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元行政區域名

元行政區域名

發布時間: 2020-12-21 03:49:40

❶ 列舉秦漢、唐宋元明清的地方行政區劃

秦郡縣制,有九原郡,桂林郡等,西漢實行封國制,後來平定七國之亂後實行郡縣制專,有州郡縣三級,唐宋屬也主要是郡縣制,唐後期藩鎮割據嚴重,宋在地方設三使,以文官為地方長官,加強地方控制,元實行行省制度,設有直隸行省,雲南行省,嶺北行省等,在中央設宣政院管理原吐蕃地區,明清也是行省制,明朝設貴州布政使司,奴兒干都司,清奠定了我國基本版圖,設過台灣府,隸屬福建省,一些邊疆地區由將軍管轄

❷ 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麼其內容是什麼其作用和影響是什麼

一、是行省制度。為對全國實行有效的統治,元世祖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

二、內容:

1、中央:中書省-全國最高行政機構-管轄大都及周圍地區。

2、地方:行中書省(行省或省)-中書省的派出機構-管轄11個行省(包括管理北方的嶺北行省、管理東北的遼陽行省和西南的雲南行省等)。

3、在中央設宣政院,西藏成為元朝的正式行政區。

4、設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今台灣)。

三、作用:

積極的:

1、政治上: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2、行省制度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3、元朝創立了行省制度,是行政區劃制度,也是今天我們現在省份劃分的基礎。

消極的:

1、行省將路府州縣各項權力削奪大半,使其處理庶務的正常功能顯著降低。

2、行省區劃面積過大,對區域經濟文化的發展弊多利少等。

(2)元行政區域名擴展閱讀:

行省與朝廷的關系:

在行省受朝廷委付提調軍馬的體制下,行省長期坐鎮藩服,統轄戍軍,成為地方諸官府中少數握有較大軍權的機構之一。

從形式上看,在中央與地方軍事權力分配中,行省似乎應該是地方軍事勢力的代表,行省掌握較多軍事權,也應是意味著軍事方面的地方分權了。

然而,由於行省所具有的朝廷派出機構的性質,由於行省掌軍時與朝廷的上述特殊關系,在實際效果上行省並未能構成名副其實的地方軍事機關和獨立的地方軍事勢力。

行省所掌軍事,既體現軍事權力分配給地方的部分,又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朝廷控制地方軍事。其為元廷中央集權服務和傾向於地方分權的雙重效應,是顯而易見的。

從總體上看,行省受委付提調軍馬,並沒有對中央集權帶來多少危害,反而主要發揮了某些有利於中央集權的作用。

❸ 在元疆域圖上甘肅省屬於哪一行政區域

大部分屬於甘肅行省、陝西行省上,小部分位於宣政院

❹ 求~~~中國的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省會名稱、省級行政區的輪廓特徵,中國重要地形單元名稱,長江黃河流經區域

23個省
1.河北--因位於黃河北岸而得名的,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屬於冀州,故簡稱「冀」

2.河南--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兩個重要發祥地之一,它是中國古代「九州島」中的「豫州」,故簡稱「豫」,有大量古代歷史和文化遺址。

3.陜西--有「古代歷史的博物館」之稱,是古代秦國的所在地,故稱「秦」或 「陜」。省會是西安市(古稱長安),是我國著名的「千年古都」。

4.山西--有「煤海」之稱,因位於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簡稱「晉」

5.山東--因位於太行山以東而得名,在古代是齊國和魯國的所在地,故簡稱「魯」。省會是濟南市,是中國著名的「泉城」。

6.甘肅--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位於黃河上游

7.遼寧--因省內有一條遼河而得名,簡稱「遼」

8.吉林--位於東北平原的中心,簡稱「吉」,是中國的「汽車城」。

9.黑龍江--有「北大倉」(糧倉)之稱,是中國最北的,也是最東的省份,簡稱「黑」。又稱「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節期間,這里舉辦冰雕藝術節。

10.雲南--同緬甸、寮國、越南相鄰的中國西南邊疆省份,簡稱「滇」或「雲」。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聞名中外的「春城」。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熱,氣候溫和,四季如春。

