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依法治國
『壹』 堅持依法治國,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要求,人大,政府,司法機關,黨,公民分別怎麼做
如何維護憲法與法律權威呢?四中全會《決定》有很多具體的要求,並很有新意,會實實在在起到維護憲法與法律權威的作用。
《決定》中提出,依法執政,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這意味著黨要把憲法法律作為治國的首要規則,在憲法法律的范圍內予以執政。《決定》中提出,要建立行政機關內部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並且把法治建設情況作為對領導幹部的考核指標之一。這意味著,憲法所內含的約束公權力運行的法治價值得到重視,憲法與法律的權威在公權力運行的部門得到維護。《決定》中要求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這意味著今後的改革要發揮法治的引領與規范作用,憲法法律的權威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全會充分肯定了「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這一重要論斷。所以,在維護憲法權威方面,除確定每年的12月4日為國家憲法日外,還明確提出要加強憲法實施,並針對現行憲法的規定,提出完善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憲法監督制度。這意味著違憲審查制度的運行會逐漸予以程序上的設計與啟動,憲法的權威將得到實實在在的維護。事實上,依法治國要求法律至上,而法律至上的核心則是憲法至上。憲法至上意味著憲法在整個法律體系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任何法律包括社會規范都不能與憲法的原則與精神相沖突,任何國家機關和個人都要尊重和遵守憲法。法律的權威在於實施,憲法的權威更在於實施。
另外,《決定》中還確定建立領導幹部干預司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處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制度;要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創建內容;要建立從符合條件的律師、法學專家中招錄立法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制度等等。這些內容,非常具體,也便於落實,讓人們對憲法法律的權威會有一個重新的認識。
依法治國必須維護憲法法律權威,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為此,必須要有科學的立法,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在黨的領導下,健全立法機關主導、社會各方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方式。同時,也要有嚴格的執法,公正的司法,以及全民的守法。盡管做到這些需要一個艱難的過程,但是,我們相信,隨著法治建設的推進,隨著憲法法律權威的樹立和得到強有力的維護,四中全會所提出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定能實現。
『貳』 這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談談如何正確處理政府和人大的關系
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簡單地說,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既要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人民群眾在依法治國的歷史進程如何發揮主體作用,不僅會對法治建設的推進產生重要影響,也會對自身權益的保障與實現產生重要影響。如果說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領導幹部是關鍵的少數,那麼可以說廣大民眾就是關鍵的大多數。
人們常說,依法治國首先要依法行政、依法治官。這誠然沒有錯,如果公權力不能得到法律的有效約束,其他治理走向法治就不免淪為空談;但這不意味著在法治建設中,不同主體之間必然存在必須「優先」或可以「暫緩」的區別。法治政府建成的另一面,必定是崇尚、遵守、捍衛法律的人民群眾;反之,人民群眾崇尚、遵守、捍衛法律蔚成風氣的另一面,也必定是法治政府的建成。總而言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必然深深植根於崇尚、遵守、捍衛法律的民眾之中。因此,黨和政府要善於並習慣於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各項工作,廣大民眾也應自覺提升法治覺悟,養成並習慣於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置日常事務。
在法治建設的同一時空中,不同主體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的水平和能力,存在事實上的差異和發展的不平衡,但這並不必然成為妨礙法治建設推進的因素。假如政府的法治建設水平提高得快,那麼就可以有力引導民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但民眾決不能指望每一個公權力機關、每一個公職人員都做到了信仰法治才開啟自身的法治建設。如果懂法、守法、用法、護法的民眾越來越多,那麼就必將加速推進其他主體的法治建設。各主體法治水平在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中交替上升,則社會法治水平獲得整體性進步的前景便值得期待。
但社會整體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向法治轉型,顯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在一個缺乏法治傳統的社會中,人們一事當前首先想到的可能不是找法、通過法律來解決爭端,而是想法設法去找人、找關系、找「背景」,或者直接訴諸暴力。有時,即使糾紛已進入司法程序,人們通常還要在司法之外尋求力量援助,以「確保」在訴訟中獲得有利於自己的判決。一個人沒有法治信仰,有時也不是出於對法律一無所知,而是對法律抱著實用主義的態度,於己有利時就把法律高高舉過頭頂,於己不利時就視法律為蔑如。
『叄』 請從黨 人大 政府 司法機關 公民 角度談談如何做到依法治國
黨 人大 政府 司法機關:(1)加強立法工作,健全法律體系;(2)普及法回律答知識,培養法律信仰;(3)嚴格依法辦事,樹立法律權威;(4)推進司法改革,實現司法公正;(5)繁榮法學教育,培養大批人才。
(具體參見全國「五五」普法教材《「五五」普法幹部讀本》7-11頁。)
公民: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維護國家利益,依法規范自身行為。
『肆』 全民依法治國公民,黨,政府,人大,社會應如何做
打應該依法執政,政府應該依法行政,人大應該依法立法,社會應該學法尊法,守法,用法。
『伍』 運用所學政治生活知識,說明我國人大和中國共產黨是如何推進依法治國的
以下給出的答案沒有聯系材料。\r\n1.中 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的先鋒隊,同時也是 中國人民內和中華民族容的先鋒隊。全心全意 為人民服務是其宗旨。\r\n2.中國共產黨 是我國的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 業的領導核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 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r\n3.依法執 政是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依法執 政,就是黨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領 導人民制定法律,自覺帶頭遵守法律,采 取措施保證法律的實施,不斷推進國家經 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 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體制、法治 的程序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r \n4.依法執政體現在黨支持人大依法履行 職能,使黨的意志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 家意志。\r\n5.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 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陸』 如何發揮人大在法制建設中的作用
法律監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地方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准確把握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要求,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充分發揮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作用,健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充分發揮法治在促進、實現、保障社會和諧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內涵
