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污染
❶ 魔獸世界 副本CD被污染了是怎麼回事啊
cd是副本進度。抄你的黑E副本,副本的boss一死就有進度了,boss不會復活,該boss區域的小怪也不會刷新了(110除外),你在黑E只刷小怪不打boss,是沒有進度的,小怪會無限刷新。他說cd被污染就是說他有進度,你們兩個開團隊進黑E 如果你先進他因為有進度就進不去副本,如果他先進副本,那麼你就會進他的進度,就看不到小怪了。所以你要是想刷黑E升級就不能找他了。號廢了。。。。哪有那麼誇張,而且是他有進度,你們不一起進黑E就和你沒關系。這樣的副本進度是有重置時間的,一般黑E這種團隊本是每周二凌晨更新副本進度。到時候他的進度也重置了,就可以帶你了
❷ 測試污染土壤中的Cd含量過程中,種植物前需要對土壤測什麼指標
土壤是由礦物質、有機質、土壤水分及土壤空氣四個部分組成的。 根據各個組分的含量的不同可以判斷土壤的發育程度。 紅壤根據礦物質的不同階段可分為磚紅壤性紅壤、磚紅壤及鐵質紅壤。 磚紅壤 發育在熱帶雨林或季雨林下強富鋁化酸性土壤,在中國分布面積較小。海南島磚紅壤的分析資料表明:風化度很高,粘粒的二氧化硅/氧化鋁比值(以下同)低於1.5,粘土礦物含有較多的三水鋁礦、高嶺石和赤鐵礦,陽離子交換量很少,鹽基高度不飽和。 燥紅土 熱帶乾熱地區稀樹草原下形成的土壤,分布於海南島的西南部和雲南南部紅水河河谷等地,土壤富鋁化程度較低,土體或具石灰性反應。 赤紅壤 發育在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下,具有紅壤和磚紅壤某些性質的過渡性土壤。 紅壤和黃壤 均為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下生成的富鋁化酸性土壤,前者分布在干濕季變化明顯的地區,淀積層呈紅棕色或桔紅色,剖面下部有網紋和鐵錳結核,二氧化硅/氧化鋁比值為1.9~2.2,粘土礦物含有高嶺石、水雲母和三水鋁礦;後者分布在多雲霧,水濕條件較好的地區,以川、黔兩省為主,以土層潮濕、剖面中部形成黃色或蠟黃色淀積層為其特徵,粘土礦物含有較多的針鐵礦和褐鐵礦。 紅壤系列的土壤適於發展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果樹和林木,作物一年可二熟、乃至三熟、四熟,土壤生產潛力很大。目前尚有較大面積荒山、荒丘有待因地制宜加以改造利用。 棕壤系列 亦為中國東部濕潤地區發育在森林下的土壤,由南至北包括黃棕壤、棕壤、暗棕壤和漂灰土等土類。 黃棕壤 亞熱帶落葉闊葉林雜生常綠闊葉林下發育的弱富鋁化、粘化、酸性土壤,分布於長江下游,界於黃、紅壤和棕壤地帶之間,土壤性質兼有黃、紅壤和棕壤的某些特徵。 棕壤 主要分布於暖溫帶的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為夏綠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下發育的中性至微酸性的土壤,特點是在腐殖質層以下具棕色的淀積粘化層,土壤礦物風化度不高,二氧化硅/氧化鋁比值3.0左右,粘土礦物以水雲母和蛭石為主,並有少量高嶺石和蒙脫石,鹽基接近飽和。 暗棕壤 又稱暗棕色森林土,是發育在溫帶針闊混交林或針葉林下的土壤,分布在東北地區的東部山地和丘陵,介於棕壤和漂灰土地帶之間,與棕壤的區別在於腐殖質累積作用較明顯,淋溶淀積過程更強烈,粘化層呈暗棕色,結構面上常見有暗色的腐殖質斑點和二氧化硅粉末。 漂灰土 過去稱為棕色泰加林土和灰化土,分布在大興安嶺中北部,是北溫帶針葉林下發育的土壤,亞表層具弱灰化或離鐵脫色的特徵,常出現漂白層,強酸性,鹽基高度不飽和,屬於生草灰化土和暗棕壤之間的過渡性土類,可認為是在地方性氣候和植被影響下的特殊土被。 棕壤系列土壤均為很重要的森林土壤資源。目前,不僅分布有較大面積的天然林可供採伐利用,為中國主要森林業生產基地;且大部分土壤,尤其是分布在丘陵平原上的黃棕壤和棕壤有很高的農用價值,多數已墾為農地和果園。 