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公共危機

公共危機

發布時間: 2020-11-26 03:41:55

公共危機預警名詞解釋

公共危機的預警,是指危機管理的主體根據本國或本地區有關危機現象過去和現在的數據、情報和資料,運用邏輯推理和科學預測的方法技術,對某些危機現象出現的約束性條件、未來發展趨勢和演變規律等作出科學的估計與推斷,並發出確切的警示信號,使政府和民眾提前了解事件發展的狀態,以便及時採取相應策略,防止或消除不利後果的活動。
望採納,謝謝~~

Ⅱ 如何應對公共危機(危機事件處理)

首先說你的這個問題是目前學界都在廣泛研究的問題,有很深的內涵,不是一兩句就可說清楚的。危機事件處理、公共危機應對、突發事件處理等概念內涵基本相同,只是有公共部門和私人領域之分。在這里我們只說公共危機處理。有效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是各級政府一項重要的社會管理職能。 加強我國政府應急管理能力建設,應建立健全應急體制、預警機制、協調機制和應急保障機制;加強應對預案和應急救災知識的宣傳和教育,構建社會應對網路。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各類突發公共事件有逐步增多的趨勢,其社會影響也越來越大。有效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是各級政府的重要社會管理職能。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治國實踐中積累了許多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經驗,但從總體情況看,應急工作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一是一些領導幹部思想認識不夠,全民防災意識教育比較薄弱;二是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尚不健全,難以形成有效統一的協調機制;三是應急管理法律法規相對滯後;四是預測預警和協調聯動機制不健全,應急保障和快速處置能力有待提高。針對這些薄弱環節,加強我國政府應急管理能力建設需要重點解決以下五個問題:(1)健全應急體制,加強專業協作。在機構設置中,應充分整合現有資源,繼續發揮相關專業機構的作用,加強協調配合,理順相互關系,逐步形成分級響應、屬地管理的縱向機構體系和信息共享、分工協作的橫向協作體系。應提高地方政府「屬地管理、就地消化」的應急處置能力,把一部分決策權下放到地方政府手中,工作重點應放在輻射范圍比較廣的大都市和縣市級政府上,幫助和推動其建立必要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體系。應建立健全各級政府的應急管理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把應急能力評價納入政府和部門工作績效考核體系,強化各級領導幹部的應急管理職責。 (2)加強預警機制,完善應急預案。完善的預警機制包括監測系統、咨詢系統、組織網路和法規體系,以保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科學識別、准確分級、及時響應和有效溝通。應抓緊建立綜合性、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收集網路,對有關危機風險源和危機徵兆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保證危機信息 的時效性、准確性和全面性,為做好應對和處理工作提供可靠基礎。應進一步增強現有應急預案的完備性、可操作性和操作流程的合理性,並建立預案定期評估修訂機制,以便及時進行修訂和完善。 (3)健全協調機制,提高應對能力。突發公共事件產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發生過程也不是孤立的,其處置需要多個部門和地區的密切協作配合。因此,建立統一高效的應急協調聯動機制是應急管理工作的關鍵環節。應抓緊建立和完善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和協作機制,實現各部門間資源的整合共享與綜合利用,以協 調有序地應對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特別是跨行業、跨領域、跨地域的重特大事件。 (4)整合資源,加強應急保障。各級政府應合理地調整公共財政支出范圍,做到專款專用,確保有效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建議將應急管理的經費支出列入各級政府的年度財政預算,除加大原有的抗災減災方面的支出基數外,還應建立公共安全風險防範基金和穩定的應急管理經費投入渠道以及多元化的市場籌措方式,以保 證應急費用的足額、及時到位。同時,應加強應急處置專業隊伍建設,特別是專家咨詢隊伍的建設;建立健全國家重要應急物資監測網路、預警體系和應急物資生產、儲備、調撥及緊急配送體系,確保應急所需物資和生活用品的及時供應。 (5)加強宣傳教育,構建社會應對網路。加強對應急預案和應急救災知識的宣傳和教育,有利於有效應對突發公共事件和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應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廣泛宣傳應急管理工作的重大意義,宣傳應急預案的主要內容及應急處置的規程;宣傳和普及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知識,增強公眾的應急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提高公眾應對各種突發公共事件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高度重視突發公共事件中公眾的社會心理行為的預測、疏導和控制,通過科學的心理輔導和正確的輿論引導,及時幫助社會公眾梳理各種復雜信息,預防和克服危機中的恐慌心理。城市應急聯動與社會綜合服務系統,是在積累豐富的聯合審批、社保綜合服務、企業基礎信息交換、城市智能交通項目建設經驗之後,推出的全新系統。它可以幫助實現政府各種資源的有效整合,使之聯動協調,從而提供面向社會的各種綜合服務。 另外,你還可看看危機管理方面的書籍,如我們國家的危機管理方面的權威薛瀾、胡百精等的著作,還有國家的總體應急預案等等。

