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生態污染

生態污染

發布時間: 2020-11-25 19:17:27

1. 生態環境嚴重污染是什麼原因造成

(一)不合理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由於盲目開墾荒地、濫伐森林、過度放牧、掠奪性捕撈、亂采濫挖、不適當地興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等引起水土流失,草場退化,土壤沙漠化、鹽鹼化、沼澤化,濕地遭到破壞,森林、湖泊面積急劇減少,礦產資源遭到破壞,野生動植物和水生生物資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樣性減少,旱澇災害頻繁,水體污染,以致流行病蔓延。

(二)城市化和工農業高度發展而引起的「三廢」(廢水、廢氣、廢渣)污染、雜訊污染、農葯污染等環境污染。

生態環境問題表現比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資源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等。

2. 生態環境問題與環境污染的區別

環境污染是指人類直接或間接地向環境排放超過其自凈能力的物質或能量,從而使環版境的質量降低,對人權類的生存與發展、生態系統和財產造成不利影響的現象
生態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氣候資源數量與質量的總稱,是關繫到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復合生態系統。生態環境問題是指人類為其自身生存和發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破壞和污染所產生的危害人類生存的各種負反饋效應
環境污染特指人為污染,但是生態環境問題不僅僅是由於人為污染造成的,它還包括自然界本身的不平衡所導致的問題

3. 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生態污染

亂扔垃圾,河裡垃圾過多,燒垃圾的空氣污染

4. 水污染給生態環境帶來哪些嚴重的後果

1.城鄉居民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由於我國水環境污染嚴重,使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受到威脅。據衛生部門的調查統計,我國有65.4%的人口飲用不合標準的水。1989年國家環保局組織對全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情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48%的地表水源、20%的地下水源達不到標准。由於水源地污染而引起的社會問題相當突出。其中比較典型的是1994年、1995年,淮河幹流連續發生的水污染事故,引起淮南、蚌埠、盱眙等市縣上百萬人一段時間沒水喝,當地群眾反映十分強烈。太湖近年來藍藻頻發,造成無錫自來水廠取水困難,部分水廠停產。海河流域有不少地區已經成為「污水縣",「污水鄉",當地群眾飲水發生困難。

2.對工、農業生產產生嚴重影響
我國是水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相當於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88位。隨著工農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資源緊缺的矛盾日趨緊張。而目前日趨嚴重的水污染又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待別象遼河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內的廣大地區,本來就是我國缺水最嚴重的地區,嚴重的水污染使當地缺水矛盾尖銳化,給工農業生產造成嚴重損失。此外,由於水資源緊缺,7些城市和地區多年來一直用污水進地灌溉,僅海河流域污灌面積就達1000萬畝。長期污灌,使得污灌區土壤遭到污染,從而使農作物帶有一定殘毒,有的甚至無法食用。水污染對漁業同樣產生了嚴重的影響,一些污染嚴重的河段已經魚蝦絕跡。

3.對人民群眾健康產生嚴重威脅
水污染嚴重的地區,一方面飲水安全受到威脅,另一方面長期污灌,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土填、農牧漁產品等的污染和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對人體健康已構成了威脅。據一些地區居民健康普查結果,污染區居民的腸道疾病率、癌症發病率及嬰兒先天性崎變、畸胎的發生率均比對照區有明顯的增高。

4.跨行政區的水污染糾紛日趨尖銳
嚴重的水污染造成一些地區水污染事故頻繁,從而引發了許多污染糾紛,其中尤為跨行政區的水污染糾紛危害最大。僅以省界水污染糾紛為例,如山東德州與河北吳橋的污染糾紛、浙江慶元與福建松溪的污染糾紛、江蘇吳江與浙江嘉興的污染糾紛等,這些糾紛直接影響了當地社會安定。

5. 如何區別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從概念上看,環境污染是指,由於人民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粉塵、惡臭氣體、噪音等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使環境質量惡化,影響了人體健康、生命安全或者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發展以至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的現象。而,生態破壞是指,由於人類對環境的不合理開發利用活動所造成的現象。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從表現形式看,環境污染是低層次的、偶然突發的。生態破壞是長期的污染或者破壞造成的,一般短期內不可恢復。
更通俗一點,就是你拋開書本,用自己的常識判斷一下,環境污染程度比較輕,生態破壞就嚴重了。好比,施工隊施工造成的地面塌陷,這個就是環境污染。某地常年抽取地下水造成的地面塌陷就是生態破壞。
其實挺好辨別的哦~
PS:純手打,沒有復制黏貼哦

