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校的認識與理解
Ⅰ 遵守法紀的必要性和意義
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是新世紀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未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質,尤其是對在校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顯得十分重要.近日,我局組織專班,就如何加強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並作出了應對性的思考.
一、當前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現狀
(一)有法可依.從80年至今,我國教育立法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先後制定了《教育法》、《義務教育法》等六部教育法律,國務院制定了十六項教育行政法規.另外,青少年保護和預防犯罪也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兩倍姊妹法可依.這就充分說明國家非常重視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
(二)工作機制初步形成.從「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青少年均為重點普法對象之一,我區初步形成了普法主管部門指導協調、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統籌實施、各有關部門關協、共青團、婦聯、有關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法制教育形式多樣.全區在建立中小學法制副校長的前提下,組織了系列教育活動.如組織學生參觀法制教育展覽、觀看法制教育影視、參觀愛國教育基地、組織法制知識講座和法制知識大獎賽、強化整治學校周邊環境等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目前青少年犯罪現象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並呈現出低齡化和犯罪手段成人化的傾向,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分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從主體因素上看,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二是頭腦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貪圖享受.從客觀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誤區;二是學校教育的失當;三是社會文化氛圍消極方面的誤導;四是缺乏社會救濟措施;五是法制教育相對滯後;六是受社會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二、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思考
針對我區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現狀,結合教育實際,現提出如何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幾點思考:
(一)統一認識,加強領導
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統一認識,加強領導是關鍵.一是強化學習,抓認識到位.組織各級教育行政幹部和全體教職員工認真學習鄧小平同志關於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有關指示,學習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依法治國方略,使大家深刻認識到法制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民主法制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是實現依法治區的一項戰略任務,是實現依法治區的一項基礎性工程.要按照「四五」普法總體規劃,真正做到法制教育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二是健全組織,抓責任到位.為了使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成立社會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全區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各校要建立以法制副校長為龍頭,政教處、教導處為主體,班主任、政治教師為骨乾的法制教育工作機構.區教育局要把青少年法制教育納入學校目標管理,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從而在全區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組織網路.三是落實經費,抓法律援工作到位.目前,區法律援助中心的經費沒有落實到位.導致許多工作難以有效的開展.區政府應當解決法律援助機構必須經費,以保證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依法保障符合法律援的群體合法權益,安排專人專班定期到看守所、法庭、學校了青少年犯罪情況,並定期跟蹤服務.同時注重勞教釋放青少年的心理動態,及時有效地對他們採取幫教工作.
(二)規范管理、穩步推進
一是明確教學內容.針對青少年易發違法犯罪問題,編印適合我區中、小學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宣傳講稿,組織講師團或法律援助工作人員深入中小學校巡迴宣講,重點圍繞《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全面開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專題宣傳活動.
二是明確工作目標.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要抓住、一個主渠道」,即以課堂教育教學活動為法制教育的渠道.保證「四有」即教學有大綱、學習有教材、任課有教師、課時有保障;做到「三性」即現實、多樣性、滲透性.努力使法制教育貼近學生生活,密切學生思想實際,使學法用法成為師生內在的迫切要求和自覺行動.
三是強化管理.要以教育主管部門為主,出台一整套關於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管理的規章制度.如評教制度、座談會制度、經驗交流制度、監督檢查制度等.
(三)科學施教,注重實效
一是堅持理性教育和情感教育相結合.由於青少年正處於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形成時期.其理性思維比較弱,所以要注重藉助於形象思維的方法,通過舉辦文藝演出、徵文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教育活動,提高青少年法律知識水平,強化法律觀念.通過組織撰寫讀後感和編輯《法制小報》,定期召開法制主題班會,舉行升國旗儀工和重大節日慶祝及重要法規頒布周年紀念活動,組織旁聽司法公審大會等,以生動、直觀、形象的活動形式,使青少年從中接受潛移默化的法律熏陶.
二是堅持學校教育與部門教育相結合.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必須堅持學校與社會同唱一台戲.學校在充分發揮法制副校長職能作用同時,還要定期邀請政法幹警到學校舉行法制講座,要主動爭取執法機關的配合,對侵犯學生權益、擾亂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人和事進行及時查處;要大力向社會廣泛宣傳,爭取人民群眾教育的更大支持.
