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污染食物的特點
㈠ 病毒對食品食品安全的危害不如細菌那麼普遍
食品安全危害是指潛在損壞或危及食品安全和質量的因子或因素,包括生物、化學以及物理性的危害,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 危險。一旦食品含有這些危害因素或者受到這些危害因素的污染,就會成為具有潛在危害的食品,尤其指可能發生微生物性危害的食品。
食品安全危害可以發生在食物鏈的各個環節,其差異較大,按照HACCP危害分析的通常分類,有四種類型。
一、生物性危害
常見的生物性危害包括細菌、病毒、寄生蟲以及黴菌。
1.細菌
按其形態,細菌分為球菌、桿菌和螺形菌;按其致病性,細菌又可分為致病菌、條件病菌和非致病菌。食品中細菌對食品安全和質量的危害表現在兩個方面。
(1)引起食品腐敗變質。
(2)引起食源性疾病。若食品被致病菌污染,將會造成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
2.病毒
病毒非常微小,不僅肉眼看不見,而且在光學顯微鏡下也看不見,需用電子顯微鏡才能察覺到。病毒對食品的污染不像細菌那麼普遍,但一旦發生污染,產生的後果將非常嚴重。
3.寄生蟲
在寄生關系中,寄生蟲的中間宿主具有重大的食品安全意義。畜禽、水產是許多寄生蟲的中間宿主,消費者食用了含有寄生蟲的畜禽和水產品後,就可能感染寄生蟲。例如吸蟲(Trematoles)中間宿主是淡水魚、龍蝦等節肢動物,生吃或烹調不適,會使人感染吸蟲。
4.黴菌
黴菌可以破壞食品的品質,有的產生毒素,造成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例如黃麴黴素、雜色麴黴素、赭麴黴素可以導致肝損傷,並具有很強的致病作用。
二、化學性危害
常見的化學性危害有重金屬、自然毒素、農用化學葯物、洗消劑及其他化學性危害。
三、物理性危害
物理性危害與化學性危害和生物性危害相比,有其特點,往往消費者看得見。
四、轉基因食品的危害
自從1973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科恩教授開發成功轉基因技術,轉基因技術被逐漸應用於農產品的生產,但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目前卻沒有一個人能做出肯定的回答。
所以病毒對人體健康危害比細菌危害更大些,處罰更加嚴重。供參考。
㈡ 食品污染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哪幾方面
1、生物性污染
主要是由有害微生物及其毒素、寄生蟲及其蟲卵和昆蟲等引起的。肉、魚、蛋和奶等動物性食品易被致病菌及其毒素污染,導致食用者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和人畜共患的傳染病。致病菌主要來自病人、帶菌者和病畜、病禽等。
2、化學性污染
農用化學物質、食品添加劑、食品包裝容器和工業廢棄物的污染,汞、鎘、鉛、砷、氰化物、有機磷、有機氯、亞硝酸鹽和亞硝胺及其他有機或無機化合物等所造成的污染。
危害:甲醛可誘發鼻癌、血癌(白血病);揮發性有機物,如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會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和胎兒畸形。氨無色具強烈刺激性臭味,它主要來源於混凝土防凍劑,嚴重者可致肺水腫及呼吸道症等。
3、放射性污染
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有多方面的表現。一次大量攝入受污染的食品,可引起急性中毒,即食物中毒,如細菌性食物中毒、農葯食物中毒和黴菌毒素中毒等。
(2)病毒污染食物的特點擴展閱讀
預防:防止食品污染,不僅要注意飲食衛生,還要從各個細節著手.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食品污染的防制措施主要有:
1、開展衛生宣傳教育。
2、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要全面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律和國家衛生標准。
3、食品衛生監督機構要加強食品衛生監督,把住食品生產、出廠、出售、出口、進口等衛生質量關。
4、加強農葯管理。
5、災區要特別加強食品運輸,貯存過程中的管理,防止各種食品意外污染事故的發生。
㈢ 舉例說明病毒與食品安全的關系
最常見的能引起食品中毒的病毒就是諾如病毒了。
諾如病毒是一組杯狀病毒屬的病毒,以前也稱之為「諾瓦克樣病毒」。諾如病毒感染影響胃和腸道,引起胃腸炎或「胃腸流感」。「胃腸流感」不同於流感病毒引起
呼吸道疾病的流感。
感染諾如病毒的症狀是什麼?