有機肥 有機肥料包括動物廄肥、綠肥和堆肥等,它不僅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增加土壤的肥力,而且可以影響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形態及植物對它的吸收,施用有機肥可以提高超富集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 也有人研究表明使用有機肥必須注意腐殖質的性質和種類。土壤有機質的礦化可以提高土壤中重金屬的活性,從而更容易被植物吸收。若長期施用人糞尿,不僅易使土壤板結,其中的cl-可絡合汞,造成被汞污染的土壤汞活性增強。利用有機肥改良Cd污染土壤,由於有機肥在礦化過程中分解出的低分子量的有機酸和腐殖酸組分對土壤中的Cd起到了活化作用,從而有利於超富集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 有機肥的使用要注意土壤中腐殖酸組分和土壤環境條件。主要是由於有機肥在礦化過程中分解出的低分子量的有機酸和腐殖酸組分對土壤中的cd起到了活化作用,關鍵取決於腐殖酸組分和土壤環境條件,如果能夠系統地掌握不同pH, Eh,質地等土壤條件下,腐殖酸組分對cd的移動性和生物有效性的影響,就能夠合理利用有機肥更好的應用於植物修復。 2.3.2化肥 不同形態的N,P,K化肥,對土壤理化性質和根際環境具有明顯的影響,選擇適宜的化肥,既是一種簡便的提高植物生物量的方式又有利於植物修復中超累積植物對土壤中重金屬的吸收。 氮肥施入土壤後,首先改變了土壤的pH,一般情況下pH降低,土壤溶液電導值增大,離子強度增強,植物從土壤中吸收重金屬的能力就會增強。因此,如果施氮肥使土壤變酸,就會增大土壤中重金屬的溶解度,減少了土壤中吸附重金屬的量,提高了超富集植物對重金屬的積累量。從根際環境看,當植物吸收NH和N0,根系分泌不同的離子,吸收NH-N時引起H+的分泌,造成根際周圍酸化。而吸收NO2-N植物分泌OH-,造成根際鹼化。利於超富集植物累積重金屬的氮肥其作用強度順序為(NH4)2SO4> NH4N03>ca(NO3)2。即不同形態的氮肥,由於對土壤酸化、根際環境及競爭作用的影響程度不同,對超富集植物累積重金屬的量也不同。一般情況下施加氮肥能增加土壤中重金屬的植物活性,利於超富集植物對土壤中重金屬的吸收。 磷肥對植物吸收重金屬的作用有所不同,有促進植物活性,也有抑制。磷肥對土壤重金屬的作用機制之一就是沉澱效應,使土壤溶液中的重金屬離子發生沉澱,降低植物的吸收。磷還通常用來改良砷污染土壤,使生長的蔬菜可食部分砷含量降至食品衛生標准以下。但最新的研究表明,施人較多的磷時,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對磷砷(V價鹽)的吸收表現為協同作用。說明磷肥的種類對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形態有不同的影響。因此合理的選用磷肥才能增加超富集植物對土壤中重金屬的吸收。研究表明能提高超富集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和重金屬鎘濃度的積累量的化肥形態是:①氮肥: (NH4)2S04>CO(NH2)2> NH4HC03>Ca(N03)2;②磷肥:Ca(H2P04)2>鈣鎂磷肥;③鉀肥:KCI>K2S04。 綜上所述,由於N,P肥和有機肥能改變土壤重金屬的化學行為,因而植物對其吸收也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參與根際環境中污染物降解的微生物群落結構復雜,往往包含微生物多種類型。N,P肥和有機質對土壤重金屬的影響離不開環境條件。所以,實踐中通過施肥來增加超富集植物對土壤中重金屬的吸收應考慮土壤環境條件,從而提高超富集植物地上部的生物量,進而更好的應用到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中。 2.4土壤中施用螯合劑和改良劑 向土壤中施用螯合劑和改良劑能誘導、強化植物超富集作用,提高超富集植物地上部的生物量和重金屬積累量。理想的螯合劑應具有3個特點:專一性靶絡合金屬;促進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和轉移;降解快,無殘留毒性。