三是堅持按章管理與依法治校相結合.首先,學校領導和老師要帶頭學法,用法,成為學生的典範,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必須首先做到.其次,學校必須嚴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規,建立健全違紀違法責任追究制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再次,把依法治校作為學校常規管理的突破口,及時把學生不良行為和違法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第四,由政府帶頭,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加大對學校周邊環境的整治,實現社會齊抓共管,凈化校園環境.
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都寄希望於廣大的青少年.為推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開展,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Ⅱ 結合案例闡釋依法治校的內涵與現實意義
依法治校案例分析 十里堡中心小學 李春艷 一、案 情體罰學生致其自殺該由誰承擔責任?9歲的張某就讀於臨清市唐園鄉千集小學的學生,在同學的眼裡,她學習刻苦、團結助人、遵守紀律,是個好學生;在父母眼裡,她懂事聽話,是個乖巧的女兒。2008年6月1日,張某來到千集小學後,上午第一節課是自習課,下課後,該小學老師李君突然來到教室,把包括張某在內的幾個小學生叫到她的辦公室問話。據同學們私下議論,是李君老師丟了100元錢,懷疑是這幾個同學偷的。被李君叫去辦公室的幾個同學都陸續回到教室,只有張某被李君帶到教室門口,指令她站在門口,不許進教室。上課鈴響後,李君來上課,但她仍未讓張某進教室,罰她站在門口。張某先後幾次報告李老師,要求進教室,均未得允許。後來張某自行走進來,李君發現後,怒斥到:「誰讓你進來的?出去!出去!」她見張某未走出去,就擰著張某的耳朵,將她拎到門外,就這樣張某被罰站在教室門口一節課。上午第三節課開始後,由於仍是李君老師上課,李君仍然安排張某在教室最後面站著聽課。下課後,李君又將張某帶到其辦公室單獨問話。等到張某從辦公室出來時,已是淚流滿面。隨後,她背上書包,腳步匆匆地回家了。回到家裡後,父母還未回來,張某就找到瓶久效磷農葯喝下去,接著就從家中走出來,但沒走出多遠就因葯性發作,搖搖晃晃地摔倒在地。同村人發現後,立即告訴了其父母。兩人聞訊立即從地里趕回家中,並火速將女兒送到醫院搶救。次日凌晨,張某終因中毒太深,醫治無效,喪失了幼小的生命。二、案例分析這是一起典型的因教師體罰學生而造成不可收拾惡果的教育法律案例。李君老師的體罰行為是造成張某自殺的主要原因,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和遵紀守法的觀念,嚴重違反了《教師法》第八條關於教師應履行「尊重學生人格」的義務的規定,給學生和學校帶來了不應有的物質和精神損失,反映了教師隊伍中法制觀念淡薄和職業素質低下的問題。9歲的張某屬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本案的發生不僅觸及和違反了《教師法》,還違反了《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李君出於個人利益對學生懲罰,但同時代表學校對學生的管理行為,李君與學校均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三、小 結教育發展離不開教師,在振興民族、振興教育的整體事業中,教師負有特殊的責任和使命。《教師法》確立了教師的法律地位,規定了教師的權利和義務。教師專業化是現代教師職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教師法》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教師職業的專業屬性,並以教師資格制度和教師職務制度作為相應的法律保障,以確保教師專業化的實現程度。教師的聘任、考核、培訓制度,同樣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機制,有效實施這些制度,有利於依法保證教師隊伍的純潔性,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四、反 思工作之餘,反思我們的教育,反思教師的行為,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組織教師的法律學習再也不應該走過場,對待教師的錯誤行為再也不可以置若罔聞。我們要做的是,必須把學習落到實處,把法律記在心中,把認識落在行動上。 依法治校案例分析默認分類 2009-08-03 20:07 閱讀68 評論1 字型大小: 大大 中中 小小 密雲縣第一小學 袁明燕 【案例再現】某日課間,學生休息,四年級某班的兩名男生甲、乙在樓道里追跑打鬧,當經過兩個樓間時,甲跑在前面,隨手將樓門帶上,以阻截乙的追打。可兩人追跑的速度很快,就在甲關門的瞬間,乙也跑過來了,一時控制不住速度,徑直撞了上去,玻璃門破碎,乙的左臉被劃傷,從眼角一直到下巴。事情發生後,老師及時聯系了雙方家長,乙的家長不幹,開始告學校。 【案例分析】這個案例發生的地點是校園,家長狀告的原因也在此,那麼我們根據法律規定來看此事,究竟學校有什麼責任。《學校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五條規定:學校應當對在校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教育;應當按照規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採取相應的管理措施,預防和消除教育教學環境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當發生傷害事故時,應當及時採取措施救助受傷害學生。第六條規定:學生應當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紀律;在不同的受教育階段,應當根據自身的年齡、認知能力和法律行為能力,避免和消除相應的危險。從這兩條來看,學校已經教育學生課下不能追跑到鬧,尤其是樓內不能追跑打鬧,並安排了一定的學生進行課件紀律的管理,學校已經盡到了告知和維護的責任。第八條規定:學生傷害事故的責任,應當根據相關當事人的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依法確定。因學校、學生或者其他相關當事人的過錯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相關當事人應當根據其行為過錯程度的比例及其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承擔相應的責任。當事人的行為是損害後果發生的主要原因,應當承擔主要責任;當事人的行為是損害後果發生的非主要原因,承擔相應的責任。所以乙不應該把責任都推到學校身上,他自己也有過錯,對他造成直接傷害的是甲,應追究甲的主要責任。 【案例結果】乙狀告學校敗訴。
