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污染怎麼辦
Ⅰ 細胞污染怎麼辦
要看是什麼污染,如果是支原體污染,一般肉眼觀察不到。支原體感染發生後能改變細內胞的DNA,容RNA及蛋白表達,它對細胞的生長率影響較小。可以通過間接免疫熒光法,免疫印跡和PCR技術快速高效地檢測到。
如果細菌污染,那挽回的可能性很小。因為細菌比細胞生長的要快,需要的生長條件也沒那麼高的要求。如果輕微的污染可以通過加入高濃度(正常的10倍)抗生素的培養基反復洗細胞,有可能清除。如果是杭州的可以咨詢浙江波因醫葯科技有限公司,可以提供這方面的技術服務
Ⅱ 細胞培養,被污染
細胞污染? 細胞產品專家齊氏生物建議您先搞清楚污染的原因
1)細菌(會出現培養液變混濁,pH改變,污染後細胞發生病理改變,胞內顆粒增多、增粗,最後變圓脫落死亡,造成試驗失敗和細胞株丟失。)
2)真菌(可見培養液中漂浮著白色或淺黃色的小點,有的散在生長,培養液一般不發生混濁;倒置顯微鏡下可見絲狀、管狀或樹枝狀的菌絲縱橫交錯在細胞之間或培養基中,有的呈鏈狀排列。)
3)支原體(部分敏感細胞可見細胞生長增殖變慢,部分細胞變圓,從瓶壁脫落。但多數細胞污染後無明顯變化,或略有變化,若不及時處理,還會產生交叉污染。 )
可以從組織清洗、實驗室環境滅菌、無菌操作規范等幾個方向查找一下原因。
Ⅲ 如何挽救細胞污染
要看是什麼污染抄,如果是支原體污襲染,一般肉眼觀察不到.支原體感染發生後能改變細胞的DNA,RNA及蛋白表達,它對細胞的生長率影響較小.可以通過間接免疫熒光法,免疫印跡和PCR技術快速高效地檢測到.
如果細菌污染,那挽回的可能性很小.因為細菌比細胞生長的要快,需要的生長條件也沒那麼高的要求.如果輕微的污染可以通過加入高濃度(正常的10倍)抗生素的培養基反復洗細胞,有可能清除.
Ⅳ 細胞被蟲子污染怎麼處理
一、.食品污染按污染源的性質:生物性污染、化學性污染、放射性污染。(1)生物性污染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微生物、寄生蟲和昆蟲的污染、有毒生物組織污染、昆蟲污染,主要以微生物污染為主,危害較大,主要為細菌和細菌毒素、黴菌和黴菌毒素。(2)化學性污染來源復雜,種類繁多。主要有:①來自生產、生活和環境中的污染物,如農葯、有害金屬、多環芳烴化合物、N-亞硝基化合物、二惡英等。②從生產加工、運輸、儲存和銷售工具、容器、包裝材料及塗料等溶入食品中的原料材質、單體及助劑等物質。③在食品加工儲存中產生的物質,如酒類中有害的醇類、醛類等。④濫用食品添加劑等。(3)放射性污染環境中人為的放射性核素污染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核爆炸、核廢物的排放、意外事故。環境中的放射性核素可通過食物鏈向食品中轉移,其主要的轉移途徑有:向水生生物體內轉移、向植物轉移、向動物轉移。食品放射性污染對人體的危害:攝入污染食品後放射性物質對人體內各種組織、器官和細胞產生的低劑量長期內照射效應。主要表現為對免疫系統、生殖系統的損傷和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二.食品污染的途徑1.內源性污染(1)內源性污染(2)內源性生物性污染:畜禽生前感染人獸共患病.(肉,蛋,乳被污染);畜禽生前感染固有疾病,抵抗力下降引起繼發性感染。