲中送子來,夢醒時王陽明剛好出生,祖父便為他起名叫王雲,鄉中人亦稱其降生處為瑞雲樓。然而,他到了五歲還不會說話,一天一位高僧經過,撫摸他的頭說「好個孩兒,可惜道破」,意指他的名字「雲」道破了他出生的秘密。其祖父恍然醒悟,遂更其名為守仁,此後他便開口說話了。這個故事有點神話色彩,但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他幼年時並未顯示出聰慧和才華。
他十歲時,父親高中狀元,王陽明隨父赴京,路過金山寺時,他父親與朋友聚會,在酒宴上有人提議做詩詠金山寺,大家還在苦思冥想,王陽明已先一步完成:「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蕭吹徹洞龍眠。」四座無不驚嘆,又讓他做一首賦蔽月山房詩,王陽明隨口誦出:「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表現出非凡的想像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素養。
十一、二歲在京師念書時,他問塾師「何謂第一等事?」老師說「只有讀書獲取科舉名第」,他當時說:「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讀書登第,應該是讀書學做聖賢」。盡管如此,他從年少時代起就從不循規蹈矩,所有記載都說他自少「豪邁不羈」。如13歲喪母後,繼母待他不好,他竟買通巫婆捉弄其繼母,使得她從此善待他。他學習並非十分用功,常常率同伴做軍事游戲。年輕時他出遊邊關,練習騎馬射箭,博覽各種兵法秘笈,遇到賓客常用果核擺列陣法作為游戲。

思想演變

十七歲時,他到南昌與諸養和之女諸氏成婚,可在結婚的當天,大家都找不到他。原來這天他閑逛中進了道教的鐵柱宮,遇見一道士在那裡打坐,他就向道士請教,道士給他講了一通養生術,他便與道士相對靜坐忘歸,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此後他常常在各地和道士討論養生的問題。
二十二歲時考進士不中,當時相當於宰相的內閣首輔李東陽笑著說:「你這次不中,來科必中狀元,試作來科狀元賦。」王陽明懸筆立就,朝中諸老驚為天才。
嫉妒者議論說,這個年輕人若中了上第,必然目中無人。二十五歲再考時被忌者所壓,又未考中。
二十八歲禮部會試時,他考試出色,名列前茅,中了進士,授兵部主事。王陽明早期尊崇程朱理學,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子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從此,王陽明對「格物」學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驛丞。他來到中國西南山區,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使他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王守仁認為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產物。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他在這段時期寫了「訓龍場諸生」。其眾多弟子對於他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他請教說:南山裡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系?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編輯本段]軍事功績

平定江西

正德十二年(1517年),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廣東交界的山區爆發民變。山民依靠山地據洞築寨,自建軍隊,方圓近千里。地方官員無可奈何,遂上奏明廷。兵部舉薦時任右僉都御史的王守仁巡撫江西,鎮壓民變。
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平定池仲容(池大鬢)部,奏請設立和平縣,並興修縣學。三月,守仁抵達江西蒞任。他迅速調集三省兵力,鎮壓了信豐等地的起義。七月,王守仁念戰爭破壞巨大,上奏請求朝廷允准招安。明廷遂委以地方軍政大權,准其便宜行事。十月,王守仁率兵攻破實力最強的江西崇義縣左溪藍天鳳、謝志山軍寨,並會師於左溪。王守仁並親自前往勸降。十一月,王守仁遣使招安,並攻破藍天鳳部。

