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法制精神
A. 法制精神和法治精神的區別
1、范疇不同。
」法制」精神里,」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屬於制度的范疇,是一種實際存在的東西;而法治精神里的」法治」是法律統治的簡稱,是一種治國原則和方法,是相對於「人治」而言的,是對法制這種實際存在東西的完善和改造。
2、存在性不同。
」法制精神」里」法制」的產生和發展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在任何國家都存在法制;而法治的產生和發展卻不與所有國家直接相聯系,只在民主制國家才存在法治。
3、基本要求不同。
法制的基本要求是各項工作都法律化、制度化,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嚴格依法辦事,法律在各種社會調整措施中具有至上性、權威性和強制性,不是當權者的任性。
4、主要標志不同。
貫徹法制精神,實行法制的主要標志,在於:
「法制」與「法治」都是法律文化中的重要內容,都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其中,「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簡稱,「法治」則是一種與「人治」相對應的治理社會的理論、原則、理念和方法。簡而言之,法制是一種社會制度,屬於法律文化中的器物層面;法治是一種社會意識,屬於法律文化中的觀念層面。
與鄉規民約、民俗風情、倫理道德等非正式的社會規范相比,法制是一種正式的、相對穩定的、制度化的社會規范。法治與人治則是相對立的兩種法律文化,前者的核心是強調社會治理規則(主要是法律形式的規則)的普適性、穩定性和權威性;後者的核心是強調社會治理主體的自覺性、能動性和權變性。
雖然法律也是由人來制定的,而且法治也不排斥人的能動性,但從法律的制定、執行到修改都必須按照法律本身制定的規則,人的能動性只能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發揮作用,而不能超越法律,這正是法治精神內在的本質要求。
B. 中國的刑法關於精神病人違法的規定
1、可以從輕、減輕
2、全文「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C. 對他人進行精神控制 違法嗎
對他人進行精神控來制自是違法的。
今年以來,在中央的高度重視下,我國各地已加大打擊傳銷工作的力度,捷報頻傳。
精神控制(英文:Mind control)又稱心靈控制或心智控制,與洗腦有相通之處。通常指團體或者個人用一些非道德的操縱手段來說服某人按照操縱者的願望改變自己,這種改變通常給被操縱者帶來損害。精神控制主要通過瓦解個人對自己的認識,使個體徹底改變對自己的經歷和個性的看法,灌輸新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從而使個體依賴於某個組織和個體,成為這個組織的工具。一些權力組織會通過精神控制,壟斷、束縛組織成員的思想,使之被限定在一定的框框、范圍之內而無法突破,目的是為所參加的組織、團體的利益長期服務或者死心塌地的效命。
D. 你如何理解「法治精神」
法制精神就是每個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權利和自由,並且要去遵守,做到社會平等,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法院和政府部門應該是普通公民的榜樣,做好遵守法律的最高宗旨。
E. 刑不上大夫 禮不下庶人是否有違法治精神
是的,這個說法就是封建等級制度的不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與民同罪。
F. 以下哪項有違法治精神
有違法治精神的是一些官員以權謀私,中飽私囊。法治的實施必須建立在法制專上。與法治相比屬,法制側重在法律的使用上。但如果僅就法律的目的而言,法治的目的是為人們提供一個尋求公正的平台和框架,但法制的實質仍然不能擺脫政權凌駕於法律之上的信念。
法制是指當權者按照法律治理國家,但這些法律不一定是由普通公民組成的立法部門制訂的。法治下,行政部門的職責只是執行該等法律,並且受該等法律拘束。要求所有人民守法,毋寧更側重於法律對政府權力的控制和拘束,否則法治即與法制難以區分。
(6)違法制精神擴展閱讀:
違法按其性質和危害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刑事違法、民事違法和行政違法等。刑事違法即犯罪,它是指觸犯刑事法規依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犯罪對社會危害較大,因此它是違法中最嚴重的一種。民事違法是指違反民事法規(包括民法、勞動法等部門法規)的行為。
如沒有正當理由而不履行民事義務或違反民事義務造成對方的某種損失等。行政違法是指違反行政管理法規的行為。具體說,它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公民和法人違反行政管理法規的行為;一是國家工作人員執行職務時的輕微違法行為或違反紀律的行為。
G. 那些精神迫害屬於違法犯罪
當然是違法犯罪。不管你是校園暴力還是電話轟炸還是電擊還是恐嚇等等都內是絕對容的違法犯罪只是這些最惡劣的犯罪方式不容易取證並且這些施暴者大多數都是來自己身邊的人。和別的犯罪不同的從人性的角度來說這些種的犯罪更揭露了人性最丑惡的一面,更加變態和欺人太盛的過分殘忍。
H. 為什麼精神病人犯法了不能定罪
首先說一下現行法律關於司法精神病鑒定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八條:「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是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家屬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尚為完全辨認犯罪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犯罪減輕處罰。
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第一百一十九條,「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決案件中某些專門性問題的時候,應當指派,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進行鑒定。」
第一百二十條:「鑒定人進行鑒定後,應當寫出鑒定結論,並且簽名。
對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或者對精神病的醫學鑒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鑒定人進行鑒定後,應當寫出鑒定結論,並且有鑒定人簽名,醫院加蓋公章。
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一百二十二條:「對或者嫌疑人作精神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
無論是從司法精神病鑒定的管理體制、鑒定人制度、司法精神病鑒定的啟動制度、司法精神病鑒定的程序制度還是司法精神病鑒定的范圍上看,我國目前的司法精神病鑒定製度存在著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建議:
其一,統一名稱。拋開學術界的不同見解,單就現在仍在適用的相關規定來看,對司法活動中精神病的鑒定這一情況就有精神病的醫學鑒定、法醫精神病鑒定、精神病司法鑒定等幾種不同的叫法,專家觀點以為,從這個活動的性質以及目的來看,使用司法精神病鑒定這個概念更為合適。
其二,統一司法精神病鑒定的鑒定機構。目前為止我國存在兩個有資格進行司法精神病鑒定的機構,即形式訴訟中進行鑒定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和其它訴訟中進行鑒定的精神疾病司法鑒定委員會兩個主體。個人認為我國應當逐步的將進行司法精神病鑒定的資格具有中立性的政府指定的或具有一定資格的醫院進行。另外對進行司法精神病鑒定的人員嚴格的實行資格限定,要求持證上崗。
其三,賦予當事人一定的啟動司法精神病鑒定的權利,當事人對法院指定的鑒定機構有選擇的權利,對法院指定的機構的鑒定結論有提要求重新鑒定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