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三違處分 » 罪犯違規心理

罪犯違規心理

發布時間: 2020-12-19 12:01:55

Ⅰ 罪犯心理案例分析、

此案犯前期的定來刑時源間應該比較長,應該在10年左右。
就上面的敘述分析,案犯應該是習慣了監獄的生活,雖然心裡一直希望早點結束罪犯的生活,回到社會中,但畢竟坐過牢,而出去後,來自生活,工作,家庭,社會上的各種不同的看法造成了案犯很大的心理壓力,相對比當今社會,監獄的生活反倒顯得朴實平靜了,隨著出獄日期的來臨,心理壓力漸漸增加,自然產生一種抵觸情緒,但又想回到社會重新做人,正是這樣的心情,才會造成案犯不知道如何處理。
建議,還是需要關心感化為主。教育為輔。多鼓勵,不打擊。同時在出獄後聯系生活所在社區加強輔助引導。(我也只能提這點建議,畢竟社會是現實的,建議和實際操作是否能一致,不得而知,以上分析純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Ⅱ 罪犯心理評估內容是什麼

系統圍繞犯人暴力危險性評估、自殺傾向等提供數十種標准化測驗,如:服刑人員自殺傾向測驗、罪犯危險性評估量表、A型行為模式量表等。
通過測驗科學高效地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綜合狀態評估,將社區服刑人員劃分A、B、C不同類型,以便實施不同強度不同類型的矯正措施。
系統為網路版,可以在區域網、互聯網上多台電腦同時使用,也可以作為機構的心理測評網站鏈接到機構主網站上。B/S架構,只需安裝主機端,客戶端電腦無須安裝即可訪問使用。
測驗評分均為自動計算,大大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測試結束即時生成測評報告,避免非專業人員的誤判。測評報告同時有詳細的測試時間標注,便於搜索。
系統支持自定義皮膚管理、自定義欄目管理功能,系統的標題、Logo、皮膚顏色、欄目、文字圖片、頁面版式均可根據機構特點進行自由建立和變換,輕松打造體現個性色彩的心理網站。
測驗常模實時更新,管理員可以根據科研或工作需求添加新的測驗。
支持多種數據結構,支持《中國罪犯心理評估系統》的數據導入和導出。
系統除了可以實現數百人同時在線測驗,還支持無線答題器收集的數據文件直接導入並實現自動統計分析生成各項測評報告,無線答題器的使用讓文化程度低的犯人能順利完成測驗。
可選配套硬體包括安人無線答題器和測謊儀,可對犯人進行更全面的心理評估。

犯人心理測評系統簡介
一個重要的事實是:社區矯正的犯人遠多於監獄矯正的犯人,而且幾乎所有的犯人最終都要回到社區。所以幫助犯人盡早在社區中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發現有潛在危險性行為的犯人並及時加以矯正和積極干預,有利於整個社會的穩定。
分類矯正分階段教育是目前國內推廣較好的一種矯正措施。分類矯正分階段教育運用心理測試的方式,通過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綜合狀態評估,將社區服刑人員劃分A、B、C、不同類型,針對其人身危險性以及回歸社會的趨向,分別從報到、走訪、教育、公益勞動等方面,並分初始教育、常規教育和解矯前教育三個不同階段,實施不同強度不同類型的矯正措施。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矯正人員,他們定期都要到社區所屬的司法機構接受談話,而作為對訪談的重要補充形式之一,心理測評可以客觀、科學地測查他們該階段的心理狀態,為更好、更有效地開展社區矯正工作提供了較有力地保證。
犯人心理測評系統 可用於司法局、司法所對矯正人員開展心理測試,分析他們的心理狀況,預測他們的行為表現,甄別其危險性傾向並建立相應的心理檔案。使對每一個矯正人員的認識更加科學和客觀,同時也為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矯治提供了心理學的依據,為提高教育改造質量,穩定秩序發揮積極作用。
犯人心理測評系統主要功能:
1、在線測評:
犯人在規定的時間內參加相關的測驗,並在填寫完每題的答案後提交測評結果。
2、測評結果查詢
2.1、個人結果查詢。在此,管理員可以查詢所有犯人參加測評的情況。
2.2、群體結果查詢。在此,管理員可以查詢測評的集體統計情況。
3、用戶信息管理
3.1、導入用戶信息。管理員可以編輯、刪除、修改、查詢、新增所有已經通過審核的犯人信息。
3.2、用戶注冊審核。管理員可以編輯、刪除、修改、查詢、審核所有需要審核的注冊犯人信息。
4、組織機構管理
4.1、導入組織機構。在此,管理員可以導入組織機構信息。
4.2、組織機構列表。在此,管理員可以編輯、刪除、修改、查詢所有組織機構信息。

Ⅲ 關於罪犯心理的幾個問題

罪犯改造動機
所謂罪犯改造動機,是指在罪犯的某種需要基礎上產生的、推動罪犯實施某種性質的改造行為以達到一定改造目的的內部動力。罪犯改造動機同人的其他行為動機一樣,也來源於罪犯的需要,它所推動的改造行為,正是為了達到一定的改造目的,從而使罪犯的需要得到滿足。因此,罪犯的需要不同,產生的改造動機就會有所不同,所椎動的改造行為、達到的改造目的就台存在一定差異。
罪犯個別教育
監獄作為國家的刑罰執行機關,承擔著懲罰與改造罪犯的任務,是與犯罪現象作斗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將罪犯改造 成為守法公民,不僅需要監獄民警對其進行思想、文化、職業技術教育,而且還要組織社會力量進行幫助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社會環境的要求越來越趨向於和諧、穩定、健康。監獄對服刑罪犯的教育改造,實現了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保障。隨著社會的進步,監獄工作不斷發展,罪犯的教育改造越來越趨向於社會化,大眾化,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對監獄服刑罪犯的教育改造中來。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從社會幫教對促進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意義和作用來闡述社 會幫教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在分析歷史原因的基礎上,對當前監獄在社會幫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分析,提出幾點建議,希望有助於推進社會幫教工作在今後教育改造上有進一步發展。
自我干預
自我干預其實是從自我了解開始的。有興趣的話推薦你看看《遇見未知的自己》系列,還有霍妮的《自我的分析》
PS:我不是大神

Ⅳ 罪犯心理有哪些內容構成

方面很多。有一定僥幸心理,部分罪犯內心也有矛盾,是良心和殺人慾望的抗衡。罪犯犯罪時多處於亢奮狀態,但在犯罪結束後,又進入了自我矛盾狀態。當然那些把作惡當成樂趣的人 要另當別論。

