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艙水污染
我國海洋污染的防治措施:
1)建立健全海洋法律體系與管理體制。自197 8年以來,我國先後制定了《中華人
民共和國領海毗連區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等一系列海洋和涉海法規,國務院及國家有關部門也制定了一系列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這些涉海法律法規的頒布和實施,對促進我國海洋管理和環境保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防止和控制沿海工業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一是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發展循環經濟。二是加強重點工業污染源的治理,推行全過程清潔生產。三是按照「誰污染,誰負擔」的原則,進行專業處理和就地處理,禁止工業污染源中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四是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五是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制度。
3)防止、減輕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沿岸海域環境。包括調整不合理的城鎮規劃,加強城鎮綠化和城鎮沿岸海防林建設,保護濱海濕地,加快沿海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增加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提高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脫氮和脫磷能力。
4)防止、減輕和控制船舶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在渤海海域,啟動船舶油類物質污染物「零排放」計劃,實施船舶排污設備鉛封制度。建立大型港口廢水、廢油、廢渣回收與處理系統,實現交通運輸和漁業船隻排放的污染物集中回收,岸上處理,達標排放。
5)防止、減少突發性污染事故發生。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學品泄漏應急計劃,制定港口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計劃,建立應急響應系統。目前,《中國船舶重大溢油事故應急計劃》已經完成。今後將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和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國家重大海上污染事故應急計劃》。
6)防止和控制海上石油平台產生石油類污染物及生活垃圾對海洋環境的污染。做到油氣田及周邊區域的環境質量符合該類功能區環境質量控制要求,不對鄰近其他海洋功能區產生不利影響,開發過程中無重大溢油事故發生。海洋石油勘探開發應制定溢油應急方案。
『貳』 為什麼要防治游輪污染
隨著世界范圍內郵輪業的大發展,必須注意到一個問題:大部分短途旅行的垃圾和附屬物最終都進入了海洋。而乘客回家之後給他們留下只有游輪的富裕和輝煌的印象,而海洋卻被昨晚的晚餐、骯臟的淋浴用水、和人類排泄物中的廢物所污染。由於國際游輪業的持續增長,其在海上的活動給環境造成了致命的威脅。
游輪主要產生五種污染物質:生活污水,可再利用的廢水,油性艙底水、壓載水和固體廢物。每一種垃圾都會影響環境、海洋生物和人類的健康。
(一)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船上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的一部分。每個星期,一艘郵輪產生約350,000加侖的生活污水。如果一艘船在美國水域內航行,它必須"配備美國法律規定的海洋環境衛生裝置。"經過海洋環境衛生裝置處理的生活污水才可以排入海洋,但是我國卻沒有這種限制。