6. 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區別

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關系:生態破壞比環境污染更為嚴重。後者可能導致前者。

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區別在於:概念不同、危害程度不同、側重點不同。

一、概念不同

1、生態破壞是指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從而使人類、動物、植物的生存條件發生惡化的現象。

2、、環境污染是指由於自然或人類原因,產生有害成分化學及放射性物質、病原體、雜訊、廢氣、廢水、廢渣等,引起環境質量下降,危害人類健康,影響生物正常生存發展的現象。

二、危害程度不同

1、生態破壞間接地危害人類,危害較長期。

2、環境污染直接地危害人類,危害較短期。

三、側重點不同

1、生態破壞側重於強調平衡被打破。

2、環境污染側重於強調有害要素超量。

(6)生態污染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明確規定: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發現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行為的,有權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舉報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發現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不依法履行職責的,有權向其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舉報。接受舉報的機關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採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大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財政投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7. 「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的區別是什麼

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不是同一等級的詞,環境污染是指由於人類活動或者自然原理造成的某一特定地區的自然生態的損害,嚴重時會造成生態破壞。而生態破壞是指,由於人類活動或自然的因素造成的生態系統上短期內不可恢復的破壞,比如食物鏈的斷裂,某個物種的消失,等等,以至於無法正常維持生態系的穩定性的破壞 .
臭氧層破壞: 它會影響農作物的生產。

實驗表明,過量的紫外線輻射會使植物葉片變小,減少了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面積,從而影響作物的產量同時,過量紫外線輻射還會影響到部分農作物種子的質量,使農作物更易受雜草和病蟲害的損害。一項對大豆的初步研究表明,臭氧層厚度減少25%,大豆將會減產20%-25%。



再次,它會影響水生生態系統。



研究結果表明,紫外線輻射的增加會直接引起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幼體魚類以及整個水生食物鏈的破壞。可見,紫外線輻射的增加,對水生生態系統有較大的影響。 臭氧層被破壞後,吸收紫外輻射的能力減弱,將給人體健康帶來很多不利影響。紫外輻射增強將使患呼吸系統傳染病的人增加,還會增加皮膚癌和白內障的發病率,促使皮膚老化和病變。
臭氧層破壞對植物產生難以確定的影響,如植物的葉片變小,植物更易受雜草和病蟲害的損害。紫外線的增強還會使城市內的煙霧加劇,使橡膠、塑料等有機材料加速老化,使油漆褪色等,在高溫和陽光充足的熱帶地區,這種破壞作用更為嚴重。


大氣中的臭氧含量僅一億分之一,但在離地面20至30公里的平流層中,存在著臭氧層,其中臭氧的含量占這一高度空氣總量的十萬分之一。臭氧層的臭氧含量雖然極其微少,卻具有非常強烈的吸收紫外線的功能,可以吸收太陽光紫外線中對生物有害的部分(UV-B)。由於臭氧層有效地擋住了來自太陽紫外線的侵襲,才使得人類和地球上各種生命能夠存在、繁衍和發展。
1985年,英國科學家觀測到南極上空出現臭氧層空洞,並證實其同氟利昂(CFCs)分解產生的氯原子有直接關系。這一消息震驚了全世界。到「1994年,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壞面積已達2400萬平方公里,北半球上空的臭氧層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薄,歐洲和北美上空的臭氧層平均減少了10%-15%,西伯利亞上空甚至減少了35%。科學家警告說,地球上臭氧層被破壞的程度遠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嚴重得多。


氟利昂等消耗臭氧物質是臭氧層破壞的元兇,氟利昂是本世紀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學性質穩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當作製冷劑、發泡劑和清洗劑,廣泛用於家用電器、泡沫塑料、日用化學品、汽車、消防器材等領域。80年代後期,氟利昂的生產達到了高峰,產量達到了144萬噸。在對氟利昂實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氣中排放的氟利昂已達到了2000萬噸。由於它們在大氣中的平均壽命達數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氣層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對流層,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層。在對流層相當穩定的氟利昂,在上升進入平流層後,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會在強烈紫外線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釋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會發生連鎖反應,不斷破壞臭氧分子。科學家估計一個氯原子可以破壞數萬個臭氧分子。

8. 生態的污染

生態污染

生物與受污染的環境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在生態系統中遷移、轉化和積累的規律。污染指環境中某些物質或能量的增加直接或間接危及人類的情況。例如工業排廢、交通噪音及核彈輻射等都對人類有害。污染多為人類活動的後果,但某些自然現象(如火山爆發)也能造成污染。

