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是行政的特點

是行政的特點

發布時間: 2020-12-24 11:28:11

❶ 簡述人事行政的特點。

1、人員需求規劃
項目中的人員需求規劃是指在項目計劃階段規劃項目虛擬組織架構並分配項目任務,明確各自職責以及報告關系。
人員規劃的主要作用是構建項目的組織機構、職責和人員配置計劃,而且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情況適時調整。
人員規劃往往是在全面分析和評估項目計劃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內外部因素得出的項目組織框架和計劃,主要內容應包括項目任務與職責分配明細(類似工作說明書)、人員管理計劃(何時需要何種人以及何時退出)和項目人員組織結構圖(體現項目組織架構與報告關系)。
2、人員選拔與配置
項目中的人員選拔與配置是指挑選項目所需的人力資源,並將其配置在項目相應的位置上開展工作。
項目經理必須保證項目成員能符合達成項目目標的能力要求,結合人員規劃中提到的人員管理計劃,得到項目組人員配置的要求,進而確定成員能力素質要求,可從工作經驗、知識技能、興趣、個性等方面進行考察。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是否能在項目所需要的時間得到此人?人員組織主要有以下方法:
(1)項目上級單位直接分配;(2)在上級單位的支持下與各部門協商溝通取得;(3)對外招聘項目人員。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選拔並形成項目組成員名單,完成「人崗匹配」。
3、人員使用與發展
項目中的人員使用與發展是指通過項目工作提高項目成員個人能力,並激勵項目成員為達成項目目標而全力以赴的管理過程。
項目中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復雜性就在於項目組成員對部門經理和項目經理具有雙重報告關系,而這種關系的有效管理是項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❷ 行政法有什麼特點

行政法的特點:

行政法尚沒有統一完整的實體行政法典,這是因為行政法涉及的社會領域十分廣泛,內容紛繁豐富,行政關系復雜多變,因而難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統一法典。

行政法散見於層次不同、名目繁多、種類不一、數量可觀的各類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以及其他規范性文件之中。

凡是涉及行政權力的規范性文件,均存在行政法規范。重要的綜合性行政法律在我國和國外主要有:行政組織法、國家公務員法、行政處罰法、行政強製法、行政許可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公開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

行政法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內容十分豐富:由於現代行政權力的急劇膨脹,其活動領域已不限於外交如國防、治安、稅收等領域,而是擴展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這就決定了各個領域所發生的社會關系均需要行政法調整,現代行政法適用的領域更加廣泛,內容也更加豐富。

行政法具有很強的變動性,與其他部門法由於社會生活和行政關系復雜多變,因而作為行政關系調節器的行政法律規范也具有較強的變動性,需要經常進行廢、改、立。

(2)是行政的特點擴展閱讀:

現代國家,行政法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因為它調整的主要是政府與公民之間的關系,指向的乃是行政權力的規范與約束,在國家的變遷中承擔著促使傳統「行政國」向現代「法治國」轉型的功能。就中國而言,依法治國的核心環節,在於如何實現對強大的政府權力的依法治理

對龐大的行政組織系統進行有效的規制。不同於其他邦聯制國家,我國中央集權的行政體制格局,需要一部統一的法律為行政組織提供行為指引,這便是制定「行政基本法」的國情背景。

傳統觀點認為,行政法很難生成一部統一的法典,因為生活中的行政關系太過廣泛多樣且穩定性低,很難以一部法典進行格式化規范。這樣的理由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更有說服力,政府主導的改革不僅讓社會始終處在不斷轉型之中。

也讓政府的行政權力和治理方式處在變換之中,從而讓制定統一行政法典的努力更顯徒勞。這樣的認知突出反映在改革開放之初的立法轉向上,學者們一開始也試圖勾勒出類似《民法通則》一樣的行政法典框架,但隨後的改革與治理實踐使得這一探索困難重重。

