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行政壟斷行為

行政壟斷行為

發布時間: 2020-12-19 07:43:02

行政壟斷的界定

立法沒有對「濫用行政權力」進行一般界定,學者對濫用行政權力的理解相差很大,如有人認為濫用行政權力是一種既沒有超越法定許可權,也沒有違反法定程序,只是動機與目的違法的行為。「行政機關在行使行政權力時,盡管其行為在其職權范圍之內,也符合法定程序,但不符合法律授予這種權力的目的」(吳炯《反不正當競爭法答問》中國經濟出版社1994年版第74頁)。
另有人認為,濫用行政權力是指行政機關的行為既不受實體法也不受程序法的約束,是行政主體「在法定的許可權范圍內,隨意行使擁有的行政職權造成危害後果的行政行為」(王青雲遲玉收.《行政法律行為》群眾出版社1992年版第401頁)。還有學者認為越權行使職權也是一種濫用行政權力的行為,濫用行政權力是指「政府及其所屬部門違反法律規定或者超越授予的許可權和職責行使行政權力」。(孔祥俊張步洪.《反不正當競爭法例解與適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頁)
對濫用權力的不同理解將影響行政壟斷行為的認定。「濫用」可以指「無權而行使」、「超越許可權而行使」和「不恰當行使」行政權力,或者僅指有法律依據但損害了競爭和公共利益的行政權力的不當使用。
第一種意義上的「濫用」包括無法律依據行政和越權行政兩種違法行政以及不當行政。第二種意義上的濫用僅指不當行政,不包括無權和越權行使行政權力,主要表現為自由裁量權的行使上違背法定目的,隨意裁量,處理明顯違背常理。不當行政是一個復雜和困難的認定問題,我國行政訴訟法一般也不審查行政行為的合理性,反壟斷法也不適合審查行政行為的合理性,行政權力行使的合理性問題還是適合通過行政復議和其他「軟」監督(司法建議、社會監督、民主監督等)來實現比較合適,真正民主的內部監督機制要比民主的外部監督制約機制更容易實現對行為的約束和糾正,受到的阻力和抵觸較小。

② 簡述《反壟斷法》規制的幾種壟斷行為及具體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規制的壟斷行為及具體內容如下:

1、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指排除、限制競爭的協議、決定或者其他協同行為。

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達成下列壟斷協議:

1)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

2)限制商品的生產數量或者銷售數量

3)分割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采購市場

4)限制購買新技術、新設備或者限制開發新技術、新產品

5)聯合抵制交易

6)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議

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下列壟斷協議

1)固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價格

2)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

3)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議

2、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指經營者在相關市場內具有能夠控制商品價格、數量或者其他交易條件,或者能夠阻礙、影響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能力的市場地位。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

1)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價購買商品

2)沒有正當理由,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

3)沒有正當理由,拒絕與交易相對人進行交易

4)沒有正當理由,限定交易相對人只能與其進行交易或者只能與其指定的經營者進行交易

5)沒有正當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時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條件

6)沒有正當理由,對條件相同的交易相對人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行差別待遇

7)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

3、經營者集中

1)經營者合並

2)經營者通過取得股權或者資產的方式取得對其他經營者的控制權

3)經營者通過合同等方式取得對其他經營者的控制權或者能夠對其他經營者施加決定性影響

4、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 :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濫用行政權力,實施下列行為,妨礙商品在地區之間的自由流通

1)對外地商品設定歧視性收費項目、實行歧視性收費標准,或者規定歧視性價格

2)對外地商品規定與本地同類商品不同的技術要求、檢驗標准,或者對外地商品採取重復檢驗、重復認證等歧視性技術措施,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

3)採取專門針對外地商品的行政許可,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

4)設置關卡或者採取其他手段,阻礙外地商品進入或者本地商品運出

5)妨礙商品在地區之間自由流通的其他行為

(2)行政壟斷行為擴展閱讀

反壟斷法的任務就是防止市場上出現壟斷,以及對合法產生的壟斷企業進行監督,防止它們濫用市場優勢地位。具體地說,反壟斷法主要有以下任務:

1、禁止卡特爾

經濟學家亞當· 斯密曾經說過,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很少聚集在一起,如果他們聚集在一起,其目的便是商討如何對付消費者。反壟斷法上把這種限制競爭性的協議稱為「卡特爾」。在各國反壟斷法中,上述各種嚴重損害競爭的協議一般得適用「本身違法」的原則,即不管它們是在什麼情況下訂立的,都得被視為違法。

2、控制企業合並

出於維護市場競爭的需要,各國反壟斷法都有控制合並的規定。這種控制的目的不是限制企業的絕對規模,而是保證市場上有競爭者。這方面的法律制度主要是合並的申報和審批制度,即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合並需要向反壟斷法的主管機關進行申報。

