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輻射污染
『壹』 核輻射對人體會造成什麼樣的傷害
人們在長期的實踐和應用中發現,少量的輻射照射不會危及人類的健康,過量的放射性射線照射對人體會產生傷害,使人致病、致癌、致死。受照射時間越長,受到的輻射劑量就越大,危害也越大。
核輻射種類:
自然界存在著三種射線:α(阿爾法)、β(貝塔)、γ(伽瑪)射線。人類接受的輻射有兩個途徑,稱為內照射和外照射。α、β、γ三種射線由於其性質不同,其穿透物質的能力與電離能力也不同,他們對人體造成危害的方式不同。
α粒子只有進入人體內部才會造成損傷,這就是內照射;γ射線主要從人體外對人體造成損傷,這就是外照射;β射線既造成內照射,又造成外照射。
(1)核輻射污染擴展閱讀:
輻射是放射性物質以波或者微粒的形式發射出來的能量。影響人類的核輻射主要有三種,即α、β、γ射線。
α射線只有進入人體才會造成傷害;β射線照射皮膚後會有明顯燒傷。這兩種射線影響距離比較近,只要輻射源不進入體內,影響就不會太大。γ射線與X射線類似,穿透性強,危害距離遠,可直接穿透人體,但危害比其它兩種射線要小。
急性放射病可引發惡心、嘔吐、疲勞、發熱和腹瀉;嚴重者有感染、出血和胃腸功能紊亂症狀;更為嚴重的神經細胞、消化道細胞、人體免疫系統受到重大損傷。
不過,核輻射對人最大的威脅是導致白血病、肺癌、甲狀腺癌、乳腺癌以及其它癌症。這是由於,輻射阻滯了細胞的新陳代謝,使得細胞大量生長而導致癌症。
一直以來,國內並沒有非常有效的白血病治療方法,傳統方法無法解決腫瘤的復發、轉移擴散問題,術後且容易復發,讓無數患者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貳』 核輻射對人體造成怎樣的傷害
在日本核電站周圍檢測到的放射性物質包括碘131和銫137。其中,碘131一旦被人體吸入,可能會引發甲狀腺疾病,而銫137則會造成人體造血系統和神經系統損傷,因此必須防止被放射線輻射。所以當人暴露在核輻射環境下,就可能會得輻射病。這種病症狀明顯,幾小時內人就會感到惡心嘔吐,隨後會出現腹瀉、頭痛或發燒等症狀。在最初的症狀過去之後,可能會出現一個短暫的無症狀期,但數周後就會出現新的、更嚴重的症狀。
在更高的輻射劑量下,這些症狀可能出現得更快,也更明顯。同時,核輻射會對人體內臟造成廣泛的、很多時候甚至是致命的傷害。暴露在核輻射中,一半健康的成年人無法承受4戈雷的輻射劑量。
相比之下,在癌症治療中採用的放射性療法使用的輻射劑量約為1至7戈雷,但都是高度可控的,其作用區域被嚴格限制在一塊很小的病灶部位上。
不同輻射劑量對人的影響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受到各種輻射,不同輻射劑量對人體的影響會不同。短時間的輻射劑量低於100毫西弗,對人體沒有危害。高於4000毫西弗時,對人體是致命的。
在放射醫學和人體輻射防護中,人們用西弗作為國際單位,用來衡量輻射對生物組織的傷害。西弗是個非常大的單位,因此人們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等於1000微西弗。對於日常工作中不常接觸輻射的人來說,每年正常的天然輻射(主要是空氣中的氡輻射)為1000微西弗—2000微西弗。
當短時輻射物質攝取量低於100毫西弗時,對人體沒有危害。如果這個數字超過100,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100毫西弗—500毫西弗時,沒有疾病感覺,但在血樣中白細胞數在減少。
1000—2000毫西弗時,輻射會導致輕微的射線疾病,如疲勞、嘔吐、食慾減退、暫時性脫發、紅細胞減少等。
2000—4000毫西弗時,人的骨髓和骨密度遭到破壞,紅細胞和白細胞數量極度減少,有內出血、嘔吐等症狀。大於4000毫西弗時,將會直接導致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坐10小時飛機,相當於接受30微西弗的輻射。福島核電站每小時的輻射是1015微西弗,相當於一個人接受10次X光檢查。
輻射對人體有何危害
放射性物質在衰變時會釋放離子輻射,這種輻射可以對人體內部化學環境造成嚴重傷害,它會打斷人體組織的各種原子和分子間的化學鍵。
人體會自動對此作出反應,嘗試對這種損害進行修復。但有時這種傷害將是非常廣泛而嚴重的,修復幾乎不可能,並且在自動修復過程中還存在發生錯誤的可能性。
