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衛生信息

衛生信息

發布時間: 2020-11-26 15:24:09

⑴ 我國目前主要有哪些衛生信息標准

衛生部部長陳竺最近撰文提出了全民健康十二年的「三步走」規劃,即到2010年,初步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框架,使我國進入實施全民基本衛生保健的國家行列;到2015年,使我國醫療衛生服務和保健水平進入發展中國家的前列;到2020年,保持我國在發展中國家前列的地位,東部地區的城鄉和中西部的部分城鄉接近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我們認為這是符合國情的選擇,不過針對醫改核心問題,我們建議分兩步六年進行:
第一步(2008~2010年):定預算、搭框架
第一步可以先制定《衛生法》,確定政府投入比例和各級政府分擔比例;加快目前的復合型醫療保險體系建設,增加政府投入,在2008年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覆蓋所有農村
(1)制定《衛生法》,確定政府投入比例和各級政府分擔比例。教育有立法,也在文件中確定了政府預算等投入佔GDP的比重。衛生牽涉到每一個人,投入應該更多,可明確從現在的政府預算衛生支出佔GDP的0.85%分步提高到5%。
(2)加快目前的復合型醫療保險體系建設,增加政府投入,在2008年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本覆蓋所有農村。到2010年底,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體系覆蓋所有城市居民(而非現在預計的到此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面推開」)。目前新農合重點應該從覆蓋面擴大轉到提高政府支付比例和報銷比例上,否則,農民,特別是貧困農戶因無力自付而使參與新農合的積極性會大幅下降,這幾年初步建立起的新農合制度面臨風險。同樣地,對城市社區也應更多補貼需方,不能讓初步建立起的社區醫療機構和設備空置,只要有病人,少補點供方都是可以的。這些改革可以通過國債、中央政府轉移支付和地方政府配套辦法解決,劃定最低線,條件好的地方可以多補,差的地方由補貼達到基本線。
(2)公共衛生體系核定人員編制、項目,實現全額財政撥款,充分利用中央和各省級轉移支付,實現部分項目免費制,如生產、部分慢性病、重大疾病和傳染病。
(3)在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下設立專門醫療機構管理委員會,管理區域內公立醫院,公立醫院的領導和財務都由該委員會確定,並對人大常委會負責。各級衛生行政機構轉變職能,強化監督責任,非營利醫療機構的財政撥款等不再通過衛生行政機構或投資方,並建立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聽證制度。
(4)改革稅制,提高直接稅佔地方財政的比例,減少間接稅所佔比例。即減少地方政府對大量醫葯企業流轉稅的依賴,而引導他們關注企業利潤,進而從根本上整合目前數量超常但效益不高、創新不足的醫葯企業。
(5)基本葯物制度、非營利性醫院的考核制度、醫保支付和約束機制的調整等在這一階段也應逐步建立或深化。
(6)減少政府直接的定價和采購,改革目前基本葯定點生產和醫療器械統一采購制度。2007年,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定點生產「城市社區、農村基本用葯」的企業,衛生主管部門回收醫療器械采購權。不過這一制度未必會有好的效果,原因一方面是政府定價下,即便企業因為有優惠而願意生產,但統一配送成本也非常高,必將致使很多地方沒有這些基本葯品,於是其他葯品價格可能進一步上漲,而如果定價過低,則這些基本葯就會越來越少地被生產;另一方面,政府很難統一成本標准、認定生產廠家,市場公平可能被打破。另外,衛生行政部門收回醫療器械采購權看似應對市場高回扣和無序狀態,其實很可能加劇公立醫院的任意采購(因為基本還是由它們上報采購申請的)、醫葯采購成本增加、將現實利益更多地向行業管理的衛生部門轉移,進而職責更加不清,管辦難以分離。而這些都會加重醫改的體制障礙。
其實,基本葯物的生產完全可以鼓勵已具有生產批准文號的企業競爭,不定點生產。同時可逐步提高醫療保險對基本葯物費用的給付比例。而醫療器械的行業監督除了集中采購外,更重要的是合理配置區域衛生資源和公立醫院財務制度改革。不能讓上述這些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再任意干預企業和市場行為,否則就是良好的願望也很可能帶來更大更復雜的問題。政府負責采購決策和監管;委託企事業機構執行。政府官員不得參與執行,以防以權謀私。
第二步(2011~2013年):開放市場、完善法律
(1)在政府繼續加強復合型醫療保險體系資金投入的同時,大力鼓勵社會各類保險機構的參與,爭取讓衛生總費用中政府、社會與個人的分擔比例達到25%、35%和40%(目前為18%、30%和52%)。特別是大力提高對城鎮非就業居民和中西部農村居民保障中的政府出資比例。
(2)改革公費醫療制度,適當降低政府對需求者的出資比例,增大個人出資。改變目前政府衛生預算中1/4用於公費醫療,使其出現部分過度消費的局面。減少的出資用於上述部分。
(3)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組成專門人士按區域整合制定衛生資源規劃,並初步指定現有公立醫院留存的比例,如70%留存並成為非營利性醫院,15%轉為社區衛生機構,15%許可社會資本兼並整合。並以法律和條例等方式確認各級、各地政府對這部分非營利醫院的最低財政投入,並保證逐年增長。
(4)對非營利醫療機構實行預付制和總額控制,在各級人大專門醫療機構管理委員會主導下科學核定醫院收支規模,而非僅僅是政府主管下的收支兩條線。對收支規模過大的三級醫院要在年初減縮其業務收支規模的預算收支核定數;對於收支規模過小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服務站要在年初擴大其業務收支規模的預算收支核定數;對於二級醫院要按照惠民醫院模式改造,接受改造的二級醫院可以核定較大的業務支出數和較小的業務收入數,核定的收支差額由政府預算補助。
