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污染是指
Ⅰ 礦井熱污染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造成熱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利用。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長,環境熱污染將日趨嚴重。然而,人們尚未有用一個量值來規定其污染程度,這表明人們並未對熱污染有足夠重視。
他是指現代工業生產和生活中排放的廢熱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熱污染可以污染大氣和水體。火力發電廠、核電站和鋼鐵廠的冷卻系統排出的熱水,以及石油、化工、造紙等工廠排出的生產性廢水中均含有大量廢熱。這些廢熱排入地面水體之後,能使水溫升高。在工業發達的美國,每天所排放的冷卻用水達4.5億立方米,接近全國用水量的1/3;廢熱水含熱量約2500億千卡,足夠2.5億立方米的水溫升高10℃。
熱污染首當其沖的受害者是水生物,由於水溫升高使水中溶解氧減少,水體處於缺氧狀態,同時又使水生生物代謝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熱效力作用下發育受阻或死亡,從而影響環境和生態平衡。此外,河水水溫上升給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個人工溫床,使它們得以滋生、泛濫,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類健康。1965年澳大利亞曾流行過一種腦膜炎,後經科學家證實,其禍根是一種變形原由,由於發電廠排出的熱水使河水溫度增高,這種變形原由在溫水中大量孳生,造成水源污染而引起了這次腦膜炎的流行。
Ⅱ 熱污染的危害是什麼
可以污染大氣和水體。人們排入大氣的廢熱增多,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海水熱膨脹和極地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熱的城市,變得更熱;嚴重的是它還造成了城市「熱島效應」。而這些廢熱排入湖泊河流後,也會造成水溫升高,使水生生物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也會使氰化物、重金屬離子等毒性增強。導致水中溶解氧氣銳減,使魚類等水生動植物因缺氧而死亡。因此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向水體排放熱廢水,應當採取措施,保證水體的水溫符合水環境質量標准,防止熱污染危害。
Ⅲ 生態破壞指的是什麼
生態破壞是指人抄類活動直接作用於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生態系統的生產能力顯著減少和結構顯著改變,從而引起的環境問題,如過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濫采濫捕使珍稀物種滅絕和生態系統的生產能力下降等等。環境污染則指人類活動的副產品和廢棄物進入物理環境後,對生態系統產生的一系列擾亂和侵害,特別是當由此引起的環境質量的惡化反過來又影響人類自己的生活質量。環境污染不僅包括物質造成的直接污染,如工業"三廢"和生活"三廢",也包括由物質的物理性質和運動性質引起的污染,如熱污染、雜訊污染、電磁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由環境污染還會衍生出許多環境效應,例如二氧化硫造成的大氣污染,除了使大氣環境質量下降,甚至還會造成酸雨。
Ⅳ 環境污染指的是什麼
環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為的破壞,向環境中添加某種物質而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而產生危害的行為。(或由於人為的因素,環境受到有害物質的污染,使生物的生長繁殖和人類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害影響。)由於人為因素使環境的構成或狀態發生變化,環境素質下降,從而擾亂和破壞了生態系統和人類的正常生產和生活條件的現象。
一環境污染分類
1.1按環境要素分
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噪(音)聲污染、農葯污染、輻射污染、熱污染。
1.2按屬性分
顯性污染,隱性大氣污染
1.3按人類活動分
工業環境污染、城市環境污染、農業環境污染。
1.4按造成環境污染的性質來源分
