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稱違法嗎
A. 網路欺詐屬於民事違法嗎
民事違法行為:構成條件主要有兩條:(1)侵犯他人受到民事法律保護的權利和利益;回(2)行為具有違法性,即違答反民事法律的規定。民事違法行為分為違反合同行為和侵權行為兩大類,前者指合同當事人沒有合法事由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後者指合同以外的,非法侵犯他人民事權利的行為。民事違法行為在表現形式上可分為作為和不作為。違法的作為是指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違法的不作為是指不實施法律所要求做的行為。它同其他違法行為相比,有以下特徵:(1)民事違法行為是違反民法規定的作為或不作為義務的行為;(2)某些民事違法行為不要求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如從事高度危險作業造成他人財產或人身損害的,即使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過錯,也同樣構成民事違法行為;(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違法行為,本人雖不承擔民事責任,但要由其監護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4)某些情況下,違反國家民事政策和社會共公利益的行為也可構成民事違法行為。-------網路
要根據情節嚴重程度和造成後果而定,從程度較輕的網路詐騙——民事違法——刑事案件。
B. 用微信以第三人稱來欺騙客戶是違法的嗎
不管第幾人稱,只要觸犯了客戶的合法權益。客戶起訴,都會有麻煩的。
C. 在公安局警察問嫌疑人相關材料時故意欺騙是否違法
具體的情形不是太清楚,可以說一下法律的規定。
一、你說的情形,在法律上稱內之為「誘供容」,這是非法的;
二、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非法證據是應當排除的。
第五十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
D. 欺負少數民族違法嗎
如果欺負少數名族算違法的話,破壞民族團結那就不好了
E. 什麼是欺詐消費者行為法律責任
欺詐消費者行為法律責任是指經營者要為欺詐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根據《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法承擔的法律責任:
1、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2、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3、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欺詐消費者行為是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採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
(5)欺稱違法嗎擴展閱讀
《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處罰辦法
第二十條 工商行政管理執法人員玩忽職守或者包庇經營者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負責解釋。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自2015年3月15日起施行。1996年3月15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的《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50號)同時廢止。
《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中明確,網購七天無理由退貨是保護消費者的基本權益,故意拒絕或拖延退貨的商家最高可受50萬元的處罰,該處罰辦法在2015年3月15日正式實施。
消費者網購後可把與商家的聊天記錄通過截圖等方式保留下來,一旦遭遇非法拒退的情況,就可以通過掌握的「證據」維權。
F. 欺詐逼迫員工辭職違法嗎
欺詐逼迫員工辭職是違法的
G. 欺騙引導消費者算不算違法行為
他們的行為有詐騙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