污染的類別 人們一般常按受影響的環境將污染分為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由人類健康的角度出發,食品污染也是一個重要類型。還可按污染因子的性質將污染分為化學污染(如有機物污染和無機物污染)、物理污染(如聲、光、熱、輻射等造成的污染)和生物污染(如有害微生物、寄生蟲和變應源所致污染等)。產生以上污染因子的場所或生境稱為污染源。污染源常分為工業污染源、交通運輸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為害較大者如燃料燃燒產生的廢氣廢渣、工業生產中的有毒產物、農葯等。

環境污染對生物的為害 環境污染與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說來,環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圍廣,可經大氣、水體、土壤、食物等多種途徑作用於生物體;污染物濃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時間長,可同時有幾種污染物作用於生物體;受影響的生物數量大、種類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環境污染常打亂生物群體內部的數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體內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還可被生物濃縮並經食物鏈網造成間接為害。

物理因子(如輻射)可直接作用於生物體表。在高等動物,大氣中污染物主要經呼吸道進入體內,水體及土壤中污染物則多通過飲水或食物經消化道進入體內。污染物進入體內後隨體液分布至各處,但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可阻礙污染物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和胎兒體內。有些污染物可在組織中蓄積,如鉛蓄積於骨中,DDT蓄積於脂肪組織中。一般污染物在體內還要經歷代謝變化,例如肝細胞中存在一些系作用於污染物,通過氧化、還原、水解等反應改變其化學結構、形成一級代謝物。另外一些系則促使這些一級代謝物與體內某些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結合形成二級代謝物。二級代謝物的親水性一般有所增強,有利於排出。在這個生物轉化過程中,許多污染物毒性降低,但有的毒性反而增強。大部分污染物以原形或以轉化形態經腎自尿排出或經肝隨膽汁排出。許多污染物作用於生物膜,或影響物質轉運,或破壞細胞結構。有些則為抑制劑,可阻斷代謝途徑的順利進行。還有的直接影響核糖核酸等遺傳物質,造成基因突變,可導致癌變甚至影響後代。

許多生物有濃集環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體內污染物濃度遠大於環境中的濃度,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濃縮或生物富集。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濃集的污染物不斷增加,這種現象稱為生物積累。在食物鏈網中,高營養級生物以低營養級生物為食物,將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並吸收,結果生物體內污染物的濃度逐級增多,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放大。如有機氯農葯使用的數量大、范圍廣,且有機氯為脂溶性物質,可經體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組織中蓄積,並經食物鏈逐級放大。1966年對美國圖利湖和克拉馬斯南部保護區中DDT污染情況的調查表明,湖中水DDT濃度僅為0.0006ppm,經水生植物和無脊椎動物等環節後至石斑魚體中達1.6ppm,即放大2600多倍。而在食魚的小鷿體內竟可發現75ppm的DDT(放大12萬多倍),在濃縮DDT的小鷿脂肪組織中甚至達到459.5ppm,即放大77萬倍。DDT可使鳥類產蛋數目減少,蛋殼變薄和胚胎不易發育,從而嚴重影響鳥類繁殖。

有的污染物經過生物作用後毒性增強。20世紀50年代在日本熊本縣水俁灣漁民中陸續出現多例中樞神經系統病患者,其中部分死亡。當時病因不明,僅稱之為水俁病,後證明主要系甲基汞中毒。該地區工廠排出含汞廢渣,汞進入水體後經底泥和魚體中細菌作用轉化為甲基汞,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魚和貝類而中毒。

還有時,污染的直接後果是促進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間的平衡,間接地傷及其它生物。如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氮、磷、碳等營養物質大量聚集(稱為富營養化),引起藻類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增生並覆蓋水面,影響下層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殘體分解時也耗氧,造成水體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產生毒素,結果魚類及其它生物成批死亡。在這里,有的污染物毫無毒性,生物傷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環境中的無機毒物和難降解的有機毒物通過大氣、水體、土壤進入動植物體內,然後動植物排泄物及其殘體經微生物分解後又回到環境中,形成有毒物質的生物循環。其中最重要的循環途徑是經農田土壤進入農作物為人畜食用,最後又歸於土壤。歸納起來有幾種主要循環系統:"農葯-土壤-植物-人畜","廢水-土壤-植物-人畜","大氣-土壤-植物-人畜"和"廢水-水生植物-水生動物-人畜"。

