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衛生改革

衛生改革

發布時間: 2020-11-25 19:52:46

Ⅰ 當前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內容有哪些急求!

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內容:
我國醫療保障體系以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醫療救助為主體,還包括其他多種形式的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健康保險。
基本醫療保險由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構成,分別從制度上覆蓋城鎮就業人口、城鎮非就業人口和農村人口。在綜合考慮各方面承受能力的前提下,通過國家、僱主、集體、家庭和個人責任明確、合理分擔的多渠道籌資,實現社會互助共濟和費用分擔,滿足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需求。
城鄉醫療救助是我國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網底,主要由政府財政提供資金為無力進入基本醫療保險體系以及進入後個人無力承擔共付費用的城鄉貧困人口提供幫助,使他們能夠與其他社會成員一樣享有基本醫療保障。
補充醫療保險包括商業健康保險和其他形式補充醫療保險。主要是滿足基本醫療保障之外較高層次的醫療需求。國家鼓勵企業和個人通過參加商業保險及多種形式的補充保險解決基本醫療保障之外的需求。
除此之外,國家通過提供社會福利和發展慈善事業,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服務設施,擴大醫療保障資金來源,更好地滿足群眾醫療保障需求。

Ⅱ 農村衛生系統有哪些改革

我國是一個農村人口占絕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如何深化農村衛生體制改革,促進農村衛生事業發展,增進農村居民健康,直接關繫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關繫到農村的社會穩定。我國從1994年就開始進行醫療改革試點,1998年醫療改革進入組織實施階段。2000年7月,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召開,農村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得以全面展開。但從總體上看,改革成效甚微,農村衛生工作仍比較薄弱,存在諸多問題,面臨著很多新的挑戰。一、困擾我國農村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幾個問題建國以來,農村衛生事業有了很大發展,農村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合作醫療制度和鄉村衛生隊伍建設都取得顯著成績,對保障農村居民健康,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原有的以集體經濟為依託的農村醫療衛生體系失去了活力,農民的醫療保健相對於我國的經濟發展嚴重滯後。 1、農村公共衛生投入嚴重不足。農村公共衛生支出的增長主要由於人員經費增長拉動,公務費和業務費幾乎沒有增長甚至下降。農村公共衛生的公務費和業務費中,政府支出逐漸走低,公務費和業務費從1991年的2.58億元下降到2000年的1.84億元,剔除價格影響因素,年均增長速度為-10.7%;致使公共衛生機構通過「有償服務」進行「創收」,來解決業務活動經費不足的問題(見附表1[1])。農村基層預防保健服務經費嚴重不足,預防保健工作有所削弱,某些已經消滅或已被控制的傳染病、寄生蟲病、地方病在一些地方時有回升,而且新發生的病種也有不同程度的流行。附表1:農村公共衛生領域財政支出結構趨勢變化分析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政府財政公共衛生支出總額 7.49 8.27 9.14 11.40 12.70 13.90 15.68 17.33 17.67 19.66 人員經費 3.70 4.68 5.49 7.69 8.67 9.96 11.48 13.45 15.21 17.49 公務和業務費 2.58 2.12 2.08 2.10 2.21 2.15 2.01 2.05 2.10 1.84 項目補助 1.21 1.48 1.58 1.61 1.82 1.80 2.19 1.83 0.36 0.32 2、衛生資源分布不合理,農民健康狀況明顯低於城鎮居民。我國衛生資源配置嚴重的不合理,據統計,1998年全國衛生總費用為3776.5億元,其中政府投入為587.2億元,而用於農村的衛生費用為92.5億元,僅占政府投入的15.9%。當年,城鎮人口約為3.79億人,平均每人享受相當於130元的政府醫療衛生服務;鄉村人口為8.66億,平均每人享受相當於10.7元的政府醫療衛生服務,前者是後者的13倍。農民缺醫少葯的問題嚴重,衛生部副部長朱慶生說,現在中國的農村確實有很多人看不起病。根據統計數字和農村調查研究的結果,估計有40%—60%的人,因為看不起病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在中國的中西部地區,因為看不起病、住不起醫院,因病在家裡死亡的人數估計在60%—80%[2]。世界衛生組織通常用三個指標來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的健康水平,即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人均期望壽命。根據衛生部統計數字表明,我國孕產婦和兒童死亡率城鄉差距明顯(附表2[3])。2002年城市孕產婦死亡率附表2: 監測地區孕產婦和兒童死亡率 合計 城市 農村 2001 2002 2001 2002 2001 2002 孕產婦死亡率(1/10萬) 50.2 43.2 33.1 22.3 61.9 58.2 新生兒死亡率(‰) 21.4 20.7 10.6 9.7 23.9 23.2 嬰兒死亡率(‰) 30.0 29.2 13.6 12.2 33.8 33.1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35.9 34.9 16.3 14.6 40.4 39.6 為22.3/10萬,而農村孕產婦死亡率是58.2/10萬,高出城鎮2.6倍;城市嬰兒死亡率是12.2‰,而農村嬰兒死亡率33.1‰,高出城鎮2.7倍。衛生部2004年第三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主要結果顯示,過去五年,城市居民年均收入水平增長8.9%、農村增長了2.4%,而年醫療衛生支出城市、農村分別增長了13.5%和11.8%。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Sen(1989)在80年代末就指出,盡管改革後中國農產品和農民收入大幅度增長,但在生命統計上卻相對停滯或退步。[4]可見,農民醫療保健問題已經嚴重製約了我國農村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3、農村衛生人員素質低,人才匱乏。衛生技術人員是衛生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衛生服務水平的重要標志。截止至2000年底,①我國有鄉村醫生1067269人,比1990年的776859人,增加了29萬餘人;②平均每村鄉村醫生數為1.56人,比1990年的1.01人,提高了55個百分點;③鄉村醫生培訓合格率為86.01%;其中45歲及以下的鄉村醫生接受「兩化教育」(系統化、正規化中等醫學教育)合格比例達到了82.27%;46歲及以上的鄉村醫生接受中專水平、逐項業務培訓合格比例達到了89.77%。[5]根據衛生部《2004年中國衛生統計提要》表明,我國鄉鎮衛生院擁有博士、碩士學歷的高級衛生技術人員為零,大學本科學歷人員1.6%,大專學歷人員17.1%,中專學歷人員59.5%,高中以下學歷人員21.8%人。以上數據反映出中國農村衛生技術人員的現狀是:高學歷人才奇缺,衛生人員素質低。 附表3:衛生技術人員學歷構成博士 碩士 大學 大專 中專 高中以下 合計醫院 o.3 1..3 17.9 29.5 41.7 9.3 100% 鄉鎮衛生院 o o 1.6 17.1 59.5 21.8 100% (註:數據來源:衛生部《2004年中國衛生統計提要》) 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舉步維艱。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新形勢下黨中央、國務院為切實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統籌城鄉、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但經過試點工作發現很多問題,首先是農民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認識不足,疑慮重重。這里有宣傳教育不到位的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農民對國家的農村衛生政策的穩定性和系統性信心不足,可預期性的利益渺茫。其次是葯品價格居高不下,農民不堪負重。改革開放後,雖然農民收入增加了,解決了溫飽問題,但看病難的情形越來越嚴重。2003年我國農民人均收入是2622元,而農民住院例均費用是2236元。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個農民住院,他全年的收入可能都要花在醫療費用上。第三,農村醫療機構管理混亂。到2003年末,全國共設立51.5萬個村衛生室,其中:村辦27.7萬個,聯營3.6萬個,鄉衛生院設點2.6萬個,私人辦15.8萬個。[6]而且相當多的村辦衛生室也名不符實。所以私人或家族式的醫療服務網點,使農民對自己的資金投入缺乏安全感。