Ⅲ 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對推動中小學依法治校的重要意義
貫徹實施好《義務教育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形勢的必然要求,對於保障公民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提高全民素質、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以及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工程實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義務教育法》的貫徹實施,組成執法檢查組,於9月上、中旬對市政府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的情況進行了檢查。9月24日,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執法檢查組的報告。
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成效明顯
「普九」人口覆蓋率100% 2006年,全市小學、初中學齡人口凈入學率分別達99.5%、98.2%;小學、初中毛入學率分別為104.3%、104.6%;小學、初中畢業生升學率分別為105.8%、83.4%;小學、初中輟學率分別為0.03%、0.5%;初中三年直升率達78%。義務教育階段的普及程
度、辦學水平等各項指標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 2006年,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改革,全市投入1.27億元,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42萬學生的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6.5萬人,補助貧困住校生生活費8萬多人次,免除城市低保家庭4533名學生的學雜費。今年,市委、政府把「教育資助和發展行動」納入全市惠民行動中,進一步加大了投入。全市義務教育面貌煥然一新。
公用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市及區縣已按規定基本落實了分擔責任。今年全市各區縣財政已將預算內公用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全市共安排702萬元。同時,各區縣認真落實補助貧困寄宿生生活費工作,所需經費均納入財政預算解決。今年預算安排補助經費1266萬元,到目前已有40894名住宿生享受此項補助。
教育經費撥款增幅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速度 2006年全市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71743.4萬元,比上年的53745.5萬元增長33.49%;2006年全市教育事業費撥款58375.1萬元,比上年的41706萬元增長39.97%,均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速度。
調整學校布局,基本消除危房 整合教育資源,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數由2000年的2329所調整到現在的1195所。同時,著力建立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確保校舍安全。2006年,全市農村中小學共投入4674.9萬元,改造危房175700平方米,基本消除了危房。2006年全市改造薄弱學校25所,2007年計劃改造14所,目前已投入了280萬元,安排部署「新農村衛生新校園建設工程」。
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任重道遠
問題一 對義務教育的認識有差距 學習宣傳的廣度、深度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仍有少數幹部甚至個別領導幹部對義務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認識不足,對搞好義務教育在統籌城鄉發展、推進遂寧跨越、實現全面小康、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大意義認識不到位,思想上有差距,觀念上較陳舊。
《義務教育法》第二條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建議:要採取多種形式,加大《義務教育法》學習宣傳力度,組織廣大幹部和教職工把學法與學習胡錦濤總書記「6·25」重要講話和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崔保華書記關於我市教育工作的講話精神結合起來,促使各級幹部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把思想認識統一到「義務教育是國家度、辦學水平等各項指標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 2006年,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改革,全市投入1.27億元,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42萬學生的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6.5萬人,補助貧困住校生生活費8萬多人次,免除城市低保家庭4533名學生的學雜費。今年,市委、政府把「教育資助和發展行動」納入全市惠民行動中,進一步加大了投入。全市義務教育面貌煥然一新。
公用經費納入財政預算 市及區縣已按規定基本落實了分擔責任。今年全市各區縣財政已將預算內公用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全市共安排702萬元。同時,各區縣認真落實補助貧困寄宿生生活費工作,所需經費均納入財政預算解決。今年預算安排補助經費1266萬元,到目前已有40894名住宿生享受此項補助。