Ⅳ 青少年罪犯模仿心理初探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違法犯罪始終高發。據統計,2003年,25歲以下的青少年違法犯罪人員,佔全國刑事案件作案人員總數的45%,佔全國治安拘留人員總數的33%。1999年至2003年間,青少年罪犯人數增長了4.7%,刑事案件作案率增長1.4倍。另據常州市有關部門調查統計,2003年該市抓獲的各類刑事作案人員中,青少年佔43.8%,2004年1月至9月達48.7%。青少年違法犯罪人數逐年上升,且呈低齡化趨勢,犯罪動機簡單,手段殘酷,結伙作案,社會危害性大。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對當今青少年的犯罪心理進行研究,並找出相應的對策。
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心理特徵
(一)物慾性
近三年來,為錢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總數的58%,位居首位。調查顯示搶劫是當今青少年犯罪主要類型。山東省少年管教所統計的資料顯示,侵犯財產罪占同期犯罪的75.53%;武漢市青少年犯罪當中搶劫犯罪佔50%以上;西安市暴力搶劫犯罪比例居首,近3年的青少年犯罪中,搶劫案件佔到55%,盜竊案件佔28.5%,其他案件佔16.5%;瀘州市龍馬潭區人民檢察院近三年的統計數字表明,在眾多的青少年違法犯罪中,盜竊、搶劫等侵財性案件占青少年犯罪總數的50.7%,位居首位。
(二)野蠻性和殘酷性
我國青少年犯罪人數逐年增多,呈惡性發展態勢。部分青少年為了達到犯罪目的,實現犯罪慾望,不僅作案手段殘忍,且不計後果,其中以故意傷害最為多見,往往造成被害人重傷、致殘,甚至死亡。
(三)集合性
青少年往往在父母面前封閉自我,而更愛與年齡相仿、趣味相投的夥伴在一起,形成一個群體,這樣,青少年犯罪的組織形式上具有團伙性特點。雖然青少年罪犯年輕力壯具有體力優勢,但由於他們缺乏作案經驗,思想還不是太成熟,能力差,結伙作案可以相互鼓勵,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恐懼感和孤獨感。因此,團伙犯罪成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態,其社會危害性極大。
(四)沖動性
青少年犯罪心理上的沖動性往往表現為案件的突發性。青少年違法犯罪與成年人違法犯罪相比,他們的動機往往比較簡單,作案沒有明確目的,隨意性強,有時甚至表現出正常人無法理解的某種奇特的變態心理。因為青少年在這個時期,身體增長速度快,生理能量代謝率大,性的生理沖擊力強,活動能量超過認識水平。但是他們在心理上、生理上尚未完全成熟,缺乏對復雜事物的判斷能力和鑒別能力,容易干出意料之外的犯罪行為。
(五)模仿和易受暗示性
青少年犯罪主體的年齡大多數界於14歲至18歲之間,從生理發展的角度看,處於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模仿能力與好奇心較強,對於是非的分辨能力較弱,在沖動與好奇心的作用之下,很容易模仿電影、電視、網路游戲中的某種鏡頭和情節,模仿小說或現實社會新近發生的一些作案伎倆,進行犯罪活動。
(六)戲謔性
富有新奇性和刺激性的游戲,對青少年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可以成為他們的行為動機。不少青少年由於道德水平低下,精神生活貧乏,對正當的學習、工作和娛樂活動缺少興趣或不能持久參加,覺得精神空虛,生活無聊。為了追求刺激,他們往往置道德和法律不顧,不計後果地去實施犯罪行為。這些青少年對自己的戲謔心理缺乏調節和控制,以侵害他人為樂,滿足自己低級的精神欲求。
二、青少年犯罪心理產生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為什麼會產生以上種種犯罪心理呢?導致青少年產生犯罪心理的原因又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我國青少年犯罪心理產生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影響
1、父母的言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對青少年有著直觀重要的影響。父母善良、正直的品行會給子女形成良好的人格打下基礎。反之,父母奸詐、粗狂、殘暴的性格會使子女學習、效仿而走上違法犯罪道路。
2、家庭不和睦容易導致子女犯罪。離異家庭的子女的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在父母離婚後,1/3的孩子在五年內感到壓抑,缺少目標和抱負。而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誤認為出現品行障礙的孩子道德敗壞,就放任自流,使這些孩子的心理與行為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環境,從而產生危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行為。 3、不正當教育。不正當教育的典型表現是父母過分溺愛子女或者以打罵和變相體罰等簡單粗暴方法對待子女。有的父母只重視孩子的智力因素而忽視孩子的品德和其他方面的教育;有的家長奉行「棍棒成才」的信條,對於子女要求不切實際,導致子女覺得理想與現實中的反差過大從而離家出走、流浪在外,這樣極易被社會上的不法分子用花言巧語拉下水。
4、放棄教育。放棄教育是比溺愛和打罵更糟的一種教育,父母忙於工作、忙於做生意賺錢、忙於跳舞、賭博,或感情不好、離異,無暇顧及孩子,造成青少年性格孤癖、內向、不好交往、憎恨異性等不正常心態而導致犯罪。
(二)社會影響
社會上的腐化現象、不良風氣給青少年造成極大的腐蝕和影響。
1、不良文化的影響。目前文化市場中的圖書報刊、音像製品中充斥著大量的暴力兇殺、封建迷信、淫穢色情以及其他有損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內容。同時,各級電視傳媒大量引入港澳台影視作品,其中不乏渲染暴力兇殺、淫穢色情的情節,這些受污染的社會文化生活環境對涉世不深的青少年產生了極壞的影響。
2、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的影響。我國目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高消費意識盲目膨脹,追求物質金錢的慾望和貪圖享樂的腐朽思想嚴重侵蝕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青少年經受不住各種物質享樂的誘惑,在一定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當前,經濟收入的差距加大,造成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平衡,誘發青少年嚮往金錢物質,使得一些青少年為獲不義之財而瘋狂作案。
(三)學校教育的影響
當前,有些學校對青少年學生的思想和法制教育不夠,許多青少年學生缺乏正確的理想信念。在教育制度方面存在缺陷。
1、法制道德教育滯後。由於法律知識的欠缺,青少年學生不知什麼是違法、什麼是犯罪,頭腦中沒有辨別是非的標准,這是導致青少年犯罪的又一重要原因。追根究底,主要在於學校法制教育重視不夠,流於形式。
2、教學方法形式簡單,缺乏多樣性。近年來,沉迷於網吧的學生逐漸增多。這些學生厭惡學習,感覺學習枯燥乏味,沒有網路游戲那麼精彩。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學校的教育往往局限於課堂教學,且教學方法簡單,經常是採取單一灌輸的方法,缺乏生動、直觀的教育,使教育達不到好的效果。
3、學校教育錯位。教師對學生應該是一種尊重、關愛、信任與平等的態度。而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仍然有些學校和教師堅持認為學習成績是衡量學生優劣的唯一標准,對學生的情感投入存在著嚴重的不平等。這樣使青少年受教育的權利遭到侵害,激活了個別青少年的犯罪行為。
三、預防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產生應採取的預防措施
面對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的新特點,家庭、學校、社會都應積極行動起來,通過實施「四個工程」,防止青少年犯罪的發生和蔓延。
(一)實施「家庭細胞」工程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要從家庭抓起。那麼家庭應當從哪些方面著手作好青少年犯罪的預防工作呢?
1、父母注意觀察子女的一言一行,多與孩子談心。一般情況下,青少年犯罪都是有前兆的,家長要細心觀察,及時加以引導。如果家長能及時發現,給以正確引導,就會將犯罪消滅在萌芽狀態。同時父母要多與孩子交流,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營造和睦、民主的家庭氛圍。
2、嚴格教育,不包庇護短。自己的子女犯了錯,如仍然進行包庇袒護,勢必助長子女的囂張氣焰,最終把自己的子女推向犯罪的深淵。為此,家長應克服虛榮心理,將孩子的不良言行告訴老師和鄰居們,爭取他們的幫助、配合,在孩子的周圍形成一個監督圈,通過各方面的督促、引導,使孩子改邪歸正,健康成長。
3、用健康的思想、品行教育子女。父母應當引導未成年人進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預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煙、酗酒、流浪以及聚賭、吸毒、賣淫。父母的言行是子女的楷模,父母的犯罪史,將對子女的言行產生極其消極的影響,從而誘發其走上犯罪的歧途。 4、堅持禁誡警示與正面教育相結合。禁誡警示能夠使犯罪行為受到遏制。而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正處在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心智尚未成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對待青少年違法犯罪必須重在預防、重在教育,而不是靠簡單的打罵和懲罰來解決問題。
