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公共政策變遷的原因

公共政策變遷的原因

發布時間: 2020-12-13 02:52:43

公共政策實施偏差產生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這種偏差的主要原因包括壟斷的市場結構、公共物品的存在、外部性影內響、不完全信息四個方面。容
(1)市場失靈的第一個原因是壟斷價格出售商品會導致低效率,生產能力過剩,社會資源不能得到優化配置;
(2)市場失靈的第二個原因是經濟社會需要一類被稱之為公共物品的商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使得通過市場交換獲得公共物品的消費權力的機制失靈;
(3)外部性是市場失靈的第三個重要原因。外部性是指交易雙方的經濟行為未經交換而強加於其他方的經濟影響;
(4)在經濟社會中,在信息成本十分高昂的情況下,信息是不可能得到均勻分配,信息不完全可能造成壟斷。

Ⅱ 分析中國公共政策執行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看看歷史書,或者看看連續劇都行,不用分析

Ⅲ 按政策變遷強度劃分,可以將公共政策變遷分為什麼

按照變動的強度,公共政策變動可分為
1、斷裂型。
2、漸變型。

Ⅳ 公共政策形成和執行過程有哪些方面

(1)投入工作量。即在公共政策執行過程中所投入的各項資源的質與量以及分配狀況;
(2)績效。既包括公共政策推動的結果,又含有民眾心目中認定的滿意程度;
(3)效率。通常表現為政策投入與政策效果的比率;
(4)充分性。即滿足人們需要、價值或機會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績效的高低;
(5)公平性。即公共政策所投。人的工作量,以及產生的績效在社會不同群體間公平分配的程度;
(6)適當性。即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標和所表現出的價值偏好,以及所依據的假設是否合適;
(7)執行力。即探求影響公共政策成敗的原因,進而導致因果模型的構建;

Ⅳ 現代公共政策主體變化趨勢

公共政策轉型與建設和諧社會

本文是作者向「政府轉型與建設和諧社會」國際論壇提交的論文,已收錄到論文集,轉載請註明

【摘要】SARS危機以來,我國現行的公共政策模式在多個領域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其根本原因在於我國現行的公共政策與公共利益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失衡。一個國家在一定歷史時期可能選擇不同的公共政策模式,以適應於不同時期公共利益的取向,而公共利益外在的體現和依託是公共需求,離開了公共需求就無所謂公共利益,也就無所謂公共政策。本文從當前我國公共需求的變化趨勢出發,對我國公共政策轉型進行分析後提出,我國當前要有效地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凸顯出來的矛盾和問題,建設一個和諧社會,必須進行公共政策轉型。在我國現行的體制下,公共政策所有的內容都與政府模式直接相關,只有有效地推進政府職能轉換,推進政府自身建設,才能真正實現公共政策轉型。

【關鍵詞】公共需求、公共政策、政府轉型

前言

從理論上來看,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和實施的,旨在對社會公共領域中的公共事務實行有效管理,以達到某一特定目標所採取的政治行為或規定的行為准則,它是一系列謀略、法令、措施、辦法、條例等的總稱。一個國家在一定歷史時期可能選擇不同的公共政策模式,以適應於不同時期公共利益的取向,而公共利益外在的體現和依託是公共需求,離開了公共需求就無所謂公共利益,也就無所謂公共政策。因此,公共政策模式的選擇從根本上來說是取決於公共需求的變化,當一個國家的公共政策模式無法反映變化的公共需求時,公共政策的轉型就成為不可避免的事情了。本文從當前我國公共需求的變化趨勢出發,對我國公共政策進行分析:我國當前要有效地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凸顯出來的矛盾和問題,建設一個和諧社會,必須進行公共政策轉型。

應當指出的是,本文所談到的公共政策「轉型」,不是在原有公共政策基礎上簡單的局部調整和修補,而是包括核心價值理念、目標和側重點的選取、以及公共政策形成和實施程序方面實質性和大規模的轉變。本文著重從適應公共需求的角度,來揭示這種轉變的規律和具體內容。

一、當前,我國的公共需求處於急劇上升階段

當前,我國人均GDP已經超過1000美元,而且GDP仍在持續高速增長。國際經驗表明,在這個階段,整個社會的需求結構會發生重大變化,就是用來解決溫飽問題的個人需求在整個社會支出中的比例下降。而以個人發展為目標的公共需求開始急劇上升。