11.貴州--「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指的是貴州省,簡稱「黔」或「貴」,此出產的茅台酒被列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 也是中國的國酒。

12.福建--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南段,簡稱「閩」,因境內第一大河閩江而得名。又稱「榕城」,因城中榕樹多而得名。

13.廣東--位於中國南部,毗鄰港澳,是中國通往東南亞、大洋州、中近東和非洲等地區的最近出海口。簡稱「 粵」。省會是廣州市(又名「羊城」和「花城」)有2000多年歷史,也是中國南方最大商貿中心。

14.海南--有「東方夏威夷」美稱,簡稱「瓊」

15.台灣--福建省對面是中國的寶島台灣,簡稱「台」,台北和高雄是兩個最大的城市。台灣島上居民以漢族為最多,他們的祖先大部分是從福建和廣東遷過去的,通用普通話和閩南話,風俗習慣和閩南差不多。

16.四川--因物產豐富而被稱為「天府之國」,簡稱「蜀」

17.湖北--因地處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簡稱「鄂」,水陸交通便利,夏季氣溫高,有「火爐」之稱。

18.湖南--因位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內最大的河流湘江流經全省,故簡稱「湘」

19.江西--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贛江是省內最大的河流,故簡稱「贛」

20.安徽--出產「文房四寶」中的紙、墨、硯,它簡稱「皖」

21.江蘇--位於中國華東地區,簡稱「蘇」,是著名的「六朝古都」。

22.浙江--位於中國東南部沿海的中段,簡稱「浙」。風景優美,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

23.青海--因境內有中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語稱「庫庫諾爾」,意思是「青色的湖」。我國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簡稱「青」。

2個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1997年回歸。

澳門特別行政區,1999年回歸。

5個自治區:

西藏自治區

新疆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

寧夏自治區

廣西自治區

4個直轄市:

北京

上海

重慶

天津

❺ 列舉秦漢、唐、宋、元時期地方行政機構名稱

秦地方行政區劃:郡、縣(道);西漢初郡國並行制;東漢地方行政區劃:州、郡、縣;
唐地方行政區劃:道、州、縣;
宋地方行政區劃:路、州、縣;
元代:行省制度。

❻ 壽縣在唐宋元明清的行政區劃

網路上的資料,供參考
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淮南郡為壽州,隸於淮南道,領3縣。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復改壽州為淮南郡,領5縣。乾元初再為壽州,隸於淮南節度使。天復二年(公元902年),唐封淮南節度使楊行密為吳王,都揚州,壽州為吳國地。
五代初,吳王天祐四年(公元907年)置壽州忠正軍節度使。吳天祚三年(公元937年)南唐代吳,以壽州置清淮軍節度使。後周顯德四年(公元957年)世宗拔壽州,置忠正軍節度使,徙軍治、州治於下蔡,稱北壽春,原壽州地稱南壽春。
北宋太祖時,壽州(治下蔡)隸於淮南西路。徽宗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升壽州為壽春府,府治所在北壽春(下蔡),領5縣,南壽春為其一。
南宋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金兵渡淮陷壽春、安豐,下廬州,宋軍克之。次年,宋金相約以淮河為界,淮北屬金。金以下蔡為壽州,置防禦使,隸於汴京路(後改稱南京路);宋則置安豐軍,軍治在安豐縣,壽春隸之;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復置壽春府,隸於淮南西路,壽春為府治,領4縣,兼制安豐軍。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改壽春府為淮南西路安豐軍,治所壽春。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金兵復下淮南,占壽春等地;嘉定初,宋金議和,仍以淮水為界,壽春歸於宋。
元初,置中書省與11行中書省,淮南各府、縣均隸於河南行中書省。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置安豐路總管府,治所壽春,領5縣。次年改壽春為散府,領3縣。二十八年復為總管府治,領1州、5縣。元至正二十四年、宋(韓林兒)龍鳳十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據江淮稱吳王,以壽春為壽州治,隸於臨濠府(後更名為鳳陽府,治今鳳陽縣)。
明代,壽州屬南直隸鳳陽府,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以壽州直隸於京師中書省。四年,省壽春、安豐、下蔡三縣,合並為壽州,領2縣,隸於中都臨濠府(後改為鳳陽府)。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成祖遷都北平府(遷都後更名為順天府),鳳陽府直隸於南京。
清初,壽州屬江南省鳳陽府,領2縣。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置江南省左、右承宣布政使司,鳳陽府隸於左司。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地置安徽省,原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改稱安徽布政使司,仍駐江寧(今南京市)署理安徽各府、縣政事。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定壽州為散州,不領縣。十一年,析壽州所屬故下蔡縣地暨州城北門以外地置鳳台縣,並劃州城東北隅6坊為鳳台縣治;其界:自賓陽門北側西行入箭道巷,沿東側向北經准提庵巷入西大寺巷,沿北側向西入北大街,沿東側向北越街入紫城街,沿北側西行至街尾向北止於城垣。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置壽春鎮總兵署於壽州城,制兩淮軍事。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寧遷省會安慶,為撫院的屬衙(稱藩台衙門),州、府均聽命於撫院。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徙鳳台縣治於下蔡鎮,原治所轄州城6坊還屬壽州;同年,安徽置3道,壽州隸於鳳潁六泗道(後改為皖北道)鳳陽府。