二、農村衛生改革的定位和方向為推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國家也採取了一系列政策,如醫葯分家、葯品的招標采購、醫療機構的分類管理、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等等,但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農民醫療保健問題。改革的成效與人們的期望值相差深遠,其中農村衛生改革的定位和方向不明確是重要原因。首先要堅持一種思想,就是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是社會公共產品,是福利性的公益事業。 「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一個關系我們黨和國家全局的根本性問題」[7]。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政府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主要靠政府財政支持,而決不能簡單市場化。我國的公共產品供給一直實行城鄉分割的「雙軌」制。為農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有利於打破城鄉分治的基本格局,有利於推進城鄉協調發展,也有利於黨的農村基本政策與改革發展的進程相適應。20世紀80年代以來,農村合作醫療體制基本解體,絕大多數農民成為自費醫療群體。由於農民收入增長速度跟不上醫療費用的上漲速度,農民看不起病的問題比較突出。對廣大農民來說,「健康就是財富,疾病就是貧困」。所以,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應作為基本的公共產品,需要國家財政的大力支持。只有政府有效提供農村公共衛生服務,化解農村社會矛盾、減少社會風險,才能保持國家長治久安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次要樹立一種理念,就是以人為本,以農民為本,縮小城鄉差距。為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長遠利益計,在廣大農村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如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決定對農民實施「兩減免、三補貼」(取消除煙葉以外的農業特產稅,減免農業稅,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良種補貼和購置大型農機具補貼),使我國農民直接得到實惠451億元。同時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和稅收減免,對種糧農民進行補貼,以激勵糧食生產、農民增收,屬於公共經濟決策中的相機決策。對我國七年來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和糧食生產滑坡等進行緊急矯正性干預,效果非常明顯。在農村醫療衛生方面,2005年一號文件規定:「堅持以農村為重點的衛生工作方針,積極穩妥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和農村醫療救助工作,實施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加快農村醫療衛生人才培養,提高農村醫療服務水平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也需要實質性的惠農措施來保證。第三要增強一種意識,就是堅持依法辦事,強化衛生立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必須有明確的方向和穩定的政策,切忌朝令夕改。否則,農民就會疑慮重重,以至於對國家的方針、政策、措施採取等待、觀望甚至抵觸。我國政府已經頒布了多個改革配套文件,並制定了有關區域衛生規劃、社區衛生服務、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衛生監督體制、衛生人事制度的改革文件,由此形成了全面推動中國城鎮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與發展的政策體系。2002年10月,黨中央、國務院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決定》,召開了全國農村衛生工作會議,決定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但是,由於醫療衛生改革領域的復雜性以及需要深層次性的協同努力,並且又因為其涉及到農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須通過立法來確保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和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與建設。而且國家對公共醫療衛生體系的財政投入以及對農村地區醫療衛生上的轉移支付也應該從法律上予以保障,杜絕國家決策意圖上的隨意性和反復性。在農村合作醫療衛生體系的運作和基金管理方面,也應通過制定公平、公正、公開的各項規章制度和設立非營利性的農村醫療保障管理部門,以及由農民、政府與經辦機構、專家共同參加的監督審查機構,確保合作醫療制度的正常運行。三、加強農村衛生事業改革的對策思考要實現「到2010年,在全國農村基本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8]的農村衛生工作的目標,必須統籌兼顧,合理決策。 1、理順農村衛生管理體制,實施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各級政府按照分級管理,以縣(市)為主的農村衛生管理體制,對農村公共衛生工作承擔全面責任,加強對農村衛生工作的領導。實施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確立鄉鎮衛生院在農村衛生服務工作中的管理地位,由縣(市)級政府負責,有利於解決農村衛生服務監督與管理缺位的矛盾。在鄉鎮衛生院為主體的統一管理下,鄉村兩級衛生機構才能形成分層經營、功能互補、協調發展的服務體系,只有通過對鄉鎮衛生院統一管理,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才可能對農村衛生工作實現全行業管理,把農村衛生事業引向健康發展的軌道。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的核心在管理,盤活現有衛生資源,調動積極性,加強預防保健和公共衛生服務職能。強化縣對鄉村的衛生業務扶持和監管功能,提高鄉村衛生機構綜合服務能力,全面提升農村衛生機構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 2、加大農村衛生投入力度,扶持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我國衛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是1.6%—1.7%。在這部分財政支出中,醫療費用的70%用在城市,30%用在農村;而我國70%的人口在農村,也就是說30%的人口佔用了70%的衛生資源,包括政府的支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級政府對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投入的領域和導向作用,是其它衛生費用來源(包括社區籌資、社會籌資、服務收費等)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財政對衛生事業的投入應適當向農村傾斜,加大對農村衛生事業的支持力度。國家財政對貧困地區農村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和設備購置應給予補助。落實對口支援和巡迴醫療制度,採取援贈醫療設備、人員培訓、技術指導、巡迴醫療、雙向轉診、學科建設、合作管理等方式,對口重點支援縣級醫療衛生機構和鄉(鎮)衛生院建設。要提高投入的有效性,把財政支持的重點調整到支持公共衛生、預防保健、人員培訓和建立醫療保障體系等方面上來。 3、合理布局,統一規劃,有效利用現有衛生資源。隨著農村經濟、交通、區域和基層組織的變化,原有的三級醫療機構設置不盡合理,甚至重復建設。存在著種種不適應,需要進行調整和改革。一是應打破行政區劃布局,解決鄉鎮衛生院重復設置問題, 原則上堅持「一鄉一院」、「一村一室」。鄉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設置要考慮其服務人口多少、服務半徑大小。二是鄉鎮衛生院與鄉鎮計劃生育指導站實行共享,解決兩者並立造成的資源浪費。三是對那些離縣級醫療機構過近,且生存能力很差的鄉鎮衛生院,應實行撤、並、轉,以實現資源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四是要控制鄉村醫生的數量,提高質量。嚴格實行鄉村醫生的准入制度。五是在明確服務功能的前提下,嚴格控制高檔設備購置,減少資源閑置浪費。 4、改革農村衛生人員培養模式,強化繼續教育制度。農村衛生事業的發展,關鍵還是人才。根據我國農村衛生人員素質低,人才匱乏的現狀,一是要定向培養適用人才,鼓勵醫學院校畢業生和城市衛生機構的在職或離退休衛生技術人員到農村服務。國家可以安排專項資金委託高等醫學院校定向為農村培養全科醫生,或由醫學院校與地方政府聯合舉辦面向農村的大專班的方法,即由學校與地方政府簽訂協議或合同書,學生全部定向分配到縣、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二是要強化繼續教育制度,加強農村衛生技術人員業務知識和技能培訓。目前我國各地農村醫生的年齡結構、文化程度、醫學知識素質、操作技能、服務態度等與全科醫生的標准還相差較遠。要加強對在職的鄉村醫生採取多種途徑的全科醫學教育和培訓, 鼓勵有條件的鄉村醫生接受醫學學歷教育,力爭到2010年,全國大多數鄉村醫生具備執業助理醫師及以上執業資格。