擒獲寧王

王守仁一生最大的軍事功績,是平定南昌的寧王宸濠之亂。王守仁將去福建剿匪時(無大量軍隊),所率部隊行軍剛到豐城,寧王朱宸濠突然舉兵叛亂。因此王守仁積極備戰,調配軍糧,修治器械,然後發出討賊檄文,公布寧王的罪狀,要求各地起兵勤王。
當時,王守仁最為擔心者,就是寧王朱宸濠揮師東下,佔領故都南京。如果南京失守,寧王就有了稱帝的資本,同時也佔了地利,那就不容易消滅了。王守仁虛張聲勢,利用假宣傳假情報,擾亂寧王的視線,逼他做出錯誤的判斷,以為各路大軍已經組成合圍態勢。同時使用反間計,使寧王猜疑自己部下的進攻南京策略。寧王果然上當,有半個月時間猶豫觀望、不知所措,沒敢發兵攻打南京。王守仁利用這一時機,做好了防守南京的准備,使寧王欲攻南京,已無可能。
七月,寧王率六萬人,攻下九江、南康,渡長江攻安慶。王守仁這時已經調集了八萬大軍(主要為各地民兵與農民),對外號稱三十萬。有人指出應該急救安慶,王守仁說:「現在九江、南康已經被敵軍佔領,如果我們越過南昌跨江救援安慶,就會腹背受敵。現在南昌空虛,我軍銳氣正盛,可以一舉攻破。敵軍聽說南昌失守,定會回師來救,這時我們在鄱陽湖迎擊他,肯定能取得勝利。」
南昌很快攻破,停了兩日,王守仁便派諸將分五路迎擊回援南昌的寧王大軍。四路分兵迎進,一路設伏。交戰以後,寧王大軍很快腹背受敵,被分割成幾部分,後又中了埋伏,慘遭大敗,潰逃退守八字腦地區。寧王眼觀局勢不妙,急忙調九江、南康的精銳部隊出擊,王守仁派幾路大軍迎戰並取南康。
這一仗打得相當激烈,是關鍵的一戰。官軍一度退卻,王守仁部將伍文定立即斬殺了後退之人,命令諸軍一決死戰。最後終於打敗了敵人,敵軍退保樵舍地區,將大船結成方陣,寧王拿出金銀珠寶犒賞將士,要求他們死力一搏。
但寧王軍隊的方陣被王守仁看出破綻,他決定仿效赤壁之戰,放火燒船。第二天,寧王群臣聚集在一起,正在船上召開「早朝」會議,王守仁大軍殺到,用小船裝草,迎風縱火,燒毀了寧王的副船,王妃婁氏以下的宮人以及文武官員們紛紛跳水自殺。寧王的大船擱淺,不能行動,倉促間換乘小船逃命,被王陽明的部下王冕部追上擒獲,寧王的其它文武大臣也成了階下囚。不久,南康、九江也被官軍攻陷,寧王之亂全面平息,前後只有三十五天時間。王守仁因此而獲「大明軍神」之稱。
後來,明武宗以「威武大將軍朱壽」之化名出征,宦官有意釋放寧王,讓武宗與寧王打一仗並親自俘獲,藉此討好皇上。王陽明對宦官張永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明這樣做會死更多人。最後協調結果是:讓明武宗到了南京,再放出寧王讓皇帝俘虜,高興一下。
平寧王《記功碑》全文:
正德己卯,六月乙亥,宸濠以南昌叛,稱兵向闕。破南康、九江,攻安慶,遠近震動。
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復南昌,宸濠擒,余黨悉定。當是時,天子聞變赫怒,親統六師臨討,遂俘宸濠以歸。
於赫皇威,神武不殺。如霆之震,靡擊而折。神器有歸,孰敢窺竊。天鑒於宸濠,式昭皇靈,以嘉靖我邦國。
正德庚辰正月晦,都督軍務都御史,王守仁書。從征官屬列於左方。
[編輯本段]教育思想
《傳習錄》分上、中、下三卷,載於《王文成公全書》,為一至三卷,亦有單行本。卷上是王守仁講學的語錄,內容包括他早期講學時主要討論的「格物論」、「心即理」,以及有關經學本質與心性問題;卷中主要是王守仁寫給時人及門生的七封信,實際上是七封論學書,此外還有《社會教條》等。在卷中最有影響的是《答顧東橋書》(又名《答人論學書》)和《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著重闡述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理論;卷下一部分是講學語錄,另一部分是《朱子晚年定論》。《朱子晚年定論》包括王守仁寫的序和由他輯錄的朱熹遺文中三十四條「大悟舊說之非」的自責文字,旨在讓朱熹作自我批評與自我否定,證明朱熹晚年確有「返本求真」的「心學」傾向。卷下收錄的王守仁講學語錄主要是討論「良知」與「致良知」的。《傳習錄》是由王門弟子徐愛和錢德洪等編輯的,它包括了王守仁學說的主要觀點,歷來被視作陽明學派的「教典」,是研究王守仁教育思想的重要資料。其中的語錄是王門弟子分別記錄的,編輯者只作了匯編工作,註明哪些條是由誰記錄的,未作進一步地整理,因此各條之間沒有內在的邏輯聯系。7封書信出自王守仁的手筆,是王守仁論學書的代表作,但閱讀這些書信時,如果與其他有關論學書信聯系起來看,它們更多的反映了王守仁晚年比較成熟的教育思想,但由於編者的取捨,如《稽山書院尊經閣記》、《大學問》等重要著作未予收錄其中,它對於了解和研究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明顯有不足之感。所以在評介《傳習錄》一書時,有必要聯系《全書》中的其他篇章。
[編輯本段]思想成就
王守仁是我國宋明時期主觀唯心主義集大成者。他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說,用以對抗程朱學派。他說:「無善無惡者心之體,有善有惡者心之用,知善知惡者良知,為善去惡者格物。」並以此作為講學的宗旨。他斷言:「夫萬事萬物之理不處於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認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認為為學「惟學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學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刪鋤之者也,無非有事於根焉而已。」要求用這種反求內心的修養方法,以達到所謂「萬物一體"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並進」說,旨在反對宋儒如程頤等「知先後行」以及各種割裂知行關系的說法。他論兒童教育,反對「鞭撻繩縛,若待拘囚」,主張「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以達到「自然日長日化」。他的學說以「反傳統」的姿態出現,在明代中期以後,形成了陽明學派,影響很大。他廣收門徒,遍及各地。死後,「王學」雖分成幾個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見其長。他的哲學思想,遠播海外,特別對日本學術界以很大的影響。日本大將東鄉平八郎就有一塊「一生伏首拜陽明」的腰牌。他的弟子與心學影響了很多人:徐階,張居正,海瑞,陶行知等,名揚海外!
王守仁不只是哲學家、教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他非常熱愛故鄉的山山水水,回故鄉時,常游覽名勝古跡,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如他寫的《憶龍泉山》:
我愛龍泉山,山僧頗疏野。
盡日坐井欄,有時卧松下。
一夕別雲山,三年走車馬。
愧殺岩下泉,朝夕自清瀉。
王守仁的游足還到奉化雪竇山,他寫的《雪竇山》詩明麗、秀拔。數百年來被人們傳誦不息。
窮山路斷獨來難,過盡千溪見石壇。
高閣鳴鍾僧睡起,深林元暑葛衣寒。
壑雷隱隱連岩瀑,山雨森森映竹竿。
莫訝諸峰俱眼熟,當年曾向畫圖看。
王守仁的一生,著作甚豐。他死後,由門人輯成《王文成公全書》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學上最重要的是《傳習錄》和《大學問》。
他將心學凝成四句話: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餘姚「四碑亭」,留有紀念他的碑亭。碑文是:明先賢王陽明故里。楹聯:曾將大學垂名教,尚有高樓揭瑞雲。橫額:真三不朽。
「心外無理」
王守仁秉承陸九淵的學說,使陸的思想得以發揚光大,因此他們被稱為「陸王學派」。陸九淵從「心即理」說出發,認為格物的下手處,就是體認本心。王守仁並不滿意陸九淵的解釋,他說:陸象山之學,「其學問思辨,致知格物之語,雖亦未免沿襲之累」。
王守仁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認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正如陸九淵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故明「本心」則明「天理」。故王守仁強調:「心一而已,以其全體惻怛而言謂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謂之義,以其條理而言謂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義,獨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知行合一」
在知與行的關繫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認為既然知道這個道理,就要去實行這個道理。如果只是自稱為知道,而不去實行,那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是離不開實踐的。比如,當知道孝順這個道理的時候,就已經對父母非常的孝順和關心;知道仁愛的時候,就已經採用仁愛的方式對待周圍的朋友,真正的知行合一在於確實的按照所知在行動,知和行是同時發生的。他的目的在於「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需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