人體內對輻射損傷最敏感的部位是腸胃部的細胞組織以及骨髓中的造血細胞組織。輻射對人體的損傷取決於你在輻射環境下的暴露時間以及所受到的輻射強度。
輻射對人體長期影響
輻射對人體健康的長期影響最嚴重的方面是它會引發癌症。一般而言,一個正常的細胞一旦到了其壽命,它會「自殺」,從而死亡,給新生的細胞讓路。而當細胞喪失了這種「自殺」功能時,癌症便發生了。這種細胞變得「永生不老」,持續進行細胞分裂增殖,失去控制。
不過人體擁有各種機制,阻止正常細胞癌變的發生,並且也有一套完善的新舊細胞替換機制。但輻射影響將徹底打破這種人體自身的控制體系,使癌症的發生幾率大大上升。
擅自服用碘片不可取
衛生部中國疾控中心近日發布核與輻射事故防護知識要點,市民應避免恐慌,按照政府的指示行動,在可能有放射性污染存在的情況下待在室內。
中國疾控中心表示,暴露於電離輻射可能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核事故後煙雲能飄浮多遠很難預測,它取決於風速和其它氣象條件。在突發事件的早期和中期,隱蔽是主要防護措施之一,大多數建築物可使建築物內的人員吸入劑量約降低一半,隱蔽時間一般認為不應超過2天。
個人體表的防護可用各種日常服裝,對已受到或懷疑受到體表放射性污染的人員進行去污,方法簡單,可用水淋浴,並將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脫下存放起來,直到以後有時間再進行檢測或處理。
市民應避免恐慌,及時收聽廣播或收看電視,按照政府的指示行動。在可能有放射性污染存在的情況下,待在室內。碘片的服用要根據政府的指示,只有政府在評估事故狀態以後才能決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不能僅憑個人主觀臆斷或因恐懼而擅自服用。
「核事故發生後,即使沒有受到輻射,也會感覺害怕,這是什麼原因?」中國疾控中心解釋說,不管是否受到實際的輻照,都會有精神上的焦慮。這種情況歸因於人們對健康危險的自我感受,它部分取決於人們是否相信主管部門有能力和值得依賴,是否已經採取了迅速而有效的行動來控制輻射劑量。醫學工作者應對人們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解除心理恐慌狀態。
如何應對核與輻射突發事件
根據中國疾病控制中心介紹,一旦出現核與輻射突發事件,公眾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是盡可能獲取可信的關於突發事件的信息,了解政府部門的決定、通知。應通過各種手段保持與地方政府的信息溝通,切記不可輕信謠言或小道信息。
第二件事是,迅速採取必要的保護自己的防護措施。例如可以選用就近的建築物進行隱蔽,應關閉門窗,關閉通風設備。根據地方政府的安排實施有組織、有序地撤離。當判斷有放射性散布事件發生時,切忌不能迎著風,也不能順著風跑,應盡量往風向的側面躲,並迅速進入建築物內隱蔽。採取呼吸防護,包括用濕毛巾、布塊等捂住口鼻,過濾放射性粒子。若懷疑身體表面有放射性污染,採用洗澡和更換衣服來減少放射性污染。防止食入污染的食品或水。出現核與輻射恐怖事件,公眾要特別注意保持心態平穩,千萬不要惶恐不安。
輻射引發的病症能否治癒
當出現核輻射時,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脫去受污染的衣物,以便防止進一步的輻射污染,隨後應當使用肥皂水輕柔地擦拭皮膚,進行清洗。人們已經研製出了可以增加血液中白細胞數量,以便抵消輻射可能對人體骨髓造成的影響,並降低可能由於人體免疫系統的損害而導致的感染風險。現在已經有專門用來降低由於輻射粒子對人體內臟造成損害的葯物。
輻射對兒童
面臨風險將更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兒童受到輻射污染將面臨著更大的危險。這是因為兒童的生長更為迅速,細胞分裂也更加頻繁,細胞在對損傷進行自動修復時也就有更大的幾率出現錯誤,從而導致嚴重後果。
不同階段應採取的防護措施
據中國疾病控制中心介紹,在發生核與輻射突發事件後,不同階段可採取不同的防護措施。