如果實際業務收入大於核定業務收入,超收部分上繳國庫;如果實際業務收入小於核定業務收入,政府沒有補助的責任;如果在實際業務收入等於或少於核定業務收入的情況下,實際業務支出小於核定業務支出,經過收支掛鉤檢查合理,減支部分留醫院使用無需上繳。
(5)實現主要公共衛生項目的免費制。
關節點:「魔鬼在細節中」
以法律形式確定一定時期內各級政府應該承擔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保健支出比例,防止實施過程中的軟化。如果只是多部門出台文件,而文件又是不同利益部門不同的想法,最後出來的文件可能「削足適履」
目前進行的工作和上述我們的建議中,有下面一些關節點必須注意:
1.目前仍有約4億城鄉居民沒有納入醫保體系,在堅持目前擴大覆蓋面的同時,必須加快政府投入,減少個人負擔比例,否則初步建立起的城鄉醫保制度面臨危機。
2.前幾年雖然在新農合和社區衛生建設方面取得一些成績,但對衛生資源的「擠動」效應有限,應著力分步進行體制改革,不可遲疑。
3.通過改革部門預算制定體制推動政企分離和管辦分離。把公立醫院的人事和財務權從衛生行政機構分離出,全國已經作了些探索,不通過衛生行政機構任命公立醫院領導和不通過其取得財政撥款是根本解決方式,目前應深化部門預算體制,把這部分資金從衛生行政部門預算分離出來。目前管辦分離的一些試點中,醫院管理公司和衛生部門實際上是兩張桌子、一班人馬,此做法的有效性值得討論。
4.對於計劃免疫、婦幼保健、衛生監督、健康教育等常規性項目可按服務對象數量來編制預算;對於傳染病等突發性項目可建立專項准備基金予以支持,如醫療救助基金和公共衛生風險防範准備金。從「養人辦事」向「辦事養人」轉變,降低提供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的成本,最大程度提高資金效率。
5.以法律形式確定一定時期內各級政府應該承擔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保健支出比例,防止實施過程中的軟化。據悉「兩會」代表曾多次建言,應盡快通過人大程序確定。如果只是多部門出台文件,而文件又是不同利益部門不同的想法,部門協調政策帶有妥協性,最後出來的文件可能「削足適履」。
1997年和2000年中央的幾個相關文件和十六屆七中全會及十七大精神是立衛生法大法的基礎,包括醫療怎麼服務、是什麼體制、醫院是什麼樣的架構、架構之間各是怎樣的關系、互相之間屬何種性質的競爭,以及轉診體系是怎樣。還包括如何籌資、基本醫療保險與商業保險誰來辦、有何規定、各個部門有怎樣的權益與責任等,特別是各級政府間職責和籌資負擔比例,都急需以法律形式落實下來。
6.急需對公共財政體制和省以下財政體制深化改革。各省籌資衛生資金的結果很不均衡,這與目前稅制有關,間接稅為主體的稅制不與居民收入多少相關,而與居民消費水平密切相關,籌資能力受各地消費檔次和數量直接影響。其造成的結果是,雖然貧窮家庭在衛生支出絕對數上不及富裕家庭,但在所在家庭收入比例上卻遠高於富裕家庭。從這個角度看,地方稅制必須從間接稅為主逐步轉向直接稅為主。另一方面,1994年分稅制改革後,省以下財政體制基本還延續著以往的包干制,且任務數直接受上級政府影響,這不但造成經濟上的中央地方矛盾,往往也因責權不一而不願承擔自己的公共產品提供職能,一些地方甚至出現GDP和財政收入高漲,而某方面公共產品人均增數下降的狀態。
7.適當提高醫療價格有必然性,但其前提應該是針對扭曲體制性改革基本完成和國家事業單位改革基本完成,否則要麼如一些地方試點的那樣難以落實,要麼最終無法達到解決看病難與貴的目標。
8.醫療衛生行業有較強專業性,發達國家經驗顯示,就是政府監督強有力,控制費用快速增長也不容易。各種形式的醫療衛生行業協會應該起到更好的平衡和自律作用,僅從醫改方案爭論來看,行業協會的作用發揮得還很有限。
醫改能否成為新經濟增長方式突破口?
2008年,在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環境下,雖然改革阻力仍存,但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必須深化,它也能成為新時期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公共產品提供增強的一個推動力和突破口
當前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有利和不利的方面都存在,利的方面在於財政等資金相對充足、醫療改革形成一定共識、領導認識冷靜而充分;不利的方面在於各部門、各階層存在利益固化和分化趨勢、社會表達機制尚不通暢、非理性的聲音時常過分渲染、對如何保持政策延續性和協調能力還有不足等。
人們良好的願望自然是政府補貼得越多越好,可是一則短期補貼增長速度很難大幅提高,二則補貼不是免費午餐,必然有成本付出,必然有財政出處,最終仍是百姓之財。所以,補需方時不僅要注意衛生費用分配,更要從根本上盡快轉變中國經濟增長方式和分配格局,扭轉目前壓低勞動力、資本和資源價格成本而換來高利潤,進而更多依賴出口和投資增長的不良方式。使國民收入分配中流向百姓的份額增大,這同時也可以改變過分依賴政府資金的投資體制,促進產業升級,為政府將更多財政資金投向衛生等公共產品鋪平體制道路。這也根本上符合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戰略。
本質上看,我國長期的醫療衛生供給不足也跟上述經濟發展方式緊密相連,不但財政支出偏向工業投資,比如我們很多的國債項目也將大量資金偏向滯後的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這是現實的選擇,成績也不小,但一方面這些領域長期有明確效益,可以採取市場化或社會化運作完成,另一方面導致對衛生、教育等社會公共事業投入嚴重不足。其實健康、教育是一個國家利潤最高的領域,能大大推動一國內需提高和社會發展,而人民獲得健康保健和受教育的權利也是政府的基本責任。
醫改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很難找到理想的模式,必然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換種角度看,醫改實際上也是中國政府行政體制和建設公共財政體制改革,以及建立一個完整社會政策體系的一部分。目前的首要問題:一是政府通過法律明確承擔的公共責任,二是政府支持和制定「市場機能擴張性政策」,三是盡力避免部門利益,增加協調和透明機制。目前,醫改方向和基本路徑已定或延續而動,更需要關注的一是方案能否再思考再論證,增加更多理性而深入的意見,二是2008年「兩會」後政府各部門的具體政策走向,有時細節決定成敗。