5、要正確認識和對待父母的離異。青少年渴望得到母愛和父愛。父母離異時,必須對孩子加以引導,教育他們正確對待父母離異的客觀事實,幫助孩子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同時,離異父母要多給孩子一份愛,要避免家庭陰影籠罩到孩子的身上,保證父母離異後子女的健康成長。
(二)實施校園「育苗」工程
在加強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礎上,學校應加強法制教育,使青少年在安定的生活、學習環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
1、學校教育要把教書和育人結合起來。學校不僅僅要傳授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教師首先應當提高自身素質,在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中以身作則,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校應加強德育教育,將之放在與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
2、多給「差生」一些尊重和關愛。歧視差生,不再僅僅是教育問題,已經上升為社會問題。嚴格地講,世間是沒有差生的。但教育已經成了分數的奴隸,全社會都在為分數而奮斗,這是形成差生的罪魁禍首。應淡化分數,善待每位教育對象。只有這樣才能夠消除學生之間的等級觀念,才能減少青少年犯罪,才能填平「差生」泥塘,這也是對「差生」的最大理解。
3、大力開展心理輔導。調查顯示:79%的青少年存在心理障礙,學校應當加強對青少年的心理輔導,應有針對性的建立「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心理咨詢室」等機構專門從事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從而使學生的心理問題能得到及時的發現與治療。
4、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學校要開設法制課程,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制培訓教育,幫助青少年學生認識和區分什麼是違法行為,什麼是合法行為,哪些行為是法律、法規禁止的,哪些行為又是法律、法規准許乃至鼓勵的。針對青少年的年齡、特點從鮮活的日常生活中總結、提煉典型案例,讓其自我教育,學會明辨是非。
5、整治校園周邊環境。校園周邊環境往往也是誘發青少年犯罪的一個重要因素。要進一步整治學校周邊環境,有關部門應嚴格管理網吧和電子游戲室等經營場所。當地公安機關可在學校附近設治安值勤室或報警點,加強校園周邊的治安巡邏和打擊校園周邊黑勢力,為青少年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學習環境。
6、加強對青少年的保護。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不得實施體罰、變相體罰以及其他侮辱人格的行為。學校不應當隨意地開除學生,應當教育、關心和幫助他們改正錯誤,而不應當不負責任地將他們推向社會。
7、對青少年進行適當的性教育。據調查,近幾年青少年性犯罪率有所提高。青少年對性總是充滿了好奇心,渴望了解關於性方面的知識。我們國家是一個傳統的文明古國,人們對於性羞於啟齒,談性色變,在我國的學校教育中,幾乎沒有性教育的內容。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學校應當在青少年當中大力開展性知識教育,為青少年揭開性神秘的面紗,引導青少年走出泥潭從而遠離犯罪。
(三)實施社會「防護林」工程
1、加強領導,明確預防青少年犯罪的重點群體。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強對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的領導,要協調發揮好政法、教育、團委等眾多部門的作用,使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落到實處。針對青少年違法犯罪人群分布的特點,我們應當將中小學生、閑散青少年、進城務工青年、流浪兒童、罪錯青少年這五個群體,作為教育、管理和服務的重點。
2、清除「精神毒品」污染,凈化青少年成長的社會環境。一是加大凈化文化市場的力度。二是加大懲腐力度,優化社會風氣。同時,要疏堵結合,加強青少年文化產品和青少年教育活動陣地建設,發揮文化科技體育設施的教育功能,用豐富多彩和美好高尚的東西去充實孩子們的生活,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社會文化條件。 3、以社區為重心,抓好基層的機構、隊伍、陣地和載體建設。基層是抓好青少年犯罪預防工作的基礎。通過工作硬體和軟體建設,解決基層預防工作「有人管、有人干、有地方干、有事可干」的問題,提高基層預防控制青少年違法犯罪的能力。
4、探索建立預防青少年犯罪的長效機制。集中專項整治行動只是短期行為,必須通過建立健全領導機制、預警監測機制、協調聯動機制、督導機制、激勵與約束機制和保障機制,提高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系統化、科學化、經常化和規范化水平。
5、加強和改善農村職業化、技能化教育方式,拓寬農村青少年就業渠道。近年來農村青少年到城市作案的人數正在上升。主要是因為這些青少年沒有一技之長,沒有任何職業,整天流浪在城市街頭,為了生存他們就會做出些盜竊、搶劫、欺詐等不法行為。所以,政府應當加強對農村青少年的教育,減少和預防青少年犯罪。
6、要堅持社會保護和自我保護相結合。首先,我們應加強對青少年的司法保護。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時,應當照顧未成年人的身心特點,並可以根據需要設立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人辦理。其次,要努力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護意識,教會他們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行為以及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和侵害。
7、加大普法教育的力度。我們要認真探索和研究在青少年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使普法宣傳教育落到實處,使廣大青少年做到依法律己、依法同違法行為作斗爭。有關部門應多到學校、農村,有針對性的開展寓教於樂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8、為青少年提供社會幫助。工、青、婦等單位與所在學校或村(居)委會、家庭密切配合共同幫教,同時對後進青年、輕微違法犯罪的青少年做好教育挽救工作。建立社會預防機制和幫教網路,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
(四)實施「浪子回頭金不換」工程
「知錯就改,善莫大焉」,因此,我們在研究青少年犯罪問題的同時,必須從愛護「花朵」的角度出發,而不能像掐掉一朵被病蟲侵害了的花朵一樣,拋棄有違法犯罪行為的青少年。對於失足的青少年我們應該幫助和關心他們,持發展和變化的眼光去對待他們,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要讓失足青少年對生活失去信心,以致重蹈覆轍。對已經走上了犯罪道路的青少年應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寓教於審、懲教結合、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通過法制宣傳教育讓他們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違法性和社會危害性,提高法律意識。實施「浪子回頭金不換」工程,這相對於單純的懲罰而言更有意義。
司法機關和執法機關應採取有別於成年人的方法,建立相應的教育制度挽救犯罪的青少年。司法機關要廣泛宣傳,認真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和「寓教於審、懲教結合、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對犯罪的青少年在偵查、起訴、審判、改造等環節採取有別於成年人的方法,著眼於教育和挽救,以達到既治病又救人的目的。執法機關要建立追蹤回訪考察制度,建立幫教體系,對判處刑罰的青少年確定專人幫教,定期考察,幫助他們重新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
總之,目前在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方面,要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共同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採取多種有效措施,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進一步凈化社會風氣,創造健康的社會環境,把青少年的思想引導到積極向上的軌道上來,並讓他們學有所成,就業時有一技之長,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作出更大的貢獻。