;畜禽生活期間帶染某些微生物,畜禽抵抗力下降引起這些微生物浸入肌肉,肝臟等部位,造成肉品污染。(3)內源性化學污染(4)內源性放射性污染2.外源性污染外源性生物性污染:食品在加工,運輸,儲藏,銷售,烹飪等過程中由於不遵守操作規程,使起受到微生物等的污染.主要有(1)通過水的污染(2)通過空氣的污染(3)通過土壤的污染(4)生產加工過程的污染(5)運輸/保藏過程的污染(6)病媒害蟲的污染外源性化學性污染:食品在加工、運輸、儲藏、銷售、烹飪等過程中受到有毒害化學物質的污染。主要有:(1)空氣(2)水(3)土壤4)運輸(5)生產加工
Ⅳ 細胞轉染時遭遇細胞污染怎麼辦
腺相關病毒(AAV)是一種人細小病毒,目前因為能作為一種基因治療載體而受到廣泛關注。構建重組AAV(rAAV)涉及到用一個目的基因替換病毒基因組的大部分,然後將這個重組基因組包裝到一個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里。目前大多數生成rAAV的實驗方案需要共轉染一個載體質粒和一個表達病毒復制和結構基因的包裝質粒到腺病毒(Ad)感染的培養細胞中。此方法的局限性包括(1) Ad輔助病毒污染rAAV,(2)rAAV的低產出,(3)生成有復制能力的AAV。在此我們描述了新的輔助質粒(pH3和pH5),排除了Ad共轉染的需求。輔助質粒表達AAV的rep和cap基因和Ad E2A、VAI和E4基因。當輔助質粒在沒有Ad感染的情況下共轉染到人293細胞中,rAAV載體產量超過了pAAV/Ad包裝質粒的80倍。另外,有復制能力的AAV在rAAV制備過程中少於0.00125%。此系統的主要優點是(1)無需感染性的腺病毒(2)只使用兩個質粒就提高了轉染效率和載體的產出。我們相信該雙質粒轉染系統因其簡便性和高產出而使AAV載體系統能被更廣泛地使用。該系統尤其將對多rAAV載體的臨床前分析有用。
Ⅵ 細胞污染了,實驗室怎麼辦
細胞污染了,應立即和其他細胞分開。採用人機料法環的分析方法,全面排查原因。實驗室可以採用終末消毒技術對環境和設備徹底的大消毒。終末消毒技術可以對環境和設備一起消毒,比如培養箱,顯微鏡等。
Ⅶ 細胞污染問題
黑膠蟲
1、 黑膠蟲概況:
在細胞培養的時候,有時會在400倍顯微鏡下看到小黑點在動,小黑點有時呈點狀,有時呈小的片狀,運動形式為在原地振動(類似布朗運動),這種小黑點既不是細菌、黴菌,也不是支原體(我們曾經請周守長用血平板培養過,沒有菌落出現),目前業內人士稱其為「黑膠蟲」。
黑膠蟲到底是否為生物?這個一直是業內人士的疑惑。黑膠蟲一般是存在血清里的,而血清通常是經過0.1μm濾膜過濾的,所以血清里不可能存在細菌、黴菌及支原體等微生物。如果說黑膠蟲不是生物,它會不斷增多,達到一定數量時會與細胞競爭性生長,與細胞競爭培養基中的營養,從而使得細胞營養不足而死亡。
不管對於黑膠蟲的爭論如何,但有幾個是目前大家公認的:
① 與細胞競爭性生長,對細胞生長有不利影響。
② 「黑膠蟲」會增殖,增殖多時,視野下一大片都為「黑膠蟲」。
③ 「黑膠蟲」與血清有關,與血清質量有很大關系。
2、目前對「黑膠蟲」的定論:有2種解釋:
第一, 黑膠蟲為生物。它是小於細菌的生物,直徑小於0.1μm,大多國外血清中多見,可能是國外牛血清中含有的某種原蟲。只要它是生物,那麼在培養基中一定會對細胞有影響。