事件發生1至2天內,對人員可以採用的防護措施有:隱蔽、呼吸道防護、服用穩定性碘、撤離、控制進出口通路等。其中呼吸道防護是用干或濕毛巾捂住鼻子的行動,每日多次用鼻腔噴霧器對鼻腔進行清洗,尤其建議使用進口的鼻腔噴霧,因為國內鼻腔噴霧為鹽兌水製造,進口為純天然海水,還有有80多種微量元素,如銅離子,鋅離子,錳離子等多種有益離子,這些離子分別可以殺菌,滅病毒,消毒,抵消核輻射的強度及放射性等級,同時通過清洗,清洗掉這些核粉塵,可防止或減少吸入放射性核素。服用穩定性碘能防止或減少煙羽中放射性碘進入體內後在甲狀腺內沉積。
『叄』 核輻射如何污染食物
我們日常吃的許多水果和蔬菜都會通過一定的輻射來延長其保質期。但如果受到核輻射的食物中有放射性亞原子粒子——這種粒子可以釋放伽馬射線,則會對食物造成嚴重的損害。
伽馬射線會破壞食物中的分子結構,形成帶正電荷或負電荷的自由基,自由基與食物作用後會形成新的化學物質——輻射解物。一些輻射解物,如甲醛、苯、甲酸、醌類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害——苯就是一種致癌物質。輻射還會促進黃麴黴毒素的生長,這種毒素是導致肝癌的罪魁禍首之一。
『肆』 核輻射對人體有什麼傷害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受到各種輻射,不同輻射劑量對人體的影響會不同。短時間的輻射劑量低於100毫西弗,對人體沒有危害。高於4000毫西弗時,對人體是致命的。
在放射醫學和人體輻射防護中,人們用西弗作為國際單位,用來衡量輻射對生物組織的傷害。西弗是個非常大的單位,因此人們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等於1000微西弗。對於日常工作中不常接觸輻射的人來說,每年正常的天然輻射(主要是空氣中的氡輻射)為1000微西弗—2000微西弗。
當短時輻射物質攝取量低於100毫西弗時,對人體沒有危害。如果這個數字超過100,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100毫西弗—500毫西弗時,沒有疾病感覺,但在血樣中白細胞數在減少。
1000—2000毫西弗時,輻射會導致輕微的射線疾病,如疲勞、嘔吐、食慾減退、暫時性脫發、紅細胞減少等。
2000—4000毫西弗時,人的骨髓和骨密度遭到破壞,紅細胞和白細胞數量極度減少,有內出血、嘔吐等症狀。大於4000毫西弗時,將會直接導致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坐10小時飛機,相當於接受30微西弗的輻射。福島核電站每小時的輻射是1015微西弗,相當於一個人接受10次X光檢查。
輻射對人體有何危害
放射性物質在衰變時會釋放離子輻射,這種輻射可以對人體內部化學環境造成嚴重傷害,它會打斷人體組織的各種原子和分子間的化學鍵。
人體會自動對此作出反應,嘗試對這種損害進行修復。但有時這種傷害將是非常廣泛而嚴重的,修復幾乎不可能,並且在自動修復過程中還存在發生錯誤的可能性。
人體內對輻射損傷最敏感的部位是腸胃部的細胞組織以及骨髓中的造血細胞組織。輻射對人體的損傷取決於你在輻射環境下的暴露時間以及所受到的輻射強度。
輻射對人體長期影響
輻射對人體健康的長期影響最嚴重的方面是它會引發癌症。一般而言,一個正常的細胞一旦到了其壽命,它會「自殺」,從而死亡,給新生的細胞讓路。而當細胞喪失了這種「自殺」功能時,癌症便發生了。這種細胞變得「永生不老」,持續進行細胞分裂增殖,失去控制。
不過人體擁有各種機制,阻止正常細胞癌變的發生,並且也有一套完善的新舊細胞替換機制。但輻射影響將徹底打破這種人體自身的控制體系,使癌症的發生幾率大大上升。
擅自服用碘片不可取
衛生部中國疾控中心近日發布核與輻射事故防護知識要點,市民應避免恐慌,按照政府的指示行動,在可能有放射性污染存在的情況下待在室內。
中國疾控中心表示,暴露於電離輻射可能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
核事故後煙雲能飄浮多遠很難預測,它取決於風速和其它氣象條件。在突發事件的早期和中期,隱蔽是主要防護措施之一,大多數建築物可使建築物內的人員吸入劑量約降低一半,隱蔽時間一般認為不應超過2天。
個人體表的防護可用各種日常服裝,對已受到或懷疑受到體表放射性污染的人員進行去污,方法簡單,可用水淋浴,並將受污染的衣服、鞋、帽等脫下存放起來,直到以後有時間再進行檢測或處理。
市民應避免恐慌,及時收聽廣播或收看電視,按照政府的指示行動。在可能有放射性污染存在的情況下,待在室內。碘片的服用要根據政府的指示,只有政府在評估事故狀態以後才能決定是否需要服用碘片。不能僅憑個人主觀臆斷或因恐懼而擅自服用。