化學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雜訊污染、放射性污染、電磁波污染等)固體廢物污染、液體廢物污染、能源污染。[3]
陸地污染:垃圾的清理成了各大城市的重要問題,每天千萬噸的垃圾中,很多是不能焚化或腐化的,如塑料、橡膠、玻璃等人類的第一號敵人。
海洋污染:主要是從油船與油井漏出來的原油,農田用的殺蟲劑和化肥,工廠排出的污水,礦場流出的酸性溶液;它們使得大部分的海洋湖泊都受到污染,結果不但海洋生物受害,就是鳥類和人類也可能因吃了這些生物而中毒。
空氣污染::是指空氣中污染物的濃度達到或超過了有害程度,導致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的正常生存和發展,對人和生物造成危害。這是最為直接與嚴重的了,主要來自工廠、汽車、發電廠等放出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每天都有人因接觸了這些污濁空氣而染上呼吸器官或視覺器官的疾病。
水污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噪音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干擾他人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的現象。
放射線污染是指由於人類活動造成物料、人體、場所、環境介質表面或者內部出現超過國家標準的放射性物質或者射線。
二環境污染成因
污染物質的濃度和毒性會自然降低,這種現象叫做環境自凈。如果排放的物質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發生不良變化,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存,這就發生了環境污染 。環境污染會降低生物生產量,加劇環境破壞。
三環境污染特點
環境污染是各種污染因素本身及其相互作用的結果。同時,環境污染還受社會評價的影響而具有社會性。它的特點可歸納為:
1)公害性,環境污染不受地區,種族,經濟條件的影響,一律受害。
2)潛伏性,許多污染不易及時發現,一旦爆發後果嚴重。
3)長久性,許多污染長期連續不斷的影響,危害人們的健康和生命,並不易消除。
時間分布性
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強度隨時間而變化。例如,工廠排放污染物的種類和濃度往往隨時間而變化。由於河流的潮汛和豐水期、枯水期的交替,都會使污染物濃度隨時間而變化。隨著氣象條件的改變會造成同一污染物在同一地點的污染濃度相差高達數十倍。交通雜訊的強度隨不同的時間內車流量的變化而變化。
空間分布性
污染物和污染因素進入環境後,隨著水和空氣的流動而被稀釋擴散。不同污染物的穩定性和擴散速度與污染性質有關,因此,不同空間位置上污染物的濃度和強度分布是不同的。
由上可見,為了正確的表述一個地區的環境質量,單靠某一點的監測結果是無法說明的。必須根據污染物的時間、空間分布特點,科學地制定監測計劃(包括網、點設置、監測項目、采樣頻率等),然後對監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才能得到較全面而客觀的評述。
與污染物含量的關系
有害物質引起毒害的量與其無害的自然本底值之間存在一界限(放射性和雜訊的強度也有同樣情況)。所以,污染因素對環境的危害有一閾值。對閾值的研究,是判斷環境污染及污染強度的重要依據,也是制定環境標準的科學依據。
污染因素效應
環境是一個復雜體系,必須考慮各種因素的綜合效應。從傳統毒理學觀點來看,多種污染物同時存在對人或生物體的影響有以下幾種情況:
①單獨作用,即當機體中某些器官只是由於混合物中某一組分發生危害,沒有因污染物的共同作用而加深危害的,稱為污染物的單獨作用。
②相加作用,混合污染物各組分對機體的同一器官的毒害作用彼此相似,且偏向同一方向,當這種作用等於各污染物毒害作用的總和時,稱為污染的相加作用。如大氣中的二氧化硫和硫酸氣溶膠之間、氯和氯化氫之間,當它們在低濃度時,其聯合毒害作用即為相加作用,而在高濃度時則不具備相加作用。
③相乘作用,當混合污染物各組分對機體的毒害作用超過個別毒害作用的總和時,稱為相乘作用。如二氧化硫和顆粒物之間、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之間,就存在相乘作用。
④拮抗作用,當兩種或兩種以上污染物對機體的毒害作用彼此抵消一部分或大部分時,稱為拮抗作用。如動物試驗表明,當食物中含有30ppm甲基汞,同時又存在12.5ppm硒時,就可能抑制甲基汞的毒性。
環境污染還會不同程度的改變某些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評價及對策評價
環境污染的社會評價是與社會制度、文明程度、技術經濟發展水平、民族的風俗習慣、哲學、法律等問題有關。有些具有潛在危險的污染因素,因其表現為慢性危害,往往不引起人們注意,而某些現實的、直接感受到的因素容易受到社會重視。如河流被污染程度逐漸增大,人們往往不予注意,而因雜訊、煙塵等引起的社會糾紛卻很普遍。
