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三違處分 » 出處分權人

出處分權人

發布時間: 2021-03-08 04:53:35

1. 豐極的人物出處

傾泠月網路架空武俠傳奇小說《鳳影空來》內容簡介
東朝的開國之君東始修重情守諾,封他的七位部將為王,以致裂土分權,為後世埋下了動亂的因子。那七位被封王的部將分別是皇逖、寧靜遠、豐極、白意馬、華荊台、風獨影、南片月,東始修與他們義結金蘭,征戰天下,締建了東朝帝國。
提起他們八人,後世之人皆嚮往,贊嘆,那樣共征天下、共享天下的盛事,後世再無。更何況,八人中還有一名女子------風獨影,七將中唯一的女將,七王中唯一的女王。後世好奇,到底是怎樣的女子可與七人比肩。到底是何等的風華可傾倒開國的英主與名將?那是傳說中的傳奇!
出自《鳳影空來》實體書(截取豐極部分)
最是東朝第一人——豐極
豐極,也許是最令人遐想的人物了。當然,這與他有一個雍容清貴、俊雅絕倫的後代豐蘭息有莫大的關系。他的一言一行,總是令人有比較的沖動。但細讀下來會發現,豐極,是毫不遜色於蘭息的。同樣是容貌俊美,同樣有經天緯地之才,甚至,同樣有難猜的心思。但有一點二人有極大的差別的,蘭息的眼中,除風夕外,一切皆如塵埃;而豐極,卻還有兄弟情、英雄血。
在他的兄弟面前,這個在天下人眼中完美無缺的東朝第一人可以毫無顧忌地厚顏無恥地「欺壓」他們。只是因為,他們是兄弟。
當然,沒有人會懷疑他對風獨影的愛慕之心。但卻礙於種種情面,始終霧里看花、水中望月,撕不破那張紙。最終,也只得兩兩相忘。
豐極,這個「風姿特秀,朗朗如玉山上行,軒軒如朝霞舉」的完美男子,感情上雖鬱郁含恨,但立國豐都,終創蘭明盛世,留給後人永遠仰望的背影。
——《是誰?天下無雙》/梓翁小徒
四哥豐極,後世史官也不吝筆墨贊其「風姿特秀,朗朗如玉山上行,軒軒如朝霞舉」的美男子,又被譽為「大東第一人」的奇才。無論做什麼都要求盡善盡美,對自己也是十分嚴苛。成功的塑造了一個完美無缺的形象,卻失去了自己的至愛。他懂鳳凰兒心中的「唯一」,所以在那三妻四妾是平常的時代,連個姬妾也無。面臨鳳凰兒被惡意誹謗之時,是他挺身解圍。當年被自己害死的曲殤還活著,心中愧疚已消,佳人在候,那麼與鳳凰兒之間便再沒有了阻隔。然而,鳳凰兒被困久羅時,他怒、他急、他憂,不顧自己的生死,拚死一搏後,鳳凰兒沒有再等他開口,將終身許了久遙。他掙扎了,彷徨了,想必他也是恨自己的,恨自己太過執著,恨自己太遲開口,或許,還恨自己太過自負!不甘心的去見鳳凰兒,可惜,在那兒已然看不到半點希望。咫尺已天涯。少年凄苦,終成執著。
——《情之為物》/汐影

