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公共政策問題

公共政策問題

發布時間: 2020-11-28 21:40:49

公共政策問題的公共政策問題的認定

公共政策問題的認定是政策分析中重要的環節。政策問題認定的主要任務或內容是要了解政策問題的領域、范圍及解決方式。 不同的政策問題應當運用不同功能的政策去解決。按政策的功能來劃分,可以把公共政策區分為指導性政策、分配性與再分配性政策、限制性政策。與此相對應,政策問題也可以劃分為指導性政策問題、分配性與再分配性政策問題、限制性政策問題。一般地說,指導性政策問題是對國家的整體發展產生影響的問題;分配和再分配性政策問題則是涉及各個行業、產業、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成員之間有關資源調整、轉移和利益分配的問題;限制性政策問題則是涉及到對某一行業、產業、部門、單位及部分社會成員間的資源、利益、行為進行控制的問題。有些政策問題可能既是分配與再分配性問題,又是限制性問題。

㈡ 公共政策問題的特徵是什麼

1、公共政策的內涵:
1)公共政策是決定、決策的一種特殊形態,它具有決定、決策的一般特徵;
2)公共政策是公共權力機關的基本的活動方式或活動過程,是公共權力機關的權力意志的表現;

3)公共政策是經由政治過程而進行方案的初擬、優化和擇定的結果,主導這一過程的基軸是公共權力機關與公民的關系。
4)公共問題、公共目標和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
5)公共政策是一種權威性的價值分配方案。
6)公共政策在形式上可以是積極的,也可以是消極的。

㈢ 公共政策問題是如何認定的

公共政策問題的認定是政策分析中重要的環節。政策問題認定的主要任務或內容是要了解政策問題的領域、范圍及解決方式。
公共政策問題的領域:
不同領域有不同的公共政策體系,也有不同的解決政策問題的特殊條件、資源和手段。因此,在確認政策問題時,必須首先確定其所屬的領域,弄清政策問題的性質界限。這樣才能有助於保持各個領域中政策的連續性。公共政策的領域和性質界限一般劃分為若干類別,如政治問題、經濟問題、科技問題、教育問題、人口問題、環境保護問題、軍事問題、外交問題,等等。由於社會生活是有機聯系在一起的,各個領域也是相互滲透、交融的,因此,有時一個政策問題的性質界限可能是交叉重迭的。
公共政策問題的范圍:
政策問題不但在性質界限上是分屬於不同領域的,在空間界限上也是分屬於不同區域、層次、部門的。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存在地區之間的差異;對於一個地區來說,存在不同部門的差異;對於同一個部門來說,存在不同層次的差別。因此,必須強調政策問題在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層次上的變通性、特殊性。有時,在某個地區被確定為是政策問題的客觀狀況和事件,可能到了另一個地區則不是政策問題;在一個部門成為政策問題的狀況,在另一個部門可能還沒有上升為政策問題;在下一個層次上某種狀態已經是非解決不可的政策問題,而到了上一個層次上,可能就不再是政策問題了。
公共政策問題解決方式:
不同的政策問題應當運用不同功能的政策去解決。按政策的功能來劃分,可以把公共政策區分為指導性政策、分配性與再分配性政策、限制性政策。與此相對應,政策問題也可以劃分為指導性政策問題、分配性與再分配性政策問題、限制性政策問題。一般地說,指導性政策問題是對國家的整體發展產生影響的問題;分配和再分配性政策問題則是涉及各個行業、產業、部門、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成員之間有關資源調整、轉移和利益分配的問題;限制性政策問題則是涉及到對某一行業、產業、部門、單位及部分社會成員間的資源、利益、行為進行控制的問題。有些政策問題可能既是分配與再分配性問題,又是限制性問題。

㈣ 中國現存的公共政策問題有哪些

1,中國的社會問題:農村中農民土地權益的不平等問題越發嚴重,人多地少的情況對比人少地多的情況,更加顯現同為一個村的戶籍在冊村民,享受的土地權益是不一樣的。 2,政策問題:農村土地承包30年不變的政策不符合與時俱進的要求,越加呈現出時...

