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縣違規
『壹』 內鄉縣國土資源局
內鄉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地理坐標為北緯32°′~336°36′,東經110°34′~112°09′。東連鎮平縣,西鄰淅川縣、西峽縣,南接鄧州市,北依嵩縣、南召縣。全縣共轄10鎮6鄉289個行政村和8個居民委員會,384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70萬人。地形呈南北條狀,南北長85公里,東西寬54公里,總面積246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6萬畝。
聶興宗 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
范保定 黨委委員、副局長
王炳華 黨委委員、副局長
劉光旭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張懷江 黨委委員、主任科員
岳義磊 黨委委員、主任科員
李國志 正科級幹部
陶貴法 正科級幹部
郭同先 主任科員
馬桂麗 副主任科員(女)
聶興宗簡介:內鄉縣趙店鄉人,1956年11月出生,漢族,1976年2月參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文化程度。1984年4月~1986年5月,任解放軍內鄉縣武裝部軍事科參謀;1986年6月~1990年3月,任內鄉縣人民武裝部軍事科參謀;1990年4月~1991年3月,任內鄉縣城關鎮人武部副部長;1991年4月~1999年3月,任內鄉縣城關鎮人武部部長;1999年4月~2002年4月,內鄉縣湍東鎮副鎮長;2002年5月~2007年8月,任內鄉縣國土資源局副局長;2007年9月至今,任內鄉縣國土資源局黨委副書記。
【機構設置】局機關內設辦公室(信訪股)、法規監察股、規劃調控股、財務審計股、耕地保護與土地利用股、用地審批管理股、地籍地政管理股、測繪管理股、地質環境與勘查儲量股、礦產開發管理股10個股室。下屬1個正科級事業單位,即地質公園管理處;8個股級事業單位,即土地監察大隊、地價評估事務所、地產交易所、土地測繪隊、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年租金徵收管理辦公室、土地儲備中心、礦產資源開發服務中心;轄16個國土資源所和8個地礦管理所。局系統現有幹部職工254人,其中離退休人員22人,在職工作人員232人。現有171個行政和事業編制,其中,行政編制18個,事業編制153個(鄉國土資源所財政全供編制48個,定補事業編制5個,自收自支事業編制100個)。
【土地資源】截至2010年年底,內鄉縣土地總面積230483.85公頃。其中耕地60321.22公頃,園地5748.52公頃,林地125355.16公頃,草地9037.92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3896.12公頃,交通運輸用地3239.43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7856.14公頃,其他土地5029.34公頃。農用地207487.38公頃,建設用地21086.72公頃,未利用地1909.75公頃。
【耕地保護】2010年,縣政府出台了內政〔2010〕20號文件,將補充耕地項目財政補助標准,從2005年的1000/元畝提高到2000~4000/元畝,調動了鄉鎮、村組、民間投入項目的積極性。2010年組織實施補充耕地項目兩批235公頃,通過省市驗收批復203公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合理布局調整36.75公頃,為內鄉縣耕地補占平衡工作奠定了基礎。簽訂了縣鄉兩級耕地保護目標年度責任書64份,更新了縣級耕地保護宣傳標志,組織申報了內鄉縣2010年災毀復耕項目763公頃,爭取省級投資1140餘萬元項目批復,為加大農業基礎建設、改善生產條件、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做出了新的努力。2010年,內鄉縣耕地保有量65011公頃,其中耕地60321公頃,按耕地管理的可調整地類4690公頃;基本農田面積55428公頃(其中,水田366公頃、水澆地4908公頃,旱地48681公頃,其他1743公頃),保護率達85.26%。
【國土資源規劃管理】截至2010年底,縣轄十五個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全面完成,同時獲南陽市人民政府批准;《礦產資源規劃》也已經南陽市國土資源局初審通過。2010年,共完成寶天曼國際養生谷項目、華興礦業項目等建設用地預審51宗,為內鄉縣項目用地提供保障。認真落實建設用地執行規劃情況認定,2010年共出具各類規劃執行情況認定83宗,包括衛片執法檢查地塊的認定等,為內鄉縣國土資源監察大隊依法處理違法違規用地行為奠定了基礎。
【土地利用管理】2010年,積極盤活存量建設用地,依法收回閑置國有建設用地4宗,共計50.29畝,並納入縣土地儲備庫,為今後面向社會公開出讓打下基礎。
積極加大國有建設用地出讓力度。2010年,共掛牌出讓土地33宗,面積703536.03平方米。其中:工業用地8宗,面積217367.71平方米;住宅用地13宗,面積221771.49平方米;商業用地9宗,面積169520.67平方米;商住用地1宗,面積61545.46平方米;娛樂用地2宗,面積33330.7平方米。
【地籍管理】2010年,嚴格按照省、市土地調查決戰年的要求,積極組織,認真開展好二次土地調查工作。2010年底,農村部分調查工作包括基本農田調查工作、資料庫建設工作等已全部完成,並通過了省、市專家組的預檢。城鎮地籍調查部分,已完成縣城30平方公里的布點埋石以及控制測量工作,權屬及細部測量工作也全部結束,鄉鎮政府所在地行政村、自然村地籍調查工作已全部結束,資料庫已建設完畢,行政村、自然村地籍調查外業工作已完成80%。
2010年,為改變以往在發證中出現的慢、亂現象,內鄉縣國土資源局專門報請內鄉縣人民政府下發了內政(2010)23號文件,進一步規范土地登記工作,積極為企業、為群眾服務。全年共頒發土地使用證305本,其中國有土地使用證127本,集體土地使用證160本,他項權利證書18本。
截至2010年底,共處理土地權屬爭議案件3宗,依法確權4宗;受理注銷登記案件1宗,事實均已查清,已報縣政府審查;參加行政訴訟案件5宗,行政復議7宗。
【建設用地管理】截止2010年底,共爭取新增建設用地指標1210.2315畝,保障了內鄉縣重點項目用地的需求;積極組織建設用地審批報件,全年先後編制8個批次的城市和鄉鎮用地報件,共計徵收土地4044.375畝,涉及用地項目18個。同時,為13個違規違法用地建設項目補辦了徵收土地報批手續,實現了內鄉縣在2010年度違規違法用地檢查中不被約談不被問責的工作目標。積極領取2009年度兩個城市批次用地批復,保障重點項目順利實現招拍掛供地;全年共劃撥國有建設用地3宗69.98畝。
【礦產資源概況】截至2010年底,全縣已發現有用礦產三十一種。其中金屬礦產有金、銀、銅、鉛、鋅、釩、鐵、錳礦等8種;非金屬礦產有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水泥配料用頁岩、矽線石、石墨、硅灰石、方解石、白雲岩、大理岩、花崗岩、玄武岩、石灰岩、陶粒頁岩、鉀長石、海泡石、藍石棉、高嶺土、石英岩、建築用砂、磚瓦用粘土、石煤、磷礦等23種。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礦產15種,已部分探明或初步查明礦產8種,大致查明的礦產15種,礦產地達110餘處。查明資源儲量較大,而且在礦產開發利用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優勢礦產有:多金屬、水泥灰岩、飾面大理石、石墨、飾面花崗石、建築石料等。查明資源儲量大,品種與質量在省內比較少見的特色礦產為:玄武岩、陶粒頁(泥)岩、矽線石、釩礦等。
【礦產資源管理】2010年,按照國務院、省、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強力開展礦業秩序整頓工作,嚴厲打擊無證開采、以采代探、越界勘查開采和非法轉讓礦業權等違法行為。先後共組織專項治理活動3次,參加人員近300人次,動用大型機械30多台次,拆卸非法采礦機械20多台,查處無證采礦22起,炸毀充填井(坑)3處,關閉取締污染環境、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的礦點12個。
嚴格按照《行政許可法》和《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自查和糾正,大幅度提高礦業權准入條件,嚴格審查采礦申請人的資質要件,凡不符合國家規劃、產業政策、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不提交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及地質災害評估報告等法定要件的,一律不予批准;對規模小、生產技術落後、經濟效益低下的礦點逐步進行了關閉、取締,逐步實現全縣礦業權審批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
加強對資源開發行為的日常監督管理,2010年,結合年檢工作對違規采礦行為的礦山企業進行了查處,查處越界采礦1起,追繳資源補償費、采礦權價款7.5萬元。通過年檢,使礦山企業遵守礦產資源法律法規的自覺性進一步得到提高,詳細掌握了各礦山企業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進一步提高了礦政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以及工作經驗,為今後的資源管理工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信訪工作】2010年,共受案121起,其中人訪202人次,64件,涉及違法佔地47件、非法交易4件、非法采礦3件、破壞耕地1件、政策咨詢5件、權屬糾紛4件;信件57件,其中省轉10件,市局轉19件、縣信訪局轉16件、局受信件11件。截止2010年底已結案121件,結案率達100%,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0%以上。
【執法監察】2010年,共查處國土資源違法案件153宗,查結146宗(其中礦產資源違法案件22宗),涉案土地面積847.36畝,拆除違法建築物5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90宗,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10宗,移送紀檢監察機關8宗,受到黨政紀處分4人,切實有效地打擊了國土資源違法行為。