四環境污染烏危害
環境污染會給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破壞和影響,比如:沙漠化、森林破壞,也會給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有時這種間接的環境效應的危害比當時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難消除。
在全球范圍內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環境污染問題,具有全球影響的方面有大氣環境污染、海洋污染、城市環境問題等。隨著經濟和貿易的全球化,環境污染也日益呈現國際化趨勢,出現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問題就是這方面的突出表現。
大氣污染的危害
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人需要呼吸空氣以維持生命。一個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約2萬多次,吸入空氣達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氣對人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
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現為呼吸系統受損、生理機能障礙、消化系統紊亂、神經系統異常、智力下降、致癌、致殘。人們把這個災難的煙霧稱為"殺人的煙霧"。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很高時,會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狀惡化,甚至在幾天內奪去幾千人的生命。其實,即使大氣中污染物濃度不高,但人體成年累月呼吸這種污染了的空氣,也會引起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及肺癌等疾病。
環境污染與癌症
大量研究資料表明,環境污染是導致癌症發生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依靠全社會的力量,採取綜合措施、有效地治理環境污染,是癌症綜合預防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植物危害
大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當污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當污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使植物葉片褪綠,或者表面上看不見什麼危害症狀,但植物的生理機能已受到了影響,造成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壞。
天氣氣候影響
大氣污染物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是十分顯著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①減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從工廠、發電站、汽車、家庭取暖設備向大氣中排放的大量煙塵微粒,使空氣變得非常渾濁,遮擋了陽光,使得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減少。
②增加大氣降水量:從大工業城市排出來的微粒,其中有很多具有水氣凝結核的作用。
③下酸雨:有時候,從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這種酸雨是大氣中的污染物二氧化硫經過氧化形成硫酸,隨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農作物毀壞,能使紙品、紡織品、皮革製品等腐蝕破碎,能使金屬的防銹塗料變質而降低保護作用,還會腐蝕、污染建築物。
④增高大氣溫度:在大工業城市上空,由於有大量廢熱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氣的溫度比四周郊區要高一些。這種現象在氣象學中稱做"熱島效應"。