⑵ 衛生信息管理專業,就業方向是什麼

1、衛生信息管理專業,就業方向:畢業後可在各級各類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行政部門、婦幼保健所、醫學科技信息中心等單位從事病案管理、醫葯衛生信息的採集與管理、各衛生單位內信息系統的維護與管理、醫學科技信息服務等工作。
2、衛生信息管理專業教育是為適應我國醫葯衛生事業建設發展需要而確立的一種培養高層次衛生信息管理人才的新模式。實行「學科交叉,知識融合,突出特色,面向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為了更好地培養具有醫葯科學基礎知識、管理學和信息管理理論與方法以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通過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創新精神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公共衛生學院特製定本教學管理規定。
3、國家衛生信息化「十二五規劃」報告中指出,衛生信息化發展中存在著缺乏頂層設計和信息標准,信息孤島和信息瓶頸問題突出;醫療服務機構之間總體協同效果差,信息系統之間缺乏信息共享和業務協作機制,衛生機構從2009年以來採用的分散式系統建設模式,即獨立建設系統通常都存在著投資分散而導致的系統質量差、多點維護成本高、建設周期長以及信息准確、安全性能低等一系列問題。構建惠及百姓、服務應用、資源共享、實用互聯的衛生信息管理平台迫在眉睫。
4、衛生信息管理專業的畢業生綜合素質強,能夠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協助衛生管理部門對本單位進行科學管理,就業方向廣泛。

⑶ 衛生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主要內容

信息資源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信息資源的開發、管理和利用水平暨信息化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綜合管理能力的重要標志。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健康需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樣化;隨著科學技術發展,醫療衛生服務手段越來越先進、越來越可供選擇。可以說,衛生工作越來越復雜,它既與神秘的生命科學技術密切相關,也與經濟、政治、倫理等復雜社會因素密切相關。加強衛生工作,加快衛生改革發展,涉及人們的生老病死,關系千家萬戶的利益,倍受人們關注和社會重視。當前,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正在改變著世界、改變著生活,也為衛生部門向全社會提供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在衛生領域,信息化是技術,更是手段,衛生信息化建設在衛生改革發展中尤為重要。衛生信息化建設包括醫衛生信息、醫療保障信息、品監測信息等多個信息系統,涉及衛生改革發展的方方面面。醫改方案把衛生信息化建設作為深化醫衛生體制改革的八大支撐之一,強調以推進公共衛生、醫療、醫保、品、財務監管信息化建設為著力點,整合資源,加強信息標准化和公共服務信息建設,逐步建立統一高效、資源整合、互聯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開、使用便捷的醫衛生信息系統,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為方便患者就醫,提高醫療衛生的工作效率,減少資源浪費以及提高決策和管理水平服務。
尹力指出,近年來,我國衛生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公共衛生信息系統和醫療服務信息系統得到廣泛應用,農村和城市社區衛生信息化方興未艾。許多地方在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一些省份在健康檔案、電子病歷、醫療信息綜合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各地廣泛開展了信息化建設工作,目前90%以上的縣及縣以上建立了財務收費、品器材、醫療管理等內容的管理信息系統,30%以上的建立了以病人為中心、以電子病歷為基礎的一體化管理信息系統,優化了資源配置,增進了工作效率,方便了患者就醫,提高了管理水平。
尹力要求,要針對衛生信息化建設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缺乏統一規劃,地區之間、業務系統之間、醫療之間信息化建設不平衡,浪費大量資源,醫療、醫、醫保之間信息不能有效統一、缺乏有效整合等問題,圍繞衛生信息化建設思路,電子健康檔案標准、規范與應用,電子病歷標准、規范、與臨床路徑關系的研究,區域衛生信息建設思路,區域數據中心與信息共享等核心問題進行討論,共同探討和研究衛生信息化建設面臨的形勢任務,推動衛生信息化建設快速、有序、持續性地發展。