20世紀中葉以來,工業廢棄物大量傾瀉到環境中,已成為自然選擇壓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微生物的世代短、變異快,最能反映出污染物的選擇作用。敏感的生物被淘汰,有耐性的得以存活,能分解這些廢棄物並藉以為生的生物則大量繁殖。這一切將產生什麼樣的長遠影響,目前還很難預測。

生物在防治污染中的應用 在污染生態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的有生物監測和生物凈化兩方面內容:

生物監測 已廣泛應用於大氣和水體污染監測。監測大氣污染常利用敏感植物。高等植物葉片可對不同污染物產生不同的病斑,而地衣和苔蘚等低等植物對污染尤為敏感,例如低濃度的二氧化硫便可殺死地衣。植物體內的污染物積累量也反映污染情況。監測水體污染則廣泛利用多種動植物。例如,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分布廣、比較固定,壽命長,且形體大、易於辨認,是常用的指示生物。不過在這里觀察的對象實為有耐力的物種,例如在有機污染造成水體嚴重缺氧情況下,只有顫蚓等抗低氧物種得以繁殖,故可以其量表示污染程度。有時生物群落的結構變化可用作較為靈敏的指針。將特定生物置於污染水體中測試其生存情況或其生理、生化和行為等反應,以及測定水生生物體內的殘毒蓄積量,這些也是常用的監測手段。生物監測不能准確判定污染物的性質和數量,故必須與化學和物理學測定手段結合應用。

生物凈化 綠色植物可以凈化空氣、減弱雜訊、改善小氣候、美化環境,而土壤微生物體系是自然界分解有機物質的主要場所,有極大的凈化有機污染的能力。目前廣泛利用微生物來凈化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這包括各類氧化塘、活性污泥及生物膜等方法。

生態污染

生物與受污染的環境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在生態系統中遷移、轉化和積累的規律。污染指環境中某些物質或能量的增加直接或間接危及人類的情況。例如工業排廢、交通噪音及核彈輻射等都對人類有害。污染多為人類活動的後果,但某些自然現象(如火山爆發)也能造成污染。

污染的類別 人們一般常按受影響的環境將污染分為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由人類健康的角度出發,食品污染也是一個重要類型。還可按污染因子的性質將污染分為化學污染(如有機物污染和無機物污染)、物理污染(如聲、光、熱、輻射等造成的污染)和生物污染(如有害微生物、寄生蟲和變應源所致污染等)。產生以上污染因子的場所或生境稱為污染源。污染源常分為工業污染源、交通運輸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為害較大者如燃料燃燒產生的廢氣廢渣、工業生產中的有毒產物、農葯等。

環境污染對生物的為害 環境污染與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說來,環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圍廣,可經大氣、水體、土壤、食物等多種途徑作用於生物體;污染物濃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時間長,可同時有幾種污染物作用於生物體;受影響的生物數量大、種類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環境污染常打亂生物群體內部的數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體內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還可被生物濃縮並經食物鏈網造成間接為害。

物理因子(如輻射)可直接作用於生物體表。在高等動物,大氣中污染物主要經呼吸道進入體內,水體及土壤中污染物則多通過飲水或食物經消化道進入體內。污染物進入體內後隨體液分布至各處,但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可阻礙污染物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和胎兒體內。有些污染物可在組織中蓄積,如鉛蓄積於骨中,DDT蓄積於脂肪組織中。一般污染物在體內還要經歷代謝變化,例如肝細胞中存在一些系作用於污染物,通過氧化、還原、水解等反應改變其化學結構、形成一級代謝物。另外一些系則促使這些一級代謝物與體內某些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結合形成二級代謝物。二級代謝物的親水性一般有所增強,有利於排出。在這個生物轉化過程中,許多污染物毒性降低,但有的毒性反而增強。大部分污染物以原形或以轉化形態經腎自尿排出或經肝隨膽汁排出。許多污染物作用於生物膜,或影響物質轉運,或破壞細胞結構。有些則為抑制劑,可阻斷代謝途徑的順利進行。還有的直接影響核糖核酸等遺傳物質,造成基因突變,可導致癌變甚至影響後代。

許多生物有濃集環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體內污染物濃度遠大於環境中的濃度,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濃縮或生物富集。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濃集的污染物不斷增加,這種現象稱為生物積累。在食物鏈網中,高營養級生物以低營養級生物為食物,將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並吸收,結果生物體內污染物的濃度逐級增多,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放大。如有機氯農葯使用的數量大、范圍廣,且有機氯為脂溶性物質,可經體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組織中蓄積,並經食物鏈逐級放大。1966年對美國圖利湖和克拉馬斯南部保護區中DDT污染情況的調查表明,湖中水DDT濃度僅為0.0006ppm,經水生植物和無脊椎動物等環節後至石斑魚體中達1.6ppm,即放大2600多倍。而在食魚的小鷿體內竟可發現75ppm的DDT(放大12萬多倍),在濃縮DDT的小鷿脂肪組織中甚至達到459.5ppm,即放大77萬倍。DDT可使鳥類產蛋數目減少,蛋殼變薄和胚胎不易發育,從而嚴重影響鳥類繁殖。