1、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之後,在教育、醫療方面的公共需求大幅度攀升

2003年,中國人民銀行在全國50個大、中、小城市進行了城鎮儲戶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繼續增長,儲蓄存款仍是居民金融資產的首選。調查表明,居民的消費意願平淡,但教育消費旺勢不減。有20.2%的居民儲蓄動機是「攢教育費」,穩居居民儲蓄動機的首位。根據2005年和訊網的一項調查,在評價教育的重要性時,分別有52.3%、57.9%和45.1%的受訪者認為「提高社會地位」、「增加經濟收入」和「促進個人發展」是教育對自身的首要幫助。我國目前有2.18億的中小學生,有1900萬的大學生,還還有在成人教育和各類培訓機構學習的學生。衛生部2004年12月公布的最新全國衛生服務調查結果顯示:過去10年,我國年患病人次為50.8億,比1993年增加了7.3億人次。衛生部2004年12月2日發布的第三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分析報告顯示,在過去5年中,我國城市居民年均收入水平增長了8.9%,農村增長了25%,而在年醫療衛生支出上,城市和農村居民則分別增長了13.5%和11.8%。2003年,我國城市居民次均就診費用為219元,次均住院費用為7606元,分別比1998年增加了85%和88%;農村居民次均就診費用為91元,次均住院費用為2649元,分別增加了103%和73%。醫葯衛生消費支出已成為中國居民繼家庭食品、教育支出後的第三大消費。

2、多元社會形成過程中,人們對社會保障和就業的公共需求大幅度增加

根據勞動社會保障部的統計,到2003年底我國參加失業保險人數達到10373萬人,比1998年底增加2400多萬人,增長了23.1%。目前,我國領取失業保險的人數近450萬人,比1998年增長7倍。2004年12月底,全國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2386萬人,比上年底增加1484萬人,一年內增長了12%。我國2004年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人數超過6000萬人,比2003年底增加1500萬人,一年內增加了25%;到2004年底,我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約1.6億人,比1998年增加了10倍多,比2000年增加了59.7%。而且,我國進城的農民工已經超過1億人,還有廣大農村居民都迫切需要納入社會保障體系。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4年4月26日發布的《中國的就業狀況和政策》白皮書表明,截至2003年底,我國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城鎮登記失業人數為800萬人。但是考慮到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許多學者估計,當前我國的失業人口達到4000-5000萬人。在「十一五」期間,失業率有可能超過國際警戒線12%,接近於14%,這將使人們對就業保障的需求急劇上升。在市場化改革之初,人們往往把社會保障看成是對弱勢群體生活的一種救助,但是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把社會保障看成是生存的基本權利。這種觀念的轉變將使得我國社會保障需求在未來10-20年中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

3、城市化過程中,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需求急劇擴張增加

近10年來,我國城市化率約以一年一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基本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格局,城鎮總人口達到近5億人。按照2050年中國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我國的城市化率到2050年必須達到70%~80%,這意味著在今後50年的時間內,中國的城市化率要以每年0.78%~1%的速度增長,每年約1000萬~1200萬人從鄉村轉移到城市。與居民生活直接相關的基本公共品,包括水、電、氣、道路交通、公益項目、文化娛樂設施項目等公共需求會直線上升。根據世界銀行的估計,我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基礎設施投資佔GDP的4.4%,90年代中期達到7.5%。世界銀行預計:要保持GDP的持續高增長,下一個10年中我國基礎設施投資佔GDP的比重將超過13%。亞洲開發銀行、日本國際協力銀行和世界銀行最近聯合發布一份研究報告,預計在未來5年,東亞發展中國家將需要超過1萬億美元的投資,用於修建道路、供水、通訊、電力和其他基礎設施,以滿足城市迅速擴大、人口增加和私營部門日益增多的需要。

4、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農村潛在的公共需求正在逐步釋放出來

長期以來,在傳統的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和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條件下,為了確保工業化的資金積累,農村的公共需求處於被壓抑的狀態。調查顯示,全國僅1/3的鄉鎮有供水站,83%的村不通自來水,13%的村不通公路,53%的村不通電話,95%的村雖通電,但電價普遍是城鎮的2倍以上,93%的村接收的電視信號相當微弱,全國尚有207個縣無公共圖書館,67.9%的鄉鎮沒有文化站。以農村的飲水為例,我國農村居民中飲用水氟砷含量超過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約有6500多萬人,農村飲用苦鹹水的約有3700多萬人。最近,水利部農村水利司對全國農村飲水安全情況進行了初步摸底調查,結果表明,農村有3.6億人飲水不安全。當前中央已經提出了「工業返哺農業」的口號,在這種情況下,農村公共需求在各個領域都將被逐步激活。