⑷ 衛生信息管理是做什麼的

1、衛生信息管理專業,就業方向:畢業後可在各級各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行政部門、婦幼保健所、醫學科技信息中心等單位從事病案管理、醫衛生信息的採集與管理、各衛生單位內信息系統的維護與管理、醫學科技信息服務等工作。
2、衛生信息管理專業教育是為適應我國醫衛生事業建設發展需要而確立的一種培養高層次衛生信息管理人才的新模式。實行「學科交叉,知識融合,突出特色,面向實踐」的人才培養模式。為了更好地培養具有醫科學基礎知識、管理學和信息管理理論與方法以及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通過畢業論文(設計)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創新精神和初步的科研能力,公共衛生學院特製定本教學管理規定。
3、國家衛生信息化「十二五規劃」報告中指出,衛生信息化發展中存在著缺乏頂層設計和信息標准,信息孤島和信息瓶頸問題突出;醫療服務之間總體協同效果差,信息系統之間缺乏信息共享和業務協作機制,衛生從2009年以來採用的分散式系統建設模式,即獨立建設系統通常都存在著分散而導致的系統質量差、多點維護成本高、建設周期長以及信息准確、安全性能低等一系列問題。構建惠及百姓、服務應用、資源共享、實用互聯的衛生信息管理迫在眉睫。
4、衛生信息管理專業的畢業生綜合素質強,能夠熟練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協助衛生管理部門對本單位進行科學管理,就業方向廣泛。