法治是社會有序運轉的重要保證,是社會和諧發展的基石。建設法治社會是我們黨堅持執政興國的一貫主張。黨的十五大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確立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將這一治國方略載入了憲法。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就是要求我們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總體進程中,堅持黨的領導,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地方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逐步實現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社會生活的法治化,做到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辦事。
二、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中應的地位和作用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憲法和地方組織法分別賦予了縣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十五項職權和人大常委會的十四項職權。這些職權,充分表明人大及其常委會肩負著對同級政府、「兩院」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的重要職責和任務,處在同級國家機關最高層次的監督地位。法律監督是憲法和法律賦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權。地方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作為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在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中擔負重要職責,具有重要作用。
(一)從人大制度的性質和地位看,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人大責無旁貸。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其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人的權利得到充分體現,人的願望得到充分表達的社會,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的社會,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是構建和諧社會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因此,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內在要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為制度基礎、提供政治保證。實踐證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對於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證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依法協調好社會各方關系,妥善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充分認識構建和諧社會與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本質上的一致性,不斷增強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切實把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堅持好、完善好,進而,從根本政治制度上保障和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
(二)從人大工作的運行機制看,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人大具有其自身優勢。人民群眾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的力量源泉,由人民選舉產生的人大代表組成的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是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民意機關,其最大的優勢就是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民主集中制是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的基本原則。人大及其常委會主要是通過會議形式,嚴格依法按程序辦事,在充分了解人民意願的基礎上,集體行使職權。這種運行機制發揮的好,有利於建立暢通、公正、規范的社會利益表達機制;有利於形成既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有利於形成既有對多數人的服從又有對少數人的保護這樣一種各得其所又和諧相處的社會狀態,促進黨和群眾、社會各階層關系和諧。因此,地方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要立足法定職權,把這種優勢發揮好、運用好,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從人大工作的職責和任務看,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人大大有可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首要特徵是民主法治,和諧社會所要實現的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都需要以民主法治為基礎,民主法治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人大工作的重要職責和根本任務。黨的十六大把「社會更加和諧」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提出來,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把「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作為黨執政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提出來,為人大及其常委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使各級人大工作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因此,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正視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給人大工作提出的新情況、新任務、新要求,以更加有效的工作推動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的進程。
三、認真履行人大職責,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要立足本職工作,充分發揮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在保障和促進社會主義法治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一)著力於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和依法治市進程,更好地發揮決策職能。實施依法治市、實行依法執政,對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具有全局性作用。其前提是有法可依,關鍵是依法行政,基礎是形成法治環境和公民的法治意識,核心是依法治權、依法治官,規范公權、保障私權。上述內容對人大履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要積極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強化法律監督,大力推進本轄區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法治化,大力推進依法治市的進程。我們將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認真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積極推進民主法治建設和依法治市進程。同時,關注「五·五」普法教育規劃編制工作,認真監督審議普法教育和依法治市規劃的實施情況,督促政府及其職能部門不斷深化普法教育和依法治市工作,著力在全社會樹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風尚。