總的來說,自1995年以來,我國公共需求增長的幅度已經開始超過私人需求,從而出現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個拐點。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我國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未來10-20年中,我國公共需求高速增長的勢頭將會繼續保持下去。

二、適應公共需求的變動趨勢,必須推進和實現公共政策轉型

與一般的私人需求的滿足不同,公共需求的滿足必須藉助於公共權力、運用公共政策對公共資源進行權威性的再分配才能夠實現。因此,公共需求的急劇膨脹,必然形成公共領域空間的擴展的張力,以及對現行公共政策模式的沖擊和挑戰。

事實上,從改革開放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滿足老百姓的個人需求,解決溫飽問題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在這個歷史時期,我國公共政策核心價值理念實現了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轉型。與這次轉型相伴的改革措施基本上集中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用品行業上,在幾乎所有的私人產品領域都引入了市場競爭,這些領域逐步從短缺走向過剩。可以說,這次公共政策轉型較好地反映了我國老百姓擺脫貧困、解決生存問題的願望。

但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溫飽問題得到了緩解,老百姓的收入水平發生很大的提高。與此相應的是引起了社會需求結構的變動,老百姓開始關注與個人發展相關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在這種情況下公共需求增長幅度開始超過個人需求的增長幅度。

從歷史和國際經驗看,公共需求的膨脹與經濟發展階段相對應,一般都伴隨著公共政策轉型。在國家現代化的過程中,當人均GDP邁進1000美元左右的小康門檻,向人均GDP3000美元左右的全面小康水平邁進時,順利實現了公共政策的轉型,經濟社會就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條件。如日本在1960年前後,以滿足公共需求為核心,開始逐步調整公共政策,完善全面的公共服務體制,在這個前提下才開始了長達40餘年的經濟增長,順利跨越了2000美元、3000美元、8000美元、20000美元這幾個經濟增長的重要瓶頸。而部分東南亞國家和拉丁美洲國家因為只重視經濟增長、忽視社會發展與政府公共服務,最終導致發展的逆轉與停滯。在現行的公共政策模式下,我國政府公共服務的水平已經相當滯後。與中等收入國家相比,差距約為國家財政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的10.9%,約為1萬億元(按2001年GDP計算)。

可以說,能否實現公共政策轉型將決定我國未來10-20年的發展走勢。從經濟領域看,公共部門和公共領域發展滯後是造成我國經濟結構不合理的根本原因。老百姓看不起病、上不起學的情況下,對未來預期相當悲觀,造成了投資和消費的嚴重失衡。這種現狀如不能及時改變,經濟增長將因逐步脫離老百姓的實際需要而最終停滯。相反,如果能夠使經濟增長反映公共需求的變化,經濟結構逐步優化,將使經濟發展建立在更加穩固的基礎之上;從社會領域看,如果與個人全面發展相關的公共需求長期得不到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失衡的現狀會進一步加深。而且,我國當前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體系的不公平會繼續拉大不同群體之間的差距,社會兩極分化、階層斷裂會持續下去。相反,如果這些公共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滿足,我國才有可能逐步進入一個和諧社會;從市場化改革來看,也有兩種分野:我國的市場化改革能夠根據公共需求變動來及時地調整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及時地改造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體系,就有可能建立一個好的市場經濟,老百姓會更加擁護改革。反之,就可能進入一個壞的市場經濟,從而使改革限於停頓甚至失敗。

從以上分析可見,由於公共需求的變動,已經使我國公共政策面臨的經濟社會環境與改革開放初期發生了根本性的質變。在這種情況下,實現公共政策的第二次轉型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1、從「以GDP為中心」到以人為本,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轉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長期一直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作為公共政策核心理念。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已經演變成了「以GDP為中心」。在這種情況下,大量本來應該投入到公共領域的公共資源被用在了單純追求經濟增長上,使得政府本應當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被嚴重地忽視了。這種模式已經造成了社會發展嚴重滯後於經濟增長。而且,雖然經濟在高速增長,但是由於公共需求得不到滿足,老百姓卻越來越感到生活艱難了。

在以GDP為導向的公共政策模式下,所謂的圈地運動、暴力拆遷、經營城市、招商引資都成為政府首要關注的目標。一面是各種形象工程拔地而起,另一面是社會矛盾積累,民生問題得不到解決。圈地運動留下了4000多萬失地的農民,經營城市造成了普通老百姓可望而不可及的高房價。我國當前供養一個大學生,需要一個城鎮居民4.2年的全部收入,一個農民13.6年的全部收入。2004年12月,衛生部公布的最新全國衛生服務調查結果顯示:過去10年,我國居民中每年患病人數增加為50.8億,但去醫院看病的人數卻明顯減少,有近一半、25億人次的患者不到醫院就診。主要原因是葯價太高,看不起病。

