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公共外交

公共外交

發布時間: 2020-11-27 05:59:53

公共外交的公共外交一般規律

在全球化時代,任何國家在實施公共外交時,都必須遵循一般的運作規律。
從內涵上來說,公共外交是一種公眾取向的雙向交流過程;
從目標上來說,公共外交具有知名度、美譽度和認同度的不同層次追求;
從戰略上來說,公共外交是一種目標細分的針對性極強的外交作業;
從組織上來說,公共外交是一種具有協同性的政治支援體系。
任何一個國家在開展公共外交的時候,都必須把握公共外交的內在規律,並與本國的外交實際結合起來,開創具有本國特點的公共外交。

❷ 公共外交與民間外交的區別

公共外交與民間外交的關系在當今國際關系中至關重要。它一方面加強了國家之間的信任和理解,另一方面樹立了國家形象,增強了國際吸引力,而這些都是"軟力量"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大力開展公共外交與民間外交是"軟力量"建設的重要途徑。
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又譯作「公眾外交」)包括了我們熟悉的「民間外交」,但比民間外交的內涵更為豐富。從民間外交到公共外交,是時代背景和國際環境變化的要求,也是國家跨文化傳播能力逐漸成熟的結果。
政府外交和公共外交共同構成國家的整體外交。政府外交是國家領導人之間的公務交往和對外代表國家主權的外交部(有些專門問題可能由政府有關部門和為某項事務進行談判的政府代表團等出面)與外國政府相應部門的交往,交往的內容極其廣泛,但都是在憲法和法律允許的職權范圍內代表國家進行的對外交往活動,都涉及雙邊或多邊利益。國家領袖的對外活動是代表國家的政府外交的最高形式。就外交成果的形式而言,外交部代表國家對外表態、交涉和談判,重大的外交成果可能是雙邊或多邊的條約、協定、公報等。
公共外交與政府外交的最大差異在於:其參與者不能代表國家處理外交事務,也正是因為如此,公共外交可以更為寬松、生動和靈活地採取多種形式在多種場合發出聲音,講述本國的「故事」。
公共外交的概念可以這樣概括:
公共外交和政府外交組成國家的整體外交。參與公共外交的各方從各種角度向外國公眾表達本國國情,說明本國政策,解釋外國對本國的不解之處,並同時在國際交流中了解對方的有關觀點。開展公共外交的目的是提升本國的形象,改善外國公眾對本國的態度,進而影響外國政府對本國的政策。公共外交的行為主體包括政府、民間組織、社會團體、社會精英和廣大公眾等多個層面。其中,政府是主導,民間組織、社會團體和社會精英是中堅,廣大公眾是基礎。
民間外交指的是一國公眾對他國公眾的國際交往活動,在中國也被稱為「人民外交」。中國一向非常重視政府外交與民間外交的結合,1949年新中國一成立,政府外交和民間外交就幾乎同時開始了運行。1957年,周恩來總理曾經對中國的整體外交有過界定,即「中國的外交是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間的三者結合起來的外交」,實質上,這其中就包含了對公共外交的高度概括。民間外交形式多樣,包括了友好城市的交流,文化團體的互訪等豐富多彩的內容。我國的民間外交在各歷史時期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在1972年中日建交之前,中日的民間外交對於中日新聞、貿易的往來,中日間政治信息的傳遞,以及為建交的准備等諸多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隨著中國在世界舞台重要性的提高,中國的民間外交也正處於更加彭勃的發展態勢,並且還增加了許多嶄新的內容。
「本國政府和本國公眾之間的溝通和相互影響 」,一般並不包括在公共外交的范疇之內,但是卻與公共外交整體密切相關。對於一國政府而言,處理與本國公眾之間的關系就好像是政府在國內的公共關系活動,國內公眾是政府進行國家管理的相關公眾,政府和本國公眾關於國情和政策經常性的溝通是擴大本國公共外交力量、提升公共外交質量必不可少的基礎和條件。公眾,尤其是有機會參與國際交往的民眾,只有充分了解國際形勢和本國的國情、外交政策,才能有效地參與到公共外交中來,並發揮積極的作用。在中國公共外交的發展中,政府與本國公眾的溝通十分密切。為推動政府與公眾之間的溝通,讓公眾更為全面地了解國家的外交政策,中國外交部設置了專門性公共外交部門,組織經常性的新聞發布會,建立了與主流媒體的定期交流機制,還舉辦「公眾開放日」活動與社會各界公眾面對面交流,並邀請現職和已經退職的外交官進行公共演說和在各種媒體上發表言論等等。而在公眾向政府的溝通方面,除了大學、研究所和其他智囊機構經常向政府提供形勢分析和建議外,大眾媒體表達的民意信息,包括廣大網民對國際形勢的評議等都對中國的外交決策、政策制定有參考價值。