教育經費撥款增幅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速度 2006年全市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71743.4萬元,比上年的53745.5萬元增長33.49%;2006年全市教育事業費撥款58375.1萬元,比上年的41706萬元增長39.97%,均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速度。
調整學校布局,基本消除危房 整合教育資源,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數由2000年的2329所調整到現在的1195所。同時,著力建立農村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確保校舍安全。2006年,全市農村中小學共投入4674.9萬元,改造危房175700平方米,基本消除了危房。2006年全市改造薄弱學校25所,2007年計劃改造14所,目前已投入了280萬元,安排部署「新農村衛生新校園建設工程」。
貫徹實施《義務教育法》任重道遠
問題一 對義務教育的認識有差距 學習宣傳的廣度、深度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仍有少數幹部甚至個別領導幹部對義務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認識不足,對搞好義務教育在統籌城鄉發展、推進遂寧跨越、實現全面小康、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大意義認識不到位,思想上有差距,觀念上較陳舊。
《義務教育法》第二條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上來。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督促區縣政府切實履行辦好教育的職責,堅定不移地把義務教育擺在整個教育「重中之重」的位置抓緊抓好抓落實,真正構建我市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要強化統籌協調,組織相關部門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努力為《義務教育法》實施,為義務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要認真總結我市義務教育發展的成績和經驗,客觀分析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全面落實教育惠民的各項政策,鞏固義務教育成果,促進義務教育高質量、高水平發展。
問題二 學校公用經費緊張,正常運轉有困難 按照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要求,承擔義務教育的學校不收學費和雜費後,公用經費應由中、省、市縣分項目按比例分擔責任。目前,各
學校所使用的公用經費主要來自中、省補助部分,除射洪縣外,其他區縣均存在公用經費補助不足等問題。同時,「普九」債務無力償還,學校發展舉步維艱。有的學校因欠多年建校資金,老闆討債無門,就利用開學報名、重大節日、歲末年關到校關教室、鎖校門,學校教育教學秩序受到嚴重影響。
《義務教育法》第四十二條 「國家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范圍,義務教育經費由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規定予以保障。」
建議:要認真落實投入政策,依法做到「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財政預算中將義務教育經費單列」,並確保《義務教育法》規定的「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應當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保證按照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義務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保證教職工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落到實處。各級政府要切實承擔分項目按比例分擔經費的責任,即按小學20元/生·年、初中40元/生·年的標准補助生均公用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確保學校正常運轉。要高度重視學校負債問題,堅決鎖定「普九」債務,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努力防止新增債務,不斷為學校健康發展創造條件。
問題三 辦學條件城鄉差距大,教育發展不均衡 廣大農村特別是部分村小辦學條件沒有多大變化,學生的桌椅大多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至今有的教室還是用原倉庫改建的。市城區小學生生均佔地面積僅1.03平方米,遠遠低於國家規定生均佔地面積4平方米的標准。辦學條件的差異,促使大量生源流入城市,導致城市學校因教育資源和教學設施配置跟不上而「消化不了」,部分農村尤其是一些村小因生源短缺而「吃不飽」。
《義務教育法》第二十
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促進學校均衡發展,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條件的差距,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
建議:要通過有效的資源配置和政策調控,縮小城鄉差距、校際差距、區縣差距,保證適齡兒童、少年在入學機會、學習條件和發展方面享有平等的權利,讓絕大多數人都能享受到教育公平。要建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工作機制,繼續落實和完善有關農村義務教育發展的扶持政策,特別是在教育撥款、教師配置、設施配備等方面向農村學校傾斜。要依法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加快校點布局調整步伐,加大薄弱學校改造力度,努力實現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條件標准化、教育資源配置均衡化、學校管理規范化、辦學特色多樣化,逐步形成義務教育的城鄉均衡、區域均衡和校際均衡。要認真研究城區小學規劃、設置和布局調整工作,切實解決城市化進程加快與義務教育發展步調不一致的矛盾,逐步解決城區小學發展緩慢、總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的現狀。