⑤對全球氣候的影響:2010以來,人們逐漸注意到大氣污染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問題。經過研究,人們認為在有可能引起氣候變化的各種大氣污染物質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二氧化碳能吸收來自地面的長波輻射,使近地面層空氣溫度增高,這叫做"溫室效應"。有的專家認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若干年後會使得南北極的冰熔化,導致全球的氣候異常。
酸雨
指降水的pH值低於5.6時, 降水即為酸雨。煤炭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其次氣象條件和地形條件也是影響酸雨形成的重要因素。 降水酸度pH<4.9時,將會對森林、農作物和材料產生明顯損害。
一氧化碳(CO)
一氧化碳是無色、無臭的氣體。主要來源於含碳燃料、卷煙的不完全燃燒,其次是煉焦、煉鋼、煉鐵等工業生產過程所產生的。人體吸入一氧化碳易與血紅蛋白相結合生成碳氧血紅蛋白,而降低血流載氧能力,導致意識力減弱,中樞神經功能減弱,心臟和肺呼吸功能減弱;受害人感到頭昏、頭痛、惡心、乏力,甚至昏迷死亡。我國空氣環境質量標准規定居住區一氧化碳日平均濃度低於4.00毫克/立方米。
氟化物(F)
指以氣態與顆粒態形成存在的無機氟化物。主要來源於含氟產品的生產、磷肥廠、鋼鐵廠、冶鋁廠等工業生產過程。氟化物對眼睛及呼吸器官有強烈刺激,吸入高濃度的氟化物氣體時,可引起肺水腫和支氣管炎。長期吸入低濃度的氟化物氣體會引起慢性中毒和氟骨症,使骨骼中的鈣質減少,導致骨質硬化和骨質疏鬆。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標准規定城市地區日平均濃度7微克/立方米。
鉛及其化合物(Pb)
指存在於總懸浮顆粒物中的鉛及其化合物。主要來源於汽車排出的廢氣。鉛進入人體,可大部分蓄積於人的骨骼中,損害骨骼造血系統和神經系統,對男性的生殖腺也有一定的損害。引起臨床症狀為貧血、 末梢神經炎,出現運動和感覺異常。我國尿鉛80微克/升為正常值,血鉛正常值小於50微克/毫升。
五環境污染防止方法
1. 對於工廠的污水、廢氣、廢煙、廢渣等有毒氣體進行過濾後排放
2.外出盡量不用私家車,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
3.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節約紙張
4.多種植花草樹木、不亂砍濫伐
Ⅳ 工業污水具體指的是什麼工業污水的特點是什麼
一,工業廢水的主要特點是:
1,工業廢水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危害,以及應採取的防治對策,取決於工業廢水的特性,即污染物的種類、性質和濃度。工業廢水的水質特徵,不單依廢水的類別而異,往往因時因地而多變。
2,工業廢水的特點主要表現為排放量大、組成復雜和污染嚴重。對廢水水質常用兩項最主要的污染指標來表示,也就是指懸浮物和化學需氧量。不同的工業廢水,其水質差異很大。以化學需氧量為例,較低的也在250-3500mg/L之間,高的常達每升數萬毫克,甚至幾十萬毫克。
二,工業廢水的定義
所謂工業廢水是指各行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和排出的廢水。它可分為生產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兩大類。
1、生產污水是指在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被有機或無機生產廢料所污染的廢水(包括溫度過高而能夠造成熱污染的工業廢水)。
2、生產廢水是指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但未直接參與生產工藝、只起輔助作用,未被污染物污染或污染很輕的水,有的只是溫度稍上升(諸如冷卻水等)。
---------------
工業廢水是水體最重要的污染源。它量大、面廣,在全國工業廢水和生活廢水總量中,工業廢水占排放總量的70%以上,而且含有污染物多、成分復雜,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有些成分在水中不易凈化,處理比較困難。工業廢水具有以下特點: (1)懸浮物含量高,最高可達幾萬mg/L以上(生活污水一般在200mg/L~500mg/L)。 (2)需氧量高,有機物一般難以降解,對微生物起毒害作用。生物需氧量(BOD)可達200mg/L~5000mg/L,甚至高達幾萬mg/L(生活污水一般為200mg/L~600mg/L)。化學需氧量(COD)為400mg/L~10000mg/L,甚至高達幾十萬mg/L。 (3)酸、鹼度變化幅度大,pH值2~13。 (4)溫度高,可達40℃,易造成熱污染。 (5)易燃、常含低沸點的揮發性液體,如汽油、苯、二硫化碳、丙酮、甲醇、酒精、石油等易燃污染物,易著火釀成水面火災。
Ⅵ 海洋熱污染是什麼