新中國誕生60年來,隨著日益繁榮和強大,她已經從世界舞台的邊緣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在走向世界的偉大進程中,我國的外交事業的輝煌成果和高水平的隊伍也足令國人自豪。

中國外交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政府外交與民間外交的相輔相成。新中國一成立,政府外交和民間外交幾乎同時開始了運行。在1957年,周恩來總理曾經對中國的整體外交有過界定,即「中國的外交是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間的三者結合起來的外交」。我國的民間外交在各歷史時期都發揮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並繼續發揮著其特殊的貢獻。

在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的進展,國家之間的交往中參與主體和參與方式的多元化是一大趨勢,有大量的新形式的國際交往,豐富了、也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政府外交和民間外交內涵。如全球經濟論壇、博鰲論壇是多邊的,既有官方又有民間各界別人物參加;也常有一方的官方或民間代表在一次出訪行程中,既和對方官方接觸又和對方民間組織或者個人接觸。

在此背景下,提出開展好公共外交是新形勢下完善外交布局的客觀要求。進一步加強公共外交的目的,是增進國外公眾對我國基本國情、價值觀念、發展道路、內外政策的了解和認識。

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又譯作公眾外交)的行為主體包括政府、社會精英和普通公眾三個方面,其中政府是主導,社會精英是中堅,普通公眾是基礎。它和政府外交組成國家的整體外交。參與公共外交的各方從各種角度表達本國國情和了解對方的有關觀點。通過公共外交,可以更直接、更廣泛地面對外國公眾,從而能更有效地增強本國的文化吸引力和政治影響力,改善國際輿論環境,維護國家的利益,表達本國的真實形象。

今天,中國民眾與各國民眾也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現在每年有1200萬人出國(出境為4600萬人),到中國來的外國人有2400萬人,中國公民向「世界公民」的身份轉變,給了我們展開公共外交的廣泛可能性,增加了公民維護國家的正當利益和促進世界和諧的責任,中國有必要以公共外交增強自己的國際話語權。

要讓世界正確認識中國,不能指望於西方媒體某一天能基本公正客觀地報道中國,更不能指望於他們主動填補歷史遺留的意識形態鴻溝。把中國的真實情況,包括中國文化精神,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的內外政策等等介紹出去,首先在於發揮中國人自己的國際溝通能力。中國的公共外交正是增強這種能力的重要方式。

中國對外交流中力推「和諧」、「和善」、「祥和」。「和」是中國文化的表徵符號。推廣這樣一個理念,公共外交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之功效。

中國國民要進一步提升公共外交的自覺意識,它既是一種責任感,也是愛國情懷的表現。我們要有「內知國情,外知世界」的基本功,才能達到高水平的公共外交。對外交往中,我們不但要會說,還要會聽,還要會交流,在促進對方對我國國情、政策正確理解的同時,還能夠較直接地獲得對方的信息和思想,為我們提供可供參考的資源。

❸ 公共外交的概述

「公共外交和政府外交組成國家的整體外交。參與公共外交的國家應從各種角度向外國公眾表達本國國情,說明本國政策,解釋外國公眾對本國的不解之處,同時在國際交流中了解對方的有關觀點。開展公共外交的目的是提升本國的形象,改善外國公眾對本國的態度,進而影響外國政府對本國的政策。」可用下圖描述公共外交的范疇及其與政府外交的關系。狹義的或者古典的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是指一國政府與國外民眾的外交形式,它的活動手段包括文化交流項目、國際廣播和互聯網等,其主要表達形式是信息和語言。而在當今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公眾通過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手段能夠更廣泛地參與到公共外交活動中來,或者有更多的公眾行為具有公共外交效果。相比而言,趙啟正提出的中國版的公共外交定義更具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
各國對公共外交的定義歷來各有不同,如日本、美國等都有對其不同的定義。目前,美國出現的「新公共外交」的概念與趙啟正中國版的公共外交定義殊途同歸、不謀而合。