㈤ 我國公共政策存在哪些缺陷

正統經濟學家給公共選擇理論的定義是:公共選擇理論是一種研究政府決策方式的經濟學和政治學。公共選擇理論考察了不同選舉機制運作的方式,指出了沒有一種理想的機制能夠將所有的個人偏好總和為社會選擇;研究了當國家干預不能提高經濟效率或收入分配不公平時所產生的政府失靈;還研究了國會議員的短視,缺乏嚴格預算,為競選提供資金所導致的政府失靈等問題。
公共選擇理論的淵源可追溯至19世紀末瑞典經濟學家威克塞爾,他提出了政治的資源較易學說和一致性原則。真正產生於20世紀40年代,60年代70年代初形成一種學術思潮。,公共選擇理論的主要內容包括:國家理論選舉規則,黨派經濟學,利益集團理論,尋租理論,政府失靈論和憲法經濟學。方法論上的個人主義、經濟人假設和政治交易市場是公共選擇在研究方法上最具特色的三個方面。方法論上的個人主義是指一切行為都是人的行為;在個體成員的行為被排除在外後,就不會有社會團體的存摺現實性。經濟人假設是指在政治領域內活動的人,其目的也是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也以成本—收益分析為依據。政治交易市場概念是指政治是個人、集團之間出於自利動機而進行的一系列交易過程,政治過程和經濟過程一樣,其基礎是交易動機、交易行為,是利益的交換。
20世紀30年代遍及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打破了傳統經濟學的「市場萬能」的幻想——完全競爭的市場制度能夠自動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這在客觀上促使了凱恩斯主義的興起。凱恩斯經濟學主張放棄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政策,實行政府的干預以矯正市場失靈,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然而隨著政府幹預的加強,政府幹預的局限性和缺陷也日益顯露出來,政府財政赤字與日俱增,政府規模擴張,大量政府開支落入特殊利益集團的私囊,政府的社會福利計劃相繼失敗,經濟停滯膨脹。而公共選擇理論正是克服了西方主流經濟學主要研究經濟市場上的供求行為及其相應的經濟決策而把政治因素當作經濟決策的外生變數的局限性,將經濟學的分析方法運用到政治市場的分析當中,向我們打開了政府這個黑匣子,目的在於揭示「政府失靈」並試圖克服政府幹預的缺陷。正如布坎南所說,「市場的缺陷並不是把問題交給政府去處理的充分條件」,「政府的缺陷至少和市場一樣嚴重」。
基於經濟人假設,公共選擇理論試圖把經濟市場中的個人選擇行為與政治市場中的公共選擇行為納入統一分析模式,即經濟人模式,從而修正凱恩斯經濟學把政治制度置於經濟分析之外的理論缺陷。
根據經濟人的分析模式,布坎南的政府理論研究了市場經濟下政府幹預行為的局限性或政府失靈問題。這是公共選擇理論的核心問題。
所謂政府失靈,是指個人對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現代化議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滿足,公關部門在提供公共物品時趨向於浪費和濫用資源,致使公共支出規模過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動並不總像應該的那樣或像上理論所說的那樣「有效」。在布坎南看來:「政府作為公共利益的代理人,其作用是彌補市場經濟的不足,並使各經紀人員所做決定的社會效應比政府進行干預以前更高。否則,政府的存在就無任何經濟意義。但是政府決策往往不能符合這一目標,有些政策的作用恰恰相反。它們削弱了國家干預的社會『正效應』,也就是說,政策效果削弱而不是改善了社會福利」。於是就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政府幹預會產生「負效應」,以及如何從制度上彌補這些缺陷。布坎南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就構成了公共選擇理論的政府失靈說。
布坎南對政府失靈的幾種表現形式及其根源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剖析,並就如何補救這種「失靈」提出了具體的政策建議。
(一)政府政策的低效率,也即公共決策失誤。公共政策主要就是政府決策,政府對經濟生活干預的基本手段是制定和實施公共政策。公共選擇理論認為,政府決策作為非市場決策有著不同於市場決策之處。在政府決策中,雖然單個選擇者也是進行決策的單位,但是作出最終決策的通常是集體,而不是個人,以公共物品為決策對象,並通過有一定秩序的政治市場(即用選票來反映對某項政策的支持來實現)。因此相對於市場決策而言,政治決策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具有相當程度的不確定性,存在著諸多困難、障礙或制約因素,使得政府難以制定並實施好的或合理的公共政策,導致公共決策失誤。
在布坎南等人看來,導致公共政策失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社會實際上並不存在作為政府決策目標的所謂公共利益,阿羅不可能定理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如果排除效用人際比較的可能性,那麼把個人偏好總合成表達各種各樣的個人偏好秩序的社會偏好是不可能的」,因此,「社會需要什麼」這個問題本身就沒有答案,於是,人們有理由對政府幹預經濟活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提出疑問。(2)即使現實社會中存在著某種意義上的公共利益,而現有的公共決策機制卻因其自身的內在缺陷而難以達到實現這種利益的目的。(3)決策信息的不完全性。