以「GDP為中心」已經構成了整個公共政策系統性的紊亂和失序,使政策目標越來越脫離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把見物而不見人的做法推倒了極致。鳳凰衛視2005年3月17日發出一則消息,香港文匯報報道,據中央黨校有關專家提供情況,2004年中國群體事件的爆發,數量之多,規模之大是前些年不曾有過的。以北京為例,2004年1至8月,在北京市和國家信訪局以及市委、市政府大門兩側的上訪事件就達1,875批、75,753人次,比2003年同期的843批、38,581人,分別上升122%和96%。而從1994年至2003年的10年間,群體性事件數量每年平均增長17%,由1994年的1萬起,增加到2003年的6萬起;而參與人數則由73萬多人增加到307萬多人,年均增加12%。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能夠聚精會神搞建設嗎?

因此,我國當前必須實現公共政策從「以GDP為中心」到以人為本,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轉變。當然,以人為本不是不要經濟建設,而是要首先從多數人的需要來搞經濟建設。這與從GDP為起點,然後再考慮人的邏輯截然不同,在這里,多數人的需要是中心,GDP是派生出來的,這是一個質的轉變。

2、從側重於經濟政策向經濟政策與社會政策並重轉變

公共需求的滿足必然伴隨著社會關系的調整,這就需要我們把社會政策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去考慮,以適應公共需求急劇增加帶來的社會變化。

我國的改革開放實質上是從經濟政策的調整入手的,在農村實行了家庭承包責任制,在城市進行了國有企業改革,採取了一系列市場化的經濟政策,現在仍然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從國有企業進行減員增效和下崗分流的經濟政策後,才開始關注社會政策的調整,開始建立社會保障體制。此後,SARS危機使政府感到公共醫療和公共衛生體系的薄弱,開始了新型合作醫療改革的嘗試;孫志剛事件促成了收容條例的廢止;最近一段時期以來,傳統的戶籍制度、信訪制度都面臨新的挑戰,引起了學術界和官方的關注。但是總的來說,社會政策仍然不是主角,甚至沒有完整的地位,基本上是從屬於經濟政策,處於經濟政策的配角地位。

應當說,在改革初期,把經濟體制改革作為改革的一個突破口,先不進行社會體制改革,可以把改革的步驟簡化,增加改革的確定性,降低改革的風險,是一個符合規律的選擇。因此,在前一個時期著重強調政府和企業的關系,各種經濟政策,大致圍繞這一關系而展開,社會政策處於附屬地位。但是在當前,我國的經濟社會關系形成了一系列新的變化,在客觀上越來越要求強調社會政策,並把社會政策作為並列於經濟政策的主體政策看待。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經過20多年的改革,我國多元社會的框架基本形成,各類社會關系面臨新的變化,政府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和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關系處理同等重要。以往我們把政府與企業的關系作為主要考慮的對象,與改革開放以前的社會體制格局有著直接的聯系。就是個人從屬於單位,政府直接管理企業和事業單位就等於政府管理了整個社會了。但是當前,個人不再從屬於固定的單位了,而且社會已經分化出不同的利益主體。利益主體分化和形成之後,社會的權利意識全面覺醒。以社會保障制度為例,一開始人們大多會將其看成是政府的恩賜,社會的溫暖。但是現在更多地是認為個人具有的最基本的生存權,被看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了。社會主體意識的覺醒必然要求我們把社會政策作為主體政策來看待。

二是改革已經成為包括經濟體制、社會體制以及政治體制在內的結構性改革。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幾乎全方位地涉及社會政策的調整,多數的經濟問題都可已經開始轉化為社會問題。比如,在勞資關系方面,為什麼不能有獨立的工會組織?在城鄉差距方面,更多關注的是農民社會權益的保護;在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的過程中,人們開始關注職工的權利為什麼被遺忘了;在證券市場改革中,人們開始關注中小股民的權益;在對外開放中,人們開始關注,為什麼外資企業就能夠得到比本國企業更為優惠的稅收條件。這些問題都已經不單單是經濟問題了,都需要我們從社會政策的角度,從公平和公正,從維護公民基本權利的角度加以解決。