第二, 黑膠蟲不是生物。國內的血清中,通常滅活之後都會有絮狀沉澱出現,而黑膠蟲出現時,所使用的血清被反復凍融過多次。所以推測,所謂的「黑膠蟲」其實就是血清中的某些蛋白成分的物質,經過滅活之後喪失活性,在培養基中,鏡檢見到的運動其實是這些物質在溶液中做「布朗運動」。隨著細胞消耗培養基,這些物質越來越多,最後細胞所用的營養消耗完,細胞容易死亡。
3、對於「黑膠蟲」的處理方法:
首先,血清買回來滅活前凍融應逐級凍融,即按照-20℃——4℃完全融化後,再置入水浴中,與室溫一起升高到56度,這樣的目的是避免溫度驟變,導致血清中的營養物質喪失活性。
第二,血清滅活後分裝保存。按照每次用血清的量分裝,盡量減少血清凍融的次數。分裝時注意無菌。
第三,細胞培養時血清濃度稍大一些。通常細胞培養血清濃度為10%-15%,但如果血清凍融次數過多,那營養物質喪失活性,按15%的濃度配製事實上達不到15%的營養成分,故培養基配置時一般用18%-20%的血清。
這種黑膠蟲,在國外稱其為- 納米細菌,現將我看到的一些資料轉述如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納米細菌的發現
芬蘭的一個科學家Ciftcioglu et al 在其細胞培養過程中, 發現在胎牛血清中存在一種直徑50-500 nm的微粒; 這種顆粒物對伽瑪射線具有很強的耐受性; 針對包括支原體在內的所有已知微生物的特異性檢測實驗均為陰性; 這種顆粒物在血瓊脂培養基以及支原體培養基中無法生長, 通常的細菌染色方法難以著色. 因此, Kajander判定這是一種新的微生物, 根據其體型微小並且棲息在血液中的特點, 將其命名為Nanobacterium sanguineum, 簡稱Nanobacteria, 中文譯名納米細菌, 並將菌種保存於德國微生物存儲中心 (DSM No: 5819-5821, the GermanColl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Braunschweig, Germany).
2 納米細菌的生物學特性
2.1 納米細菌——哺乳動物體內最小的細菌 細胞培養時所使用的血清通常採用過濾法達到無菌的目的, 通常採用直徑0.1 μm的濾膜過濾除菌. Kajander研究發現, 0.1 μm
的濾膜過濾並不能有效地清除血清中的納米細菌, 但是血清經過0.05 μm的濾膜過濾則能有效清除納米細菌污染. 細胞培養條件下的納米細菌經過0.2 μm的濾膜過濾後約有3%的納米細菌可以通過濾膜, 而在加壓過濾的情況下, 約有50%的納米細菌可以通過0.2 μm的濾膜. 剛剛經過過濾的納米細菌在相差顯微鏡下無法發現, 但在不含血清添加劑的細胞培養液中培養24 h後, 即可以用相差顯微鏡觀測到. 電子顯微鏡觀察顯示, 納米細菌的平均直徑為200 nm, 而子代納米細菌的最小直徑僅50 nm. 傳統的觀點認為, 只有當細胞直徑在不低於140 nm時, 才能維持其最基本的新陳代謝. Kajander認為, 納米細菌可能是地球形成早期、在原始大氣條件下的一種最原始的生命形式, 因此不能用衡量已經經過幾十億年進化的生命形式的觀點去衡量這種古老的生命形式, 並且推測, 納米細菌遭受不良因素的侵害後可以形成許多的體形微小的碎片, 並將其釋放到環境中, 每一個碎片都可能攜帶部分遺傳信息, 在特定條件下, 這些"基本"顆粒聚集在一起形成群落, 當足夠數量的"基本"顆粒提供完整的遺傳信息時, 則可以形成新的納米細菌.