❼ 江西省行政區劃分

江西簡稱「贛」,是一個山川秀麗、氣候宜人、資源富集的內陸省。因公元內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容名,省名至今未變。
江西行政區域組成部分:南昌市、九江市、新余市、景德鎮市、贛州市、吉安市、撫州市、萍鄉市、鷹潭市、宜春市、上饒市。
省會: 南昌市
江西省,簡稱贛。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為省名,又因為江西省最大河流為贛江而得簡稱,「自江北視江南,江東在左,江西在右。」,別稱江右。自古以來江西人文薈萃、物產富饒,有「文章節義之邦,白鶴魚米之國」的美譽。

江西省行政區劃分如圖:

❽ 明代和清代的行政區域

明朝行政區域劃分

明初曾沿襲蒙元的行省制,但後來深感不便,於是進行改革。1376年(洪武九年)改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但習慣上仍稱「省」。1370年於各省設置一都衛,1375年改為都指揮使司。1428年棄安南後,明朝在全國設置兩京十三使司,包括京師(北直隸)、陝西、山西、山東、河南(以上為北五省)、南京(南直隸)、浙江、江西、湖廣、四川(以上為中五省)、廣東、福建、廣西、貴州、雲南(以上為南五省)。明代一共設置16都司、5行都司、2留守司。其中十三個是與布政使司同名的的都司,其它三個是萬全都司、大寧都司和遼東都司。五行都司是陝西(治甘州衛,今張掖)、四川(治建昌衛,今西昌)、湖廣(治鄖陽衛,今湖北鄖縣)、福建(治建寧府,今建甌市)、山西(治大同府)。兩留守司是洪武年間設置的中都留守司(今鳳陽)和嘉靖年間置於承天府(今湖北鍾祥)的興都留守司。此外,還有統轄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和庫頁島的奴兒干都司,在政教合一的青海、西藏地區設置有烏斯藏、朵甘二都司(實際控制為當地宗教首領八大法王分轄各政教中心的寺院,還有各諸侯家屬封地),另有置於今甘肅、青海交界地區的哈密、曲先等衛,以上均屬羈縻性質,與內地的都司、行都司性質不同。

明朝實行一省分置都、布、按三司的制度,原為防止地方權力集中。宣德後開始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總督和巡撫的名義督撫地方行政。景泰朝之後成為各省常制。總督主要署理軍務,分短期與長期兩種。巡撫主理民政,每省皆有,有的一巡撫轄兩布政使地,如正統年間和山西河南巡撫。有的一省一巡撫。有的一省幾巡撫。如北直隸有順天巡撫(駐遵化)、保定巡撫(駐真定,今河北正定)、宣府巡撫(駐宣府鎮,今河北宣化,一度兼領山西大同府)三巡撫;南直隸有兩巡撫:應天巡撫(駐蘇州府,今江蘇蘇州)、鳳陽巡撫(駐淮安府,今江蘇淮安楚州)。有的在幾省交界處設置一巡撫,如南贛韶汀巡撫就越江西、廣東、福建三省。