獲取決策信息總是存在諸多困難而且是需要支付一點成本的,不管是選民還是政治家,他們擁有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因而大部分公共政策是在信息不充分的基礎上作出的,這就很容易導致決策失誤。(4)選民的「短見效應」。由於政策效果的復雜性,大多數選民難以預測其對未來的影響,因而只著眼於眼前的影響。而政治家為了謀求連任,就會主動迎合選民的短見,制定一些從長遠來看弊大於利得政策。(5)選民的「理性的無知」。由於選民作出決策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以收集有關候選人的信息等,作為理性的經濟人,他在權衡自己的成本——收益計算時,如果成本太大,選民將不去投票。在現實生活中,許多選民往往也會出於搭便車心理而寄希望別人去投票以使自己坐享其成。這被稱為選民的「理性的無知」。而這將導致通過選票上台的政治家並不代表多數人的利益,其制定的政策充其量只能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
(二)政府工作機構的低效率。政府失靈理論認為政府機構低效率的原因在於:(1)缺乏競爭壓力。由於官僚機構壟斷了公共物品的供給,沒有競爭對手,就有可能導致政府部門的過分投資,生產出多於社會需要的公共物品;另一方面,受終身僱傭條例的保護,沒有足夠的壓力去努力提高其工作效率。(2)沒有降低成本的激勵機制,行政資源趨向於浪費。首先,官員花的是納稅人的錢,由於沒有產權約束,他們的一切活動根本不必擔心成本問題。其次,官員的權力是壟斷的,由無窮透支的可能性。(3)監督信息不完備。理論上講,政治家或政府官員的權力來源於人民的權利讓渡,因此他們並不能為所欲為,而是必須服從公民代表的政治監督。然而,在現實社會中,這種監督作用將會由於監督信息不完全而失去效力。再加上前面所提到的政府壟斷,監督者可能為被監督者所操縱。
(三)政府的尋租。「尋租是投票人,尤其是其中的利益集團,通過各種合法或非法的努力,如游說和行賄等,促使政府幫助自己建立壟斷地位,以獲取高額壟斷利潤。」可見,尋租者所得到的利潤並非是生產的結果,而是對現有生產成果的一種在分配,因此,尋租具有非生產性的特徵。同時,尋租的前提是政府權力對市場交易活動的介入,政府權力的介入導致資源的無效配置和分配格局的扭曲,產生大量的社會成本:尋租活動中浪費的資源,經濟尋租引起的政治尋租浪費的資源,尋租成功後所損失的社會效率。另一方面,殉葬也會導致不同政府部門官員的爭奪權力,影響政府的聲譽和增加廉政成本。公共選擇理論認為尋租主要有三類:(1)通過政府管制的尋租;(2)通過關稅和進出口配額的尋租;(3)在政府訂貨中的尋租。
(四)政府的擴張。政府部門的擴張包括政府部門組成人員的增加和政府部門支出水平的增長。對於政府機構為什麼會出現自我膨脹,布坎南等人從五個方面加以解釋:(1)政府作為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和外在效應的消除這導致擴張;(2)政府作為收入和財富的再分配者導致擴張;(3)利益集團的存在導致擴張;(4)官僚機構的存在導致擴張;(5)財政幻覺導致擴張。
因此,布坎南等公共選擇學派對西方現行民主制度,對國家和政府深表懷疑,正如布坎南所說:「公共選擇理論以一套悲觀色彩較重的觀念取代了關於政府的那套浪漫、虛幻的觀念。公共選擇理論開辟了一條全新的思路,在這里,有關政府及統治者的行為的浪漫的、虛幻的觀點已經被有關政府能做什麼,應該做什麼的充滿懷疑的觀點所替代。而且,這一新的觀點與我們所觀察到的事實更為符合。」
三 補救政府失靈的政策性主張
綜上所述,在現行的民主制度下,沒有一種選擇機制可以稱得上是最優選擇機制或有效率的選擇機制。既然政治市場上現行的選擇機制是失靈的,那麼出路何在?公共選擇理論為此提出了兩條思路:其一是市場化改革,其二,憲法制度改革。前一種思路主要是由公共選擇理論中的芝加哥學派提出,後一種思路主要由公共選擇理論中的弗吉尼亞學派提出。
所謂市場化改革是試圖通過把經濟市場的競爭機制引入政治市場來提高後者的運行效率。市場化改革的思路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1)明晰和界定公共物品——公有地、公海、公共資源——的產權,飢餓此消除在這些公共物品使用上的「逃票乘車」和掠奪性消費。(2)在公共部門之間引入競爭機制,重構政府官員的激勵機制,按照市場經濟原則來組織公共物品的生產。(3)重新設計公共物品的偏好顯示機制,使投票人盡可能真實地顯示其偏好。
所謂憲法改革,是試圖通過建立一套經濟和政治活動的憲法規則來對政府權力施加憲法約束,通過改革決策規則來改善政治。在公共選擇理論家們看來,要克服政府幹預行為的局限性及避免政府失靈,最關鍵的是要在憲制上做文章,布坎南認為,要改進政府的行政過程,首先必須改革規則,因此,「公共選擇的觀點直接導致人們注意和重視規則、憲法、憲法選擇和對規則的選擇。」布坎南等等人著重從立憲的角度分析政府制定的規則和約束經濟和政治活動的規則或限制條件,即他們並不直接提出具體的建議供政策制定者選擇,而是為立憲改革提供一種指導或規范建議,為政策制定提出一系列所需的規則和程序,從而使政策方案更合理,減少或避免決策失誤。
四 對我國政府機構改革的啟示
1.政府失靈論及其政策主張的借鑒意義
《亞洲華爾街日報》增評論道:「在中國沒有比機構改革更難的事了。每一個機構都不想放權,他們對機構改革是原則同意,實際反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分別在1982~1983、1987~1988、1993~1996年進行過三次規模較大的政府機構改革,但迄今為止,中國政府機構改革仍未能完全擺脫「精簡—膨脹—再精簡—再膨脹」的怪圈。那麼,如何使機構改革徹底走出「怪圈」?
無疑,公共選擇理論的政府失靈論給我國機構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理論支持和政策建議。