3、禁止行政壟斷

行政壟斷在中國當前主要表現為行業壟斷和地方保護主義。行業壟斷即是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濫用行政權力,限制經營者的市場准入,排斥、限制或者妨礙市場競爭。行政性限制競爭行為不僅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而且也嚴重損害了企業的利益。濫用行政權力的行為還為某些政府官員以權謀私和權錢交易提供了機會,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腐敗,損害了政府的形象。因此,反壟斷法應當將反行政壟斷作為一個重要而且非常迫切的任務。

4、禁止濫用市場支配

反壟斷法雖然不反對合法的壟斷,但因為合法的壟斷者同樣不受競爭的制約,它們就非常可能會濫用其市場優勢地位,損害市場競爭,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因此,國家必須對那些在市場上已經取得了壟斷地位或者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加強監督。

③ 行政性壟斷具有哪些特徵

首先,從行為主體看,行政性壟斷行為的實施者是政府及其所屬部門,而非市場中的經營者或競爭主體.這是我國經濟轉軌過程中政府職能轉變尚未完全到位的一種具體表現.由於政府機關與一般經營者相比具有特殊的地位與職能,從而決定了其對競爭的限制與妨礙是嚴重的,而對其進行調整與規制又是有難度的.這就需要在對行政性壟斷進行法律調整時,應結合我國國情,針對其主體特點,進行立法創新,採取與制止經濟性壟斷不同的規制辦法,以實現對行政性壟斷的有效治理.
其次,從形成原因及對競爭的作用情況看,行政性壟斷是行為主體通過行政手段將行政管理權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經濟競爭活動而產生的,它的優勢來源是行政權力,而非經濟性因素.經濟性壟斷則是由市場主體通過參與市場競爭,運用各種競爭策略與手段,獲取市場力量的集中與經濟能力的增長而形成的,它是競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在其整個形成過程中,主體內部的經濟性優勢起著決定性作用,包括規模經濟優勢、專利技術優勢、產品差異優勢、售後服務體系優勢等.一般來說,其在達到非法壟斷之前,多是依靠自己的經濟實力去參與公平的市場競爭,經歷優勝劣汰的考驗,逐步在市場中確立自己的優勢地位,這一形成過程本身充滿了以競爭求生存、求發展的合理因素,即使在達到壟斷之後,也難說就當然的不合理,只是當著主體濫用優勢地位限制競爭的正常進行時,法律才予以規制.而行政性壟斷則完全不同,它始終是由非經濟性的行政權力發揮作用的,其作用的經濟主體往往達不到規模優勢的水平,技術、設備也未必先進,經營的又多是缺乏替代品的產品,於是,就會形成這樣一種狀況:即這些主體本身的經營狀況很可能是低效和落後的,而卻又憑借行政壟斷獲取豐厚的利潤.這一狀況清楚地反映出行政性壟斷對競爭過程的扭曲和對競爭結果的破壞.
第三,從危害結果看,行政性壟斷除具有經濟性壟斷所造成的諸如限制、破壞公平競爭,導致資源配置低效率、經營管理低效率、動態技術低效率等損害後果外,還使市場自身的運行規則屈從於行政干預,喪失其協調生產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整體經濟效益的調節功能,人為設置市場壁壘,阻礙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並助長行業不正之風,增加幹部以權謀私的空間,誘發腐敗,引起人們對政府信任度的降低,甚至導致嚴重的社會隱患與政治危機.

④ 經營者以行政機關強制為由實施壟斷行為有哪些具體表現形式

1、行復政壟斷——政府職能部門運制用手權力搞強制交易要消費者按審定價格購買政府指定產品服務;准某些商品進入所管轄區銷售;授予本企業些業務壟斷權
2、部門行業壟斷——公用部門或其依具獨立位經營者實施強制交易限制競爭行
3、經營性壟斷——企業間搞限價、價格同盟、企業間壟斷市場進行反競爭購並
4、規范自壟斷——某些原認自壟斷部門實際主管部門運用行政手段謀取部門利益行政壟斷部門

⑤ 哪些行為屬於壟斷行為其法律責任是什麼

您好
我知道中國的
,其他國家的還不知,《反壟斷法》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達成並實施壟斷協議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尚未實施所達成的壟斷協議的,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經營者主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報告達成壟斷協議的有關情況並提供重要證據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酌情減輕或者免除對該經營者的處罰。
行業協會違反本法規定,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可以依法撤銷登記。
第四十七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八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實施集中的,由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實施集中、限期處分股份或者資產、限期轉讓營業以及採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九條
對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規定的罰款,反壟斷執法機構確定具體罰款數額時,應當考慮違法行為的性質、程度和持續的時間等因素。
第五十條
經營者實施壟斷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
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濫用行政權力,實施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的,由上級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向有關上級機關提出依法處理的建議。
法律、行政法規對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濫用行政權力實施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的處理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五十二條
對反壟斷執法機構依法實施的審查和調查,拒絕提供有關材料、信息,或者提供虛假材料、信息,或者隱匿、銷毀、轉移證據,或者有其他拒絕、阻礙調查行為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改正,對個人可以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可以處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對個人處二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三條
對反壟斷執法機構依據本法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作出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先依法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對反壟斷執法機構作出的前款規定以外的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五十四條
反壟斷執法機構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執法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⑥ 簡述壟斷行為的概念,構成.

