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心息相依法

心息相依法

發布時間: 2020-11-26 14:54:55

Ⅰ 入靜有哪幾種方法

一、一靈獨覺法

當做工夫時,宜絕念忘機,靜心定神;提防動心起念,惟有一靈獨耀,而歸真返樸;此時便易入無為正定,山河大地。十方虛空,盡皆消殞,歸於寂滅。在一靈獨耀境中,不可動心思量,才涉思維,便成剩法。故宜念起即覺之,心動卸止之。

心本虛靈不昧,於修靜定工夫中,固須制其外馳;然不可入於昏沉寂滅;宜貫注全神,集中一點,並保其一靈惺惺之境,妄心欲動時,即伏之不動,妄心已動時,即制之不動。要去欲起時,即攝令不起,妄念已起時,即予覺破,令不續起。故古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起是病,不續是葯。」念念覺破,便自可至無念矣。

九、息心止念法

人之心無時不動,動則散亂,而萬念紛飛,幻想交織,無時或靜。動一分妄念,則損一分真氣;多一分清靜。即添一分元陽。欲得其本心,全其真陽,則須寂其心,死其心,使一心不動,萬念俱止,心寂則念自止,念止則心自寂。心靜為心,動則為念;念者,人。二心也。一心即正,正者,止於一也;二心即魔,魔者,其鬼如麻似粟也。

人之所最難降服者,即此魔心用事。即心為聖,即心為魔;即心是佛,即心是賊。經謂「心為賊王」,擒賊先擒王,修道先降魔:故丹書首重降心一訣,而佛祖亦以「加何降服其心」為教。禪宗「牧牛」之說,道家「牧馬」之說,旨均在降服其心,便能自息而止於靜也。古真謂「心死則神活,心活則神死。」即是為寂心法說教。寂心之法,一者寂其心體,二者寂其心機。心體寂則機自不生,心機寂則念自不起。

古真又謂「心殺境則仙,境殺心則凡。」此即是教人、心不為境轉,心不為物遷,心不為欲動,心不為理馳;而能轉境轉物,寂欲寂理。佛家戒貪、瞋、痴者,以其足以害心也。故宜萬塵掃盡,一物不留。空室道人智通曰:「盡道水能洗垢,誰知水亦是塵,直饒水垢頓除,到此亦須洗卻。」這即是教人凡情與聖解俱宜舍卻。柱杖應舍,法亦應舍,以至通體空無;以本來無一物也。人能寂心止念,則自可入於無思無慮、無憂無懼、無欲無為、無念無心之境地,此為三家入聖之要功。故曰:「心中無一物,乾坤自在閑。」

十、存想穀神法

道家用功心地,有「存想」一法。存想與觀不同,猶回光與回機之有別。心不可動,亦不可失;妄心不可有,照心不可無。欲心不可有,定心不可無。存想即所以存其本心也,恐人之放其本心而失之,或泯其本心而失之也。

孟子曰:「無失其赤子之心。」亦即說:本心不可失也。存想之法多端,其大要有「九存想法」,最上乘之訣,即為存想穀神法。此亦稱存想黃庭法,存想泥九法,存想昆侖法。其位在頭腦九宮中之中央一宮,中虛而靈明,為元神所居之地;谷虛而其應無窮,能神而其用不竭;存想於斯,可大開慧悟,並能神化無極,而有意想不到之妙用。

庾信詩謂「虛無養穀神」,高義方清誡謂:「智慮赫赫盡,穀神綿綿存。」其言得之,蓋此實乃以神養神法,而存想實亦即存神法也。一心存想不動,即能生神。惟切忌太過。過則火炎;宜若有想,若無想,若無無想;若有存,若非存,若非非存;想而無想,無想而想;存而非存,非存而存。聖凡同泯,物我一如,渾渾默默,杳杳冥冥,而入於真體之絕。

Ⅱ 如何做到心息相依

什麼是心息相依歷來眾說紛紜。
\r\n\r\n進入大成的只把它作為一個現象或者過程;小有接觸或者是在邊緣徘徊的都把它作為一個境界。\r\n\r\n心息相依的情形:當正身、正念、正息有機、和諧的達到了高度統一時,也就進入了混沌狀態(必須達到五行俱全),在混沌狀態下,心靈上的一絲清明和丹田的意守還是若即若離、不離不棄,剎那間六感隨心在丹田聚集形成了內斂!內斂就是隔絕了外部的一切感知,而是把一切感知融匯到了丹田,丹田啟動了內息機制,丹田開始跳動。這個時候就出現了心息相依的情形,由於六感是內斂的,一些人就會出現形形色 色的感知,最為典型的光感、幻感、呼吸好像被放大了聲頻,有隱隱的風雷之聲或者回響等等。因人而異,不一而足。心息相依大概就是這些情形。\r\n\r\n這些沒有什麼可以大驚小怪的,真正的進程還剛剛開始,但已經脫離了心息相依的范疇,心息相依的情形也就是那麼一分鍾左右的樣子。隨著丹田的震動,丹田啟動了氣機使元氣進入丹田,就形成了外息和內息的交合,融和的過程中,由元氣主導的內息轉換了外息的機制,隨著丹田的跳動轉換成了節律,外息的運化功能被內息的運化功能所取代,這就是——「辟穀」。辟穀的形成轉換了所有的生命體征的運化方式,它是完全有別於原有的運化方式的。辟穀的形成,丹田的聚化、虹吸作用的加強,同時元氣的充盈丹田,又引動腎間動氣,元精隨著丹田的虹吸作用,直接回歸了丹田,這就又形成了「馬陰藏相」。這樣丹田就有了三股氣息。這三股力量自然的產生一種合力,經督脈而上,一路上沖又經任脈下行至丹田,形成了一個渾然的周天之勢,全身氣機完全打開,形成了全身心的呼吸。實際是這也是胎息形成的具體過程。\r\n\r\n讓人們需要明白的原理1:先天究竟怎麼來的?先天的由來是由於六感的內斂,丹田的跳動打開了氣機,從而使得元氣進入丹田和外息相交合,但元氣是純真的,它是需要一個純粹的「真」的環境的,因此就會形成收容、同化的、虹吸、排化現象,隨著丹田的跳動,元氣的內息就完全取代了外息,丹田的跳動也隨之變為節律,形成了特殊的「真」息環境。真息環境化合的都是特殊聚化了的五行之氣的精華,它完全能夠被生命體征直接運化、吸收。同時,元氣又同化了「六感」,六感升華為「六識」,連同元氣就形成了第七識的由來。人們所說的六識轉化,實際上就是「識」的覺悟。當然心靈上的『心意』、『心思』也轉換成了「心識」,實際上,這個時候才是『意識』的產生,這個時期以前的所謂『意識』也只能作為一種思想的存在,根本沒有『識』的資格,只是人們經常的習慣用語使然。這就是先天的由來。也是後天轉先天的過程。為什麼先天很了不起?先天一出來就改變了很多很多!而且完全顛覆了人們的認知!它不偉大什麼偉大?!\r\n\r\n2:內斂的作用。很多的人都對此不以為然,因而也對正身、正念、正息的高度統一沒有足夠的認知,因而也不可能真正的達到它們和諧、有機的統一起來。它們高度統一是一個綜合性的考量,那一個環節都不可或缺。打坐好做,但混沌難求,進入不了混沌,要做到六感內斂、心息相依,難吶。\r\n\r\n3:腎間動氣。先天內環境一形成,元精在丹田虹吸的作用下,開始始動、回歸,這個情形很多的典籍都是艱澀、隱晦的字眼,莫衷一是。也因此眾芸紛說。其實就那麼簡單,元精受元氣的感召,直接回歸了丹田,在運化過程中化元而已。不過這裡面有一個很有趣的說法:『活子時』,子時是時間流轉的刻度,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時刻。『活子時』是人們習慣上的說法,實際都是人們的習慣使然形成的條件反射的一些現象。不過習慣成自然也有一定的依據,因為習慣的時間里元精就會條件反射的很靈動、活潑,心理上、生理上都有習慣性的反映。腎間動氣很奇妙,胎息後為什麼形成大愉悅就和腎間動氣有直接的關聯。\r\n\r\n4:歸元。歸元是丹道之學的精髓之一。歸元和以上的都有關系。形成先天的真環境,丹田又形成了三股氣息,這就是道家理論上的三分元氣。也是佛家說的「明心見性」、道家的「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的基礎。這三氣的關系是相輔相成、互為因果、互相轉化的關系。丹田三氣的集聚也形成了實際意義上的合力,道家的說法就是三分歸元氣的始動而形成的三陽開泰,這股合力會循規蹈矩的沿著督脈、任脈上下引申,形成渾然周天,開啟了全身的氣機的善善發發生生不息。修道的前期都是圍繞著這三氣的壯大、升華而進行的,修行中的很多的境界也是為了更好的讓它們更好的壯大、升華而為的。佛家就是見性,道家就是三花聚頂。三花聚頂五氣朝元實際上就是歸元。這個過程就是結丹的過程,就是三分歸元氣的過程。\r\n\r\n不難看出,後天和先天一連通,生命體征就已經形成了先天的真「環境」,已經孕育、激發、萌發、轉換了很多的神奇功能。從混沌-六感內斂-心息相依-連通後天、先天-七識形成-腎間動氣-三分歸元氣的合力-渾然周天-胎定息成。這裡面緊密相攜、環環緊扣,既承先啟後,又承上啟下。它們是一條完整、完美的自然鏈條。同時也說明有那一項的缺失,都會造成』斷鏈,只有斷鏈都是一個結果——功敗垂成。這就是很多的人不能進入胎息的嚴酷現實,也是很多的人有這個現象、又有那個反應,但就是進入不了胎息的原因。一些人連混沌都達不到,就根本就是五行還不夠的原因。還有一些修行者,他們不能把握自己,不能順其自然,他們在這些過程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那一絲清明,心隨境走、意和幻行,走入歧途。這就是修行中的「大心惑」。\r\n\r\n明確的說,丹田使先天、後天的連通的同時,就已經萌動了很多的功能的轉換,比如辟穀、馬陰藏相、胎息節律、三分歸元氣的合力等等,很顯然,這些過程可以說繁多紛雜又神奇奧妙,不僅有驚天動地之絕,還有翻天覆地之妙。這樣過程的舉足輕重是可想而知的。但這個過程用心息相依來代表真是小題大做。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很快的,但也是不清又楚的混混沌沌,真正恰如其分的應該是「混沌」更為合適。

Ⅲ 誰能幫我完全解釋這篇文言文

我為諸君說端的 命蒂從來在真息
我,曹文逸自稱。諸君指當時並後世修仙學道的人。端的,即是真正而又的確。命蒂,即是吾人生命最關緊要的地方。凡花葉瓜果,和枝莖相連處,都叫作蒂。此處一斷:花葉就立刻枯稿,瓜果就不能生長。真息與凡息不同。凡息粗,真息細。凡息淺,真息深。凡息快,真意慢。真息是凡息的根源。凡息是真息的發泄。真息可以化為凡息。凡息也可以化為真息。譬如山中石頭縫里流出的泉水,就是真息。江河中風翻浪涌的長流水,就是凡息。

照體長生空不空 靈鑒涵天容萬物
照體,是迴光返照自己性體。長生,即是性體永久存在。空,是說性體本空。但因為這個性體無所不包,真空與妙有同時顯露,所以又說不空。鑒,是鏡子。靈鑒,就是指性體而言。涵天容萬物,就是把天地萬物都包合容納在這個靈鑒之中。第二句,說的是命。第三第四句說的是性。