對於朱熹的「先知後行」等分裂知與行的理論,王守仁在他學生編著的《傳習錄》中是這樣理解的,古代的聖賢在看到很多人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費在知上,而忽略了行,認為這樣下去會造成浮誇的風氣,於是開始強調要知,更要行,而後世的人就理解為要先知而後行,這就錯誤的理解了聖賢的意思。北京交通大學、東北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把它作為校訓的一部分。
「致良知」
王守仁經歷過百死千難的人生體驗,在五十歲時提出猶如畫龍點睛般的學說宗旨「致良知」:「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不得已與人一口說盡,只恐學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種光景玩弄,不實落用功,負此知耳!」
「唯求其是」
王陽明倡「君子之學,唯求其是」的「求是」學風,並多有闡發。時至今日,「求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浙江大學把它作為校訓的一部分。
「士農工商」
顧炎武《日知錄》卷七中提出,「士農工商謂之四民,其說始於管子(管仲)。」王陽明認為士、農、工、商「其歸要在於有益於生人之道,則一而已」,且進一步說明「古者四民異業而同道,其盡心焉一也」的觀點,他把傳統觀念中一直被視作「賤業」的工商擺到與士同等的水平。(《節庵公墓表》)王陽明《傳習錄拾遺》說:「雖經日作買賣,不害其為聖為賢」。此說被稱為「新四民論」。
「四句教」
「四句教」是王陽明晚年對自己哲學思想的全面概括,即「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
詳見《明朝那些事兒》
[編輯本段]記功碑
在古代,大的征戰之後,勝利的一方,大都會在戰地附近刻石記功。廬山也有一處這樣的地方。
在秀峰境內的李璟讀書台下,有一塊數丈見方的石壁。石壁上有三處石刻:中間是宋朝大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書的《七佛偈》,右邊是明代徐岱的詩,左邊是王陽明平定朱宸濠叛亂後在此勒石記功寫的碑文,人稱記功碑。碑文共136個字,字體莊重遒勁,入石三分。後人評述此碑刻雲:此山此刻同不朽,風雷呵護森光芒。
王守仁,字伯安,因築室讀書於故鄉陽明洞,世稱陽明先生。王陽明系浙江人,是我國古代有名的哲學家、教育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曾任提督軍務都御史。明正德十四年(1519)6月14日,宗室寧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謀反,叛軍十萬,勢如破竹,陷南康,下九江,順流而下。一路克安慶,逼南京,大有揮戈北上直取京城之勢,明朝廷上下震動,驚慌失措。這時,駐守在豐城的贛南巡撫王陽明迅速趕到吉安,果斷決策,調集軍隊,直搗叛軍老巢南昌。宸濠聞訊,急忙回師救援,王陽明與叛軍大戰鄱陽湖,僅用了35天時間,王陽明就大敗叛軍,在南昌附近的生米街生擒朱宸濠。一場危及江山社稷的大叛亂幾乎是在談笑間平定了。可是,王陽明立了如此大功,不但沒有得到朝廷的獎賞,反而遭到一系列的毀謗與陷害。明武宗甚至覺得王陽明這么快就輕而易舉平定了叛亂丟了自己的面子,認為像這樣的戰斗應由他親自帶兵南徵才能顯示「皇威」。宦官張忠之流又誣陷他與宸濠串通,武宗竟要王陽明放了宸濠讓他率軍與朱宸濠再戰……在這種情況下,王陽明連夜趕到錢塘,將宸濠交給太監,同時遵照武宗的旨意,重新報捷,將平叛的勝利歸功於武宗。這樣顧全了皇帝的面子,才保證了王陽明的身家性命。
第二年正月三十日,王陽明到開先寺(即今秀峰寺),刻石記功。記功碑上稱頌皇帝的「皇威神武」「親統六師臨討,遂俘宸濠以歸。」在短短的碑文中,王陽明也隱隱表達了自己難言的復雜心情。
大概這次刻石記功時,開先寺一帶的景色給王陽明很深的印象,他十分喜愛這個地方。這年三月,他又一次來到開先寺。徜徉林中,沉吟水畔,這清幽山水,這林濤泉石和眾多的人文勝跡,使他聯想到自己的宦海浮沉、坎坷人生。感慨之餘,他寫下了好幾首詩,來抒發自己內心的煩憂。
其《又重遊開先寺題壁》雲:
中丞不解了公事,到處看山復尋寺。
尚為妻孥守俸錢,到今未得休官去。
三月開先兩度來,寺僧倦客門未開。
山靈似嫌俗士駕,溪風攔路吹人回。
君不見富貴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醒須五斗。
未妨適意山水間,浮名於我跡何有!
還有一首《龍潭夜坐》雲:
何處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聲。
幽人月出每孤往,棲鳥山空時一鳴。
草露不辭芒履濕,松風偏與葛衣輕;
臨流欲寫猗蘭意,江北江南無限情。
詩中表達了作者多麼孤獨、郁愁、沉重的心情。李璟讀書台下的記功碑數百年後依然清晰、醒目,讀罷這篇百餘字的碑文,再讀讀上面提到的兩首詩,面對石壁,就像是面對一頁深沉的歷史,透過歌頌天子皇威的碑文,我們可以看到被掩蓋的歷史的真實面目。
附:《記功碑》全文:
正德,己卯六月乙亥,宸濠以南昌叛,稱兵向闕。破南康、九江,攻安慶,遠近震動。
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復南昌,宸濠擒,余黨悉定。當是時,天子聞變赫怒,親統六師臨討,遂俘宸濠以歸。
於赫皇威,神武不殺。如霆之震,靡擊而折。神器有歸,孰敢窺竊。天鑒於宸濠,式昭皇靈,以嘉靖我邦國。
正德庚辰正月晦,都督軍務都御史王守仁書。從征官屬列於左方
[編輯本段]政治主張
主張明「賞罰」以提高統治效力,行德治禮教以預防「犯罪」他認為:賞罰乃「國之大典」,應當受到充分重視和正確地加以使用。而當時「盜賊」日益增多,是由於「招撫」太濫,「招撫」太濫是由於兵力不足,而兵力不足是由於沒有很好地實行賞罰,以至於「進而效死,無爵賞之勸;退而奔逃,無誅戮之及」。象這樣法令不明,賞罰不信,即使有百萬的兵力,也是沒有用處的。他還主張「賞不逾時,罰不後事」,認為過時的獎賞,等於沒有獎賞,過時的懲罰,等於沒有懲罰,都起不到勸善懲惡的作用。這些主張的目的,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提高統治效率,以「破山中賊」。他還主張行德治教化以緩和階級矛盾,減少犯上作亂。他說:「民窮必有盜賊」,認為老百姓已經貧困不堪,還要沒有休止地征斂,就等於驅使他們去作盜賊。因而有必要「罷冗員之俸,損不急之賞,止無名之徵,節用省費」,對災民實行「賑濟」、「免租」,使他們「不致轉徙自棄而為盜」。所以,他反對「蔑道德而專法令」,主張在鎮壓人民起義之後,立即「建立學校,以移易風俗」,以求得久安長治。他教導下級官吏說,作縣官的如果能竭盡自己的心力和聰明才智,誠心「愛民」,貫徹「撫緝教養」的方針,即使是蠻夷的人,也是可以被感化的;即使是產生「盜賊強梁」的地方,也是可以變為「禮義冠裳」的所在。他強調這一方面的目的,集中到一點,即在於使用軟的一手,以「破心中賊」。但這軟的一手是有限度的。他強調刑罰是「德治教化」的保障,「果有頑梗強橫,不服政化者」,就一定要「即行擒拿,治以軍法,毋容縱盜,益長刁頑」。
強調執法要「情法交申」,區別對待他反對「貪功妄殺,玉石不分」。例如處理「宸濠之亂」的反叛人員時,主張只對主犯處以極刑,至於各「從逆」的人犯,則認為「原情亦非得已,宥之則失於輕,處斬似傷於重」,不如「俯順輿情」,判處永遠充軍,使「情法得以兩盡」,「以存罪疑惟輕之仁」。在另外一個「告示」中,他甚至宣布對於脅從「作亂」的人,免於追究,「俱准投首免死,給照復業生理」。這樣作既使得「□諛知警,國憲可明」,也顯示了朝廷的「仁慈」。這正是他的「綏柔流賊」策略在法律上的具體運用。此外,他還主張適用法律要結合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特別是在「地里遙遠,政教不及」的邊遠地區和「小民罔知法度」的情況下,一切「詞訟差徭錢糧學校」等事務,都可以從當時當地的實際出發,作權宜的處置:「應申請者申請,應興革者興革,務在畜眾安民,不必牽制文法」。在「行法以振威」的原則下,他已注意到運用法律的靈活性問題。
求重視「綱紀」,整肅執法之吏,杜絕「法外之誅」他認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對那些寅緣竊踞官職的豪門勢家子弟的不法行為,如居心刻薄,「騷擾道路,仗勢而奪功,無勞而冒賞,懈戰士之心,興邊戍之怨」的情況,要大力加以整肅,特別是對「戾於法」的執法之吏,應當嚴格要求。但是他指出,在司法審判中,「刑曹典司獄訟」,事情「繁劇難為」。他們往往受到權貴的拂抑和牽制,以至使得依法斷獄之詞,「未出於口,而辱已加於身;事未解於倒懸,而機已發於陷阱」。在這種情況下,要使他們「不撓於理法,不罹於禍敗」是很難的。這就尤其要從整肅吏治、嚴明賞罰入手,消除執行法律的阻礙。他還力主加強監獄管理,杜絕「法外之誅」,指出京師的「提牢廳」,是「天下之獄皆在焉」的重地,負責提牢的官吏,不能不慎重對待,特別對於「桎梏之緩急,扃鑰之啟閉,寒暑早夜之異防,飢渴疾病之殊養」,甚至於微賤到「箕帚刀錐」、「滌垢除下」的事,無不應當認真注意,以「身親之」。這樣才能既防止「變故不測之虞」,又可免使囚者被「輕棄之於死地」。他還強調,獄中囚犯的再行「犯罪」,並非全是「禁防之不密」,還有促使他們再犯的監管不當的原因。所以只有監獄里做到「令不苛而密」,使囚犯免受「法外之誅」,才能避免「弊興害作」。