問題四 師資隊伍建設有差距,教育教學受影響 教師編制不盡合理,部分城區學校教師超編,而農村學校尤其是偏遠村小教師空編。教師隊伍老齡化問題比較突出,鄉鎮中學及部分村小由於教師進入量少,年輕教師難以補充,教師隊伍年齡普遍偏大。教師培訓不夠,部分人員素質不高,部分村小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較低,更難適應現代教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教師的工作條件,特別是農村教師的工作條件有待改善,教師的勞動和付出期待得到社會的進一步理解和尊重。
《義務教育法》第三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教師培養工作,採取措施發展教師教育
。
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均衡配置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師資力量,組織校長、教師的培訓和流動,加強對薄弱學校的建設。」
建議:要圍繞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教育人才開發兩大主題,著力建設適應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教師隊伍與管理隊伍。進一步完善符合義務教育特點的教師培養和管理制度,努力形成有利於教師隊伍建設的激勵機制和保障機制。要適時調整和統一城鄉中小學教師編制標准,努力使編制「定編到校、以生定比」,市政府要協調教育、財政、人事等部門共同研究、聯合攻關、促其解決。各級教育部門要完善教師隊伍在職培訓機制,制定和落實具體的教師培訓計劃;財政部門要將教師培訓經費足額納入預算;要充分發揮遠程教育工程的作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多渠道、多形式加強教師培訓,不斷提高全市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袁政)
Ⅳ 談談對校園文化的理解和認識
初中生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長能力的重要階段,處在能否塑造健康向上人格的關鍵時刻,處在能否成為綜合型、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時期。學校在常規課堂教學以外,引導學生直覺或直發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顯得是何等的重要和必要。校園文化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創新精神,而且可以實現師生個人價值和團隊價值的統一。
(一)把校園文化建設納入學校德育范圍常抓不懈。
校園文化建設,是有效實施素質教育的載體。在學校德育中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它是課本教育、課堂教學效果的滲透和延續。通過每周的升國旗儀式和在國旗下的演講,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感情;定期舉辦學校運動會,能激發學生拼搏進取、團結向上的學風和校風;張貼名人名言、設立校園板報、建立校訓有助於優化校園環境,培養學生真、善、美的情操。
(二)利用課余時間,根據學生愛好,開展經常性的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三)充分加強學校團組織的建設,為學生參與校園文化活動提供組織保障。
(四)更新課堂教育觀念,借鑒校園文化活動形式,讓學生真正感到學習的快樂。
(五)結合學校實際,建設有特色的校園文化。
初中生活潑好動,知識面廣,求知慾望強烈,從實際出發,因勢利導,精心策劃,認真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吸引學生參加。他們既是活動的參與者,更是受益者,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道德境界得到升華。
Ⅳ 法制教育的意義
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是新世紀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未來,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質,尤其是對在校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顯得十分重要。近日,我局組織專班,就如何加強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並作出了應對性的思考。
一、當前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現狀
(一)有法可依。從80年至今,我國教育立法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的法制環境。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先後制定了《教育法》、《義務教育法》等六部教育法律,國務院制定了十六項教育行政法規。另外,青少年保護和預防犯罪也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兩倍姊妹法可依。這就充分說明國家非常重視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
(二)工作機制初步形成。從「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青少年均為重點普法對象之一,我區初步形成了普法主管部門指導協調、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統籌實施、各有關部門關協、共青團、婦聯、有關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法制教育形式多樣。全區在建立中小學法制副校長的前提下,組織了系列教育活動。如組織學生參觀法制教育展覽、觀看法制教育影視、參觀愛國教育基地、組織法制知識講座和法制知識大獎賽、強化整治學校周邊環境等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存在不容忽視的問題。目前青少年犯罪現象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並呈現出低齡化和犯罪手段成人化的傾向,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分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從主體因素上看,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二是頭腦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貪圖享受。從客觀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誤區;二是學校教育的失當;三是社會文化氛圍消極方面的誤導;四是缺乏社會救濟措施;五是法制教育相對滯後;六是受社會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二、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思考