太極布妙人得一 得一善持謹勿失
《易經》上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道德經》上說:"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就是太極布妙的意思。一就是道。得一就是得道。老子說:道生一。周子就說:無極而太極。老子說:一生二。孔子就說:太極生兩儀。因此我們可以明白,道就是無極,一就是太極,二就是兩儀,兩儀就是陰陽,陰陽就是性命,性命就是神氣。道不可說,一不可見。凡可以說可以見的,不是二,便是三。譬如上下、左右、前後、大小、長短、厚薄、多少、輕重.冷熱、剛柔、吉凶、利害、善惡、是非、虛實、有無、性命、神氣.陰陽、這些相對的都是二。在這些二的當中那個就是三。有了三以後,就能演變而成千成萬。所以老子說: "三生萬物。"萬物既然是從道中生出來的,我們人類號稱萬物之靈,自然也是從道中生出來的。離開道就沒有世界,也就沒有人類。人得一,是說每個人都得著大道全體中極小一部分。但可惜微末得很。倘若我們把這點微末東西再弄失掉,恐怕第二世連人也做不成。漸漸要變成下劣的動物。所以作者勸大眾們,幸而生成一個人身,就應該時時刻刻,小心謹慎,護持此道,切勿令他喪失。

宮室虛閑神自居 靈府煎熬枯血液
宮室虛閑,比喻人身沒有惡習和各種不良的嗜好,以及心中沒有妄想和雜念。果能如此,我們的元神自然安安穩穩住在裡面,不至於流離失所,飄盪忘歸。然而世上人們,心中常常被七情六慾攪擾,沒有片刻清涼。情慾一動,陰火跟著就動。陰火一動,周身氣血津液都要受傷。弄得面黃肌瘦,形容枯焦。這個病根,就在於人人心中看不破,放不下。所以說靈府煎熬枯血液。人的意識與思想發源之處,叫作靈府。

一悲一喜一思慮 一縱一勞形蠹弊
凡人當失意的時候,就要悲哀。當得意的時候就要歡喜。遇到困難,不能解決,就要思慮。未得患得,既得患失,更不免時時用盡心思,我們平時所經過的境界,十分之九都是失意,很少有得意的時候。幾十年有限光陰,就在憂患中消磨干凈。身心放鬆是縱。身心緊張是勞。一時放鬆,一時緊張,就是一縱一勞。我們的肉體受不住這許多刺激,自然要變成衰朽不可救葯了。形蠹弊,是說身體裡面腐壞,等於木頭被蟲蛀一樣。

朝傷暮損迷不知 喪亂精神無所據
早也吃虧。晚也吃虧。白己糊胡塗塗不曉得厲害。精神耗喪而昏亂。若問他們,在世做人怎樣可以做得好,出世修道怎樣可以修得成。他們絲毫沒有把握。

細細消磨漸漸衰 耗竭元氣神乃去
因為是細細消磨,所以吾人身體有虧損,尚不至於感受劇烈之痛苦。因為是漸漸衰老,所以人生數十年中,每容易忽略過去。不知不覺的頭發白了,麵皮皺了。不知不覺的血液枯了,筋骨硬了。元氣,就是元始中和之氣。又名為先天氣。實在講起來,就是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的一種生氣。宇宙間生氣,本是無窮。但每個人身體上由娘肚子里帶來的那點生氣,可憐太少。從小到老,幾十年中,身體裡面所儲蓄的生氣,消耗已盡。我們的靈魂就要和我們的肉體告別了。形神分離,人豈能不死。

只道行禪坐亦禪 聖可如斯凡不然
禪字可以作定字解。一般唱高調的人,都曉得說:行也在定,坐也在定,甚至於睡卧也在定,不必要做什麼工夫。倘若早早晚晚,刻苦用功,反嫌他過於執著,缺乏活潑天機。或者笑他是磨磚作鏡。然而這種活只能對程度很高的人說,不能對普通人說。聖人可以這樣做。凡夫方萬辦不到。

萌芽脆嫩須含蓄 根識昏迷易變遷
草木最初從土裡長出的小體,叫作萌芽。因為他的體質脆弱而嬌嫩,經不起損傷。須要培養有法,保護得宜,他日方有成材的希望。這就是比喻人身中一點生氣,根基不牢,最容易喪失。須要設法把他含蓄在身內,不讓他常常向外面發瀉。然後吾人壽命方可延長。眼耳鼻舌身意,叫作六根。六根所起的作用,就是六識。根與識被塵境所擾亂,陷入昏迷狀態。容易由善變惡,由正變邪。若不徹底下一番苦功,恐怕沒有什麼好結果。

磋跎不解去荊棘 未聞美稼出荒田
荒田之中,多生荊棘。倘若懶惰懈怠,游手好閑,不把田中荊棘斬除干凈,好的稻穀決不會生長出來。這兩句話,比喻人心中妄想,以及惡劣的習慣,若不去盡,工夫很難有進步,好的效驗不易於發現。

九年功滿火候足 應物無心神化速
九是陽數中的極數。九年,表示純陽之意。不是必定要九個年頭。功滿,是說工夫圓滿。火候足,是說用功到了這個時候,可以告一段落。應物,就是在世間做利物濟人的事業。無心,就是隨緣去做,不是有心要做功德。神化速,就是用自己全神來行教化,功效自然很快。孟子書上說:"所過者化。所存者神。"與此處意思相同。

無心心即是真心 動靜兩忘為離欲
無心心,就是無念頭的心體。普通人心中沒有一分鍾不起念頭。他們認為這個念頭是心的本體,其實錯了。諸君要曉得,那個無念的心方是真心,有念的心卻是假心。人能認識真心,自然一動一靜全是天機,可以做到忘物忘形的境界,這個就叫做離欲。

神是性兮氣是命 神不外馳氣自定
古丹經常說:"是性命。非神氣。"是對工夫深程度高的人說法。此處說,"神是性、氣是命。°是對普通人說法。各有用意,並非矛盾。因為普通人只認得他們自己肉體。除了肉體以外,從來不注意到神氣上去。如果教他們認得神氣兩個字的作用,比較普通人,已算是大有進步。性命二字的真相,只好留待日後他們自己去參悟了。修煉家初等工夫,離不掉神氣。須要把自己的神收在肉體裡面,然後氣方能走得下。

本來兩物更誰親 失去將何為本柄
二物,就是神與氣。這兩樣東西,本來最親密不過。神離開氣,神無所養。氣離開神,氣無所馭。沒有氣來養神,神就要逃亡。沒有神來馭氣,氣就要耗散。失掉一項,即等於失掉兩項。請問還有什麼東西作我們身體的根本。作我們自己的把柄呢。

混合為一復忘一 可與元化同出沒
混合為一,就是做心息相依神氣合一的工夫。復忘一,就是工夫做到神氣合一之後,不要死死的執著捨不得放鬆。須要把這個合一的景象忘記方好。既能合一。復能忘一。那時身中氣候,自然與元始造化機關同出同沒。出是顯露。沒是隱藏。化機應該顯露時就顯露。化機應該隱藏時就隱藏。自己絲毫不作主張。

透金貫石不為難 坐脫立亡猶倏忽
尋常人精神被肉體限制住了,不能直接的達到身外物質上去。修煉成功的人,精神可以離開肉體,而能支配肉體以外的別種物質。所以說透金貫石不為難。倏忽,是頃刻之間。坐脫立之,是坐著或是立著的時候,我們的神倘若要離開肉體,頃刻就可以離開,不至於被肉體所拘束。

此道易知不易行 行忘所行道乃畢
這個道理,雖容易明白,卻不易於實行。縱能勉強去行持,也難以畢業。必須由勉強而進於自然。由自然而造於渾然,由渾然而至於釋然,才是行忘所行道乃畢。

莫將閉息為真務 數息按圖俱未是
息是鼻中呼吸。閉息,是把呼吸暫時閉住。數息,是數自己的呼吸。從一二三四,數到幾十幾百。按圖,是按照圖樣做工夫,或用全副精神死守身中某一竅,或動手動腳做各種姿式。這些法子,都不是大道。因為閉息病在勉強,數息未免勞心,按圖又嫌執著。對於自然大道相差太遠。

比來放下外塵勞 內有縈心兩何異
比來,等於近來。曹真人意思說:修道的人們,在近來這個時候,既然能把身外的一切塵勞都放下了。為什麼身內的塵勞卻放不下,仍舊有許多東西掛在心頭。請問身內百事縈心,比較身外一切塵勞,有何分別呢。

但看嬰兒處胎時 豈解有心潛算計
諸君請看嬰兒尚未出胎在娘肚子里那十個月的時候,嬰兒心中可曾經在暗地裡算計什麼。諸君既要學道,何不先學嬰兒。

專氣致柔神久留 往來真息自悠悠
老子道德經第十章說:"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專氣,就是專心一志在氣上面做工夫。致柔,就是工夫柔和到了極處,沒有絲毫剛強急迫的樣子。果能如此,神就可以久留於身中,而不向外馳。神不外馳氣自定。氣定之後,真息自有發動之時。悠悠二宇,是形容真息的樣子,深長而久遠,和緩而幽閑。

綿綿迤邐歸元命 不汲靈泉常自流
綿綿,微細不絕之意。迤邐,旁行連延之意。元命即人身生命根源。這句是形容真意在身內行動的狀態。雖說四肢百骸無處不到,然自有他的歸根復合之處。靈泉,在後文又叫作神水。地面上泉水總是往下流,不會往上流。人要用水,非拿器物汲取不可。人身上的靈泉,卻無須汲取,自然會在身中周身循環。真息所到之處,即是靈泉所到之處。因為津能化氣,氣能化津,充滿一身,所以有如此妙用。

三萬六千為大功 陰陽節候在其中
今歷法一晝夜共九十六刻。古歷法一晝夜共百刻。張紫陽《金丹四百宇》序上說:"夫一年十有二月,一月三十日,一日百刻,一月總計三千刻,十月總計三萬刻。行住坐卧,綿綿若存。胎氣既凝,嬰兒顯相。玄珠成象,太乙合真。三萬刻之中,可以奪天上三萬年之數,何也。一刻之工夫,自有一年之節候。所以三萬刻能奪三萬年之數也,故一年十二月,總有三萬六千之數。雖愚昧小人,行之立躋聖地。奈何百姓日用而不知。"此段文章,說得很明白,可以作此處註解。曹文逸是宋徽宗宣和年間人,在民國紀元前的七百九十年。張紫陽是宋神宗熙寧年間人,在民國紀元前約八百四十年。兩人前後距離不過五十年。所以他們的論調頗有幾分相近。

蒸融關脈變筋骨 處處光明無不通
此二句是說工夫的效驗。蒸是蒸發。融是融化。關是關節。脈是血脈。變是變換。先蒸發而後方能融化。常常融化,不要讓他堅硬,而後方能慢慢地變換。這個工夫,就叫做金丹換骨。處處光明,即是《孫不二女丹經》中所說,"元神來往處,萬竅發光明"的意思。無不通,即是周身全部通暢,沒有一處閉塞。

三彭走出陰屍宅 萬國來朝赤帝宮
三彭,即是三屍。道書常說,上屍名彭倨,在人頭中,令人愚痴沒有智能。中屍名彭質,在人胸中,令人煩惱不能清靜。下屍名彭矯,在人腹中,令人貪飲食男女之欲。或名三屍神。又名三屍蟲。《太清中黃真經》上有兩句,"可惜玄宮十二樓,那知反作三蟲宅"。這個意思,就是說吾人潔凈美好的身體被許多三屍蟲盤據在裡面,弄得穢惡不堪,是很可惜的。道家斬三屍法子,有用符咒的,有守庚中的,有服丹葯的,都不算徹底解決。此處用內煉工夫,運元和之氣,充滿臟腑,蒸融關脈,變換筋骨,逼令三屍無處藏身,非拋棄他們的老巢子逃走不可。壞東西一去,好東西就來了。萬國來朝,比喻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精氣神,都聚會在絳宮一處。絳宮屬於心的部位,心屬火。其色赤,醫家稱為君主之宮,所以叫作赤帝宮。

借問真人何處來 從前元只在靈台
真人,即是真我。吾人肉體有生有死,不能算是真我,只可以叫作假我。除掉有形質的肉體,尚剩下那個無形質的念頭。是否可以叫作真我?然而也不是真我。因為那個念頭,也是忽起忽滅,不能由自己做主的。再除掉忽起忽滅的念頭,另外尋出一個無生無死萬劫長存的實體,這個方是真我,又名為真人。這個真人,從前未曾見過面,此刻第一次認識他,究竟他由何處而來呢,其實他從前就住在我們靈台之中,未嘗瞬息離開,並非由外面進來的。