明代的行政區劃設置大體符合山川形便之處,但仍有一些不合理之處。如南直隸就地跨淮北、淮南、江南三個地區。而嘉興、湖州、杭州三個太湖流域的府卻被劃入浙江省,與同為太湖流域的蘇州府分離。而河南省也占據了局部的黃河以北土地。貴州省呈現中間窄兩邊寬的蝴蝶狀。根據《明史·地理志》記載,終明一朝有府140,州193,縣1138。而根據《明史·兵志二》記載,明有衛493,所359。此外,明還設置了介於省和府、縣之間的道。道分為分守道和分巡道兩種。明代並改元的路為府,以稅糧多寡為劃分標准。糧廿萬石以上為上府。廿萬以下十萬以上為中府,十萬以下為下府。

清初為便於統治明代故土,清世祖仍沿用明制15布政使司,只是改北直隸為直隸,南直隸為江南布政使司,即廢除了南京為國都的地位。康熙初,改布政使司為省,因認為全國區劃為15省,其制過大,所以分湖廣為湖南、湖北兩省,分江南為江蘇、安徽兩省,分陝西為陝西、甘肅兩省,全國共為18省。

在邊疆,清王朝施行與內地不同的行政區劃,乃由中央設轄區,委派重臣,如在東北地區設奉天(盛京)、吉林、黑龍江和在外蒙古設烏里雅蘇台、在新疆設伊犁5個將軍轄區,在西藏、西寧設辦事大臣轄區,以及由中央理藩院直接管轄的內蒙古盟旗,連同內地18省,全國共為26個政區。清光緒十年(1884 年)置新疆省,十三年(1887年)建台灣省,三十三年(1907年)改奉天、吉林、黑龍江三個將軍轄區為省,加上內地18省共為23省。因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簽訂了賣國求榮的馬關條約,台灣省被割讓給日本,所以史稱22省。(圖13)清朝的22省,為中國現代省的政區劃分奠定了基礎。

清代省以下的各級行政區劃單位基本上是沿用明制:省下轄府和直隸州,府下領散州和縣。所不同的有以下幾點:(1)增加了行政區劃單位——廳。這是清代在新開發地區所設置的區劃單位,

有直隸廳和散廳之分,直隸廳與府、直隸州平行,直隸於省,絕大多數不領縣;散廳隸屬於府,與散州、縣相平行,成為最基層的行政區劃單位。(2)在元、明兩代不論是直隸州,還是散州,一般均領縣。(表8、9)在清代省轄的直隸州才領縣,而府轄的州則不領縣。(表10)(3)元、明兩代的行政區劃系統都是由三級和四級系統混合組成,並以省—府—州—縣的四級體系為基本的系統。在清代則是三級行政區劃系統,且以省—府—縣和省—直隸州—縣為主。(圖14 和表10)(4)在邊遠轄區和省,除了在部分農業區

設置府、州、縣外,在內蒙古、外蒙古、新疆、青海以及東北的奉天、吉林和黑龍江,建立盟、旗行政區劃單位。盟相當於內地的府,旗相當於內地的縣。在西藏則設立營。(49)

在清代,直隸廳的地位低於府,但高於直隸州,因此清朝省以下的行政區劃單位的稱呼一般為府、廳、州、縣。據《清史稿·地理志》記載:自清德宗光緒年間置22省,有府、廳、州、縣1700多。

自春秋初至清末,中國古代的行政區劃經歷了萌芽時期、郡縣制時期、州制時期、道(路)制時期和省制時期五大階段,歷時二千六、七百年,有許多方面值得總結、注意。

一、行政區劃的設置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演變。從表11看出,變動是絕對的,穩定是相對的。