【重大事件】2010年2月21日,被中共內鄉縣委、內鄉縣人民政府評為服務十二大產業工作先進單位;2010年2月23日,被中共內鄉縣委、內鄉縣人民政府評為2009年度目標管理先進單位、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2010年3月20日,被南陽市國土資源局評為2009年度完成責任目標先進單位;2010年3月23日,為了加強全縣國土資源的管理,以縣政府文件出台了《關於加強國有建設用地出讓工作的意見》、《關於加強耕地後備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意見》、《關於加強中心城區土地儲備工作的意見》、《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用地管理的意見》、《關於進一步規范土地登記工作的通知》、《關於轉發南陽市開展2009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及違法違規用地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關於印發內鄉縣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警示約談辦法的通知(試行)》;2010年3月25日,被內鄉縣人民政府評為2009年度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先進單位;2010年3月26日,經縣局黨委研究決定,在全縣開展國土資源違法違規行為排查整治工作;2010年3月30日,為了有效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加強對采礦權人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監督管理,維護持續穩定的礦產資源開展秩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決定進一步加強礦山企業礦產開發年度檢查工作;2010年4月,被南陽市國土資源局評為2009年度政風行風建設優秀單位;2010年4月20日,被中共內鄉縣委、內鄉縣人民政府評為維護社會穩定先進單位;2010年4月26日被內鄉縣人民政府評為2009年度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先進單位;2010年5月5日局系統黨員幹部廉潔從政集中教育活動全面啟動。2010年5月5日,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成立。2010年5月6日,全面開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領域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活動;2010年5月12日,內鄉縣汛期地質災害防治應急指揮部成立;2010年6月9日,被內鄉縣人大常委會授予2009年度「人民滿意單位」榮譽稱號;2010年6月28日,縣局黨委被內鄉縣委評為先進「五好」基層黨組織;2010年9月15日,根據市局安排部署,突出重點,嚴厲打擊,標本兼治,注重實效,集中開展嚴厲打擊礦業非法違法行為專項行動;2010年10月10日,根據市局統一安排,組織開展2010年度探礦權檢查,加強了探礦權的監督管理,依法規范了探礦權人的地質勘查行為,鞏固了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秩序成果;2010年11月11日,縣局成立開展「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及辦公室;2010年11月16日,被內鄉縣人民政府評為2009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單位。
(王麗)
『貳』 南陽市國土資源局
南陽位於河南省西南部,與湖北、陝西兩省接壤,地理坐標為北緯32°17′~33°48′,東經110°58′~113°49′。市中心城區規劃控制區394平方公里(59萬畝),建成區約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80萬,建成區土地承載力8888人/平方公里。南陽歷史悠久,古稱宛,是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早在戰國時期,南陽就是全國有名的冶鐵中心,兩漢時有「商遍天下」、「富冠海內」之譽,為全國六大都會之一,有「南都」、「帝鄉」之稱。現轄鄧州市(代管市)、卧龍區、宛城區、方城縣、南召縣、鎮平縣、內鄉縣、西峽縣、淅川縣、唐河縣、新野縣、桐柏縣、社旗縣,共1市、2區、10縣、236個鄉鎮(辦)、4603個行政村,總人口1085萬人,農業人口903萬人,是河南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市。
包建鐸 黨組書記、局長
王保湘 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張清松 黨組成員、副局長
張書玉 黨組成員、副調研員
朱中道 黨組成員、副調研員
劉佳勤 調研員
王中昌 副調研員
張文秀 副調研員
王澤昆 副調研員
張國建 副調研員
包建鐸簡介:1958年9月生,漢族,大學文化,中共黨員。1981年參加工作,歷任南陽日報社總編室副主任、南召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文聯主席、南陽市政府辦公室工交科科長、南陽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南陽市政府副秘書長兼政府機關黨委書記;2007年至今,任南陽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內設辦公室(信訪科)、法規監察科、規劃調控科、財務審計科、耕地保護科、用地審批管理科、地籍管理科、測繪管理科、土地利用管理科、礦產開發管理科、地質環境科、地質勘查儲量科、人事科(機關黨委、離退休幹部工作科)、紀檢組14個科(室);設南陽市土地儲備中心、南陽伏牛山地質公園管理局、南陽市地質礦產宛城管理處、南陽市地質礦產卧龍管理處、南陽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支隊、南陽市地產交易中心、南陽市土地事務所、南陽市土地整理中心8個二級單位。其中,副處級事業單位2個(南陽市土地儲備中心、南陽伏牛山地質公園管理局)。2010年底,在職人員350人,核定編制261人,行政編制44人,事業編制220人,超編86人。
【土地資源】全市國土面積2.66萬平方公里(3976萬畝),佔全省的16.3%。耕地面積1492萬畝,占總面積的37.5%,其中,灌溉水田60.23萬畝、望天田10.11萬畝、水澆地371.42萬畝、旱地1035.12萬畝、菜地14.45萬畝,分別佔耕地面積4.04%、0.68%、24.91%、69.41%和0.96%。人均耕地1.39畝,低於全國(1.41),高於全省(1.22)。耕地中劃為基本農田的有1296萬畝,保護率86.79%,佔全省的12.5%。全市土地承載力為404人/平方公里,低於全省(584),高於全國(136)。耕地承載力為0.72人/畝,低於全省(1.36),等於全國。
2010年底,全市土地利用現狀:農用地3200.69萬畝,占總面積的80.49%,建設用地規模437.08萬畝,占總面積的10.99%,未利用地338.95萬畝,占總面積的8.5%。
【礦產資源】南陽已發現各類礦產84種,佔全省已發現礦種總數的63.6%以上。石油、金礦、銀礦、天然鹼、高鋁三石(藍晶石、矽線石、紅柱石)、石墨、銅、金紅石、玉石、飾面大理石、飾面花崗石、水泥用石灰岩為南陽的優勢礦產,天然鹼、藍晶石、金紅石、銀礦儲量居全國首位,銅礦、石墨礦、藍石棉、大理石儲量居全省第一位,石油、金礦儲量居全省第二位,獨山玉是全國絕無僅有的天然玉品種。
2010年,全市生產礦山企業129家,開發礦種50餘種,年產礦石量715.66萬噸,其中原油年產量172萬噸,國有礦山年產礦石量189.53萬噸,其他經濟性質的礦山企業年產礦石量526.13萬噸。全市礦業總產值1008275.56萬元,比2009年增加192261.16萬元。國有礦山企業工業總產值896157萬元,佔全市礦業總產值89%,其他經濟類型的礦山企業總產值為112118.56。其中石油開采業工業總產值為877618萬元,佔全市礦業總產值的87%。全市從事礦業採掘人數為20484人,國有礦山企業為11819人,其他經濟類型的礦山企業為8665人,從事石油開採的人數為10667人。
【耕地保護】建立了2010年度耕地佔補平衡項目庫,實施後可新增耕地11.8萬畝。土地整理復墾開發項目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2007、2008年兩批13個新增費土地整理項目全部竣工並通過市局驗收。總投資23.67億元、建設總規模150萬畝的渠首土地整治重大項目通過國家、省審批,進入實施階段。土地綜合整治工作進展順利,制定了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管理辦法,完成了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庫建設。新爭取國家、省補助全市新增費2.4億元,主要用於土地整理項目、南水北調移民安置點土地整治和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強化耕地保護責任制度,市、縣、鄉政府和村、組、農戶層層簽訂了責任目標,耕地保護的責任體系日趨完善,各級政府管理土地、保護耕地的責任地位得到強化,耕地保護五項制度得到較好落實,耕地面積持續穩定在99.41萬公頃,基本農田面積持續穩定在86.41萬公頃,連續12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
【國土資源總體規劃管理】市、縣、鄉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全面完成,市級規劃已上報國務院待批,縣、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已分別由省、市政府批准實施。
2010年6月,市級礦產資源規劃通過了省國土資源廳的審查,全市8個礦產資源豐富縣的縣級礦產資源規劃於2010年11月通過了市局初審。
2010年組織召開土地管理預審會議8次,分別對全市371個各類用地項目進行了預審查,預審通過用地項目201個,預審通過率為54%。嚴格規劃和計劃審查。審查上報批次新增建設用地1212.6公頃,審查上報單獨選址項目14個,新增建設用地面積672.4公頃,審查補辦手續項目500.5公頃,涉及新增建設用地496.8公頃。
上報省廳入庫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實施規劃5個,拆舊區總規模324.8公頃,可新增耕地295.7公頃;建新區總規模306.18公頃,佔用耕地237.9公頃。
對全市轄區內的探礦權審批項目和采礦權有償出讓項目進行規劃審查,全年共審查兩權設置項目101宗,其中探礦權項目57宗,采礦權項目44宗。
【土地利用管理】2010年,全市累計處置批而未征、征而未供土地980公頃,已徵收實施並移交國有建設用地54宗294.22公頃,綜合供地率達到100%,列入年度土地供應計劃的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7.88公頃,計劃完成率達到83%,超額完成省定目標。粘土磚瓦窯廠整治成果進一步鞏固,全市累計拆除新建磚瓦窯廠24座,清理晾坯場16個,復墾土地面積306.93畝,有效遏制了粘土磚瓦窯的反彈問題。全市累計供應土地382宗,面積1770.3公頃,成交價款46.9億元,其中,市中心城區累計供應土地102宗,面積289.5公頃,成交價款16.62億元,純收益11.3億元。