三是我國當前正處於社會矛盾相對突出的一個歷史時期。經濟政策雖然重要,但是從最近幾年幾乎每一項經濟政策的實施,社會都有不同的聲音和反映。我國目前已經到了社會問題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階段,社會問題不解決,各項經濟政策不僅很難操作,而且操作中也很難達到預期目的。2002年,由著名學者王韶光、胡鞍鋼、丁元竹三位著名學者在研究報告《經濟繁榮背後的社會不穩定》指出

Ⅵ 政策變遷的概念

政策變遷是指一抄項或多項當前的政策襲被其它政策所替代的現象,意味著舊政策的修改與新政策的採納。一般政策變遷採取四種方式:
1、政策創新:在特定政策領域上制定一項全新的法律或計劃,以取代舊的法律或計劃。
2、政策更續:在現行政策基礎上作漸進改進,基本變動幅度並不大。
3、政策維持:公共政策維持不變。
4、政策終結:舊的公共政策予以終結,代之以新的公共政策。

Ⅶ 公共政策體制存在缺陷的原因在哪裡

[摘要]公共政策執行體制是影響公共政策有效執行的根本性因素。影響公共政策有效執行的體制性原因主要是官僚制公共政策執行體制、公共政策執行參與體制和公共政策執行監督與責任追究制度存在問題所致。公共政策有效執行需要公共政策執行體制創新。
[關鍵詞]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執行;公共政策執行體制
[作者簡介]高建華,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博士,廣西桂林541004
[中圖分類號]D60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434(2008)12-0064-04公共政策有效執行是公共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學研究的重要課題。影響公共政策有效執行既有公共政策執行主體、公共政策目標群體、公共政策執行環境等因素,也有公共政策執行體制的因素。本文試從公共政策執行體制的角度對影響公共政策有效執行的因素進行分析。
一、公共政策執行體制與公共政策有效執行:基於制度功能的視野分析史密斯認為:「理想化的政策、執行機構、目標群體、環境因素四者,為政策執行過程中所牽涉到的重大因素。」實際上,公共政策執行體制是影響公共政策有效執行的根本性因素。這是因為,在影響公共政策有效執行的因素中,無論是公共政策執行主體因素、公共政策目標群體因素還是其他因素,其問題的解決歸根結底取決於公共政策執行體制的完善與否。丁煌指出:「在現行制度存在缺陷的條件下,各個政策執行主體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導致政策執行阻滯的行為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一種理陛的選擇。如果制度條件能夠得以完善,政策執行主體的行為自然會隨之改進。」
所謂公共政策執行體制,「是指承擔公共政策執行任務的機構、人員與規范公共政策執行活動的各種制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公共政策執行模式的總稱」。公共政策執行體制與公共政策有效執行關系密切,可以從制度功能的視角得以理解。俞憲忠在《制度現代化解構》一文中指出:「在人類文明演化變遷的歷史進程中,制度優化始終是人類首先關注的重要對象,不僅要求生產力方面的科學技術創新,而且更要求制度本身的最優選擇和最佳安排等制度創新,很多事實表明制度創新會比科技創新具有更重要的意義。」關於制度的功能,丁煌認為:「首先,制度是人們有效地開展社會活動的一種工具。人們創造制度是因為制度有用,它可以彌補理性的不及和無奈;其次,制度為人們的行為設定了一個本利結構和獎懲機制。它向人們揭示了做什麼事情和怎麼做可以得到怎樣的利益和好處,不做和不這樣做需要受到怎樣的制裁和懲罰;最後,制度還為我們觀察和理解人類的社會政治經濟活動和行為提供了一把鑰匙。」
王詩宗認為:「外在制度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內在制度的不足,而且使制度適用於大型社會,有益於廣泛的社會秩序的形成。」徐育苗認為:「政治制度的功能作用至少有四個方面:一是規范政治權力的運作;二是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三是維護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四是保證公民的政治參與。」楊龍、戴揚認為:「其一般意義上的功能涉及三個方面:第一,使復雜的人際交往過程變得更易理解和更可預見,從而不同個人之間的協調也就更易於發生;第二,制度既保護又限制個人自由領域,它使人們盡可能多地享有自由領域,這意味著擁有盡可能多的合意選擇;制度的第三個功能是安全功能,它有助於緩解個人間和群體間的沖突。」
從制度功能的視角出發,公共政策執行體制與公共政策有效執行的關系主要表現在:
第一,公共政策執行體制對公共政策有效執行起到保障作用。作為制度形式的公共政策執行體制,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公共政策的有效執行,其主要作用機理是:公共政策執行體制通過對公共政策執行者的權力進行監督和約束,通過監督和約束從而達到控制公共政策執行者公共政策執行偏差行為。美國學者雷恩和拉比諾維茨在《執行的理論觀》一書中就提出公共政策執行監督的重要性。他們把公共政策執行過程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綱領發展階段、資源分配階段和監督階段。其中的監督階段主要是對政策執行過程與成果加以評估,確認執行者所應該承擔的行政責任,包括監督、審計和評估三種形式等。薩巴蒂爾和馬茲曼尼安在《公共政策的執行:一個分析框架》一文中也提到公共政策執行體制的重要性。他們把影響公共政策執行各個階段的因素分為三類:政策問題的可處理性、政策本身的規制能力以及政策本身以外的因素。在政策本身的規制能力中,他們就提出要「執行機構間與機構內部的層級整合」和「建構執行機關的決定規則」等等。