(二)可再利用的廢水
可在利用廢水是"洗漱池、淋浴、廚房和洗衣"排放出來的,一個有三千名乘客的游輪每天生產大約965277升的可再利用的廢水,可再利用的廢水是遊船污染物中最多的一種。
可再利用的廢水必須在四十八小時之內排出,如果可再利用的廢水存儲在容器中超過了四十八小時,它耗盡水中氧氣,就會生成含有人類病原體的厭氧細菌。
(三)油性艙底水
油性艙底水儲存在船艙最下端,是因去除油、泥沙、水和引擎碎屑等工作中產生的,一艘游輪每天生產約140059升的油性艙底水。
油性艙底水的排放威脅著人類和海洋野生動物。如果鳥誤食了這種水,會導致飢餓、疾病、或死亡。與石油接觸導致海洋動物患有皮膚病和眼病以及損害游泳能力。
(四)壓載水
壓載水被認為是"用來平衡和穩定的一艘船的東西"。在游輪中,水儲存船艙中以保證一艘船在其重量上下波動時載入或排出水更有效、經濟。據估計每年約100億噸壓艙水由船舶排出,一旦一艘郵輪裝滿貨物,壓載水釋放到停靠的地區。壓載水中有七千種生物,外來物種影響生態系統、本地植物和動物的生存,可能導致"物種滅絕和生態系統的改變"。
(五)固體廢物
固體廢物包括垃圾、塑料、紙、木材、紙板、食物垃圾,罐子和玻璃。在一周內一艘游輪產生約五十噸的垃圾。通常情況下,固體廢物在船上焚燒,灰燼直接排入大海,餘下的廢棄物則帶到岸上處置或回收。
『叄』 求生命科學導論的論文
生命科學導論論文
環境提供法理依據和制度保障。
一、物種入侵的概念及過程。
按照世界自然保護同盟(IUCN)的定義,所謂外來物種,是指那些出現在其過去或現在的自然分布范圍及擴散潛力以外(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圍以外或在沒有直接或間接引入或人類照顧之下而不能存在)的物種、亞種或以下的分類單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繼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體。 外來入侵物種則是指從自然分布區通過有意或無意的人類活動而被引入,在當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態系統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並給當地的生態系統或景觀造成明顯損害或影響的物種。
從新石器時代起農民就不斷地移植植物物種、動物物種。17世紀以來,旅行的人們加強了這種混雜,有時結果是好的,但更經常是帶來災難性後果。 隨著交通方式的進步、國際貿易和旅遊業的發展,外來物種入侵的概率大大增加。一個地域的某物種比過去更經常地被有意或無意地攜帶或轉移到另一個地域,並在缺乏天敵等制約因素的新環境下繁殖、擴散, 進而對當地生態環境、社會經濟和人身健康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如眾所周知的水葫蘆、松材線蟲等。隨著全球化進程中國際間經貿交流和人員往來的日益頻繁,外來物種擴散的規模和速度均超過以往,給人類造成的危害日益加劇。外來物種入侵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兩種:一是有意引進,包括用於養殖、種植、花卉等目的的引種,用於生物防治、綠化、水土保持、環境保護等目的的引進;二是無意引進,包括隨航空、陸路、水路運輸工具和壓艙水的引入,隨進出口貨物和包裝材料的引入,旅客無意引入等。那麼,外來物種究竟是怎樣成功「入侵」我國的呢?
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的組織協調下,中國自2001年12月開始在全國展開了歷史上首次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經過近兩年的努力,最近終於摸清了外來入侵物種的底數,本次調查共查明外來入侵物種283種。調查結果顯示,在283種外來入侵物種中,39.6%是屬於有意引進造成的,49.3%是屬無意引進造成的,自然入侵(指物種隨風媒、蟲媒和鳥媒等媒介自然傳播)的僅佔3.1%。而在外來入侵的植物中,有一半左右是作為有用植物引進的。 可見,人們對外來入侵物種認識滯後是造成外來物種入侵的最大因素,很多單位和個人對外來物種可能導致的生態和環境後果缺乏足夠的認識,對外來物種的引進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急功近利的傾向。有些地方和部門,盲目認為外來植物比本地植物好,因此在工作中不注意發掘本地的優良品種,而熱衷於從國外引種,極大地增加了外來物種入侵的風險。可以說,「人禍」(人為原因)是外來有害生物入侵的「幫凶」,外來物種入侵問題首先是一個人為的問題。