❸ 行政方法的特點和作用是什麼怎樣正確運用行政方法

1、行政方法的特點:
權威性
行政方法所依託的基礎是管理機關和管理者的權威。管理者權威越高,他所發出指令的接受率就越高。所以管理者必須以自己的優良品質、卓越才能去強化自己的管理權威,而不能僅僅依靠職位帶來的權力來強化自身權威。
強制性
行政方法是建立在隸屬關系和行政權力基礎之上的,上級組織和部門發出的指令、指示、規定和要求,下級被管理者都必須認真執行。如果下級隨心所欲,陽奉陰違,敷衍了事,上級有權追究其責任。
直接性
行政方法藉助於行政權威和行政服從,直接告訴人們做什麼、不允許做什麼。不需要與被管理者協商、征詢意見即可做出決定,因而存在單向性。有利於迅速解決問題,提高工作效率。
無償性
運用行政方法進行管理,上級組織對下級組織人、財、物的調動、使用可以不遵循等價交換原則,一切均根據行政管理的需要進行。
實效性
行政方法在實施的具體方式上是因時間、地點、條件和對象的變化而變化的,因此,如果對象和時間變化,具體的實施方式也必須隨之改變。
2、作用:
(1)科學的行政方法是參與國際競爭的必要保證。
(2)科學的行政方法是政府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開展行政工作的關鍵。
(3)科學的行政方法是貫徹執行黨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的重要保證。
(4)科學的行政方法是建設高效廉潔政府,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的需要。
(5)科學的行政方法可以促進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可以加強政府的合法性。

3、正確運用行政方法
(一)、要建立高效運行的行政管理系統。

(二)、行政方法的運用,必須建立在尊重客觀規律、實事求是的基礎上。在行政方法的使用上,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科學地、實事求是地加以運用,切忌頭腦發熱,感情用事,憑個人主觀願望盲目使用。
(三)、要加大學習和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各級領導(管理者)的管理水準。
行政方法
(四)、要靈活、綜合地對各種管理方法加以運用。
(五)、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建設

❹ 中國行政環境的特點

當代中國行政環境的特點及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摘要 我國正處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這是當前我國行政環境的總體態勢。這一總體態勢對我國的行政管理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即要求為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創造各種條件。一個方面要培養市場經濟的各種新的因素,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產權制度、價格體系、市場法律體系,等等。另一方面,還要克服在轉變過程中由於社會利益結構和政治權力結構的變化所帶來的各種消極現象,解決轉變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阻礙經濟改革和發展的問題等等。因此,探討當代我國的行政環境的特點以及對行政管理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本文集中闡述了行政環境的相關概念及內涵,圍繞行政環境的具體內容,分析了我國政府管理面臨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和國際環境的特點,結合這些環境的特點,進一步探討了它們對我國行政管理的影響。

本文系運用規范研究方法進行的專題研究。全文分三個部分:首先(第一部分),是討論了行政環境的相關概念及其分類。其次(第二部分),是對我國政府面臨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和國際環境的特點進行了剖析。最後,是對這些環境的特點對我國行政管理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本文主要創新體現在對當代中國面臨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和國際環境的特點進行了系統的梳理,並由此出發研究其對我國行政管理的影響。

關鍵詞:行政環境;行政管理;政府

一、行政環境的涵義及分類
環境是人類活動賴以進行與延續的自然條件、社會條件、文化條件等的總和,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於一定的環境之中,都與它周圍的事物相輔相成。就某一主體而論,環境一般指主體自身以外的、與主體直接或間接地相互作用著的各種因素或條件。行政環境的涵義,學術界雖然表述不一,但基本上都是借鑒或依據環境的含義而類推出來的。一般來講,行政環境是指圍繞政府系統的、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和作用於行政管理活動的各種因素或條件的總和[1]。

依據不同的標准,我們可以對行政環境做不同的分類。從作用於一國行政管理的主要因素的屬性來分,可以把行政環境分為行政自然環境和行政人文環境兩類[2]。行政自然環境,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行政管理直接或間接面臨的相關的自然條件。行政人文環境,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行政管理直接或間接面臨的社會人文條件;從作用於一國行政管理的主要因素的國別界域來分,可以把行政環境分為國內行政環境和國際行政環境兩類。國內行政環境,指一國領土內社會各方面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本狀況。其中又以經濟狀況、政治氛圍和文化環境為主要因素。國際行政環境,指一國行政管理運作過程中所面臨的國際條件和國際關系;以行政系統自身界線來分,可以把行政環境分為系統外部環境和系統內部環境。系統外部環境,指與行政有關聯的、在行政系統界線之外的、對行政運行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各種因素或條件。系統內部環境,指與行政組織的生存發展相關聯的、在行政系統之內的、對行政運行產生直接、具體影響的各種物質的、精神的因素或條件。

