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行政執法 » 行政壟斷的定義

行政壟斷的定義

發布時間: 2020-12-17 21:44:11

A. 簡述壟斷行為的概念,構成.

一、壟斷行為的概念

所謂壟斷行為,實際上是一種違反競爭法規定的行為,其目的內在於擴張自己的經容濟規模或形成對自己有利的經濟地位。

二、壟斷行為的構成

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即通常所稱「行政壟斷」。這種行為的主體不是經營者,而是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

根據我國《反壟斷法》規定,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的以下行為是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


(1)行政壟斷的定義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反壟斷法》規定,禁止具有競爭關系的經營者達成下列壟斷協議:

固定或者變更商品價格;限制商品的生產數量或者銷售數量;分割銷售市場或者原材料采購市場;限制購買新技術、新社備或者限制開發新技術、新產品;聯合抵制交易;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議。

根據我國《反壟斷法》規定,禁止經營者與交易相對人達成下列壟斷協議:

固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價格;限定向第三人轉售商品的最低價格;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認定的其他壟斷協議。

B. 民族國家的定義

關於民族定義的一些爭論

瑞士-德國政治理論家J.K.布倫奇利認為民族有8種特質:

① 其始也同居一地

② 其始也同一血統

③ 同其肢體形狀

④ 同其語言

⑤ 同其文字

⑥ 同其宗教

⑦ 同其風俗

⑧ 同其生計(經濟)

孫中山提出形成民族的5個力:

第一血統、第二生活、第三語言、第四宗教、第五風俗習慣

《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

(1)指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各種人的共同體

(2)特指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人的共同體

《韋伯斯特大學辭典》對民族的解釋依次是:

① 由一般表現為共同語言、宗教、習俗等等的假設的血緣紐帶聯結起來的人群;

② 具有相同的慣例、習俗以及社會同一意識與共同利益感的人群;

③ 統一在一個單一的獨立政府之下的一國居民之總體,即國家。

王緝思認為:民族的定義千差萬別,但歸納起來不外是從社會群體的主觀歸屬感和劃分群體的客觀標准兩個不同角度出發,區別民族與非民族。

主觀派代表人物

19世紀法國歷史學家、文學家勒南(Ernest Rennan, 1823-1892):一個民族是一個靈魂、一種精神原則;共同受苦、共同歡樂、共同希望--這些就是造成民族的東西。

英國現代民族學家科本(Alfred Cobban):沒有任何一位民族學理論家能夠從客觀角度提供民族的定義。我們所能提供的最好回答就是:任何一個地域共同體,只要其成員意識到自己是該共同體的成員,並希望保持對其的認同,就是一個民族。

當代英國學者塞頓-沃特森(Hugh Seton-Watson):當一個共同體中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自己構成一個民族,或它們的學位如同已經形成了一個民族時,該民族就誕生了。A nation exists when a signicant number of people in a community consider themselves to form a nation, or behave as if they formed one.

客觀派代表人物

義大利近代民族主義者馬志尼(Giuseppe Mazzini, 1805-1872):阿爾卑士山和地中海規定了義大利民族的界限,範式說義大利語的地方,就是義大利人民的家園。

斯大林的定義也常被引用: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

C. 壟斷和自然壟斷的差別

不是抄一個概念,壟斷包括自然壟斷,自然壟斷是存在規模經濟,也就是成本持續下降。但是傳統經濟學理論認為是U型, 這就是理論和實際的差距,而且經濟學里很難說兩種說法必須一個對,一個錯。 不要用理工科的眼光看經濟理論,而且要經常質疑這些理論,因為經濟學里存在很多不符合實際的理論假設。比如平均成本U型,這就只是一種假設,對有的行業是對的,對有的行業就是錯的