二、在行政區劃中,各地區的地位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經濟發達的地區要比不發達的地區地位高。在秦代,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經濟要比秦嶺、淮河以南地區發達,所以在全國一級行政區劃40多個秦郡中佔有30多郡,而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僅有全國四分之一的郡。西晉初,全國一級行政區劃19個州中,秦嶺、淮河之南的地區有7個,佔三分之一強,但多數州依然在秦嶺、淮河之北,這與當時經濟中心仍在黃河中、下游的情況是一致的;西晉末,全國21州,秦嶺、淮河之南的地區佔有9個,為七分之三,比例比西晉初高,這與西晉時南方的經濟發展較快有關。到唐代,南方的經濟雖發展較快,但經濟中心仍在黃河中、下游,所以唐初全國一級行政區劃十個道中,秦嶺、淮河之南佔有4個,後來的15道中南方佔有6道。這種狀況在宋代發生了關鍵性的變化,北宋全境一級行政區劃 24路中秦嶺、淮河以南佔有14路。秦嶺、淮河以南地區的最高一級行政區劃單位的數字超過黃河中、下游地區,這在中國行政區劃史上是第一次。這種變化與中國的經濟發展基本上也是同步的,在宋代秦嶺、淮河以南地區的經濟已趕上了黃河中、下游。明成祖以後全國一級行政區劃13省中,秦嶺、淮河以南的地區佔有9 個,而那時雖然政治中心在北京(直隸),經濟中心卻在南方。清朝內地一級行政區劃18省中,秦嶺、淮河之南佔有13省,即佔三分之二,這與當時南方的經濟遠遠超過黃河中、下游的情況是密切相關的。

三、每個時期乃至每個朝代的行政區劃單位都有變化,但變化最大的是最高一級的行政區劃單位。秦漢為郡,魏晉南北朝為州,唐為道,宋為路,元明清為省,實際上元為行省,明為布政使司,清為省。

四、歷時二千多年,經歷五個時期、十多個朝代,中國行政區劃制的最基本單位——縣,始終沒有多大變化。這或許說明,行政區劃制的最基本單位是最穩定的,而最高一級單位則是最不穩定的。

五、愈早誕生的行政區劃單位,隨著時代的發展,有地位愈低的趨勢。如縣是中國最早出現的行政區劃單位,在秦漢降為第二級行政區劃單位,漢以後又降為第三級行政區劃單位;郡在秦漢是最高一級的行政區劃單位,到魏晉南北朝降為第二級行政區劃單位;州在魏晉南北朝是最高一級的行政區劃單位,在唐、宋的道(路)制時期降為第二級行政區劃單位,至元、明、清的省制時期降為第三級行政區劃單位;路在宋朝是最高一級的行政區劃單位,在元代則降為第二級行政區劃單位。

六、行政區劃系統也在不斷演變之中。從表11可見,春秋為一級制,戰國為二級制,秦漢基本上是二級制,魏晉南北朝為三級制,隋代為二級制,唐、宋為三級制,元、明是三級和四級行政區劃混合制,主要是四級制,清代是三級制。可見,在中央集權制的前期,行政區劃以二級制為主;在中央集權制的中、後期,行政區劃則以三級制為主。

清繼承明制度

❾ 元明清時期的行政政區劃原則

原則:
1、地方權力向中央集中
2、地方官吏權利相互制衡
3、地方行政區劃犬牙相入,專防止利用地形割據屬。

行政區劃的原則無非兩個:1、山川形便;2、犬牙相入。

山川形便即依據地形,以天然的山川作為行政區劃的邊界,劃分行政區。這種方法出現最早,也最自然直觀。尤其高山大川兩側土壤、氣候、民風往往不同,這樣劃分減少了同一行政區內百姓出現紛爭,且區內交通便利,便於政令傳達以及經濟發展。目前我國上海以南各沿海省份皆以此原則劃分區域。

山川形便原則雖然有其益處,但容易造成有權勢的地方長官憑險割據,因此又產生了犬牙相入這一原則,使割據的地方勢力無險可守。這一原則秦代就已經出現,到元明清三代時達到頂峰。我國現今的行政區劃大致沿用清代,因此可以看到,陝西省南部不以秦嶺為界而以大巴山為界,江蘇、安徽南部則越過長江進入浙東山區和太湖平原。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