Ⅲ 什麼叫公共危機

定義:
公共性危機不同於誤解性危機、事故性危機、假冒性危機和災害性危機,根本區別在於公共性,即其指向對象是特定區域的所有公民,每個人都是危機侵害的對象。公共性危機往往威脅所有公民的人身安全,容易引發社會恐慌,加劇破壞性。因此,處理好不期的公共性危機,成為考驗政府執政力的重要指標。

禍因:
公共性危機的禍因主要有六種,分別是自然災害(包括火災、風暴、地震、洪水)、公共安全突發事故、惡性刑事案件、恐怖事件、疾病傳播(即公共衛生問題)、自然環境惡化。
公共性危機的實質是危及公共安全,破壞社會秩序和生存空間,侵犯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社會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無法根除這六種禍因,難免就會遭遇公共性危機。處理好公共性危機,對於構建和諧社會、提高社會幸福指數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公共性危機是在社會運行過程中,由於自然災害、社會運行機制失靈而引發的,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和正常秩序的危機事件。
公共危機是指對一個社會系統的基本價值和行為准則架構產生嚴重威脅,並且在時間壓力和不確定性極高的情況下,必須對其做出關鍵決策的事件。公共安全管理的任務與目的就在於解決公共危機問題,它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就客觀存在著的。
參考資料:網路http://ke..com/link?url=MVqNWbraqO3L5gJ_

Ⅳ 處理公共危機必須堅持哪些原則

要遵循以下原則:
戰略先行危機管理原則。
制度保障危機管理原則。
預防第一危機管理原則。
全局利益危機管理原則。
積極主動危機管理原則。
勇於擔責危機管理原則。
下面是是對公共危機管理的介紹:
公共危機管理,也稱政府危機管理,是指政府針對公共危機事件的管理,是解決政府對外交往和對內管理中處於危險和困難境地的問題。即政府在公共危機事件產生、發展過程中,為減少、消除危機的危害,根據危機管理計劃和程序而對危機直接採取的對策及管理活動。

Ⅳ 如何理解公共危機與突發事件的關系

危機公關是因組織管理不善與競爭者影響,以及遭到惡意攻擊或特殊事件影響給組織及其形象在社會公眾層面造成的危機,甚至是不可控、不可預測的意外突發事件引起的負面影響,進而針對危機採取的公共關系自救行為,以求達到避免或消除危機所帶來的影響、恢復組織形象,並在危機中學習與總結教訓增強預防和應對措施。

要想正確處理公共危機事件,就必須將其納入法制化軌道,通過明確責任使其能夠有效運作。當前,我國應對公共危機事件的法律機制還不健全,主要表現為缺少專門的機構對公共危機管理進行研究,立法,規劃和監督,現有的法律,法規對公共危機管理規律的總結不夠深刻,不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5)公共危機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在未有上級明確指示之前,事發地縣(市)區政府和專項指揮部應在第一時間內採取應急響應措施。這里容易挖空選擇先期處置單位,需要注意,各地政府和專項指揮部應盡最大的努力來應急響應,先做好對疫情的初步控制措施以及對各方信息的初步匯總核實為之後的工作奠定基礎。