生產中常用的螯合劑如:EDTA,DTPA,EG-TA,檸檬酸等。 施用螯合劑可提高超積累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如在鉛污染的土壤中,能被植物利用的Ph僅為0.1%,增施螯合劑以後,可顯著提高土壤中植物可利用Pb的量達100倍以上;Pb在土壤中的移動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增強,使某些植物超富集Pb,達到修復Pb污染土壤的目的。螯合劑的主要作用體現在:增加了土壤中的Pb溶解度;提高了Pb的根際擴散能力;增加了Pb從根系向地上部的轉運系數。近年來,施加螯合劑不但提高了某些植物對Pb的吸收量,更重要的是促進了 Pb在植物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和累積量。 己研究過的影響Pb遷移性的螯合劑有:乙二胺四乙酸(EDTA)、環己烷二胺四乙酸(CD— TA)、二次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乙二胺(氧乙基氮基)四乙酸(EGTA)、乙二胺二(0一羥基苯)乙酸(EDDHA)、羥乙基替乙二胺三乙酸(HEDTA)和氮川三乙酸(NTA)等。不同螯合劑促進植物對Pb吸收的效應與螯合劑對土壤 Pb的活化效應相一致,其強弱順序為:EDTA> HEDTA>CDTA:DTPA>EGTA>EDDH>NAT.因此,EDTA被證明是最有效的螯合劑。 土壤酸化與施加螯合物相結合可顯著增加印度芥菜對Ph的吸收效率。VASSIL等報道用Pb和EDTA共同處理印度芥菜,其地上部分Pb含量高達55 mmol/kg(乾重),相當於培養液Pb濃度的75倍,對印度芥菜莖部提取液的直接測定證明,莖部的大部分Pb是以與EDTA結合的形式存在的。 在土壤中施加改良劑可降低重金屬在土壤中的活性。由於污染土壤結構較差,養分缺乏,重金屬以毒性較強的形態存在,從而影響植物的生長。通常要加入各種改良劑以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促進植物生長,增加生物量,增強植物修復的效果。除了必要的氮、磷、鉀肥料外,常用的改良劑包括石灰、磷礦物、鐵錳氧化物、粉煤灰、生物活性污泥、合成鋯石等。不同改良劑適用於不同的重金屬污染土壤,石灰適用大多數重金屬的穩定化過程,但不適用砷的穩定,因為砷在鹼性土壤環境中吸附性降低而趨於釋放,二巰基丁二酸鹽是一種砷的螯合劑,加入後可促進印度芥菜對砷的吸收。 2.5土壤水分條件 合理的灌水是促進超富集植物生長和增加地上部生物量的主要因素,了解超富集植物需水的關鍵期,對於科學用水和提高超富集植物地上部生物量具有重要意義的。 從超富集植物生育前期、中期和後期的需水量情況看,是一個由少到多再到少的變化過程。因此,要根據植物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及生理特性進行灌溉,營養生長初期階段應適量澆水,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階段應保證植株充足的水分,開花以後隨耗水量降低而減少水量。過量灌水既浪費資源也不利於植物生長,直接影響土壤的pH和氧化還原條件,還可能引起土壤中重金屬的擴散。濕地中微量和有毒金屬元素的移動性較旱地條件下高,淹水(厭氧)條件下普通植物對土壤中重金屬的吸收較非淹水條件下的低。 2.6群落構建 要合理做好喬、灌、草的搭配,喬木、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都有其特定的植物生態功能,各自在自然界中發揮著自身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周圍的環境資源。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生物量和重金屬積累量。 