有的污染物經過生物作用後毒性增強。20世紀50年代在日本熊本縣水俁灣漁民中陸續出現多例中樞神經系統病患者,其中部分死亡。當時病因不明,僅稱之為水俁病,後證明主要系甲基汞中毒。該地區工廠排出含汞廢渣,汞進入水體後經底泥和魚體中細菌作用轉化為甲基汞,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魚和貝類而中毒。

還有時,污染的直接後果是促進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間的平衡,間接地傷及其它生物。如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氮、磷、碳等營養物質大量聚集(稱為富營養化),引起藻類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增生並覆蓋水面,影響下層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殘體分解時也耗氧,造成水體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產生毒素,結果魚類及其它生物成批死亡。在這里,有的污染物毫無毒性,生物傷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環境中的無機毒物和難降解的有機毒物通過大氣、水體、土壤進入動植物體內,然後動植物排泄物及其殘體經微生物分解後又回到環境中,形成有毒物質的生物循環。其中最重要的循環途徑是經農田土壤進入農作物為人畜食用,最後又歸於土壤。歸納起來有幾種主要循環系統:"農葯-土壤-植物-人畜","廢水-土壤-植物-人畜","大氣-土壤-植物-人畜"和"廢水-水生植物-水生動物-人畜"。

20世紀中葉以來,工業廢棄物大量傾瀉到環境中,已成為自然選擇壓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微生物的世代短、變異快,最能反映出污染物的選擇作用。敏感的生物被淘汰,有耐性的得以存活,能分解這些廢棄物並藉以為生的生物則大量繁殖。這一切將產生什麼樣的長遠影響,目前還很難預測。

生物在防治污染中的應用 在污染生態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的有生物監測和生物凈化兩方面內容:

生物監測 已廣泛應用於大氣和水體污染監測。監測大氣污染常利用敏感植物。高等植物葉片可對不同污染物產生不同的病斑,而地衣和苔蘚等低等植物對污染尤為敏感,例如低濃度的二氧化硫便可殺死地衣。植物體內的污染物積累量也反映污染情況。監測水體污染則廣泛利用多種動植物。例如,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分布廣、比較固定,壽命長,且形體大、易於辨認,是常用的指示生物。不過在這里觀察的對象實為有耐力的物種,例如在有機污染造成水體嚴重缺氧情況下,只有顫蚓等抗低氧物種得以繁殖,故可以其量表示污染程度。有時生物群落的結構變化可用作較為靈敏的指針。將特定生物置於污染水體中測試其生存情況或其生理、生化和行為等反應,以及測定水生生物體內的殘毒蓄積量,這些也是常用的監測手段。生物監測不能准確判定污染物的性質和數量,故必須與化學和物理學測定手段結合應用。

生物凈化 綠色植物可以凈化空氣、減弱雜訊、改善小氣候、美化環境,而土壤微生物體系是自然界分解有機物質的主要場所,有極大的凈化有機污染的能力。目前廣泛利用微生物來凈化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這包括各類氧化塘、活性污泥及生物膜等方法。

生態污染

生物與受污染的環境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在生態系統中遷移、轉化和積累的規律。污染指環境中某些物質或能量的增加直接或間接危及人類的情況。例如工業排廢、交通噪音及核彈輻射等都對人類有害。污染多為人類活動的後果,但某些自然現象(如火山爆發)也能造成污染。

污染的類別 人們一般常按受影響的環境將污染分為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由人類健康的角度出發,食品污染也是一個重要類型。還可按污染因子的性質將污染分為化學污染(如有機物污染和無機物污染)、物理污染(如聲、光、熱、輻射等造成的污染)和生物污染(如有害微生物、寄生蟲和變應源所致污染等)。產生以上污染因子的場所或生境稱為污染源。污染源常分為工業污染源、交通運輸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為害較大者如燃料燃燒產生的廢氣廢渣、工業生產中的有毒產物、農葯等。