我國政府改革的模式取向是由原來的政治型、管理型政府模式轉變為民主型、服務型政府模式。當前在我國的政治市場中,公共選擇理論中指出的有關政策失誤的因素仍然存在,科學決策和決策的有效實施還困難重重,政府幹預引起的尋租活動依然存在,而且由於經濟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不同模式的政府行為也不可能在時間上截然分開,很容易出現將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管理經濟的行為模式簡單地移植到市場經濟體制中去。而我們所期望的一種更有效率的新的政府模式,必須在新確立的基本規則之下才能形成,這正如布坎南所支出的:「要改變一種游戲,或者競賽的結果,改變參加競賽的人並不重要,重要的事改變競賽規則。」傳統政府體制的根本弊端不能對於某些具體操作上的失敗,比如說,政府計劃缺乏精確度和科學性,地方與部門間的相互隔絕等。其實,這些弊端都是過度集權的政府體制的必然產物,因此,單純改變舊體制下的具體操作程序和環節而不在根本上改革權力過度集中的政府模式,將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因此,為了更有效地發揮政府管理的作用,矯正政府失靈,在當前的政府改革中,特別有必要注重法律和制度建設。基於公共選擇理論政府失靈的分析和政策建議,中國的政府機構改革應該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轉變觀念,摒棄傳統計劃體制下形成的「政府萬能」的觀念,正確認識政府幹預經濟的作用。不能片面誇大,更不能一味的削弱,「東西方和南方的國民經濟都需要明智的政府」[1]。在發展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必須把握好政府幹預的限度,確定政府幹預的內容、范圍和手段,發揮市場機制的主體性作用和政府幹預的補充性作用。
其次,引入競爭機制,進行市場化取向的政府管理改革。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今天,經濟職能已成為政府的首要職能,政府對經濟中公共物品的壟斷是導致濫用經濟職能的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我們在確定政府及其下屬機構的經濟職能時,應盡可能引入競爭機制,打破壟斷的局面。這一方面提高了公共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也緩解了政府的財政壓力。尤其是在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電信、電力、鐵路運輸等基礎設施產業中引入競爭機制,在一定范圍內允許和鼓勵私營部門進入,以提高政府管理公共服務部門的效率和水平。
最後,要加強政府法治及監督制度建設,使政府行為法治化。公共選擇理論強調歷險改革,注重憲法,法律,規則的建設尤其是公共決策規則的改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現代化社會也是法治社會。市場經濟秩序的確立、運行必須靠法律來保證,政治的和社會的生活也必須靠法律來規范。因此,在向市場經濟過渡過程中,我們必須加強法制建設,將政府行為納入法制軌道,特別是公共決策的法制化及公共政策決策執行的法制化,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政府行為的任意性及隨意性導致的不公正與腐敗,提高公共政策制定和執行的質量。而政府也是理性的經濟人,這也提醒我們除了強化政府的自律機制外,還必須加強外部監督約束機制,加緊制定有關監督政府行為的法律、法規,防止政府腐敗和不公正。
2.全面辯證看待公共選擇理論的政府失靈論
雖然公共選擇學派的政府失靈論指出了西方政治制度的弊端,其政策主張也具有很好的見地和實踐意義。但是公共選擇理論本身就存在著無法解決的矛盾,其自身的有些理論體系比較混亂,無法自圓其說的。
對公共選擇理論中政府失靈論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關於人的行為動機
針對公共選擇理論的經紀人假設前提,作者認為,各人的行為動機是復雜多樣的,不能簡單地劃分為利己或利他。個人的動機中含有大量的對物質利益的自利的慾望,這種慾望滲透得既深又廣,因而每個公共機構和私人機構都必須用某種方式對其加以約束和限制。但是,大多數人的動機中還包含著程度不同的慷慨因素、無私的品德因素、對他人義務的接受習慣和對金錢以外的回報的興趣。因而人的動機不能歸結為單一的自利動機。因而,攻關選擇理論作為一種對政治行為動機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是不真實的。不是基於對實際生活的觀察,而主要是建立在形式化的假設前提基礎上。公共選擇理論家們只從起作用的許多動機中選擇一種動機,然後通過這個唯一的動機想像出一個充滿生機的理論世界。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②關於政治市場及政府的作用。
公共選擇理論建立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之上,而在中國政黨制度和政治選舉制度不同於西方,有著自己特殊的國情。單純的照搬起源並成熟於西方政黨制度的公共選擇理論是不可取的。
而且另一方面,我們國家的經濟正處於轉型期,在實現工業化,實現由傳統經濟體制到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的過程中,沒有政府的積極有效的干預作用是不可能實現的。雖然不同的國家在不同的時候政府作用的形式不同。「目前仍然貧窮的國家就不能指望僅僅通過被動地向世界經濟開放,便如亞洲四小龍那樣崛起。」
由此,在借鑒公共選擇理論的政府失靈論為我所用時,必須辯證的看待。政治制度的改革是一項艱巨的事情,不能急功近利的拿來做權宜之計,「看得見的手」的改革將是我國經濟的成功轉型,實現工業化非常關鍵的一環,必須慎重對待。