重金屬污染土壤多是幾種重金屬混合在一起的復合污染,而超富集植物往往只對其中一種重金屬具有提取作用,只種植一種超富集植物每次僅能治理一種重金屬,待這一種重金屬治理完之後再種植理一種超富集植物去治理其餘的重金屬,如此進行下去既費工又耗時。因此,根據土壤污染的情況,將幾種具有不同修復功能的超富集植物搭配種植,既可以提高修復效果又可以節省修復時間。在cu,Zn污染的土壤上可種植印度芥菜、黑麥草、海州香薷、天藍遏藍菜、東南景天等。對於Cd,Pb,zn和Cu含量較高的污染土壤,可種植野菊花、旋鱗莎草和五節芒3種植物。在cd污染的植物修復中,已篩選出了湖桑、薴麻、紅麻、棉花等一批耐cd作物品種,種植後使土壤cd含量普遍下降。通過套種超富集植物天藍遏藍菜Thlaspi caerulescens和非超富集植物 Thlaspi arvense,發現當這兩種植物的根系交織在一起時,Thlaspi carulescens對zn的富集能力顯著提高。通過盆栽試驗研究了套種超富集植物 Thlaspi carullesce和非超富集植物黑麥草(Lolium perence L)對重金屬污染土壤的處理效果,結果表明Thlaspi carulescens對土壤中Cd的去除率3個月達35%,是黑麥草吸收能力的10倍。對於 Thlaspi carulescens和非超富集植物玉米處理zn和 Cu超標的城市污泥進行研究,結果表明,植物修復半年後,污泥體積降低為原來的1/4,EDTA浸取zn明顯降低。而且用該處理技術產出的玉米,經多次試驗均表明符合食品衛生標准(cu<lO mg/kg)。MOUSSA等通過套種Thlaspi carules- cens和非超富集植物玉米(Huidan-4),收獲的玉米子粒中含cu 4.72 mg/kg,符合食品衛生標准(Cu<10 mg/kg)。這種套種生物量大的富集植物和經濟植物的方法為zn污染污泥的植物修復與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人工濕地常用的植物為水生或半水生的維管植物,如鳳眼蘭、破銅錢、印度葵等,它們能在水中長期吸收zn,cd和Cu等金屬。 3展望 在重金屬超富集植物中,應注意以下方面: (1)將轉基因技術應用於超富集植物品種的培育中,培育出生物量大、重金屬累積量大的超富集植物。 (2)加強對已經發現的超富集植物栽培措施的研究,使超富集植物能夠最大限度增加生物量累積重金屬,從而提高超富集植物的修復效果。
❸ Hg,Cd,Gr在土壤中的污染特性
汞進入土壤後 95%以上能迅速被土壤吸持或固定,這主要
是土壤的粘土礦物和有機質有強烈的吸附作用,因此汞容易在
表層積累,並沿土壤的縱深垂直分布遞減。土壤中汞的存在形態
有金屬汞、無機態與有機態,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在正常
EH和 PH范圍內,汞能以零價狀態存在是土壤中汞的重要特
點。植物能直接通過根系吸收汞,在很多情況下,汞化合物可能
是在土壤中先轉化為金屬汞或甲基汞後才能被植物吸收。無機
汞有 H gSO 4、H g (O H ) 2、H gCL 2、H gO ,它們因溶解度低,在土壤
中遷移轉化能力很弱,但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轉化為具有劇烈
毒性的甲基汞,也稱汞的甲基化。微生物合成甲基汞在好氧或厭
氧條件下都可以進行。在好氧條件下主要形成脂溶性的甲基汞,
可被微生物吸收、積累而轉入食物鏈,造成對人體的危害;在厭
氧有酶催化下,主要形成二甲基汞,它不溶於水,在微酸性環境
中,二甲基汞也可轉化為甲基汞。汞對植物的危害因作物的種類
不同而異,汞在一定濃度下使作物減產,較高濃度下甚至可使作物死亡。
植物吸收和累積與汞的形態有關,其順序是:氯化甲基
汞 >氯化乙基汞 >醋酸苯汞 >氯化汞 >氧化汞 >硫化
汞。不同植物對汞吸收能力是:針葉植物 >落葉植物;水稻 >
玉米 >高果 >小麥;葉菜類 >根菜類 >果菜類。
土壤中汞含量過高,汞不但能在植物體內累積,還會對植物
產生毒害,引起植物汞中毒,嚴重情況下引起葉子和幼蕾掉落。
汞化合物侵入人體,被血液吸收後可迅速彌散到全身各器官,當
重復接觸汞後,就會引起腎臟損害。
鎘主要來源於鎘礦、冶煉廠。因鎘與鋅同族,常與鋅共