❹ 公共外交的原理簡介

對於公共外交的內涵,歐美各國未有太大分歧,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公共外交與國際關系理論的關系問題,即公共外交能否登上國際關系理論的「大雅之堂」。公共外交是以信息和語言為主導的外交決策行為,以國外民眾為對象,它強調外交實施國(主體)與國外民眾(受體)的「合作」關系,這與國際關系中沖突常有而合作不常有的「無政府狀態」前提是相矛盾的。
「公共外交」是一種面對外國公眾,以文化傳播為主要方式,說明本國國情和本國政策為主要內容的國際活動。它對政府的外交工作有相輔相成的支持性意義。進行公共外交的主體包括政府外交部門,但更多的是非政府組織,如民間團體、大學、研究機構、媒體、宗教組織以及國內外有影響的人士。他們可以藉助各自的領域和國際交往的舞台,面對外國的非政府組織、廣大公眾,甚至政府機構,從不同角度表達本國的國情和國際政策。公共外交比起我們熟悉的「民間外交」的內涵更豐富。

❺ 什麼是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

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的目的都是擴大政治影響力,提升中國國際文化影響.
用政治的方法回答就是:
①文化具有多樣性.只有加強公共外交,推動人文交流,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加強世界對中華文化的准確解讀,才能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減少世界對中國發展的誤讀.
②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動力.只有加強公共外交,推動人文交流,才能增進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取得外國公眾對我國發展的理解和支持.
③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是文化發展創新必然要經歷的過程.只有加強公共外交,推動人文交流,才能更好地學習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發展中華民族文化,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
想要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舞台上的發言權,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公正合理方向發展也需要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

❻ 公共外交是啥

近年來,「公共外交」這個詞比較熱,頻繁出現在各類媒體。黨的十八大報告史無前例地寫進了「扎實開展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此後不久,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於2012年底正式成立,而在此之前,廣東、上海、天津等不少地方的公共外交協會也已經成立。吉林大學、武漢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陸續開設公共外交課程,有的還設立了公共外交學院,開展相關的研究。
要回答這些問題還真不容易,因為公共外交本身也在發展,很難對其下一個精確的定義。籠統地講,公共外交是一國為了告知和影響外國公眾,通過文化、教育、體育、媒體等交流方式,與之建立的溝通和交流,以爭取其對本國的了解、理解和好感。在我國,把爭取國內公眾對國家外交政策的理解和支持,引導公眾客觀認識外部世界,也作為公共外交的重要內容。
綜觀世界各國開展公共外交的情況,我們可發現公共外交的如下特點:一、
政府主導。美國設有全國公共外交委員會,成員是總統提名,國會通過。委員會制定全國性公共外交戰略,國務院等部門實施。每年的公共外交預算超過10億美元。英國早在2002年即成立了跨部門的「公共外交戰略委員會」,負責制訂公共外交戰略。其它大國的做法都大體相似。因此,「公共外交」不能被理解為人人開展的對外交往,它是國家整體外交的一部分,政府的主導性非常明顯。
二、
各方參與。因為公共外交的對象不是外國政府,而是非政府的組織和個人,因此實施公共外交的主體不能僅僅靠政府,否則事倍功半。政府往往是動員、鼓勵和協調社會資源,圍繞公共外交總目標,開展各類對外交流與合作。有時甚至是暗中資助非政府和個人開展公共外交項目。
三、
四、
注重互動。這一點不同於傳統的外宣。我們不僅要以別人聽得懂的語言和表達方式講述我們的故事,更要傾聽他們的反饋、他們的關注和他們的建議,切忌說教。否則,我們花了很多錢製作的精美宣傳冊、宣傳片沒人看,送不出去。
簡言之,公共外交雖不同於傳統的政府間外交,但是國家整體外交的重要部分,政府主導是前提,各界參與保活力,外無定界,形無定式。一管之見,供批評。

❼ 如何理解公共外交的作用

公共外交是指一國政府通過文化交流、信息項目等形式,了解、獲悉情況和影響國外公眾,以提高本國國家形象和國際影響力,進而增進本國國家利益的外交方式。在傳統的認識中,公共外交被簡單地等同為宣傳和政策的創可貼,集中化的大眾傳媒是主要手段。非政府組織及其網路的興起標志著「新公共外交」的崛起。新公共外交強調雙向對話,將公眾視為意義的共同創造者與信息的共同傳遞者,是「巧實力」武庫中的重要工具。