【土地儲備和閑置土地處置】建立中心城區大儲備管理格局和工作機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書記任主任,市長任常務副主任,21個機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市土地儲備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市長助理任辦公室主任,以市長令的形式出台了《南陽市土地儲備管理規定》,將中心城區所有新增建設用地全部納入儲備,實施規模儲備、連片儲備、區域儲備,實現了「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的目標。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對中心城區各類閑置國有土地和新增建設用地實施全面儲備的決策部署。全年上報新增儲備土地1.11萬畝,超出下達計劃6600畝,爭取匹配用地指標2453畝,徵收儲備土地1947畝,清理認定閑置國有土地102宗、4759畝。
【地籍管理】2010年,市區約400平方公里內的71個村莊的地籍調查工作外業全部完成並通過省第二次土地調查辦公室預檢。桐柏、內鄉完成了村莊地籍調查招投標工作,唐河、西峽分別完成城郊鄉朱庄村、五里橋鎮北堂村村莊地籍調查的試點工作任務,試點調查成果全部完成並上報省二調辦。
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細化調查工作全部完成,土地權屬界線協議書、土地權屬界線圖等成果齊全。集體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建設用地登記發證工作有序開展,市區共發放臨時土地使用證69本,縣市區共發放臨時土地使用證419本,集體所有權和使用權手續完善部分的發證率分別達到了96%和86.5%。
第二次土地調查各項基礎調查任務全面完成。全市13個縣市區全部完成了農村土地調查及資料庫建設工作,並將二次調查成果統一更新到了2009年12月31日的標准時點,農村部分成果全部通過省二調辦預檢。
全市基本農田調查上圖工作全部完成。國家核查後成果地方復核完善、基本農田上圖成果的調整確認和批而未用土地的調查核實工作完成,成果數據已全部報全國土地調查辦進行國家級匯總。全市市區、縣城(市)區城鎮土地調查涉及的357平方公里、鄉鎮政府所在地土地調查涉及的494平方公里的調查外業工作於2010年上半年全部完成。
【建設用地管理】2010年,全市全年累計上報建設用地166個批次,779個項目,總報批面積3112.5612公頃。為社會保障性住房提供了28.2685公頃用地,為省市重點工業項目提供了972.6367公頃用地,為國家重點交通建設項目提供683.6385公頃用地,為產業集聚區提供553.1292公頃用地。做好省重大建設聯審聯批項目服務工作,為全省聯審聯批項目提供用地1331.0662公頃。建設項目用地主要滿足了南陽姜營機場擴建項目、內鄧高速公路、南陽市利用日元貸款城市環境綜合治理項目沼氣利用子項目公司基地工程、西氣東輸二線南陽至駐馬店天然氣支線工程、永泰紡織、陽光油脂、通宇冶材集團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精煉引流劑等國家省市重點項目用地。
【礦產資源管理】2010年,市政府下發《南陽市重點礦種開發整合實施方案》,完成了省廳部署的重點礦區重點礦種整合實施方案的編制和采礦權整合任務,整合礦區數達到90%。完成礦業權核查任務,全市參加礦業權實地核查探礦權236家,采礦權487家,礦業權總數723家,實地核查礦業權723家。通過核查,完成了全市723個礦業權、723張單個礦業權成果、723份基本情況說明和856個加密GPS控制點的實地核查任務,核查率為100%。全市轄區內甲類礦產礦山儲量動態監測率達到98%,動檢覆蓋達到100%,受到了省廳的通報表彰。編制了《南陽市落實河南省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整合總體方案》,礦產資源整裝勘查工作進入實質性階段。
【地質環境保護】積極開展礦山環境保護工作,對44個礦山企業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方案進行了評審,全市繳存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193.52萬元。扎實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對全市108個地災隱患點進行了逐個排查,淅川、方城、內鄉三縣地質災害防治「十有縣」創建工作通過省廳驗收,並報國土資源部待批。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中期評估,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總體規劃修編基本完成。
【對口幫扶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移民安置工作】提請市政府制訂了《關於加強土地綜合整治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意見》,在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的分配上向移民安置點傾斜,向有移民安置任務的縣市區共撥付資金8530.99萬元,用於土地綜合整治。把有移民安置任務的縣市區作為土地整理項目投資的重要區域,共投資27949萬元,安排項目12個,做到每個有移民安置任務的縣市區都有項目。積極協調縣市區整合縣級財政收取的耕地開墾、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及部分出讓金用於移民新村建設。
【信息化建設】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信息化工作機構和工作職責。設立了規范的門戶網站,門戶網站雙向互動、在線政務處理、信息公開、一站式服務功能基本完善。建成了全市國土資源系統「建設用地動態監督管理系統」和「政務管理系統」,建立了「城鎮地籍管理信息系統」和「地理空間資料庫系統」。制定了本系統涉農信息化政策和規劃,建成了「土地利用現狀資料庫」系統。
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開制度,2010年,對公文全部實行雙簽制,並按規定進行了公開目錄的編制,建立了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台賬。對網站升級改版,增設了政府信息公開專欄,將信息公開目錄、指南及信息公開網上申請表全部向社會公開。
加強政務信息公開制度建設,建立了《南陽市國土資源局政府信息公開指南編制規范》、《南陽市國土資源局信息公開目錄編制規范》、《南陽市國土資源局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等多項制度。
【政務公開】修訂完善了《南陽市國土資源局窗口辦文管理暫行辦法》,將29項行政審批事項全部移交市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國土資源窗口受理。制定了9項配套措施,細化了10項責任追究規定,確保實現「窗口圍著群眾轉,部門圍著窗口轉」的目標。全年窗口共受理報件676件,收費143.03萬元,接受咨詢服務2315人(次)。國土資源窗口連年榮獲「紅旗窗口」稱號,得到了市政府、市行政服務中心領導的肯定,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執法監察】認真開展第十次衛片執法檢查,按照國家土地督查濟南局和省政府豫政辦〔2010〕6號規定,對違法用地依法完善了用地手續,已經省政府和市政府補辦用地手續294宗,涉及土地面積5119.63畝(耕地4508.32畝),衛片執法檢查符合補辦用地條件的違法用地全部得到解決。積極做好違法違規用地專項查處整改。全市共查處違法違規用地143宗,面積1501畝(耕地1423畝),立案143宗,結案130宗;收繳罰沒款1505萬元,拆除建築物、構築物30177平方米,沒收建築物27750平方米,復耕土地115畝;提出黨政紀處分建議34人,移送司法機關29人。嚴肅查處各類國土資源違法案件。全市立案查處各類國土資源案件119宗,面積300.6畝(耕地166.2畝),結案114宗,面積278.7畝(耕地144.3畝),結案率95.8%。經過努力,全市年度違法佔用耕地面積不超過新增建設用地佔用耕地總面積的9%。南陽市國土資源局被國土資源部授予「全國國土資源管理系統推進依法行政及『五五』普法先進單位」稱號。
【信訪工作】2010年,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和領導包案制度,堅持局領導每周一接待群眾來訪制度,共接待來訪群眾30餘起。堅持群眾來信局領導統一批閱制度,共批閱群眾來信93封。進行11次矛盾糾紛排查,共排查矛盾糾紛109起,化解99起,化解率為91%。
規范責任追究制度。制定下發了《南陽市國土資源局信訪穩定工作約談辦法》,認真落實督查督辦問責制度,採取明察暗訪、局領導包片包案督查等形式,重點對落實各項信訪工作制度、信訪事項辦理等進行督查督辦。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辦公場所及侯訪大廳面積超出100平方米,《信訪條例》等各項制度上牆,工作人員配備電腦5台,電話2部。
開展特色信訪工作,採取全面督查與專項督查相結合,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等方式,重點督查督辦信訪問題突出的縣(市、區),京、省、市三級立案交辦的信訪事項和省、市領導批示交辦的重要信訪事項。2010年,系統內無越級集體上訪,無集體重復上訪,無個人京省上訪,無赴京非正常上訪。
(許喜發 宋偉)
『叄』 上網的壞處
1.使自控能力差的同學沉溺網中,不能自拔,花費大量時間上網,從而影響學習成績。
2.網路良莠並存,容易接觸不良網頁,如色情、暴力等。又因為中學生常常容易受人影響、自控能力差、分辨能力弱,他們常常會因為網上不良內容而走上犯罪道路。
3.長時間上網容易造成大腦缺氧,從而造成精神萎靡、眼睛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容易造成近視。
4.一些長期長時間上網的學生容易產生孤獨症,整天沉溺於幻想中脫離現實,而當他真正面對社會和人群的時候,就會因為想像和距離的問題產生退縮感,不敢正常與人溝通。
5.許多中學生因為打一些暴力游戲使自己模糊了真人與游戲對象的區別,常常無意識地模仿游戲來對待身邊的人。
6.長期上網需要大量金錢,沒有錢的時候,自控能力弱的人會採取違法的方式,不擇手段地獲取金錢從而走上犯罪道路。
7.網吧這些上網的地方往往是無業遊民、癮君子、罪犯的藏匿地點,在這些地方逗留時間太久往往會出意外,或受人引誘。
8.孩子的辨別能力不強,容易誤入歧途或接受不良思想。
9對眼睛和身體的發育不好。
10.虛擬世界的吸引力很大,即使大人都難以倖免,何況兒童?