生,所以冶煉鋅的排放物中必有 ZnO、CdO ,它們揮發性強,以污
染源為中心可波及數千米遠。鎘工業廢水灌溉農田也是鎘污染
的重要來源。
鎘被土壤吸附,一般在 0- 15cm的土壤層累積, 15cm以下
含量顯著減少。土壤中的鎘以CdCO 3、Cd (PO 4) 2、及Cd (O H ) 2的
形態存在,其中以 CdCO 3為主,尤其是在 PH > 7的石灰性土壤
中,土壤中的鎘的形態可劃分為可給態和代換態,它們易於遷移
轉化,而且能被植物吸收,不溶態鎘在土壤中累積,不易被植物
吸收,但隨環境條件的改變二者可互相轉化。如土壤偏酸時,鎘
的溶解度增高,而且在土壤中易於遷移;土壤處於氧化條件下
(稻田排水期及旱田)鎘也易變成可溶性,被植物吸收也多。土壤
對鎘有很強的吸著力,因而鎘易在土壤中造成蓄積。鎘在土壤中
吸附遷移還受伴隨離子如Zn 2+、Pb 2、Cu 2+、Fe 2+、Ca 2+等的影響,
如鋅的存在就可抑制植物對鎘的吸收。
鎘是植物體不需要的元素,但許多植物均能從水中和土壤
中攝取鎘,並在體內累積。累積量取決於環境中的鎘的含量和形
態。鎘在植物各部分分布基本上是:根 >葉 >枝的干皮 >
花、果、籽粒。水稻研究表明同樣規律,即主要在根部累積,
土壤中過量的鎘,不僅能在植物體內殘留,而且也會對植物
的生長發育產生明顯的危害。鎘能使植物葉片受到嚴重傷害,致
使生長緩慢,植株矮小,根系受到抑制,造成生物障礙,降低產
量,在高濃度鎘的毒害下發生死亡。
鎘對農業最大的威脅是產生「鎘米」「鎘菜」人食用這種被
鎘污染的農作物,則會得骨痛病。另外,鎘會損傷腎小管,出現糖
尿病,鎘還會造成肺部損害,心血管損害,甚至還有致癌、致畸、
致突變的報道。
鉻的污染源主要是鉻電鍍、製革廢水、鉻渣等。鉻在土壤
中主要有兩種價態: C r6+和C r3+。土壤中主要以三價鉻化合物存
在,當它們進入土壤後, 90%以上迅速被土壤吸附固定,在土壤
中難以再遷移。C r6+很穩定,毒性大,其毒害程度比 C r3+大 100
倍。而C r3+則恰恰相反, C r3+主要存在於土壤與沉積物中。土壤
膠體對三價鉻具有強烈的吸附作用,並隨 PH的升高而增強。
土壤中可溶性六價鉻的含量很小,這是因為進入土壤中的六
價鉻很容易還原成三價鉻,這其中,有機質起著重要作用,並且
這種還原作用隨著 PH的升高而降低。實驗已證實
土壤中存在氧化錳也能使三價鉻氧化成六價鉻,因此,
三價鉻轉化成六價鉻的潛在危害不容忽視。
植物對鉻的吸收, 95%蓄積於根部。據研究,低濃度 C r6+能
提高植物體內酶活性與葡萄糖含量,高濃度時,則阻礙水分和營
養向上部輸送,並破壞代謝作用。
❹ 如果出現Cd6+污染應該採取什麼緊急措施
Cd6+是什麼意思
❺ 2012年1月,廣西龍江河發生鎘(Cd)污染事件,造成柳江上游非飲用水保護河段輕度污染.元素符號「Cd」不
元素符號可表示一種元素或這種元素的一個原子,像金屬專和稀有氣屬體還有非金屬單質這些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其元素符號還表示這種物質,故Cd可表示鎘元素、一個鎘原子、金屬鎘;金屬鎘是由原子構成的,不存在分子,故D說一個鎘分子錯誤; 故選D |
❻ 魔獸世界 被污染副本CD是怎麼回事
別人黑了你副本的進度吧 就是這個本的BOSS已經打完了 或者打了幾個了 而你這時候內進本並且選擇的接受容副本進度 這時候已經打過的BOSS你就不能打了 如果有擊殺那個已經打死了的BOSS的任務 那麼在這個CD里就無法完成了
❼ 治理被Cd 2+ (鎘,相對原子質量112)污染河水的方法是:使Cd 2+ 沉澱以降低河水中Cd 2+ 的濃度.查得25
設取1L這樣的河水(1kg),加適量的氫氧化回鈉使其中的鎘全部變成Cd(OH) 2 ,此時少量的該沉澱答溶解,成為此時該沉澱的飽和溶液,則依據此時該物質的溶解度可知1kg河水可溶解的Cd(OH) 2 質量為1.7×10 -4 ×
溶解極少量的溶質基本不改變溶液體積,故這1L河水中Cd 2+ 的濃度為1.3mg/L. 類似的做法可知類似,飽和CdCO 3 的溶液中Cd 2+ 濃度為2.8×10 -6 ×10×
故答案為:Cd(OH) 2 :1.3mg/L>0.005mg/L不符合;CdCO 3 :0.018mg/L>0.005mg/L不符合. |