❽ 公共外交是什麼

公共外交(public diplomacy)</B>是指一國政府對國外民眾的外交形式,它的活動手段包括文化交流項目、國際廣播和互聯網等,其主要表達形式是信息和語言。 公共外交的基本特徵一是行為對象是另一國的公眾。公共外交的對象應當針對外國的公眾輿論,通過影響外國的公眾輿論,進而影響外國政府的外交政策。 二是行為主體是一國政府。如果僅僅是民間的交流和社團之間的交往,不能看作是公共外交的內容。比如企業之間的貿易聯系,大學之間的友好往來,社會公眾的旅遊活動以及社會組織之間的聯誼活動等等,都只能是民間交流,不能算作是公共外交。也就是說,只有當一國政府出面組織或者幕後支持,按照政府的意志,向外國公眾輿論和非政府組織提供消息,組織交流,間接影響外國政府外交政策制定的活動,才能算是公共外交。 三是行為方式是間接的。開展公共外交,不是政府和政府之間的直接交往,而是通過非政府組織和公眾輿論間接進行。當然,信息的提供者可以是政府機構,也可以是民間組織,具體如何公布可根據實際情況需要。但是作用的著力點一定是外國的非政府組織和社會公眾輿論,通過他們影響他國政府的政策,進而實現自己的目的。公共外交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改變另一國政治生態的做法,通過塑造有利於自己的政治生態,促進有利於自己的政策產出。 四是行為目的最終是維護和實現本國的國家利益。所有外交活動的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國家利益的實現。公共外交作為外交形式中的一種,當然也是以國家利益為最終目的。只不過它是通過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進而促進國家利益的實現。