4. 明朝 王守仁 的 心學 知行合一 時怎麼回事 誰給系統的 說說

其實就是陽明心學 有點提倡限制君權的意思,不過他的限制君權只是體現在「文死諫」上內 還是書生氣容十足的理論 但在當時那個程朱理學盛行的時候 他的理論那絕對比「汶川大地震」來的還猛 對當時的政壇影響很大(具體達到什麼程度,這個誰也數不清楚)不過現在有好多人認為如果 「陽明心學」能夠盛行起來打倒「程朱理學」大明王朝就有肯能先於英格蘭整出「君主立憲制」的

5. 明朝王守仁的偉大之處

王守仁(1472-1529),漢族,浙江餘姚人。字伯安,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故又稱王陽明。中國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廟東廡第58位。
王守仁故居(20張)他以諸葛亮自喻,決心要作一番事業。此後刻苦學習,學業大進。騎、射、兵法,日趨精通。
正德十二年(1517年),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廣東交界的山區爆發民變。山民自建軍隊,方圓近千里。地方官員無可奈何,遂上奏明廷。兵部舉薦時任右僉都御史的王守仁巡撫江西,鎮壓民變。
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平定池仲容(池大鬢)部,奏請設立和平縣,並興修縣學。三月,守仁抵達江西蒞任。他迅速調集三省兵力,鎮壓了信豐等地的起義。七月,王守仁念戰爭破壞巨大,上奏請求朝廷允准招安。明廷遂委以地方軍政大權,准其便宜行事。十月,王守仁率兵攻破實力最強的江西崇義縣左溪藍天鳳、謝志山軍寨,並會師於左溪。王守仁並親自前往勸降。十一月,王守仁遣使招安,並攻破藍天鳳部。就是在這烽火連天的兩年裡,他掌握了一樣神秘的工具——知行合一。

王守仁一生最大的軍事功績,是平定南昌的寧王朱宸濠之亂。

政治主張:
1.明賞罰:主張明「賞罰」以提高統治效力,行德治禮教以預防「犯罪」。
2.量情法:強調執法要「情法交申」,區別對待他反對「貪功妄殺,玉石不分」。
3.重綱紀:求重視「綱紀」,整肅執法之吏,杜絕「法外之誅」他認為「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思想成就:
王守仁是我國宋明時期主觀唯心主義集大成者。

廣泛影響
參見陽明學
日本近代的著名軍事家東鄉平八郎,曾為王陽明學說所折服,特意佩一方印章,上面篆刻「一生俯首拜陽明」。
由於明末的朱舜水遠渡日本,把陽明學傳到了日本,現在日本的水戶市,還存有朱舜水的雕像。
陽明學在日本,直接成為了日本在明治維新中,傳統思想抵制全盤西化的基礎,所以現在的日本,傳統保留得比中國好很多。
蔣介石在日本期間,看到電車上很多日本人都在看王陽明的《傳習錄》,看一會,閉目沉思一會。他大為震驚,於是開始閱讀《傳習錄》,並崇拜王陽明。

6. 形容執法的詞語

執法如山 [zhí fǎ rú shān]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執行法律象山一樣不可動搖。
褒義
出 處
清·李綠園《歧路燈》:「本道言出如箭;執法如山;三尺法不能為不肖者宥也。」

優質解答
人民衛士,一心為民
破案神速,為民除害
立警為公,執法為民
為民排憂,心繫百姓
英勇無畏,奮勇緝私
忠於職守,為民服務
敬業正直,為民解憂
正義衛士,社會良知
雷霆出擊,破案神速
神警雄風,罪犯剋星
魚水相依,為民救急
神勇機智,盡顯警威
為民除災,愛的奉獻
熱情服務,廉明高效
剛正不阿,執法如山

7. 如何做個合格的法官 中國法院網

西方法理學巨擘德沃金說過:法院是法律帝國的首都,法官是帝國的王侯。由此可見法院在權力分支體系的重要性及法官在法治國家建設中的重要角色。法官是如此之重要,那麼法官如何才能擔當法治的擔任,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法官?

從立法視野審視,根據現行《法官法》第九條的規定,擔任法官必須滿足以下條件:具備中國國籍、年滿23周歲、擁護中國憲法、具有良好的政治、業務素質、良好品行,身體健康和具備法律知識並具有法律實務工作經驗。國籍、年齡、擁護憲法因一般正常法律人均可達到的准入門檻,因而,這只是一個前提性條件,而非嚴格意義上的合格標尺。從現行法律的規定來看,一名合格的法官應當滿足以下要素:具備法律知識和法律實務操作經驗、良好的政治素質、優秀的道德品行。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看法是「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國王,除了法律,法官沒有別的上司。也即法律是法官唯一的上司。

結合現行法律的基準及筆者認知理解,一名合格法官應當滿足以下條件:具備兩種意識,三種能力,四種知識。從意識方面考察,首先是政治意識,其次是法律意識。政治意識上,法律與司法從來無法獨善其身而脫離政治孤芳自賞,而是與政治存在密切勾連,因此法官必須具備較強的政治意識和政治敏感性,在當前時代的中國語境下,具體而言就是法官必須服從黨的領導,擁護憲法和社會主義道路,這也是法官法規定法官必須擁護憲法的緣由。從法律意識上看,法官必須精通法律,遵守法律。法官以法為業,熟悉現行法律,模範遵守法律,在法律適用上只認可法律,即如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看法:法官除了法律沒有別的上司,法律是其唯一的上司和指引。