二、當代中國政府面臨的行政環境特點分析
我國正處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這是當前我國行政環境的總體態勢。這一總體態勢對我國的行政管理提出一系列的要求,即要求為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創造各種條件。

(一)政治環境的特點分析
從政黨制度來看,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為我國的政黨制度,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改革開放以來,執政黨在執政理念、執政體制、執政方略、執政目標等方面進行了革命性的創新,確立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方略。從國家結構形式來看,我國實行單一制國家結構形態。按照我國憲法確立的民主集中制原則,確保中央政府的統一領導,堅持地方服從中央,下級服從上級。在中央統一領導下,也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並且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設自治機關,行使法定的自治權。另外,為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港、澳、台問題,我國實行了「一國兩制」。從指導思想來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及其實踐進一步擴大了黨的執政資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成為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也是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務。從政治風氣來看,政治上,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黨的領導;思想上,謙虛謹慎,實事求是;組織上,發揚民主,堅持集體領導;工作上,忠於職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密切聯系群眾,勇於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就目前的政治風氣而言,我國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以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相統一為核心,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為特徵的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日益成為社會思想道德的主流。

雖然我國政治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也存在著不盡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政治腐敗成為影響政治權力合法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民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水平;二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總體上是協調的,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仍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政令貫徹危機;三是黨政不分比較嚴重,行政還沒有完全成為一個專門的領域;四是民族分離主義和恐怖主義相勾結,直接影響了邊疆穩定。

(二)經濟環境的特點分析
從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來看,我國的經濟總量不斷增加,這些年來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一直在8%以上,在世界上我國國民生產總值排名己躍為第四位,居發展中國家之首。[3]從我國的經濟體制變革來看,中共十四大明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這些年來,我國大步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宏觀調控體系的框架初步建立;調整和完善了所有制結構,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格局進一步展開。與此同時,實行了鼓勵兼並、規范破產、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和再就業工程,逐步形成企業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完善了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結構和分配方式,促進公平和效率。從我國的經濟發展戰略看,中共十三大根據基本國情、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和國際環境確定了鄧小平提出的「三步發展戰略」,中共十五大,又將第三步目標標進一步具體化為:到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10年的努力,到建黨100周年時,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紀中葉建國100周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現在,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階段。[4]

雖然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還存在兩個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計劃經濟體制的核心部分尚未成徹底觸動,深層次問題沒有完全解決,這是完善新體制面臨的首要挑戰;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穩固,還有不少漏洞。這些缺陷具體表現如下為:一是政府職能與改革開放新階段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二是國有大企業改革難度加大,柯斷領域的改革相對滯後;三是金融體制改革仍有待深入;四是社會保障制度漏洞較多;五是市場秩序需要規范;六是城鄉分割體制障礙依然嚴重。

(三)文化環境的特點分析
我國現階段面臨的文化環境明顯地具有社會轉型時期的文化特點:一是我國尚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有待大力發展,黨領導各族人民同心同德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政治文明建設;二是教育科學文化發展方面不平衡。在某些尖端技術和科學文化的某些領域有較高的發展水平,但整個社會的教科文衛水平與發達國家比較尚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政府大力扶持;三是倫理道德狀況呈現出層次差異,社會主義道德風尚佔主導地位;四是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在交織,沖突和融合中並存,有待在可持續發展發中整合;五是黨和國家臻力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即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先指導,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堅持「兩為」(為人民服務和為社會主義服務)和「雙百」(百花齊放、百家爭雞)方針,立足中國現實,繼承歷史文化優秀傳統,吸取外國文化有益成果,繁榮學術、文藝和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教育科學文化水平。[5]