2. 分權學說的歷史發展及意義

關於國家的主要權力相互獨立,並由不同部門分別執掌和相互牽制的學說。
分權思想在古希臘時代就已萌芽。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中提出一切政體都包含議事、行政、審判三個職能組織的思想。古羅馬政治思想家波利比奧斯也提出過執政官、元老院、公民大會三個職能部門相互分立和牽制的思想。其後,古羅馬思想家M.T.西塞羅強調恢復元老院尊嚴和執政官權力,內含立法與行政兩種職能分立思想。歐洲封建社會早期的文化落後,政權形式簡陋,沒有產生出分權思想。14世紀後,義大利思想家馬西略繼承亞里士多德思想,在其混合政體構想中提出分權思想。封建社會後期,法國思想家J.博丹明確主張司法權應獨立於君權。古代分權思想主要體現為不同職能部門的分工上,並且權力劃分並不嚴格。近代資產階級在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斗爭中,對君主的專權深惡痛絕,認為國家權力不應集中於一人或一個部門之手,否則會導致政府腐化,使公民自由失去保障,主張國家權力應分立。英國思想家J.洛克的分權思想是,立法權為最高權力,屬於民選議會,執行權和聯盟權可同時由國王掌握。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明確地闡述了分權與制衡理論,提出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互相牽制的思想。英、法資產階級思想家所提出的分權思想,具有資產階級要求與封建君主進行階級分權的色彩,實際上是主張資產階級的君主立憲制,但它為反對封建專制,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提供了理論基礎,為近代許多國家的資產階級所接受和發展。美國最先在政治實踐中運用分權理論,將三權分立作為聯邦憲法的原則,建立了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美國民主主義者T.潘恩、T.傑斐遜不僅主張中央分權,而且提出中央與地方層層分權與制衡的思想。在封建勢力較為強大,資產階級力量較為弱小的德國,以及19世紀波旁王朝復辟後的法國,其分權思想不同於英、法思想家的觀點。它們往往強調君主在立法、行政等權力中的調節作用。德國思想家G.W.F.黑格爾認為孟德斯鳩的分權論是機械的,他主張在以君主為核心的前提下,王權、行政權、立法權的協調與統一。法國自由主義思想家B.孔斯坦注重君權在行政權、經常代表權(上院)、公共意見權(下院)和審判權等幾種國家權力間的調節作用。分權學說在19世紀曾被康有為、梁啟超等介紹到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孫中山結合中國古代存在過的考試和監察制度,提出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分立思想。
分權學說在近代資產階級反對封建專制主義以及在維護和穩定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中起過積極作用。但作為一種學說,它並不科學,掩蓋了國家權力的階級實質。馬克思主義認為,國家權力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只能歸屬於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資產階級思想家所主張的分權「不過是為了簡化和監督國家機構而實行的日常事務上的分工罷了」,它並不能改變國家權力統一的階級性質。

3. 集權與分權的利弊

合易認為:
一、集權的優點:
1.可以政令統一,使標准一致,便於管理者統籌全局,兼顧其它;
2.可以指揮方便,使命令容易貫徹執行;
3.有利於形成統一的組織形象;
4.可以集中資源開展戰略性工作。
二、集權的缺點:
1.降低決策的質量,不利於發展個性與特色,不利於集中所有成員的智慧;
2.使組織缺少彈性和靈活性;
3.降低組織外部環境的應變能力;
4.下級容易產生依賴思想,降低組織成員的工作熱情,不能充分調動下級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5.不利於下級勇於承擔責任;
6.阻礙信息交流
三、分權的優點
1.能夠集思廣益,充分發揮下級的主觀能動性;
2.做到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因時因地制宜地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決策等,以利於充分利用並發揮組織的特色與優勢。
3.不易出現獨斷專行等「一言堂」現象。
四、分權的缺點
1.容易造成各自為政;
2.使組織中各個層級的矛盾與沖突難以協調;
3.容易造成分散主義、地方主義與本位主義等現象;
4.組織整體利益容易被忽視,不利於組織的發展。
五、集權好還是分權好,企業決策應該一個人說了算,還是大家說了算,不能一概而論,應該作以下區分:
一看所有制。
如果僅僅從所有制的看,私有化程度越高的企業,越應該集權。在這樣的企業,只有老闆不會貪污和受賄,其他任何人都有可能貪污和受賄。相反,公有程度越高的企業,越應該分權。通過分權,對權力加以適當制衡,有利於減少以權謀私。
二看企業規模
如果僅僅從企業規模看,規模越大的企業,越要分權;規模越小的企業,越是可以集權。正因為這樣,個體戶的決策效率最高。
三看產業結構
越是多元化的企業,越應當分權;越是專業化的企業,越有條件集權。
四看企業管理制度和人員的結構
企業的管理制度越嚴密,各級決策人員的利益與企業整體利益相關度越高,分權的成本就越低,而由分權所獲得信息優勢就越大。企業管理制度不是很健全,只要放權,大家都有機會以權謀私,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就應該盡可能集權。
五看主要決策者的水平
對於下屬單位或企業,主要負責人能力強的,充分放權,讓其一個人說了算;能力弱的,要實行集權管理,加強監督與指導。
六看決策內容
僅僅是戰略決策,如果也讓全體職工參與,或者讓全體股東參與,搞民主集中制,所形成的不一定是正確決策,因為一般股東和一般職工既不了解產業,也不了解市場,這種決策應該是專家參與,領導拍板;而事關全體職工利益的事項,應該充分聽取職工或股東意見,避免少數人以權謀私,損害廣大職工利益。