11在沒有接受規范的教育和理論前,接受網路理論容易產生嚴重的叛逆心理。
『肆』 淅川縣公路局副局長王國濤涉嫌違法違紀是怎樣處理的
這個上面沒有人知道的,只有司法機關法院的判決才能認定一個人有罪。
『伍』 丹江口哪裡受到了污染情況怎樣
南水北調是事關我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工程。特別是從丹江口到北京的中線工程,更是目前投入最大、難度最大的一條線路。這條線路2003年年底開工,計劃明年年底前通水,十年奮戰,即將收獲;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時刻。但就在這個時候,記者卻聽到了令人震驚的消息:引水工程,是要建好了,可是,工程源頭的水質,眼下卻有變壞的危險。這個問題不能得到及時、徹底地解決,那我們花費那麼大力量、即將建好巨大工程,就將面臨危機。
5月16號,記者來到了河南省淅川縣,就是通過這個核心渠首,丹江口水庫的水被供往北京等地。
位於庫區里的宋港碼頭有大大小小20多家設在漁船上的水上飯庄,記者隨機走進了一家,一個小夥子殺完魚後,隨手就用掃帚將一堆魚內臟直接掃到了水庫里。不僅是魚內臟,記者發現在這些水上飯庄,洗菜、刷鍋、洗碗後的臟水,以及爛菜葉、塑料袋、礦泉水瓶等各種各樣的生活垃圾,都會被隨手扔到水裡。飯庄的人說,周圍的水根本不能吃。
直接被排到水裡的不僅是污水和生活垃圾,記者到船上的廁所看了下,竟然發現從便池孔直接能看到水庫水面,也就是說只要在船上如廁,所有的排泄物也都會直接被排到了丹江口水庫。
水面上垃圾遍布,水庫岸邊以及邊緣淺灘上各種各樣的生活垃圾也遍地都是,綿延了足足有一兩公里。等到汛期漲水以後,這些幾乎都無法降解的垃圾將全部被淹沒在丹江口水庫。
那麼這些給丹江口水庫帶來巨大污染威脅的船上飯庄,是否經過了相關部門的審批?對於這些飯庄的污染情況,當地環保部門說隊伍人員有限,監管鞭長莫及。
以丹江口水庫為中心,南水北調的引水渠首是它出口。可是它已經被違法建設、違規經營的的景區、飯店所包圍、所污染。那麼丹江口水庫的入口如何呢?漢江是丹江口水庫最大來水源,漢江水質直接影響丹江口水庫的水質。
正在排水的是陝西省安康市紫陽縣的一條排污管道,這條排污管道坐落在紫陽縣客運碼頭,當地居民說這也是紫陽縣城最大的排污口之一,這些污水主要來自縣城居民的生活污水,由於當地的沉澱池年久失修。現在這些污水沒有經過沉澱和任何其他處理,就直接排入漢江,除了污水,直接排入漢江的還有糞便。在紫陽縣火車站記者看到,公共廁所旁邊的沉澱池的管道已經破裂,大小便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直接流入了漢江。而紫陽縣的垃圾場,堆滿的垃圾上面蒼蠅亂飛,發出陣陣惡臭,垃圾場的邊緣幾乎延伸到了漢江,一條順山而下的排水溝正好經過垃圾堆。順江而上記者看到每隔幾百米的地方都有排污管道,當地百姓說現在漢江就是紫陽縣城的天然化糞池。
紫陽縣的居民告訴記者,從建縣城開始,紫陽縣就沒有污水處理廠,把污水直接排放到漢江,是當地人多年來的的習慣。現在當地正在建設一個污水處理廠,而這個縣里唯一的污水處理廠還沒有完工。
就這樣在陝西紫陽縣30多萬人每天產生的生活、生產污水就只能直排進入漢江,順流而下,進入湖北十堰市。那麼漢江到達十堰市的情況怎麼樣呢?
5月 18號,記者來到了湖北省十堰市,橫跨市區的神定河,在十堰市匯入漢江,最終將匯入丹江口水庫。從記者在距離市區約4公里的神定河段拍到的畫面上可以看到,水面各種垃圾、動物屍體隨處可見,河底淤積著黑色的淤泥,整個河面散發出陣陣臭味。
沿著神定河記者來到了十堰市污水處理廠,神定河與污水廠的距離只有10多米。在污水處理廠旁當地農民告訴記者,十堰市區的污水通過納污管道,都被送到了這家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而除了通過正常的排污口,向神定河排放經過處理的回收水,其實十堰污水處理廠還有暗道,向神定河直接排放沒有處理的黑色污水。
5月20號中午,記者在沿河調查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個十堰市污水處理廠的暗道排水口,這個排水口隱藏在一塊菜地下,正在向神定河排放黑色的污水,散發著陣陣惡臭,黑色的污水和上游來水在河面形成了明顯的界限,並且將下游很快染成了黑色。
在十堰市政府網站,記者看到了這樣一份2012年7月份下發的《神定河等五條不達標河流綜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這份公開文件中指出:長江水利委員會對十堰市五條河流進行全年,全斷面監測顯示,除官山河之外,其餘包括神定河、犟河、泗河、劍河,四條漢江支流均為劣五類水質。我國的地表水按功能高低分為五類,根據這個分類,五類水意味著只能用於農業用水和景觀用水,而劣五類則意味著連農業灌溉與景觀用水都不達標,而現在神定河裡的劣五類水就這樣通過漢江最終匯入了丹江口水庫。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一期工程,按2000年末的價格計算,總投資就接近920億元,未來最終建成成本一定比這個數字要大。為了保證工程順利進行,河南、湖北,更有34萬百姓拋家舍業、搬遷移民,做出巨大犧牲,這一切都是為了滿足下游1277公里沿線上、20多座大中城市中、億萬同胞最基本的生產和生活需求。
解決問題要靠行動,這行動體現著我們的大局觀、責任感、執行力。打自己的小算盤就不可能解決問題,只有心裡想著國家才能辦好這件事。古人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看來這源頭,不止在山頭,更要在心頭。
『陸』 淅川縣國土資源局
淅川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邊陲,豫、鄂、陝三省結合部,屬秦嶺山系東南余脈的延伸地帶,淅川因丹江(淅水)穿境而過,因沖積成百里平川而得名。淅川縣是國家重點扶持縣、河南省首批擴權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分別與3省、7縣(市)接壤,東鄰內鄉縣和鄧州市,南接湖北省丹江口市、老河口市,西連湖北省鄖縣,北靠西峽縣和陝西省的商南縣。地理坐標為北緯32°35′~33°22′,東經110°58′~111°53′;地勢呈西北一東南走向,西北高,東南低,南北狹長150.6公里,東西寬52.5公里。
淅川歷史悠久。1974年,在滔河鄉發現河南省的第一枚恐龍蛋化石,距今已有1.8億年;1971年,在毛堂鄉出土的化石證明,70萬年前就有猿人在此居住;2010年,在淅川倉房鎮發現舊石器時代「博山」石頁類遺存,說明2萬年以前就有人類活動;2008年,在上集鎮發掘的新石期時期下王崗遺址考證,7000年前就有人類在此居住;在淅川發掘的夏墓、周墓、楚墓和漢墓,說明淅川是楚始都所在地,也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南北文化的交匯地。堯舜時為堯兒子丹朱的封地,春秋時為鄀國;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在淅川設丹水縣,東漢置南鄉郡;北魏始設淅川縣,唐朝時提升為淅州;明朝成化六年復設淅川縣;清朝道光十二年(1832年)改為淅川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升格為直隸廳;民國時設淅川縣;1948年5月解放至今,仍沿用淅川縣。全縣轄2個街道、15個鄉(鎮)(龍城街道、商聖街道、荊紫關鎮、老城鎮、香花鎮、厚坡鎮、丹陽鎮、盛灣鎮、金河鎮、寺灣鎮、倉房鎮、上集鎮、馬蹬鎮、西簧鄉、毛堂鄉、大石橋鄉、滔河鄉),共有520個村(居)委會。
彭碩 黨委書記、局長
張均祥 副局長、地質公園管理處處長
劉景昌 副局長
李健 主任科員
景占清 副主任科員
周沛江 副主任科員
賈亞峰 地質公園管理處副處長
石寶山 副主任科員
彭碩簡介:淅川縣老城鎮人,1961年出生,回族,中共黨員,大專學歷。1980年參加工作,在淅川縣糧食局工作;1984年,任淅川縣糧食局副書記、副局長;1996年,任淅川縣供銷社黨委書記、理事會主任;2003年,任淅川縣糧食局黨委書記、局長;2007年11月至今,任淅川國土資源局黨委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全系統共有行政事業人員291人(其中,財政全供125人,自收自支166人),企業人員26人。內設辦公室、財務審計股、人事教育股、建設用地股、規劃股、耕保股、地政地籍股、地質環境股、勘查儲量股、礦產開發股、土地利用股、政策法規股、紀檢監察室13個股(室);設土地測繪管理中心、土地儲備中心、年租金徵收辦公室、地產交易所、土地測繪大隊、國土執法監察大隊、土地開發整理中心、礦產資源管理站、土地評估所、金地土地開發整理公司10個二級單位;全縣設商聖、龍城、上集、金河、毛堂、荊紫關、西簧、寺灣、香花、老城、滔河、九重、厚坡、倉房、馬蹬、大石、盛灣17個鄉鎮國土資源所。