(四)國際環境的特點分析
就一國發展的外部條件而言,國際環境主要指下列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人類社會共同的物質生產條件。 二是國際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舞台上的各種行為主體和行為者。三是國際行為或相互行為的結構狀態,包括世界經濟體系、國際政治關系體系、國際軍事力量格局、國際文化、信息傳播體系等。

上述三個方面的因素所構成的國際環境,具有兩個特點:一是國際社會成員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國際社會是個多元化的壯會,其成員的種類、規模、實力各不相同,有國家的和非國家的、國際和國內的、政治性和非政治性的。各個成員之間的發展方式和發展水平也有顯差異。至於歷史傳統、文化背景、價值觀念等更是存在著差異和沖突。二是國家之間各自獨立、相互平等,同時又互相聯系和制約。在國際社會中,主權國家是最主要的構成要素。但是國際間經濟、政治、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又使得各主權國家之間要適應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要考慮到國家之間力量對比狀況對本國的影響,要自覺遵循公認的國際行為准則。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則提出了改變舊的國際經濟秩序的要求,由此帶來了國際政治、經濟關系中的變革趨勢。同時,強權、霸權、恐怖注意、分裂主義等現象也時常出現。如何在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國際准則下獨立、平等、穩定和富有效率地發展,使中國「和平崛起」成了當代國際環境變遷中我國政府考慮的重要議題。

三、行政管理環境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一)政治環境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政治環境決定和制約著行政管理,政治環境的變化必然引起行政管理的變化。[6]具體地說,政治觀念和政治思想的變革.政治制度的變革、階級關系的變化、政治運動以及其他政治參與的變動,勢必導致政府管理系統從價值取向、結構與功能到行為模式等各個層面和環節產生相應的變化,實踐中,政府管理系統的有效運行,也有助於政治系統各種政治目標的實現,有助於政治系統的穩定和發展。

第一,政黨制度的影響。黨的「十二大」通過的黨章對執政黨在國家生活中如何發揮領導作用做了明確規定,即「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黨必須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做好黨的組織工作和宣傳教育工作,發揮全體黨員在一切工作和社會活動中的先鋒模範作用。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黨必須保證國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機關、經濟、文化組織和人民團體積極主動地、獨立負責地、協調一致地工作」。

第二,國家結構形式的影響。不同的國家結構形式中政府管理系統對整個國家的作用有較大的差異。在單一制的國家中,中央政府具有全面領導權,地方行政機關要接受中央政府的領導,地方政府不具有獨立性性。在復合制的國家中,整個國家的領土被劃分為若干相對獨立的行政范圍,成員國擁有各自對內對外的主權和某些立法權能。我國是單一制國家,在處理中央與地方關系,有四種情況需要區別,一是中央與各省的許可權劃分,二是中央與直轄市的許可權劃分,三是中央與民族區域自治地區的許可權劃分,四是中央與特別行政區的許可權劃分。

第三,政治風氣的影響。不同的政治風氣,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行政職能、行政任務和行政目標的落實。就我國而言,我國的政治風氣的主流決定了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政治上依法行政,推進民主和法制建設;經濟上,努力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文化上,大力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我國政治風氣中也有一些不良習氣,如某些機關「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官僚主義尚存;又如浮誇風嚴重,即所謂「幹部出數字,數字出幹部」;再如權力腐敗蔓延等。這些,是值得警惕和必須革除的陋習。

(二)經濟環境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經濟環境是制約和影響行政管理的重要因素。經濟環境對行政管理主體行為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綜合起來,其主要表現是:經濟環境的性質決定政府行為的性質及其變革,經濟環境的變遷決定了政府職能的變遷。

經濟環境的性質決定政府行為的性質及其變革。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有什麼性質的經濟基礎,就會有相應的上層建築和意識形態。政治系統謀求與經濟環境的動態平衡的任何努力,都不能超越以一定的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為核心的特定經濟環境的發展水平,都必須隨著經濟環境的變遷而變革。就中國的情況看,經過2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建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格局己形成,經濟成分、經濟組織、經濟利益、就業方式等日趨多樣化。這些具體的經濟壞境因素的變化,要求政府職能、機構設置、管理方式和領導作風等都必須努力實現下列根本性的轉變:由過去單一的行政命令手段轉向綜合運用經濟的、法律的、行政的、倫理的手段;由習慣於直接干預微觀經濟活動轉向搞好宏觀調控和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由原來的機構臃腫、職責不清轉向機構精簡、職責清晰、廉潔高效、運轉協調和行為規范,從而形成有限政府、責任政府、服務政府和績效政府。