昔年雲霧深遮蔽 今日相逢道眼開
因為歷年以來,被雲霧遮蔽,把真人的面目隱藏。雖說他從前就住在靈台之中,我們卻認識不出。今日工夫做到相當的程度,道眼遂開。道眼既開,如撥雲霧而見青天,真人因此露面。雲霧二宇,比喻我們的七情六慾妄想雜念。

此非一朝與一夕 是我本真不是術。
這個工夫,不是一朝一夕做得成。須要經過若干歲月。並且不是用什麼取巧的法術,討什麼意外的便宜,僅此尋得吾人本來真面目而已。

歲寒堅確如金石 戰退陰魔加慧力
《論語》上有一句話:"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歲寒,是每年天氣最寒冷的時候。凋,是樹木落葉子。松柏後凋,是說別種樹木到這個時候,都已枯槁零落。獨有松柏仍舊青翠不凋比喻修道的人有堅忍的力量,可以耐得困苦,受得磨折,而不至於改變初心。確字,同堅字一樣解釋。松柏不凋已經稱得起堅確。金石比松柏更要堅確。所以此處拿金石比喻修道人的志氣。有金石般的志氣,自然能夠戰退陰魔。陰魔既已去盡,慧力即同時增加。慧是智能,力是毅力。只有智能而無毅力,雖可以見道,而不能成道。只有毅力,而無智能,又恐怕認不清大道,誤入旁門。必須智能與毅力二者俱足,方免遺憾。

皆由虛淡復精專 便是華胥清靜國
心中沒有妄想和慾念就是虛。不染一切嗜好並惡習,就是淡,仔細研究,徹底明白,就是精。信受奉行,始終如一,就是專。《列子》書上說:"黃帝晝寢,而夢游於華胥氏之國。其國無師長。其民無嗜欲。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其實是一種寓言,等於今人所謂烏托邦之類。人們心中果能十分清靜,也同到了華胥國一樣。

初將何事立根基 到無為處無不為
世間無論做什麼事,起初總要立一個根基,以後方能有所成就。修道是大事業,更要把根基立穩,方能步步前進。等到工夫純熟,程度高深,自然顯得頭頭是道。表面上很像無所作為。實際上已是精全氣全神全,沒有絲毫缺陷。老子《道德經》第三章說: "為無為則無不治矣。"又第三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此篇"到無為處無不為"句,也是根據老子的意思。

念中境象須除拔 夢里精神勞執持
這兩句,就是立根基的辦法。吾人當靜坐的時候,須要把心中雜念打掃干凈。等到坐功純熟之後,雜念可以完全消滅。然後在睡夢之中,也不忘記修道之事,也同平常靜坐的時候一樣,自己很有主宰。

不動不靜為大要 不方不圓為至道
工夫偏於動,嫌太浮躁。工夫偏於靜,嫌太枯寂。性情偏於方,嫌太板滯。性情偏於圓,嫌太巧滑。能不落於兩邊,而得其中和,才是大道。

元和內煉即成真 呼吸外求終未了
吾人果能在身內運用元始中和之氣,流行不息,就可以成道;倘若在外面呼吸上永久執著,不肯放鬆,到底未有了脫之日。

元氣不住神不安 蠹木無根枝葉干
元氣,即是上文所說無始中和之氣。不住,即是不能長住於身內,而向外面發泄。發泄太多,身體裡面的元氣,漸漸虧損。元神因為沒有元氣來培養,遂不能在身中安居,而要逃亡,譬如樹木被蠹蟲所蝕,根本受傷,枝葉自然就乾枯。人身中元氣,被七情六慾飢飽寒暑勞心苦力所傷。身體自然也不能長久。

休論涕唾與精血 達本窮源總一般
鼻中生出的流質叫作涕。口中生出的流質叫作唾。心中生出的流質叫作血。外腎生出的流質叫作精。雖有四種名稱不同,但是這些東西本源卻是一樣。達本,是看透他們的根本。窮源,是追究他們的來源。

此物何曾有定位 隨時變化因心意
人身上各種流質,不是分疆劃界固定在一處而不許移動的。都是臨時因外界的感觸,和內心的激刺,而後生的。

在體感熱即為汗 在眼感悲即為淚
皮膚裡面的流質,外感於天氣溫度太高,就變化為汗,從毛孔中出來。眼睛裡面的流質,內感於情意過分悲哀,就變化為淚,從淚腺中出來。

在腎感念即為精 在鼻感風即為涕
外腎裡面的流質,內感於心中淫慾之念,就變化為精,從尿管中出來。鼻粘膜裡面的流質,外感於空氣寒冷之風,就變化為涕,從鼻孔中出來。

縱橫流轉潤一身 到頭不出於神水
縱,指人身上下。橫,指人身前後左右。流轉,是說在身體裡面周流循環。潤一身,是說身中無一處不走到,無一處不滋潤。所以能有這種變化和這種功效,總不離乎神水的作用。

神水難言識者稀 資生一切由真氣
神水這件寶物,他本身的道理太玄妙,頗難以言語形容。而且世間有學問的人雖多,識得神水的人卻很少。須知汗淚涕唾精血等等,都是神水所生,神水又是真氣所生。人身若沒有真氣,神水就不免要乾枯。神水既然乾枯,於是乎有眼不能視,有耳不能聽,有鼻不能嗅,有舌不能嘗,有生殖器不能生育,有四肢百節不能活動。到了這個地步,去死也不遠了。

但知恬淡無思慮 齋戒寧心節言語
"但知"二字的意思,就是只曉得照以下所說的方法做去,其它一切都不去管。恬,是心中安靜,淡,是把世問虛榮看得很淡。思,是思想。慮,是憂慮齋戒,是古人在將要祭祖天地鬼神之前一種預備的行為。如沐浴,更衣,不飲酒,不茹葷,不作樂之類。寧心,是心不妄想。節言語,是口不亂說。

一昧醍醐甘露漿 飢渴消除見真素
牛奶第一轉叫作酪。第二轉叫作生酥。第三轉叫作熟酥。第四轉叫作醍醐。醍醐可以算得牛奶中精華所結成的。芭蕉有一種,名叫甘露蕉。花苞中有露水,味甚甘,就是甘露漿。可以算得芭蕉中精華所結成的。一味,是說沒有第二樣。因為上面所做的工夫,純潔而安靜。所以身中發生的效驗,也是甜美而清涼。飢則思食,渴則思飲,都是表示吾人身體裡面有所欠缺,需要補足,方好維持。假使身體內部無所欠缺,自然就不飢渴,能入大定。自然就能看見本來面目。凡絲類沒有染顏色的叫作素。吾人真面目,本是白凈無疵,一塵不染,所以叫作真素。

他時動滿自逍遙 初日煉烹實勤苦
到了將來工夫圓滿之後,自然逍遙快樂。但在當初下功的時候,實未免勤勞而辛苦。用武火時叫作煉。用文火時叫作烹。如何是武火,打起精神,掃除雜念,端身正坐,心息相依。如何是文火,全休放鬆,含光內守,綿綿似有,默默如無。

勤苦之中又不勤 閑閑只要養元神
雖說下手做工夫要耐得勤苦,然又不是勞心勞力動手動腳的事。所以老子《道德經》上有一句口訣,教人"用之不勤,"既說要勤,又說要不勤,豈非自相矛盾嗎。須知所說"不勤"的意思,就是不勞動,不執著。不揠苗助長。所說"勤"的意思,就是不虛度,不懈怠,不一暴十寒。閑閑,就是表示不勤。能閑閑,方能保得住元氣,能保元氣,方能養得住元神。

奈何心使閑不得 到此縱擒全在人
奈何世上的人心,總是要休息而不可得。雖說因為環境所困,不能完全放下。然而有一半也是歷劫以來的習慣,難以改變。做工夫的人,常常被這個念頭所累。到了此種地步,或任他放縱,或設法擒拿,全在各人自己做主。

我昔苦中苦更苦 木食草衣孤又靜
曹真人言她自己當日做工夫時期,很受過許多困苦。吃的穿的,都是別人家不要的東西。所處的境遇,既孤寂而又冷靜。

心知大道不能行 名跡與身為大病
心中分明認得大道是好,無奈不能實行。所以不能實行的緣故,因為受三種之累。一種虛名,二種事跡,三種身體。虛名之累,就是能者多勞。事跡之累,就是權利義務。身體之累,就是衣食住行。

比如閑處用功夫 爭似泰然坐大定
修道的人,就怕不得閑。幸而得閑,又被許多有作為的旁門小法所累。比如我們身心,已經得到了清閑境界。與其再要用各種旁門小法工夫,倒不如一切放下,專坐大定的工夫為妙。"爭"字與"怎"相同,"爭似"猶言"怎若。"

按張紫陽真人《悟真篇》七言律詩第二首雲:大葯不求爭得遇。第十三首雲:爭如火里好栽蓮。七言絕句第一首雲:爭得金丹不解生。第八首雲:爭似真鉛合聖機。第四十首雲:爭得金烏搦兔兒。第六十四首雲;教人爭得見行藏。凡所有的"爭"字,都作"怎"字解。宋朝人文章上面所慣用的字眼,和現在人所用的兩樣。為諸君讀道書便利計,特附註於此。

形神雖曰兩難全 了命未能先了性
大道之要,在全神而又全形。全神,普通叫作性功。全形,普通叫作命功。修道的人,能得形神兩全最上。如其不能,先做性功以全神。等到有機會時,再做命功以全形,亦無不可。下文所說:就是了性全神的辦法。

不去奔名與逐利 絕了人情總無事
不去同人家爭名奪利。謝絕人情上的往來應酬。就能夠達到清閑無事的境界。

決烈在人何住滯 在我更教誰制御
不食名利,與謝絕應酬,這兩件事,看起來很不容易做到。但是事在人為。倘若真肯下決烈的心,未必一定就有什麼障礙。在我自己本身,更是要做就做,教誰來干涉我呢。住滯,即障礙之意。制御,即干涉之意。

掀天聲價又如何 倚馬文章未足貴
掀天,形容其人聲價之高。倚馬,形容文章下筆之快。但是對於修道上都無用處。

榮華衣食總無心 積玉堆金復何濟
上句說一心向道,不注意於榮華衣食。下句說:有錢的人,若不肯修道,等到老病死的時候,雖有錢又何濟於事呢。

工巧文章與詞賦 多能礙卻修行路
此言成功一個文學家,也無大用,反而為修行的障礙。

恰如薄霧與輕煙 閑傍落花隨柳絮
此言文人不能成大事業,就像那些薄霧輕煙,和落花飛絮為伴,總覺得飄盪無根,虛而不實。

縹渺幽閑天地間 到了不能成雨露
上句說:薄霧輕煙的形狀。下句說:薄霧輕煙,比較雨露不同,雨露有益於人世,煙霧無益於人世,而煙霧終久是煙霧,不能變成雨露。飄渺,形容其飄盪無極,幽閑,形容其虛而不實。

名與身兮竟孰親 半生歲月大因循
世上沒有一個人不喜歡名譽。更沒有一個人不愛惜身體,名譽和身體比較起來,那一樣同我最親切呢,自然是身體最親切了。可惜世上人半生歲月,就此因循過去。因循二字的意思,就是遵守舊章。我們抱定人類始祖,所遺傳的飲食男女習慣,永遠不肯改變。服從造化小兒所支配的生老病死定律,絕對不敢違抗。這些,都叫作因循。

比來修煉賴神氣 神氣不安空苦辛
比來,就是近來,大概指中年以後而言。因為凡人到了這個時候,身體已漸漸衰朽,全靠在神氣上面用工夫,才能有少許補救。神氣若不能安居在身內,所做的工夫都是白吃辛苦。

可憐一個好基址 金殿玉堂無主人
好基址,金殿玉堂,皆指人的身體而言。主人,指人的元神而言。身體譬如一所房屋。元神譬如這房屋的主人。倘若時時刻刻讓他在外面游盪,不肯回到腔子里。就像一所好房屋,無人居住,無人打掃,無人修理,漸漸的這個房子要變壞了。

勸得主人長久住 置在虛閑無用處
我們應該用種種方法,把房屋的主人勸回來,長久住在家中,不要野心勃勃,常想跑到外面去。並且要把他放在空虛閑靜的地方,使他心無所用。然後他的舊習慣始能慢慢的改變。