【土地資源】淅川國土總面積2820.28平方公里,山地佔64.9%,水域佔14.1%,壟崗平地佔21%。其中,農用地面積221341.88公頃(其中,耕地6730.68公頃,園地3954.75公頃,林地99083.14公頃,草地40547.57公頃,其他農用地10445.74公頃),建設用地52502.86公頃(其中,建制鎮用地1720.38公頃,村莊用地12357公頃,工礦用地1606.67公頃,交通用地432.65公頃,水庫水面36186.06公頃,其他200.1公頃),未利用地8183.26公頃(其中,河流水面3202.62公頃,內陸灘頭2628.58公頃,裸地2352.06公頃)。
【礦產資源】淅川大地構造單元隸屬於南秦嶺分區東秦嶺地槽區。區內地層古老褶皺、斷裂發育,岩漿活動頻繁。火成岩和變質岩均有分布,利於成礦,因此礦產資源豐富。全縣礦產資源分布趨勢明顯,主要有兩條成礦帶,北部為金屬成礦帶,南部為非金屬礦成礦帶;礦產種類較為齊全,全縣已發現有8大類、38種礦產資源、600多個礦點;開發利用20餘種,主要開發礦種有金、鐵、砂金、鉛、鋅、銀、銅、石煤、藍石棉、水晶、白雲岩、石膏、水泥灰岩、大理石、花崗岩、虎睛石、黑綠玉、木紋玉、重晶石、蛇紋石等。藍石棉、虎睛石和松香黃大理石儲量居全國第一。
2010年12月,河南省地礦局第一地質勘查院在淅川縣上集一帶釩礦普查項目中,探明釩礦資源100萬噸,提交超大型礦產地1處,占河南省現有釩資源量的1/4。具有較高開發價值的礦種還有石煤、水泥灰岩、花崗岩、大理石、鐵礦石等12種。全縣共有采礦權56個,其中,省發證5個,市發證8家,縣發非金屬礦證43個,分別為鐵礦3個、鉛鋅礦2個、大理石礦17個、河砂4個、灰岩18個、虎睛石1個、石膏礦1個、方解石礦1個、釩礦9個;共有探礦權14個,其中,鐵礦3個、硫鐵礦1個、鉛鋅礦1個、金礦2個、虎晴石1個、多金屬1個、銅多金屬1個、釩礦4個,勘查面積101.2平方公里。
【地籍管理】進一步完善了土地登記程序和土地登記發證審批程序,發放土地使用權證書57本,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43本,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14本;全面完成了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的農村外業調查和內業資料庫建設,調查成果已全部經過了縣級自檢、省市復檢、國家核查確認;大力開展「三項整治」工作,共完成「空心村」、磚瓦窯場、工礦廢棄地整治84.6975公頃;2010年,為提出申請的淅川縣鋁業集團等企業和三門峽至淅川高速公路等公共基礎設施、公益事業項目出具了用地初審意見37個,通過省國土資源廳預審1件,面積220.5公頃。
【耕地保護】不斷完善耕地保護制度,明確鄉鎮政府和相關職能單位監管責任。建立耕地佔補平衡制度、補充耕地儲備制度、基本農田補劃儲備制度,實行國土資源管理「承包」責任制,把全縣2820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劃分成58個承包區,每個區由縣局機關股室和鄉鎮國土資源所各1名工作人員承包,負責區域內的基本農田保護、土地法律法規宣傳、違法違規巡查等方面工作,切實糾正違法違規佔用基本農田、隨意變更土地用途等突出問題,使耕地保護由數量管護向全面管護轉變,實現了連續11年的耕地佔補平衡。
【保護基本農田】開展基本農田保護區設立、資料歸檔和目標責任制簽訂,將基本農田保護落實到村組、地塊。全縣基本農田保護面積55073.9公頃,劃定15個基本農田保護區,落實保護塊3282個,穩定在市下達55000公頃以上,保護率為85%。
【土地整治】實施了國家投資3029萬元的寺灣、厚坡土地整理項目,以及投資2755.18萬元的九重、厚坡土地整理項目。其中,寺灣、厚坡土地整理項目涉及11個行政村,總面積1897.72公頃,新增耕地2827.5畝;九重、厚坡土地整理項目涉及4個行政村,總面積1124.7公頃,新增耕地34.45公頃。這兩個土地整理項目已竣工,通過省、市驗收。藉助國家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資金傾斜政策機遇,成功爭取了國家級南水北調渠首40萬畝重大土地整治工程項目,該項目總投資87241.69萬元,建設規模22534.47公頃,可新增耕地2402.06公頃,計劃分5年實施,2010年度任務正在施工建設中,2011年度工程任務規劃設計編制、評審工作業已完成。其中,2010年度項目區位於厚坡、香花兩鎮,涉及厚坡鎮柏扒、饒營、盧咀、後街、前街、唐灣、李寨、前河9個行政村和香花鎮周溝、桑苗場、黃庄、香花4個行政村,項目總投資1.01億元,總規模3504.4公頃,預算投資9840.03萬元,項目實施後可新增耕地369.47公頃;爭取到的2010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安置點土地整理項目,省下達項目資金613.6萬元,項目的踏勘、選址、測繪、規劃和預算工作已經完成;上報城鄉建設增減掛鉤入庫141宗、411.52公頃,已立項48宗、100.77公頃,組織實施2批次、131.77公頃的掛鉤項目。省廳已對下批掛鉤規劃作了批復,建新區用地手續正在組織報批之中;上報土地開發整理復耕項目237宗、1656.84公頃,已完成老城項目區386.24,新增耕地324.59公頃,盛灣等3鎮的145宗、810.8公頃項目正在進行規劃設計。
【集約節約用地】嚴格按照縣重點項目聯席辦公會議制度,規劃建設渠首移民安置循環經濟區和縣城機械製造產業聚集區,不斷提高投資強度和土地利用率,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新劃定標准廠房建設區500畝、建設標准廠房4.2萬平方米,有效緩解了用地矛盾,初步破解了發展難題。
【建設用地管理】一是提前介入,主動服務。年初對有用地意向的30餘家重點企業開展摸底調查,全面掌握項目的規模、用地面積及使用方向,為項目下步順利推進、及時報批和順利落地提前謀化、超前服務、及時報批,保證了內鄧高速、鋁業集團技改項目、縣醫院遷建等重點項目能夠「落地」實施。二是用地指標有效保障。在爭取省、市重點項目用地指標匹配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解決用地指標不足。全年已上報掛鉤入庫項目141宗,立項48宗,入庫面積411.52公頃;組織實施2批次、131.77公頃的掛鉤項目。省廳已對淅川縣二批掛鉤規劃做了批復,建新區用地手續正在組織報批之中,基本保障了縣內發展用地需求。三是盤活低效閑置用地。盤活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利用建設用地100多公頃,舊城改造和破產倒閉企業騰地近50公頃,解決了城市發展和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建設用地需求。四是加強土地收儲。堅持市場對資源配製導向,共收購儲備城區黃金地段土地200公頃,對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實施招拍掛出讓,成功掛牌出讓工業用地10宗,為企業建設用地提供了有力保障。五是用地報批快速有效。全年,報省政府批准城市和鄉鎮建設用地11批次、58宗、102.5454公頃,呈報南陽市政府審批村鎮建設農用地轉用4批次、78宗、40.4792公頃。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淅川縣聘請河南大學環境規劃學院作為技術依託單位,投入資金65萬元,在1999年編制第一輪規劃成果的基礎上,著眼於淅川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土地資源實際,按照重點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鎮體系規劃、產業規劃以及重大基礎建設規劃的相互銜接,著重搞好空間布局、用地規模和建設時序的關系,統籌規劃修編。經過多次按照行業技術和指標要求進行修改完善,2010年12月,淅川縣鄉兩級規劃修編全部修編完畢。淅川縣這次修編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劃時間為2006~2020,總體規劃各項指標均達到了科學、合理要求,符合淅川實際,具有很高的前瞻性、引導性和實用性。
【經營性用地】積極探索和規范土地出讓、收儲新機制,嚴格按照土地「招拍掛」出讓程序。2010年,共完成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拍掛」出讓13宗、722.77畝,土地使用權出讓總收益達1.68億元。其中,工業用地出讓10宗,經營性用地出讓3宗。特別是位於淅川中心市場的出讓地塊,早在2004年,淅川縣委、縣政府就提出了規劃和開發中心市場的設想,縣國土資源局曾於2008年4月和6月兩次公開掛牌出讓,起始價3000萬元,後調整為2560萬元,因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無人參加競買而流拍。2010年1月29日,在淅川國土資源局的精心組織運作下,共有縣內外5家企業參與競買,經過現場15輪的激烈競價,最終以4950萬元的價格成交,其單位面積地價創下淅川土地出讓歷史新高。