❾ 公共外交:中國准備好了么

英國《金融時報》特約撰稿人 王之緲如果在幾十年前談到「外交」,人們想到的恐怕不是首腦會議就是秘密協定。在傳統意義上,外交屬於典型遠離平民的政治活動。隨著時代的發展變換,如今外交場合已經不僅是政治家的舞台。峰會場外民眾的抗議幾乎和場內的討論一樣受到關注。眾多的非政府組織、商業機構等民間力量也在對政府間的交往施加越來越多的影響。從2003年的「非典」到2008年的奧運火炬傳遞、「3·14」事件、「毒奶粉」風波,近年來中國形象在國際上多次遭遇危機。一系列外交摩擦中,非政府領域沖突往往先於政府間分歧爆發。國際社會的反應和輿論對政府的行為構成了巨大壓力,給中國外交帶來了一個接一個的難題。意識到這個問題,中國政府也迫切希望改善國際形象。「公共外交」 在這一背景下被中國的領導人寄予厚望。相對傳統的政府間外交而言,公共外交強調以公眾為對象,實施主體雖然也包括政府部門,但更多的是非政府組織,一般包括民間團體、大學、研究機構、媒體、宗教組織以及國內外有影響的人士。在公共外交方面,中國不惜巨資。2009年初,中國政府確定一項旨在重塑中國國際形象的戰略公關計劃,預算資金高達450億元。對於中國的官方和半官方涉外機構而言,「公共外交」無疑是一塊巨大的蛋糕。2009年「兩會」上,30名政協委員即聯署建議設立「公共外交委員會」,呼籲加大投入,建立一個統籌各方力量、推進公共外交的平台。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陳昊蘇強調,政協由社會各界有影響力的代表人士組成,具有「亦官亦民」的特點,擁有豐富的社會資源和人力資源,在開展公共外交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對於政協、對外友好協會這樣長期比較邊緣化的機構來說,如果能將公共外交唱成一出統領全國的大戲,並且由自己領銜,無疑是提升自身地位的大好機遇。「公共外交」是它們在國內政治格局中拓展自身空間的良好契機。而在外交不斷多元化的今天,經濟、文化領域的交流越來越重要,外交部的主管領域也在不斷被蠶食。雖然外交部早在2004年就設立了隸屬於新聞司的專門的「公共外交處」,但每年的經費只有100萬元左右,且主要面向國內公眾,更多面向國外公眾的公共外交的主體行為被其它各類不同的機構主導,根本無法被納入其工作范圍。如果在不久的將來,公共外交真的成為國家級戰略,外交部自然也希望借「外交」二字奪回更多的空間和主導權。前不久的外交部
新年招待會上,部長楊潔篪在談及今年的中國外交時特別突出了上海世博會。他表示,2010年中國將扎實推進公共外交,外交部要「努力做好上海世博會等國際盛會的相關涉外工作,使之成為開展公共外交的突出亮點」。如此暴露各部門有關公共外交這一「形象工程」的權力角逐,似乎不利於公共外交自身的形象。但實際上,每當中央政府的某種政策傾向形成,各部門爭取獲得更多的資源、更大的管轄范圍是正常的現象,值得擔憂的是,除了預算到位、機構設立,中國是否真正清楚,下一步,關於公共外交,究竟要做什麼?怎樣做?在各部門關於公共外交的政策建議當中,除了強調經費支持和隊伍整合,更加切實的實施方案卻十分少見,突破性的思路更是難以尋覓。縱觀中國真正付諸實踐的公共外交措施,恐怕還存在著兩大脫節。第一是目的與傳播手段的脫節。2009年初被熱炒的450億最終流向何方我們難以得到清晰的報告,但據當時香港《南華早報》報道,中央電視台、新華社和《人民日報》都將獲得巨資。不到一年,我們也確實看到了央視阿拉伯語、俄語頻道開播,新華網更是已經擁有了七種不同語言的版本。然而,一位在新華網西班牙語頻道工作的朋友告訴我,他們每天的點擊量都少得可憐,而排在榜首的全是美女圖片一類的東西。有錢打造一個外語網站容易,而要打造全世界受眾對它的信任卻十分艱難。各國的公共外交的確都要靠政府主導,而政府投了錢就希望趕快告訴人家那些自己最希望別人相信的東西也可以理解,但如果中國的公共外交仍然走不出傳統「外宣」那樣強烈的政治和意識形態色彩,恐怕那些已經被世界貼上了「官方」標簽的報道在還沒有被閱讀之前就已經喪失了力量。