從能力上判定,基於司法過程使然,法官實現定紛止爭,主要是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由此,法官必須具備三種能力以准確抽取案件事實,恰當匹配相應法律:首先是法官應當具有嫻熟的庭審駕馭能力,不僅將司法全過程完美地向公眾展示,寓意著司法公開的使命,而且庭審是查清案件事實的關鍵程序。其次是確立法律終局性結論的能力——包括裁判文書製作能力和調解運用能力。法官的司法過程是一個找法、擇法、適法的一個法律選擇、匹配程序,而裁判文書製作是一個法律適用的程序,是對案件事實進行法理性的結論終結,是一個說理的過程。法官如若無法製作一份邏輯嚴謹、說理透徹的裁判文書,司法的過程就無法完美終結。因而法官具備文書製作能力是合格法官的題中之義。再次,是調解能力。調解與裁判均是實現定紛止爭的一種方式和手段,而非法官的終極目的地。調解與裁判並無優劣高下之分,只是根據不同的司法語境和特定的案件事實情況,扮演者不同的手段品種,在各自不同的作用域演繹著自己獨特的價值和使命。在通過裁判無法充分實現定紛止爭或效果不佳時,調解的價值便得到凸顯,調解有其特殊的價值張力,能使部分案件的辦結效果更佳。

從知識譜繫上檢讀,法官需要具備以下四種知識,以追求真善美為己任,引導公眾確立法律帝國的邊界和柵欄,指引公眾有序參與社會,牽引公眾求真向善唯美。一是學習邏輯。二是洞悉人性。三是體驗社會。四是堅守良知。

學習邏輯。邏輯是法律和司法的生命力所系。「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而非邏輯是著名法學家、美國大法官霍姆斯的著名論斷。但要正確認識和理解霍姆斯的這一著名論斷必須回歸當時的背景與還歷史的本原。在當時美國的學術界比較傾向於重視邏輯而反經驗。「法律發展的唯一動力在於邏輯」一時間喧囂塵上,在這個大背景下霍姆斯勇敢地站出來批判法律的過度邏輯化、形式化而重視司法的經驗是面對法律應有的科學態度。「法律不是邏輯就是經驗」的判斷是對法律的簡單對立與機械分割。法律首先是邏輯的,才是經驗的。邏輯是對司法經驗的一種整合、抽象、萃取與提煉,經驗是對司法邏輯的一種發展、延伸、展開與生命力的賦予。在漢語法學的語境系統應當注重對司法經驗的梳理與傳承,對本土司法歷史的梳理,對本土司法智慧的回歸。經驗通過萃取、整合,依然是邏輯的。法律的生命需要經驗張力的具體展開,更需要邏輯的理性支撐。法律關乎邏輯,司法不追求邏輯的嚴謹與縝密,法官的裁判必然飽受詬病,因而法官必須具備邏輯知識,充分運用邏輯演繹裁判的過程,讓公眾知曉裁判的過程和理由,方能樹立司法的權威與威嚴。

洞悉人性。西方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人有趨利避害的本性,因而人性是有弱點的。很多案件的紛爭都是有人性弱點的暴露和擴張所致,才致使人情冷暖、利益糾葛與恩怨情仇。人性是有弱點的,既然我們承認人性這一偏頗,那麼法官身上也同樣不例外。因此,法官承認和洞悉人性不僅有助於司法裁判,亦能時刻警醒自我。當前外界對法官的各種誘惑不斷,法官不可能具有哲學王或聖人的那種無所不惑、無所不侵的本領,同樣具有人性的弱點和人性的渴求。他們需要養家糊口、聊以生計,渴望幸福和美好的生活!因此,他們不可能無比堅強,也不可能拒絕一切,更不可能完全不受任何誘惑。有時迫於生活壓力和社會環境的影響,會作出一些迎合世俗的行為。如果法官把審判工作作為解決個人問題和養家糊口的一項工作,那麼在利益和人情的驅動下,法官往往容易作出一些有悖於法律和個人良心的行為,以滿足個性的需求和物質的需要。因此,法官必須具備洞悉人性的知識,知曉人性,承認人性的多元復雜,客觀面對人性的弱點,更有助於案件事實的查明,方能心如止水,直擊人性弱點,公允裁判。

體驗社會。如若是醫院是治療人的疾病,那麼法院則是法律的醫院、社會的醫院,修復破損的社會關系,診治社會的疾病。而法官則是「法律醫院」、「社會醫院」的醫生。法官要診治社會,雖然是通過法律予以診療、修復,但因為對象是社會,則必然要了解社會、體驗社會。社會不僅紛繁復雜,而且多元中蘊育擇地方性和局域性。按照吉爾茨的觀點,任何法律都是一種地方性知識。因此,法律也是融入當地社會的一種地方性知識,滲透了文化的基因與歷史的血液,將當地的民俗、習慣整合、上升到規范性層面。因此,法官要開具診治處方則必須對社會有所了解和體驗,尤其是當地的公序良俗、民間習慣及所在地方的市情、省情、國情,才能把握社情民意,做到接地氣,對症下葯,腳踏實地,經得起社會和歷史的經驗。

堅守良知。朝鮮族有句諺語,不要讓你的能力超越自己的品格與良知。良知,指的是天賦的道德善性和認識能力。《孟子·盡心上》有言:「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良知為心之本體,「我」之主宰,一切意識和德行皆出於此。明朝哲學家王守仁據此提出「致良知說」,作為道德修養方法。司法良知則是法官作為司法主體時所具有的法律職業良知,其建立在對世俗人情的深刻把握和對人性深入洞察的基礎之上,是基於對法律規則的正當性與合法性的認識和理解以及自身法律生活反思所形成的一種對善惡正誤的理性判斷,體現出法官的司法理念、正義追求、職業道德、責任擔當及人文情懷等內心意志。一厘米主權是是德國亨里奇案確立的執法標准,也是司法良知視域規制下的最高執法標准。沒有法律規則,法官當如何裁判,法官顯然無理由拒絕裁判,這就是良知的價值所在。法官可以運用司法良知作出擇斷。不僅如此,法官在面對惡法、無法的混沌世界,還應當堅守司法良知,有把槍口抬高一厘米的義務,尊崇自己的內心良知,作出合乎常識、常理、常情的裁決,讓司法的過程求真向善唯美,讓裁判的結果融入法、理、情,讓公眾感知司法的溫情。