環境污染對生物的為害 環境污染與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說來,環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圍廣,可經大氣、水體、土壤、食物等多種途徑作用於生物體;污染物濃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時間長,可同時有幾種污染物作用於生物體;受影響的生物數量大、種類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環境污染常打亂生物群體內部的數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體內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還可被生物濃縮並經食物鏈網造成間接為害。

物理因子(如輻射)可直接作用於生物體表。在高等動物,大氣中污染物主要經呼吸道進入體內,水體及土壤中污染物則多通過飲水或食物經消化道進入體內。污染物進入體內後隨體液分布至各處,但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可阻礙污染物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和胎兒體內。有些污染物可在組織中蓄積,如鉛蓄積於骨中,DDT蓄積於脂肪組織中。一般污染物在體內還要經歷代謝變化,例如肝細胞中存在一些系作用於污染物,通過氧化、還原、水解等反應改變其化學結構、形成一級代謝物。另外一些系則促使這些一級代謝物與體內某些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結合形成二級代謝物。二級代謝物的親水性一般有所增強,有利於排出。在這個生物轉化過程中,許多污染物毒性降低,但有的毒性反而增強。大部分污染物以原形或以轉化形態經腎自尿排出或經肝隨膽汁排出。許多污染物作用於生物膜,或影響物質轉運,或破壞細胞結構。有些則為抑制劑,可阻斷代謝途徑的順利進行。還有的直接影響核糖核酸等遺傳物質,造成基因突變,可導致癌變甚至影響後代。

許多生物有濃集環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體內污染物濃度遠大於環境中的濃度,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濃縮或生物富集。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濃集的污染物不斷增加,這種現象稱為生物積累。在食物鏈網中,高營養級生物以低營養級生物為食物,將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並吸收,結果生物體內污染物的濃度逐級增多,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放大。如有機氯農葯使用的數量大、范圍廣,且有機氯為脂溶性物質,可經體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組織中蓄積,並經食物鏈逐級放大。1966年對美國圖利湖和克拉馬斯南部保護區中DDT污染情況的調查表明,湖中水DDT濃度僅為0.0006ppm,經水生植物和無脊椎動物等環節後至石斑魚體中達1.6ppm,即放大2600多倍。而在食魚的小鷿體內竟可發現75ppm的DDT(放大12萬多倍),在濃縮DDT的小鷿脂肪組織中甚至達到459.5ppm,即放大77萬倍。DDT可使鳥類產蛋數目減少,蛋殼變薄和胚胎不易發育,從而嚴重影響鳥類繁殖。

有的污染物經過生物作用後毒性增強。20世紀50年代在日本熊本縣水俁灣漁民中陸續出現多例中樞神經系統病患者,其中部分死亡。當時病因不明,僅稱之為水俁病,後證明主要系甲基汞中毒。該地區工廠排出含汞廢渣,汞進入水體後經底泥和魚體中細菌作用轉化為甲基汞,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魚和貝類而中毒。

還有時,污染的直接後果是促進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間的平衡,間接地傷及其它生物。如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氮、磷、碳等營養物質大量聚集(稱為富營養化),引起藻類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增生並覆蓋水面,影響下層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殘體分解時也耗氧,造成水體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產生毒素,結果魚類及其它生物成批死亡。在這里,有的污染物毫無毒性,生物傷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環境中的無機毒物和難降解的有機毒物通過大氣、水體、土壤進入動植物體內,然後動植物排泄物及其殘體經微生物分解後又回到環境中,形成有毒物質的生物循環。其中最重要的循環途徑是經農田土壤進入農作物為人畜食用,最後又歸於土壤。歸納起來有幾種主要循環系統:"農葯-土壤-植物-人畜","廢水-土壤-植物-人畜","大氣-土壤-植物-人畜"和"廢水-水生植物-水生動物-人畜"。

20世紀中葉以來,工業廢棄物大量傾瀉到環境中,已成為自然選擇壓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微生物的世代短、變異快,最能反映出污染物的選擇作用。敏感的生物被淘汰,有耐性的得以存活,能分解這些廢棄物並藉以為生的生物則大量繁殖。這一切將產生什麼樣的長遠影響,目前還很難預測。

生物在防治污染中的應用 在污染生態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的有生物監測和生物凈化兩方面內容:

生物監測 已廣泛應用於大氣和水體污染監測。監測大氣污染常利用敏感植物。高等植物葉片可對不同污染物產生不同的病斑,而地衣和苔蘚等低等植物對污染尤為敏感,例如低濃度的二氧化硫便可殺死地衣。植物體內的污染物積累量也反映污染情況。監測水體污染則廣泛利用多種動植物。例如,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分布廣、比較固定,壽命長,且形體大、易於辨認,是常用的指示生物。不過在這里觀察的對象實為有耐力的物種,例如在有機污染造成水體嚴重缺氧情況下,只有顫蚓等抗低氧物種得以繁殖,故可以其量表示污染程度。有時生物群落的結構變化可用作較為靈敏的指針。將特定生物置於污染水體中測試其生存情況或其生理、生化和行為等反應,以及測定水生生物體內的殘毒蓄積量,這些也是常用的監測手段。生物監測不能准確判定污染物的性質和數量,故必須與化學和物理學測定手段結合應用。

生物凈化 綠色植物可以凈化空氣、減弱雜訊、改善小氣候、美化環境,而土壤微生物體系是自然界分解有機物質的主要場所,有極大的凈化有機污染的能力。目前廣泛利用微生物來凈化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這包括各類氧化塘、活性污泥及生物膜等方法。

生態污染

生物與受污染的環境間的相互作用,以及污染物在生態系統中遷移、轉化和積累的規律。污染指環境中某些物質或能量的增加直接或間接危及人類的情況。例如工業排廢、交通噪音及核彈輻射等都對人類有害。污染多為人類活動的後果,但某些自然現象(如火山爆發)也能造成污染。

污染的類別 人們一般常按受影響的環境將污染分為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由人類健康的角度出發,食品污染也是一個重要類型。還可按污染因子的性質將污染分為化學污染(如有機物污染和無機物污染)、物理污染(如聲、光、熱、輻射等造成的污染)和生物污染(如有害微生物、寄生蟲和變應源所致污染等)。產生以上污染因子的場所或生境稱為污染源。污染源常分為工業污染源、交通運輸污染源、農業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等。其中為害較大者如燃料燃燒產生的廢氣廢渣、工業生產中的有毒產物、農葯等。

環境污染對生物的為害 環境污染與一般中毒有所不同,一般說來,環境污染物的作用范圍廣,可經大氣、水體、土壤、食物等多種途徑作用於生物體;污染物濃度一般不高、但作用時間長,可同時有幾種污染物作用於生物體;受影響的生物數量大、種類多,但受害的程度不等,因此環境污染常打亂生物群體內部的數量比例;污染物在生物體內可能解毒,也可能增毒,還可被生物濃縮並經食物鏈網造成間接為害。

物理因子(如輻射)可直接作用於生物體表。在高等動物,大氣中污染物主要經呼吸道進入體內,水體及土壤中污染物則多通過飲水或食物經消化道進入體內。污染物進入體內後隨體液分布至各處,但血腦屏障和胎盤屏障可阻礙污染物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和胎兒體內。有些污染物可在組織中蓄積,如鉛蓄積於骨中,DDT蓄積於脂肪組織中。一般污染物在體內還要經歷代謝變化,例如肝細胞中存在一些系作用於污染物,通過氧化、還原、水解等反應改變其化學結構、形成一級代謝物。另外一些系則促使這些一級代謝物與體內某些化合物(如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相結合形成二級代謝物。二級代謝物的親水性一般有所增強,有利於排出。在這個生物轉化過程中,許多污染物毒性降低,但有的毒性反而增強。大部分污染物以原形或以轉化形態經腎自尿排出或經肝隨膽汁排出。許多污染物作用於生物膜,或影響物質轉運,或破壞細胞結構。有些則為抑制劑,可阻斷代謝途徑的順利進行。還有的直接影響核糖核酸等遺傳物質,造成基因突變,可導致癌變甚至影響後代。

許多生物有濃集環境中污染物的能力,使體內污染物濃度遠大於環境中的濃度,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濃縮或生物富集。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濃集的污染物不斷增加,這種現象稱為生物積累。在食物鏈網中,高營養級生物以低營養級生物為食物,將食物中所含污染物一並吸收,結果生物體內污染物的濃度逐級增多,這種現象稱為生物放大。如有機氯農葯使用的數量大、范圍廣,且有機氯為脂溶性物質,可經體表吸收,容易在脂肪組織中蓄積,並經食物鏈逐級放大。1966年對美國圖利湖和克拉馬斯南部保護區中DDT污染情況的調查表明,湖中水DDT濃度僅為0.0006ppm,經水生植物和無脊椎動物等環節後至石斑魚體中達1.6ppm,即放大2600多倍。而在食魚的小鷿體內竟可發現75ppm的DDT(放大12萬多倍),在濃縮DDT的小鷿脂肪組織中甚至達到459.5ppm,即放大77萬倍。DDT可使鳥類產蛋數目減少,蛋殼變薄和胚胎不易發育,從而嚴重影響鳥類繁殖。