海洋熱污染是水溫異常升高的一種污染現象。天然水水溫隨季節、天氣和氣溫而變化。當水溫超過33℃~35℃時,大多數水生物不能生存。水體急劇升溫,常是熱污染引起的。
水體熱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冷卻水。首先是動力工業,其次是冶金、化工、造紙、紡織和機械製造等工業,將熱水排入水體,使水溫上升,水質惡化。根據美國統計,動力工業冷卻水排放量佔全國工業的冷卻水總排放量的80%以上。一個裝機100萬千瓦的火電廠,冷卻水排放量約為30~50立方米/秒;裝機相同的核電站,排水量較火電廠約增加50%。年產30萬噸的合成氨廠,每小時約排出22000立方米的冷卻水。
水體增溫顯著地改變了水生物的習性、活動規律和代謝強度,從而影響到水生物的分布和生長繁殖。增溫幅度過大和升溫過快,對水生物有致命的危險。
水體增溫加速了水生態系統的演替或破壞。硅藻在20℃的水中為優勢種;水溫32℃時,綠藻為優勢種;37℃時,只有藍藻才能生長。魚類種群也有類似變化。對狹溫性魚類來說,在10℃~15℃時,冷水性魚類為優勢種群;超過20℃時,溫水性魚類為優勢種群;當水溫為25℃~30℃時,熱水性魚類為優勢種群。水溫超過33℃~35℃時,絕大多數魚類不能生存。水生物種群之間的演替,以食物鏈(網)相聯結,升溫促使某些生物提前或推遲發育,導致以此為食的其他種生物因得不到充足食料而死亡。食物鏈中斷可能使生態系統組成發生變化,甚至破壞。
水體升溫加速了水及底泥中有機物的物生降解和營養元素的循環,藻類因而過度生長繁殖,導致水體富營養化;有機物降解又加速了水中溶解氧消耗。
某些有毒物質的毒性隨水溫上升而加強。例如,水溫升高10℃,氰化物毒性就增強1倍;而生物對毒物的抗性,則隨水溫的上升而下降。
水體熱污染區域可分為強增溫帶、適度增溫帶和弱增溫帶。熱污染的有害效應一般局限在強增溫帶,對其他兩帶的不利影響較小,有時還產生有利效應。熱污染對水體影響程度取決於熱排放工業類型、排放量、受納水體特點、季節和氣象條件等。
各國對水熱污染及其影響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並制定了冷卻水溫度的排放標准。美國、俄羅斯等國按不同季節和水域,制定了冷卻水溫度的排放標准;德國以不同河流的最高允許增溫幅度為依據,制定了冷卻水溫度排放標准;瑞士則以排熱口與混合後的增溫界限為最高允許值,確定排放標准。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尚未制定有關標准。
人類是溫血動物,對於外界溫度變化有良好的適應能力,而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大多屬於冷血動物,對於水溫的改變非常敏感,忍受熱污染的能力也非常有限。魚類不斷地洄遊,一方面是為了覓食,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尋求適溫的環境。例如每年夏季,小管魚類常洄遊到台灣北部沿海;每年冬季,烏魚常成群在台灣西岸沿海出現。這些都是魚類尋求適溫環境的行為。也就是因為水中生物對水溫變化比較敏感,因此熱污染在水中比在陸地上更容易造成生態環境的改變。
熱污染提高水溫對魚類的影響如下。
1.加快魚類的新陳代謝率。
一般而言,水溫每增加10℃,魚的新陳代謝率就加倍,例如,25℃時新陳代謝率為15℃時的2倍,35℃時則增至4倍。水溫增加會使水中的溶氧量減少,而魚類卻因新陳代謝加快而需要更多的氧。因此水溫增加到某一限度,魚類便會死亡。每一種魚的致命溫度並不相同,例如北美洲一種褐色鱒魚的致命水溫為26℃,而小龍蝦則可以忍受水溫升至35℃才死亡。
2.可能使魚類停止繁殖。
魚類都是在一小范圍的適溫環境產卵,水溫增高,魚類排卵的數目往往就會減少,有時甚至無法排卵。而且,水溫增高也會影響卵的正常發育。比如說,一種大西洋的鮭魚受精卵,在2℃的溫度中需經114天的孵化,小魚才出來;水溫提高到7℃,孵化期就縮短為90天,太早孵出的未必是健康的小魚。魚的成長也會受到影響,水溫再提高,受精卵甚至都無法孵化了。因此,在一個比較封閉的水體中,例如小湖或小溪,水溫提高到某一限度,雖然沒使成魚立刻死亡,但可能使某些魚終將絕跡。
3.會減短魚的壽命。
由於水溫增高會縮短卵的孵化時間以及加速魚的新陳代謝率,因此很容易推想魚的壽命也會減短。例如北美洲一種淡水水蚤在8℃的水溫中可活108天,但在28℃的水中只能活29天,魚的壽命減短了,當然,就長不到它應有的長度與重量。
4.可能破壞食物鏈。
所謂食物鏈就是:大魚吃小魚、青蛙;小魚、青蛙則以蚊蟲、小蝦等等為食;蚊蟲、小蝦等則以水草、藻類等為食。上述四類生物死亡後氧化分解產生營養鹽分,又可作為水草、藻類等的養料。如果熱污染的結果造成其中一類生物的死亡,也可能使得以其為食的生物死亡,依此類推,這個生態系統就可能因此而受到破壞。
提高水溫對其他水中生物的影響度,也與魚類的相差不多。然而魚類會游泳,如果海洋受到熱污染,魚類尚能避開受污染的地方,傷害會減少一些。但附著在海底的生物,例如珊瑚等,那就難逃一劫了。