❽ 土壤Cd污染的主要來源有哪些
一、前言近來幾年來,隨著我國工業的飛源速發展和鄉鎮企業的蓬勃興起。許多工礦企業只顧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把大量廢氣、廢水和廢渣未經處理排放出來,嚴重污染環境。經濟效益雖然上去了,可是生態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太差了。排放進土壤中的污染物重者毒害植物抑制生長發育,輕者也降低植物產品的品質。污染物通過食物鏈直接間接地危害人類的生命和健康。土壤污染還可造成土壤中可溶性元素失去平衡,破壞土壤結為、影響土壤營養物質和能量的轉化。本文通過對幾種污染土壤和其生長植物殘留污染元素測定分析,得出開展土壤污染研究是當務之急。二、污染情況1、灰渣對土壤污染程度分析。灰渣中重金屬元素Ph、Cu、Cd』Zn含量在1.0-10000PPm范圍時,大於環境背景值,超過土壤環境容量造成土壤污染。並且污染元素含量隨土壤層加深元素含量遞減,其中含Ph量耕層是底層土壤的一倍多;而Cd耕層是底層的三倍多。這說明重金屬幾乎不遷移,都富積於表層土壤,使從表層土壤吸收養分的蔬菜受到嚴污染。如表三;土壤及其上生長蔬菜的主要污染元素。
❾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危害有哪些,例如As,Cd,Cr,Cu,Hg,Ni,Pb,Zn
對於土壤中重金屬對人體的危害就不必多說了,常見的5種重金屬污染元素所造成的危害如下:。
重金屬汞污染
土壤的汞污染主要來自於污染灌溉、 燃煤、 汞冶煉廠和汞制劑廠(儀表、 電氣、 氯鹼工業)的排放。如一個700 兆瓦的熱電站, 每天可排放汞215 公斤, 估計全世界僅由燃煤而排放到大氣中的汞, 一年就有3000 噸左右。含汞顏料的應用、 用汞做原料的工廠、 含汞農葯的施用等也是重要的汞污染源。汞進入土壤後95%以上能迅速被土壤吸持或固定, 這主要是土壤的粘土礦物和有機質有強烈的吸附作用, 因此汞容易在表層積累, 並沿土壤的縱深垂直分布遞減。
土壤中汞的存在形態有金屬汞、 無機態與有機態, 並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在正常Eh 和pH 范圍內, 汞能以零價狀態存在是土壤中汞的重要特點。植物能直接通過根系吸收汞, 在很多情況下, 汞化合物可能是在土壤中先轉化為金屬汞或甲基汞後才能被植物吸收。無機汞有HgSO4、 Hg(OH)2、 HgCl2、 HgO , 它們因溶解度低, 在土壤中遷移轉化能力很弱, 但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 轉化為具有劇烈毒性的甲基汞, 也稱汞的甲基化。 微生物合成甲基汞在好氧或厭氧條件下都可以進行。在好氧條件下主要形成脂溶性的甲基汞,可被微生物吸收、 積累而轉入食物鏈, 造成對人體的危害; 在厭氧有酶催化下, 主要形成二甲基汞, 它不溶於水, 在微酸性環境中, 二甲基汞也可轉化為甲基汞。 汞對植物的危害因作物的種類不同而異, 汞在一定濃度下使作物減產, 較高濃度下甚至可使作物死亡。
植物吸收和累積與汞的形態有關, 其順序是: 氯化甲基汞 > 氯化乙基汞 > 醋酸苯汞 > 氯化汞 > 氧化汞 > 硫化汞。不同植物對汞吸收能力是: 針葉植物 > 落葉植物; 水稻 >玉米 > 高果 > 小麥; 葉菜類 > 根菜類 > 果菜類。土壤中汞含量過高, 汞不但能在植物體內累積, 還會對植物產生毒害, 引起植物汞中毒, 嚴重情況下引起葉子和幼蕾掉落。汞化合物侵入人體, 被血液吸收後可迅速彌散到全身各器官, 當重復接觸汞後, 就會引起腎臟損害。
重金屬鎘污染
鎘主要來源於鎘礦、冶煉廠。因鎘與鋅同族,常與鋅共生, 所以冶煉鋅的排放物中必有ZnO、CdO,它們揮發性強,以污染源為中心可波及數千米遠。鎘工業廢水灌溉農田也是鎘污染的重要來源。鎘被土壤吸附,一般在0-15cm的土壤層累積,15cm以下含量顯著減少。土壤中的鎘以CdCO3、Cd(PO4)2、及Cd(OH)2的形態存在,其中以CdCO3為主,尤其是在pH>7的石灰性土壤中,土壤中的鎘的形態可劃分為可給態和代換態,它們易於遷移轉化,而且能被植物吸收,不溶態鎘在土壤中累積, 不易被植物吸收, 但隨環境條件的改變二者可互相轉化。