D. 行政性壟斷的概念特點

「行政壟斷」是中國特有的一個概念。
在標准經濟學中,只有兩個術語,一個是「政府壟斷」,一個是「政府授予壟斷」。前者是政府直接行使壟斷權力(比如酒類專賣、煙草專賣),後者是政府將壟斷經營權授予某一個企業。
中國所說的「行政壟斷」實際上就是包括了經濟學的「政府壟斷」和「政府授予壟斷」。
「行政壟斷」最早出現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一位經濟學者在討論社會經濟現象的時候,使用了「行政壟斷」的概念。後來法學界一些學者感覺中國的社會經濟現象有別於西方國家的經濟壟斷,於是借用了行政壟斷的概念,將行業壁壘、地區壁壘、政府限制交易或者強制交易、政府專有交易看作是行政壟斷。其實在計劃經濟時代,條塊分割不僅具有合法性,而且具有必然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憲政體制不同,各個國家都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著行業壁壘、地區壁壘、政府限制交易的情形。解決這些問題主要依靠完善民主憲政體制,通過建立更加有序合理的憲政關系,解決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乃至不同部門之間的貿易障礙問題。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之前,美國各個州的商事法律規則並不一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朝野設立了一系列商事法律規則統一機構,通過起草並且向美國各個州推銷統一的商法典,來消除貿易規則障礙。換句話說,美國聯邦國會並不因為各州存在著阻礙貿易發展的不同規則,便用反壟斷法(或者反托拉斯法)來代替各個州的商業規則。各州都有權根據聯邦憲法的規定製定貿易規則,不能因為各個地方制定不同的貿易規則,而是適用反壟斷法加以制裁。
中國是一個單一制的國家,法律的制定權歸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各個地方機關無權制定民商事基本規則,更無權阻礙全國各地貨物的流通。如果地方部門制定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阻礙商品流通,那麼只能有一種解釋:地方權力機關已經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對地方部門的違法行為,完全可以按照現行法加以制裁,沒有必要在《反壟斷法》中具體作出規定。
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著政府機關合法壟斷現象。這些現象包括:第一,政企合一的體制下特殊產品或者服務專營、專賣行為,譬如郵政局的郵政專營行為、煙草專賣局的煙草專賣行為等,這些帶有壟斷性質的行為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必然會產生變化。對這一方面的問題,可以通過修改專門法,譬如《郵政法》、《煙草專賣法》等來加以解決。
第二,國務院各部委機構改革後,設立的行政性控股公司。這一類公司的設立具有歷史特殊性。事實證明,在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之後,這類公司應當盡快改造,要麼變成行業協會,成為真正的民間組織;要麼成為真正的集團控股公司,承擔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責任。
第三,國務院各部委設立的傳統國有公司。這類公司往往具有特定的經營范圍,在計劃經濟時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些公司由於缺乏壟斷經營的法律依據,所以絕大部分成為了真正的市場主體。只要這些公司不利用行政權力參與市場競爭,那麼就應當允許它們繼續存在。
第四,地方權力機關為了發展特色經濟,促進某些產業或者某個企業的發展,利用紅頭文件的方式,限制外地產品進入,或者阻止本地企業實行跨區域的聯合。對這類現象,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已經作出了明確的規定,今後只要行政機關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地方部門限制競爭行為加以處理,就可以減少甚至避免此類現象發生。
第五,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行為。這是我國改革開放後出現的特有經濟現象。由於國務院將主要國有公司歸並之後,統統交給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所以,國資委擁有資產調撥、企業撤並、人事安排等一系列重大權利。將國有資產監督委員會的行為看作是一種行政壟斷,似乎有些牽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作為出資人,當然可以行使股東的一切權利。但如果不對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權利加以限制,那麼有可能會出現新的行政性公司,破壞市場競爭秩序。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是,制定《國有資產法》,明確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地位,削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調撥國有企業資產的權利,將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變成一個純粹的監事會,在全國人大授權的范圍內,依法對國有企業進行監督管理

E. 壟斷在經濟上是如何定義的

壟斷行業就是行業或市場中只有一個或極少數廠商的情況。而壟斷市場就是指整個行業中只有一個或極少數的廠商的市場組織。政治經濟學書上指少數資本主義企業憑借其控制的巨額資本,足夠的生產經營規模和市場份額,通過協定、同盟、聯合、參股等方法,操縱與控制一個或幾個部門的商品生產或流通,以獲取高額利潤。

壟斷作為一種經濟現象,出現於資本主義社會,是競爭的對立物,又是競爭發展的必然結果。列寧也指出,集中發展到一定階段,可以說自然而然地走向壟斷。因為幾十個大型企業彼此容易達成協定; 另一方面,正是企業的規模巨大造成了競爭的困難,產生了壟斷的趨勢。

(5)行政壟斷的定義擴展閱讀:

壟斷產生的兩大危害如下:

1、行業壟斷導致有效投資不足

壟斷企業能通過壟斷獲得超額利潤,從而妨礙了效率的提高,妨礙了其擴大業務規模的積極性。另外通過行業壟斷阻止社會資金進入該行業,雖然總有資金為利潤引誘通過各種方式「違規」進入,但規模總是有限的。投資不足、就業下降,消費相對疲軟是目前我國經濟運行之中的主要問題。

造成中國現階段投資不足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一點就是很多高利潤的行業都是市場禁入的壟斷行業,這些行業中,壟斷導致低效,造成了這部分利潤反映不出真實的利潤狀況,成為極大的浪費,同時這也極大的挫傷了資本的投資熱情,這樣就造成所謂的「資本罷工」,強化了投資市場低迷。

2、行政壟斷滋生腐敗毒瘤

在當前國內市場出現的大量壟斷行為中,行政性壟斷無疑占據首要位置。由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濫用行政權力所實施的限制競爭行為,稱為「行政壟斷」。行政性壟斷由於行政權力的介入,使得它比自然壟斷、行業壟斷對市場公平競爭的危害性更大。

特別是少數腐敗分子利用具有公共事務管理的權力,如果「給錢」才能辦事,壟斷成了腐敗的溫床,這不僅影響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使政府信用遭到損害,失信於經營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壟斷

F. 行政壟斷的概念·特徵和主要表現是什麼急求,期末考試經濟法的論述題!!

概念:「行政壟斷」是中國特有的一個概念。在標准經濟學中,只有兩個術語,一個是「政府壟斷」,一個是「政府授予壟斷」。前者是政府直接行使壟斷權力(比如酒類專賣、煙草專賣),後者是政府將壟斷經營權授予某一個企業。中國所說的「行政壟斷」實際上就是包括了經濟學的「政府壟斷」和「政府授予壟斷」。
特徵:行為主體是政府及其所屬部門;行政機關違法行政.
主要表現:
從行為作用來看
行政壟斷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1)排除,即在一定交易領域里,使某些對商事主體的經營活動難以繼續進行,包括現實的排除和有發生排除後果的可能;(2)支配,指對商事主體加以制約,直接或間接地剝奪該商事主體在經營活動中自主做出決定的權利;(3)妨礙,即公平競爭的妨礙性,指存在著給公平競爭秩序帶來不良影響的危險性,而不必是已經發生了結果。
從行為性質來看
行政壟斷表現為具體行政行為和抽象行政行為。具體行政行為是國家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政府機關委託的組織或者個人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行使行政職權,針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就特定的具體事項,做出的有關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單方行為。抽象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針對廣泛不特定的對象設定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范的行為。它一般不是針對特定的對象,而是只規定在何種情況下,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的行為規則和權利義務。
政府針對特定相對人做出的限制競爭的決定就是具體行政行為,而針對不特定的多數相對人的影響其競爭的規定、決定等就是抽象行政行為。行政壟斷主要表現為抽象行政行為。即府規發布內容指向不特定的市場主體和市場行為規章、命令、決定等。
抽象的行政壟斷危害更大,現有法律沒有給相對人提供直接的救濟途徑,《行政訴訟法》也不接受針對抽象行政行為的訴訟,到是相對人的經營權受到具體行政行為的侵害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反壟斷法需要針對兩種不同性質的行政壟斷規定相應的救濟措施。

G. 經濟壟斷和行政壟斷的概念

經濟壟斷和行政壟斷的概念:
一、經濟壟斷概念
經濟壟斷是經濟行為主體在市場競爭過程中形成的較強力控制或可以採取的排他性行為。
經濟壟斷所導致的市場准入的限制 ,主要表現為獨占進入市場的機會。而一旦出現了經濟壟斷 ,進入市場的機會就被個別 (或少數 )經營者獨佔了。經濟壟斷的行為者不僅不同他人分享進入市場的機會 ,而且也不與其他經營者分享新的進入市場的機會。
二、行政壟斷的概念
將行業壁壘、地區壁壘、政府限制交易或者強制交易、政府專有交易看作是行政壟斷。
其實在計劃經濟時代,條塊分割不僅具有合法性,而且具有必然性。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憲政體制不同,各個國家都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著行業壁壘、地區壁壘、政府限制交易的情形。解決這些問題主要依靠完善民主憲政體制,通過建立更加有序合理的憲政關系,解決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乃至不同部門之間的貿易障礙問題。