作者單位:江西省新余市人民法院

8. 王守仁的經歷

王守仁,字伯安,餘姚人。父華,字德輝,成化十七年進士第一。授修撰。
弘治中,累官學士、少詹事。華有器度,在講幄最久,孝宗甚眷之。李廣貴幸,
華講《大學衍義》,至唐李輔國與張後表裡用事,指陳甚切。帝命中官賜食勞焉。
正德初,進禮部左侍郎。以守仁忤劉瑾,出為南京吏部尚書,坐事罷。旋以《會
典》小誤,降右侍郎。瑾敗,乃復故,無何卒。華性孝,母岑年逾百歲卒。華已
年七十餘,猶寢苫蔬食,士論多之。
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夢神人自雲中送兒下,因名雲。五歲不能言,異人
拊之,更名守仁,乃言。年十五,訪客居庸、山海關。時闌出塞,縱觀山川形勝。
弱冠舉鄉試,學大進。顧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進士。使治前威寧伯
王越葬,還而朝議方急西北邊,守仁條八事上之。尋授刑部主事。決囚江北,引
疾歸。起補兵部主事。正德元年冬,劉瑾逮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餘人。守
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謫貴州龍場驛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守
仁因俗化導,夷人喜,相率伐木為屋,以棲守仁。瑾誅,量移廬陵知縣。入覲,
遷南京刑部主事,吏部尚書楊一清改之驗封。屢遷考功郎中,擢南京太僕少卿,
就遷鴻臚卿。
兵部尚書王瓊素奇守仁才。十一年八月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贛。當是時,
南中盜賊蜂起。謝志山據橫水、左溪、桶岡,池仲容據浰頭,皆稱王,與大庾
陳曰能、樂昌高快馬、郴州龔福全等攻剽府縣。而福建大帽山賊詹師富等又起。
前巡撫文森託疾避去。志山合樂昌賊掠大庾,攻南康、贛州,贛縣主簿吳玭戰
死。守仁至,知左右多賊耳目,乃呼老黠隸詰之。隸戰栗不敢隱,因貰其罪,令
填賊,賊動靜無勿知。於是檄福建、廣東會兵,先討大帽山賊。明年正月,督副
使楊璋等破賊長富村,逼之象湖山,指揮覃桓、縣丞紀鏞戰死。守仁親率銳卒屯
上杭。佯退師,出不意搗之,連破四十餘寨,俘斬七千有奇,指揮王鎧等擒師富。
疏言權輕,無以令將士,請給旗牌,提督軍務,得便宜從事。尚書王瓊奏從其請。
乃更兵制:二十五人為伍,伍有小甲;二伍為隊,隊有總甲;四隊為哨,哨有長,
協哨二佐之;二哨為營,營有官,參謀二佐之;三營為陣,陣有偏將;二陣為軍,
軍有副將。皆臨事委,不命於朝;副將以下,得遞相罰治。
其年七月進兵大庾。志山乘間急攻南安,知府季斅擊敗之。副使楊璋等亦生
縶曰能以歸。遂議討橫水、左溪。十月,都指揮許清、贛州知府邢珣、寧都知縣
王天與各一軍會橫水,斅及守備郟文、汀州知府唐淳、縣丞舒富各一軍會左溪,
吉安知府伍文定、程鄉知縣張戩遏其奔軼。守仁自駐南康,去橫水三十里,先遣
四百人伏賊巢左右,進軍逼之。賊方迎戰,兩山舉幟。賊大驚,謂官軍已盡犁其
巢,遂潰。乘勝克橫水,志山及其黨蕭貴模等皆走桶岡。左溪亦破。守仁以桶岡
險固,移營近地,諭以禍福。賊首藍廷鳳等方震恐,見使至大喜,期仲冬朔降,
而珣、文定已冒雨奪險入。賊阻水陣,珣直前搏戰,文定與戩自右出,賊倉卒敗
走,遇淳兵又敗。諸軍破桶岡,志山、貴模、廷鳳面縛降。凡破巢八十有四,俘
斬六千有奇。時湖廣巡撫秦金亦破福全。其黨千人突至,諸將擒斬之。乃設崇義
縣於橫水,控諸瑤。
還至贛州,議討浰頭賊。初,守仁之平師富也,龍川賊盧珂、鄭志高、陳
英咸請降。及征橫水,浰頭賊將黃金巢亦以五百人降,獨仲容未下。橫水破,
仲容始遣弟仲安來歸,而嚴為戰守備。詭言:「珂、志高,仇也,將襲我,故為
備。」守仁佯杖系珂等,而陰使珂弟集兵待,遂下令散兵。歲首大張燈樂,仲容
信且疑。守仁賜以節物,誘入謝。仲容率九十三人營教場,而自以數人入謁。守
仁呵之曰:「若皆吾民,屯於外,疑我乎?」悉引入祥符宮,厚飲食之。賊大喜
過望,益自安。守仁留仲容觀燈樂。正月三日大享,伏甲士於門,諸賊入,以次
悉擒戮之。自將抵賊巢,連破上、中、下三浰,斬馘二千有奇。余賊奔九連山。
山橫亘數百里,陡絕不可攻。乃簡壯士七百人衣賊衣,奔崖下,賊招之上。官軍
進攻,內外合擊,擒斬無遺。乃於下浰立和平縣,置戍而歸。自是境內大定。
初,朝議賊勢強,發廣東、湖廣兵合剿。守仁上疏止之,不及。桶岡既滅,
湖廣兵始至。及平浰頭,廣東尚未承檄。守仁所將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數十
年巨寇,遠近驚為神。進右副都御史,予世襲錦衣衛百戶,再進副千戶。
十四年六月,命勘福建叛軍。行至豐城而寧王宸濠反,知縣顧佖以告。守
仁急趨吉安,與伍文定征調兵食,治器械舟楫,傳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
勤王。都御史王懋中,編修鄒守益,副使羅循、羅欽德,郎中曾直,御史張鰲山、
周魯,評事羅僑,同知郭祥鵬,進士郭持平,降謫驛丞王思、李中,咸赴守仁軍。
御史謝源、伍希儒自廣東還,守仁留之紀功。因集眾議曰:「賊若出長江順流東
下,則南都不可保。吾欲以計撓之,少遲旬日無患矣。」乃多遣間諜,檄府縣言:
「都督許泰、郤永將邊兵,都督劉暉、桂勇將京兵,各四萬,水陸並進。南贛王
守仁、湖廣秦金、兩廣楊旦各率所部合十六萬,直搗南昌,所至有司缺供者,以
軍法論。」又為蠟書遺偽相李士實、劉養正,敘其歸國之誠,令從臾早發兵東下,
而縱諜泄之。宸濠果疑。與士實、養正謀,則皆勸之疾趨南京即大位,宸濠益大