如土壤偏酸時, 鎘的溶解度增高, 而且在土壤中易於遷移;土壤處於氧化條件下(稻田排水期及旱田)鎘也易變成可溶性, 被植物吸收也多。 土壤對鎘有很強的吸著力, 因而鎘易在土壤中造成蓄積。 鎘在土壤中吸附遷移還受伴隨離子如Zn2+、 Pb2+、 Cu2+、 Fe2+、 Ca2+等的影響,如鋅的存在就可抑制植物對鎘的吸收。鎘是植物體不需要的元素, 但許多植物均能從水中和土壤中攝取鎘, 並在體內累積。累積量取決於環境中的鎘的含量和形態。鎘在植物各部分分布基本上是: 根 > 葉 > 枝的干皮 >花、 果、 籽粒。水稻研究表明同樣規律, 即主要在根部累積, 為總量的82.15% , 地上部分僅佔17.15% , 其順序: 為根 > 莖葉 > 稻米 > 糙米。
土壤中過量的鎘, 不僅能在植物體內殘留, 而且也會對植物的生長發育產生明顯的危害。 鎘能使植物葉片受到嚴重傷害, 致使生長緩慢, 植株矮小, 根系受到抑制, 造成生物障礙, 降低產量, 在高濃度鎘的毒害下發生死亡。鎘對農業最大的威脅是產生 「鎘米」 、 「鎘菜」 , 人食用這種被鎘污染的農作物, 則會得骨痛病。 另外, 鎘會損傷腎小管, 出現糖尿病, 鎘還會造成肺部損害, 心血管損害, 甚至還有致癌、 致畸、致突變的報道。
重金屬鉛污染
鉛是土壤污染較普遍的元素。污染源主要來自汽油里添加抗爆劑烷基鉛, 汽油燃燒後的尾氣中含大量鉛, 飄落在公路兩側數百米范圍內的土壤中。另外礦山開采、 金屬冶煉、 煤的燃燒等也是重要的污染源。在礦山、 冶煉廠附近土壤含鉛量高達1500cm/kg以上。隨著我國鄉鎮企業的快速發展,「三廢」 中的鉛也大量進入農田, 一般進入土壤中的鉛在土壤中易與有機物結合, 不易溶解, 土壤鉛大多發現在表土層, 表土鉛在土壤中幾乎不向下移動。植物對鉛的吸收與積累, 決定於環境中鉛的濃度、 土壤條件、 植物的葉片大小和形狀等。植物吸收的鉛主要累積在根部,只有少數才轉移到地上部分。積累在根、 莖和葉內的鉛, 可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 使植物受害。鉛對植物的危害表現為葉綠素下降。阻礙植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谷類作物吸鉛量較大, 但多數集中在根部, 莖稈次之, 籽實較少。 因此, 鉛污染的土壤所生產的禾穀類莖稈不易作飼料。
鉛對動物的危害則是積累中毒。鉛是作用於人體各個系統和器官的毒物, 能與體內的一系列蛋白質、 酶和氨基酸內的官能團絡合, 干擾機體多方面的生化和生理活動, 導致對全身器官產生危害。
重金屬鉻污染
鉻的污染源主要是鉻電鍍、 製革廢水、鉻渣等。鉻在土壤中主要有兩種價態: Cr6+和Cr3+。土壤中主要以三價鉻化合物存在, 當它們進入土壤後, 90%以上迅速被土壤吸附固定, 在土壤中難以再遷移。Cr6+很穩定, 毒性大, 其毒害程度比Cr3+大100倍。而Cr3+則恰恰相反, Cr3+主要存在於土壤與沉積物中。土壤膠體對三價鉻具有強烈的吸附作用, 並隨pH 的升高而增強。土壤對六價鉻的吸附固定能力較低,僅有81.5%—36.12%。不過普通土壤中可溶性六價鉻的含量很小, 這是因為進入土壤中的六價鉻很容易還原成三價鉻, 這其中, 有機質起著重要作用, 並且這種還原作用隨著pH 的升高而降低。值得注意的是, 實驗已證明, 在pH 6.15—8.15 的條件下, 土壤的三價鉻能被氧化為六價鉻,同時, 土壤中存在氧化錳也能使三價鉻氧化成六價鉻, 因此,三價鉻轉化成六價鉻的潛在危害不容忽視。
植物對鉻的吸收95%蓄積於根部。據研究, 低濃度Cr6+能提高植物體內酶活性與葡萄糖含量, 高濃度時, 則阻礙水分和營養向上部輸送, 並破壞代謝作用。鉻對人體與動物也是有利有弊。人體含鉻過低會產生食慾減退等症狀。而Cr6+具有強氧化作用, 對人體主要是慢性危害,長期作用可引起肺硬化、 肺氣腫、 支氣管擴張, 甚至引發癌症。
重金屬砷污染