4. 怎樣才能將分權和激勵做得更好

樓主說的分權的意思應該是提升吧?提升能夠滿足人們追求成功的慾望,身份內和地位的改變容能夠贏得尊重,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
如果下放權力,那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讓參謀人員放開手腳工作,不能頻繁的使用已經授予的權力。也不能反復無常收回權力。
而常用的激勵手段包括職業保障,薪酬激勵,送股,靈活的工作日程,培訓和發展機會,提升,表彰,認可和目標激勵等。

5. 美國三權分立思想出自哪部著作

三權分立(三權鼎立),即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政府機構共同存在,地位平等且互相制衡的政治制度。是當前世界上資本主義國家普遍採用的一種民主政治制度。

學說歷史
最早由17世紀英國著名政治學家洛克提出,用以鞏固當時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成果。後來該學說不斷傳播,並被法國著名人物孟德斯鳩詮釋為行政、司法、立法三權分立的形式,解決了在該種政治制度下可能出現的部分問題。該學說在當時被廣泛認為是民主制度的有力保證。

三權分立的實行
美國的立國者對政府普遍採取不信任的態度。為了保障公民自由和限制政府的權力,他們接納了孟德斯鳩的想法,在美國憲法之內清楚地把行政、司法、立法分開,而且讓它們互相制衡。在當時這種憲制是前所未有的嶄新嘗試。至今美國聯邦政府的三權分立,仍然是眾多民主政體中最徹底的。而美國大部分的州政府亦有相同的憲制架構。

三權分立常見的問題是如何解決行政及立法機關之間的矛盾。其中一種方法是採用議會制。在議會制之下,行政機關的領導來自立法機關的多數派。行政。立法的並不完全分離。現代一般認為,成功和穩定的自由民主政制不一定需要徹底的三權分立。事實上,除了美國以外,所有開始實行民主便使用總統制的國家,它們的首次民主嘗試都以失敗告終。相反議會制的成功率反而較高。

就算是三權分立最成功的美國,如何解決三個部門之間的矛盾仍然間中出現阻礙。1929年大蕭條時期,羅斯福上台頒布一系列法令,並通過國會授權取得美國總統史上前所未有的巨大權力。但美國聯邦法院卻經常駁回一些法令。結果1935年1月最高法院以8比1的票數,宣布羅斯福的《全國工業復興法》違憲。同年一名失業工人試圖利用《最低工資法》來取得工資補償時,被控方律師則直接指出該法案違反了美國憲法第14條修正案。羅斯福為推行新政,於1936年3月6日進行了「爐邊談話」,將矛頭直指司法部門,要求國會讓他無限制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數目,間接將司法部門置於行政部門管轄下。這就引起了全國范圍的激烈討論。後來聯邦最高法院判決的大法官認為《最低工資法》並無違憲。有人認為當時大法官是為了保證三權分立的政治格局而退讓。

6. 最早具有政權分立思想的人是誰

三權分立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從亞里士多德著名的政體三要素論(議事、行政內、審判到波里比容阿發展這一思想提出權力制衡的觀點等都為「三權分立」學說奠定了理論基礎,而洛克的三權分立理論則是孟德斯鳩三權分立學說的直接理論來源。英國是世界資本主義的搖籃也是分權政體的故鄉。英國思想家約翰•洛克第一次系統地闡述了資產階級的國家分權理論,對政體作了經典性的論述。

7. 明朝建立後,為加強中央集權,在地方實行三司分權。「三司」指的是

明朝「三司」指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

主要是加強中央集權。都指揮使司是軍事總機構,承宣布政使司是民政總機構,提刑按察使司是司法總機構,分掌軍事、地方行政和司法三方面事務。

明初廢除元代行中書省,設13布政使司,俗稱為省。布政使司設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左、右參政等若幹人,分掌縣、州、府各級行政事務和財政,隸屬吏部和戶部。