2.2 納米細菌緩慢的增殖周期
微生物學家通常是通過對某種微生物進行培養, 進而了解該種微生物的特性. 然而, 並非每種微生物都是可以在實驗室中進行培養的,主要原因在於這些微生物的培養條件我們並不清楚, 其生存環境以及是否與其他微生物存在共生關系我們並不十分了解. 納米細菌就是一種對生長環境要求非常苛刻的微生物, 其新陳代謝率極為緩慢, 僅為普通細菌的1/10 000. 研究發現, 納米細菌主要利用環境中的氨基酸而不是葡萄糖來提供能量, 谷氨醯胺、天冬醯胺以及精氨酸均可被其利用. 在37 ℃有50-10 mL/L的二氧化碳及900-950 mL/L的空氣存在的潮濕環境下, 並且在含有100 mL/L胎牛血清和適量谷氨醯胺的pH值7.4的細胞培養基中, 納米細菌能夠緩慢生長, 平均倍增時間為3 d,而在無血清的細胞培養基中, 其增殖速度變慢, 細菌倍增時間可延長至5-6 d, 在添加適量促納米細菌生長因子BGF(一種桿菌培養上清的超濾液)或N3(納米細菌培養上清的超濾液)的條件下, 其增殖速度加快, 倍增時間可縮短至0.6-1 d. 在有促納米細菌生長因子BGF存在的條件下, 納米細菌甚至可以在固體培養基中生長, 並形成直徑l mm大小的細菌集落.
2.3 納米細菌獨特的生物礦化現象
當在含血清的培養基中培養的納米細菌被轉移至不含血清的培養基中繼續培養時 (DMEM或RPMI-1640), 在1 a之內就可以觀察到納米細菌出現貼壁現象, 在1 wk之內, 就可以在納米細菌的周圍形成幾微米厚的生物被膜 (biofilm), 並且緊緊貼附於培養瓶底部, 而納米細菌棲息其中(這與在含血清培養基中培養的納米細菌的形態明顯不同), 此時其大小接近於一個酵母細胞, 2-3 wk以後, 由於生物被膜的增厚, 其直徑已近似於一個紅細胞的大小. 用EDX法對這種生物被膜的化學組成進行分析, 顯示其鈣磷的峰值與羥基磷灰石極其相似, 電子顯微鏡觀察以及傅立葉轉換紅外頻譜(fourier transform IR spectros, FTIR)分析顯示其主要成分為碳酸羥基磷灰石(carbonate hydroxyapatite), 而且,不論在有無血清作為添加劑的情況下, 都可以見到這種被羥基磷灰石包繞的納米細菌, 這種情況甚至可以在處於分裂期的納米細菌中見到. 納米細菌並不產生尿激酶和鹼性磷酸酶, 並且即便經過長達數周的培養, 其培養基的pH值也不會出現明顯的變化, 一直穩定在7.4左右, 這表明在納米細菌細胞膜表面所生成的羥基磷灰石結晶是源自於生物大分子的, 即生物礦化現象, 而並非是由於pH值改變所導致的簡單的物理結晶現象.納米細菌利用培養體系中的鈣、磷合成羥基磷灰石作為其生物被膜的主要成分, 這種生物礦化過程受到生長環境中某些因素的調控, 從而使其呈現不同的外觀, 如羥基磷灰石形、細菌被膜形、沙粒形、結石形和類似腫瘤的外形. (這也許就是國內的一些研究者們認為其是一些磷酸鹽類的無機物的部分原因吧!)。在含有新鮮血清的培養基中納米細菌的生物礦化現象程度較輕微, 這是由於血清中含有強效羥基磷灰石合成抑制因子, 骨鈣素 (osteocalcin) 和胎球蛋白(fetuin), 由於這些抑制蛋白的存在, 所以在有血清存在的情況下, 納米細菌的生物礦化作用受到明顯抑制. 當血清濃度降低時, 納米細菌的生物礦化現象增強, 在不含血清的培養體系中, 生物礦化現象劇烈而迅速. 盡管改良的Loeffler固體培養基中含有750 mL/L血清成分, 但血清蛋白成分在滅菌過程中受到破壞, 所以在此培養基中的納米細菌的礦化作用並不受抑制, 在此培養基中生長的納米細菌其菌落直徑可達1-5 mm. 另外, 當有乙二胺四乙酸(EDTA)存在時, 納米細菌的生物現象會受到明顯的抑制.由於礦化生物被膜的保護作用以及極其緩慢的新陳代謝率, 使納米細菌能夠耐受各種不利的物理條件和化學損傷因素以及多種抗生素的打擊.