一、壟斷行為的概念

所謂壟斷行為,實際上是一種違反競爭法規定的行為,其目的內在於擴張自己的經容濟規模或形成對自己有利的經濟地位。

二、壟斷行為的構成

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即通常所稱「行政壟斷」。這種行為的主體不是經營者,而是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

根據我國《反壟斷法》規定,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的以下行為是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


(6)行政壟斷行為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反壟斷法》規定,禁止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達成下列壟斷協議:

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限制商品的生產數量或者銷售數量;分割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采購市場;限制購買新技術、新社備或者限制開發新技術、新產品;聯合抵制交易;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議。

根據我國《反壟斷法》規定,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下列壟斷協議:

固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價格;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議。

⑦ 行政壟斷主要有那些例子

一般從宏觀上將行政壟斷分為地區封鎖、行業壟斷、強制交易行為與強制聯合限版制競爭權。行政壟斷行為的實質是行政權的濫用,行政壟斷行為表現形式分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設定權行為和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行為。前者是立法性或抽象性的行政壟斷行為,後者是執法性的行政壟斷行為。前者主要表現為:禁止外地商品進入本地;禁止本地商品流出;對外地商品和服務實行歧視性待遇;對外地商品實行不同於本地的質量、檢驗標准;設定專門針對外地企業和行業以外企業產品、服務的審批、專營制度;通過設定歧視性資質要求、評審要求達到限制和排斥行業以外的個人企業進入本地和本行業;通過設定許可、審批限制外地和行業外組織和個人在本行業、本地的執業活動;用規章、規定限定只能接受本行業、本地區的產品和服務,等等。後者主要表現為:強制購買、強制聯合、限制進入、信息封鎖、非法設卡、濫用技術手段、濫施差別待遇、濫用強制權和處罰權、放縱對外地企業和行業外企業的違法行為,等等。

⑧ 如何理解行政壟斷行為的成因和弊害

壟斷企業是在經過了自由競爭階段以後,大多數企業被淘汰或被兼並,在一個版行業裡面形成了權少數幾個倖存者,於是就迎來了壟斷的階段。這是壟斷的形成過程。
壟斷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到後來的必然結果,當缺乏激烈的市場競爭後,就像一個退役的運動員一樣,會變得臃腫肥胖,缺乏進取心,身體素質也會下降。
行業壟斷,也存在這樣的問題,缺乏進取心,單純追求利益最大化,對科技升級不再關心,競爭力下降,最終在世界上失去競爭力。

⑨ 法律達人進,下列行為不屬於行政壟斷行為的是

這是經濟法上的題
B、某市民政局在向相關困難人群發放補貼時,發放了該市某連鎖超市的兌換券
民政局是政府 即行政單位,他濫用行政權力,發放了該市某連鎖超市的兌換券的行為不是壟斷

⑩ 行政壟斷的主要現象

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著政府機關合法壟斷現象。這些現象包括:
第一,政企合一的體制下特殊產品或者服務專營、專賣行為,譬如郵政局的郵政專營行為、煙草專賣局的煙草專賣行為等,這些帶有壟斷性質的行為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必然會產生變化。對這一方面的問題,可以通過修改專門法,譬如《郵政法》、《煙草專賣法》等來加以解決。
第二,國務院各部委機構改革後,設立的行政性控股公司。這一類公司的設立具有歷史特殊性。事實證明,在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之後,這類公司應當盡快改造,要麼變成行業協會,成為真正的民間組織;要麼成為真正的集團控股公司,承擔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責任。
第三,國務院各部委設立的傳統國有公司。這類公司往往具有特定的經營范圍,在計劃經濟時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些公司由於缺乏壟斷經營的法律依據,所以絕大部分成為了真正的市場主體。只要這些公司不利用行政權力參與市場競爭,那麼就應當允許它們繼續存在。
第四,地方權力機關為了發展特色經濟,促進某些產業或者某個企業的發展,利用紅頭文件的方式,限制外地產品進入,或者阻止本地企業實行跨區域的聯合。對這類現象,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已經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今後只要行政機關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地方部門限制競爭行為加以處理,就可以減少甚至避免此類現象發生。
第五,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行為。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後出現的特有經濟現象。由於國務院將主要國有公司歸並之後,統統交給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所以,國資委擁有資產調撥、企業撤並、人事安排等一系列重大權利。將國有資產監督委員會的行為看作是一種行政壟斷,似乎有些牽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資人,當然可以行使股東的一切權利。但如果不對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權利加以限制,那麼有可能會出現新的行政性公司,破壞市場競爭秩序。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是,制定《國有資產法》,明確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地位,削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撥國有企業資產的權利,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變成一個純粹的監事會,在全國人大授權的范圍內,依法對國有企業進行監督管理。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