Ⅲ 什麼是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對現行醫療衛生體制進行調整、改革、創新的一系列理論探索和實踐舉措。《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強化政府責任,嚴格監督管理,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指明了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原則和方向。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醫葯衛生事業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也曾經歷若干比較大的改革過程,取得了一些突破性進展。比如,針對衛生資源嚴重短缺導致的"看病難、住院難和手術難"問題,鼓勵多渠道籌資、多種形式辦醫,逐步形成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形式、多種渠道辦醫的新格局。醫療機構通過一系列激勵措施,明顯調動了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積極性,使我國醫療服務規模、條件、水平和能力有了明顯改善,醫療衛生服務供給大幅度增加,有效緩解了由於衛生資源短缺造成的"看病難、住院難、手術難"等突出矛盾。再比如,針對職工醫療保險基本由國家和企事業單位包攬的弊端,對公費醫療和勞保醫療制度進行改革,建立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同時,逐步建立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初步形成我國醫療保障體系。
但是,醫葯衛生體制深層次的一些問題依然沒有根本解決,並出現一些新的問題:城鄉和區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平衡,葯品生產流通秩序不規范,醫院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不完善,政府衛生投入不足,醫葯費用快速上漲,醫療保障制度不健全,保障范圍小,保障水平較低,居民個人負擔過重,出現了新形勢下的"看病難"和"看病貴"問題。目前,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消費模式也跨上了新的台階,健康需求快速增加,"無病早預防、有病早治療、防止傷病殘",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最關注、最迫切、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群眾對改善醫葯衛生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一是緩解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減輕群眾的疾病負擔,實現全體人民"病有所醫",維護群眾的健康權益;二是應對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變化和環境變化等,給醫葯衛生工作帶來的新挑戰;三是解決醫葯衛生領域長期以來形成和積累的深層次矛盾,推動醫葯衛生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四是逐步建立符合國情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不斷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是在深刻總結以往衛生改革的基礎上,從國情出發,借鑒國際有益經驗,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研究解決好建立什麼樣的制度、實現什麼樣的發展、發展的目的是什麼以及如何發展等重大問題,就是要明確目標,創新制度,解決深層次的、制約醫葯衛生事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結構性問題,實現黨的十七大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完成"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病有所醫"的重大歷史任務。

Ⅳ 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重點改革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
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國辦發〔2012〕2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
《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國務院辦公廳
二○一二年四月十四日