諾如病毒感染引起胃腸炎,胃腸炎是指胃、小腸和大腸的炎症。胃腸炎的症狀是惡心、嘔吐、腹部痙攣性腹瀉。部分人主訴有頭痛、發熱、寒戰、肌肉疼痛。症狀通
常持續1-2天。普遍感到病情嚴重,一日多次劇烈嘔吐。症狀一般攝入病毒後24-48小時出現,但是暴露後12小時也可能出現症狀。沒有證據表明感染者能
成為長期病毒攜帶者,但是從發病到康復後2周感染者的糞便和嘔吐物中可以檢出病毒。
諾如病毒如何傳播?
感染者糞便和嘔吐物中可以發現諾如病毒,可以通過幾種方式感染諾如病毒:
食用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飲用諾如病毒污染的飲料;
接觸諾如病毒污染的物體或表面,然後手接觸到口;
直接接觸到感染者(如照顧病人,與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
食物和飲料很容易被諾如病毒污染,因為病毒很小,而且攝入不到100個病毒就能使人發病。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嘔吐物或糞便污染的物體表面直接污染,或者
通過附近嘔吐物細小飛沫污染。盡管病毒在人體外很難繁殖,但是一旦存在食品或水中,就能引起疾病。
有些食品在送至飯店或商店前可能被污染。一些暴發是由於食用從污染的水中捕獲的牡蠣。其它產品如色拉和冰凍水果也可能在來源地被污染。
㈣ 病毒在食品中的存在有何特點急求
病 毒
病毒能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由排泄物傳染到食品中。攜帶病毒的食品加工者可導致食品的直接性污染,而污水則常導致食品的間接性污染。
易被病毒污染的食品主要有水產品、肉製品、乳製品、蔬菜和水果等。
常見的食源性病毒主要有甲型肝炎病毒、諾沃克病毒、口蹄疫病毒等。
在通常食物加工過程中,一般加熱處理即可殺滅病毒(瘋牛病病毒除外)
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防止食品被微生物污染
嚴格選擇衛生安全的食品原料
加強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防護
注意從業人員的個人衛生
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及產毒
通過控制環境溫度、濕度、氧濃度、食品的pH值和水分活度等影響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條件
選擇合適的滅菌方法如熱處理、輔照、化學消毒劑等殺滅有害微生物和破壞產生的毒素
㈤ 食品污染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食品污染 有害的病毒、細菌、真菌和寄生蟲污染食品。這種污染的危害主要為:①使食品腐敗、變質、霉爛,破壞其食用價值;②有害微生物在食品中繁殖時產生毒性代謝物,如細菌外毒素和真菌毒素,人攝入後可引起各種急性和慢性中毒;③細菌隨食物進入人體,在腸道內分解釋放出內毒素,使人中毒;④細菌隨食物進入人體侵入組織,使人感染致病。 污染物種類 污染食品的微生物不是來自食品本身,而是來自食品所在的環境。 1862年L.巴斯德所作的肉汁腐敗實驗,卓越地證實了這一點。從生物學觀點來看,污染食品的微生物可分為:①能在食品上繁殖並以分解食品的有機物作為營養物質來源的腐生性微生物;②能在人體內或作為食品原料的動植物體內寄生、以活體內的有機物作為營養物質來源的寄生性微生物;③既能在食品上腐生,也能在人體內寄生的微生物,這是微生物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經過選擇和適應的結果。各類食品各有其特殊的生物、物理、化學性質,在一定的外界條件下,只適於某些微生物生存。因此,微生物只有在適於其生存的條件下才能大量繁殖,引起污染。這是食品生物污染和化學污染不同的地方。 污染途徑 食品生物污染源是含有微生物的土壤、水體、飄浮在空中的塵埃、人和動物的胃腸道、鼻咽和皮膚的排泄物它們或直接污染食品,或經由人、鼠、昆蟲、加工設備、用具、容器、運輸工具等間接污染食品。如果動、植物感染患病,則以這種動、植物為原料加工製成的食品,也會含有大量微生物,這稱為原始性污染。當然,原始性污染也是從動、植物最初受到微生物的直接或間接污染而來的。微生物污染食品的方式,取決於它們的生物學性質和在環境中的生存能力。腐生或兼有腐生和寄生特性的微生物,在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強,能直接或間接污染食品;寄生性微生物在環境中的生存能力弱,只能直接污染食品或以原始污染的方式存留於食品中。 防治防止食品生物污染,首先應注意食品原料生產區域的環境衛生,避免人畜糞便、污水和有機廢物污染環境,防止和控製作為食品原料的動、植物病蟲害,在收獲、加工、運輸、貯存、銷售等各個環節防止食品污染。其次是在食品可能受到微生物污染的情況下,採取清除、殺滅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長繁殖的措施,如各種高低溫和化學消毒、冷藏和冷凍、化學防腐、乾燥、脫水、鹽腌、糖漬、罐藏、密封包裝、輻射處理等。把這些方法結合起來運用,更能起到消除或控制生物污染、保證食品質量的效果.