經濟環境的變遷決定了政府職能的變遷。經濟環境往往因政府所處的地域、層次、文化的不同而有著不可忽視的差異。但無論差異多大,我們都能看出經濟環境的變遷,尤其是經濟環境中的生產力水平和生產關系的變遷,決定了政府職能的變遷。就政治職能而言,政府職能除了常常提及的保衛國家的獨立和主權、保護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其各種合法權益,保護國家和個人的財產不受侵犯,以及維護國家的政治秩序之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中特別需要強調的是,政府具有界定和保護產權的職能。就政府的經濟職能而言,政府對於微觀經濟既要放開搞活,又要限制其消極作用。就政府的社會職能而言,政府必領擔當起實現若干社會目標的責任。

(三)文化環境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文化環境制約和影晌著政府管理及其職能。文化環境制約著行政主體的活動方式。[7]可以從兩方面看。一方面,任何行政主體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而每一社會的文化則通過各種特定的社會形式和傳播模式靜靜地持續塑造著行政主體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另一方面,一定社會的文化環境總是對政府管理系統提出各種積極要求,而政府管理系統要保持與社會環旗的平衡,行政主體的行為就必須適應一定社會中佔主導的社會思想、情感、信仰、觀念、道德、宗教感情和傳統。

文化環境對政府管理及其職能的規模、引導和調整,主要是通過行政文化的兩項功能來體現:一是聚合功能。行政文化所形成的管理氛圍,寄託了全體公務員的理想和希望。行政文化越發達,行政個體對組織的歸屬感越強烈,進而導致行政組織產生強大的內聚外聯的動力機制。二是控制功能。行政文化對行政組織及其公務員的活動靜悄俏地進行著自覺或不自覺的直接或間接督促、反省和檢查,從而使行政主體的活動沿著一定行政文化的取向運轉。行政文化對行政系統的控制是通過行政文化的各個要素及其影響途徑來實現的。例如,行政制度作為政府機關制定的規范行政主體行為的規程和准則,倡導什麼,禁止什麼,能較好地指引行政實踐。行政動機通過行政主體以願望、興趣、理解等形式表現出來,變成推動政府管理行為的潛在方量,變成管理的價值和行為取向,行政態度由認識、情感和價值取向所組成,體現為行政主體對行政客體所持有的、具有一定結構和比較穩定的直觀評價和好惡傾向。

(四)國際環境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國際環境對我國行政管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加強合作交流,發展我國經濟。和平與發展是當代國際社會的主旋律。在這一主旋律下,從中國主要的國家利益出發,無論是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祖國統一,都需要加強國際合作,以便創造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努力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增強實現國家利益的綜合實力,提高國際競爭力。二是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我國作為一個世界大國,有責任參與引導國際事務發展的正確方向,提出國際事務解決的原則和途徑,積極參與國際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體育等方面事務的協調管理。三是要實施科教興國,佔領二十一世紀發展的制高點。自20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新的科技革命以原子能和電腦技術的發明和應用為主要內容,遍及所有科學技術領域和人們的生產,生活領域,產生許多新的綜合性的高科技產業,推動了信息資源在人類生產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和作用的增大。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國際環境中許多因素,加速了國際政治的多元化趨勢,國家之間的競爭明顯地主要表現為技術的競爭和人才資源的競爭。[8]在此背景下,我國政府提出了「科教興國」、「人才強國」,、「電子政務」的對策,加大了科學研究的投入,深化了教育體制和教育內容的改革,開始了整體性的人力資源開發,積極地扶持了高科技產業和小企業的發展。這些政策和措施的實現,都是為了使我國佔領21世紀發展的制高點。

結 語
通過本文的初步研究,得出的結論是,行政環境制約和影響著政府管理的運作及其變革,同時政府管理在適應環境的同時能動地利用和改造著行政環境。我國正處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這是我國政府管理面臨的總體行政環境。在此背景下,我國政府面臨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和國際環境又各具特點。這些特點對行政管理產生了重要影響,都迫切要求政府向有限政府、責任政府、服務政府和績效政府轉變。

主要參考文獻
[1] [澳] 歐文·E,休斯.公共管理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198.