H. 超額利潤的定義

超額利潤(經濟利潤)是指其他條件保持社會平均水平而獲得超過市場平均正常利潤的那部分利潤,又稱為純粹利潤或經濟利潤。

所謂正常利潤,指的是為使廠商繼續從事某種生產經營活動所必需的最低限度利潤水平,亦即總收益等於總成本時的利潤水平。

當某一廠商或因為領先採用新技術,或因為擁有某種市場權力,或因為其他原因而使其成本低於其他廠商或其產品價格高於其他廠商時,它便可能有獲得高於正常水平的利潤,即獲得超額利潤。

超額利潤在競爭性行業中只可能在短期內存在,而在壟斷性行業中,它則無論在短期內還是長期都可能存在。

(8)行政壟斷的定義擴展閱讀:

超額利潤的源泉

1.產品供不應求

這種方式獲得的超額利潤最短暫,也最不穩定。自由競爭市場中供需會自動調節,當出現超額利潤時,其他競爭者迅速加入,供需平衡很快恢復正常,超額利潤消失。這種超額利潤的獲得是很脆弱、不可持續的,競爭者產能大幅擴張、景氣度拐點的出現使超額利潤迅速消失並可能形成虧損。

2.成本領先其他企業

低成本較供不應求獲得的超額利潤穩固。但成本領先戰略更依賴於優秀的企業管理層,對企業的規模、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有著很高的要求。

3.擁有特許經營權

壟斷、商譽、獨占性建立起強大的壁壘,把新的競爭者擋在行業之外,在行業內形成巨大的競爭優勢,使同業難於超越。

I. 經濟性壟斷概念

經濟壟斷源於濫用經濟力的優勢 (包括聯合優勢 ) ,並且 ,其濫用者應是經營者、或經營者的聯合體。實踐表明 ,經濟力的優勢並不必然屬於某一個經營者或經營者聯合體。相反 ,它可以屬於甲經營者 ,也可以屬於乙經營者。甚至 ,屬於本來並沒有經濟優勢的若干經營者組成的聯合體。換言之 ,經濟力的優勢並非具有永久的獨占性。它是在競爭中形成的。問題在於 ,經濟力優勢的佔有者為了保持自己的優勢而採用非競爭的手段 ,不允許他人再與之進行競爭。經濟力優勢濫用的根本特徵 ,是以集中的經濟力或聯合的經濟力支配市場 ,從而有使他人成為經濟從屬者的可能。
經濟壟斷所導致的市場准入的限制 ,主要表現為獨占進入市場的機會。而一旦出現了經濟壟斷 ,進入市場的機會就被個別 (或少數 )經營者獨佔了。經濟壟斷的行為者不僅不同他人分享進入市場的機會 ,而且也不與其他經營者分享新的進入市場的機會。
國家的合法經濟壟斷和諸多公用事業經特許在一定范圍內的壟斷,都需要以行政權來實施並加以保障,這種行政權實施的合法或非法,不可能以法律形式事無巨細地事先予以明定,已為行政和行政權本身的性質和特點使然。任何主體在法律和行政授權范圍內實施的市場壟斷、特許壟斷經營、價格壟斷、限制性行為和干預行為等,應屬合法、正當的行政壟斷;而有關行政壟斷是否在合法授權范圍之內及其是否對競爭構成損害,則需由反壟斷執法機構和法院依法予以認定。
經濟壟斷則不單是個別主體的、私人的非行政壟斷,它也包括國家和國有主體的行政性的經濟壟斷。從中國的實際情況看,國有主體在經濟生活中佔主導地位,無論其是否具有自然壟斷或法律特許壟斷的性質,抑或完全和私人企業一樣參與市場競爭,分割、支配市場,濫用交易實力,採取不公正交易方法等「經濟性」壟斷行為,都不是西方國家所謂的私人壟斷,多有「行政」在背後支持。

J. 論反壟斷法的概念、功能和調整對象

1.反壟斷法的概念
反壟斷法是指通過規范壟斷和限制競爭行為來調整經營者相回互競爭關答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2.反壟斷法的功能
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3.反壟斷法的調整對象
壟斷行為:
1)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經濟活動中的壟斷行為;
2)境外的壟斷行為,對境內市場競爭產生排除、限制影響的。
3)經營者濫用知識產權,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
壟斷主體:
1)達成壟斷協議經營者;
2)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
3)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欲集中的經營者
4)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行政機關或授權的組織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