提刑按察使司設按察使一人、副使、僉事等若幹人,職掌司法和監察官民、提舉興革等事,官員笞杖以下的處罰由它執行處理,徒、流以上的處罰則由它報三法司處理,隸屬都察院和刑部。

都指揮使司設指揮使等官,簡稱都司,一個都司統轄若干衛所,全國共17個都司,負責所轄軍戶的控制和生活安排,隸屬五軍都督府和兵部,根據皇帝的命令接受都督府的征調和兵部指揮。

三使司的建立是加強封建專制統治的措施,它們互相依靠,又互相牽制,便於專制政令的施行。

(7)出處分權人擴展閱讀

明朝為加強中央集權採取的措施有: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進一步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使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獲得高度發展。

(1)行政方面

在中央,明太祖借口胡惟庸案,撤銷中書省和丞相,把相權分給六部,還設殿閣大學士,備皇帝顧問。在地方,明太祖為加強對地方控制,廢行省,設三司,三司長官互不統屬,直接對皇帝負責。

影響:丞相的廢除意味著皇權的進一步加強。從體制上保證了君主的絕對權威;明成祖時,形成內閣制度,中央和地方的政權完全由皇帝控制。

(2)軍事方面

在中央,明太祖設五軍都督府,與兵部共管兵權,相互牽制。明太祖又創立了衛所制度,各衛、所分屬於各省的都指揮使,統由中央五軍都督府管轄。

影響:使兵部、都督府和衛所總兵將官都不能專軍權,軍權集中在皇帝手裡。

(3)監察方面

明太祖改御史台為都察院,作為中央監察機關。都察院與中央司法機關大理寺、刑部合稱「三法司」。「三法司」不能決斷的案件,由皇帝裁決。

為了監視官吏和鎮壓人民反抗,明太祖設立錦衣衛,明成祖時設立「東廠」,明朝中期又設立「西廠」,錦衣衛、東廠、西廠都是特務機構,合稱「廠衛」,明朝還有一種叫「廷杖」的刑罰,即皇帝在殿廷杖責官員。

影響:使國家司法權集中在皇帝手裡,廠衛機構的設立是明朝君主專制空前加強的表現。

(4)文化方面

明代學校用以培育人才,秒舉用以登進人才。學校在中央稱為國子監,又名國學、太學,在地方上的為府、州、縣學。在科舉考試方面,考試分為兩級,低一級的是鄉試,高一級的是會試和殿試。考試的內容是儒學的四書、五經,應考者不許發揮獨立見解,文體為「八股文」。

影響:八股取士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加強了封建君主專制。

8. 簡述分權制衡理論的主要內容

分權制衡是被西方國家普遍運用在政治體制和其他國家管理活動中的重要法理。制衡學說源於分權思想,分權思想可以溯源於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這位古希臘的先哲在闡釋他的「法治應當優於一人之治」的思想時,主張把政府的權力分為討論、執行、司法三個要素,而權力活動又應當普遍地、嚴格地遵守制定得完好的法律。在分權思想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制衡學說,形成於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當時尚未掌握政權的資產階級為了同封建主分享統治權並反對封建主的專橫,便提出了分權制衡學說,主張國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項權力應當分別由三個不同的國家機關去行使,形成三項權力間的相互牽制和相互約束的格局,以保持國家權力間的平衡狀態.防止某個機關或某個人的獨斷專行。18世紀中葉,法國啟蒙思想家、法學家孟德斯鳩在其名著《論法的精神》中,論述法和政體以及自由的關系時,強調了專制政體與法律的水火不容,認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要防止權力被濫用,保障人民的自由,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他認為,如果國家的權力全部或部分地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的手裡,那麼人民的自由便不復存在。在民主革命後,由分權制衡學說引申而形成的「三權分立」制度,被各個資本主義國家所廣泛採用,並以不同的形式得以體現。

9. 顧炎武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分權思想的人嗎

很明顯,不是。
很明顯我國至少自秦朝開始就知道集權與分權。比如說集權皇帝,分權諸侯。。。。。

10. 西方政治思想史談到分權學說的人

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方國家政治制度藉以建立的理論指導專。分權理論可以追屬溯到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出的混合政體學說。柏拉圖認為混合政體綜合了君主政體的智慧和德性,民主政體的自由,是最好最穩定的政體。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