第二,公共政策執行體制為公共政策有效執行提供了制度規范和秩序。公共政策執行體制是政治權力按照不同的利益要求,為實現社會政治的有序運行而對各種政治力量之間的關系和活動方式所作的法定約定。如政治權力確定政治權力的主體,規定政治權力由誰行使、屬於誰;政治制度保障政治主體對政治權力的有效行使,不受侵犯;公共政策執行體制規定政治權力運行機制,保證政治主體活動的實現;公共政策執行體制規定對政治權力主體進行監督的范圍和方式,限制政治權力的濫用,保障公民權益不受侵犯等等,這種法定約定對於保證公共政策有效執行提供了合法性基礎和秩序性滿足。丁煌指出:「人們的任何社會經濟活動都離不開制度。如果沒有制度的約束,那麼人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結果,只能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生活的混亂或者低效率
第三,不好的公共政策執行體制則會對公共政策有效執行構成阻礙。如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權力分配不合理、權責不明的公共政策執行體制則會造成公共政策執行內耗和消極抵抗,不利於公共政策有效執行。喬成邦、李軍超認為:「傳統體制下許多政府部門並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服務對象是誰,往往是為了政策執行而執行政策,為了體制的需要而執行政策,甚至為了迎合上級的好惡而執行政策。由於傳統的政策執行只注重投入,不注重產出,片面追求效率而不計成本,不衡量效果,因此也就很難取得效果,甚至投入越多效果越差,公眾無法從政策中獲得應有的好處。」二、影響公共政策有效執行的體制因素分析(一)官僚制公共政策執行體制對公共政策有效執行的制限
官僚制體制曾經被認為是最理想的效率最高的組織形式。這種組織模式由馬克斯·韋伯所創立,用於解決組織效率和政策執行問題。在傳統的官僚制公共政策執行體制下,執行主體結構是與一元化壟斷相適應的「官僚制」的金字塔式等級結構,主體與主體之間主要體現為自上而下的統屬與制約的不平等關系,聯系的紐帶多為命令或指令,強調下級對上級的絕對服從。「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觀意味著:決策的重要性完全取決於它是在科層的哪一層作出的;因此,最重要的決策是由政府機構的最高人物作出的。而處於科層等級低層的人們,只是執行這些決策罷了。」
作為公共政策執行的官僚制模式近年來遭受 學者們的批評和指責。其批評和指責集中在:(1)過多關注中央行動者的目標和策略,其他行動者在執行過程中扮演的角色被忽略了;(2)為了應付不確定性,各種組織都不可避免地擁有自由裁量權,基層官員的活動也將由此產生「控制赤字」,因為他們發展出了應付壓力的各種辦法;(3)過分強調中央的目標,不但忽視了基層官員的適應策略,也忽視了政府活動的以外結果。埃爾莫爾認為:「科層等級結構的關系越束緊,為保證所需的監督和決策點數目便越多,異變和拖延的機會便越多,下級對上級指導的依賴便大,對個人判斷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依賴便越少。」此外,官僚制公共政策執行體制關注的是縱向權力上的制約與控制,而對橫向權力的配置控制不足,當「將公共政策執行任務分派給多個行政組織進行實施」時,「由於執行新公共政策部門責任的分散性,極有可能導致責任的互相推諉,信息的不通暢、執行工作的難以協調以及執行責任無法追究等一系列公共政策執行困境」。
(二)公共政策執行參與體制的不足影響公共政策有效執行
張國慶指出,「陽光之下鮮有罪惡」;「政府建立信息公開制度,一切腐敗行為就難以滋生與蔓延;從政策接受主體的角度來說,信息公開是主權在民的體現,保證公民在一定程度上參與政策的制定,保證公民行使監督權,切實保護自己的權利」。然而,從我國公民公共政策執行參與的現狀而言,我國公民公共政策執行參與的力度和廣度似嫌不足:一方面,從國家制度層面上,國家雖然在一定程度和范圍上實施了聽證和政務公開等制度,但「過於強調粗放式的政策執行方式,忽視專業化、規范化和程序化,造成追求短期效應的形式主義盛行」;在某種情況下,公民公共政策執行參與體制內渠道不多、也不暢通,這與公共政策執行者的「官本位」思想有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過程就是一個多方利益主體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而相互博弈的過程。」「政府若支持公眾參與,擴大信息透明度,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政府的權力。由於權力是一種稀缺資源,它可帶來利益,減少權力就意味著利益尋租可能減少。」另一方面,從公民自身的角度看,公民公共政策執行參與的動力不足,存在消極參與或不願參與的情況。「公共政策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公共物品,它涉及全體公眾,具有非競爭性和排它的不可能性,因此,公共政策的這種特性就決定了公民在公共政策參與中具有搭便車的動機,即個人不為公共物品的生產和供應承擔任何成本也能為自己帶來收益。」