[2] 王文義. 新公共管理與中國行政環境的適應性分析[J]. 河南師范太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9):43-44.

[3] 曾峻. 環境、職能、體制行與行為:關於加強行政體制改革的總體性思考[J].理論探討,2008(4):7-11.

[4] 楊冠瓊,江河. 行政環境與行政管理的互動與協調[J].經濟管理,2008(9):95-96.

[5] 邱微微. 行政生態學與政府管理模式[J]. 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7(4)106-107.

[6] 張震,劉芬.行政環境與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策略研究[J].中國公共安全,2007(12):96-100.

--------------------------------------------------------------------------------

[1][澳] 歐文·E,休斯.公共管理導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198.

[2]王文義.新公共管理與中國行政環境的適應性分析[J].河南師范太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9):43.

[3] 資料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網站.

[4] 曾峻. 環境、職能、體制行與行為:關於加強行政體制改革的總體性思考[J].理論探討,2008(4):7.

[5]曾峻. 環境、職能、體制行與行為:關於加強政體制改革的總體性思考[J].理論探討,2008(4):10.

[6]楊冠瓊,江河.行政環境與行政管理的互動與協調[J] .經濟管理,2008(9):95.

[7]楊冠瓊,江河. 行政環境與行政管理的互動與協調[J].經濟管理,2008(9):96.

[8]張震,劉芬.行政環境與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策略研究[J] .中國公共安全,2007(12):96.

❺ 行政機關的特點是什麼

行政機關是指依法享有行政職權,能夠以自己的名義代表國家進行行政管理活動,並且承擔由此產生的法律後果的行政組織。它負責實施憲法、法律、法令和國家權力機關確定的各項任務。
行政機關具有如下特點:
(1)行政機關是國家機關,是由國家依憲法和相關組織法設置並授予職權、代表國家進行管理活動的機關。因此它區別於政黨、社會組織、團體。
(2)行政機關是行使國家行政職能的國家機關。這又與立法機關、司法機關相區別。國家權力按職能分工,可分解為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分別由不同國家機關行使。立法機關行使的是國家立法權,司法機關行使的是國家司法職權,而行政機關行使的是國家行政職權,即執行法律、管理國家各項行政事務。

❻ 公共行政的首要特點是

1、公共行政的首要特點是:公共性。這是公共組織與其他私營部門的主要區別之一。

2、公共行政其他特點包括:(1)政治性 ;(2)嚴格法制性; (3)民主性 (4)公平性 (5)高效性。

3、公共行政的作用:

(1)公共行政是對國家的治理;

(2)公共行政是執行人民意志和實現公共利益的必要保證;

(3)公共行政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保證;

(4)公共行政是加速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和參與國際競爭的保證;

(5)公共行政是教育和培養一支高素質、會管理的國家公務員隊伍的需要。

(6)是行政的特點擴展閱讀:

公共行政的功能

提供產品

公共產品是和私人產品相對而言的,是指產品和勞動的利益由社會成員共同享有。它與私人產品能夠加以分割並且提供給不同的個人是根本不同的。公共產品同時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兩個基本特徵。

公共產品的范圍十分廣泛,從政治、法律、國防、治安、政府行政管理、大中型水利設施,到城市規劃、公共道路、環境治理、環境衛生、防病防疫、天氣預報、科學研究以及鐵路、城市公共交通設施、廣播、電視、教育以及抗旱、防洪等,都屬於公共產品的范圍。

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基本方式是服務,無論是公安、法律、政府行政管理,還是教育、衛生等都是服務。