應急響應一般以事發地的省級人民政府為主,成立應急指揮部。注意響應主體。疫情防控期間也看到多個省份宣布一級響應,後來又調整為二級或三級響應,都是以省級政府為主根據本區域的不同風險程度,來分區分級進行精準防控。

Ⅵ 公共危機損失評估包括哪些內容

公共危機管理是指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組織在現代風險和危機意識以及危機管理理念的指導下,依法制定公共危機管理法規和應急方案,與社會其他組織和公眾協調互動充分合作,對可能發生的公共危機事件實施有效預測、預警、預報、監控和防範,並通過整合社會資源對已經發生的公共危機事件進行應急處置,化解危機和進行危機善後或經濟社會運行與秩序重建工作的全過程。
公共危機管理的理念有三層含義:其一,由於自然的不可抗力、對自然認識的未知和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及其挑戰性,以及社會利益與信念的過度分散與對由此產生的矛盾和沖突進行協調的難度,出現各種公共危機的不同程度的可能性是客觀存在,必須予以正視;其二,對公共危機的認識和管理必須秉持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其三,治理公共危機不僅是政府的職責也不能僅依靠政府,而是要在政府的主導下,動員和整合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參與,合作共治。
[編輯]

公共危機管理的特徵[2]
(一)緊迫性和長期性
危機是一種緊張無序態勢,其發生往往具有突然性,對社會產生巨大負面影響且難以有效准備。因此,對這類事件的管理屬於一種緊急狀態和有限時間壓力下的行為選擇。同時,這類事件的出現往往並非偶然和孤立的,其產生一般存在各種自然和社會誘因。對某一單個誘因或其直接誘因的解決並不意味著危機的全面化解,而必須從其全局性、結構性方面找根源進而尋求整體性解決方案。
(二)不確定性
危機發生前,人們的預測一般具有不確定性;即使危機發生之後,人們的判斷也常常是不確定的,對事件處理往往很難准確把握。比如在SARS爆發之初,由於無法判斷其具有的影響和後果,就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社會的流言傳聞、人們的心理恐慌、企業的聲譽損失、國家的資產損失等。
(三)鏈條效應
危機往往會引起鏈條反應,形成危機的「蝴蝶效應」,這就要求對危機的反應速度要越快越好,堅持第一時間反應原則。所以,對時間的把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危機處置的有效性。比如,「非典」危機就不僅是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內爆發的公共衛生事件,而是一種全球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時任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的布倫特蘭夫人(Gro Harlem Brundtland)也說,「非典」是「21世紀第一場全球性傳染病,需要全球通力合作,採取必要的行動以防止「非典」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慢性傳染病和人類的負擔」。
(四)權變性
導致危機發生的誘因很多,而且在發生過程中表現出的側重點也各不相同。危機的規模、強度和持久性等結構性因素是因各種環境因素的變化而變化的,人們很難找到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法則來應對危機,即使人們已經發現了解決它們的一些基本准則,也必須考慮到「死守規則無異於窒息自己的創造力」。因此,這就意味著危機管理的方式方法必須要隨著危機情勢的變化而變化。
(五)心理約束性
在危機狀態下,事件的參與者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的心理狀態之下,往往表現為擔心、焦慮、恐慌、畏懼,甚至發生劇烈的內心矛盾沖突。這種心理狀態會影響事件決策者的認知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進而影響到對危機事件的反應和控制能力;對其他利害關系人而言,可能造成個人理性判斷的喪失,集體感性占上風,進而出現一些盲動、盲從行為,甚至一些極端暴力行為。可見,危機管理對決策者和事件利害人的心理要求是極其重要的。
(六)博弈性
危機不僅僅是單方面作出的行為。危機狀態下,事件雙方或多方存在一個相互博弈的動態過程,各方都會選擇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策略,最終形成一個各方都願意改變現有選擇的行動集合。因此,危機管理的結局不僅僅取決於某一方面的選擇,而往往取決於雙方或多方的策略選擇。在各方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目標下,交易或者討價還價就始終貫穿於危機管理的全過程。