2.4納米細菌的檢測方法 由於納米細菌在標准微生物培養基中無法生長, 並且即便是在最適宜其生長的細胞培養環境中, 納米細菌的生長也極為緩慢, 其新陳代謝率僅為普通細菌的萬分之一, 這使得許多基於檢測細菌新陳代謝的微生物學方法無法檢測納米細菌的存在. 由於納米細菌難以用傳統的火焰法和乙醇法固定, 並且大多數染料無法穿透其細胞壁, 而且不能用普通顯微鏡對其進行觀察, 因此常規的細菌學染色法並不能檢測到納米細菌的存在. 通過Kajander et al 的研究, 發現70℃干烤10 min, 可以將其有效固定; 另外, 用茜素紅S、剛果紅以及硝酸銀染料可以使納米細菌著色; 而培養狀態下的納米細菌可以在放大400倍的相差顯微鏡下清晰地觀察其生長情況; 用DNA熒光染料 (Dapi或Hoechst) 按普通細菌DNA染色的條件對納米細菌DNA進行染色均不成功, 而當按照線粒體DNA以及病毒DNA染色條件, 對納米細菌DNA進行染色時, 熒光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特徵性的熒光; 用納米細菌特異性抗體進行熒光染色也可以清晰地顯示納米細菌的存在; 利用電子顯微鏡對經過負染的納米細菌進行觀察, 可以清晰的顯示80-350 nm大小、單獨或聚集成簇的納米細菌以及其表面的生物被膜(biofilm)結構; 而用透射電鏡對納米細菌的超薄切片進行觀察, 可以清晰的顯示其內部結構。
可以發現如下的特點:
(1) 與細胞共生,細胞長的好或密度大的話,小黑點就少,反之則 多;
(2) 對抗生素無效;
(3) 可能通過培養箱空氣進行污染;
(4) 單用培養液及血清培養沒發現問題。
(5) 換掖沖洗後也無效。
以下是論壇里我找來的相關帖子內容
「黑膠蟲」是近十幾年才發現的一種細胞污染物,「黑膠蟲」的分類目前尚無鑒定確認。
「黑膠蟲」可寄生於動物細胞,也可以生存於培養基中,依靠細胞和培養基中的營養為生,並隨細胞傳代而傳代。「黑膠蟲」與細胞競爭性生長,開始時對細胞並沒有什麼影響,但當黑膠蟲的數量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細胞生長就會受到影響直至死亡,嚴重影響了科研活動的開展和進行。所以「黑膠蟲」的污染常在培養條件改變、細胞接種密度降低、細胞狀態不佳時顯現並使實驗中斷,尤其在凍存細胞復甦時可造成大量細胞死亡。
目前比較公認的觀點認為「黑膠蟲」是一種微生物,增殖緩慢但對細胞有損害,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可引起細胞死亡,其來源可能是細胞本身的污染或從動物取材時污染造成的。該污染在全世界細胞實驗室中普遍存在,解決該問題是一個世界性難題
關於是什麼的問題的討論
A. 玻璃培養瓶中的類似氧化硅的東西(曾經有文獻報道過)
B. 據說這是黑膠蟲,又有人說是原生動物,好象也沒個統一的說法
C. 據病毒所和軍科院鑒定是一種寄生於牛血清內的一種原蟲,似乎和草履蟲和變形蟲有類似之處,然而由於課題經費不夠而不能繼續進行下去。
D. 有人說是納米級的細菌
其他的特點
(1)形態上有些像細菌,直徑約在0.5~1微米,
(2) 在400X倒置顯微鏡小,有典型的布朗運動(不規則的原地小距離抖動)。
(3) 細胞內好像也有存在,
(4) 但並不引起培養液混濁