Ⅵ 罪犯在犯罪時,會有哪些心理活動

1、犯罪行為一方面是一種危害他人、危害社會且必定要受到懲罰的行為,但另一方面,通過犯罪行為的實施又將滿足犯罪人的各種非法慾望和變態心理。因此,犯罪行為人在進行犯罪行為過程中,心情不可能完全平靜、坦然,總是或多或少地存在興奮、緊張、恐懼等各種各樣的犯罪心理,尤其是情緒上的變化是很大的。
2、犯罪行為人在犯罪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又因其犯罪經歷和犯罪形式的不同而表現出很大的差異。一般而言,初犯的緊張、恐懼較為明顯,在實施犯罪行為時由於心情格外緊張,害怕被人發現、被人抓住,對能否實現犯罪目的沒有把握,所以注意力過於集中,注意范圍狹窄,在犯罪現場容易留下作案痕跡;而累犯、慣犯的緊張、恐懼表現就不那麼明顯,由於多次作案,對犯罪結果的預計比初犯更有把握,且具有一定的反偵查手段,作案時不慌不忙,遇到意外收獲時的得意忘形、作案中的沉著冷靜等都與初犯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大案要案均繫纍犯或慣犯所為,由於作案人目無法紀,無所顧忌,因此作案時更顯心狠手辣、冷酷殘暴,毫無憐憫、同情之心,緊張、恐懼也拋至腦後,更顯得冷漠、麻木。如果犯罪人在作案過程中,遇到被害人反抗、犯罪同夥退縮時,就容易產生憤怒情緒,變得兇狠殘暴、傷人毀物,甚至因此而殺人。
3、犯罪人在開始實施犯罪行為時,伴隨著緊張、恐懼還會產生一種異常興奮感,但隨著犯罪的進行逐漸平靜下來,思考怎樣逃避偵查,銷毀罪證。在某種情境的刺激下,犯罪人也可能沉靜下來,恢復正常的理智和情感,中止犯罪。如殺人犯在殺人犯罪過程中,對被害人產生同情,將其送進醫院,本人去自首等。

Ⅶ 求罪犯心理劇劇本

謀殺生命
人 物:張偉(大三學生),時空縣令,縣令師爺,衙役若干,一年前的張偉和他的朋友若干
師 爺:升堂!
眾衙役:威武!
師 爺:將罪犯張偉帶上堂來!
眾衙役:威武!
張 偉:大人!小人冤枉啊!大人!小人可是比竇娥還要冤一百倍啊!大人…
縣 令:(拍驚堂木)肅靜肅靜!堂下所跪何人?
張 偉:小人張偉.
縣 令:那你有何冤情?且速速道來.
張 偉:我…誒不對呀!是你們把我抓來的,我怎麼知道你們要幹嘛呢?
縣 令:(怒拍驚堂木)罪民張偉!公堂之上,豈容你狡辯?不過本官本著秉公執法的態度,念爾等所犯之過錯渾然不知,本太爺就替你一一道來,師爺!
師 爺:小人在.
縣 令:把罪民張偉的罪狀書拿來,念給他聽.
師 爺:是,大人,張偉你聽好了!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時空縣令李元宏因涉嫌聚眾在寢室鬥地主,有傷風化,故罰奉三月,以儆效尤,欽此…
縣 令:(一巴掌拍了過去)我欽你個大頭鬼噢!你念得西里東西嘛!
師 爺:對不起對不起大人,念錯了,念錯了…
縣 令: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罪民張偉聽著,本縣令就親自將你的罪狀一一道來.
張 偉:好啊,我聽著,我到要看看你是如何誣陷與我.
縣 令:好小子,本縣就叫你死個明白,首先,第一條指控,你犯有,謀,殺,罪!
張 偉:謀殺?我謀殺?我謀殺誰呀?大人,一定是弄錯了,我從小到大連只雞我都不敢殺,還怎麼敢殺人呀?大人,我…
縣 令:(拍驚堂木)肅靜肅靜!公堂之上休得喧嘩!罪民張偉你且聽好了,你被指控參與謀殺了,生命.
張 偉:生命?我謀殺了生命?
縣 令:看來你是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落淚啊!那好,本縣就讓你做個明白鬼,證據何在?(光影轉換,一年前的張偉和一幫朋友走了出來)你是否還記得,在2008年的一個傍晚,你談了兩年的女朋友突然和你打電話說要和你分手,當時你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的打擊,於是,你就和你的一幫朋友,出去借酒澆愁.那晚,你和你的朋友們,煙,一根接一根的猛抽,酒,一瓶接一瓶的猛灌,直到你們都侫丁大醉不省人事;煙酒有害健康這個問題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作為一個當代大學生,你不可能不知道,而明知故犯,這,就叫謀殺,赤裸裸的謀殺!
張 偉:可…可我抽煙喝酒再怎麼樣也只是折騰我自己呀!難道這樣也算謀殺嗎?
縣 令:(怒拍驚堂木)罪民休得狡辯!是,如果僅僅是你,我當然無所謂,可是那些陪你喝酒的朋友呢?你們一起這樣完全可以算做共同犯罪!共同謀殺生命!當然,這個案子我會另行審理,現在,我們再回頭說你的問題,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你說,如果你的父母知道了他們會怎麼想?他們會傷心會難過,會擔驚受怕睡不著覺,這樣,他們的身體就會越來越差越來越差,直至,死亡.所以,也也是在變相的謀殺你父母的生命!
張 偉:這…我,我伏法認罪!
縣 令:認罪?別忙,這僅僅只是你的第一條罪狀而已,接下來,還有更多關於你的指控,很不幸,還是謀殺!
張 偉:什麼?還是謀殺?怎…怎麼回事?
縣 令:給你個提示,在你們寢室,有一個綽號叫大頭的同學,知道後來他哮喘病是怎麼來的么?
張 偉:難道…也是因為我?
縣 令:(拍驚堂木)少跟我裝糊塗!你們成天就知道在寢室里上網沉迷游戲,當然,如果只是這樣到還算了,但是你們抽煙,把整個寢室弄得煙霧繚繞的,就和火災現場毫無差別!尤其到了周末,你們通宵的時候,讓一個體質並不是很好的人待在那樣的環境里,別告訴我你不知道二手煙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張 偉:我…知道,這么說,大頭的生命,也是我謀殺的了?
縣 令:不過念在你是無心的,算做過失殺人,可以從輕發落.
張 偉:謝大人.
縣 令:你…好像很不開心?心情很沉重?
張 偉:我身上背負著這么多的罪孽,能開心得起來嗎?
縣 令:你必須開心起來,要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每一天,否則,你又要背上一條新的罪狀了.
張 偉:什麼?我心情不好也有罪啊?
縣 令:正是,要知道,心情是會改變身體機能的,你看,你心情一不好吧,就吃不下去東西,一吃不下去東西,這一吃不下去東西吧,體質就會越來越差,這體質越來越差吧,那什麼稀奇古怪的病就會接踵而來,這稀奇古怪的病一旦得上的話,你的父母就會開始擔心吧?你父母開始擔心…
張 偉:好了好了好了好了…大人,我知道錯了!
縣 令:我還沒講完呢!你知道什麼?還有,情緒是會傳染的,你看,你一不開心吧,你的朋友就會跟著不開心,那你的朋友一不開心吧,你朋友的朋友就會跟著不開心,你朋友的朋友一不開心吧,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也會跟著不開心,那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一不開心吧,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張 偉:大哥,你饒了我吧!我知道錯了.
縣 令:你知道錯了?好像還不夠深刻吧?
張 偉:不夠深刻?那大人,小人已經深刻的知道錯了.
縣 令:啊?這個…可能是我的意思沒有表達准確,我是想說你還沒有非常深刻的認識到你的錯誤.
張 偉:好的,大人,我已經非常深刻的認識到了我的錯誤.
師 爺:(悄悄的)大人,剛剛評委派人來說,咱們的時間不多了,得趕緊結束了.
縣 令:好的,本次審理就此結束,我們再重申一下我們的口號吧,我們這次心理情景劇大賽的口號是
張 偉:沒有蛀牙!
(眾衙役將可憐的張偉重打了四十大板)
縣 令:(啰嗦)再說一遍,我們這次心理情景劇大賽是為了深入貫徹省教育廳下達的《關於舉辦首屆高校校園心理情景劇大賽的通知》文件精神,為了進一步推動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我校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結合在校生的實際情況而舉辦的重大賽事,要記得,我們這次大賽的主題是『關愛生命,陽光心靈』噢!
(最後,縣令一遍演講,台下的工作人員一邊上來搬東西,最後甚至把啰嗦的縣令都搬了下去)