針對我區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現狀,結合教育實際,現提出如何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幾點思考:
(一)統一認識,加強領導
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統一認識,加強領導是關鍵。一是強化學習,抓認識到位。組織各級教育行政幹部和全體教職員工認真學習鄧小平同志關於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的有關指示,學習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依法治國方略,使大家深刻認識到法制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民主法制建設的一項戰略任務,是實現依法治區的一項戰略任務,是實現依法治區的一項基礎性工程。要按照「四五」普法總體規劃,真正做到法制教育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二是健全組織,抓責任到位。為了使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成立社會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全區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各校要建立以法制副校長為龍頭,政教處、教導處為主體,班主任、政治教師為骨乾的法制教育工作機構。區教育局要把青少年法制教育納入學校目標管理,明確責任,落實到人,從而在全區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組織網路。三是落實經費,抓法律援工作到位。目前,區法律援助中心的經費沒有落實到位。導致許多工作難以有效的開展。區政府應當解決法律援助機構必須經費,以保證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依法保障符合法律援的群體合法權益,安排專人專班定期到看守所、法庭、學校了青少年犯罪情況,並定期跟蹤服務。同時注重勞教釋放青少年的心理動態,及時有效地對他們採取幫教工作。
(二)規范管理、穩步推進
一是明確教學內容。針對青少年易發違法犯罪問題,編印適合我區中、小學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宣傳講稿,組織講師團或法律援助工作人員深入中小學校巡迴宣講,重點圍繞《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全面開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專題宣傳活動。
二是明確工作目標。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要抓住、一個主渠道」,即以課堂教育教學活動為法制教育的渠道。保證「四有」即教學有大綱、學習有教材、任課有教師、課時有保障;做到「三性」即現實、多樣性、滲透性。努力使法制教育貼近學生生活,密切學生思想實際,使學法用法成為師生內在的迫切要求和自覺行動。
三是強化管理。要以教育主管部門為主,出台一整套關於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管理的規章制度。如評教制度、座談會制度、經驗交流制度、監督檢查制度等。
(三)科學施教,注重實效
一是堅持理性教育和情感教育相結合。由於青少年正處於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形成時期。其理性思維比較弱,所以要注重藉助於形象思維的方法,通過舉辦文藝演出、徵文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教育活動,提高青少年法律知識水平,強化法律觀念。通過組織撰寫讀後感和編輯《法制小報》,定期召開法制主題班會,舉行升國旗儀工和重大節日慶祝及重要法規頒布周年紀念活動,組織旁聽司法公審大會等,以生動、直觀、形象的活動形式,使青少年從中接受潛移默化的法律熏陶。
二是堅持學校教育與部門教育相結合。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必須堅持學校與社會同唱一台戲。學校在充分發揮法制副校長職能作用同時,還要定期邀請政法幹警到學校舉行法制講座,要主動爭取執法機關的配合,對侵犯學生權益、擾亂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人和事進行及時查處;要大力向社會廣泛宣傳,爭取人民群眾教育的更大支持。
三是堅持按章管理與依法治校相結合。首先,學校領導和老師要帶頭學法,用法,成為學生的典範,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必須首先做到。其次,學校必須嚴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規,建立健全違紀違法責任追究制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再次,把依法治校作為學校常規管理的突破口,及時把學生不良行為和違法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第四,由政府帶頭,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加大對學校周邊環境的整治,實現社會齊抓共管,凈化校園環境。
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都寄希望於廣大的青少年。為推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開展,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Ⅵ 談談你對依法治校與和諧校園看法。
依法治校 創和諧校園