而在對曾經的華夷秩序印象深刻的周邊地區,過多政府主導色彩過強的推廣中國文化恐怕更容易使「中國威脅論」獲得市場。而在標尺的另一端,若論民間和個體的交流,中國現在每年出境人數已經達到4600萬人次,而到中國的外國人有2400萬,不可謂不多。在世界上越來越多的角落,中國人,和他們所帶去的語言、食物等等蘊含著中國文化的符號,都占據了人們的視野。然而,從愛吃中國菜、會用筷子、喜歡李小龍張藝謀的電影到真正可以包容中國式的核心價值觀,卻仍有著巨大的鴻溝。美國公共外交的成功絕不僅僅在於好萊塢麥當勞星巴克席捲全球,更重要的是,「夢工廠」的大片中巧妙地包含了兩個等式:「自由+民主=美國精神」;「美國精神=普世價值」。當然,中國本不該期待公共外交使得中國模式成為「普世價值」,但至少可以
是全世界不同生活方式中的一種。而要向著這個目標真正提升中國公共外交的水平,政府不是要製造更多「喉舌」,而是要在對交流的引導中更多地扮演「看不見的手」,用受眾能接受的方式,說受眾能聽懂的話。此番奧巴馬訪華,先是開通中文博客、注冊「開心網」,後是與中國博主見面,表現出與中國社會各階層深入接觸的強烈願望。相比之下,奧巴馬與中國青年對話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是否該有所反思?提問的復旦青年和中國政府的官員,恐怕並非不理解怎樣說話對方才能聽得懂聽得進去,但中國政府卻總是害怕如果不對輿論加以控制就會喪失立場。公共外交的前提就是相信自身的核心價值至少可以被包容,如果自己首先不能擺脫對外界帶有敵意的冷戰思維,相互的敵意也就會最終被建構。在中國,這樣的「零和式思維」不僅僅存在於某些官員的頭腦中,更在民眾的民族主義思潮中蔓延,這便構成了公共外交的第二大脫節,即政府和民眾的脫節。打開中國百姓真正說實話的私人博客,對公共外交的評論大多蘊含著這樣的思路:以前外國人瞧不起我們,是因為中國窮;現在中國要強大了,總有一天他們不敢再小看我們,何必花這么多錢在乎他們現在怎麼說?中國文化一向以崇尚多元和諧自居,但在核心價值觀尚處於缺失狀態的中國當今社會,如果中國人自身對這樣的價值都沒有認同,還怎麼可能向世界輸出這樣的元素?公共外交這一概念的前提即對公眾力量的重視。之所以公眾要成為被重視的對象,就是因為政府已經無法控制兩國交往的一切,而這背後更根本的邏輯是,無論在內政還是外交領域,成熟而有力量的公民社會對政府的強大制約。相比之下,當中國試圖說服這樣的公民社會接受自己時,卻常常發現在中國社會中根本找不到與之對應的、脫離政府主導、代表民間力量的社會元素。類似對外友協這樣有「人民團體」之名的組織,實際上具有極強的官方背景,現任會長陳昊蘇即中國第二任外長陳毅之子,其普通工作人員都是通過選拔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職員的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的。對一般中國百姓而言,分不清這樣的人民團體與政府機構有何差異恐怕十分正常。於是,官方或「准官方」的「外宣」不能被國際社會真正接受便不難理解。奧巴馬前不久訪華期間,選擇《南方周末》進行獨家專訪,而不是央視、新華社等官方色彩較濃的媒體,但專訪最終見報的內容卻令人失望。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大國的總統和中國一家頗具影響力的媒體就這樣的問題進行友好的交流,不正是擴展公共外交、增進理解的好機會么?而
如果中國政府總是對真正的民間力量抱著如此不信任的態度,普通的、作為一個個單獨個體而存在的中國公民無法承擔起對外交往的社會責任也就是必然。中國政府在很多意義上是強大的,但公共外交這件事情,卻無法在忽視民眾認同的基礎上完成。