Ⅷ 有關罪犯心理的幾道簡答題

  1. 被周圍管理者制服

  2. 有突發事件或對自己不利的消息

  3. 沖動,不服,叛逆

  4. 偽裝心版血管病、胃出血、權肝炎等內科疾病或頭痛、聾啞、癱瘓等運動機能和感覺障礙方面的疾病。由於各種疾病都有一定的病因、發病機制、體征表現,法醫,司法精神病專家進行檢查,可以鑒定真偽。將延長刑期。

Ⅸ 罪犯的心理到底是怎樣的想才明白

理、行為特徵復雜多樣,但是只要我們去潛心研究、分析,就不難找出他們的規律,然後根據不同時期、不同的罪犯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行之有效的對策施以教育。以筆者之見,應該採取以下幾個方面的對策:
(一)提高民警的政治、業務素質及處置能力。教育改造工作是一項很復雜也很艱巨的任務,我們面對的是形形色色的罪犯,要做好這項工作,首先應當堅- 持「懲罰與改造相結合,以改造人為宗旨」的工作方針,認真貫徹執行《監獄法》,努力提高執法水平,真正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培養民警正確處理獄內常見事態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建立一支召之即來,來之善戰的警察隊伍。其次加強民警隊伍的培訓,提高民警自身的工作能力,使每個管教民警具有心理學家的才能,藝術家的氣質,思想教育家的方法。
(二)進行認罪服法教育和形勢前途教育。通過認罪服法教育,使其明白法律的公正性和嚴肅性,認識自己的犯罪危害,從而加深自己的罪責認識,增強改造的緊迫感。通過形勢前途教育,消除悲觀心理,認清改造方向,增強其安心改造、重新做人的信心和勇氣。
(三)切實抓好入監教育關。入監教育是對罪犯「洗腦」的第一道工序,這一關抓不好,就會嚴重影響今後的改造質量。筆者認為,入監教育應分四個階段,有計劃的進行認罪服法、學習服刑改造政策、遵守監規獄紀的教育。第一階段:以《監獄法》為主要內容進行教育。主要解決罪犯的認識問題,讓罪犯對自己的犯罪行為有個正確的認識,做到服管服教。第二階段:進行認罪服法教育。這個階段是重點階段,組織罪犯學習《刑法》,提高思想認識,檢查自己所犯罪行對國家、對人民的危害,挖掘犯罪根源。教育罪犯如何認識法律的權威、犯罪的嚴重後果,放棄冒險心理。第三階段:以「監獄罪犯服刑改造行為規范」為主要內容進行遵守監規紀律的教育。促使罪犯明確遵守監規紀律的重要性,端正改造態度。同時,教育罪犯學會自我調控,正確處理好四種關系:一是與其他罪犯之間的關系;二是與警官之間的關系;三是與親屬之間的關系;四是思想改造與勞動改造的關系,促進罪犯不但不想違法犯罪,而且也不敢違法犯罪。第四階段:進行思想小結。讓罪犯總結對自己的罪惡是如何認識的?對法律判決的態度怎樣?對國家的改造政策、法律、監規是怎樣認識的?等等。通過小結,使罪犯能鞏固前段入監集訓的成績,進一步明確自己的改造方向,給新接受單位輸送合格的「生員」。
(四)重視和解決罪犯的實際困難。不少罪犯家庭都比較困難,他們對家 本文來自文秘114 http://www.wenmi114.com,轉載請保留此標記。 庭生活及子女的讀書問題特別關心,特別是「殺親」犯,更是如此。因此,為了使罪犯安心改造,應當為他們解決一定的實際困難。比如罪犯子女的讀書問題,監獄可以與當地行政部門、民政部門協商,給予適當解決。又如罪犯家庭發生意外事件時,我們一定要本著人道主義的原則在做好罪犯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時,認真妥善處理好意外事故及事故所涉及的有關事情,使罪犯深深感到政府的改造政策的英明、偉大,深感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公正,深感政府及我們民警的溫暖關懷,進一步增強罪犯安心改造、重新做人的信心和決心。
努力搞好生活、衛生及醫療工作。罪犯的衣、食、住、醫問題都是由監獄來解決的,這些工作抓得好與不好直接影響到改造工作質量,因此必須認真解決。我們應當做到「三個抓好」:1、抓好罪犯的伙食管理。在罪犯的生活標准范圍內,盡量調劑和改善罪犯的伙食,保證罪犯吃飽、吃熟、吃熱、吃得衛生。然而,我們的一些監獄由於「囊中羞澀」,對罪犯的生活只求數量不求質量,只求餐餐有,不求花樣新、質量高。2、抓好罪犯的疾病防治。對罪犯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定期對罪犯的宿舍區、娛樂場所進行消毒,預防疾病傳染,發現罪犯患有疾病要及時給予治療。3、抓好醫院的日常診治工作。對我們來說沒有健康的身體就無法把工作做好,對罪犯來說也是一樣,沒有健康的身體就無法安心改造。要提高改造質量還必須把醫務工作做扎實。監區集中的監獄,只設立監獄醫院也是可行的,但是必須把日常對罪犯的診治工作做到家,防止罪犯抱怨「生病也得生對時候」。有些罪犯往往以監獄機關對他們的生活安排和疾病治療情況作為衡量執行改造政策的標志。可見,做好罪犯生活管理及衛生教育工作,對穩定罪犯情緒、消除對立面、促進罪犯的改造、取得社會的重視和支持,體現我國改造政策的正確是有一定的重要意義的。
(五)採用罪犯心理矯正技術,培養罪犯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監獄要大力發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測試、心理診斷、心理咨詢工作,建立心理咨詢室,配備和引進專業人才,幫助罪犯矯正原有的不良心理和消除入監後形成的不良心理,逐步完善罪犯的人格結構,提高各方面的心理素質。
總之,改造罪犯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綜合性工程,在新的時期,面臨著新的課題、新的挑戰,但是,不論條件怎樣變化,只要我們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深入調查研究,把握改造罪犯的規律,緊緊圍繞罪犯不同時期的心理和行為特點,依法治監,做到嚴格、科學、文明管理,就能順利地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光榮使命。