㈥ 公共政策問題的建構方法是什麼

公共政策問題構建的方法:
1. 論證圖解(Argumentation Mapping)
2.假設分析法(Assumptional Analysis)
3.邊界分析法(Boundary Analysis)
4.頭腦風暴法(Brainstorming)
5. 因果模式(Causal Modeling)
6.類別分析法(Classificational Analysis)
7. 維度分析(Dimensional Analysis)
8. 事件分析(Events Analysis)
9.魚骨圖(Fishbone Diagram)
10.層級分析法(Hierarchy Analysis)
11.詮釋結構模型(Interpretation Structural Model,ISM)
13.多角度分析(Multiple Perspective Analysis)
14.問題樹分析法(Problem Tree)
16. 利害關系人分析(Stakeholders Analysis)
17. SWOT分析(SWOT Analysis)
18.分合法(Synectics)
19. 決策研討(Technique of Decisions Seminars)
20. 追根究底法(Why-why Diagram)

㈦ 中國的公共政策的問題有哪些方面

你所說的要素其實是什麼意思,我不是很明白,公共政策有公共政策學科要素,有研究視角和路徑要素,有資料搜集和分析方法,有其本質、構成和功能,還包括政策系統、政策執行者、公共過程理論模型、公共政策問題的形式和認定、公共政策的規劃與抉擇、公共政策執行、評估與控制,公共政策變動、終結和周期,這裡面有你的答案嗎?我認為學科的要素就有公共政策學的定義、研究對象和概念體系、研究方法、公共政策學的產生與發展;而對與公共政策的要素,我認為首先就有公共政策的定義、本質、特徵、構成和功能。
希望能幫到你,祝快樂

㈧ 中國現存的公共政策問題有哪些

一公共政策的界定與性別的缺失
公共政策的界定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指的是政府等決策部門對公眾利益和公眾行為的規制和分配的措施。廣義指的是政府及立法機構制定的對公眾利益和公眾行為的規制和分配,包括法律在內。在這里,我們所指的是廣義的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的法權主體是政府和立法機構,而「政府在政治法理上被定義為是全體國民委託管理國家公共事務的機構。因此,政府對全體國民負責構成了現代民主國家憲法的基本通則之一。為國民服務進而成為政府的基本職能,進而成為政府一切公共政策的出發點。」(【現代公共政策導論】張國慶,北京大學出版社41頁)倘若,政府等權力部門不能履行為公民服務,政府的目標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惜損害其他社會成員的群體利益,就是權力的變質。而這種制度性的腐敗和權力的變質,應當對社會不公平和弱勢群體的形成承擔主要的責任。
公共政策的涵蓋范圍日益寬泛,社會保障、環境保護、基本權益、婦女發展已經納入政府管理許可權之中,成為政府決策的重要組成部分。1975年,是大多數國家政府對婦女政策轉變的分水線,在此以前許多國家或者採取不作為的方式,默認性別偏見的泛濫,或者堅持性別歧視政策與傳統的性別分工合流,而聯合國的婦女年—1975至1985——以來,多數國家與聯合國簽署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的歧視】的公約,消除了有關對於婦女的歧視性條款,制定了男女平等的立法,以及本國婦女發展的綱要或規劃,採取了一系列程序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在推進男女平等、消除各種性別歧視政策方面開始扮演主動的積極的角色,並促進婦女參與立法與決策。
公共政策由三部分因素構成:決策者,目標群體,受益者。公共政策的制定不僅與價值取向、發展目標相關,還與性別的比例及有無性別視角相關。當某一利益團體的代表在決策機構中缺席,通常這個群體的利益會受到影響。
決策者與性別