⑸ 談談我國衛生信息化面對的機遇與挑戰

隨著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無線通訊、網路技術的應用推廣,區域衛生信息平台建設已經從單純的完成軟硬體配置、建立信息中心、實現互聯互通、就診記錄和健康檔案共享等信息工程向雲端高度集成、大數據應用、與醫療衛生管理實踐日益緊密結合的方向發展。這些發展趨勢既是對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的挑戰,又為其向更高層次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對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的主要挑戰和機遇簡要歸納如下:
近年來,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對區域衛生信息平台建設提出了愈來愈高的要求,以至於在建的區域衛生信息平台如果沒有引入上述技術就已經顯得落伍,更不用說其真正的實用價值。然而,新信息技術的應用絕對不是簡單的技術層面問題,而是涉及管理理念、組織結構、業務流程、價值觀念等諸多方面,必須認真應對。
應用需求迫切
這雖然不屬於技術進步范疇,但卻是推動區域衛生信息化的根本動力。區域平台建設必須緊扣為醫療衛生改革和提高服務質量提供信息服務的主題,在平台搭建之初就要通盤考慮信息的應用問題。
1.新技術帶來新挑戰
公有雲與私有雲矛盾凸顯。在區域健康醫療雲中,醫院始終佔有重要位置。醫院私有雲建設實質上與區域衛生雲平台的公有雲存在包括財政物資及信息多種資源競爭。伴隨區域衛生公有雲平台的誕生,醫院私有雲的規模或必要性愈來愈受到質疑。這一對矛盾能否處理妥當,直接影響到區域衛生雲平台的發展。
遠程醫療監測及可穿戴設備。這些技術的採用同面臨數據採集與處理過程中,個體與群體、短期與長遠的矛盾。物聯網技術在醫療活動和健康維護實踐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遠程醫療監測及可穿戴健康維護設備方面。目前主要體現在對個體的某個時段或時點的測量分析,缺乏全面、連續、長期的統計分析,更少見對群體數據的宏觀分析處理。
數據採集、存儲與挖掘利用的矛盾。在有關區域衛生信息平台建設與發展的論文或介紹中,區域衛生信息中心每天採集多少萬(百萬、千萬、億…條)、已經存儲多少TB、PB甚至EB的文章司空見慣。但這些信息如何被利用,產生了什麼效果和成果則很少見著報道。而大數據在衛生領域的應用更多局限於Google流感預測等甚為「高端」(高高懸於雲端)的少數案例。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多,如知者甚少(信息專業人員採集和管理數據但不知其臨床科研價值及處理方法,而臨床科研人員鮮知區域衛生信息平台數據的存在、內涵及應用價值)、數據處理的高額成本、數據採集的質量標准不統一等。而後者則是影響數據充分利用的主要障礙之一。
2.標准化問題
實際上,涉及區域衛生信息平台的標准體系很多,主要有信息工程、通訊工程、建設標准、數據交換標准、存儲標准、醫療衛生業務與管理標准編碼及術語等。絕大多數區域衛生信息平台建設基本遵循了信息工程、通訊工程建設的各項標准,因而很多互聯互通、遍布城鄉的區域衛生信息基礎網路設施相繼誕生。數據交換與存儲標準的執行情況同樣基本令人滿意,因為絕大部分區域衛生信息平台也構建了集中與分布式相結合的存儲模式、實現了信息在區域內共享的基本要求。
然而,由於信息工程與醫療衛生業務管理的脫節,忽略了醫療業務與管理工作編碼及術語的應用。建設區域衛生信息平台的目的是應用,而不是為了完成政績工程。信息工程建設實質上是對業務流程、管理理念與實踐的一場革命。造成這種脫節實質上反映了目前醫療衛生行業對信息時代的來臨並未完全做好思想上的准備。而在醫院行業則更為突出。其結果,是在堅持採用各種標准建設的區域衛生信息平台仍然面臨所採集到的數據信息標准不一,難以進行有效的數據挖掘利用。
3.醫院融入區域衛生信息網路
醫院是整個衛生行業的巨無霸,占衛生行業人員、資產的70%以上,同時也是產生醫療衛生大數據的最主要來源,其數據質量直接影響到數據的可用性。醫院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救死扶傷、緩解病痛方面。為之服務的支持系統,諸如信息系統的建設、編碼、術語的採用也大多圍繞這一目標展開。這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的,而且在單個醫院之內也是最為經濟有效的。然而以醫院自我為中心的運作方式與區域衛生信息平台建設有著潛在的矛盾沖突:
私有雲與公有雲。前文中已經有討論,需要再次說明的是,因為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在雲時代應該提高規劃層次和技術應用水平,使雲技術真正且盡快發揮作用。否則,無數的資源就在我們的討論中消耗,更多的信息煙囪也同時產生。