Ⅹ 淺談罪犯矯治中的心理治療方法

罪犯(勞動教養人員)心理治療
罪犯心理治療是矯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難度最大、專業性極強的一項專門技術。
第一節 罪犯心理治療概述
一、概念;
專業人員運用醫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理論和技術對心理障礙較為嚴重的罪犯(勞動教養人員)所進行的治療活動。
心理治療是與軀體治療相對應的一種治療方法。既然罪犯是心理障礙與其他各種精神疾患的高發人群,其犯罪心理的形成又往往與心理疾患有關,因此在其服刑改造過程中,心理治療是絕對必要的。
罪犯心理治療包括四個不可缺少的要素:
1.實施治療者——心理醫生或其他心理學工作者;
2.被治療者——罪犯中的神經症患者、人格障礙者、情緒或行為障礙者、精神活性物質(酒、鴉片類毒品、致幻劑、興奮劑、鎮靜催眠葯)成癮者或 其他心理障礙者和有變態心理者;
3.治療手段——語言、文字、表情、態度、動作、姿勢、行為、治療者形象、與被治療者人際關系、治療場所環境及裝飾等;
4.治療目的——促使心理疾患康復,消除變態心理、消極情緒和異常行為,恢復心理健康和重塑健康人格,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二、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區別;
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就其專業性來說,是共同的,都應由專業技術人員操作。兩者在工作對象、工作方法也有一定重合,但有較大區別。
1.對象不同:心理咨詢對象廣泛,可以是正常人(來訪者),也可能是病人,較多的精神正常但遇到困惑、感受到困惑的人;心理治療對象主要是輕度或中度的人格障礙與精神疾病患者。
2.任務側重點不同:咨詢的任務主要促進來訪者成長,強調發展模式,幫助來訪者實現最佳潛力,為正常發展消除障礙,重在預防,在危機之前給予干預;心理治療多是幫助病人彌補過去已形成的傷害更多強調某些治療方法所針對的適應症,解決發展結構障礙的改變。
3.工作情景不同:心理治療多在臨床或醫療情景(醫院、診所)中進行;咨詢除此外范圍更廣。
4.工作方式不同:咨詢應用更多的方式介入到來訪者的生活環境中,與來訪者的家庭親友取得聯系,設計組織學習班和各種團體活動;心理治療更多為會談,有時輔用葯物治療。
5.其他不同:咨詢者稱為咨詢家,會期較短;治療者稱為治療家,會期較多,時間較長。

三、罪犯心理治療的目標
1.解除心理症狀
罪犯精神不適症狀或心理問題存在,造成了心理上的痛苦,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生活和勞動,因此通過心理治療要消除罪犯的精神痛苦和解決罪犯內心沖突,恢復其正常的社會功能。
2.疏導消極情緒
通過治療,消除罪犯的疑慮、緊張、焦慮、痛苦、悲觀、抑鬱、絕望、不滿、怨恨、敵對等消極情緒,促使罪犯恢復心理平衡,形成良好的情緒反應方式,保持積極的情緒狀態。
3.增強自我控制能力
通過治療,使罪犯能夠主動地、有效地調節情緒與行為,在遭遇劇烈的精神刺激是,不致產生情緒沖動和爆發性行為,尤其要防止激情性犯罪行為的發生。
4.消除不良行為和建立新的良好行為模式
通過治療,改變罪犯有害的行為習慣,消除罪犯存在的各種不良行為,培養罪犯形成良好的行為反應模式,增強罪犯對各種情境的行為適應能力。
5.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通過治療,增強罪犯對環境的耐受力和適應力,改變其不良人際關系,教給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各種方法,避免在今後因為人際關系適應不良而產生新的違法犯罪行為。
6.重建人格系統
通過治療,幫助罪犯正確了解和認識自己的心理與行為問題及其對社會的危害和產生的原因,明確對待他們的正確方法,使罪犯重新建立起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正確觀念,提高罪犯的認識能力,培養罪犯形成正確的思維模式,能正確對待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促進人格成熟。