決策者是政府權力機構的代表,有權決定製定什麼樣的政策,如何分配公眾利益。盡管在現代民主社會,決策者的權力越來越受到自下而上的社會權力的制衡和限制,但是決策者一旦掌握了決策權,還是有相當的空間體現自身的意志和設想,對決策施加積極的影響和作用。可以說,公共政策的制定受到多種因素的牽制,其中不可輕視的要素之一是決策者。中國作為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向積極推進婦女參政,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看到了女性在決策層領域的缺席,而力圖通過社會的合力促進更多優秀的女性進入決策層,從而維護婦女的合法權益,這也是國際社會關注婦女參政的理由和意義。
新中國建立前後,中國共產黨人一直將男女平等作為自己的政治目標之一,採取了具有首創性的設置婦女參政比例的措施,促進婦女進入參政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也應看到女性在決策層的缺席,並未根本改變。
我國公共政策的制定機構有兩類:第一類是中央機構,如中組部、中宣部等,它的政策和措施對於政府決策具有權威性和指導性,處於領導地位。國外民主政體的國家一般來說,沒有這一層的決策機構,執政黨的方針政策是通過政府機構的大政方針來體現的,不能在政府之外單獨制定政策。第二類是政府機構,如勞動保障部、國土資源部、人事部、文化部等,針對各個部委的現實的或潛在問題制定政策措施。工青婦等群團組織是黨和政府聯結各個社會團體的紐帶,可以代表工青婦的利益進行呼籲,卻沒有決策的權力。90年代以後建立國務院婦兒工委是國務院各個部委的協調機構,並不直接制定政策和審議政策。
我國的決策機構從縱向來看,可以分為高層決策、中層決策和基層決策機構,一般來說,高層決策擁有更多更大的決策權,中層與基層機構往往要執行高層決策,在此前提下結合本地的實際採取具體的措施。從橫向來看,各個層面權力結構內部影響決策的程度不同,一般說來,正職領導的決策影響力往往大於副職領導,形成一個圍繞中心的權力結構。在我國的高層決策機構,女性尖端缺損,不能使女性性別利益的要求形成由上而下的政策影響力;在權力結構的內部,女性的總體比例均為10%以下,而且絕大多數是副職領導,在正職領導崗位上的女性不到1%。所以,導致決策機構中女性的缺席。根據聯合國的有關研究,任何一個群體的代表在決策層達到30%以上的比例,才可能對公共政策產生實際影響力,我們的國家顯然遠遠達不到這一比例。
由於決策層中女性的缺席,往往容易導致兩種結果:第一,女性群體利益容易邊緣化,往往被決策者的視野所忽視,女性群體的要求和聲音難以在決策層表達出來,使得女性群體的合法利益整體上被遺忘被忽略。有意的性別歧視與對婦女權益的忽視,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質,前者在動機上有明確的性別歧視的指向,後者卻毫無這種動機甚至對女性利益懷有維護之心。一位高級的男性政府官員,在一次主持婦女會議之後,聽到現實中對婦女的種種偏見和婦女權利受損害時,深有感觸地說:如果說我們有意歧視婦女,絕對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母親,哪有兒子歧視母親的,可是我們確實沒有想到乃至常常忘記了婦女的利益,忽視了婦女的需求。任何決策者都是有局限的,對於自己經歷感受的事情都會有深切的體會,對於自己所處的階層的要求有深切的把握,從而在決策中就會有意或無意地將這個群體的處境和要求在政策的利益分配中反映出來,當這些決策者都是男性時,男性的共同利益就會自然帶到政策之中得以體現,成為男性群體利益的代言人,而女性的缺席就會使自身的利益無法表達最終被忽視。
第二,假設不同群體的聲音能夠通過一定的方式,反映到決策層,依然有個各種聲音和利益的權衡問題。任何政策都不可能使所有的人同時獲益,一部分人常常要作出犧牲。問題不在於有人作出犧牲,而是誰來承受政策的代價?誰來作出犧牲?是堅持社會公正的原則,還是弱肉強食?是堅持利益普惠的原則?還是只是為少數人謀利益?弱勢群體有無在決策中博弈的能力和機會,有無參與決策可能和條件?其實,在決策中各個利益群體最大限度地爭取自身利益,是可以理解的,也是非常自然的。正因為如此各種不同的利益群體的參與決策才顯得十分必要。某一利益群體代表的缺席,往往會使自身喪失了博弈和爭取的可能,最終偏離社會公正的目標,使本該獲益的弱勢群體進一步排斥在公共政策的決策之外。這倒是我們的公共政策在堅持社會公正的目標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㈨ 公共問題,社會問題,公共政策問題三者的區別與聯系