(5) 時間稍長,細胞狀態明顯惡化,並最後死亡
大家的處理:
1.換好一點的血清(我覺著和血清的關系不大)。
2.如果是貼壁細胞的話,可用無菌的PBS洗幾次,可一定程度上緩解。若是懸浮的話,就不太好處理拉,可以向其中少加一點滋養細胞(從小鼠腹腔內取的巨噬細胞,這種細胞不分裂,過一陣就死掉了,做抗體雜交瘤融合的同志肯定知道)。加滋養細胞對有黑膠蟲的剛復甦的細胞很有效!還有就是實驗環境要注意好,保持細胞間整個環境的潔凈度。
3.換用進口的一次性塑料培養瓶。
4.建議清理無菌室所有物品,重新滅菌,用KMnO4熏蒸,按首次使用無菌室做,細胞重新復甦,。
5. 在換液前先加入生理鹽水並輕輕拍打,沖洗干凈後再加入培養液,堅持天天洗,傳代時加生理鹽水再離心一次,接種密度稍大一些,一段時間後,蟲子就會大大減少,對細胞的生長也不會有大的影響。
6.有材料稱minocycline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和換液結合起來使用。
Ⅷ 細胞培養過程中污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細胞培養過程中的污染不僅僅指微生物,而且還包括所有混入培養環境中的、對細胞生存有害或造成細胞不純的物質,包括生物和化學物質。
培養細胞受細菌污染後,會出現培養液變混濁,pH改變。也有的培養液肉眼觀察無多少改變,只能在鏡下發現菌體才知污染。所以,每天應仔細觀察。污染後細胞發生病理改變,胞內顆粒增多、增粗,最後變圓脫落死亡,造成試驗失敗和細胞株(系)丟失。
培養細胞受真菌污染後,可見培養液中漂浮著白色或淺黃色的小點,有的散在生長,培養液一般不發生混濁;倒置顯微鏡下可見絲狀、管狀或樹枝狀的菌絲縱橫交錯在細胞之間或培養基中,有的呈鏈狀排列。念珠菌和酵母菌呈卵圓形散在細胞周邊和細胞之間。個體細小,有增多趨勢。鏡下看時,要將培養瓶用酒精棉球擦乾凈,以防止與瓶外尤其瓶底外面生長的菌絲相混淆。真菌污染後,細胞生長變慢,但最後由於營養耗盡及毒性作用而使細胞脫落死亡。
支原體是介於細菌與病毒之間能獨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最小直徑0.2μm,一般過濾除菌無法去除它,光鏡下難以看清它的形態結構。開始不易發現,能在偏鹼條件(pH7.6~8.0)下生存,對青黴素有抗葯性,多吸附於細胞表面或散在於細胞之間。電鏡下可見其有三層結構,無細胞壁,中央有電子密度大的密集顆粒或絲狀的中心囊。
培養細胞受支原體污染後,部分敏感細胞可見細胞生長增殖變慢,部分細胞變圓,從瓶壁脫落。但多數細胞污染後無明顯變化,或略有變化,若不及時處理,還會產生交叉污染。
採用組織細胞培養法生產疫苗,如果沒有除去潛在病毒的組織培養物,會產生病毒污染。目前,從原代猴腎細胞的培養中已發現不少於20種血清性病毒。盡管病毒污染的細胞不影響原代培養,但生產疫苗是不安全的。若二倍體細胞系有SV40或多發瘤病毒,B淋巴細胞含EB病毒,細胞和會發生變異、轉化,形成異倍體的細胞系。因此,潛在病毒是細胞大量生產和疫苗、干擾素等生物製品製作中的難題。 五、非同種細胞污染