無中妙有執持難 解養嬰兒須藉母
我們的元神,當其寂然不動的時候,不可以說他是有。當其感而遂通的時候,又不可以說他是無。只好說是無中妙有。凡世間道理,不可拿言語形容,不可用心思推測的,都叫作妙。妙有也是這種道理。既不偏於無,亦不偏於有,因此就難於執持。所謂難於執持,就是說把握不牢,捉摸不定。照這樣看來,工夫究竟如何下手呢。但諸君要懂得,世人養育嬰兒,全靠母親力量。我們元神譬喻嬰兒。試問元神之母是什麼。老子《道德經》第一章雲:"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第二十章雲:"我獨異於人。而貴求食於母。"第二十五章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因此我們可以斷定母就是道。若要養育元神,必須憑借道力。道是什麼。道就是陰陽。陰陽就是性命。性命就是神氣。初下手工夫,就是以神馭氣,以氣養神。神氣合一,就是修道。

緘藏俊辯黜聰明 收卷精神作愚魯
精神發於耳目,叫作聰明。發於言論文章,叫作俊辯。緘,是封閉。藏,收藏。黜,是廢棄。收卷,等於收卷。這兩句大意,是勸人把自己精神收藏在身體裡面,不要發瀉在身體外面,要學老子《道德經》上所說:"大辯若訥,大巧若拙"的樣子,是為修道初步下手的辦法。

堅心一志任前程 大道於人終不負
必要堅定,志要專一,任我們向前途走去,終可以達到目的,那時才曉得大道不負於人。所怕的就是人們自己不肯走這條大道,偏喜歡走邪路旁門,非但今生落一場空,並且來生尚要招得種種惡報,何苦乃爾。

Ⅳ 道教靜坐法門應怎樣修煉

  1. 一靈獨覺法



    即當做工夫時,宜絕念忘機,靜心定神;提防動心起念,惟有一靈獨耀,而歸真返□;此時便易入無為正定,山河大地。十方虛空,盡皆消殞,歸於寂滅。在一靈獨耀境中,不可動心思量,才涉思維,便成剩法。故宜念起即覺之,心動卸止之。心本虛靈不昧,於修靜定工夫中,固須制其外馳;然不可入於昏沉寂滅;宜貫注全神,集中一點,並保其一靈惺惺之境,妄心欲動時,即伏之不動,妄心已動時,即制之不動。要去欲起時,即攝令不起,妄念已起時,即予覺破,令不續起。故古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起是病,不續是葯。」念念覺破,便自可至無念矣。無念便無心,無心便近道,且亦登堂入室矣。當一心散亂,幻想與雜念紛起,生滅不停時,宜急用斬截法,截斷諸心,打殺萬緣。使心住心位,境住境位,心不外緣而內寂,境不內擾而外靜。及至一塵不染、一念不生時,則自虛靈不昧,澄澄自知,雖寂寂而常惺惺,雖惺惺而常寂寂;一靈獨耀,神光曄煜,而得大自在力。正如郁山主所說在:「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一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此即為一靈獨耀說法也。修道而能至一靈獨耀,便能「入色界不被色惑,入聲界不被聲惑,入香界不被香惑,入味界不被味惑,入觸界不被觸惑,入法界不被法惑。」(臨濟語)無入而不自得也。在此境界中,「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最易體認天理。徹識仁體,明心見性而與道合真。孔門「慎獨」之功,亦即在求能保此一靈獨耀之靈明也。孟子倡「良知」,陽明承之倡「致良知」,均系此一靜極通神工夫。故曰:「心至無心神自定,一靈獨耀遍乾坤。」

    2. 泯外守中法

    儒門以「執中」為心法,並以中庸之道為天下後世倡。老子以「守中」為心法,丹道門庭修 更有「守中」與「守中黃」一訣法,心口相傳。佛家亦倡「中道」,主舍空有二邊而行中道,最後雖主「中亦不立」,即中亦應舍,然仍以得證中道為修證要妙。故亦可以說,守中為叄家共法。泯外守中之先,第一步須行「制外存中」法,制外所以令外不入內,守中所以令內不緣外。泯外則不用強制防治外塵之干擾,而外境自泯,外泯則內景之中體自見。天地有天地之中,宇宙有宇宙之中,人心有人心之中,理事有理事之中;得其中,固執而守之,守而勿失,便入道矣。丹道派則須配合八卦五行以「規其中」,復以中為玄牡之門,乃天地之根;故以「中竅」為千古不傳之「聖竅」與「道竅」。守之可應天地之中與宇宙之中,得到人心與天心合一、及人心與道心合一之境界,因之而神化萬千也。

    3. 冥心守一法

    仙經曰:「子欲長生,守一當明。」叄家聖人教人,除以中為道體外,又復以一為道體。道本虛無。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惟在此虛無中,有宇宙天地萬物,若無「中」則上下左右,運行生息,俱無由立,亦無由維系而至於不墜不滅。虛無不可窮不可見,以一見之。仙經謂「守一存真,乃能通神」者在此。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叄,叄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萬物生於一,一生於道,故守一即可至於道。老子又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一者道之始生,而為萬物之母,故老子又有「守母」之訓,莊子有「我守其一、而處其和」之訓。守一為得一之階梯,乃入道之不二法門。冥心於一,合氣於淡,則不二叄,心不二叄即定;行者於此,宜將牙關咬緊,死盡偷心,冥合於一,此為定心妙法。孟子曰:「天下烏乎定?定於一。」俞真子曰:「人心烏乎定?定於一。」一心不動,一念不生,即自得定。惟心不冥極,雜念紛起,根塵不凈,難得見一,一不可見,又烏乎守?烏乎定?一者道體,人與天地萬物之共性,見一即見道,亦即佛家之見性工夫。心一冥極,則自「靈台一而不桎」(莊子語),而清虛澄澈;便即見一,亦即見性,迄乎見性,便即入道。迄與道合,一亦不立,性亦不立,而其極於無。宇宙天地萬物人我,打成一片,而復歸於渾沌無我之境界。

    4. 繫心守竅法

    守中守一,為無形無相無位之道法,此守竅法,則為有形有相有位之道法。夫人心好動,易向外馳放,難得片刻安住;欲其冥極,殊不易言,於此時便可用繫心守竅法。繫心守竅,亦即儒門之「收放心」工夫。當做工夫時,一覺此心已放,便應即予收回,系於竅中。初時,一住即放,一放即收;再收再放,再放再收;久久純熟,自不馳放散亂,佛遺教經謂:「制心一處,無事莫辦。」心念一動,制令不起,微嫌有強勉意。佛家修止,有「系緣止,制心止,體真止」叄止法,均所以息妄想顛倒,歸於一切處無心、無念、無欲、無為,而以得解脫也。繫心守竅,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均可守,初步則均以守下丹田為通則。惟亦有初下手即教令守眉間,泥丸者,此亦名守黃庭法。亦有教守鼻柱、絳宮、氣海、海底、命門者,尤以教守玄關法為最神秘。故古真謂:「道法叄千六百門,人人各執一苗根,誰知些子玄關竅,不在叄干六百門。」蓋以「此竅非幾竅,乾坤共合成。」故不可指。工夫到時,方得見得知也。道家守竅法,均有口訣,有工程,有火侯,有符度,有證驗,有境界;惟此則過來人自知,不足以為外人道也。

    5. 虛心實腹法

    老子曰:「虛其心,實其腹。」壺子謂「心不虛則神死,腹不實則命危。」心不虛極,則不能空靈,亦不能清明在躬。心無一物則物泯,心無一念則念泯,心無一理則理泯,心無一事則事泯;如此則自一塵不染,萬境諸寂,心法雙泯,能所兩忘:而入於無何有之鄉矣!無論用空心空境法、存心存境法,或存心空境法、存境空心法,總以求此心之能虛極靜篤,空靈神明為要妙。至於「腹」字,乃指丹田,五行之土,為人之命寶。道家秘傳有「積氣實腹法」,有「聚氣實腹法」,腹實即所謂「丹田有寶」也。丹田有寶後,尚有「采葯」「過關」「服食」「溫養「沐浴」「還丹」「神化」諸法,法各有訣。實腹者「坤」腹,虛心者「離」心;故有「實陰服食」與「取坎填離」之方;此亦為交合心腎、變換陰陽之訣法。故曰:心處神來合,腹實命不枯。

    6. 心息相依法

    即做功夫時,心不易制服,亦不易系住,欲其息諸亂想雜念,入於靜定境中,了不可得。於是而可採行此一工法,使心相依於息。相守於息。息行心行,息住心住,息運心運,息止心息。心息相合,則心息一體。玄門有住息法,止息法,住心法,止心法;乃呼吸控制、氣脈控制、心理控制、精神控制之要道。迄乎萬境皆寂,一念不生,人法兩空,能所雙泯時,使得見性入道,且自有「一陽來復後,天地盡皆春」之境界。此法初入手時,可與「凡息」相依,進乎中乘,可與「胎息」相依,迄乎上乘,可與「真息」相依。真息乃先天息法,似有息而實無息,似無息而實有息,並使此息與天地之息合,而人心亦自與天地之心合矣。行此法切不可用心去依,而以「似在相依似不依,似不依時又似依」為訣竅。修行人,開始亦可由通行之「數息法」與「聽息法」入門,久久純熟,再求次第深入。

    7. 凝袖寂照法

    凝神寂照法 則非在凝「凡神」,而在凝「元神」。凡神與元神之分,過來人皆可頓悟。寂照法初步可自寂照「凡竅」入手,久久不搖不動,即可產生元陽,激發真氣。再上一乘,則可凝元神而寂照「玄元竅」(亦有以玄元竅為「玄關」者),此易入大定而生起「真火」,亦稱「神火」。(真火與凡火有別。丹家煉葯。多誤認凡火為用,大誤。)此火能起死人而肉白骨;有回天之功。惟不知「止火」之訣者,則易走火入魔,甚至火熾焚身,使人喪身失命,故修行人,又須懂得「防危杜險」之法。古者,聖人虛其心而實其照,凝其神而寂其照;並以此為得靜定之要法。靜極則生意盎然,定極則別有天地;此不可思議境界,與佛家之寂滅境界,大有逕庭。禪宗修四禪八定九次第定,可由之而胡心見性;惟與丹道門庭之定法有別,道門此法之訣要,主在「凝神所以內定其心,寂照所以內回其機。」邵子謂「一念回機,即同本得。」此訣主在有「回機」之妙用,不但可藉真陽與神火之生,可回其生機;且可藉「人天合發」興「人神感應」之理,而回其天機,復其本體。正所謂「回機一蹴透三關,枯樹逢春花滿山」老是。凝神之功力,不可思議,古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正可為此一工法注腳。經曰:「祗滅動心,不滅照心。」寂照之要,在常照常寂,常寂常照;尤須體認——「凝以不擬而凝,照以無照而照」之妙義!否則差之毫釐,失以千里矣。

    8. 迴光返照法

    回光法乃做功夫時,宜收拾精神,依照太乙金華宗旨所示:「於萬緣放下之時,惟用梵天∴字,以字中點存眉心,以左點存左目,右點存右目,則人兩目神光,自得會眉心。眉心即天目,乃為叄光會歸出入之總戶。」(按∴字即梵天伊字,謂日月天罡在人身。總戶為丹書所謂日月合壁處。)收拾精神,乃所以使周身之精氣神聚於一處;回光乃所以使天地陰陽之氣無不凝,而日月天罡之光無不合。故經曰:「專一回光,便是無上妙諦。回光既久,此光凝結,即成自然法身。」「光已凝結成法身,漸漸靈通欲動矣,此千古不傳之 也。」天地萬物莫不有光,人身亦有光;心有心靈光,性有性靈光,腦有腦神光人佛家稱頭光),五官百孩,莫不有能,莫不有神,亦莫不有光;得其神則生,失其神則死;其於光也亦然。回光即所以外回宇宙之光,內回心性之光,外回自然所發之光,內回形體所潛之光,會於眉心,而住於泥丸;使內外之光,合而為一圓光。同時,並行返觀之法。返覯之法,乃所以用觀以養其神光也。天玄子謂:「玄門有「叄回光法」「五返觀法」,向極 惜不傳。蓋「一念回光」,可直奪天地之機!專一返觀,可即透造化之體。」惟均須於心境兩空,一念下生時,方能修持有得,故亦為寂心正法。佛家天台宗主止觀雙修,有叄止叄觀法,極為詳密;禪宗主觀心參究,密宗主觀想持明,華嚴主法界澄襯;凡此均為觀字法門工夫。訣法雖異,迄乎得道,則一也。