而外來物種通過各種途徑到達某一生態系統,並不是一進入新的生態系統就能形成入侵,而是在一定條件下實現從「移民」到「侵略者」的轉變。外來入侵種的入侵是一個復雜的生態過程,這個過程通常可分為四個階段:
1.侵入:指是生物離開原生存的生態系統到達一個新境;
2.定居:是指生物到達入侵地後,經當地生態條件的馴化,能夠生長、發育並進行了繁殖,至少完成了一個世代;
3.適應:是指入侵生物已繁殖了幾代,由於入侵時間短,個體基數少,因而種群增長不快,但每一代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都有所增強;
4.擴散:是指入侵生物已基本適應生活於新的生態系統,種群已經發展到一定數量,具有合理的年齡結構和性比,並具有快速增長和擴散的能力,當地又缺乏控制該物種種群數量的生態調節機制,該物種就大肆轉播蔓延,形成生態「暴發」,並導致生態和經濟危害。
但並不是每個物種的入侵都必須完成這四個階段,如豚草和三裂葉豚草的入侵某一地區並成為優勢種群,大約經歷三個階段:第一是入侵階段,通常呈單株散生或是成小叢;第二是定居階段,通常呈小斑塊或呈大斑塊分布,許多干擾生境還沒有被占據;第三是穩定階段,通常呈大群分布,幾乎占據了當地所有適於豚草類生長的干擾生境。
二、物種入侵的危害
外來物種的危害極大,一般說來,有以下幾點:
1. 直接減少當地物種數量。
2. 間接減少依賴於當地物種生存的物種數量。
3. 改變當地生態系統和景觀。
4. 對火災和蟲害的抵抗能力降低。
5. 土壤保持和營養改善能力下降。
6. 水分保持和水質提高能力下降。
7. 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下降。
據了解,世界許多國家因外來物種入侵造成的經濟損失都很驚人,美國每年損失1500億美元,印度每年損失1300億美元,南非損失800億美元。 IUCN 2003年2月5日發表的研究報告估計,目前,外來入侵物種給各國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超過4000億美元。IUCN還指出:當前,外來生物入侵是導致原生物種衰竭、生物多樣性減少的重要原因。
中國首次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的結果表明,外來入侵物種已對中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一些物種在某些地方已經達到難以控制的程度。據中國農業部最新的統計顯示,目前已經至少有380種植物、40種動物、23種微生物正「全面」入侵我國,外來入侵物種每年對中國國民經濟有關行業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共計198.59億元。專家們根據間接經濟損失評估模型計算的結果表明,外來入侵物種對我國生態系統、物種多樣性及遺傳資源造成的間接經濟損失每年為1000.17億元,兩項相加,外來入侵物種對中國造成的總經濟損失為每年1198.76億元,為國內生產總值的1.36%。 入侵物種給我國帶來的更大災難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能夠成功入侵的外來物種,往往具有先天的競爭優勢,一旦在新的滋生地擺脫了人類的控制和天敵的制約,就會出現爆發性的瘋長,排擠本土物種,形成單一優勢種群,最終導致滋生地物種多樣性、生物遺傳資源多樣性喪失。