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2年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以下簡稱醫改)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也是全面實施「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的開局之年。為明確任務目標,落實工作責任,鞏固擴大醫改成果,持續深入推進醫改,現提出2012年醫改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總體要求
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中發〔2009〕6號)和《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2012〕11號)精神,以建設符合我國國情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核心,堅持把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並重的方針,保持醫改基本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著力在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鞏固完善基本葯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三個方面取得重點突破,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保持醫改良好勢頭,為實現「十二五」階段性改革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二、工作任務
(一)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
1.鞏固擴大基本醫保覆蓋面。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職工醫保)、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三項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重點做好農民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以及學生、學齡前兒童和新生兒參保管理工作。繼續推進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等困難群體參保工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分別負責)
2.繼續提高基本醫療保障水平。
(1)政府對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補助標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個人繳費水平相應提高,人均籌資達到300元左右。(財政部、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
(2)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范圍內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分別提高到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的6倍以上、當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全國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的8倍以上,且均不低於6萬元。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分別達到70%以上和75%左右,逐步縮小與實際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之間的差距,門診統籌支付比例進一步提高。探索通過個人賬戶調整等方式逐步建立職工醫保門診統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分別負責)
3.改革醫保支付制度。
(1)積極推行按人頭付費、按病種付費、按床日付費、總額預付等支付方式改革,逐步覆蓋統籌區域內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加強付費總額控制,建立醫療保險對統籌區域內醫療費用增長的制約機制,制定醫療保險基金支出總體控制目標並分解到定點醫療機構,與付費標准相掛鉤。積極推動建立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的談判機制和購買服務的付費機制,通過談判確定服務范圍、支付方式、支付標准和服務質量要求。結合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對個人負擔的控制辦法。逐步將醫療機構總費用和次均(病種)醫療費用增長控制和個人負擔控制情況,以及醫療服務質量列入醫保評價體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分別負責)
(2)完善差別支付機制,支付比例進一步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傾斜,鼓勵使用中醫葯服務,引導群眾首診到基層。將符合條件的私人診所等非公立醫療機構和零售葯店納入醫保定點范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分別負責)
(3)加強醫保對醫療服務行為的監管,完善監控管理機制,逐步建立醫保對醫療服務的實時監控系統,逐步將醫保對醫療機構醫療服務的監管延伸到對醫務人員醫療服務行為的監管。建立聯合反欺詐機制,加大對騙保欺詐行為的處罰力度,並及時公開相關信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分別負責)
4.進一步加大醫療救助力度。
(1)加大救助資金投入,築牢醫療保障底線。救助范圍從低保家庭成員、五保戶擴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以及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困難群體,資助其參加城鎮居民醫保或新農合。提高救助水平,取消醫療救助起付線,穩步提高封頂線,對救助對象政策范圍內住院自負醫療費用救助比例進一步提高。(民政部、財政部負責)
(2)研究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基金。通過政府出資、社會捐贈等多渠道籌資建立基金,解決無費用負擔能力和無主病人發生的應急醫療救治費用。抓緊制定基金管理辦法。(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負責)
5.探索建立大病保障機制。
(1)研究制定重特大疾病保障辦法,積極探索利用基本醫保基金購買商業大病保險或建立補充保險等方式,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切實解決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貧的問題。做好基本醫保、醫療救助、商業保險等的銜接。(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部、保監會、民政部負責)
(2)全面推開尿毒症、兒童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病、乳腺癌、宮頸癌、重性精神疾病、耐多葯肺結核、艾滋病機會性感染等8類大病保障,將肺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腦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唇齶裂等12類大病納入保障和救助試點范圍。(衛生部、民政部、財政部負責)
6.提高基本醫保經辦管理水平。
(1)積極推廣醫保就醫「一卡通」,方便參保人員就醫。基本實現參保人員統籌區域內和省內醫療費用異地即時結算,加快推進以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為重點的跨省醫療費用異地即時結算。穩步推進職工醫保制度內跨區域轉移接續,加強各項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銜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分別負責)
(2)加強醫保基金收支管理,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基金堅持當年收支平衡原則,結余過多的結合實際重點提高高額醫療費用支付水平,使基金既不沉澱過多,也不出現透支;職工醫保結余過多的地方要採取有效辦法把結余逐步降到合理水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部分別負責)
(3)探索整合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制度管理職能和經辦資源,完善基本醫保管理和經辦運行機制。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建立城鄉統籌的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中央編辦、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部負責)
(4)在確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監管的前提下,鼓勵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具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經辦各類醫療保障管理服務。(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保監會負責)
7.大力發展商業健康保險。
完善商業健康保險產業政策,鼓勵商業保險機構發展基本醫保之外的健康保險產品,滿足多樣化的健康需求。鼓勵企業、個人參加商業健康保險及多種形式的補充保險,制定落實稅收等相關優惠政策。(發展改革委、保監會、財政部負責)
(二)鞏固完善基本葯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
8.鞏固完善基本葯物制度。
(1)擴大基本葯物制度實施范圍。鞏固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葯物制度的成果,落實基本葯物全部配備使用和醫保支付政策。有序推進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葯物制度,同步落實對鄉村醫生的各項補助和支持政策。對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各地政府可結合實際,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將其納入基本葯物制度實施范圍。鼓勵公立醫院和其他醫療機構優先使用基本葯物。(發展改革委、衛生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
(2)規范基本葯物采購機制。全面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建立和規范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葯物采購機制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0〕56號),堅持招采合一、量價掛鉤、雙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監控等政策。完善基本葯物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基本葯物中的獨家品種、經多次集中采購價格基本穩定且市場供應充足的基本葯物試行國家統一定價。探索建立短缺葯品監測機制,對用量小、臨床必需的緊缺品種可採取招標定點生產等方式確保供應。建立省級基本葯物集中采購使用管理信息系統,落實集中付款和供應配送政策,提高及時配送率。(發展改革委、衛生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食品葯品監管局負責)
(3)完善國家基本葯物目錄。認真總結各地基本葯物使用情況,研究調整優化國家基本葯物目錄,更好地適應群眾基本用葯需求。逐步規范基本葯物劑型、規格和包裝。規范地方增補基本葯物,增補葯品嚴格執行基本葯物制度相關政策。(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醫葯局、食品葯品監管局負責)
(4)加強基本葯物質量監管。繼續提高基本葯物質量標准,對基本葯物實行全品種覆蓋抽驗和電子監管,提高對基本葯物從生產到使用全過程監管能力。(食品葯品監管局負責)
9.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
(1)建立完善穩定長效的多渠道補償機制,確保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正常運轉。中央財政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全面實施後對地方的經常性補助機制,並納入預算安排。地方政府要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項補助以及經常性收支差額補助納入財政預算並及時足額落實到位,實行先預撥後結算。全面落實一般診療費及醫保支付政策。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經費。(財政部、發展改革委、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
(2)深化編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合理確定縣域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編制總量,根據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功能定位和發展需要實行動態調整。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法人自主權,全面實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重點選聘好院長並建立任期目標責任制。(中央編辦、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
(3)完善績效分配機制。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收入分配重點向關鍵崗位、業務骨乾和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傾斜。在平穩實施績效工資的基礎上,有條件的地方可適當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的比例,合理拉開收入差距。要按時足額發放績效工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支結余部分可按規定用於改善福利待遇,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部、財政部負責)
(4)加快清理化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務。認真細致做好債務核實和鎖定工作,多渠道籌集並落實化債資金,按時完成債務剝離和債務化解工作,堅決制止發生新債。(財政部、衛生部、發展改革委負責)
10.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
(1)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繼續加大支持鄉鎮衛生院標准化建設的力度。(發展改革委、衛生部負責)