第二節 罪犯心理治療的主要類型和技術
心理治療的方法太多,有人總結多達400餘種,現在許多方法有相互融合的趨勢,很多方法可以互相取長補短,揚長避短。

一、認知療法(Congnitive therapy)
認知療法於20世紀60—70年代在美國產生,是根據人的認知過程影響其情緒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患者的不良認知,從而矯正適應不良行為的心理治療方法。
認知療法是根據認知影響情感和行為的理論,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被治療者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極的信念、認識或思想,通過認知的改變,矯正消極的情感和行為的一類心理治療方法。
認知療法是新近發展起來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其著眼點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認知問題上,企圖通過改變患者對己、對人或對事的看法與態度來改變並改善所呈現的心理問題。
代表人物貝克(A•T•Beck)「適應不良的行為與情緒,都源於適應不良的認知,因此行為矯正療法不如認知矯正療法」
艾利斯(Ellis)認為,經歷某一事件的個體對此事件的解釋與評價、認知與信念,是其產生情緒和行為的根源。因此不合理的認知與信念
認知療法不同於傳統的行為療法,因為它不僅重視適應不良性行為的矯正,而且更重視改變病人的認知方式和認知、情感、行為三者的和諧。同時,認知療法也不同於傳統的內省療法或精神分析療法,因為它重視目前病人的認知對其心身的影響,即重視意識中的事件而不是無意識。內省療法則重視既往經歷特別是童年經歷對目前問題的影響,重視無意識而忽視意識中的事件。
認知療法的基本觀點:認知過程及其導致的錯誤觀念是行為和情感的中介,適應不良行為和情感與適應不良性認知有關。心理醫生的任務就是與病人共同找出這些「適應不良認知」,提供「學習」和訓練方法矯正這些認知,使病人的認知更接近現實和實際。隨著不良認知的矯正,病人的心理障礙逐步好轉。
由於文化、知識水平和背景的差異,人們對問題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認知。「認知」是指一個人對一件事或某對象的認知和看法,對自己的看法,對人的想法,對環境的認識和對事的見解等。
如:同樣一所醫院,小孩可能認為是「可怕的場所」;一般人認為是「救死扶傷」之地;老年人會認為是「進入墳墓之門」,所以關鍵不在於「醫院」客觀上是什麼,而是被不同的人認知或看成什麼。不同的認知就會滋生不同的情緒,從而影響人的行為反應。「認知療法」強調一個人非適應性或非功能性心理和行為,常常是受不正確的認知而不是適應不良的行為影響。
認知療法的策略在於幫助病人重新構建認知結構,重新評價自己,重建對自己的信心,更改認為自己「不好」的認知。認知理論認為:人的情緒來自人對所遭遇的事情的信念、評價、解釋或哲學觀點,而非來自事情本身。情緒和行為受制於認知,認知是人心理活動的決定因素,認知療法就是通過改變人的認知過程和由這一過程所產生的觀念來糾正本人的適應不良的情緒或行為。治療的目標不僅僅是針對行為、情緒這些外在表現,而是分析病人的思維活動和應付現實的策略,找出錯誤的認知加以糾正。
認知療法常採用認知重建、心理應付、問題解決等技術進行心理輔導和治療,其中認知重建最為關鍵。對於如何重建人的認知結構,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各位專家又有自己的不同看法。
由於心理困難和障礙的根源來自於異常和歪曲的思維方式,因此通過發現、挖掘這些思維方式,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之以合理的、現實的思維方式,就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使之更好地適應環境。
另外,認知療法是針對心理分析療法的缺陷發展起來,治療把著眼點放在認知上,它不必管看不到、也抓不到的潛意識,只要更正這些可用語言描述的觀念、想法、信念,處理好非功能的「認知」即可。既明顯又具體,易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協作。
認知療法強調,常見的心理障礙的中心問題是某些歪曲的思維。認知治療在於向患者提供有效的方法以克服盲目、錯誤的認知。包括所有能改變錯誤認知的方法,如說明、教育、批評、促膝談心等作為一種特殊的治療手段,相應地有其特殊的方法、技術和程序。
首先,心理醫生要向患者說明一個人的看法與態度是如何影響其心情和行為的。
其次,幫助患者去檢討他所持有的對己、對人以及對四周環境的看法,從中發覺跟患者主訴的問題有密切關系的一些「看法」和「態度」,並協助患者去檢討這些看法或態度與一般現實的差距,指出其錯誤認知的非功能性與病態性。
最後,督促患者去練習更換這些看法或態度,重建功能性的、健康的看法與態度,以便藉此新的看法與態度來產生健康的心理與適應性行為。
治療過程:
1.建立求助動機。認識適應不良的認知—情感—行為類型,病人和心理醫生對其問題達成認知解釋上意見統一;對不良表現給予解釋並且估計矯正所能達到的預期效果。
2.適應不良認知的矯正。要使病人發展新的認知和行為代替適應不良的認知和行為。
3.用新的認知對抗原由的認知。讓病人將新的認知模式用到社會情境中去,取代原有的認知模式。
4.改變有關自我的認知。在此過程中,作為新認知和訓練的結果,要求病人重新評價自我效能以及自我在處理自我認識和情境中的作用。
適應:情緒障礙、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怖症等。

合理情緒療法
認知療法的一種,因其採用了行為治療的一些方法,故又稱認知行為療法。
基本理論主要是ABC理論,在ABC理論中,A指誘發性事件;B指個體遇到誘發事件後相應而生的信念,即他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和評價;C指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的結果。通常人們會認為,人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是直接由誘發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 C
ABC理論指出,誘發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緒及行為反應的間接原因,而人們對誘發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和行為反應的更直接的原因。

同事甲 無所謂
遇到 總經理 未理睬
同事乙 憂心忡忡

主要是由於甲乙兩者大腦中存在不同的信念,甲認為「他可能正在想別的事情沒有注意到我們。即使看到我們沒理睬也沒什麼」,而乙認為「是不是上次我頂撞了老總幾句,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還要找我的岔子,太麻煩了」。前者屬於合理的信念,而後者稱之為不合理信念。合理的信念會引起人們對事物適當、適度的情緒和行為反應;而不合理的信念則相反,往往導致不適當的情緒和行為反應,人們堅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最容易產生情緒問題,導致情緒障礙。
由於人們的情緒障礙是由人們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合理情緒療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療非理性,幫助患者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從而最大限度減少不合理信念給情緒帶來的不良影響,通過以改變認知為主的治療方式,來幫助患者減少或消除他們已有的情緒障礙。
具體步驟:
第一,要向患者提出,他們的思維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幫助他們弄清楚為什麼會這樣?講清楚不合理信念與他們情緒困擾之間的關系。
第二,要向患者指出,他們的情緒困擾之所以延續至今,不是由於早年生活的影響,而是現在他們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致,敢於承認。
第三,通過以與不合理信念辯論方法為主的治療技術,幫助患者認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進而放棄這些不合理的信念,幫助患者產生某種認知層次的改變。
第四,不僅要幫助患者認清並放棄某些特定的不合理信念,而且要從改變他們常見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幫助他們學會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維方式,以避免再做不合理信念的犧牲。
這樣,不合理信念及由此引起的情緒困擾和障礙即將消除,患者就會已較為合理的思維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維方式,從而較少受到不合理信念的困擾。

二、行為療法(見製作課件)
即行為治療,是基於現代行為科學的一種非常通用的新型心理治療方法,是根據學習心理學的理論和心理學實驗方法確立的原則,對個體反復訓練,達到矯正適應不良行為的一類心理治療。
行為療法的代表人物沃爾普將其定義為:使用通過實驗而確立的有關學習的原理和方法,克服不適應的行為習慣的過程。
行為治療家認為適應不良性行為是通過學習和條件反射形成的不良習慣,因此可按相反的過程進行治療。
所謂適應不良性行為是不健康的、異常的行為,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原因,有些是神經系統病理變化或生化系統代謝紊亂而引起的症狀,有些則是由於錯誤的學習所形成。
行為療法是運用心理學派根據實驗得出的學習原理,是一種治療心理疾患和障礙的技術,行為療法把治療的著眼點放在可觀察的外在行為或可以具體描述的心理狀態上。
行為療法主要包括滿灌療法、厭惡療法、模仿療法、放鬆療法、思維阻斷療法、生物反饋療法、系統脫敏療法等。
行為療法首先應該通過選擇,明確想更改、除去或養成的行為,如社交恐怖、焦慮症等,然後就其治療目標的行為性質,選擇一套能夠描述的擬定好的治療策略與方法進行治療。不關心潛意識或內在精神,也不理會病情發生的因果關系,而是把重點放在當前可觀察的非適應性行為上。行為療法認為只要行為改變,態度及情感也就會隨之相應改變。
與其他流派的治療方法相比,行為療法對治療過程關心得較少,心理醫生更關心設定特定的治療目標。而特定的治療目標又是心理醫生通過對患者的行為的觀察,對其行為進行功能分析後,幫助患者制定的。因此治療目標一經確定,新的以條件作用為前提的學習過程就可以開始進行了。