    9. 息心止念法

    人之心無時不動,動則散亂,而萬念紛飛,幻想交織,無時或靜。動一分妄念,則損一分真氣;多一分清靜。即添一分元陽。欲得其本心,全其真陽,則須寂其心,死其心,使一心不動,萬念俱止,心寂則念自止,念止則心自寂。心靜為心,動則為念;念者,人。二心也。一心即正,正者,止於一也;二心即魔,魔者,其鬼如麻似粟也。人之所最難降服者,即此魔心用事。即心為聖,即心為魔;即心是佛,即心是賊。經謂「心為賊王」,擒賊先擒王,修道先降魔:故丹書首重降心一訣,而佛祖亦以「加何降服其心」為教。禪宗「牧牛」之說,道家「牧馬」之說,旨均在降服其心,便能自息而止於靜也。古真謂「心死則神活,心活則神死。」即是為寂心法說教。寂心之法,一者寂其心體,二者寂其心機。心體寂則機自不生,心機寂則念自不起。古真又謂「心殺境則仙,境殺心則凡。」此即是教人、心不為境轉,心不為物遷,心不為欲動,心不為理馳;而能轉境轉物,寂欲寂理。佛家戒貪、 、痴者,以其足以害心也。故宜萬塵掃盡,一物不留。空室道人智通曰:「盡道水能洗垢,誰知水亦是塵,直饒水垢頓除,到此亦須洗卻。」這即是教人凡情與聖解俱宜舍卻。柱杖應舍,法亦應舍,以至通體空無;以本來無一物也。人能寂心止念,則自可入於無思無慮、無憂無懼、無欲無為、無念無心之境地,此為叄家入聖之要功。故曰:「心中無一物,乾坤自在閑。」

    10. 存相穀神法

    道家用功心地,有「存想」一法。存想與觀不同,猶回光與回機之有別。心不可動,亦不可失;妄心不可有,照心不可無。欲心不可有,定心不可無。存想即所以存其本心也,恐人之放其本心而失之,或泯其本心而失之也。孟子曰:「無失其赤子之心。」亦即說:本心不可失也。存想之法多端,其大要有「九存想法」,最上乘之訣,即為存想穀神法。此亦稱存想黃庭法,存想泥九法,存想昆侖法。其位在頭腦九宮中之中央一宮,中虛而靈明,為元神所居之地;谷虛而其應無窮,能神而其用不竭;存想於斯,可大開慧悟,並能神化無極,而有意想不到之妙用。庾信詩謂「虛無養穀神」,高義方清誡謂:「智慮赫赫盡,穀神綿綿存。」其言得之,蓋此實乃以神養神法,而存想實亦即存神法也。一心存想不動,即能生神。惟切忌太過。過則火炎;宜若有想,若無想,若無無想;若有存,若非存,若非非存;想而無想,無想而想;存而非存,非存而存。聖凡同泯,物我一如,渾渾默默,杳杳冥冥,而入於真體之絕對境界,又稱虛無境界,亦即佛家之究竟湟盤境界,斯為訣要。

    11. 息妄全真法

    道家修道,重真心為用。真心在妄即凡夫,妄心歸真即聖地。真心者,即人之本來心,亦即道心、天心;妄心則為凡心、物心,以及虞廷十六字心法中之人心。動心即妄,不動心即真。息其動心使復歸於寂然不動,即得全其真心。人心本靜,感於物而動,今如泯物泯境,滅其惑因,則自仍寂然無動於中,而復其本體矣。大易曰:「洗心退藏於密。」即此意也。洗 其妄麈,退藏於密地;使外不入內,內不緣外,外境寂然,內心澄然;此外息其境之斬截法,亦即「杜外全中」法也。泯物泯境之不足,則可用泯心止念法,以內息其心。息心不用,便同無心;無心起用,用亦無心;即無即用,即用即無;斯即真心用事矣。此正永嘉所謂:「洽洽用心時,洽洽無心用,無心洽洽用,常用洽洽無」之境地。或則泯外存內;萬境寂然,一心澄然。或則泯內存外;萬境森然,一心寂然。或則用外雙泯;心境兩寂,而全同本體。或則內外雙存;萬象森羅,而對境無心。或則內外一體;即內即外,即外即內。或則心物一如;即心即物,即物即心。雖日臨萬物,而若無一物然,以本來無一物也。雖日理萬機,而若無一幾然,以本來無一事也。加此則自頓徹真心,而超性地,與道全真矣。故曰:有心皆可用,無用不成心。無心自無用,無用亦無心。今以無用用,便以無心心。無用用中藏大用,無心心處見天心。

    12. 返還先天法

    道家修煉,最重先天,而忌後天用事。此即是說:道家修煉,重末形而不重已形,重未然而不重已然;重無象之象,無相之相,無物之物,無體之體。修重逆修逆用,訣重返本還元;鼎重先天爐鼎,卦重畫前一封。觀重觀喜怒哀樂未發前是何氣象?重父母末生前是何面目?與乎觀天地未分、鴻蒙末判時是何境界,同時,做工夫時之最上一乘訣法,天玄子謂:「調息須調真息息(先天元息),煉神須煉不神神(先天元神);煉氣須 玄元氣(先天元氣,亦有重先天祖氣者)。煉精須煉未然精(先天元精),煉性最重無性性(先天真性),心首在復天心(先天真心)。」天玄子又謂:「順則為人逆則仙,返還最易到先天。能脫形骸力為道,不養聖胎亦是仙。」蓋一從事 養聖胎,即屬有為法,有為法為後天法;無為法力為先天法。在丹道派之「先天道」中,概以清靜無為為主「以無修無 為功,以無生無滅為道,以無證無得為得。復以其重先天,故易不失其赤子之心,易保其嬰兒之態,易養其天趣,存其天機,而保其天真!一切與父母未生前之本來面目無以異。無識無知,無憂無樂。且又無戒而自戒,無定而自定,無慧而自慧,無悟而自悟。本來如是,故爾如是;本自具有,不少欠缺;不加些子,當體即得;得無所得,一得永得。故曰:「返還在垢復,抽添重坎離;能鑿鴻蒙竅,使與羲皇齊。」

    總上十二法,雖未能概道家靜坐心法之全,然大要者皆已簡述無余。惟於靜坐做工夫時,十二法無須全體採用,亦不必循序漸進。擇心性資質夙根之所近,任取一法修之,均可使心入於「虛極靜篤」之大定境界,而得頓超聖地。在修鏈過程中,有不少神秘經驗、神秘現象、與神秘境界之產生。有者不必驚懼,無者不必灰心。一味平平常常,默然靜去;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無怠無荒,無忘無助;自是一日有一日之功,一月有一月之功,一年有一年之功,日積月累,自有進境;不用功而不達者有之矣,未有用功而不達者也。惟須因其自然,不加絲毫勉強,不著絲毫意念,久久純熟,則妄心自息,妄念自除,昏氣自清,俗染自凈,而得與天理相應矣。

    靜定工夫深者,無間動靜,靜固靜,動亦靜。定固定,動亦定。同時,修靜中,不但僅求心靜,尚須求其氣靜,神靜,理亦靜。不但僅求心定,尚須求其氣定、神定、理亦定。人生在世,涵養須用靜,事功須用定。靜觀天地,則清明在躬,而毋或謬;定轉乾坤,則宇宙在手,而毋或失。蓋人心能虛極靜篤,澄然常定,則觀物易清,見理易明,料事易徹,而可臆測必中,算無遺策。且得其本體,握其道樞,心定神閑,自可轉物而不為物轉,轉事而下為事轉,轉人而不為人轉,轉境而不為境轉,轉法而不為法轉;轉生死壽夭而不為生死壽夭轉,轉天下萬世而不為天下萬世轉。故靜定之學,不僅施之於養生為然也。

    此外尚有靜觀太極法,運轉乾坤法,長養聖胎法,存想丹頭法,混和五氣法,闔辟玄牝法,水火既濟法,定神出神法,神通變化法,羽化登真法;均為修身而亦可修心,了命而亦可了道者。

Ⅳ 打坐的正確方法

靜坐的方法 靜坐時間最好在黎明之前,其次是在夜靜時,一則不妨礙日里勞動產生,二則初學的人心神不寧靜,易為外界喧雜的聲音所擾亂。因此早晚人聲寂靜的時候是比較適宜,否則醒來時坐一次再入睡亦可,靜坐功夫純熟後,對自己意志就會有極大的操縱力,雖在熱鬧如劇場中,亦能凝洋默坐.不被外境所擾。 靜坐的姿勢,是把右足墊在左腿下,左足放在右腿上,(這叫單盤,若是雙盤,再把右足從下扳上,擱在左腿上,靜坐不拘單.雙盤都可以的)左手放在右手上,手掌心向上迭安於小腿上,將身前後搖動數次,吐出濁氣數口,空氣由鼻吸入,頭須自然正直,忌僵硬。閉眼,合唇,舌抵上齶,鼻正對肚臍,肩部放鬆下垂勿聳起,背勿靠壁或依靠於他物之上,以免妨礙血液流行。 臀部用枕頭之類墊高一二寸,不用亦可,腎囊勿使壓住,褲帶襪帶領扣之類都要解松,以寬適不脫落為宜。天氣寒冷時腿以下蓋上毛毯等物以免膝關節受風。修定的方法可分作三步來實施: 一、數息。鼻中的一呼一吸叫做一息,靜坐入手的功夫就是調息,呼吸須細長深遠,用意引至臍下,出入綿綿,忌迫促,或有聲。息調順了以後,就可開始數息。《法觀經》說:"佛法初門,即數息觀,以世間人皆貪著身,未能忘身守意,心多散亂,故佛法初門,教修數息觀。"《解脫道論》說:"數息是世尊所稱嘆。"它的修法是初入坐時可數自己的呼吸,呼吸一次就計一個數,從"呼"計數也可以,從"吸"計數也可以,從一數至十,數完了,再從頭由一數起。 二、繫心臍下。經過相當時間的數息之後,思慮漸趨恬靜,這時可放棄數息,將注意力集中於臍下小腹,眼雖閉著,但眼光須內視小腹。智者大師《釋禪波羅密法門》說"若繫心臍下,臍是氣海,繫心在臍能除眾病。"其原因是注意臍下,深長細遠的呼吸,不但有強健肺部的功能,並具有寧靜神經的作用,智者大師又說:"下著安心(即是繫心臍下)令息微微然,息調則眾患不生,其心易定。"這是心息相依,其法存心於聽息之出入,但不是有聲可聽,一有聲,息就粗浮.當耐心潛神地輕輕微微傾聽若存若亡的息,這樣一來就愈微愈靜。 三、凝心。靜坐注意臍下,使心息相依,倘心息不忘,就不能入定。心息相依,經過一個時期,心便凝然。智者大師說"但凝其心,息諸亂想,即是修止,名凝心止。"怎樣凝法呢?只須應用一個呆字,一獃獃住,什麼都不思量,這就是凝心,漸漸地不覺有手,不覺有身,並不覺有我,但見聞仍然了了,這是定相初現,從此進入心息兩忘的境界,就是入定。入定的境界、乃是自然地隨著功夫的進程到達的,切勿存心求定,一有求定心,就不能得定;而且反因求定的一念,會引起其他妄想雜念來,因為求定這個念頭就是妄念。 以上所說的修定三個階段,並不是機械地排定次序的,倘靜坐功夫純熟。一入坐便可繫心臍下,可把數息這階段取消。 坐畢出定,將起時,先想氣從全身毛孔放出,須放數次,倘不做這種觀想,下次坐時就會感到身心煩躁不安,這點不可忽略。氣放出後,可搖動身體,屈伸兩臂,再用兩手掌互相摩擦,使手掌發熱,搓兩眼,然後放足,以手按摩足部,緩緩起立。

Ⅵ 求文言文高手翻譯一下

這是道家靜坐十二心法之第一心法:一靈獨覺法
道家法門實在不易翻譯,有時間慢慢譯來給你。可好?