【土地收儲】對上年度收儲的5宗、445.02畝進行拆遷、凈地處理;經過市場調查、反復論證,以全縣「城建百日會戰」活動為契機,對上集、金河、九重、厚坡、龍城、商聖6個鄉(鎮)街道,17個村組的17宗、1848.97畝土地進行了收儲。全年共徵收國有土地年租金51萬元。
【評估、交易】全年共評估土地32宗,評估總面積948萬平方米,評估總價值3.2億元。分別為企業抵押貸款16宗,「招拍掛」出讓及權益價評估10宗,為南陽市中級法院、縣「雙清辦」、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大隊辦理違法用地提供價格參考5宗,為企業核定資產提供價格參考1宗;完成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11宗,抵押土地面積41400平方米,抵押金額70000萬元;辦理土地使用權租賃、登記2宗,面積1200平方米;辦理土地使用權轉讓1宗。
【測繪工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頒布8周年之際,在淅川縣電視台設立宣傳板塊和滾動字幕,主要街道懸掛50餘幅宣傳橫幅,編發公益簡訊萬余條,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強化地圖市場的日常監管,出動執法人員150餘人次,多次對全縣衛星導航、地理、地圖、測繪等單位進行檢查,建立相互支持配合機制,杜絕和控制了有問題地圖流入市場。淅川共審核申報4家測繪單位,分別是淅川縣丹陽土地測繪隊(丙級)、淅川縣水利工程測繪設計隊(丙級)、淅川縣隆昌房產測繪站(丁級)、淅川縣丹陽勘測規劃服務中心(丁級);2010年,嚴格實行測繪單位測繪任務備案規定,測繪系統共備案26宗,總面積20.9平方公里,總價值116萬元,所備案的產品質量全部符合要求,維護了全縣測繪市場秩序。申報了淅川縣基礎測繪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數字淅川」正在實施,預計2011年竣工。完成了測量掛鉤規劃拆舊區1426畝、建新區925畝,用地報批勘測定界21宗、412畝;配合金地土地開發整理公司涉及3個鄉(鎮)的15000畝荒草地的整治地形測量工作;測量淅川災毀耕地6000畝,為及時上報災毀耕地復墾提供了真實、准確資料。
【金地土地開發整理有限公司】2010年5月19日,南陽市第一家由政府注資的「金地」土地開發整理有限公司在淅川縣揭牌成立。該公司隸屬淅川縣國土資源局,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公司主要職能為「造地,整理,增效」,即負責全縣轄區內荒草地、廢棄地、空心村、荒溝、廢棄磚瓦窯等的土地復墾,以及南水北調淹沒區耕地耕作層移土培肥工作;把未利用地變為可耕作的耕地,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和生態環境的土地綜合整治項目;配套道路工程、水利工程、林網工程,提高復耕利用率和產出率,形成新的固定資產和新的生產力。成立後就進行立項、測繪、科研、規劃、招標等工作,實施了老城鎮土地開發復墾項目,該項目涉及老城鎮14個行政村,總投資1265.55萬元、總規模369公頃,項目從10月開工,12月26日順利通過市局專家組終驗,新增耕地324.84公頃,項目受益區人均可增收500餘元。
【非法買賣土地和違法建設專項整治】2010年,為規范城鄉建設秩序,有效遏制違法違規用地,淅川縣出台了《中共淅川縣委淅川縣人民政府關於在全縣開展清理整治非法買賣土地和違法建設工作的通知》,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政委、縣長為指揮長的高規格指揮部,採取打擊開路,集中整治城區和縣域主要公路(上九路、淅西路、金石路、旅遊宋崗路、香嚴寺路等)沿線違法建設整治工作。通過整治,累計處理各類違法建設案件1173起,拆除、制止違法建設活動130餘起,拆除形成事實的違法違規建築37座,處理違法違紀人員132人(其中,處理科級以上幹部6人),刑拘非法買賣土地村組幹部17人,有效凈化了淅川土地利用秩序。
【移民幫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淅川移民工作開展以來,淅川縣共要完成16.3萬人移民搬遷工作,國土資源局出台了一系列幫扶措施,積極服務移民遷安。一是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5個副職領導為副組長的4個分包移民幫扶隊、1個幫扶搬遷工作隊,先後3次組織人員,100餘人(次),到移民幫扶村,按照每人包5戶,將工作隊員定崗定責,逐戶排查,掌握思想動態,了解移民訴求,幫助即將搬離家遠的移民裝車安全遷安。二是成立協調組,進入移民村,對涉土問題及時進行解決,確保移民安心搬遷。三是對縣內安置的2萬移民用地,提前做好用地規劃、測量、選址、預審;四是積極爭取移民安置點土地整理項目,省下達項目資金613.6萬元,已完成項目的踏勘、選址、測繪、規劃和預算工作。
【南水北調中線渠首乾渠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丹江水庫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渠首引水,經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沿唐白河流域和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開挖渠道,在鄭州市附近通過隧道穿過黃河,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自流到北京、天津,年調水規模130億立方米。輸水總乾渠全長1273公里,開口最大寬度413米,底寬10.5米~22.5米,最大挖深47米,水深7.5米~8米。渠道採用全斷面混凝土襯砌,兩側設計4米~8米綠化帶,右側設置運行維護道路,路面凈寬4米,瀝青路面。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淅川縣境內全長14.435公里,總投資約24億元,工期為3年。沿線布置的各類建築物84座,包括16座左岸排水建築物、3座渠渠交叉建築物、河渠交叉建築物6座、3座分水口門、2座節制閘、2座退水閘、33座公路橋、19座生產橋。
【礦政管理】為切實做好礦產資源高效利用,嚴格按照國務院令第150號和河南省政府令第13號,把礦產資源補償費徵收和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監管有效結合,維護好礦產資源國家權益,2010年,共徵收各類規費130餘萬元。深化推動礦產資源整合,制定了《淅川縣礦產資源整合實施方案》,扶優並小,優化礦業布局,調整礦業結構,解決了淅川縣礦山企業存在的礦權分散,采礦規模小、開采方法落後、回採率低和安全隱患大等突出問題。根據國土資源部《探礦權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管理辦法(暫行)》及《河南省礦業權出讓暫行規定》的有關規定,積極做好采礦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2010年6月,出讓建築用石灰岩礦采礦權一宗,該宗礦區位於淅川縣上集鎮楊營村村,礦區面積0.09平方千米,資源儲量675300噸,出讓年限3年。
【礦業秩序整治】2010年,按照「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原則,強化礦產資源管理,積極履行職責,堅持治亂、治散、治本一起抓。先後進行了打擊非法采砂、淘金專項治理、全縣礦山區域治安亂點集中整治、礦山安全隱患專項整治、治理非法采釩冶釩集中活動等大型集中整治行動。全年共出動人員400餘人(次)、車輛150餘次,強制拆除採金船8個,強制靠岸4條,炸毀非法開采礦硐7個,查封釩土800餘噸,遣散民工450人,下達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40餘份,行政處罰12人,黨政紀處分2人,移交司法機關處理2宗。
【儲量動態檢測】按照《淅川縣2010年度礦山儲量動態監督管理實施方案》(淅國土資〔2010〕202號)要求,組織礦產開發股、儲量勘查股等相關人員。對淅川縣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領域進行了一次全面排查,對55家礦山企業和14家探礦權進行實地核查,實地檢查率達到100%,建立了2010年礦產資源儲量動用技術檔案和儲量檢測台賬。在對探礦權核查、督查、年檢工作中,沒有發現無證勘查、非法轉讓探礦權、圈而不探、資源浪費和越界開采現象,各礦山企業勘查單位都能按照設計的礦山開發利用方案進行施工,礦業秩序良好。