由於細胞培養操作時各細胞株所需的器材和溶液沒有嚴格分開,操作不當,往往會使一種細胞被另一種細胞污染。如「靈長類」細胞系發現猴和鼠類細胞的混合物,ERK/KD細胞是從兔腎中分離出來的,而現在卻認為是HeLa細胞。目前,世界上已有幾十種細胞都被HeLa細胞所污染,致使許多實驗宣告無效。 非細胞培養物所造成的化學成分的污染也偶有發生,大多是由於細胞培養所需物品清洗消毒不徹底而帶入一些有毒化學物質所致。 第二節污染來源及鑒別 一、污染來源
細胞培養過程中污染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幾條途徑。 1、不潔的動物組織標本
很多動物組織本該是無菌的(直接與外界相通的呼吸道和消化道、泌尿系統除外),但由於取材時不小心也會有污染的機會。組織本身含有細菌,如取材時不用濃的抗生素洗液洗滌浸泡,也會帶菌,造成細胞污染。 2、空氣
空氣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如果操作室與外界隔離不嚴或消毒不充分下,很容易造成污染。另外,凈化工作台使用過久,濾板未定期更換或長久不更換,濾氣受塵埃堵塞,工作時不帶口罩或外界氣流過強,污染空氣進入操作區,也會導致污染。春夏季南方地區多雨,空氣濕度大,含菌量多,工作不注意也易造成污染。
3、清洗消毒
培養用物品、材料洗刷不凈,培養用液和器材滅菌不徹底也會引入微生物和有毒物質。 4、操作
來自操作者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器材和溶液使用前未仔細檢查是否污染過,或者是否已經消毒滅菌處理過,或者雖經處理,時隔已久又末重新處理。
操作者未戴口罩、帽子,呼出氣中排出細菌和支原體。
Ⅸ 細胞污染了,請大家幫忙鑒定下是什麼污染,如何處理
你在細胞傳代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細節,操作台擦拭乾凈消毒好。這樣書可以避免再版污染權的。帶刺毛毛蟲(站內聯系TA)像葡萄球菌污染,真菌是小塊的,散在的,有出芽的現象。我看是細胞不能要了ifyousee(站內聯系TA)hela細胞都是很廉價的細胞系了,把細胞培養所用的培養液、PBS(D-hanks)、胰酶等等都換掉吧。 建議細胞培養環境、細胞培養箱、培養用具都徹底清洗消毒一下 覺得細胞很重要可以加兩性黴素B處理一下,不重要的話直接重新復甦或是重新要新的細胞系就可以了司徒皮皮蝦(站內聯系TA)這個應該是真菌污染,一旦污染了之後就會一夜暴漲,影響細胞的正常生長,應盡快丟掉污染的培養瓶,然後做排查實驗,如果是大面積污染的話很有可能是細胞培養液和移液槍有污染。移液槍的槍體裡面是紫外照射不到的,所以要注意移液槍是否污染過。
Ⅹ 細胞被細菌污染,怎麼辦
你想知抄道是哪種細菌我無能為力。不過有些事情可以建議你。
首先,41℃不知道是你哪裡的出來的滅菌方式,要滅菌都是121℃下20分鍾以上才行。
要分析哪裡污染可以按照步驟來,首先,考慮培養基。取樣培養基,在37°培養箱中做無菌試驗,看看培養基有問題沒。接著,換一批培養瓶,槍頭。
因為我不知道你的實驗條件怎麼樣,比如說槍頭是滅菌的還是一次性包裝中的吸量管,使用的方瓶是反復滅菌的玻璃方瓶還是一次性塑料方瓶。用的是生物安全櫃還是超凈台等等。這些都是有區別的。我猜你染這種菌,應該是用的超凈台,玻璃方瓶,以及滅菌的槍頭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