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收集個人信息的APP
⑴ 40款App收集使用個人信息遭點名整改,你用過這些app嗎
我覺得有的app真的過分了,什麼許可權都要開,有的時候手滑就點上了,其實平時覺得沒什麼的,不就是什麼地理位置,簡訊信息之類的,但是要是做什麼工作的或是談什麼生意的,這樣會不會泄露什麼信息。誰也不知道,就算我不是什麼有重要信息的大佬,但是這種侵犯隱私的行為,我還是非常反對的。
還好現在手機都會設保護機制,app要是想獲得什麼許可權是要機主的許可的。這點還是非常好的,希望那些app開發好自己的功能,不要再沒有用只會敗好感的事上做文章了。app更新換代這么快,要是用戶口碑太差,就等於要不行了。所以各大app好好整改吧!
⑵ 對於違規收集個人信息app,國家如何處罰這些公司
會對這些公司給予警告並罰款,如果涉及倒賣他人信息的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⑶ 250款APP超范圍收集用戶信息,都有哪些違規的APP
根據公安部的「凈網2019」專項行動和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和市場監督總局,關於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專項治理行動部署,各地公安機關持續開展超范圍收集用戶信息,APP清理整治專項行動,對8月份,共監測發現250款APP,存在超范圍收集用戶的信息行為。
同時我們在下載APP時,對於那些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的APP,要學會拒絕給多餘的許可權,如果超范圍收集許可權,要學會拒絕下載並且刪除,保證我們自己的信息安全。
⑷ 有哪些APP都涉及違規收集用戶信息
隨著社會的發展,目前已經是網路時代,我們無時無刻都在使用網路,網路的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了,增強我國發展地位,促進信息系統的發展,使信息傳播更加迅速,讓社會發展更好。實行網路時代,便利與人們生活,提高人們生活質量,解決了傳遞信息慢的問題。它方便快捷,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讓人們學習更多知識。便於交流,學習。便於我國經濟發展。
互聯網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有著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們也要保護好自身信息。互聯網的法律法規在不斷完善,規定也越來越細化,發展也越來越好。但要記住,千萬不要輕易把身份信息傳在網上,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⑸ App因個人信息收集使用問題被通報,這種情況通報多次,為何屢禁不止
因為這背後有很大的利益,不法分子通過APP收集個人信息,然後用這些信息進行販賣。有些人覺得這中間的利益相比懲罰大很多,所以值得去冒險做違法違規的事情。很多人總是有僥幸的心理,覺得被通報之後,先整改整改,整改通過之後,再偷偷的收集個人信息。即使哪一次運氣不好,被抽查到那再次整改就可以。 也希望有關不能能夠加大懲罰的力度,讓他們知道違法收集個人信息是非常嚴重的,不敢在去做這種違法的事。有些APP會收集手機瀏覽信息,比如說在網上購物,他們就可以知道經常瀏覽那哪些物品,知道你有需求,就會通過軟體向你推銷此類的物品,以此來獲利,這裡面的廣告利潤非常大。記得有一次我在搜索了一個榴槤蛋糕,然後登錄很多個軟體,就向我推薦榴槤蛋糕,說明這些軟體都偷偷的讀起了我手機的使用記錄。
⑹ 建議嚴懲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app,你覺得現在的個人信息還安全嗎
對於嚴懲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app的提議,我個人是舉雙手支持的。因為在我看來,現在的個人信息其實並不是很安全,有太多渠道會消漏自己的個人信息了。在這里我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分別是手機泄露、快遞泄露。
除了手機泄露和快遞泄露外,還有其它的一些渠道也會泄露人們的個人信息。由此可見,現在的個人信息其實並不安全。這也是為什麼在看到建議嚴懲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app的提議後,我會立刻支持的原因之一,因為這個提議可以讓我們的個人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變得更安全。
⑺ 對於哪些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的app,國家有哪些處罰措施
對於哪些違趟集個人信息的app,國家有公安網監在管,所有的違法罪狀,都是按實際現實中的法律法規入刑的,就是說網犯跟實犯是同罪的。
⑻ 什麼樣的行為叫做手機app收集個人信息
所謂收集個人信息,就是通過網路,在程序後台將用戶資料上傳到主機上的行為。
那麼上面說的第一條,肯定收集不了信息。
第二條如果開放所有許可權,又打開網路連接,那在手機上的所有個人信息都能收集,就看程序的設計者想干什麼了。正規的程序首先會告知用戶,會收集那些信息,做什麼用,也能讓用戶自己關閉不想上傳的資料。而且為了維護雙方利益,進入程序前會有協議讓用戶瀏覽並確認。
而一些惡意軟體,就會在後台默默收集一切用戶信息,將收集到的信息倒賣,或做違法的用途。
因此收集個人信息是大部分手機的行為,有的信息還是執行程序必須要的,這屬於正常的行為;還有惡意盜取個人信息的屬於違法行為。
綜上所述,區分手機收集信息行為,不是按以上二條來看的。
⑼ 國家標准APP按規定收集個人信息,這對保護個人隱私有什麼幫助
連12306買票都需要授權訪問相冊才能使用。去年11月28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了《100款App個人信息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報告》,報告顯示,100款App中,超過九成App列出的許可權存在涉嫌「越界」,即存在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問題。
• App不得收集與所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 對外共享、轉讓個人信息前,App應事先徵得用戶明示同意。當用戶不同意,則不得對外共享、轉讓用戶個人信息。
• App不得收集不可變更的設備唯一標識(如IMEI號、MAC地址等),用於保障網路安全或運營安全的除外。• 用戶明確拒絕使用某服務類型後,App不得頻繁(如每48小時超過一次)徵求用戶同意使用該類型服務,並保證其他服務類型正常使用。
• App應對其使用的第三方代碼、插件的個人信息收集行為負責。第三方代碼、插件收集個人信息視同App收集,App應防止第三方代碼、插件收集無關的個人信息。如第三方代碼、插件自行向用戶明示其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圍,並徵得用戶同意,則第三方代碼、插件獨立對其個人信息收集行為承擔責任。
也就是說,公司再用戶的同意下收集了用戶信息,如果公司因管理不善或被黑客攻擊導致用戶數據泄露,公司要為此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