(2)加快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建立涵蓋基本葯物供應使用、居民健康管理、基本醫療服務、績效考核等基本功能的基層醫療衛生信息系統,統一技術信息標准,實現與基本醫保等信息互聯互通,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規范化水平。(發展改革委、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
(3)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推進全科醫生制度建設,開展全科醫生規范化培養,繼續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和基層部隊招收5000名以上定向免費醫學生,安排1.5萬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崗人員進行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實施2萬名全科醫生特設崗位項目,完善落實鼓勵全科醫生長期在基層服務的政策,力爭實現每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醫生。支持100個左右全科醫生臨床培訓基地建設。中央財政繼續支持中西部地區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在崗培訓,重點開展具有全科醫學特點、促進基本葯物使用等針對性和實用性強的培訓項目,共培訓62萬人次。(衛生部、總後勤部衛生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央編辦負責)
(4)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全科醫生執業方式和服務模式改革試點,推行全科醫生(團隊)與居民建立穩定的契約服務關系。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中醫葯等適宜技術和服務。建立健全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制度,積極推進基層首診負責制試點。(衛生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醫葯局負責)
11.築牢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底。
(1)採取公建民營、政府補助等多種方式,對村衛生室的房屋建設、設備購置給予扶持。將村衛生室納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和管理范圍。落實鄉村醫生的多渠道補償、養老政策。(衛生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
(2)加強鄉村醫生培訓和後備力量建設。對在村衛生室執業的鄉村醫生每年免費培訓不少於兩次,累計培訓時間不低於兩周。採取本地人員定向培養等多種方式充實鄉村醫生隊伍,確保每個村衛生室都有鄉村醫生。(衛生部、財政部負責)
(3)加強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對鄉村醫生和村衛生室的行業管理,重點強化服務行為監管。積極推進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衛生部、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
(三)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以縣級醫院為重點,統籌推進公立醫院管理體制、補償機制、人事分配、葯品供應、價格機制等綜合改革,選擇在300個左右縣(市)開展縣級醫院綜合改革試點,鼓勵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具體模式。拓展深化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
12.加快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1)改革補償機制。採取調整醫葯價格、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和落實政府辦醫責任等綜合措施和聯動政策,破除「以葯補醫」機制。將公立醫院補償由服務收費、葯品加成收入和財政補助三個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助兩個渠道。醫院由此減少的合理收入或形成的虧損通過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徑予以補償。調整後的醫療技術服務收費按規定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增加的政府投入由中央財政給予一定補助,地方財政要按實際情況調整支出結構,切實加大投入。(衛生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
(2)調整醫葯價格。取消葯品加成政策。提高診療費、手術費、護理費等醫療技術服務價格。降低大型設備檢查價格,政府投資購置的公立醫院大型設備按扣除折舊後的成本制定檢查價格。(發展改革委、衛生部負責)
完善縣級公立醫院葯品網上集中采購,積極推進葯品帶量采購和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壓縮中間環節和費用,著力降低虛高價格。(衛生部、監察部負責)
(3)發揮醫保的補償和監管作用。同步推進總額預付、按人頭付費、按病種付費等復合支付方式,通過購買服務對醫療機構給予及時合理補償,引導醫療機構主動控製成本、規范診療行為、提高服務質量。嚴格考核基本醫保葯品目錄使用率及自費葯品控制率等指標,控制或降低群眾個人負擔。(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分別負責)
(4)落實政府辦醫責任。落實政府對公立醫院的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公共衛生服務、符合國家規定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和政策性虧損補貼等投入政策。(財政部、發展改革委、衛生部負責)
合理確定公立醫院(含國有企業醫院)數量和布局,嚴格控制建設標准、規模和設備配備。禁止公立醫院舉債建設。(衛生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資委負責)
(5)加快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按照政事分開、管辦分開的要求,落實縣級公立醫院經營管理和用人自主權。探索建立理事會等多種形式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公立醫院功能定位、發展規劃、重大投資等權力由政府辦醫主體或理事會行使。(衛生部、發展改革委、中央編辦負責)
建立完善院長負責制和任期目標責任考核制度。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人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繼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進公立醫院醫務人員養老等社會保障服務社會化。(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
(6)完善醫院內部分配激勵機制。健全以服務質量、數量和患者滿意度為核心的內部分配機制,體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提高人員經費支出占業務支出的比例,提高醫務人員待遇。院長及醫院管理層薪酬由政府辦醫主體或授權理事會確定。嚴禁將醫務人員個人收入與醫院的葯品和檢查收入掛鉤。(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負責)
13.拓展深化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圍繞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葯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以破除「以葯補醫」機制為關鍵環節,以改革補償機制和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為抓手,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提高服務質量和運行效率,盡快形成改革的基本路子。研究探索採取設立專門管理機構等多種形式確定政府辦醫機構,履行政府舉辦公立醫院的職能。根據改革需要,在績效工資分配、定價、葯品采購等方面給予試點地區一定自主權。(衛生部、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教育部、國資委負責)
14.大力發展非公立醫療機構。
(1)各地要盡快出台鼓勵社會資本舉辦發展醫療機構的實施細則,細化並落實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的各項政策,支持舉辦發展一批非公立醫療機構。衛生等有關部門要限期清理修改相關政策文件。進一步開放醫療服務市場,放寬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准入范圍,積極引進有實力的企業、境外優質醫療資源、社會慈善力量、基金會、商業保險機構等舉辦醫療機構,對舉辦發展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給予優先支持。擴大境外資本獨資舉辦醫療機構試點范圍。鼓勵具有資質的人員(包括港、澳、台地區)依法開辦診所。進一步改善執業環境,落實價格、稅收、醫保定點、土地、重點學科建設、職稱評定等方面政策,有條件的地方可對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予以補助。積極發展醫療服務業,鼓勵非公立醫療機構向高水平、規模化的大型醫療集團和康復醫療機構發展。(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衛生部、商務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
(2)鼓勵公立醫院資源豐富的地區引導社會資本以多種方式參與包括國有企業所辦醫院在內的部分公立醫院改制重組。鼓勵社會資本對部分公立醫院進行多種形式的公益性支持。(衛生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資委負責)
15.全面開展便民惠民服務。
(1)以病人為中心、以服務為導向,簡化掛號、就診、檢查、收費、取葯等醫療服務流程,積極推進區域統一預約掛號平台建設,普遍實行預約診療,開展「先診療、後結算」,改善就醫環境,明顯縮短病人等候時間,方便群眾就醫。大力推廣優質護理,倡導志願者服務。(衛生部負責)
(2)大力推行臨床路徑,加強質量控制。開展單病種質量控制,規范醫療行為。繼續開展抗菌葯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以電子病歷和醫院管理為核心,推進公立醫院信息化建設。醫療機構檢驗對社會開放,檢查設備和技術人員應當符合法定要求或具備法定資格,實現檢查結果互認。(衛生部負責)
16.提升縣級醫院服務能力。
加強縣級醫院以人才、技術、重點專科為核心的能力建設,每個縣重點辦好1-2所縣級醫院(含縣中醫院),提高縣域內就診率,降低縣外轉出率。啟動實施縣級醫院設立特設崗位,引進急需高層次人才。鞏固深化城市醫院對口支援縣級醫院的長期合作幫扶機制,安排6000名縣級醫院骨幹人員到三級醫院進修學習,發展面向農村及邊遠地區的遠程診療系統。(衛生部、發展改革委、中央編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負責)
(四)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
17.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
(1)繼續做好10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著力提高服務質量、居民知曉率和滿意度。城鄉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化電子建檔率達到60%以上,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規范化管理人數分別達到6500萬、1800萬。將排查發現的所有重性精神病患者納入管理范圍。加強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工作。提高流動人口以及農村留守兒童和老人公共衛生服務可及性。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科學就醫和安全合理用葯。(衛生部、財政部負責)
(2)繼續實施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做好傳染病、慢性病、職業病、重性精神病、重大地方病等嚴重危害群眾健康的疾病防治。完善專業公共衛生服務網路,繼續支持農村院前急救體系和縣級衛生監督機構建設,加強重大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能力建設。(衛生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負責)
18.推進醫療資源結構優化和布局調整。
(1)制定區域衛生規劃,明確省、市、縣衛生資源配置標准,新增醫療衛生資源優先考慮社會資本。每千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4張的,原則上不再擴大公立醫院規模。(衛生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負責)
(2)加強醫療服務體系薄弱環節建設,支持醫療機構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加強省級兒童專科醫院和市、縣級綜合醫院兒科建設。啟動邊遠地區地市級綜合醫院建設。加強醫療衛生信息技術標准化建設,促進信息技術與管理、診療規范和日常監管有效融合。(發展改革委、衛生部、財政部負責)
19.創新衛生人才培養使用制度。
(1)加大護士、養老護理員、葯師、兒科醫師,以及精神衛生、院前急救、衛生應急、衛生監督、醫院和醫保管理人員等緊缺人才和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出台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加快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衛生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負責)
(2)推進醫師多點執業。各地要出台醫師多點執業實施細則,鼓勵具備行醫資格的人員申請多個地點執業,完善執業醫師注冊、備案、考核、評價、監管政策,建立醫師管理檔案。建立健全醫療執業保險和醫療糾紛處理機制。(衛生部負責)
20.推進葯品生產流通領域改革。
(1)改革葯品價格形成機制,選取臨床使用量較大的葯品,依據主導企業成本,參考葯品集中采購價格和零售葯店銷售價等市場交易價格制定最高零售指導價格。完善進口葯品、高值醫用耗材的價格管理。(發展改革委負責)
(2)完善醫葯產業發展政策,規范生產流通秩序。推動醫葯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醫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葯品現代物流和連鎖經營,提高農村和邊遠地區葯品配送能力。促進葯品生產、流通企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收購兼並和聯合重組。鼓勵零售葯店發展,並按規定配備執業葯師。(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食品葯品監管局負責)
(3)完善葯品質量標准,提高仿製葯質量水平。實施新修訂的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修訂並發布實施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定期發布葯品質量公告。嚴厲查處制售假葯等違法行為,嚴厲打擊「掛靠」、「走票」等出租出借證照,以及買賣稅票、發布虛假葯品廣告等違法違規活動。(食品葯品監管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目標責任制。
(二)強化財力保障措施。
(三)強化績效考核。
(四)強化宣傳引導。