生物入侵經典案例:1859年,當澳大利亞的一個農夫為了打獵而從外國弄來十幾只兔子後,一場可怕的生態災難爆發了。兔子是出了名的快速繁殖者,一隻雌兔一年可以產25隻兔仔。而且這些野兔發現自己來到了天堂:澳大利亞沒有鷹、狐狸這些天敵,與兔子處於同一種小生態 的小袋鼠對它們也沒有競爭能力,因此兔子數量劇增。這些野生的兔子吃牧草,啃小麥,剝食樹皮草根,所到之處麥苗牧草盪然無存。它們還到處打洞,破壞水源,使良田變荒漠,一些小島甚至發生了水土流失。當地的農業和畜牧業遭受巨大損失,並使當地有袋類由於食物缺乏而受危。人們築圍牆、打獵、捕捉、放毒等等,辦法用盡,而兔災仍然無法消除。1950年,人們嘗試一種控制野兔的新方法。一種能殺死的兔子的病,即粘液瘤病(兔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棗譯注),被引入澳大利亞。科學家先將該病傳染給蚊子,然後經蚊子再傳染給兔子。但是針對兔子的細菌戰被證明只是使不斷惡化的狀況得到暫時緩解,一小部分兔子對這種病毒具有天然的免疫能力,它們在僥幸逃生後又快速繁殖起來。整個20世紀中期,澳大利亞的滅兔行動從未停止過。
克氏原螯蝦(procambius clarkii),也就是我們平時吃的小龍蝦,我們在垂涎其美味的同時恐怕從沒想過他是一種危害極大的入侵種。我國20世紀30~40年代從日本引進,日本於更早時期從美國引種,主要用作食物和寵物。如今在中國分布范圍日漸擴大,在我國南方特別是長江流域的諸省市都能見到。螯蝦能給堤壩造成危害是由其喜歡穴居的生活習性決定的,它的前端長有一對鉗子般的螯足,打洞的速度很快,范圍也較大。由於它們經常生活在江、河、水庫、池塘和水田等的岸邊,因此對於堤壩的危害可能比白蟻的危害更大。它們的洞通常深度1-5米,直徑6-12厘米,有垂直洞,也有水平洞,有時洞洞相連,在大堤背水面數十米以內經常發現。這些蝦洞往往與管涌形成有關,對堤防危害極大:在1998年長江特大洪災中,防汛人員在長江荊江大堤章化段巡堤查險發現清水漏洞,開挖處理時在堤身挖出大量螯蝦;鄂州長江干堤燕磯段也發現10多起螯蝦危害大堤的情況,武漢市漢陽區漢江大堤上黃金口段的一處約100平方米的池塘邊就曾發現了37個蝦洞,經及時用砂石料填埋,才消除了隱患。它們能在臨時性水體中生存,且食性廣泛,建立種群的速度極快,易於擴散。對當地魚類、甲殼類、水生植物極具威脅,破壞當地食物鏈;因其取食根系而直接對作物(尤其是水稻等水生、半水生作物)和天然植被有災害性破壞;螯蝦食性很雜,對魚苗發花和1齡魚種培育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並危害人工繁育的幼蚌。由於克氏原螯蝦適應性強,抗逆能力強,食性廣泛,種群增殖速度快,目前對克氏原螯蝦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
近年來,入侵中國的外來生物呈現傳入數量增多、傳入頻率加快、蔓延范圍擴大、發生危害加劇,每年因此而造成的經濟和生態損失高達數千億元,潛在危害更是難以估量。
四、治理措施
中國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入侵種多、危害嚴重。目前廣泛採取引進新物種的「天敵替代法」有可能是「引狼驅虎」,我國應立足本土生物多樣性優勢,尋找對付入侵的「本土衛士」。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高賢明博士認為造成生物入侵危機的主要原因就是各地盲目引進各種外來物種,同時在生物入侵的治理中,為追求「立竿見影」的短期效果,各地未經過任何科學的論證和必要的試驗,就普遍採取從國外引進天敵和替代物種的「以夷治夷」方式,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導致新的生物入侵危險性極高。
近來科學家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已發現眾多能排擠、抵禦外來生物入侵的本土物種,這使中國的生物入侵治理有了新的「轉機」。參與中科院「重要外來物種的入侵生態學效應及管理技術研究」項目的專家最近重點對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進行了初步調查,發現在與被稱為植物界「食人魚」的紫莖澤蘭生存競爭中最終可以占優勢的本土植物有100多種。目前他們正在對這些植物進一步篩選,並在良種選育、采種園建設、栽培技術、管護措施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