土壤砷污染主要來自大氣降塵、 尾礦與含砷農葯, 燃煤是大氣中砷的主要來源。通常砷集中在表土層10cm 左右, 只有在某些情況下可淋洗至較深土層, 如施磷肥可稍增加砷的移動性。 土壤中砷的形態按植物吸收的難易劃分, 一般可分為水溶性砷、 吸附性砷和難溶性砷, 通常把水溶性砷、 吸附性砷總稱為可給性砷, 是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部分。 土壤中砷大部分為膠體吸收或和有機物絡合——螯合或和磷一樣與土壤中鐵、 鋁、 鈣離子相結合, 形成難溶化合物, 或與鐵、 鋁等氫氧化物發生共沉。
pH和Eh值影響土壤對砷的吸附, pH 值高, 土壤砷吸附量減少而水溶性砷增加; 土壤在氧化條件下, 大部分是砷酸, 砷酸易被膠體吸附, 而增加土壤固砷量。隨Eh降低, 砷酸轉化為亞砷酸, 可促進砷的可溶性, 增加砷害。植物在生長過程中, 吸收有機態砷後可在體內逐漸降解為無機態砷。砷可通過植物根系及葉片的吸收並轉移至體內各部分, 砷主要集中在生長旺盛器官。 作物根莖葉、 籽粒含砷量差異很大, 如水稻含砷量分布順序是稻根 >莖葉 > 谷殼 > 糙米, 呈自下而上遞降變化規律。砷中毒可影響作物生長發育, 砷對植物危害的最初症狀是葉片捲曲枯萎, 進一步是根系發育受阻, 最後是植物根、 莖、 葉全部枯死。砷對人體危害很大, 在體內有明顯的蓄積性, 它能使紅血球溶解, 破壞正常的生理功能, 並具有遺傳性、 致癌性和致畸性等。
❿ 鎘是什麼 鎘污染從哪來
鎘是什麼? 鎘(Cd)是對人體有害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態存在,含量很低,大氣中含鎘量一般不超過0.003μg/m3,水中不超過10μg/L,每千克土壤中不超過0.5mg。這樣低的濃度,不會影響人體健康。鎘常與鋅、鉛等共生。環境受到鎘污染後,鎘可在生物體內富集,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引起慢性中毒。 鎘污染從哪來? 20世紀初發現鎘以來,鎘的產量逐年增加。相當數量的鎘通過廢氣、廢水、廢渣排入環境,造成污染。污染源主要是鉛鋅礦,以及有色金屬冶煉、電鍍和用鎘化合物做原料或觸媒的工廠。鎘對土壤的污染主要有氣型和水型兩種。氣型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廢氣。鎘隨廢氣擴散到工廠周圍並自然沉降,蓄積於工廠周圍的土壤中,可使土壤中的鎘濃度達到40ppm。污染范圍有的可達數千米。水型污染主要是鉛鋅礦的選礦廢水和有關工業(電鍍、鹼性電池等)廢水排入地面水或滲入地下水引起。 鎘污染是如何危害健康的? 進入人體的鎘,在體內形成鎘硫蛋白,通過血液到達全身,並有選擇性地蓄積於腎、肝中。腎臟可蓄積吸收量的1/3,是鎘中毒的靶器官。此外,在脾、胰、甲狀腺、睾丸和毛發中也有一定的蓄積。鎘的排泄途徑主要通過糞便,也有少量從尿中排出。在正常人的血中,鎘含量很低,接觸鎘後會升高,但停止接觸後可迅速恢復正常。鎘與含羥基、氨基、巰基的蛋白質分子結合,能使許多酶系統受到抑制,從而影響肝、腎器官中酶系統的正常功能。鎘還會損傷腎小管,使人出現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等症狀,並使尿鈣和尿酸的排出量增加。腎功能不全又會影響維生素D3的活性,使骨骼的生長代謝受阻礙,從而造成骨骼疏鬆、萎縮、變形等。 慢性鎘中毒主要影響腎臟,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著名的公害病——痛痛病。慢性鎘中毒還可引起貧血。急性鎘中毒,大多是由於在生產環境中一次吸入或攝入大量鎘化物引起。大劑量的鎘是一種強的局部刺激劑。含鎘氣體通過呼吸道會引起呼吸道刺激症狀,如出現肺炎、肺水腫、呼吸困難等。鎘從消化道進入人體,則會出現嘔吐、胃腸痙攣、腹疼、腹瀉等症狀,甚至可因肝腎綜合症死亡。 從動物實驗和人群的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鎘還可使溫血動物和人的染色體發生畸變。鎘的致畸作用和致癌作用(主要致前列腺癌),也經動物實驗得到證實,但尚未得到人群流行病學調查材料的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