【地質災害防治】制定了《淅川縣2010年度地質災害防治預案》,建立了縣、鄉、村、組四級防災網路。積極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對全縣17個鄉(鎮)、街道辦事處,進行了逐一排查,對出現地質災害程度比較嚴重的8個鄉(鎮)、13個行政村的地災點及學校、166戶、1048人,逐戶發放了避險和防災明白卡。編制的《淅川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淅川縣地質環境保護規劃》已全部完成,已經縣政府批准實施。在汛期積極開展地質災害應急值班,指導群眾開展應急避災,確保地質災害不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損失。
【7·24特大暴雨災害】2010年7月23~24日,淅川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襲擊,為淅川縣有歷史記載以來最高,降雨量達到190毫米,淅川多處發生山體崩裂、泥石流、地裂縫等地質災害。據初步統計,截至7月25日7時,全縣共有49826戶、29.47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40.2萬畝,絕收面積14.9萬畝,其中,基本農田7.4萬畝;倒塌房屋9510間;因災損毀道路233千米、橋涵438座;死亡牲畜1.1萬頭、家禽24萬只,直接經濟損失52726萬元。隨著災害一次又一次的來襲,該縣由縣政府牽頭、國土資源局組織,調動人武部、公安局、武警中隊、消防中隊、移民應急大隊等防災搶險力量,組織專業應急搶險突擊隊600餘人,決戰在每一個地災險段。累計救援被困群眾459人,安全轉移群眾4339人,未發生一起因地災造成人員傷亡事件。
【衛片執法】按照國土資源部對2010年度違法用地的衛星監測情況,淅川縣共監測到圖斑203個,面積355.77公頃。其中,合法用地99宗,實測面積80.4公頃;違法12宗,實測佔地面積4.64公頃;實地未變化43宗,40.27公頃;線性工程15宗,172.9公頃(含內鄧高速、x335改線、移民村建設用道路);南水北調中線渠線工程和移民安置用工程33宗,60.53公頃;外縣的飛地1宗(內鄉縣一宗),實測面積0.51公頃。該局對12宗違法用地進行了依法處理。一是對於符合條件、能夠補辦手續的,抓緊督促相關單位及時補辦用地手續;二是對於養殖業用地、佔用基本農田,以及免燒磚廠、石材廠、停車場等臨時用地的必須拆除到位;三是對於礦山用地,無證的必須關停並復墾到位,有證但佔用耕地的,必須停產並復墾到位,確保了淅川縣衛片執法「零問責、零追究」。
【執法監察】進一步完善了政府牽頭的國土執法監管聯席會議制度,充實了由國土、公安、建設、規劃、電業等部門及有關鄉(鎮)參與的國土資源執法聯動機制,繼續實行國土管理共同責任制度,實現國土資源執法由國土部門「單槍匹馬」管理轉變為多個部門「齊抓共管」,形成了「一家管」為「多家管」的執法監察新格局;結合縣委、縣政府組織開展的非法買賣土地和違法建設活動,出動執法人員800餘人(次)、車輛300餘台(次),查處土地違法違規案件512起,下發處罰決定書471份,申請法院強制執行338起,建議行政處分3人次,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12人(次)。縣政府出台了《淅川縣土地違法警示約談辦法》,建立對各鄉(鎮)違法用地預警機制,引起鄉鎮政府對違法用地和土地利用市場日常監管高度重視。按照衛片執法監測到的違法違規用地情況,抓住河南省政府進行專項整治的機遇,積極對違法違規用地完善補辦手續,確保了淅川衛片執法「零約談、零問責、零追究」。
【信訪工作】建立信訪穩定共同責任機制,積極開展國土信訪司法前置審查,對事實清楚的重大案件引入司法渠道,對一般問題明確責任單位限時辦結,妥善化解和處置國土資源信訪問題。加強動態巡查,實行信訪排查月報制、信訪分析制和限時辦結制,快節奏、高效率解決涉土糾紛,保證了排查、化解、穩控三到位,妥善處理化解了一批涉及群眾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維護了社會穩定。全年共接待群眾上訪288起、320人(次),信訪90封(次),投訴電話128人(次),辦理省、市信訪,以及《市長連線》、《行風熱線》、縣信訪局等交辦案件18起,已全部結案,結案率達100%,群眾滿意率達92%以上,實現了無京、省、市集體上訪和惡性集體、個體上訪事件發生,有力地促進了淅川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2010年,淅川縣國土資源局信訪穩定工作先後被省國土資源廳、市國土資源局、淅川縣縣委縣政府授予先進單位稱號。
(章政玉)
『柒』 2016南陽教育局電話
南陽市教育局
地址: 七一路409
電話:(0377)63136321
『捌』 淅川縣2019年中考各高中分數線
淅川縣教育局不掛網公布此類信息。建議直接詢問學校辦公室、教務處或你的班主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只要用心去學,你就是最好的。金猴獻瑞,吉星臨門。祝你學業進步,馬到功成。
『玖』 西峽縣國土資源局
西峽縣位於河南西南部,伏牛山老界嶺南麓,東臨內鄉縣,南依淅川縣,西接陝西省商南縣,北交盧氏縣、欒川縣、嵩縣。全縣轄10鎮、6鄉、3個辦事處,299個行政村,總人口43萬人,總面積3454平方公里,是河南省第二區域大縣。該縣旅遊資源豐富,是河南省第一林業資源大縣,也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涵養區,生態戰略地位突出;被譽為「植物標本園」、「中原綠色心臟」、「天然氧吧」,先後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縣」、「全國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示範縣」、「全國科技興林示範縣」。全縣已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省級自然保護區7個,是中國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核心區域。
方成 黨組副書記、局長
張成立 黨組書記
符建華 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宜秦 黨組副書記、主任科員
常新勝 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玉華 黨組副書記、紀檢組長
鄭新玉 黨組成員、副主任科員
王宜敏 黨組成員、副主任科員
王錦根 黨組成員、副主任科員
封榮貴 主任科員
李瑜 副主任科員
程義芳 副主任科員
方成簡介:南陽市西峽縣人,1964年10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大專學歷。1985年8月參加工作;2010年10月至今,任西峽縣國土資源局黨組副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西峽縣國土資源系統現共有227人,其中,財政全供73人,自收自支154人。局機關內設辦公室、紀檢監察室、用地股、規劃股、地籍股、資源環境股、勘查開發股、政策法規股、耕地保護中心、土地儲備中心、信訪處理中心11個股(室、中心);下轄土地交易所、國土資源監察大隊、土地開發整理中心、礦產資源執法監察中心、國土資源評估所5個二級單位,以及丹水、田關、陽城、回車、城關、五里橋、丁河、重陽、西坪、寨根、軍馬河、石界河、米坪、桑坪、雙龍、二郎坪、太平鎮17個國土資源所。
【土地資源】截至2010年底,西峽縣土地總面積516.8123萬畝。其中,耕地面積33.7843萬畝,園地面積7.2892萬畝,林地面積424.7959萬畝,草地面積17.9168成畝,居民點及獨立工礦用地13.4973萬畝,交通運輸用地4.9787萬畝,水利設施用地10.1820萬畝,其他土地4.3682萬畝。
【礦產資源】西峽縣已發現各類礦產49種,其中,金屬礦產12種(貴金屬礦產2種,即黃金、金銀礦;黑金屬礦產3種,即磁鐵礦、鉻鐵礦、錳;有色金屬礦產7種,即銅、鉛、鋅、鉬、鎂、銻、鎳),非金屬礦產37種(冶金輔助材料礦產7種:石墨、長石、石英、橄欖石、白雲石、石灰石、氟石;耐火材料礦產6種,即紅柱石、矽線石、海泡石、石棉、蛭石、耐火黏土;建材原料礦產4種,即大理石、花崗石、水泥灰岩、黏土;化工原料礦產8種,即螢石、滑石、重晶石、電氣石、金紅石、磷灰石、硫鐵礦、自然硫;寶玉石原料礦產8種,即琥珀、墨綠玉、白綠玉、漢白玉、石榴子石、玉髓、綠柱石、水晶;特種非金屬礦產4種,即藍石棉、雲母、冰洲石、方解石),此外,古生物化石主要有恐龍蛋化石、恐龍骨骼化石、魚化石等。已探明儲量礦產23種,其中,石墨、紅柱石、金紅石、橄欖石等礦種儲量大、品質好,在國內外佔有一定的位置。全縣石墨儲量近1億噸,為亞洲四大礦床之一;金紅石儲量1億噸,為亞洲特大礦床;鎂橄欖石儲量1.5億噸,紅柱石儲量約5000萬噸,儲量均居全國第一。