(二)著力於推進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更好地發揮監督職能。實行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是建設法治社會的關鍵。要進一步加強法律監督,認真開展執法檢查和執法評議,通過執法監督檢查,針對法律、法規在執行中的薄弱環節和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意見,跟蹤監督,糾正違法現象,解決執法難點,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不依法辦事的現象,保證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維護法律的權威性。要強化司法監督,健全法工委與公檢法司聯席會議制度,促進司法機關為民、公正、廉潔司法,推進法治社會的建設。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重點、講求實效的原則,認真做好聽取和審議工作報告、預算審查等監督工作,推進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述職評議,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要積極發揮好權利維護職能,不斷提高信訪件的辦結率和解決率,有效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三)著力於豐富民主形式和擴大政治參與,更好地發揮代表和鄉鎮人大的作用。人民群眾是建設法治社會的主體。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將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通過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充分激發群眾的政治參與熱情,發揮其在建設法治社會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堅持聯系代表制度,深入開展「代表之家」、「代表進社區」活動,暢通代表和群眾知情、參政和監督的渠道。加強議案、建議意見的督辦力度,進一步提高辦理質量,堅持代表小組活動制度和定向視察制度,充分發揮代表在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促進人大及其常委會各項工作開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全面開展代表向選民述職,切實增強代表的責任感,增強選民和群眾的民主權利意識。加強代表培訓工作,提高基層代表的法治意識和履職能力。加強對鄉鎮人大工作的指導,充分發揮鄉鎮人大在推進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四)著力於提高法治素養和踐行法治的能力,更好地加強自身建設。人大及其常委會要正確把握堅持黨的領導和依靠黨的領導發揮人大作用的關系,正確處理服務黨的中心工作和行使法定職權的關系,正確處理和「一府兩院」的關系,正確處理繼承好傳統和開拓創新的關系,正確處理常委會建設和機關建設的關系,努力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中行動,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要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充分認識建設法治社會對於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的重大現實意義,充分認識人大及其常委會在推進地方法治建設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增強做好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要圍繞建設學習型機關,堅持人大常委會法制講座制度,完善學習平台,進一步濃厚常委會及其機關法治學習的氛圍。要堅持在大局中思考,在大局中行動,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積極探索地方人大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通過學習和實踐,不斷提高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機關工作人員的法治素養和踐行法治的能力。要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積極探索地方人大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全面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能,為人大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堅持黨的領導,積極把黨的主張轉化為國家意志,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政治優勢。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開展人大工作,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對人大工作中的重大事項及時向黨委請示匯報,取得同級黨委的支持。
『柒』 人大代表在推進依法治國中應發揮怎樣的作用
實施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各級人民代表負有特殊的使命。因為,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實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治理國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人大代表是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是人民選出的、代表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力、治理國家的使者和代言人。因此,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基本方略的提出,對各級人大代表如何代表人民行使國家權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對新的形勢,新的要求,各級人大代表如何更好地擔負起依法治國的重任,更好地行使權力,發揮作用呢?我認為應當注意以下三點:
首先,應當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人大代表不是榮譽稱號,而是一種政治職務。既然是一種職務,就具有和其職務相應的權力和義務。《中華人民共 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簡稱「《代表法》」)明確規定了我國各級人大代表的性質、地位、權利、義務和執行代表職務的保障。集中到一點,就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憲法和法律賦予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各項職權,參加行使國家權力」。應當說,這是一種重大的政治責任,也是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代表執行代表職務不是孤立的個人行為,而是一種政治行為,是在代表全體人民或者本行政區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說話辦事。既然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已經載入憲法,各級人大代表就應當按照《代表法》的要求,「模範地遵守憲法和法律,在自己參加的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在實施依法治國,建設社 會主義法治國家中發揮模範帶頭作用,作出與自己的代表職務相稱的貢獻。
其次,應當加強法律學習,提高法律素質。人大工作的突出特點就是依法行使職權。這就對代表的法律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代表要在實施依法治國方略中發揮作用,首先,要學習《 憲法》以及《組織法》、《代表法》、《選舉法》等有關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法律,掌握行使代表權利、履行代表職責的必備知識。同時,要學習一些法學理論,加深對法律的基本精神筆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的理解,以便在參與制定、審議通過以及監督實施某個具體法律、法規的過程中,能夠運用這些基本精神和原則作出自己的判斷,發揮應有的作用。隨著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實施,一些新的法律、法規將相繼出台,代表還應不斷地學習這些的法律法規,密切關注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情況。