核能電廠利用核子反應產生熱能發電時,不可能使熱能百分之百轉換為電力。多餘的廢熱需要利用大量冷水帶走,發電機才能運轉。比如我國台灣地區四周環海,海水很容易取得,因此台灣的核能電廠都是建在海邊,利用海水冷卻,使用過後的海水水溫提高了,又被排回海洋。
沿海水溫上升一般而言,排放溫水有兩種方式:1.建一條排放管到離岸稍遠處,在中層排放,以避免傷害到海底生物。由於高溫的海水較輕,排放後往上浮而漸與上層海水混合,等至浮到海面,水溫已降低許多,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便可降低。利用這種方式排放溫水比較好,但所花的成本也較高。2.在海邊直接排放於海面,用這種方式省錢,但對海洋生態的影響也較大。到目前為止,台灣現有的三座核能電廠都是用第二種方式,在海邊把溫水排放於海面。
到2008年為止,在台灣北部沿海的核一、核二廠,排放的溫水並未造成多大影響。南部核三廠的溫排水卻傷害了排水口附近淺處的珊瑚。造成南、北核能電廠的區別並非核三廠的冷卻系統設計比核一、核二廠差,而是因為核三廠排水口附近剛好有很多生長良好的珊瑚,再加上當地海水的溫度終年都比北部沿海的高3℃~5℃。核三廠所在的南灣在台灣最南端,在冬季時黑潮支流流入台灣海峽,南灣海水主要來自黑潮。夏季時中國南海海水流入台灣海峽,此時南灣海水主要來自中國南海。這兩種水團的水溫都很高,南灣冬季表面水溫仍達24℃左右,夏季則常達29℃,甚至更高。所以它能夠忍受溫升的空間就小多了,也因此核三廠的溫排水對生態的影響特別引人注意。
珊瑚最適合在熱帶與亞熱帶的溫暖海洋中生長,台灣氣候屬亞熱帶型,特別是南灣海域位在台灣最南端,海水溫度全年都在20℃以上,最適於珊瑚生長,而核三廠排水口附近又是珊瑚生長比較茂盛的地方。
根據調查,南灣已發現的珊瑚共有179種之多,這些珊瑚在35℃的高溫海水中便會死亡,如在31℃~33℃的水溫中,時間稍長,珊瑚便會白化,甚至死亡。
台灣電力公司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建核三廠,有兩部發電機。第一部於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運轉,冷卻系統排出的溫水水量不大,對排水口附近的珊瑚並無多大影響。到了1987年,兩部機組開始穩定地同時發電。同年7月,部分排水口附近淺處珊瑚白化了。到了冬天,白化的珊瑚有些又重獲生機,但到了來年夏天,珊瑚又白化了,而且面積有擴大的趨勢。
Ⅶ 污水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水水質指標的分類有哪些
一般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可分為三大類:物理性污染、化學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包括熱污染、懸浮物質污染、放射性污染。 化學污染包括無機無毒物污染、無機有毒物污染、有機無毒物污染(需氧有機物污染)、有機有毒物污染、油類物質污染 生物污染主要是指廢水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它包括致病細菌、病蟲卵和病毒。未污染的天然水小細菌含量很低,當城市污水、垃圾淋溶水、醫院污水等排入後將帶入各種病原微生物。如生活污水中可能含有能引起肝炎、傷寒、霍亂、痢疾、腦炎的病毒和細菌以及蛔蟲卵和鉤蟲卵等。生物污染物污染的特點是數量大,分布廣,存活時間長、繁殖速度快。 從污染物的分類可以又可以污水水質指標做一些概括。同樣可以這樣來劃分即物理性指標、化學性指標和生物性指標 物理性指標有固體物質(TS)、渾濁度、顏色、嗅、味、溫度、電導率等。 化學指標包括化學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總有機碳(TOC)、有機氮、pH值、有毒物質指標等。 生物指標主要有細菌總數、大腸菌數及病原菌等。細菌總數是指1mg水中所含有的各種細菌的總數;大腸菌數是指每L水中所含的大腸菌個數。
Ⅷ 天上的動物是指十二生肖的什麼動物
天上的動物是指十二生肖龍,十二生肖中,能上天的只有龍。
Ⅸ 不容忽視的熱污染①所謂熱污染,是指現代工業生產和生活中排放的廢熱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熱污染可以污染大
小題1:①(2分)「預測」說明以下的數字只是一種猜測,並不是絕對情況(1分)②「專家們」內表明預測又是有科學依容據的(1分)。 小題2:(2分)應盡快制訂環境熱污染的控制標准,採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施治熱污染。 Ⅹ 名級潛艇宋級潛艇各指什麼意思 同張圖紙連續生產出來的潛艇(當然還有水面艦只)稱為一級,這時北約對全球海軍的稱呼中譯版,為了便於記憶,給起名,對我國潛艇大都用朝代命名。我國一般叫編號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