附錄:
道家靜坐十二心法
1.一靈獨覺法
即當做工夫時,宜絕念忘機,靜心定神;提防動心起念,惟有一靈獨耀,而歸真返□;此時便易入無為正定,山河大地。十方虛空,盡皆消殞,歸於寂滅。在一靈獨耀境中,不可動心思量,才涉思維,便成剩法。故宜念起即覺之,心動卸止之。心本虛靈不昧,於修靜定工夫中,固須制其外馳;然不可入於昏沉寂滅;宜貫注全神,集中一點,並保其一靈惺惺之境,妄心欲動時,即伏之不動,妄心已動時,即制之不動。要去欲起時,即攝令不起,妄念已起時,即予覺破,令不續起。故古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起是病,不續是葯。」念念覺破,便自可至無念矣。無念便無心,無心便近道,且亦登堂入室矣。當一心散亂,幻想與雜念紛起,生滅不停時,宜急用斬截法,截斷諸心,打殺萬緣。使心住心位,境住境位,心不外緣而內寂,境不內擾而外靜。及至一塵不染、一念不生時,則自虛靈不昧,澄澄自知,雖寂寂而常惺惺,雖惺惺而常寂寂;一靈獨耀,神光曄煜,而得大自在力。正如郁山主所說在:「我有神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一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此即為一靈獨耀說法也。修道而能至一靈獨耀,便能「入色界不被色惑,入聲界不被聲惑,入香界不被香惑,入味界不被味惑,入觸界不被觸惑,入法界不被法惑。」(臨濟語)無入而不自得也。在此境界中,「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最易體認天理。徹識仁體,明心見性而與道合真。孔門「慎獨」之功,亦即在求能保此一靈獨耀之靈明也。孟子倡「良知」,陽明承之倡「致良知」,均系此一靜極通神工夫。故曰:「心至無心神自定,一靈獨耀遍乾坤。」
2.泯外守中法
儒門以「執中」為心法,並以中庸之道為天下後世倡。老子以「守中」為心法,丹道門庭修 更有「守中」與「守中黃」一訣法,心口相傳。佛家亦倡「中道」,主舍空有二邊而行中道,最後雖主「中亦不立」,即中亦應舍,然仍以得證中道為修證要妙。故亦可以說,守中為三家共法。泯外守中之先,第一步須行「制外存中」法,制外所以令外不入內,守中所以令內不緣外。泯外則不用強制防治外塵之干擾,而外境自泯,外泯則內景之中體自見。天地有天地之中,宇宙有宇宙之中,人心有人心之中,理事有理事之中;得其中,固執而守之,守而勿失,便入道矣。丹道派則須配合八卦五行以「規其中」,復以中為玄牡之門,乃天地之根;故以「中竅」為千古不傳之「聖竅」與「道竅」。守之可應天地之中與宇宙之中,得到人心與天心合一、及人心與道心合一之境界,因之而神化萬千也。
3.冥心守一法
仙經曰:「子欲長生,守一當明。」三家聖人教人,除以中為道體外,又復以一為道體。道本虛無。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惟在此虛無中,有宇宙天地萬物,若無「中」則上下左右,運行生息,俱無由立,亦無由維系而至於不墜不滅。虛無不可窮不可見,以一見之。仙經謂「守一存真,乃能通神」者在此。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萬物生於一,一生於道,故守一即可至於道。老子又曰:「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貞。」一者道之始生,而為萬物之母,故老子又有「守母」之訓,莊子有「我守其一、而處其和」之訓。守一為得一之階梯,乃入道之不二法門。冥心於一,合氣於淡,則不二三,心不二三即定;行者於此,宜將牙關咬緊,死盡偷心,冥合於一,此為定心妙法。孟子曰:「天下烏乎定?定於一。」俞真子曰:「人心烏乎定?定於一。」一心不動,一念不生,即自得定。惟心不冥極,雜念紛起,根塵不凈,難得見一,一不可見,又烏乎守?烏乎定?一者道體,人與天地萬物之共性,見一即見道,亦即佛家之見性工夫。心一冥極,則自「靈台一而不桎」(莊子語),而清虛澄澈;便即見一,亦即見性,迄乎見性,便即入道。迄與道合,一亦不立,性亦不立,而其極於無。宇宙天地萬物人我,打成一片,而復歸於渾沌無我之境界。
4.繫心守竅法
守中守一,為無形無相無位之道法,此守竅法,則為有形有相有位之道法。夫人心好動,易向外馳放,難得片刻安住;欲其冥極,殊不易言,於此時便可用繫心守竅法。繫心守竅,亦即儒門之「收放心」工夫。當做工夫時,一覺此心已放,便應即予收回,系於竅中。初時,一住即放,一放即收;再收再放,再放再收;久久純熟,自不馳放散亂,佛遺教經謂:「制心一處,無事莫辦。」心念一動,制令不起,微嫌有強勉意。佛家修止,有「系緣止,制心止,體真止」三止法,均所以息妄想顛倒,歸於一切處無心、無念、無欲、無為,而以得解脫也。繫心守竅,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均可守,初步則均以守下丹田為通則。惟亦有初下手即教令守眉間,泥丸者,此亦名守黃庭法。亦有教守鼻柱、絳宮、氣海、海底、命門者,尤以教守玄關法為最神秘。故古真謂:「道法三千六百門,人人各執一苗根,誰知些子玄關竅,不在三千六百門。」蓋以「此竅非幾竅,乾坤共合成。」故不可指。工夫到時,方得見得知也。道家守竅法,均有口訣,有工程,有火侯,有符度,有證驗,有境界;惟此則過來人自知,不足以為外人道也。
5.虛心實腹法
老子曰:「虛其心,實其腹。」壺子謂「心不虛則神死,腹不實則命危。」心不虛極,則不能空靈,亦不能清明在躬。心無一物則物泯,心無一念則念泯,心無一理則理泯,心無一事則事泯;如此則自一塵不染,萬境諸寂,心法雙泯,能所兩忘:而入於無何有之鄉矣!無論用空心空境法、存心存境法,或存心空境法、存境空心法,總以求此心之能虛極靜篤,空靈神明為要妙。至於「腹」字,乃指丹田,五行之土,為人之命寶。道家秘傳有「積氣實腹法」,有「聚氣實腹法」,腹實即所謂「丹田有寶」也。丹田有寶後,尚有「采葯」「過關」「服食」「溫養「沐浴」「還丹」「神化」諸法,法各有訣。實腹者「坤」腹,虛心者「離」心;故有「實陰服食」與「取坎填離」之方;此亦為交合心腎、變換陰陽之訣法。故曰:心處神來合,腹實命不枯。
6.心息相依法
即做功夫時,心不易制服,亦不易系住,欲其息諸亂想雜念,入於靜定境中,了不可得。於是而可採行此一工法,使心相依於息。相守於息。息行心行,息住心住,息運心運,息止心息。心息相合,則心息一體。玄門有住息法,止息法,住心法,止心法;乃呼吸控制、氣脈控制、心理控制、精神控制之要道。迄乎萬境皆寂,一念不生,人法兩空,能所雙泯時,使得見性入道,且自有「一陽來復後,天地盡皆春」之境界。此法初入手時,可與「凡息」相依,進乎中乘,可與「胎息」相依,迄乎上乘,可與「真息」相依。真息乃先天息法,似有息而實無息,似無息而實有息,並使此息與天地之息合,而人心亦自與天地之心合矣。行此法切不可用心去依,而以「似在相依似不依,似不依時又似依」為訣竅。修行人,開始亦可由通行之「數息法」與「聽息法」入門,久久純熟,再求次第深入。
7.凝袖寂照法
凝神法即凝集心神之法,淺言之,也就是意志集中、精神專一之法。上乘凝神工法,則非在凝「凡神」,而在凝「元神」。凡神與元神之分,過來人皆可頓悟。寂照法初步可自寂照「凡竅」入手,久久不搖不動,即可產生元陽,激發真氣。再上一乘,則可凝元神而寂照「玄元竅」(亦有以玄元竅為「玄關」者),此易入大定而生起「真火」,亦稱「神火」。(真火與凡火有別。丹家煉葯。多誤認凡火為用,大誤。)此火能起死人而肉白骨;有回天之功。惟不知「止火」之訣者,則易走火入魔,甚至火熾焚身,使人喪身失命,故修行人,又須懂得「防危杜險」之法。古者,聖人虛其心而實其照,凝其神而寂其照;並以此為得靜定之要法。靜極則生意盎然,定極則別有天地;此不可思議境界,與佛家之寂滅境界,大有逕庭。禪宗修四禪八定九次第定,可由之而胡心見性;惟與丹道門庭之定法有別,道門此法之訣要,主在「凝神所以內定其心,寂照所以內回其機。」邵子謂「一念回機,即同本得。」此訣主在有「回機」之妙用,不但可藉真陽與神火之生,可回其生機;且可藉「人天合發」興「人神感應」之理,而回其天機,復其本體。正所謂「回機一蹴透三關,枯樹逢春花滿山」者是。凝神之功力,不可思議,古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正可為此一工法注腳。經曰:「祗滅動心,不滅照心。」寂照之要,在常照常寂,常寂常照;尤須體認——「凝以不擬而凝,照以無照而照」之妙義!否則差之毫 ,失以千里矣。
8.迴光返照法
回光法乃做功夫時,宜收拾精神,依照太乙金華宗旨所示:「於萬緣放下之時,惟用梵天∴字,以字中點存眉心,以左點存左目,右點存右目,則人兩目神光,自得會眉心。眉心即天目,乃為三光會歸出入之總戶。」(按∴字即梵天伊字,謂日月天罡在人身。總戶為丹書所謂日月合壁處)。收拾精神,乃所以使周身之精氣神聚於一處;回光乃所以使天地陰陽之氣無不凝,而日月天罡之光無不合。故經曰:「專一回光,便是無上妙諦。回光既久,此光凝結,即成自然法身。」「光已凝結成法身,漸漸靈通欲動矣,此千古不傳之秘也。」天地萬物莫不有光,人身亦有光;心有心靈光,性有性靈光,腦有腦神光人佛家稱頭光),五官百孩,莫不有能,莫不有神,亦莫不有光;得其神則生,失其神則死;其於光也亦然。回光即所以外回宇宙之光,內回心性之光,外回自然所發之光,內回形體所潛之光,會於眉心,而住於泥丸;使內外之光,合而為一圓光。同時,並行返觀之法。返覯之法,乃所以用觀以養其神光也。天玄子謂:「玄門有『三回光法』、『五返觀法』,向極秘惜不傳。蓋『一念回光』,可直奪天地之機。專一返觀,可即透造化之體。」惟均須於心境兩空,一念下生時,方能修持有得,故亦為寂心正法。佛家天台宗主止觀雙修,有三止三觀法,極為詳密;禪宗主觀心參究,密宗主觀想持明,華嚴主法界澄襯;凡此均為觀字法門工夫。訣法雖異,迄乎得道,則一也。
9.息心止念法
人之心無時不動,動則散亂,而萬念紛飛,幻想交織,無時或靜。動一分妄念,則損一分真氣;多一分清靜。即添一分元陽。欲得其本心,全其真陽,則須寂其心,死其心,使一心不動,萬念俱止,心寂則念自止,念止則心自寂。心靜為心,動則為念;念者,人。二心也。一心即正,正者,止於一也;二心即魔,魔者,其鬼如麻似粟也。人之所最難降服者,即此魔心用事。即心為聖,即心為魔;即心是佛,即心是賊。經謂「心為賊王」,擒賊先擒王,修道先降魔:故丹書首重降心一訣,而佛祖亦以「加何降服其心」為教。禪宗「牧牛」之說,道家「牧馬」之說,旨均在降服其心,便能自息而止於靜也。古真謂「心死則神活,心活則神死。」即是為寂心法說教。寂心之法,一者寂其心體,二者寂其心機。心體寂則機自不生,心機寂則念自不起。古真又謂「心殺境則仙,境殺心則凡。」此即是教人、心不為境轉,心不為物遷,心不為欲動,心不為理馳;而能轉境轉物,寂欲寂理。佛家戒貪、嗔、痴者,以其足以害心也。故宜萬塵掃盡,一物不留。空室道人智通曰:「盡道水能洗垢,誰知水亦是塵,直饒水垢頓除,到此亦須洗卻。」這即是教人凡情與聖解俱宜舍卻。柱杖應舍,法亦應舍,以至通體空無;以本來無一物也。人能寂心止念,則自可入於無思無慮、無憂無懼、無欲無為、無念無心之境地,此為三家入聖之要功。故曰:「心中無一物,乾坤自在閑。」
10.存想穀神法
道家用功心地,有「存想」一法。存想與觀不同,猶回光與回機之有別。心不可動,亦不可失;妄心不可有,照心不可無。欲心不可有,定心不可無。存想即所以存其本心也,恐人之放其本心而失之,或泯其本心而失之也。孟子曰:「無失其赤子之心。」亦即說:本心不可失也。存想之法多端,其大要有「九存想法」,最上乘之訣,即為存想穀神法。此亦稱存想黃庭法,存想泥九法,存想昆侖法。其位在頭腦九宮中之中央一宮,中虛而靈明,為元神所居之地;谷虛而其應無窮,能神而其用不竭;存想於斯,可大開慧悟,並能神化無極,而有意想不到之妙用。庾信詩謂「虛無養穀神」,高義方清誡謂:「智慮赫赫盡,穀神綿綿存。」其言得之,蓋此實乃以神養神法,而存想實亦即存神法也。一心存想不動,即能生神。惟切忌太過。過則火炎;宜若有想,若無想,若無無想;若有存,若非存,若非非存;想而無想,無想而想;存而非存,非存而存。聖凡同泯,物我一如,渾渾默默,杳杳冥冥,而入於真體之絕對境界,又稱虛無境界,亦即佛家之究竟湟盤境界,斯為訣要。
11.息妄全真法
道家修道,重真心為用。真心在妄即凡夫,妄心歸真即聖地。真心者,即人之本來心,亦即道心、天心;妄心則為凡心、物心,以及虞廷十六字心法中之人心。動心即妄,不動心即真。息其動心使復歸於寂然不動,即得全其真心。人心本靜,感於物而動,今如泯物泯境,滅其惑因,則自仍寂然無動於中,而復其本體矣。大易曰:「洗心退藏於密。」即此意也。洗 其妄麈,退藏於密地;使外不入內,內不緣外,外境寂然,內心澄然;此外息其境之斬截法,亦即「杜外全中」法也。泯物泯境之不足,則可用泯心止念法,以內息其心。息心不用,便同無心;無心起用,用亦無心;即無即用,即用即無;斯即真心用事矣。此正永嘉所謂:「洽洽用心時,洽洽無心用,無心洽洽用,常用洽洽無」之境地。或則泯外存內;萬境寂然,一心澄然。或則泯內存外;萬境森然,一心寂然。或則用外雙泯;心境兩寂,而全同本體。或則內外雙存;萬象森羅,而對境無心。或則內外一體;即內即外,即外即內。或則心物一如;即心即物,即物即心。雖日臨萬物,而若無一物然,以本來無一物也。雖日理萬機,而若無一幾然,以本來無一事也。加此則自頓徹真心,而超性地,與道全真矣。故曰:有心皆可用,無用不成心。無心自無用,無用亦無心。今以無用用,便以無心心。無用用中藏大用,無心心處見天心。
12.返還先天法
道家修煉,最重先天,而忌後天用事。此即是說:道家修煉,重末形而不重已形,重未然而不重已然;重無象之象,無相之相,無物之物,無體之體。修重逆修逆用,訣重返本還元;鼎重先天爐鼎,卦重畫前一卦。觀重觀喜怒哀樂未發前是何氣象?重父母末生前是何面目?與乎觀天地未分、鴻蒙末判時是何境界,同時,做工夫時之最上一乘訣法,天玄子謂:「調息須調真息息(先天元息),煉神須煉不神神(先天元神);煉氣須 玄元氣(先天元氣,亦有重先天祖氣者)。煉精須煉未然精(先天元精),煉性最重無性性(先天真性),心首在復天心(先天真心)。」天玄子又謂:「順則為人逆則仙,返還最易到先天。能脫形骸力為道,不養聖胎亦是仙。」蓋一從事 養聖胎,即屬有為法,有為法為後天法;無為法力為先天法。在丹道派之「先天道」中,概以清靜無為為主「以無修無 為功,以無生無滅為道,以無證無得為得。復以其重先天,故易不失其赤子之心,易保其嬰兒之態,易養其天趣,存其天機,而保其天真!一切與父母未生前之本來面目無以異。無識無知,無憂無樂。且又無戒而自戒,無定而自定,無慧而自慧,無悟而自悟。本來如是,故爾如是;本自具有,不少欠缺;不加些子,當體即得;得無所得,一得永得。故曰:「返還在垢復,抽添重坎離;能鑿鴻蒙竅,使與羲皇齊。」