實現公平

社會公平有三個不同的標准:第一是貢獻標准,第二是需求標准,第三是機會均等標准。

實施管制

政府發揮著為社會和市場提供必要的法律和制度的作用。管制意味著政府以法律方式對社會發展和市場運行進行規范。管制可以是經濟方面也可以是社會方面的。

市場的局限性和市場失靈使得政府管製成為必要。政府針對市場失靈的現象,設計出相應的制度來約束和規范經濟主體的行為,以保證整個社會經濟規范有序的運行。這些管制內容主要包括:

(1)公益事業政策方面的管制;

(2)保護消費者權益、信息公開、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管制;

(3)針對外部不經濟問題的管制;

(4)針對非價值物品的管制;

(5)財稅、金融政策方面的管制;

(6)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制度方面的管制;

(7)民商法及反不正當競爭法方面的管制;

(8)產業政策和振興科技政策方面的管制;

(9)保護環境、土地及自然資源、勞動保護等方面的管制。

宏觀調控

政府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是:

(1)充分就業。是指非自願失業者都能夠就業。

(2)穩定物價。是指一般價格水平的穩定。

(3)經濟持續均衡增長。

(4)國際收支平衡。

(5)收入公平分配,保障最低生活需要。

(6)控制人口。

(7)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8)合理配置資源。

(9)控制外部性。

❼ 什麼是行政它的特點

行政機構的基本復概念制:組織、行政組織,是社會行政系統的結構形態。是行政行為賴以表現的組織基礎。行政組織的含義包括4個方面:(1)組織結構 主要是從職能目標的分工、權責大小的分配、層次等級的劃分、管理幅度的確立、制度紀律的規范等方面來確定組織的表現形式。 (2)組織行為 組織中的人員為管理目的而活動,在人員之間所進行的相互交往、溝通、協作、默契等行為。(3)組織環境 組織受到環境的制約和影響。(4)組織意識組織中人員對目標、行為、環境的認識和心態意識極大地也影響到組織的凝聚力。

什麼是行政領導?它的特點表現在哪些方面?

行政領導是指在公共組織中,經選舉或任命而享有法定權威的領導個人或領導集體,依法行使行政權力,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響部屬,以實現行政目標的行為過程。

行政領導的特點表現在:

1、行政領導只是對「行政」的領導;

2、從行政領導活動方式的特性上講,行政領導的執行性,是它的明顯特點;

3、從行政領導活動的社會屬性來看,其具有鮮明的政治性。

❽ 什麼是行政管理它有哪些特點

行政管理是運用國家權力對社會事務的一種管理活動。也可以泛指一切企業、事業單位的行政事務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統是一類組織系統。它是社會系統的一個重要分系統。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政管理的對象日益廣泛,包括經濟建設、文化教育、市政建設、社會秩序、公共衛生、環境保護等各個方面。現代行政管理多應用系統工程思想和方法,以減少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的支出和浪費,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1、一切行政活動都是直接或間接與國家權力相聯系,以國家權力為基礎的。
2.行政管理是根據國家法律推行政務的組織活動。在執行中又能動地參與和影響國家立法和政治決策,制定政策是行政管理的一種重要活動方式。
3.行政管理既管理社會的公共事務,又執行階級統治的政治職能。
4.行政管理要講究管理的效能和效率。它通過計劃、組織、指揮、控制、協調、監督和改革等方式,最優地實現預定的國家任務,並達到應有的社會效果。
5.行政管理是人類改造社會的實踐活動的一個特定領域,有它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性。
河北七海人力資源溫馨關愛,希望可以幫到你,更多參考資料可查看:http://www.hbrl.cn/

❾ 我國行政區劃的特點是什麼

我國行政區劃的特點:

一、政治原則上有利於人民民主專政。

各級行政區劃都要便於人民群眾參加管理國家和監督國家機關工作。

二、經濟原則上有利於行政區與經濟區相協調。

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為了更好地組織和管理經濟活動,行政區劃必須充分考慮與經濟區的一致性。

三、社會原則上有利於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的繁榮。

尊重各民族的歷史、文化、民俗等傳統,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四、自然、生態原則上有利於實現區域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國土遼闊、自然條件復雜、生態環境的地區差異大,因此,各級行政區劃應有利於國土資源的開發、保護和環境的綜合整治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