有的污染物經過生物作用後毒性增強。20世紀50年代在日本熊本縣水俁灣漁民中陸續出現多例中樞神經系統病患者,其中部分死亡。當時病因不明,僅稱之為水俁病,後證明主要系甲基汞中毒。該地區工廠排出含汞廢渣,汞進入水體後經底泥和魚體中細菌作用轉化為甲基汞,居民食用含甲基汞的魚和貝類而中毒。

還有時,污染的直接後果是促進某些生物增殖,打破生物間的平衡,間接地傷及其它生物。如水體受到有機物污染,氮、磷、碳等營養物質大量聚集(稱為富營養化),引起藻類和其它浮游生物大量增生並覆蓋水面,影響下層生物的呼吸及光合作用,浮游生物殘體分解時也耗氧,造成水體缺氧,再加上某些浮游生物產生毒素,結果魚類及其它生物成批死亡。在這里,有的污染物毫無毒性,生物傷亡不是污染直接造成的。

環境中的無機毒物和難降解的有機毒物通過大氣、水體、土壤進入動植物體內,然後動植物排泄物及其殘體經微生物分解後又回到環境中,形成有毒物質的生物循環。其中最重要的循環途徑是經農田土壤進入農作物為人畜食用,最後又歸於土壤。歸納起來有幾種主要循環系統:"農葯-土壤-植物-人畜","廢水-土壤-植物-人畜","大氣-土壤-植物-人畜"和"廢水-水生植物-水生動物-人畜"。

20世紀中葉以來,工業廢棄物大量傾瀉到環境中,已成為自然選擇壓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微生物的世代短、變異快,最能反映出污染物的選擇作用。敏感的生物被淘汰,有耐性的得以存活,能分解這些廢棄物並藉以為生的生物則大量繁殖。這一切將產生什麼樣的長遠影響,目前還很難預測。

生物在防治污染中的應用 在污染生態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的有生物監測和生物凈化兩方面內容:

生物監測 已廣泛應用於大氣和水體污染監測。監測大氣污染常利用敏感植物。高等植物葉片可對不同污染物產生不同的病斑,而地衣和苔蘚等低等植物對污染尤為敏感,例如低濃度的二氧化硫便可殺死地衣。植物體內的污染物積累量也反映污染情況。監測水體污染則廣泛利用多種動植物。例如,大型底棲無脊椎動物分布廣、比較固定,壽命長,且形體大、易於辨認,是常用的指示生物。不過在這里觀察的對象實為有耐力的物種,例如在有機污染造成水體嚴重缺氧情況下,只有顫蚓等抗低氧物種得以繁殖,故可以其量表示污染程度。有時生物群落的結構變化可用作較為靈敏的指針。將特定生物置於污染水體中測試其生存情況或其生理、生化和行為等反應,以及測定水生生物體內的殘毒蓄積量,這些也是常用的監測手段。生物監測不能准確判定污染物的性質和數量,故必須與化學和物理學測定手段結合應用。

生物凈化 綠色植

9. 什麼是非污染生態影響

非污染生態影響是指人的開發建設活動對自然資源產生的非污染性影響。這些開發建設活動並不產生污染物,卻會引起整個自然生態體系結構和功能的宏觀變化,甚至不可逆轉的退化。隨著我國「污染控制與生態保護並舉」的環境保護方針的實施,人為活動產生的非污染生態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農家生態旅遊活動對森林、山體、水體等珍貴的自然景觀以及區域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就屬於這一范疇。

10. 環境污染給我們帶來哪些危害

  1. 環境污染復會給生態系統造成制直接的破壞和影響,如沙漠化、森林破壞。

  2. 也會給人類社會造成間接的危害,例如,溫室效應、酸雨、臭氧層破壞。

  3. 環境污染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後果是使人類環境的質量下降。

  4. 空氣污染影響人類的生活質量,造成空氣污濁,人們的發病率上升等。

  5. 水污染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飲用水源的質量普遍下降,威脅人的身體健康。

(10)生態污染擴展閱讀:

環境污染的具體危害:

  1. 水污染造成有限的淡水資源遭到破壞,沒有水可用。

  2. 空氣污染不但會使人們呼吸困難,還會造成疾病。

  3. 固體廢物污染可以造成生態系統的破壞,間接影響人類。

  4. 雜訊污染會使人心煩意亂,影響人休息,還會造成聽力破壞。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