疑。十餘日詗知中外兵不至,乃悟守仁紿之。七月壬辰朔,留宜春王拱岩居守,
而劫其眾六萬人,襲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慶。守仁聞南昌兵少則大喜,
趨樟樹鎮。知府臨江戴德孺、袁州徐璉、贛州邢珣,都指揮余恩,通判瑞州胡堯
元、童琦、撫州鄒琥、安吉談儲,推官王暐、徐文英,知縣新淦李美、泰和李楫、
萬安王冕、寧都王天與,各以兵來會,合八萬人,號三十萬。或請救安慶,守仁
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為賊守,我越南昌與相持江上,二郡兵絕我後,是
腹背受敵也。不如直搗南昌。賊精銳悉出,守備虛。我軍新集氣銳,攻必破。賊
聞南昌破,必解圍自救。逆擊之湖中,蔑不勝矣。」眾曰「善」。己酉次豐城,
以文定為前鋒,選遣奉新知縣劉守緒襲其伏兵。庚戌夜半,文定兵抵廣潤門,守
兵駭散。辛亥黎明,諸軍梯縆登,縛拱岩等,宮人多焚死。軍士頗殺掠,守仁戮
犯令者十餘人,宥脅從,安士民,慰諭宗室,人心乃悅。
居二日,遣文定、珣、璉、德孺各將精兵分道進,而使堯元等設伏。宸濠果
自安慶還兵。乙卯遇於黃家渡。文定當其前鋒,賊趨利。珣繞出賊背貫其中,文
定、恩乘之,璉、德孺張兩翼分賊勢,堯元等伏發,賊大潰,退保八字腦。宸濠
懼,盡發南康、九江兵。守仁遣知府撫州陳槐、饒州林城取九江,建昌曾玙、廣
信周朝佐取南康。丙辰復戰,官軍卻,守仁斬先卻者。諸軍殊死戰,賊復大敗。
退保樵舍,聯舟為方陣,盡出金寶犒士。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軍奄至。
以小舟載薪,乘風縱火,焚其副舟,妃婁氏以下皆投水死。宸濠舟膠淺,倉卒易
舟遁,王冕所部兵追執之。士實、養正及降賊按察使楊璋等皆就擒。南康、九江
亦下。凡三十五日而賊平。京師聞變,諸大臣震懼。王瓊大言曰:「王伯安居南
昌上游,必擒賊。」至是,果奏捷。
帝時已親征,自稱「威武大將軍」,率京邊驍卒數萬南下。命安邊伯許泰為
副將軍,偕提督軍務太監張忠、平賊將軍左都督劉暉將京軍數千,溯江而上,抵
南昌。諸嬖倖故與宸濠通,守仁初上宸濠反書,因言:「覬覦者非特一寧王,請
黜奸諛以回天下豪傑心。」諸嬖倖皆恨。宸濠既平,則相與媢功。且懼守仁見
天子發其罪,競為蜚語,謂守仁先與通謀,慮事不成,乃起兵。又欲令縱宸濠湖
中,待帝自擒。守仁乘忠、泰未至,先俘宸濠,發南昌。忠、泰以威武大將軍檄
邀之廣信。守仁不與,間道趨玉山,上書請獻俘,止帝南征。帝不許。至錢唐遇
太監張永。永提督贊畫機密軍務,在忠、泰輩上,而故與楊一清善,除劉瑾,天
下稱之。守仁夜見永,頌其賢,因極言江西困敝,不堪六師擾。永深然之,曰:
「永此來,為調護聖躬,非邀功也。公大勛,永知之,但事不可直情耳。」守仁
乃以宸濠付永,而身至京口,欲朝行在。聞巡撫江西命,乃還南昌。忠、泰已先
至,恨失宸濠。故縱京軍犯守仁,或呼名嫚罵。守仁不為動,撫之愈厚。病予葯,
死予棺,遭喪於道,必停車慰問良久始去。京軍謂「王都堂愛我」,無復犯者。
忠、泰言:「寧府富厚甲天下,今所蓄安在?」守仁曰:「宸濠異時盡以輸京師
要人,約內應,籍可按也。」忠、泰故嘗納宸濠賄者,氣懾不敢復言。已,輕守
仁文士,強之射。徐起,三發三中。京軍皆歡呼,忠、泰益沮。會冬至,守仁命
居民巷祭,已,上冢哭。時新喪亂,悲號震野。京軍離家久,聞之無不泣下思歸
者。忠、泰不得已班師。比見帝,與紀功給事中祝續、御史章綸讒毀百端,獨永
時時左右之。忠揚言帝前曰:「守仁必反,試召之,必不至。」忠、泰屢矯旨召
守仁。守仁得永密信,不赴。及是知出帝意,立馳至。忠、泰計沮,不令見帝。
守仁乃入九華山,日晏坐僧寺。帝覘知之,曰:「王守仁學道人,聞召即至,何
謂反?」乃遣還鎮,令更上捷音。守仁乃易前奏,言「奉威武大將軍方略討平叛
亂」,而盡入諸嬖倖名,江彬等乃無言。
當是時,讒邪構煽,禍變叵測,微守仁,東南事幾殆。世宗深知之。甫即位,
趣召入朝受封。而大學士楊廷和與王瓊不相能。守仁前後平賊,率歸功瓊,廷和
不喜,大臣亦多忌其功。會有言國哀未畢,不宜舉宴行賞者,因拜守仁南京兵部
尚書。守仁不赴,請歸省。已,論功封特進光祿大夫、柱國、新建伯,世襲,歲
祿一千石。然不予鐵券,歲祿亦不給。諸同事有功者,惟吉安守伍文定至大官,
當上賞。其他皆名示遷,而陰絀之,廢斥無存者。守仁憤甚。時已丁父憂,屢疏
辭爵,乞錄諸臣功,咸報寢。免喪,亦不召。久之,所善席書及門人方獻夫、黃
綰以議禮得幸,言於張璁、桂萼,將召用,而費宏故銜守仁,復沮之。屢推兵部
尚書,三邊總督,提督團營,皆弗果用。
嘉靖六年,思恩、田州土酋盧蘇、王受反。總督姚鏌不能定,乃詔守仁以原
官兼左都御史,總督兩廣兼巡撫。綰因上書訟守仁功,請賜鐵券、歲祿,並敘討
賊諸臣,帝咸報可。守仁在道,疏陳用兵之非,且言:「思恩未設流官,土酋歲
出兵三千,聽官征調。既設流官,我反歲遣兵數千防戍。是流官之設,無益可知。
且田州鄰交阯,深山絕谷,悉瑤、僮盤據,必仍設土官,斯可藉其兵力為屏蔽。
若改土為流,則邊鄙之患,我自當之,後必有悔。」章下兵部,尚書王時中條其
不合者五,帝令守仁更議。十二月,守仁抵潯州,會巡按御史石金定計招撫。悉
散遣諸軍,留永順、保靖土兵數千,解甲休息。蘇、受初求撫不得,聞守仁至益
懼,至是則大喜。守仁赴南寧,二人遣使乞降,守仁令詣軍門。二人竊議曰:「
王公素多詐,恐紿我。」陳兵入見。守仁數二人罪,杖而釋之。親入營,撫其眾
七萬。奏聞於朝,陳用兵十害,招撫十善。因請復設流官,量割田州地,別立一
州,以岑猛次子邦相為吏目,署州事,俟有功擢知州。而於田州置十九巡檢司,
以蘇、受等任之,並受約束於流官知府。帝皆從之。斷藤峽瑤賊,上連八寨,下
通仙台、花相諸洞蠻,盤亘三百餘里,郡邑罹害者數十年。守仁欲討之,故留南
寧。罷湖廣兵,示不再用。伺賊不備,進破牛腸、六寺等十餘寨,峽賊悉平。遂