總上十二法,雖未能概道家靜坐心法之全,然大要者皆已簡述無余。惟於靜坐做工夫時,十二法無須全體採用,亦不必循序漸進。擇心性資質夙根之所近,任取一法修之,均可使心入於「虛極靜篤」之大定境界,而得頓超聖地。一味平平常常,默然靜去;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無怠無荒,無忘無助;自是一日有一日之功,一月有一月之功,一年有一年之功,日積月累,自有進境;不用功而不達者有之矣,未有用功而不達者也。惟須因其自然,不加絲毫勉強,不著絲毫意念,久久純熟,則妄心自息,妄念自除,昏氣自清,俗染自凈,而得與天理相應矣。
靜定工夫深者,無間動靜,靜固靜,動亦靜。定固定,動亦定。同時,修靜中,不但僅求心靜,尚須求其氣靜,神靜,理亦靜。不但僅求心定,尚須求其氣定、神定、理亦定。人生在世,涵養須用靜,事功須用定。
靜觀天地,則清明在躬,而毋或謬;定轉乾坤,則宇宙在手,而毋或失。蓋人心能虛極靜篤,澄然常定,則觀物易清,見理易明,料事易徹,而可臆測必中,算無遺策。且得其本體,握其道樞,心定神閑,自可轉物而不為物轉,轉事而下為事轉,轉人而不為人轉,轉境而不為境轉,轉法而不為法轉;轉生死壽夭而不為生死壽夭轉,轉天下萬世而不為天下萬世轉。故靜定之學,不僅施之於養生為然也。
此外尚有靜觀太極法,運轉乾坤法,長養聖胎法,存想丹頭法,混和五氣法,闔辟玄牝法,水火既濟法,定神出神法,神通變化法,羽化登真法;均為修身而亦可修心,了命而亦可了道者。

Ⅶ 為了提升自身福緣,所以我向大家推薦: 心息相依是最簡單最奇妙的道教呼吸法―只要用後天意識刻意去覺察

我想問下,道教修煉方法和提升福緣有什麼關系?福報是自己做善事,放生念佛得來的,而不是修煉什麼道術得來的,看來你很迷信了

Ⅷ 給我一個能修煉的法決 最好能說清楚其中的含義

修煉有三寶三要。
三寶者,精、氣、神也。精,先天一點元陽也;氣,人身未生之初祖氣也;神即性,天所賦也。此三品上,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化道,三寶之旨也。

三要者,一曰鼎爐,異名雖多,而玄關一竅,實鼎爐也;二曰物,異名亦多,而先天一氣,實物也;三曰火候,名亦甚多,而元神妙用,實火候也。

夫背後尾閭、夾脊、玉枕,謂之三關,屬督脈,為陽;前面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謂之三田,屬任脈,為陰。此陰陽升降之路,自背後督脈上來,即屬子,自前面任脈下去,即屬午,子午抽添,所謂周天火候是也。
先說三關:尾閭關在背後夾脊下,脊骨盡頭處,其關通內腎之竅。直上至背後對內腎處,謂之夾脊雙關。又上至腦後,謂之玉枕關。三關通起一條髓路,號 再論三田:泥丸謂之上丹田,其穴在兩眉正中入內三寸之地,方圓一寸二分,虛間一穴,乃藏神之所。心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黃庭宮也,乃中丹田,方圓一寸二分,亦虛間一穴,乃藏氣之所,煉丹之鼎。直下與臍門相對過處,約有三寸六分,故曰「天上三十六,地下三十六。」自天至地八萬四千里,自心至腎八寸四分,天心三寸六分,地腎三寸六分,中丹田一寸二分,非八寸四分而何。臍之後,腎之前,名曰偃月爐,又曰氣海。稍下一寸三分,名曰華池,又曰下丹田,方圓一寸二分,亦是虛間之穴,乃藏精之所、采之處。此處有兩竅,向上一竅通內腎,直下一竅通尾閭,中間乃無中生有之竅,強名曰玄關,直一之氣產生之時,玄關自開。 .
三 、 論 奇 經 八 脈 八脈者,沖脈在風府穴下,督脈在臍後,任脈在臍前,帶脈在腰間,陰蹺脈在尾閭前陰囊下,陽蹺脈在尾閭後二節,陰維脈在頂前一寸三分,陽維脈在頂後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氣沖開,故能得道。八脈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氣之祖。
采之惟在陰蹺為先,此脈才動,諸脈皆通。次督、任、沖三脈,總為經脈造化之源。而陰蹺一脈,上通泥丸,下通湧泉。倘能知此,使真氣聚散,皆從此關竅,則天門常開,地戶永閉,*脈周流於一身,貫通上下,和氣自然上朝,陽長陰消,所謂「天根月窟閑來往,三十六宮都是春」。得之者身體輕健,容衰返壯,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驗也。 四 、 論 坎 離 水 火j
當人未生之時,一點初凝,總是混沌性命。三月而玄牝立,臍如瓜蒂,兒在胎中,隨母呼吸。既生而剪去臍帶,天翻地覆,則一點真陽,凝聚於臍中。乾變為離,坤變為坎,故神出氣移,遂不復守胎中息。息不守則心火屬離,如汞欲飛,又加以思虛念想,益不與腎水相接。腎水屬坎,如鉛欲沉,又加情動失固,益不與心火相接。腎自腎,心自心,水火各居,是任其升沉,坎離不得顛倒矣。不但不能生丹,而且生疾病耳,焉有生理。
又論胎息,呼不得神宰,一息不全,吸不得神宰,亦一息不全。使息息歸根,以接先天元氣,神入氣中,氣包神外,如胎兒在母腹中呼吸一般,即為胎息。蓋呼吸者氣也,神者心也,以神馭氣,以氣留形,以神馭氣而成道,即以火煉而成丹也。
五 、 論 呼 吸

b 訣曰:氣是添年,心為使氣神;能知神氣祖,便是得仙人。 . 蓋呼吸所從起者也,呼為父母元氣,吸為天地正氣。令氣合形,神合氣,則命在我矣。凡人不知收藏呼吸之地,強閉出入,與死靜者無異。又或任其出入,則元氣隨呼氣而出,反為天地所奪。
是以有抽添之說,使氣之呼吸至於根蒂。吸自外而內,呼之亦入內,吸則來於子宮玉洞,呼則直上昆侖巔頂,呼吸旋為一氣,成為胎息。雖然,一氣如何至此?蓋呼吸久,但覺有一吸至於內,久之而並不覺氣急,猶子在母腹時,即為胎息也。但凡人只知吸之在內 , 不知呼之亦在內,知之則可奪天地之正氣矣 , 而後方謂之「添年」。
六 、 論 玄 竅 )