編碼術語的採用。如果是單個醫院信息系統系統,編碼術語的採用不是一個問題,最多是一個稍加協調即可解決的問題。然而,對於區域衛生信息平台建設,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編碼術語不同,使來自不同醫療機構間的信息無法進行統計、分析處理,即使是簡單的統計都很容易產生錯誤結果。對於容納國家、省、市、區及軍隊等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大型城市來說,協調難度可想而知。
編碼術語的維護。即使在編碼術語的採用上達成一致,對編碼術語的維護同樣存在問題,尤其是區域內整體的維護工作歸誰管轄至今還沒有明確答案。但此問題不解決,信息溝通與共享、統計與分析、大數據的挖掘利用就難以實現。目前,對區域平台的軟硬體維護均已納入預算管理,唯獨對業務管理編碼術語維護無人問津。
誰是信息的主人?從法理上來說,個人健康信息屬個人所有,產生它的醫療機構只是依法代為保管。現實情況是,大部分醫療機構認為自己是這些信息的主人,對它的使用及安全負全責。因而,不願「交出」或與外界分享自己所掌控的信息,從而嚴重影響區域衛生信息平台信息採集與共享。
重要機遇
以上挑戰的提出並不意味著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陷於停滯或步入困境。相反,挑戰的存在說明各方面對區域衛生信息平台建設的要求更高、希望更大。挑戰與機遇並存,困境與希望同在。要使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走出困境,還要在挑戰中尋找答案。 1.試金石
滿足需求是衡量平台建設成效的試金石。對區域衛生信息平台大數據的應用,是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要求,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要求,提高醫療衛生管理水平的要求,更是人民群眾尋醫問葯、進行自我保健的要求。應用程度如何,是檢驗區域衛生信息化建設成效的試金石。如果區域平台建成多年,但仍無法提供區域內居民主要健康和疾病診療數據並進行相關統計分析,其作用及存在價值會引發諸多疑問。
2.新技術帶來新機遇
雲計算為提高效率、減少重復投入帶來新希望。雲計算迫使我們重新審視區域衛生信息平台規劃建設技術方案,並確保其必須建立在更高的技術層面上。今天,如果看到區域平台中基層醫療機構仍然單獨建立信息中心,一定會感到系統設計有改進空間。雲計算技術的正確應用,在一定程度上為區域衛生信息平台建設減少重復投入、實現高度集成提供了可信的理論和技術支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雲計算的運用程度體現了區域衛生平台建設的規劃水準、集成水平及系統效率。
數據挖掘利用對區域平台建設與醫療衛生業務管理的無縫對接提出明確要求。以往的平台建設更多關注信息工程和通訊網路技術的實現,而忽視醫療衛生業務管理的配套改進。區域衛生信息平台的數據挖掘利用在一片歡呼聲中艱難起步,反過來要求衛生管理部門在建立區域信息平台的同時,提升標准化、規范化管理水平,並主動與信息技術應用進行對接。總而言之,大數據的可挖掘、可利用才是衡量平台建設成效的試金石。廈門市民健康信息系統在此方面已經做了一些嘗試,產生了應用成果,將在下節中簡單介紹。
3.標准應用從信息工程擴展到醫療衛生業務和管理領域
由於數據分析、利用的需求及實踐日益增加,對醫療衛生業務及管理標准重要性的認識也愈加清晰。隨著對區域衛生信息平台應用期望的提升,隨著應用的廣泛深入,將標准從單純的信息工程領域擴展到醫療衛生業務與管理領域已經成為共識。
4.越來越多的院長倡議醫院信息系統主動融入區域衛生信息網路
近年來,許多頗有遠見的著名院長在不同場合主動倡導把醫院信息化建設主動融入區域衛生信息網路,以實現真正意義的大數據和信息共享。這種遠見卓識實際上是通過多年的實踐經驗和痛苦摸索精煉產生的,是在深厚醫療管理和信息化建設積淀上的升華,預示著醫院主動深層次融入區域衛生信息網路逐漸成為共識。醫院管理者有了這樣深刻的認識,使我們看到了區域衛生信息平台的數據來源和質量提升的新希望。
廈門實踐經驗啟示
作為我國最早建成的涵蓋整個轄區的區域衛生信息平台,廈門市民健康信息系統近年來進行了區域衛生信息數據挖掘分析利用的實踐。在此基礎上,《2013廈門健康報告》首次全面採用了區域衛生信息平台――廈門市民健康信息系統――的數據。
廈門區域衛生信息平台數據由占轄區90%以上資源的醫療衛生機構提供。與傳統的衛生統計口徑比較,2012年,納入體系的工作量統計佔全市總量的95%以上。因此,基本上是廈門市居民就診情況的全樣本數據。以此作出的統計分析基本可以全面反映廈門市居民的健康水平、主要健康問題、就診原因、就診頻率、就診費用等。
廈門市建設區域衛生信息平台同樣也是從頂層設計、分步實施到全區域覆蓋、逐步走向雲端。而從搭建區域衛生信息網路平台到衛生大數據的應用經歷了一個摸索漸進的標准化過程,其最重要的部分不僅是信息工程標准應用,而且包括醫療衛生業務與管理編碼及術語的「三統一」,即:版本統一、標准統一、維護統一。而要做到這三個統一,沒有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前瞻性規劃和強力推進是不能完成的。