Ⅳ 衛生改革應遵循哪些原則,並談談對這些原則的理解

衛生改革的原則應遵循更好地為患者服務的原則

Ⅵ 衛生系統到底會怎樣改革

一是要鞏固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今後三年的工作重點是鞏固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加強管理,方便群眾。要圍繞幾個方面狠抓落實:第一,鞏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發展成果,將覆蓋率保持在90%以上。第二,逐步提高籌資水平,明年各級政府的補助達到人均120元,並適當提高農民個人繳費標准。第三,逐步將保障范圍向門診統籌延伸,調整起付線、封頂線和報銷比例,進一步減輕參合農民的費用負擔。同時,逐步提高統籌層次,逐步改革支付方式,改善服務,加強資金監管。

二是建立國家基本葯物制度。國家基本葯物制度是保障群眾基本用葯的重大制度創新,要使這項制度盡快取得實效,各級衛生部門將和政府有關部門通力協作,著力做好幾項工作:第一,按照國家發布的《國家基本葯物目錄(2009版)》,行業主管部門要切實保證所有基本葯物的生產供應和質量安全。第二,以省為單位,對國家基本葯物實行規范的公開招標采購,降低采購價格。第三,建立向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直接配送基本葯物的機制。第四,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按照國家制定的基本葯物零售指導價格,確定本地區包含配送費用在內的基本葯物統一采購價格。同時,推進基本葯物合理使用,將基本葯物及時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障體系葯品報銷目錄,報銷比例明顯高於非基本葯物。