滿灌療法
又稱沖擊療法或快速脫敏療法。是鼓勵患者直接接觸引起恐怖焦慮的情景,堅持到緊張感覺消失的一種快速行為治療法。
著名行為治療專家馬克斯指出:對患者沖擊越突然,時間持續越長,患者的情緒反應越強烈,這才能成為滿灌。迅速向患者呈現讓他害怕的刺激,並堅持到他對此刺激習以為常為止,是不同形式滿灌技術的共同特徵。
習能鎮驚是滿灌療法的治療要訣。如果患者合作,可以在幾天甚至幾周、2個月取得明顯成效。
案例:治療有不潔恐怖症和癌症恐怖症的女病人。
滿灌療法堅信:由於恐怖是經過經典條件反射

三、精神分析(心理分析)法(自由聯想法);
精神分析法又稱心理分析療法,其理論是由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弗洛伊德在1896年創立的。它不但是現代心理學中影響最大的理論之一,而且也是二十世紀內影響人類文化最大的理論之一。精神分析理論是當代心理咨詢和治療的基礎。在當今被人們採用的幾百種不同的治療技術中,絕大多數都從精神分析理論中吸取了某些基本原則、技術,或受到精神分析理論的推動。
(一)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論
精神分析理論又稱心理動力學、心理動力療法,它是一種描述人的內部各種力量矛盾運動的心理學說。在弗羅伊德看來,這種對立沖突就是人格發展和神經症形成的根本原因。因此,精神分析理論力圖從人格和人性的深層次認識和理解人類。
意識—無意識理論,人格結構理論,人格動力理論,人格發展理論是精神分析理論的中心和基礎。
意識—無意識理論
弗羅伊德將人的心理結構分為三個層次,即意識、前意識和無意識(潛意識)。

意識是人能夠自知自覺的部分,人在清醒時
意識
對自身對環境的認識,注意到的心理過程屬於
前意識
前意識介於意識與無意識之間,此時意識
不到,但集中注意認真回憶,可以再現。
潛意識
潛(無)意識心理活動最深層部分
它與多種本能慾望和非道德沖動相聯系的觀念和經驗,不被意識到並不是不存在,能量並沒有消失,在無意識層中積極活動,時刻尋求滿足,在一定程度上主宰人的精神活動。
發現「無意識」心理現象並對此進行研究,是弗羅伊德的重大貢獻,它為我們開辟了理解人類深層心理的渠道,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各種神經症和精神病的症狀都有其隱意,心理疾病的致病根源是當事人自己覺察不到的,因為他們隱藏在無意識之中,如果通過分析治療,使這些隱意進入意識層次,在意識范圍內進行認知領悟,就有可能使疾病逐漸消除。
人格結構理論
按照弗羅伊德弗羅伊德的理論,人格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包括三個成分,分別稱本我、自我和超我。人格中的三個部分彼此互相影響,在不同的時間內,對個體行為產生不同的影響支配作用。
本我是人格結構中最原始的部分,生下來即存在。構成
本我的成分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如飢、渴、餓、性等,
弗羅伊德稱其為生本能,生本能是促進個體求生活動內
在力量又稱為「力比多」(里比多)。本我內除了由基本
需求形成的生本能外,也包括著攻擊與破壞兩種原始性
的沖動,這種原始性的沖動所促進的內在力量,稱之為
死本能。本我中的需求產生時,個體要求立即滿足,故
而從支配人性的原則而言,支配本我的是快樂原則。如
嬰兒感到飢餓就會哇哇大哭,決不會考慮母親有無困難。
自我是個體出生之後,在現實環境中由本我分化發展而
產生的。本我需求在現實中不能滿足,他們就必須遷就現實的限制,並學習如何根據現有的條件和環境的許可獲得需求的滿足。支配自我的是現實原則。自我介於本我和超我之間,對本我的沖動和超我的管制具有緩沖和調節作用。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處於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於個體在生活中,接受社會文化道德規范的教養而逐漸形成的。超我中有兩個重要組成部分:一是自我理想,要求自己的行為符合自己理想的標准;二是良心,是規定自己的行為符合已內化了的道德准則。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支配超我的原則是完美原則(道德原則、理想原則)。它的作用類似於一個社會道德檢察官,對個體的本能活動進行監控。
在對罪犯的人格結構分析中,能夠很清晰地認識到罪犯本我的強大,以及自我、超我的弱小。罪犯的犯罪動機大多出於本能的慾望和沖動。因自我的弱小,自我便不能很好地根據現實條件調節本我的滿足方式,不顧一切地尋找滿足本能慾望的機會;因超我的弱小,導致罪犯的道德、良知的低下,同情心極其淡薄而犯罪行為極其殘忍。
精神分析學說以潛意識理論為基點,所要探討的是「一個人為什麼是那個樣子」的真正原因,它設法將潛意識的東西進入意識中來(如採用自由聯想法),然後通過自我認識,以擺脫心理問題和不良情緒。精神分析的目的和價值在於它能夠挖掘出深藏在潛意識中的各種關系(尤其是童年的精神創傷和痛苦經歷),使之被招回到意識中來。
患者藉助於心理醫生的分析、解釋,理解這些關系,徹底頓悟和認識自己;心理醫生再加以疏導,使患者宣洩並消除隱藏在潛意識中童年的精神創傷、心理矛盾和痛苦體驗,最後矯治不良行為,達到治療目的。

自由聯想法
精神分析運用的主要方法,是打開無意識大門的鑰匙。自由聯想法就是讓來訪者在毫無拘束的情景下,把所有想到的和感覺到的毫不顧及地說出來,不論這種情緒是多麼痛苦,這種想法多麼荒誕不羈,只要想到的就說出來。自由聯想的目的就是通過在自由、寬松、無拘束的情況下,讓來訪者傾吐內心所想到的一切,來釋放被壓抑在來訪者無意識中的沖動、慾望、幻想、沖突等各種不為意識或社會認可的情感和願望,一方面可以釋放或緩解當事人內心深處的緊張和壓力;另一方面心理醫生可以獲得大量的資料和信息,了解當事人的無意識心理,為進一步治療打下基礎。

哥們,寫材料是最費腦子的。上網自己查查 找了一個不知道你能從上邊扒點不。別的也實在無能為力了。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