一。社會問題(social problem)社會學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指社會關系失調,影響社會大部分成員的共同生活,破壞社會正常活動,妨礙社會協調發展的社會現象。不僅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狀況,還是人們主觀構造的產物,是被人們感知,察覺到的狀況,是由於價值,規范和利益沖突引起的,需要加以解決的狀況,是社會實際狀態與社會期望之間的差距.二。公共問題意味著社會公眾的共同期望不能轉化為現實,公共價值和公共利益遭受威脅,社會發展受到影響。三。公共政策問題
是指統治集團或社會大多數人感到現實中出現的某種情況與他們的利益、期望、價值和規范有相當嚴重的矛盾和沖突,進而通過團體或組織活動要求有關社會公共組織和政府採取行動加以解決,並被後者列入政策議程的社會問題或公共問題。
公共政策問題的基本內涵
公共政策問題的基本內涵,應主要包括如下五個方面:
1.客觀的事實或問題情境:政策問題來源於一些可以觀察到的,能夠表述出來的客觀事實和問題情境。
2.問題的察覺:客觀的事實或情境已為社會大多數人或統治集團及其少數權威統治者所察覺,從各自的角度感覺到了問題的存在。
3.現實與利益期望等的沖突性:嚴重的沖突使人們感到有強烈的需求或者是一種受到剝奪的感覺,有必要採取行動改變這種狀況。
4.團體與組織活動:人們只有採取一定的團體或組織行動才有可能影響有關公共組織和政府。
5.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的必要政策行動:由有關政府組織或社會公共組織依法採取相應的政策行動來加以解決。