依法治校是進—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推進我國全民素質教育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育系統依法治校的整體水平,維護廣大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合法權益,增強學校領導、教師和廣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的能力,提高學校依法決策,民主管理和監督水平的有效途徑,也是實現學校管理科學化,促進學校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徑。
近日,我校通過政治學習的形式,組織廣大教職工認真學習《教育法》、《教師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義務教育法》等,進一步加強對教職工的法制教育,全校教職工人人參加學習,受教育面積達100%。廣大教職工通過學習增強了法制觀念,進一步理解了依法治教的重要性,提高了執法意識,並懂得在教育教學中依法治教、依法育人。
如何「通過依法治校 ,進一步創建和諧校園?」
1、民主法治是和諧校園最根本的指導原則和最重要的運作機制。民主法治是學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學校事務的治理,學校與國家、社會關系的處理以及學校的制度安排、規則程序、合作參與、責任分擔、利益共享等都離不開民主法治。只有將民主法治的指導原則和運作機制引入學校事務治理的過程之中,才能有效克服集權制可能造成的弊端,從而提高協調性和社會發展的合理性。
2、學校的辦學理念要變成師生的共同追求,要內化為全校師生的自覺行動。學校的制度建設是各學校都在花大力氣抓的一項工程,但千萬不要走向教條化和形式化的傾向,制度幾大本,條款一大堆,卻成了管理的「擺設」,如果制度建設偏離了人本思想,偏離了共同的價值取向,就不會產生「諧振效應」。
3、學校校長、副校長、中層幹部、各科老師等諸要素共同構成教育主體。構建和諧校園必須注重教育主體諸要素間的和諧發展,在提倡諒解與寬容、促進公平與公正的和諧氛圍中,增強競爭實力,獲得效益的整體提升。校長作為學校的第一責任人,要在辦學思想的形成上下功夫,要用自己的實力、活力、魅力去影響幹部,影響師生形成共識的價值觀、群體意識、行為規范等等。同一學科教師要摒棄文人相輕、同行是冤家的陋習,互相學習,共同提高;不同學科的教師要打破畫地為牢的學科壁壘與偏見,涉獵其他學科知識,改變自己單一的知識結構,走綜合型教師發展之路。在教師和諧互動的正向氛圍中,完善學校的合作機制,讓教師充分認識到學校的興衰榮辱都關繫到自己的切身利益,都關繫到渴求發展的莘莘學子。
構建和諧校園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是一個需要隨著教學、科研和學校的發展而不斷推進的過程,更是一個長遠的征程和永恆的主題。需要全校廣大師生員工全面參與,不懈努力。學校發展是建設和諧校園的根本之道,在構建和諧校園的過程中,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扭住發展這個執政興校的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以發展增和諧,以改革促和諧,以公平求和諧,以法制保和諧,把我校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http://60.191.4.29/user1/wuweimin/archives/2006/572.html
Ⅶ 談談你對"培養社會主義法治思維方式"的看法
所謂素養,是指人們在經常修習和日常生活中所獲得知識的內化和融合,它對一個人的思維方式、處事方式、行為習慣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具備一定的知識並不等於具有相應的素養。只有通過內化和融合,並真正對思想意識、思維方式、處事原則、行為習慣等產生影響,才能上升為某種素養。
重視大學生的法律素養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需要。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要「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推進法制建設」。通過大學法律教育,使大學生擁有較高的法律素養和較強的法治文明意識,這對於提高全體國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對於貫徹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動我國法制進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又必須看到法律教育內化為法律素養的諸多制約因素:
一是功利性極強的就業至上評價體系。高校擴招後,隨著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加,一些高校為給非法律專業學生擠出更多時間應付各種有利於就業的資格證考試,主動降低包括法律在內的其他軟素質課程的教學與考查標准,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法律素養的提高;對於法律專業學生的法律教育,由於將主要精力放在法律條文的解讀和案例分析上,忽視對個人法律素養起綜合性、潛質性作用的哲學、史學、文學和自然科學等課程和知識的學習,相當一部分法律專業的學生雖然十分熟悉各種法律條文和案例,但法律素養不高。
二是泡沫化明顯的法律專業重復建設。
近年來,受高校擴招、合並和人才市場需求拉動等多方面影響,法學教育泡沫化傾向相當明顯,不少院校匆忙建立的法律系,師資力量薄弱。一些所謂的法學專家從未參加過法律實踐,對現實法制缺乏感性認識。這些學校本來法學淵源不深,加上法學教師素質不全面,無法引導學生將所學法學知識內化為深厚的法學素養。
三是現實社會尚不健全的法制環境。
由於我國目前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主法制建設尚待進一步健全,法律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嚴肅性較差,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現象和特權觀念還在一定程度和范圍內存在。大學生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成型成熟期,對外界信息吸收能力強、反應周期短,嚴肅性較差的現實社會法制環境對他們還相當薄弱的法律素養的消解作用也十分明顯。
Ⅷ 你對,錢學森之問,的看法
現在社會的大環境,抄就是人人都想著賺錢。但是,這又是為什麼?誰沒有自己愛好的東西?但是現在你沒了錢什麼也幹不了,光是房貸就能壓垮一家或者兩家人,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有恆產者有恆心,我飯都吃不起了還弄什麼興趣愛好?你們看看大中企業里,高職位那些人里有多少是油嘴滑舌只會嘴上功夫的人?真正想做事情的,全都被排擠了,錢學森之問,說的我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