㈥ 《食品微生物學》:什麼是病毒簡述病毒的特點
病毒,顧名思義僅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質外殼構成的專營細胞內生存的寄生物。無細胞結構,為纖細的病原體。病毒(virus)是由一個核酸分子(DNA或RNA)與蛋白質構成的非細胞形態的營寄生生活的生命體。生物病毒是一類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只含單一核酸(DNA/RNA),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並以復制方式增殖的非細胞型微生物病毒,是一類不具細胞結構,具有遺傳、復制等生命特徵的微生物。
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樣,具有遺傳、變異、進化的能力,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結構極其簡單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賴宿主細胞的能量和代謝系統,獲取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離開宿主細胞,它只是一個大化學分子,停止活動,可製成蛋白質結晶,為一個非生命體,遇到宿主細胞它會通過吸附、進入、復制、裝配、釋放子代病毒而顯示典型的生命體特徵,所以病毒是介於生物與非生物的一種原始的生命體。在病毒大家庭中,有一種病毒有著特殊的地位,這就是煙草花葉病毒。無論是病毒的發現,還是後來對病毒的深入研究,煙草花葉病毒都是病毒學工作者的主要研究對象,起著與眾不同的作用。
1886年,在荷蘭工作的德國人麥爾(Mayer)把患有花葉病的煙草植株的葉片加水研碎,取其汁液注射到健康煙草的葉脈中,能引起花葉病,證明這種病是可以傳染的。通過對葉子和土壤的分析,麥爾指出煙草花葉病是由細菌引起的。
1892年,俄國的伊萬諾夫斯基(Ivanovski)重復了麥爾的試驗,證實了麥爾所看到的現象,而且進一步發現,患病煙草植株的葉片汁液,通過細菌過濾器後,還能引發健康的煙草植株發生花葉病。這種現象起碼可以說明,致病的病原體不是細菌,但伊萬諾夫斯基將其解釋為是由於細菌產生的毒素而引起。生活在巴斯德的細菌致病說的極盛時代,伊萬諾夫斯基未能做進一步的思考,從而錯失了一次獲得重大發現的機會。
1898年,荷蘭細菌學家貝傑林克(Beijerinck)同樣證實了麥爾的觀察結果,並同伊萬諾夫斯基一樣,發現煙草花葉病病原能夠通過細菌過濾器。但貝傑林克想得更深入。他把煙草花葉病株的汁液置於瓊脂凝膠塊的表面,發現細菌在凝膠中以適度的速度擴散,而感染煙草花葉病的物質仍滯留於瓊脂的表面。從這些實驗結果,貝傑林克指出,引起煙草花葉病的致病因子有三個特點:1,能通過細菌過濾器;2,僅能在感染的細胞內繁殖;3,在體外非生命物質中不能生長。根據這幾個特點他提出這種致病因子不是細菌,而是一種新的物質,稱為「有感染性的活的流質」,並取名為病毒,拉丁名叫「Virus」。
神奇的病毒「誕生」了!