三是加強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通過三年努力,進一步健全體系,提升能力,改善質量,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公益性質。第一,按照國家確定的縣、鄉、村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建設規劃和標准,抓好建設項目,確保工程質量。第二,落實好基層衛生人才隊伍建設任務,通過免費定向培養、代償學費和助學貸款以及公費招聘執業醫師等措施,充實城鄉基層醫療衛生隊伍;通過城市大醫院的對口支援、縱向指導、在職培訓等方式,提高基層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基層醫療衛生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要特別重視穩定和加強鄉村醫生隊伍,解決好對他們的補助和養老保障等待遇。同時,在落實政府投入政策的同時,推進管理和運行機制改革。積極轉變服務模式,貼近人民群眾的需要。加強績效考核,改善服務,提高效率。

四是逐步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是增進居民健康,實現衛生公平的重大舉措。從今年開始,全面推進幾項工作:第一,確保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免費向城鄉居民提供。初步確定今明兩年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9類21項,各地要按照有關文件精神抓緊落實。第二,進一步增加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繼續實施結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國家免疫規劃、農村婦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的基礎上,從今年開始,確定新增並加快實施「為8-15歲人群接種乙肝疫苗」、「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防治工作」、「為農村育齡婦女孕前和孕早期免費補服葉酸」、「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為貧困白內障患者開展復明手術」、「為農村婦女進行乳腺癌和宮頸癌早期篩查」等項目。第三,進一步加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提高防治重大疾病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五是積極穩妥地推進公立醫院改革試點。近期,衛生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制訂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的試點方案,各地要按照方案要求,選擇試點地區和單位,在政府領導和相關部門配合下,盡快啟動試點工作。並著重抓好幾 (0)個環節:第一,合理調整公立醫院布局和規模,落實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第二,改革管理體制。探索在大部門體制下,建立權威、統一、高效的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探索建立以醫院管理委員會為核心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第三,改革公立醫院補償機制,全面落實政府投入政策,逐步改革以葯補醫機制,扭轉趨利行為。第四,改革運行機制,全面推行人員聘用、崗位管理、績效工資制度,有效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同時,改善內部管理,加強監管,優化結構,推進縣級醫院標准化建設。

Ⅶ 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必須立足國情,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正確的改革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把維護人民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
——堅持立足國情,建立中國特色醫葯衛生體制。
——堅持公平與效率統一,政府主導與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相結合。
——堅持統籌兼顧,把解決當前突出問題與完善制度體系結合起來。