「核事故發生後,即使沒有受到輻射,也會感覺害怕,這是什麼原因?」中國疾控中心解釋說,不管是否受到實際的輻照,都會有精神上的焦慮。這種情況歸因於人們對健康危險的自我感受,它部分取決於人們是否相信主管部門有能力和值得依賴,是否已經採取了迅速而有效的行動來控制輻射劑量。醫學工作者應對人們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解除心理恐慌狀態。
如何應對核與輻射突發事件
根據中國疾病控制中心介紹,一旦出現核與輻射突發事件,公眾必須做的第一件事是盡可能獲取可信的關於突發事件的信息,了解政府部門的決定、通知。應通過各種手段保持與地方政府的信息溝通,切記不可輕信謠言或小道信息。
第二件事是,迅速採取必要的保護自己的防護措施。例如可以選用就近的建築物進行隱蔽,應關閉門窗,關閉通風設備。根據地方政府的安排實施有組織、有序地撤離。當判斷有放射性散布事件發生時,切忌不能迎著風,也不能順著風跑,應盡量往風向的側面躲,並迅速進入建築物內隱蔽。採取呼吸防護,包括用濕毛巾、布塊等捂住口鼻,過濾放射性粒子。若懷疑身體表面有放射性污染,採用洗澡和更換衣服來減少放射性污染。防止食入污染的食品或水。出現核與輻射恐怖事件,公眾要特別注意保持心態平穩,千萬不要惶恐不安。
輻射引發的病症能否治癒
當出現核輻射時,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脫去受污染的衣物,以便防止進一步的輻射污染,隨後應當使用肥皂水輕柔地擦拭皮膚,進行清洗。人們已經研製出了可以增加血液中白細胞數量,以便抵消輻射可能對人體骨髓造成的影響,並降低可能由於人體免疫系統的損害而導致的感染風險。現在已經有專門用來降低由於輻射粒子對人體內臟造成損害的葯物。
輻射對兒童
面臨風險將更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兒童受到輻射污染將面臨著更大的危險。這是因為兒童的生長更為迅速,細胞分裂也更加頻繁,細胞在對損傷進行自動修復時也就有更大的幾率出現錯誤,從而導致嚴重後果。
不同階段應採取的防護措施
據中國疾病控制中心介紹,在發生核與輻射突發事件後,不同階段可採取不同的防護措施。
事件發生1至2天內,對人員可以採用的防護措施有:隱蔽、呼吸道防護、服用穩定性碘、撤離、控制進出口通路等。其中呼吸道防護是用干或濕毛巾捂住鼻子的行動,可防止或減少吸入放射性核素。服用穩定性碘能防止或減少煙羽中放射性碘進入體內後在甲狀腺內沉積。
在事件中期階段,已有相當大量的放射性物質沉積於地面。此時,對個人而言除了可考慮中止呼吸道防護外,其他的早期防護措施可繼續採取。為避免長時間停留而受到過高的累積劑量,主管部門可採取有控制和有計劃地將人群由污染區向外搬遷。還應該考慮限制當地生產或貯存的食品和飲用水的銷售和消費。根據這個時期對人員照射途徑的特點,可採取的防護措施還有:在畜牧業中使用儲存飼料,對人員體表去污,對傷病員救治等。
在事故晚期(恢復期)面臨的問題是:是否和何時可以恢復社會正常生活;或者是否需要進一步採取防護措施。在事件晚期,主要照射途徑為污染食品的食入和再懸浮物質的吸入引起的內照射。因此,可採取的防護措施包括控制進出口通路、避遷、控制食品和水,使用儲存飼料和地區去污等。
『伍』 核輻射是如何污染水的
放射性物質進入水體,當其活度濃度超過限值,就是污染。你說的氕變氘和氚屬於核反應,不能算是核污染,充其量是某種核污染的次生反應罷了。
『陸』 核輻射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危害
放射性物質以波或微粒形式發射出的一種能量就叫核輻射,核爆炸和核事故都有核輻射。它有a,b和y三種輻射形式。
a輻射只要用一張紙就能擋住,但吸入體內危害大;
b輻射是 高速電子,皮膚沾上後燒傷明顯;
y輻射和X射線相似,能穿透人體和建築物,危害距離遠。宇宙、自然界能產生放射性的物質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電站事故泄漏 的放射性物質才能大范圍地對人員造成傷亡。