另外,我國應盡快制定《防止外來物種入侵法》和《入侵物種管理法》,而且由於外來入侵物種的影響面極大,我國應成立包括農業、林業、環保、海洋、貿易、檢疫、衛生、國防、司法、教育、科研等國家主管部門在內的統一管理協調委員會,從國家利益的高度全面管理外來入侵物種。立法時的核心問題是加強和完善對外來物種引入的評估和審批制度,並應充分考慮到入侵種傳入的各個環節,針對每一傳入途徑制定相應的法制管理對策。具體應當包括如下方面:
第一、建立完善的外來物種入侵風險評估體系。
作為國家與地方管理部門早期預警和決策的依據,外來物種入侵風險評估體系的建立勢在必行。需要進行風險評估的方面主要有:健康風險、對經濟生產的威脅、對當地野生生物和生物多樣性的威脅,以及引起環境破壞或導致生態系統生態效益損失的風險等。
應當在立法中明確規定,凡從國外引入,或者從國內跨生態系統引入時,都需要辦理申請和經過評估。在充分的科學研究和信息收集整理的基礎上,制定我國外來入侵物種的管理名錄及評估方法,將其作為法律附件,為司法實踐提供科學參考。法律本身可以長期穩定不變,但這些附件應該是動態的,需要根據科學研究的結果更新。
第二、建立外來入侵物種早期預警、監測和快速反應體系。
首先,我國建立外來入侵物種早期預警體系應包括建立國家和省級水平的早期預警工作體系。早期預警單位應該進行野外調查,驗證所收到的報告與物種鑒定的結果,以及做出是否需要加強監測的建議。
而且在監測的管理方面,應大力加強有關信息系統的建設,並建立起相應的入侵物種資料庫和物種鑒定專家資料庫。立法應當明確規定建立定期(年度)普查制度。地方與中央則應分別建立相應的定期報告與公告制度,以便及時匯總信息以發布國家生態安全預警名錄,制止外來物種的入侵和蔓延。
另外,我國亟需建立專門的入侵物種快速反應體系。國家環保總局在構建該體系中應發揮積極作用,充分結合各部門已有的和擬建的快速反應機制,使之形成全過程的監督管理體系,實現協調統一和信息共享。
第三,建立完備的預防措施、野外釋放試驗、清除、控制體系。
預防措施首先要通過立法建立雙許可證制度,即從國外引進物種時,均要求有出口國和引進國兩個許可證明,從而控制潛在風險物種的進口、出口和轉移。另外應當改革現有防範機制,並加強海關執法,強化海關對於物種的非法轉移及物種轉移的許可文件的檢查。
由於外來入侵種常常有停滯期,所以在允許大面積擴大釋放之前必須進行一個試驗,即在被控制的和可恢復的條件下進行野外釋放試驗。
如果外來物種產生不良影響,即應迅速制定清除計劃。此類計劃極易引起更嚴重的生態破壞,所以必須十分周密,針對不同的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並確保清除方法有效、無污染,而且不能危害人類和本地動植物。清除計劃必須確保有足夠的立法和機構組織保障,還包括清除後必要的生態系統恢復措施。
但是實際生活中,徹底清除有害生物和物種常常很難,這時只能使用控制計劃,將入侵物種控制在可以管理、引起災害盡量小的狀態。控制計劃當然也應當通過立法給予保障。
第四、關於責任和費用承擔問題
按照「誰受益、誰補償,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建立完備的生態效益補償制度[8]。法律應明確規定引入者所必須承擔的相應的清除和經濟賠償責任,其中包括進行危險性評估、實驗、監測和治理的義務。同時國家行政主管部門通過立法對引種不當的責任機構或人員,予以經濟處罰。責任人應向受害者支付補償費,或受害者可以依法申請國家賠償。
由於外來物種入侵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往往極為嚴重,而預防、清除或控制此種危害,維護現有的生物安全所需要的費用,更是責任人難以承受的天文數字,所以應建立風險分擔機制,規定進口單位需要購買責任保險,以將經濟風險轉移給商業保險公司或社會保險機構。當然,國家和地方政府也必須將控制外來物種入侵種作為生態保護的措施之一納入財政預算,建立相應的基金。
最後,立法中應明確規定鼓勵使用當地物種,外來物種僅在安全和必要的前提下,才能考慮是否引入。 ban
da
『肆』 壓載艙裡面可以放液壓遙控閥嗎老外覺得連接頭有泄露的話,會污染壓載水,排放的時候會被捉。
盡量不要放吧 海水腐蝕性比較大 液壓管路容易腐蝕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