㈩ 公共政策問題是如何形成的

一、公共政策問題的形成因素
1 、從國內和國際的視角看
國內的原因有自然災害(如特大水災、強烈地震、嚴重旱情等)、非預期的人文事件(如抗議、暴動、軍事政變、暗殺、劫機等)、社會的變遷(現代化進程中常常出現的科技變遷、資源分配不均、生態變化、社會解體、價值失序等都會引發諸多社會問題)等;國外的原因有戰爭或軍事行動的爆發(如中東戰爭、海灣戰爭以及北約對南斯拉夫的戰爭等,都引發諸多國際問題)、武器的革新與發展(易於引發戰略武器的控制、裁軍、軍備競賽升溫等)、國際關系以及國際間聯盟形態的變更(易於影響外交政策的制定)等。
2 、從客觀和主觀的視角看
能影響公共政策問題的客觀因素主要有:自然災害;社會變革;體制轉型,例如我國經濟體制的變革致使我國諸多社會領域都程度不等地存在與新體制不相適應的問題。在客觀條件一定的情況下,主觀因素的變化(如價值觀的更新、人們期望目標的改變等)也會引發許多新的公共政策問題。當然價值觀的進步和人們預期目標的降低,也可能帶來以往認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被淡化。
二、由誰提出公共政策問題 社會或公共問題通常由哪些社會主體提出並有可能進入相應的政策議程呢?這就是政策訴求問題。所謂政策訴求,就是作為公共政策的直接主體的公共權力機關以外的社會行為主體提出的要求政府對某一社會問題採取行動或不採取行動以及採取何種行動的主張。政策訴求也被稱作政策要求、政策倡議或政策主張。
通常,公共政策問題的提出主體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政治領袖
政治領袖通常是指通過法定的途徑占據國家或各種政黨或政治組織最高層權力地位的政治領導人物。在現代民主國家,他們大多要經選舉產生,或經過最高領導人物或機關的任命。無論在何種體制下,政治領袖總是影響公共政策問題認定的一個極為重要的主體,在專制政體下自不待言,在民主政體下同樣如此。
2 、政黨組織和利益集團
政黨是近現代社會中最重要的政治組織,它往往是超地區、超行業、超血緣聯系的社會群體的政治代表,其核心的目標就是爭取執政以解決公共政策問題,維護其所代表的階級或階層的利益,因而它必然是提出公共政策問題的重要主體。
利益集團往往以特定的行業或職業的代表為特徵,其核心目標並不在於上台執政,而在於千方百計地影響政府各機關制定和執行有利於自身的公共政策。為此,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利益集團也會經常向政府和有關公共組織提出公共政策問題。
3 、民意代表
在代議民主制下,公民通常只能通過參加選舉活動及其他有限的參政渠道向政府及有關公共組織提出自己的政策問題訴求。公民的很多問題必須通過自己推選出的政治代表,來提出和解決有關公共政策問題。

4 、大眾傳媒
就公共政策而言,許多政策問題的提出者都高度重視大眾傳媒的作用。可以說,大眾傳媒往往既是公共政策問題的中介,又可能是公共政策問題的直接提出者。
5 、各類政策研究組織
各類政策研究組織成為提出公共政策問題的一種重要主體。政策研究組織的類型很多,如官方型、半官方型、民間型以及大學型。他們雖然各有優勢和不足,但合在一起就可構成一個完整的政策研究體系。
6 、政府部門本身
政府也是公共政策問題的提出主體之一,甚至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提出主體。通常由政府本身提出的政策問題往往很容易進入政府的政策議程。在現代政府構成中,立法、行政、司法、軍隊等都會成為政策問題的提出者,其中行政部門及其官僚提出的政策問題往往最多,也最易於受到重視。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