放射性物質可通過呼吸吸入,皮膚傷口及消化道吸收進入體內,引起內輻射,y輻射可穿透一定距離被機體吸收,使人員受到外照射傷害。內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狀有:疲勞、頭昏 、失眠、皮膚發紅、潰瘍、出血、脫發、白血病、嘔吐、腹瀉等。有時還會增加癌症、畸變、遺傳性病變發生率,影響幾代人的健康。一般講,身體接受的輻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 狀越嚴重,致癌、致畸風險越大。
輕度損傷,可能發生輕度急性放射病,如乏力,不適,食慾減退。
中度損傷,能引起中度急性放射病,如頭昏,乏力,惡心,有嘔吐,白細胞數下降。
重度損傷,能引起重度急性放射病,雖經治療但受照者有50%可能在30天內死亡,其餘50%能恢復。表現為多次嘔吐,可有腹瀉,白細胞數明顯下降。
極重度損傷,引起極重度放射性病,死亡率很高。多次吐、瀉,休克,白細胞數急劇下降。
核事故和原子彈爆炸的核輻射都會造成人員的立即死亡或重度損傷。還會引發癌症、不育、怪胎等。
『柒』 核輻射 的危害
目前全世界被輻射過(除去天然輻射)的人裡面,還沒有幾個成超人的,倒是有一大堆在醫院躺幾天出來發現身體不如以前的。
樓主還是別想了,要是可以的話,早把自己照成超人了
『捌』 核輻射對環境造成哪些污染
核污染是指由於各種原因產生核泄漏甚至爆炸而引起的放射性污染。其危害范圍大,對周圍生物破壞極為嚴重,持續時期長,事後處理危險復雜。
1986年4月25日,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爆炸時泄漏的核燃料濃度高達60%,且直至事故發生10晝夜後反應堆被封存,放射性元素一直超量釋放。事故發生3天後,附近的居民才被匆匆撤走,但這3天的時間已使很多人飽受了放射性物質的污染。在這場事故中當場死亡2人,至1992年,已有700O多人死於這次事故的核污染。這次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及前蘇聯15萬平方公里的地區,那裡居住著694.5萬人。
由於這次事故,核電站周圍30公里范圍被劃為隔離區,附近的居民被疏散,莊稼被全部掩埋,周圍7千米內的樹木都逐漸死亡。在日後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里,10公里范圍以內將不能耕作、放牧;10年內100公里范圍內被禁止生產牛奶當年發生事故後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不僅如此,由於放射性煙塵的擴散,整個歐洲也都被籠罩在核污染的陰震中。臨近國家檢測到超常的放射性塵埃,致使糧食、蔬菜、奶製品的生產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核污染給人們帶來的精神上、心理上的不安和恐懼更是無法統計。
事故後的7年中,有7000名清理人員死亡,其中1/3是自殺。參加醫療救援的工作人員中,有40%的人患了精神疾病或永久性記憶喪失。時至今日,參加救援工作的83.4萬人中,已有5.5萬人喪生,七萬人成為殘疾,30多萬人受放射傷害死去。
『玖』 核輻射污染有多大
短時間內大劑量電離輻射引起的放射性損傷,稱急性放射病。較長時間超過允許劑量的輻射損傷,稱慢性放射病。此病常見於接受過量射線的工作人員、公眾及核武器爆炸的罹難者,主要引發造血功能障礙、內臟出血、組織壞死、感染及惡性變等。
其中,核輻射導致的全身外照射損傷主要出現在急性放射病典型病程的初期,表現為惡心、嘔吐、疲勞、發熱和腹瀉。「假愈期」患者持續時間長短不同,症狀有所緩解。嚴重的發展到了極期則有感染、出血和胃腸症狀。經恰當治療後上述症狀逐漸緩解。
而局部照射損傷是隨受照劑量的不同,在受照部位可能出現紅斑、水腫、乾性脫皮和濕性脫皮、起水泡、疼痛、壞死、壞疽或脫發等症狀。局部皮膚損傷通常持續幾周到幾個月,嚴重者常規方法難以治癒。不過,外照射多見於核電站工作人員。
體內污染引起的內照射一般沒有明顯的早期症狀,除非攝入量很高,但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國外發生的核輻射致病事件中,患者多表現為疲勞、頭昏、失眠、皮膚發紅、潰瘍、出血、脫發、白血病、嘔吐、腹瀉等。有時還會增加癌症、畸變、遺傳性病變發生率。一般來講,身體接受的輻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狀越嚴重,致癌、致畸風險也越大。
4000毫西弗/次輻射可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