當然,當公共政策執行危及到公共政策目標群體的利益時,如果體制內參與渠道不順暢,則有可能導致「以法抗爭」的群體性事件,影響社會穩定。
(三)公共政策執行的監督和責任追究制度缺損影響公共政策有效執行
因此,加強對公共政策執行者的政策執行監督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然而,由於現實和體制的原因,我國公共政策執行監督和責任追究制度存在「虛監」、「失監」和責任追究無法落實的情形。如丁煌指出:「就我國的政策執行系統來看,由於監督機關實質上是屬於當地黨委和政府的一個工作部門,其人事任免權、調動權均掌握在當地黨政首腦手中,使監督機關成為當地黨政機關的附屬品。」作為公共政策執行責任追究制度而言,我國的公共政策執行責任追究也還處於理念和概念建構之中,深層次的責任追究制度無論在理論還是現實實踐上還處於探索之中。此外,在中國現有的公共政策執行環境中,公共政策執行責任追究在沒有上級和外來壓力的情況下,大多都流於形式。如我國現行的《黨政領導幹部辭職暫行規定》規定:「對引咎辭職責令辭職以及自願辭去領導職務的幹部,根據辭職原因、個人條件、工作需要等情況予以適當安排。」這就說明,所謂引咎辭職,甚至是免職,都有可能是異地交流任職或成為升遷的前奏,公共政策執行責任追究制度的缺損或流於形式由此可見一斑。
三、創新公共政策有效執行體制之策略選擇(一)重組公共政策執行結構體制,創新公共政策執行運行機制。第一,科學設置公共政策執行機構。在目前「公共政策執行」成為公共政策理論和實踐關注的焦點的情況下以及政治與行政二分的啟示,筆者認為,公共政策決策與公共政策執行分離是一個較好的範式選擇,即在決策、執行職能相對分離的基礎上,形成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決策局和執行局。執行部門和決策部門之間是績效合同關系,按照決策部門的法規、政策、辦法運作,實現決策部門規定的責任、目標和任務。第二,合理劃分公共政策執行權力。從縱向上說,要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政府權力,做到集權和分權的統一,特別是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和執行的自主權。從橫向上說,一方面,要整合各部門執行權力,防止「政出多門」、「多龍治水」現象;另一方面,要做好橫向間各部門的溝通和協調。「典型的公共政策執行是發生在一個復雜的府際間關系網路上,其中多元參與者經常抱持分歧而且沖突的目標與期望;基於此,各種層次的府際關系運作能否順暢無礙,自然與政策執行的效果息息相關。」第三,探索公共政策執行新途徑。公共政策執行既要重視傳統自上而下官僚制公共政策執行模式,也要注重採用自下而上公共政策執行模式;既要充分發揮自上而下官僚制公共政策執行模式的管理「控制」的作用,又要充分發揮自下而上公共政策執行模式中基層官員的主觀能動作用。「離問題越近,其影響問題的能力就越大。換言之,復雜組織解決問題的能力不依賴於官僚層級的控制,而是依賴於處理問題最恰當的地方之自由裁量權的最大化。」此外,還要注重網路治理模式的運用。「網路是由各種各樣的行動者構成的,每個行動者都有自己的目標,且在地位上是平等的;網路之所以存在是因為行動者之間的相互依賴;網路行動者採取合作的策略活動來實現自己的目標。」(二)加強公共政策執行參與體制建設,提高公共政策目標群體公共政策執行參與程度。公共政策目標群體參與公共政策執行,不僅可以提高公共政策執行的社會認同度和接受度,而且還有助於減少公共政策執行者政策執行偏差和執行腐敗行為,有助於公共政策有效執行和公共政策目標群體的利益不致受損。為此,一方面,作為公共政策執行者,應充分敞開公共政策執行參與渠道,在當前「通過對話、協商、公開辯論乃至全民公決渠道把公眾納入公共決策過程已不再是一件觀念上難以接受、技術上無法克服的事情」的情況下,不僅要充分發揮體制性的公共政策執行參與機制,如健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和政協的參政作用,健全人民來信來訪制度,領導深入基層調研製度等等,還要不斷開辟新的公共政策執行參與渠道,如舉行公共政策執行聽證會、建立公共政策信息披露制度,通過公共政策執行活動和公共政策信息的公開化確保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和了解權,允許公眾對公共政策執行進行公開辯論或公開批評,公眾直接參與公共政策執行的投票表決等等;另一方面,作為公共政策目標群體,也要自覺地主動地參與公共政策執行全過程,克服公共政策目標群體公共政策執行參與不足和參與「搭便車」現象,應建立正常的公民公共政策執行參與制度,允許在合法利益未得到解決之前有合法的「抗爭」的權利等等。
(三)建立和完善公共政策執行監督和責任追究制度。首先,要給予監督者一定的權威和權力,特別是上級公共政策制定者的權威和權力,防止出現因控制權力過軟導致「令不行、禁不止」的現象;其次,要建立健全多層次、多功能、內外溝通、上下結合的監督網路,進一步完善以黨的監督為先導,權力監督為主體、輿論監督為動力的監督體系。同時,公共政策制定機關以及其他國家機關要加大對公共政策執行的監督力度,使公共政策執行者時時感受到執行的壓力,不敢懈怠;再次,完善公共政策執行責任追究制度,對因政策理解偏差、貫徹不力、執行失誤、甚至違背政策、對抗政策造成嚴重影響和後果的政策執行人員和相關領導要追究其執行責任和領導責任;對玩忽職守、擅自篡改政策或使政策執行發生嚴重偏差和嚴重後果的故意行為要追究執行者和領導者的法律責任,該處理的處理,該制裁的制裁,使其在法律的邊界內不敢擅自作為;完善公共政策執行責任追究方法,對玩忽職守、貫徹不力、執行失誤、對抗政策等的政策執行人員該撤職的撤職、該免職的免職,該開除的開除,永不續用