Ⅶ 公共危機管理有何重要性

(一)是深入理解公共危機的內在要求。

面對危機,如果處理得當,可以大大減少損失,以至化險為夷,反之則亦然,而政府是促成這種轉化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二)是應對「風險社會」的有力保障。

進入21世紀後,頻發的「天災人禍」都在昭示人們:由突發事件演變而來的公共危機,在新的世紀里開始表現出常態性,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三)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最低要求。

這主要是由我們構建的和諧社會的特點決定的。實行危機管理,建立危機預警機制,才有可能防患於未然,或出現了矛盾及時予以解決。

(7)公共危機擴展閱讀:

危機管理包含對危機事前、事中、事後所有方面的管理。有效的危機管理通常需要轉移或縮減危機的來源、范圍和影響,提高危機初始管理的地位,改進對危機沖擊的反應管理,完善修復管理以便迅速有效地減輕危機造成的損害。

危機管理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危機帶來的危害,幫助組織控制危機局面。

危機管理的任務主要包括:

(1)事前預防,預警預報;

(2)處理事故,遏制事態;

(3)挽回敗局,控制局面;

(4)協調關系,溝通信息;

(5)總結經驗,重塑形象。

Ⅷ 公共危機有哪些發展階段

1、危機監測。危機管理的首要一環是對危機進行監測,在企業順利發展時期,企業就應該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和危機應變的心理准備,建立一套危機管理機制,對危機進行檢測。企業越是風平浪靜的時刻越應該重視危機監測,在平靜的背後往往隱藏著殺機。
2、危機預警。許多危機在爆發之前都會出現某些徵兆,危機管理關注的不僅是危機爆發後各種危害的處理,而且要建立危機警戒線。企業在危機到來之前,把一些可以避免的危機消滅在萌芽之中,對於另一些不可避免的危機通過預警系統能夠及時得到解決。這樣,企業才能從容不迫地應對危機帶來的挑戰,把企業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的程度。
3、危機決策。企業在調查的基礎上制定正確的危機決策。決策要根據危機產生的來龍去脈,對幾種可行方案進行對比較優缺點後,選擇出最佳方案。方案定位要准、推行要迅速。
4、危機處理。第一,企業確認危機。確認危機包括將危機歸類、收集與危機相關信息確認危機程度以及找出危機產生的原因,辨認危機影響的范圍和影響的程度及後果。第二,控制危機。控制危機需要根據確認的某種危機後,遏止危機的擴散使其不影響其他事物,緊急控制如同救火兵刻不容緩。第三,處理危機。在處理危機中,關鍵的是速度。企業能夠及時、有效地將危機決策運用到實際中化解危機,可以避免危機給企業造成的損失。

Ⅸ 公共危機管理的目的是什麼

危機管理包含對危機事前、事中、事後所有方面的管理。有效的危機管理通常需要轉移或縮減危機的來源、范圍和影響,提高危機初始管理的地位,改進對危機沖擊的反應管理,完善修復管理以便迅速有效地減輕危機造成的損害。
危機管理就是為恰當處理危機,提供指導原則,以避開或減少損失。通過及時、正確的應對 措施來減少突發事件向危機的轉化可能。危機管理研究的出發點在於如何提高組織層面的危機應對能力。所謂危機管理就是對危機進行管理,以達到防止和迴避危機;一旦出現危機,能夠控制危機的局面,使組織或個人在危機中得以生存下來,並將危機所造成的損害限制在最低限度。因此,危機管理實質上可以下定義為一種決策情勢。決策者為使組織在危機中得以生存,並將危機所造成的損害限制在最低限度內,而在相當有限的時間里所做出的重大決策和反應。
危機管理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減少危機帶來的危害,幫助組織控制危機局面。
危機管理的任務主要包括:(1)事前預防,預警預報;(2)處理事故,遏制事態;(3)挽回敗局,控制局面;(4)協調關系,溝通信息;(5)總結經驗,重塑形象。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