循橫石江而下,攻克仙台、花相、白竹、古陶、羅鳳諸賊。令布政使林富率蘇、
受兵直抵八寨,破石門,副將沈希儀邀斬軼賊,盡平八寨。
始,帝以蘇、受之撫,遣行人奉璽書獎諭。及奏斷藤峽捷,則以手詔問閣臣
楊一清等,謂守仁自誇大,且及其生平學術。一清等不知所對。守仁之起由璁、
萼薦,萼故不善守仁,以璁強之。後萼長吏部,璁入內閣,積不相下。萼暴貴喜
功名,風守仁取交阯,守仁辭不應。一清雅知守仁,而黃綰嘗上疏欲令守仁入輔,
毀一清,一清亦不能無移憾。萼遂顯詆守仁征撫交失,賞格不行。獻夫及霍韜不
平,上疏爭之,言:「諸瑤為患積年,初嘗用兵數十萬,僅得一田州,旋復召寇。
守仁片言馳諭,思、田稽首。至八寨、斷藤峽賊,阻深岩絕岡,國初以來未有輕
議剿者,今一舉盪平,若拉枯朽。議者乃言守仁受命征思、田,不受命征八寨。
夫大夫出疆,有可以安國家,利社稷,專之可也,況守仁固承詔得便宜從事者乎?
守仁討平叛藩,忌者誣以初同賊謀,又誣其輦載金帛。當時大臣楊廷和、喬宇飾
成其事,至今未白。夫忠如守仁,有功如守仁,一屈於江西,再屈於兩廣。臣恐
勞臣灰心,將士解體,後此疆圉有事,誰復為陛下任之!」帝報聞而已。
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舉鄖陽巡撫林富自代,不俟命竟歸。行至南安卒,
年五十七。喪過江西,軍民無不縞素哭送者。
守仁天姿異敏。年十七謁上饒婁諒,與論朱子格物大指。還家,日端坐,講
讀《五經》,不苟言笑。游九華歸,築室陽明洞中。泛濫二氏學,數年無所得。
謫龍場,窮荒無書,日繹舊聞。忽悟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事物,喟
然曰:「道在是矣。」遂篤信不疑。其為教,專以致良知為主。謂宋周、程二子
後,惟象山陸氏簡易直捷,有以接孟氏之傳。而朱子《集注》、《或問》之類,
乃中年未定之說。學者翕然從之,世遂有「陽明學」雲。
守仁既卒,桂萼奏其擅離職守。帝大怒,下廷臣議。萼等言:「守仁事不師
古,言不稱師。欲立異以為高,則非朱熹格物致知之論;知眾論之不予,則為朱
熹晚年定論之書。號召門徒,互相倡和。才美者樂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虛聲。傳
習轉訛,背謬彌甚。但討捕軬賊,擒獲叛藩,功有足錄,宜免追奪伯爵以章大
信,禁邪說以正人心。」帝乃下詔停世襲,恤典俱不行。
隆慶初,廷臣多頌其功。詔贈新建侯,謚文成。二年予世襲伯爵。既又有請
以守仁與薛瑄、陳獻章同從祀文廟者。帝獨允禮臣議,以瑄配。及萬曆十二年,
御史詹事講申前請。大學士申時行等言:「守仁言致知出《大學》,良知出《孟
子》。陳獻章主靜,沿宋儒周敦頤、程顥。且孝友出處如獻章,氣節文章功業如
守仁,不可謂禪,誠宜崇祀。」且言胡居仁純心篤行,眾論所歸,亦宜並祀。帝
皆從之。終明之世,從祀者止守仁等四人。
始守仁無子,育弟子正憲為後。晚年,生子正億,二歲而孤。既長,襲錦衣
副千戶。隆慶初,襲新建伯。萬曆五年卒。子承勛嗣,督漕運二十年。子先進,
無子,將以弟先達子業弘繼。先達妻曰:「伯無子,爵自傳吾夫。由父及子,爵
安往?」先進怒,因育族子業洵為後。及承勛卒,先進未襲死。業洵自以非嫡嗣,
終當歸爵先達,且虞其爭,乃謗先達為乞養,而別推承勛弟子先通當嗣,屢爭於
朝,數十年不決。崇禎時,先達子業弘復與先通疏辨。而業洵兄業浩時為總督,
所司懼忤業浩,竟以先通嗣。業弘憤,持疏入禁門訴。自刎不殊,執下獄,尋釋。
先通襲伯四年,流賊陷京師,被殺。
守仁弟子盈天下,其有傳者不復載。惟冀元亨嘗與守仁共患難。
冀元亨,字惟乾,武陵人。篤信守仁學。舉正德十一年鄉試。從守仁於贛,
守仁屬以教子。宸濠懷不軌,而外務名高,貽書守仁問學,守仁使元亨往。宸濠
語挑之,佯不喻,獨與之論學,宸濠目為痴。他日講《西銘》,反覆君臣義甚悉。
宸濠亦服,厚贈遣之,元亨反其贈於官。已,宸濠敗,張忠、許泰誣守仁與通。
詰宸濠,言無有。忠等詰不已,曰:「獨嘗遣冀元亨論學。」忠等大喜,搒元亨,
加以炮烙,終不承,械繫京師詔獄。
世宗嗣位,言者交白其冤,出獄五日卒。元亨在獄,善待諸囚若兄弟,囚皆
感泣。其被逮也,所司系其妻李,李無怖色,曰:「吾夫尊師樂善,豈他慮哉!」
獄中與二女治麻枲不輟。事且白,守者欲出之。曰:「未見吾夫,出安往?」按
察諸僚婦聞其賢,召之,辭不赴。已就見,則囚服見,手不釋麻枲。問其夫學,
曰:「吾夫之學,不出閨門衽席間。」聞者悚然。
贊曰:王守仁始以直節著。比任疆事,提弱卒,從諸書生掃積年逋寇,平定
孽藩。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也。當危疑之際,神明愈定,智
慮無遺,雖由天資高,其亦有得於中者歟。矜其創獲,標異儒先,卒為學者譏。
守仁嘗謂胡世寧少講學,世寧曰:「某恨公多講學耳。」桂萼之議雖出於媢忌
之私,抑流弊實然,固不能以功多為諱矣。

9. 王守仁的心學是什麼看《明朝那些事兒》

這個英文版的估計不太可能有。陽明心學在日本和韓國等地影響很大專,對日本明治維新有屬很大促進作用。國內建國後,心學有點不合主流辯證唯物的基調,長期飽受爭議。在國內也是這兩年才被普通老百姓熟知,主要是當年明月的一本《明朝那些事兒》的功勞。陽明心學提倡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不斷在事上磨礪,減少自己的私心和物慾。我們一般的學習是不斷向外格物致知,不斷探尋外物的事理,是在做加法。陽明心學向人的內心修行,不斷做減法。陽明心學集合儒釋道三家精要,是實現自我精進執法。要在起心動念處作功夫。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