Ⅷ 當前醫療衛生行業改革中應重點解決哪些關鍵問題

一、當前醫療衛生行業改革中應重點解決哪些關鍵問題? 【參考答案】 掌握和運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醫療衛生服務的供求規律,區分並適應人民群眾不同層次的衛生需求,及時調整衛生服務行業的規模與結構,提高衛生資源利用效益; 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衛生投入和補償機制; 研究衛生發展的調控機制,正確引導醫療衛生服務的競爭行為。 二、當前我國城鎮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政策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參考答案】 推行區域衛生規劃,嚴格准入制度,實行衛生安全行業管理。 把醫療機構分為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兩類進行管理。非營利性醫院政府將適當給予經費補助,並享受稅費優惠政策,醫療收費執行政府指導價格。營利性醫院自主經營,價格放開。 理順衛生執法監督體系,成立衛生監督所,強化衛生執法監督職能。成立疾病控制中心,加強預防保健工作。 醫院葯品采購實行統一招標,門診葯房收支實行兩條線管理。 衛生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實行領導任期目標責任制和全員聘用制,進行勞動分配製度改革。 三、現在我國各地都存在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請你簡述一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參考答案】 當前老百姓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是多種原因長期的積累造成的,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均衡。目前,全國的醫療資源80%在城市,20%在農村;醫療衛生領域的高新技術、先進設備和優秀人才基本集中在大城市大醫院。 財政投入嚴重不足,並且呈逐年下降趨勢。政府投入比率遠低於發達國家,而且也低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 醫療保險發展緩慢。2005年,醫療保險中城鎮職工數佔1.3億,再加上5000萬享受公費醫療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職工,約兩億的城鎮居民有醫療保障。農村參加新型合作醫療的人口不多,保障能力非常有限。 葯品和醫療器械生產流通秩序混亂。全國有4000多家葯品生產企業,8000多家葯品批發企業,還有12萬家葯品零售企業。這些企業的成本都需要通過市場經營來維持,葯品價格不可能不節節攀高。 公立醫院運行機制不合理,存在逐利傾向。一方面是政府每年的撥款僅占醫院總收入的7%~8%,其餘90%以上都是靠醫院自己組織醫療服務得來的;另一方面,政府對醫院的收支又不管,任憑醫院自由收費和分配。 政府對醫療市場的監管力度缺失。 四、近幾年來,社會上頻頻出現因食品衛生引發的惡性事件,你作為一個報考公共衛生部門的考生,請談談你認為應該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參考答案】 食品安全是一個關乎民生的大問題,從「大頭奶粉」到「蘇丹紅」,從「雀巢奶粉」到「福壽螺」,無不一次次刺激著人們的神經,也在拷問著商家的責任心。我認為,要提高食品安全衛生,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積極開展農產品標准制定工作。2006年,農業部門以制定促進農產品公平貿易的標准、保證質量安全的市場准入標准和方法標准、主要農產品生產准則等通則類標准為重點,加快農業國家標准、行業標准體系建設。推動基地建設規模化、產地環境無害化、生產過程標准化、質量控制制度化、產品流通品牌化、生產經營產品化。 積極推動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建設。農業部門按照國家「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的重點工程,落實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規劃,進一步加強物質體系建設和完善,全面提高檢驗檢測能力和水平。 繼續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控制農產品源頭污染是搞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第一道關口。農業部門據點農業投入品監管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完善農業投入品監管制度,深入開展農業投入品專項整治工作,堅決打擊制售和使用假冒偽劣農業投入品行為,凈化農業投入品市場。採用連鎖經營等現代流通方式,提高優質投入品的市場佔有率。 大力推進農產品市場准入制度建設。農產品市場准入制度是新形勢下推進「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切實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主攻方向和有效途徑。 突出抓好農村食品安全。要加強把農村食品安全工作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任務,努力建立農村食品市場質量安全防控體系,不斷完善和規范農村食品銷售的設施和條件,促進農村食品市場的繁榮穩定與安全。 五、安徽華源生物葯業公司生產的「欣弗」不僅沒有給患者帶來幸福,反而掀起了全社會對於葯品質量管理的質問。對這件事,你有什麼看法? 【參考答案】 近年來,醫葯領域大案要案頻發,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我們也由此認識到醫葯領域存在的問題並不是某一個環節的問題,而可能是系統性的,也就是整個醫葯管理體系、制度乃至從業者二監管者觀念的問題,具體到葯品質量管理領域也是如此。葯品質量管理問題的解決,必須轉變葯品質量管理的傳統觀念,明確葯品管理各環節相關主體的責任,理順整個醫葯管理的機制。當然,國家的監管並不是質量管理體系的全部,生產經營乃至醫療機構及其醫療工作者都必須對葯品質量擔負起應有的責任。只有在責任明確的基礎上,才能提高相關主體的責任意識,從而促使責任人在所負責的環節上真正起到葯品質量監督的作用,將對規模龐大的葯品質量監督檢查工作分解落實到各個環節、各個主體身上。因此,只有從根本上理順葯品監管機關、生產經營者、醫療機構及醫療工作者之間的利益關系、權責關系,才能讓老百姓用上放心葯,才能防止各種類似事件的頻繁發生。 六、手術後護士發現,只剩下六塊紗布,而她記得明明是七塊,醫生卻說我是主任還是你是主任,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首先應該肯定護士這種認真負責的態度是正確的,如果一塊紗布真的被遺忘在病人體內,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而對病人負責的態度就是醫生應該具備的基本醫德。對於醫生來說在自己沒有十分把握的情況下要驗證護士所說的話的正確性,本著為病人著想的態度。醫生和護士的關系就相當於領導和下屬的關系,由此引申出作為領導,對下屬提出的建議要認真分析,正確的建議要予以採納,而作為下屬對於領導的不同意見要冷靜對待,正確分析。非原則性問題上服從領導,重大原則性問題要向上級反映。如果自己正確的意見未得到採納,也不因此消極工作。 七、你在值班時,手裡已經有很多事務,護士長又交給你一件重要的事。你怎麼辦? 【參考答案】 作為護士難免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這就要求我們想方設法,克服困難,按時保質地完成任務。 應該相信這是護士長一時疏忽,或者是人手實在少,沒辦法才交給我的,正確看待,不心存怨言。如幾項工作時間上不發生沖突,我會按輕重緩緊的原則處理。 如果可能的話,在處理新任務的時候,首先調整手頭上的事務,看看是否可以擠出時間完成,如果加班可以解決的話,就加加班。 實在不行的話,向領導說明情況,由同事來協助或承擔其他工作。如果,由我來做最合適,那就請護士長協調,將我手頭上的事務交由其他人承辦。 八、醫生常常對病人隱瞞病情,你如何看待? 【思路點撥】 觀點一: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大多數病人在得知自己身患絕症後都會陷入絕望,甚至會拒絕繼續接受治療。因此,對病人適當隱瞞病情有利於配合治療,但是如果病人已經有所察覺並堅持詢問病情,醫生就應該尊重病人的知情權,採取委婉的方式告訴其病情,同時多加開導,幫助其渡過心理難關。 觀點二:首先,我認為醫生不應該對病人隱瞞病情,原因很簡單,因為基於醫德,醫生不能隱瞞病情。另外,如果不把病情告訴病人,怎麼能得到病人的配合呢?關鍵在於醫生什麼時候,採取何種方式告訴病人。在哈佛曾遇到這樣一個例子:一

Ⅸ 什麼是醫療衛生縣鄉一體化改革

一體化改革是在堅持政府主導、統籌規劃,堅持改革創新、三醫聯動,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堅持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的基礎上,整合縣域醫療衛生資源,組建醫療集團;

建立不同級別、不同類別醫療衛生機構職責清晰、分工協作、有序競爭的一體化管理新格局和分級診療新秩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9)衛生改革擴展閱讀

從24個示範縣改革情況看,一體化改革取得了五個方面初步的成效:

一、是實現了醫療與公衛、衛生與計生、醫療與養老「三融合」。集團設立公共衛生管理中心,把過去分離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有機融合。村計生專干60%以上參與簽約服務團隊,計生專干工作內容有效充實,衛計以簽約服務為紐帶,實現高度融合。

二、是實現了簽約服務、分級診療、健康扶貧「三促進」。促進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有效落地,城鄉居民簽約率達50%左右,重點人群達66 %。鄉村醫生技術有了上級支撐、待遇有了集團保證,服務更有積極性。

三、是實現了基層服務量、服務能力、群眾滿意度「三提升」。基層醫療服務量提升,縣域內就診率平均80%以上,按照國家要求,到2020年縣域內就診率平均90%以上,這個目標會如期實現。年門急診人次和住院人次分別增長8%和6%。

四、是實現了次均費用、自付比例、看病成本「三下降」。縣級醫院門急診患者次均費用同比下降5%,自付比例同比下降6%,家門口就醫,群眾看病的間接成本明顯下降。

五、是實現了「五轉變」。縣委書記、縣長由宏觀領導向醫改「施工隊長」轉變,醫療行為由粗放式醫療服務向節約型健康管理轉變,健康管理由醫衛分散式服務向整體式、全生命周期管理轉變,衛生人才流動由向上「虹吸」向人才下沉、服務基層的方向轉變,群眾看病習慣由直接往上跑找專家向先找家庭醫生問個明白轉變。

Ⅹ 2020年,我國醫療衛生方面會有哪些改革

加大日常醫療衛生宣傳力度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