又曰:汝欲內呼吸 , 汝當得其一 , 則萬事畢。一之為物 , 有兩竅 , 兩竅又止一竅。此一竅也,無內外,無邊際,中有乾坤理五氣、合百神,此根蒂之處、結胎之所,性命始於此,精氣神俱生於此。
及吾生身受氣之初,父母精氣相交之頃,流注一線之路,其中似有一管相通,故曰無孔笛,沒口人吹也。有此管,然後生腎,生諸臟腑,一身經脈,皆從此生,又曰總持門,曰三關要路。在母腹時,吸至此竅,合天降,呼從此竅,合地升,又名為龜鼻頭,惟此一竅,乃內呼吸之根蒂,先天元氣實游於此,天地正氣實從此入。
人以命門為玄,腎堂為牝,此處立基,謬之千里矣。不知玄牝乃天地之根,在西南坤地,臍後腎前,而又非臍下一寸三分,亦非兩腎間之空竅。此乃真竅,能得而知。上通泥丸,下透湧泉,中接心腎,內虛而直,不可形求,不可意取。先天真種實藏於此,通天地,通神聖,得則生矣,失則死矣,「真人之息以踵」者此也。此天仙下手處,舍此而下,酆都九幽者也。
七 、 論 塞 兌 垂 簾
塞兌者,口開神氣散,故塞之也。垂簾者,眼全開神漏,全閉神昏,惟垂簾微啟耳。兩眼之中即天根,即所謂性命關也。其根生於眼,眼屬心,心生造化,自屬玄之又玄者,仙家謂之玄牝之門。心腎內日月,交接於內,兩眼外日月,交接於外,攢簇水火而不散,氣自調矣。
八 、 論 回 光 調 息 "

欲明回光調息,須知觀音常之妙用。觀音堂者何?觀屬眼,音屬耳,眼屬心,耳屬腎,心腎相接處,為觀音堂,主持一身神氣者也。
其法自兩眼角收心一處,收到兩眼中間,以一身心神,盡收此處,所謂「乾坤大地一起收來」是也。心定之後,自此用眼下看鼻尖,直下看到臍下。眼常在此處,寂然不動,任鼻呼吸,調息綿綿,若存若亡。不假工夫,則真息自調,「息不由於鼻外,思維止於身中」。正謂此耳。又曰「蟾光終日照西川,即此便是之根。」蟾光即眼光也,西川即臍下坤地也。如此回光於臍下,以調真息,是神入氣穴。回光日久,腎中一點真陽,上與心神相合,則心息相依 ( 內息者氣也 ) ,心息相依則水火既濟。
回光調息工夫,遇靜即行,不拘子午,十二時中皆可為。即行功時,意失便收來,所謂「放去收來總是伊」。
是工用久,心內自悟,五賊先去,五賊乃眼耳鼻口意。眼不外視而內照,則魂在肝而不從眼漏;耳不聞聲而返聽,則精在腎而不從耳漏;鼻不嗅味而調息,則魄在肺而不從鼻漏;口不開言而塞兌,則念在脾而不從口漏;意不妄想而默守,則神在心而不從意漏。如此精神魂魄意,攢簇在坤位,則獨修無漏矣。 ` 九 、 論 采
者何物,吾身元氣是也。元氣行乎氣血之中,而耳能聽,目能視,手能持,足能行。然而人之生,元氣生之也,所以強名其氣曰「命」,而心有神,強名曰「性」,神氣交,性命合,故曰「雙修」,工夫只在一「雙」字,心火上炎,腎水下漏,便不雙也,故修性兼修命也。雙修之道無他,不過取腎中之氣,以合心中之神耳。
采氣之訣:脊骨二十一節,自下而上,七節之旁,兩腎居之。天一生水,夜子時後,一陽初生,身中元氣,從尾閭穴,自下而上,卻行到腎。兩腎中間有一竅,正七節之中,元氣從此而出,沖動陽關。所以人睡到半夜子時之後,外腎陽舉。陽不自舉,內腎竅中之氣發出而外腎舉也。當其內腎陽氣將到外腎之時,不妨披衣起坐,垂目閉口,調息綿綿,存想兩腎中間,若有氣從此出,此氣即謂之鉛,為水中金也,又名白虎。夜夜行工,坐更余方睡。腎絡連心,下動上應,一月之間,覺兩腎中間氣動而出,只因起坐,寂然不動之中,復以色情采之,欲罷不能,欲解不釋,此氣不得順而下行,乃逆而上行。丹道只在一「逆」字,順於凡母則成胎,逆受靈母則成丹。外腎不舉,便是陽氣不行之驗。不採之采,是名為采,而所謂煉精化氣者也。
又人吃五穀諸味,濁化為渣,清化為津,津又化為陰精,陰精不煉,便作怪想淫慾。只用丹田自然之風,吹動其中真火,火在下而水在上,水得火蒸,自然化氣而上騰,蒸透一身關竅,是為煉陰精而化真氣也。
十 、 論 交 媾

既覺腎水上升,便以心氣下降。心氣謂之汞,以其木生火也,又名青龍。心氣下降,則水火迎合,心腎二氣,自然交媾,即身中夫婦也。以意為媒,用意勾引,意即中央土也,又曰戊己土。
所謂交媾,只心腎二氣,循環於心下腎上之間,玄門指為洞房。循環百遍,交媾數足,自然落於黃庭 ( 下丹田 ) 相迎。無夜不交媾,夜夜落黃庭,則夜夜元氣凝聚。常人以之延壽,玄門以之修煉,皆藉此氣為丹頭也。
十 一 、 論 河 車 元氣積聚丹田,上無路可通,只得下穿尾閭,由尾閭而夾脊、而玉枕、而泥丸,則背後氣通也。前降之氣,愈引後升之氣,上而復下,下而復上,玄門所謂「河車運轉」、「夾脊雙關透頂門,修行徑路此為尊」者也,總之是任督二脈通。任起中極之下,上至咽喉,屬陰脈之海,督起少腹以下,至上鵲橋,屬陽脈之海,二脈通,則百脈皆通。又曰「皆在心內運天經」,「天經」即二脈也,「晝夜存之可長生」也。
運轉之後,復落黃庭,自覺黃庭內有氣存焉,以心常常照顧,所謂心息相依,又謂凝神入氣穴者此也。行住坐卧,照顧不移,神氣自凝,一氣既歸中,鼻中氣自微,所謂「調息要調真息息」者此也。 tB qE'a#

十 二 、 論 采 真 陽 之 氣
丹道當夜氣之未失,但凝神聚氣,端坐片時,少焉神氣歸根,自然無中生有,漸凝漸聚,生出一團陽氣。聞至人調息養性之訣,無非精氣通身,煉一身之陰氣而已。
若於寂然不動之中,復有動機,即如法采之,此時更加觀照而凝神,以助火工。即不必三個月時候,或靜坐時,或睡醒時,覺腹中有沖和之氣,升撞不定,此真陽之氣動也。即用微意,采此真陽之氣,引到頂上正路中,所謂「倒行逆施,以能升頂」者此也。復自頂上引至腹中,又自腹中引入尾閭關。前後數回,片晌工夫,一得永得,其氣常自周流矣。
十 三 、 論 合 日 月 真 氣 `
又曰:能奪天地之真氣,可以長生。法可早晨於高處,向日靜坐,存想太陽包羅吾身,連身化為太陽。無思無欲,混混沌沌,天地之氣漸漸歸於吾身。 亦可二六時中只向日,如日在東,眼則向東,日在西,眼則向西。總是吾身與太陽相抱,輪轉不息,方能得之。 合月之氣亦然。

十 四 、 論 接 天 地 之 氣

然凝一之久,又復周流循環不已。鼻息之氣接天地之氣,天地之氣從鼻入,接著腎中之祖氣,與之混合一運。此人之氣而漸與天地合,以為後來煉氣化神張本,補益吾鑿喪之真氣,所謂「竹破以竹補」也。又以此融化凡精,而生真氣,真氣已足,自然化神,充滿一身內外。
十 五 、 論 得 丹
如欲得丹,必須棄世大靜,小靜三日,中靜五日,大靜七日。靜中自然生動,所謂「人死自活」,此時全仗道友護持之力。「混沌鴻蒙,牝牡相從」,鴻蒙者一氣未分時也,相從者陰陽混於中而不相離也。當其未離也,神凝氣聚,混融為一,內不覺一身,外不覺宇宙,與道為一,萬慮俱遣,溟溟滓滓,不可得而名,強名曰「太乙含真氣」,又名曰「先天一氣」,為金丹之母。
今人不知大道之祖,或指真鉛為先天,或指天一生水為先天,或指兩腎中間靈明處為先天,皆非大道之先天也。
又曰「采鴻蒙未判之氣,奪龍虎始媾之精。」閉入黃房,煉成至寶,寂然不動,則心與天通而造化可奪。又曰「不向腎中求造化,卻於心裡覓工夫。」 勤而行之,可與鍾呂並駕矣。

Ⅸ 請教一下道家靜功和吐納法的問題

道家南派的丹法是清修丹法,無為丹法,有為丹法不太了解,就不說了。南派丹法的總決是:心息相依,大定真空。其實很多初學道家靜功的人心猿意馬,很難靜下來,時間一長自己也煩躁,而通過學習心息相依能夠很好的後天意束縛住,虛空是心猿的五指山,緊箍咒。心息相依,就是將調心和調息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心調息,以息攝心,心息相依交抱,性命自能相融矣。此心息相依法,古稱日月兼並法,蓋心息即日月也。一呼一吸謂之出日入月,《黃庭經》雲:「出日入月呼吸存。」故呼吸即日月之象也。
姿勢:本功法名為心息相依,重在神氣合一之妙,神氣於卦象為離()坎()。是人身的奼女嬰兒,嬰奼配合,捐戀於中央戊己之宮,戊己即中黃土釜。坐字上二人字下一土字,心息依虛,即二人坐一土之妙。二人者,即一神一氣也,土即虛空之土釜也。所以真正坐功,在於神氣是否真正的在中央土釜中結合了,不在坐的姿勢上過分講究。故本工法只要能心息相依,同定於虛,不管行住坐卧,都為真坐,若終日死坐,心息不依,神馳氣亂,就不足以言坐也。又心即是火,息即是葯,故心息相依之法,即是火葯同用之功,故白玉蟾稱謂「以火煉葯而成丹,即以神御氣而成道」也。
功法:既明玄關一竅,即是身外虛空一著,又明捨身虛靜之要,便可下手薰修。工夫原是心息相依,神氣合一,放在外面,但依法可分全攝相依法,直接相依法和間接相依法三種。實際上三法都互相貫攝。而又以全攝相依法為優。若依煉功次序來說,初學以間接相依為宜。間接相依以聽息為主,聽息純熟,以不執不滯,悠悠揚揚,浮游於鼻孔之外,便可轉入直接相依。直接相依者,神息相注,同定於虛無之地也。神息依虛,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肝腎肺心脾之五行,魂精魄神意之五德,自然不召而自歸,不思而自得。反之眼耳鼻舌身意歸中以後,神氣以及其它一切,亦必自然相聚,不復有飛馳走失之患矣。此相輔相成之道,故必有互相倚伏之理也。
工夫純熟,萬緣一放便依,一依萬緣更放,無內無外,無人無我,無天無地,更何直接間接之分哉!我人把神放在外面虛空中隨息出入,一往一來,不即不離,自然合體。
間接相依法,便是先從耳根悟入,取一根先返本之義。所謂寄心於耳,寄耳於息,謂之返聞聞自息。,聽息之前,先可注視外物幾分鍾。如注視一杯水,一棵樹,一方絹或面對牆壁平視肖下處畫一個圓圈,余如在面前放一盞放燈,一枝香等均無不可。外物與眼睛之距離約在一公尺左右,注視時,耳根亦隨聽之。等到心略澄靜,已有收攝之把握了,然後把注意力逐漸移近,最後把視聽移放在鼻孔外虛空徑寸之地。注意,不可著於鼻口,也不可著於人中。一定要在人中外,約一根筷子長短范圍內來去游盪,心不離息,息不離心,依久心息歸於一點,固定於鼻孔外徑寸之地,心之與息,自然融洽相注在一起矣。

Ⅹ 訪道家靜心訣 要求有注音

靜心訣:冰寒千古,萬物尤靜,心宜氣靜,望我獨神,心神合一,氣宜相隨,相間若余,萬變不驚,無痴無嗔,無欲無求,無舍無棄,無為無我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