幾乎是同時,德國細菌學家勒夫勒(Loeffler)和費羅施(Frosh)發現引起牛口蹄疫的病原也可以通過細菌濾器,從而再次證明伊萬諾夫斯基和貝傑林克的重大發現。
「virus」一詞源於拉丁文,原指一種動物來源的毒素。病毒能增殖、遺傳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徵,但至今對它還沒有公認的定義。最初用來識別病毒的性狀,如個體微小、一般在光學顯微鏡下不能看到、可通過細菌所不能通過的過濾器、在人工培養基上不能生長、具有致病性等,現仍有實用意義。但從本質上區分病毒和其他生物的特徵是:①含有單一種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組和蛋白質外殼,沒有細胞結構;②在感染細胞的同時或稍後釋放其核酸,然後以核酸復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③嚴格的細胞內寄生性。病毒缺乏獨立的代謝能力,只能在活的宿主細胞中,利用細胞的生物合成機器來復制其核酸並合成由其核酸所編碼的蛋白,最後裝配成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單位,即病毒粒。病毒粒是病毒從細胞到細胞或從宿主到宿主傳播的主要形式。
目前,病毒一詞的涵義可以是:指那些在化學組成和增殖方式是獨具特點的,只能在宿主細胞內進行復制的微生物或遺傳單位。它的特點是:只含有一種類型的核酸(DNA或RNA)作為遺傳信息的載體;不含有功能性核糖體或其它細胞器;RNA病毒,全部遺傳信息都在RNA上編碼,這種情況在生物學上是獨特的;體積比細菌小得多,僅含有少數幾種酶類;不能在無生命的培養基中增殖,必須依賴宿主細胞的代謝系統復制自身核酸,合成蛋白質並裝配成完整的病毒顆粒,或稱病毒體(完整的病毒顆粒是指成熟的病毒個體)。
由於病毒的結構和組分簡單,有些病毒又易於培養和定量,因此從20世紀40年代後,病毒始終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的重要材料。
在實踐方面,病毒的研究對防治人類、植物和動物的疾病作出了重要貢獻。如病毒疫苗的發展,利用昆蟲病毒作為殺蟲劑等。1982 年將資料齊全而能分類的病毒劃分為7大群:(雙鏈)ds DNA,有包膜;(雙鏈)ds DNA,無包膜 ;(單鏈)ss DNA ,無包膜;(雙鏈)ds RNA,有包膜;(雙鏈)ds RNA,無包膜; (單鏈)ss RNA,有包膜;(單鏈)ss RNA,無包膜。
給分!
㈦ 食物中會有什麼病毒嗎
病 毒
病毒能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由排泄物傳染到食品中。攜帶病毒的食品加工者可導致食品的直接性污染,而污水則常導致食品的間接性污染。
易被病毒污染的食品主要有水產品、肉製品、乳製品、蔬菜和水果等。
常見的食源性病毒主要有甲型肝炎病毒、諾沃克病毒、口蹄疫病毒等。
在通常食物加工過程中,一般加熱處理即可殺滅病毒(瘋牛病病毒除外)
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防止食品被微生物污染
嚴格選擇衛生安全的食品原料
加強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防護
注意從業人員的個人衛生
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及產毒
通過控制環境溫度、濕度、氧濃度、食品的pH值和水分活度等影響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條件
選擇合適的滅菌方法如熱處理、輔照、化學消毒劑等殺滅有害微生物和破壞產生的毒素
常見的食源性病毒主要有甲型肝炎病毒、諾沃克病毒、口蹄疫病毒等。
在通常食物加工過程中,一般加熱處理即可殺滅病毒(瘋牛病病毒除外)
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防止食品被微生物污染
嚴格選擇衛生安全的食品原料
加強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防護
注意從業人員的個人衛生
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及產毒
通過控制環境溫度、濕度、氧濃度、食品的pH值和水分活度等影響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條件
選擇合適的滅菌方法如熱處理、輔照、化學消毒劑等殺滅有害微生物和破壞產生的毒素
㈧ 病毒傳播的基本特點
1.水平傳播
水平傳播是指病毒在人群中不同個體之間的傳播,包括回病毒從動物到人的傳播。常見的水答平傳播方式有以下幾種。
(1)經呼吸道傳播:病毒經空氣、飛沫等吸入感染,如流感病毒、風疹病毒等。
(2)經消化道傳播:病毒污染了食物和水源,經口食入而感染。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等。
(3)經泌尿生殖道傳播:由直接性接觸而感染,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
(4)經皮膚傷口傳播:經昆蟲媒介的叮咬、動物咬傷或皮膚傷口直接接觸病毒而感染。如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狂犬病病毒等。
(5)經血液傳播:經輸血或血液製品,包括經注射、器官移植等途徑引起的感染,如乙型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