【耕地保護】2010年,西峽國土局採取3項措施,切實加強耕地保護。一是加強宣傳。以「4·22」世界地球日、「6·25」全國土地日為契機,通過電視講話、發放宣傳彩頁、懸掛過街橫幅、刷寫標語等形式對國土資源法律法規政策進行廣泛宣傳,全縣上下保護耕地的意識明顯增強。二是建立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積極建議縣政府於年初將耕地保護作為一項硬性指標納入各鄉鎮政府年度目標管理,並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同時,報請縣政府轉發了《南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建立土地管理共同責任機制的通知》,進一步強化了鄉(鎮)政府主要領導耕地保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三是嚴格執行耕地動態巡查制度。堅持每月對全縣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區動態巡查不少於3次,及時發現和制止非法佔用耕地,尤其是基本農田行為。加強動態監測,定期開展巡查,及時發現和制止違法佔用耕地,尤其是基本農田行為,全縣耕地面積穩定在20822.48公頃。新設立基本農田保護地塊11塊,簽訂保護責任書1.21萬份,基本農田面積穩定在18613.11公頃,佔耕地總面積的89.3%。
【土地開發整理】2010年,已通過竣工驗收土地整治項目區12個、3批次,通過批准項目1個,新上報項目3個。竣工驗收項目包括占補平衡項目區11個、2批次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1個:占補平衡項目涉及丹水、田關等7鄉(鎮)的項目,總規模229.51公頃,項目預算總投資1432.7067萬元,分別於2010年3月和2010年7月通過驗收,未完工的1批次、2個項目預計2011年1月可竣工驗收,建成後項目區預計新增耕地182.42公頃,耕地面積增加率79.84%;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預算總投資39.3260萬元,項目建設總規模10.666公頃,復墾後新增耕地10.666公頃,新增耕地率為100%,4月已通過市局驗收。已經市局批準的2009年耕地佔補平衡項目,項目預算總投資1214.3781萬元,項目建設總規模141.79公頃,共涉及8個鄉(鎮)、9個行政村,開發後預計新增耕地123.57公頃,新增耕地率87.15%。新上報項目包括2010年西坪、陽城等3鄉鎮省級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項目2個,以及災毀耕地土地整治項目1個。西坪、陽城等3鄉鎮省級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項目總投資2442.96萬元,項目建設總規模878.78公頃,整理後可凈增耕地27.78公頃,新增耕地率分別為3.03%和3.26%;災毀耕地土地整治項目預算總投資3515.59萬元,建設總規模2343.73公頃,涉及全縣16個鄉鎮,建成後可為全縣16個鄉鎮的災毀耕地進行復墾,可恢復優質耕地2343.73公頃。
【建設用地管理】依法為西泵特種鑄造有限公司、好想你果然風情食品有限公司等全縣重點工程供地2675.1畝。全年上報鄉鎮建設用地、城市建設用地和城鄉掛鉤項目用地17批次、308.48公頃(含衛片執法補辦手續6批次,「百日行動」補辦手續2批次)。省、市已批復10批次、124.18公頃,可基本滿足城鎮建設、工業及旅遊業項目的用地需求。
【土地出讓】2010年,共成功出讓土地25宗,出讓面積642374平方米,收繳土地出讓金3.84億元,實現土地凈收益2.41億元。
【土地節約集約利用】2010年,繼續堅持「大企業上崗,小企業下鄉」的工業用地思路,嚴把項目准入關,實現節約耕地1000餘畝。結合全縣第二次土地調查,重點對2008年、2009年批而未征的土地進行了全面清查,共盤活存量土地64.24公頃,占市政府下達目標任務的321.2%。全年共完成保障性住房1.3333公頃,完成保障性住房面積25000平方米。全年供應標准化廠房土地面積3.9808公頃,建成標准化廠房面積70000平方米(其中,葯廠雙層、多層標准化廠房25000餘平方米,通宇擴建標准化廠房50000餘平方米)。
【地產市場建設】2010年,共辦理土地交易74宗,面積11.33公頃,補交土地出讓金3645.3萬元,依法徵收土地年租金20萬元;全年共評估土地340宗,其中,抵押評估284宗,面積257.63公頃,為招標、拍賣、掛牌出讓評估31宗,為二級市場的土地出讓評估17宗,為其他拍賣評估8宗。
【土地登記發證】2010年,共發放土地使用證530餘宗。其中,國有土地使用證450餘宗,集體土地使用證80餘宗。
【第二次土地調查】2010年,第二次土地調查農村部分已全面完成,待國務院、省國土資源廳驗收,城鎮、建制鎮、鄉鎮政府所在地地籍調查外業部分已完成,正在進行內業資料庫整理。第二次土地調查土地利用現狀分析及村莊試點潛力調查分析兩個科技成果已報省廳預審備案。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縣、鄉兩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已經省、市政府批准,為縣域經濟社會今後10年的發展留足了用地空間。
【礦業權管理】2010年,嚴格各項程序,強化礦產資源管理。一是全面實行礦業權有償取得制度,堅持對所有采礦權全部實行「招拍掛」方式出讓,擬對五里橋水磨溝大理岩等14個采礦權通過招標、拍賣、掛牌出讓,進一步完善了礦業權市場。二是加強資源整合。按照「擴大規模,減小數量,合理布局,集約開發」的原則,制訂了全縣礦產資源整合方案,完成了桑坪大理岩整合區及石灰石整合區兩個整合區五個采礦權整合任務,並且對全縣所有礦山企業進行了儲量動態監測備案。通過對鎂橄欖石、大理岩、鉬礦等重點礦種進行全面整合,使全縣礦山總數減少20%,礦業權設置將日趨合理。三是積極會同協作單位,科學編制了全縣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年)初稿,已通過南陽市國土資源局初審。同時,根據《南陽市國土資源局關於做好2009年度礦山年檢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對全縣25家應檢礦山企業進行了年度檢查,對其中11家不合格企業進行了依法查處。
【地質災害防治】2010年,西峽縣「7·24」洪災發生後,該縣地質災害隱患點劇增,為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該縣重點做了3個方面工作。一是編制了全縣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健全完善了地災群測群防網路。二是對地災隱患點分布廣泛且危及群眾人數相對較少但險情嚴重的,實施避險搬遷,已安置避險搬遷戶589戶。2010年,共爭取中央財政兩權價款項目資金890萬元,對米坪鎮高庄村山體滑坡受威脅群眾進行整體搬遷安置,擬搬遷93戶、384人,工程正在組織實施中。三是先後爭取上級資金支持1880萬元,對二郎坪蒿坪金礦及軍馬河白果村山體滑坡等10餘個地災點進行了治理。
【鄉所建設】2010年,基層國土資源所以群眾滿意基層所創建活動為載體,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健全各項檔案資料。在積極鞏固達標所建設成果的同時多方籌措資金,為沒有獨立辦公場所的國土資源所選址建設辦公樓。全縣17個國土資源所,2009年年末已達標13個,雖然「7·24」洪災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鄉所建設進度,但該局仍然通過成立專門督查組,開辟鄉所規范化建設工作綠色通道等方法,截止2010年底,17個國土資源所均已全部達標。
【執法監察】2010年,健全完善了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動態巡查和違法違規用地月報等項制度,建立了國土資源違法行為查處運行機制,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導的執法監察共同責任機制,將違法用地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一家管改變為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共同管,提升了執法合力。全年共立案查處國土資源違法案件155起,涉及土地面積316畝。聯合相關鄉(鎮)和部門,組織開展了7次違法用地大型強制拆除活動和6次礦業秩序專項集中整治活動,動用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機械36台(次),拆除違法建築物4570平方米,依法取締無證礦山41家,摧毀拆除礦山設備50台。
【信訪工作】西峽縣高度重視信訪工作,國土資源局成立信訪接待中心,開設專門的辦公場所,配齊配全辦公設備。2010年,共接待群眾來訪164起、320人(次),來信15封,來電18人(次),共受理京、省、市、縣四級交辦信訪案件31件,按期結案率100%,群眾滿意率達到87%以上。
(王錦根封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