❿ 如何看當前中國的公共外交

當前,我國公共外交的總體現狀是:公共外交開展得有聲有色,影響逐步擴大,但資源整合程度較低,缺乏戰略規劃和統籌協調(沒有公共外交戰略與協調機制,公共外交還沒有完全嵌入政策決策過程並貫穿始終,這和中國對外戰略思維中對硬、軟實力不均衡的傳統也有一定關系)。公共外交體制較散亂,缺乏整體協調配合,制度化安排不完善。公共外交模式略顯保守,官方色彩過於濃厚,社會組織作用缺失。公共外交中,民間角色越位,而政府又不完全到位。公共外交的意識與能力不足,跨文化溝通能力有待提高。關於公共外交的理論研究熱烈,但理論構建和創新滯後於實踐。
從歷史起點看,公共外交在我國還是一個新概念,公共外交工作尚處在起步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一直不斷地在進行公共外交(周恩來總理倡導的人民外交就含有諸多公共外交的內容)的嘗試,但從外交學角度看,截至目前,無論是外交界還是學術界,都還沒有關於公共外交思想體系的系統表述,有關專著罕見。從推動構建中國特色公共外交理論體系看,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民間智庫「察哈爾學會」(2009年10月)、北京外國語大學公共外交研究中心(2010年)、清華大學中國戰略與公共外交中心(2011年)、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2013年5月)等機構相繼成立,在這方面努力探索,值得肯定。
我國的公共外交屬於典型的防禦性公共外交(有研究者稱之為「被動式」公共外交),其主要目的是消除海外民眾對中國的錯誤認知,塑造海外形象,打造海外發展環境。我們基本上是對形象危機被動作出反應,主動引導和設置議程的能力不強,話語權缺失。決策層決定提升公共外交地位的直接動因在於,我國的發展面臨重大機遇,但也面對國際環境特別是輿論環境的嚴峻挑戰,中國的海外形象並沒有隨著國力提升而發生重大積極深刻的變化。因此,公共外交的第一個目標是,消除國外民眾和輿論對中國的誤解。第二個目標是預防性形象構建,通過培植中國形象來營造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向世界傳遞「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哲學理念及「和諧中國」、「和諧世界」的價值觀。
在國家層面抓緊研究頂層設計,考慮出台近期、中期和遠期的公共外交戰略,這包括但不限於國際傳播戰略、文化教育交流戰略、公共外交執行落實方案等。在總體設計中,搭建應有的平台,提供合適的理念、機制、人力智力財力支撐。借鑒吸收各國公共外交好的經驗做法,結合我國國情和發展戰略,研究釐清我們搞公共外交的價值取向、目標方位和實現路徑,深入研究比較各種公共外交理論。
整合體制,對公共外交做出制度性安排。目前公共外交各方都在搞,外交系統在做,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一些地方政協在做,文化教育等部門都在做。具體來說,和公共外交有關的部門有:在國際傳播方面,中央主要平面電子電視網路媒體,特別是國際廣播電台和中國外文局;在文化領域,文化部外聯局主管對外文化交流;在語言教育領域,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在推廣。此外,人大、中聯部、共青團、友協等多家單位都提出和從事公共外交活動。雖然有一個涵蓋14個部門的公共外交部際協調機制存在,但沒有哪個部門有足夠的權威和能力把這項工作統起來。現實的局面是:各部門基本上按照主管條塊運作,各說各的,各干各的,各顯神通。盡管中間有不少交叉和重疊,也有某些協作與溝通,但缺乏權威機構和有效機制統籌規劃,協調指導,沒有形成清晰戰略和分工協作、優勢互補的大格局。因此,國家應加大資源整合與投入,強化機制建設,加強統籌協調力度,推進做實相關公共外交平台。最佳的選擇方案是,成立國家層面有授權、能統籌的公共外交委員會,整合孔子學院等語言教育資源、文化部外聯局等文化項目資源、商務部對外援助資源、外交部公共外交資源和相關媒體資源,切實發揮公共外交機制化作用。
讓社會團體和中介組織在公共外交中扮演應有的角色。和西方國家公共外交運作往往會選擇新聞媒體、非政府組織活動等方式不同的是,我國通常會由國家或政府出面和其他國家舉辦大型文化活動,如文化年、旅遊年等,社會組織、公民團體參與的廣度和深度遠遠不夠,公共外交的支援體系建設不足。今後,要想辦法加強和改進這方面的工作。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成立後,應在外交部指導下,更多地承擔起開展公共外交項目的任務。
加強對國民公共外交意識與能力的培訓。公共外交的主要對象是外國公眾,特別是智庫、專家學者和媒體精英。由於我國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政治話語體系,加上傳播理念和方式上的差異,還有語言上存在的天然隔閡,國際媒體和受眾往往很難聽懂、讀懂中國。在全媒體、自媒體語境下,加強對社會各界公共外交的教育培訓迫在眉睫。公共外交開展成效如何,直接關系國家形象,關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傳播,關系國家利益。一句話,關系中國夢是否能夠全面如期實現。在我國國情中,公共外交對內,更增加了開展工作的難度和復雜性。但做好了,無論是對外交工作,抑或意識形態和維穩工作來說,都是利好。要採取多種手段,綜合運用多種資源,充分教育、引導全社會特別是政府有關部門、中資公司、專家學者、輿論智庫和意見領袖,加強系統培訓,提升公共外交的意識和能力,讓公共外交理念深入傳播到社會各個角落。
把公共外交擺進我國外交戰略中去謀劃。長期以來,我國形成了「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舞台」的外交戰略布局。我們現在外交工作的指導方針仍然還是:堅持韜光養晦,積極有所作為。這個外交方針和戰略布局是有效的、管用的,很好地助推了我國利用戰略機遇期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的良好局面。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面對新的復雜的外部環境,是時候認真考慮如何豐富與完善這個戰略布局、打造「升級版」外交戰略或國際戰略了。筆者以為,至少要把「公共外交是重要補充」這一條擺進去。
充分發揮網路公共外交的陣地作用。網路公共外交是一國政府把過去通過傳統媒體開展的政府外交、政府對外傳播變成通過新媒體的有組織的個人對個人的網路公共外交(其中,有無政府政策指導和資金支持,是判斷是否構成網路公共外交的標志)。相對於提升國際傳播力、開展教育文化交流項目和提供對外援助而言,網路公共外交是投入成本較低、見效較快的一種方式。鑒於我國的國情和公共外交現狀,特別是對公共外交人力、財力及相關資源投入不足等狀況,主管部門應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和企業,本著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審慎原則,制定網路公共外交戰略,並在規范管理基礎上統籌經營好若干個重點網路,重視創新,打造品牌,提高網路公共外交的全民性,爭奪話語權,積極開展中國特色的網路公共外交。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