2.垂直傳播
病毒經胎盤、產道、哺乳由母親傳給胎兒或新生兒的方式,稱為垂直傳播。可經垂直傳播的病毒有風疹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㈨ 因病毒污染導致食源性疾病有以下哪些特點
突然導致的食源性疾病,一般來講他的特點就是說集體性的發作,而且都是病毒感染造成的,惡心嘔吐這種
㈩ 舉例說明污染物在食物鏈中傳遞的特點,這種傳遞特點對生物有何影響
生物放大
生物放大是指在同一個食物鏈上,高位營養級生物體內來自環境的某些元素或難以分解的化合物的濃度,高於低位營養級生物的現象。生物放大一詞是專指具有食物鏈關系的生物說的,如果生物之間不存在食物鏈關系,則用生物濃縮或生物積累來解釋。直至20世紀70年代初期,不少科學家在研究農葯和重金屬的濃度在食物鏈上逐級增大時,多將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濃縮或生物積累。直到1973年起,科學家們才開始用生物放大一詞,並將生物富集作用、生物積累和生物放大三者的概念區分開來。研究生物放大,特別是研究各種食物鏈對哪些污染物具有生物放大的潛力,對於確定環境中污染物的安全濃度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生物放大與食物鏈
在生態環境中,由於食物鏈的關系,一些物質如金屬元素或有機物質,可以在不同的生物體內經吸收後逐級傳遞,不斷積聚濃縮;或者某些物質在環境中的起始濃度不很高,通過食物鏈的逐級傳遞,使濃度逐步提高,最後形成了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作用。例如,海水中汞的濃度為0.0001mg/L時,浮游生物體內含汞量可達001-0.002mg/L,小魚體內可達0.2-0.5mg/L,而大魚體內可達1-5 mg/L,大魚體內汞比海水含汞量高1萬-6萬倍。生物放大作用可使環境中低濃度的物質,在最後一級體內的含量提高幾十倍甚至成千上萬倍,因而可能對人和環境造成較大的危害。
生物放大作用是通過食物鏈完成的,而食物鏈可以分為幾種形態。在生態系統中,根據生物間的食物關系,可將食物鏈分為四類。一是捕食性食物鏈,它是以植物為基礎,後者捕食前者。如青草-野兔-狐狸-狼-虎。二是碎食性食物鏈,指的是以碎食物為基礎形成的食物鏈。如樹葉碎片及小藻類-蝦(蟹)-魚-食魚的鳥類。三是寄生性食物鏈,是以大動物為基礎,小動物寄生到大動物上形成的食物鏈。如哺乳類-跳蚤-原生動物-細菌-過濾性病毒。四是腐生性食物鏈,指的是以腐爛的動植物屍體為基礎,然後被微生物所利用。
生物放大作用就是通過食物鏈完成的。總的說來,初級生產者所產生和固定的能量、物質,通過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關系而在生態系統中傳遞,便可形成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
多種有害物質的放大作用
DDT等殺蟲劑通過食物鏈的逐步濃縮,能充分說明它們對人類健康的危害。1962年,美國的雷切爾·卡遜在其《寂靜的春天》中充分描述了以DDT為代表的殺蟲劑對環境、生物和人類健康的危害,甚至連美國的國鳥白頭海雕也因殺蟲劑的使用而幾乎滅絕。但是,DDT的生物放大危害作用並沒有得到充分揭示。
一項研究結果表明,DDT在海水中的濃度為5.0 X 10-11g,而在浮游植物中則為4.0 X 10-8g,在蛤蜊中為4.2 X 10-7g,到銀鷗時就達75.5 X 10-6g。DDT從初始濃度到食物鏈最後一級的濃度擴大了百萬倍,這就是典型的生物擴大作用。
DDT對英國雀鷹(Accipiter nisus)的影響也是災難性的。早在 20世紀 60年代,雀鷹遭受了顯著的毀滅,部分原因是由於DDT的生物放大作用,由於使母鳥吃了富集DDT的小蟲和其他食物,它產下的卵的卵殼太薄,使得卵在孵出小鳥之前就很容易破碎,因而對雀鷹造成滅頂之災。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還發現,我國典型湖泊底泥中19世紀早期已存在微量二惡英,主要存在土壤的表層,一旦沉積很難通過環境物理因素再轉移,但卻可通過食物鏈再傳給其它生物,轉移到環境中。因此,湖泊底泥中高濃度的二惡英可通過生物富集或生物放大對水生物和人類的健康產生極大威脅。通過實驗還發現了二惡英在食物鏈中生物放大的直接證據,並提出了生物放大模型,從而否定了國際學術界過去一直認為二惡英在食物鏈中只存在生物積累而不存在生物放大的觀點。
由於生物放大作用,殺蟲劑及其他有害物質對人和生物的危害就變得十分驚人。一些毒素在身體組織中累積,不能變性或不能代謝,這就導致殺蟲劑在食物鏈中每向上傳遞一級,濃度就會增加,而頂級取食者會遭受最高劑量的危害。
食物中被放大的毒素
由於生物放大作用的存在,環境污染對人和生物的危害也呈現富集或放大作用,因此生物放大作用也威脅著人類食物鏈,比如各種副食、肉類和魚類。但是,這種危害一直難以引起人們的關注。
比如,重金屬鉛、汞、鎘等原本就對人和生物有害,但通過食物鏈的放大作用,對人和生物的危害就更大了。鉛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造成神經系統、造血系統和腎臟的損傷。汞是以甲基汞的形式對人體造成傷害,甲基汞在體內代謝緩慢,可引起蓄積中毒,而且可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與大腦皮層的巰基結合,影響腦細胞的功能。鎘對機體的危害是破壞腎臟的近曲小管,造成鈣等營養素的丟失,使病人骨質脫鈣而發生骨痛??