第三,應當依法執行代表職務,充分發揮代表作用。《代表法》規定:代表依照本法的規定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期間的工作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活動,都是執行代表職務。不論在代表大會會議期間,還是在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堅持依法辦事,是代表執行職務的基本原則。在參加統一組織的視察和執法檢查中,要結合視察檢查的執法內容,有針對性地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把握其重點和要點,以便在視察檢查活動中,能夠及時發現法律、法規實施中的問題,更好地發揮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對法律、法規實施的監督職能作用。 人大代表執行代表職務的活動,是由法律作保障的。《代表法》規定:「國家和社會為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提供保障」。「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為本行政區域內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提供必要的條件」。「縣級以上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應當為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提供服務」。為了發揮各級人大代表在依法治國中的作用,各級國家機關應當建立向本級人大代表通報重大情況的制度,各級人大在組織視察和執法檢查中要重視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只要各級人大代表自覺地、主動地發揮自己在依法治國中的作用,必將進一步促進和加快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
『捌』 如何發揮人大在依法治國中的作用
首先要增強法治觀念。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要把牢固樹立法治意識、增強法制觀念作為首要任務,強化法律知識的學習,使人大法律學習經常化、制度化。一方面要認真深入學習憲法,准確全面掌握憲法精神實質,堅持用以憲治國的理念來統領人大各項工作,用憲法原則來指導人大常委會履行各項職權,不斷增強憲法至上意識,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另一方面要認真學習人大工作必備的法律法規和人大業務知識,加強對《地方組織法》、《監督法》、《預演算法》等法律法規的學習,不但要學習程序法,還要注意學習實體法,熟悉人大工作的法定程序和工作原則,用法律體系來武裝頭腦,指導實踐。通過強化學習,切實增強依法治國理念,築牢法治信仰,不斷提升依法行使權力、依法履行職責、依法開展工作的意識,牢固樹立法律至上理念,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從法律的角度思考問題,時時處處遵從法律,做到不唯上、不唯權、只唯法,為全面深入推進依法治國打牢理論基礎和思想基礎。
其次要依法行使職權。人大及其常委會必須依法行使職權,這是人大工作的一條根本的原則,也是人大工作的一個重要特點。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監督、決定、任免等職權,都是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因此,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職權,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的職責辦事,既不能失職又不能越權。在依法行使職權的時候,集體行使職權,在舉行會議通過議案、決議、決定、表決時,法律要求到會的人數,應不折不扣的符合規定,必須嚴格按照法定的程序辦事。在閉會期間,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活動同樣要依照法律的有關規定進行,不能怕麻煩圖省事,使各項工作合法合規。發展是第一要務,也是人大工作依法行使職權的根本方向。人大及其常委會應立足推動發展謀劃工作,找准切入點、結合點和著力點,化監督為支持、用監督強服務、以監督促落實,做到盡職不越位,決定不處理,監督不代辦,保證各國家機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一致開展工作。要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大問題,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依法運用專題調研、審議工作報告、執法檢查和代表視察等方式,加強對「一府兩院」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依法將黨委主張經過法定程序變成國家意志,力求做到工作有為、決定有效、監督有力、任免有序,使人大各項職權全部做到依法充分行使,效果更加明顯。
再次要發揮代表作用。人大代表是國家權力機關的組成人員,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廣大群眾的橋梁紐帶,一邊連著黨和政府,一邊連著人民群眾,是人大工作的主體,也是做好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實踐者和參與者。人大及其常委會只有做好代表工作,為代表依法履職提供必要的服務保障,當好代表依法履職的堅強「靠山」,充分發揮代表作用,才能更好的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權,才能切實發揮好在依法治國中的作用。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聯系選民和群眾緊密的優勢,深入廣泛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關注民生,發揮好下情上達、上情下達的橋梁作用,沉下身子,深入一線,把人民群眾的要求和願望以及社會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審議工作報告、提議案和建議等方式向人大和「一府兩院」予以反映,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同時將黨的惠民政策宣傳好、解釋好,使各項政策措施陽光運作,確保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享有權,促進社會穩定和諧。將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依法治國精神、法律法規帶到人民群眾中去,進行宣傳解釋,使廣大群眾知曉精神實質,增強自覺學法、用法和守法的意識,提高全體公民法治觀念,有效發揮人大代表在推進依法治國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中國人大網---對人大如何發揮推進依法治國職能作用的認識
http://www.bjrd.gov.cn/rdzl/llyj/fzlt/201501/t20150108_142496.html
『玖』 材料一 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方略,受到全國人民的擁護。第九屆全國人大二
(1)①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共產黨成為新中國的執政黨,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由我國的憲法確定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成為新中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創造,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長期奮斗的重要成果。堅持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共產黨執政就是領導、支持、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實現和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兩者是一致的。③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實現黨的領導,就要支持人民代表大會依法履行自己的職能,在依法履行職責的過程中,全面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使黨的主張經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黨要堅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利於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
(2)①堅持依法治國是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需要。②依法治國既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又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執政地位。③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的需要,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3)在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實踐中,必須樹立憲法和法律的權威。中國共產黨必須依法執政;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行使權力:立法機關要嚴格按照法律程序制定法律,確保國家各項事業有法可依;行政機關要嚴格依法行政,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高效地進行;司法機關要嚴格執法,確保司法公正、監督有力;廣大人民群眾必須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增強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
解析見答案
『拾』 淺談人大代表如何在依法治國中發揮作用
確認和保障公民的權利,使其不受侵犯。
設定和約束國家的權力,使其不被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