Ⅷ 公共政策失靈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執行機制與執行者素質的缺陷,這是導致政策失靈的重要原因。 (2)利益群體或壓力集團的影響。 (3)政策執行原則把握不好。 (4)政策執行環境的影響。 (5)目標群體的不配合或抵觸。

Ⅸ 我國轉型過程中導致公共政策執行偏差、變形的原因

1、缺乏經驗。
2、地方政府的地方主義。
3、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體制的矛盾。
4、國際國內形勢變化過快,地方政府應變能力較差。
5、缺乏專業的人才。

Ⅹ 公共政策失敗的原因有哪些

公共政策失敗來的原因有三種自:
一是動力不足致公共政策失敗;二是低支持度致公共政策失敗;三是內外失據致公共政策失敗。

動力不足型公共政策失敗:原因在於政策執行層的利益在新政策中受損或沒有得到照顧,他們缺乏足夠的政策執行動力。從政策科學化角度來說,合理的利益平衡程度是高質量政策的必備條件。政策設計無法合理平衡各方利益,無法獲得政府公務員群體的支持,是許多政策夭折的重要原因。
低支持度型公共政策失敗源於公眾的反對,雖然此類政策成功地解決了政府機構內部的利益分配問題,但是不符合公共利益,造成了公眾的普遍不滿和反對。因此,這類政策無法獲得成功。
內外失據型公共政策既未調整好政府組織內部的利益,也未考慮到大眾的利益訴求,造成了內外失據。一方面,政府內部利益分配失衡,公務員執行政策的動機不強;另一方面,政策支持度低,公眾不理解、不支持政府政策,甚至反對、破壞政策的執行。
公共政策是公共權力機關經由政治過程所選擇和制定的為解決公共問題、達成公共目標、以實現公共利益的方案,其作用是規范和指導有關機構、團體或個人的行動,其表達形式包括法律法規、行政規定或命令、國家領導人口頭或書面的指示、政府規劃等。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