這幾種重金屬在食物鏈中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通過食物鏈的放大作用完成的。環境中的鉛容易污染的食品主要是蔬菜,由於環境中的鉛在土壤中以凝結狀態存在,因此通過作物根系吸收量不大,主要是通過葉片從大氣吸收,所以蔬菜中鉛含量富集程度以葉菜最高,其次是根、莖類、果菜類。對食品中鉛含量的調查顯示,靠近公路兩側的蔬菜的鉛含量遠遠高於遠離公路的蔬菜,這既說明含鉛汽油是污染源,也說明了鉛的放大作用途徑。
汞主要蓄積於魚體脂肪中,魚是汞的天然濃縮器,魚齡越大,體內富集的汞就越多。不同魚種富集汞的能力不同,魚體中汞的含量也不同,一般來說,食肉魚體內汞含量大於食草魚,吃魚的鳥在體內蓄積的汞更多。所以,人們在選擇魚的消費時,也應當有一個順序,即從草魚到食肉魚,從淡水魚到海魚。盡管江水中汞含量較低,但通過食物鏈的生物放大作用,鯰魚等食肉魚中汞的含量也大大增加,因此也應當成為人們消費時的一種不宜選擇的標准。
此外與DDT同屬於有機氯殺蟲劑的狄氏劑在鱔魚和蒼鷺中的富集作用是最大的。人如果食用這兩種食物,人實際上就是食物鏈的終端,在人體中必然導致狄氏劑的大劑量中毒。因此,消費者更不能把諸如蒼鷺那些吃魚的鳥類當作野味來消費。
鎘是通過水生生物的養殖進入食品鏈的。鎘的生物放大作用表現為,海產品中鎘的含量是海水的4500倍。作物的根系也可吸收土壤中的鎘,鎘污染地區的蔬菜、糧食等食品中的鎘含量遠高於無污染地區。不同作物對鎘的富集程度不同,鎘含量也不盡相同,比如蔬菜中鎘含量順序是(按富集系數大小排列):芹菜葉(0.1150)>菠菜(0.0956)>萵筍(0.0469)>大白菜(0.0452)>油菜(0.0437)>小白菜(0.0417)>芹菜莖(0.0390)>韭菜(0.0365)>茄子(0.0240)>圓白菜(0.0105)>黃瓜(0.0062)>菜花(0.0059)。因此,這可以作為人們消費食物時避免有害重金屬元素生物放大作用的一個參考。
消除生物放大的危害
為了防止有害物質通過食物鏈的生物放大作用造成對人、生物和環境的污染,就必須採取一些措施。首先是在源頭上下功夫,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比如,對於鉛的污染,除了使用無鉛汽油以減少污染和鉛在食物鏈中的富集放大,還應禁止在冶煉廠附近等鉛污染嚴重的地區種植富集鉛的作物,而應選擇一些不宜富集鉛的作物。
其次,防止有害物質的生物放大作用也可以採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即通過培植或發現對污染物有較高降解效能的菌株、植物,用於對土壤、水、肥的凈化處理。美國拉爾夫·彼特等人在實驗室培育出14個酵母和細菌菌株,專「吃」對環境有害的化學物質,將污染物轉化為CO2、水和其他無害化合物。而經特定有機化合物馴化的活性污泥,可降解多種近似的化合物。例如用苯胺馴化的活性污泥,除可降解各種取代基的苯胺外,還可降解苯、酚及10多種化學物質。
我國研究人員也發現,我國的蜈蚣草能對多種重金屬有強大的吸毒作用,它富集砷的能力高於其他植物二三十萬倍,富集鎘的能力也使國外最受推崇的遏藍菜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