⑹ 衛生信息管理的作用

在來1958年召開的我國第一次全國科技自情報(信息)工作會議上,對情報(信息)工作提出了"廣,快,精,准"的質量要求,這既是對科技信息工作的要求,也是衡量科技信息工作的質量標准,這符合醫學信息工作的情況,具有實際指導意義.
具體作用:
促進醫學科學研究
為領導決策,制定規劃,計劃提供依據
直接服務於醫療工作,提高臨床工作水平
為醫學教學與培養人才服務
醫學科技信息管理

⑺ 衛生信息管理專業是干什麼滴

一、培養目標

衛生信息管理專業是培養從事衛生管理技術的中等技術人才。畢業後在各級醫葯衛生單位從事衛生信息管理相關技術工作。

具體培養目標: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一定職業能力的高素質中等專業人才。本專業學生應當具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具有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掌握衛生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專業必須的文化知識和比較熟悉的職業技能,具有繼續學習的能力和適應職業變化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立業能力。

二、業務要求

經過三年學習,應達到下列的基本業務能力:

1、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

2、掌握必需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知識。

3、具有應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和一定的英語水平。

4、能運用統計學的方法,為各級衛生行政及醫葯衛生機構提供信息和決策依據。

5、具有從事衛生信息管理、疾病分類工作的能力。

6、具有從事擋案管理、辦公室常規工作和從事圖書資料管理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社會醫療保險知識。

8、具有一定的社會學知識,協作精神和人際溝通能力。

三、課程設置

課程按照國家頒發的教學大綱進行設置。開設的課程主要有:

1、基礎文化課,主要提高學生的文化基礎知識,為專業課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同時,我校還組織在校學生參加英語、計算機等級考試以及化學技能證書考試,為學生今後繼續升學就讀高職院校創造必備條件:主要開設的課程有德育、體育與健康、英語、數學、物理學、語文等課程。

2、專業基礎課:主要為後繼的專業課學習奠定基礎,主要課程有:解剖生理學基礎、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病理學基礎、臨床醫學概要等課程。

3、專業課,主要課程有:計算機應用、網路技術、國際疾病分類、社區衛生管理、擋案管理、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概論、醫學信息檢索、衛生信息管理、辦公現化代技術等。

4、 選修課:我校根據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與特點,利用課余時間開設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學習的興趣選擇修讀部分的課程。主要開設的選修課有:醫學學習方法、醫學寫作、醫學概述、遺傳與優生、美育、人際溝通、公共關系學常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醫學倫理學、中醫基礎知識、營養與膳食、急救醫學等。

5、畢業實習:由學校統一安排畢業實習一年,主要是在二級以上醫療衛生單位及社區的相應部門進行實習。

⑻ 衛生信息管理是不是醫學專業

衛生信息管理是在病案管理的基礎上,隨著信息科學與計算機技術在醫學領域中的廣泛應用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 了解信息科學和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具備醫院信息管理和病案信息管理以及社區衛生信息管理的綜合職業能力,是當前各級醫療機構衛生信息管理工作的職業要求。

中文名稱

衛生信息管理

外文名稱

Health information management

管理內容

信息搜集,整理,報道,分析研究

質量標准

廣,快,精,准

作用

促進醫學科學研究,幫助決策

培養目標

從事衛生管理技術的中等技術人才

⑼ 衛生信息管理專業學什麼

衛生信息管理專業學習基本的醫學知識,掌握病案管理、疾病與手術分類、醫院管理與醫院統計、資料庫開發、程序設計和網路系統維護常用技術,熟悉辦公自動化和醫院信息系統的應用。

能從事醫葯衛生信息的收集、處理、分析、傳輸與監測,以及衛生信息系統的建設與維護等工作的綜合性技能型。

主要課程:

1、公共基礎課主要包括:英語、計算機基礎、高等數學、政治、體育等。

2、專業基礎課主要包括:基礎醫學課程、正常人體結構與機能、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病理學基礎、葯物學、臨床醫學概論、內科學、外科學、傳染病學、兒科學、婦產科學、皮膚病和性病學、五官科學、預防醫學課程、衛生統計學、流行病學、預防醫學、社會醫學等。

3、專業課主要包括:管理學基礎、衛生事業管理學、衛生信息管理學、網路與辦公現代化技術、資料庫與統計軟體、醫學文獻檢索與管理、疾病分類學、病案管理學、衛生經濟學、衛生法學等。

(9)衛生信息擴展閱讀: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後主要從事各級各類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行政部門、婦幼保健機構、醫學科技信息機構等單位從事病案管理、醫葯衛生信息的採集與管理、各衛生單位內信息系統的維護與管理、醫學科技信息服務及相關軟體開發等工作。

培養目標:

經過三年學習,應達到下列的基本業務能力:

1、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礎知識。

2、掌握必需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知識。

3、具有應用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能力和一定的英語水平。

4、能運用統計學的方法,為各級衛生行政及醫葯衛生機構提供信息和決策依據。

5、具有從事衛生信息管理、疾病分類工作的能力。

6、具有從事檔案管理、辦公室常規工作和從事圖書資料管理的能力。

7、具有一定的社會醫療保險知識。

8、具有一定的社會學知識,協作精神和人際溝通能力。

⑽ 衛生信息化工作起源於哪裡

通過衛生信息化技術,可以遠程會診和遠程教育的方式,使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醫院之間、城鄉之間能夠共享優質的醫療衛生資源,提高基層尤其是邊遠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和公平性。
全國衛生信息平台建設進展順利,初步顯現衛生信息化建設總體框架。據悉,自2010年第四季度起,中央財政連續兩年投入專項經費,用於衛生信息化建設項目,主要支持各地基層醫療衛生信息系統建設。在專項資金支持下,各試點地區在區域衛生信息平台、遠程會診、公立醫院信息化管理、基層醫療機構信息化能力建設等方面積極探索,並取得明顯成效。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