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官
Ⅰ 請問誰知道北宋御前侍衛等級及制度
宋朝(960一1279)是在結束唐末五代割據紛爭基礎上重建的統一王朝,分北宋和南宋兩個歷史階段。其軍制奠定於北宋初年,南宋相 承,但又有差異。北宋開國後,趙匡胤為矯治前代將帥擁兵自重、割據分裂之弊,即進行軍制改革。採取兵權集中於皇帝,臣僚分攬軍 政,中央萃集精兵,更番戍守邊城要地.抑制將權,以文治武,內外 相制,守內虛外等改革措施,對強化中央集權,開創宋代基業,起了 積極作用。但其後繼者奉此為基本國策,遵從不變,則又導致了冗 兵坐食,戰力積弱,國勢日衰,致使兩末百萬兵將,在與遼、西夏、金 的抗衡中屢遭失敗,最終為起於漠北的元朝所滅。
軍事領導體制 宋朝軍隊的建立、調動和指揮大權由皇帝直接掌握。其下軍權三分,「樞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諸軍,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宋史·職官二》)。樞密院為中央最高軍事機關,掌 管軍政、軍令,制定戰略決策等事。正副長官為樞密使、樞密副使, 或稱知樞密院事,同知樞密院事。一般由文官擔任,依次宰相,卻與 宰相對持文武二柄。南宋中期,規定宰相兼摳密位為定製。三衙, 即殿前都指揮使司(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都指揮使司(侍衛馬軍 司)和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司(侍衛步軍司),為中央軍事指揮機關。各設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等武帥,分統全國禁軍和廂軍,其地位低於樞密院長官。率(帥)臣是禁軍出師征戰或戊時臨時委任的統軍大帥,官名為都部署(後改名都總管)、鈐轄、都監等, 統領當地分屑三衙禁軍,事畢則罷*後又子路或州、府設經略安撫 使、經略快、安撫使等職為率臣,兼管較大地區軍民內政,由文臣任 正職,武將任副職。軍事行動一般須奉命於皇帝、宰相和樞密院。樞 密院、三衙、率臣,職權分割,上下相維,使軍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此 外,尚書省還沒有兵部,主要掌管儀仗、武舉、兵器、馬政、地圖等軍 務事宜,兼學廂軍、鄉兵、土軍、薔兵、邊境少數民族首領的官封與承襲等。
兵役制度 宋朝主要實行募兵 制。招募對象多為災荒飢民,並實行災 年招募飢民為兵的養兵制度。此外,還 鼓勵營伍子弟接替父兄當兵,或以罪 犯充軍,兵源缺乏時,也抓民為軍。一 經應募,終身為伍。北宋規定,諸路募 兵由長吏或都監施行,以「兵樣」或「木 挺」為標准,選壯健者充禁軍,其短弱 者充廂軍。新兵入伍,即在臉部或手臂 刺字,以標明軍號,故招募又稱招刺。 其家屬可隨住軍營。宋軍實行揀選制 度,每年春秋按上、中、下3等標准進 行訓練考核,壯健有武技者,可由廂軍 升禁軍,武技出眾者,優給賞物,可補 闕階官。武技不及下等者,馬軍降為步軍,又不及降為廂軍。老弱者或陳低級別,或削除軍籍,或降充「剩 員」和供軍中雜役。禁軍、廂軍以及土軍,一般60歲退役,其衣糧供 給減半。陣亡軍士家眷有撫恤,傷殘也有安置的規定。
武官制度 宋朝武官有階官和軍職之別。武階官是表示官員 等級、確定品位和俸祿而無實際職掌的虛銜,如大尉、通侍大夫、忠訓郎等,其升遷稱「轉官」或「轉資」。軍職為官員治卑的實職,如侍 衛馬軍都指揮使、都虞候、副兵馬使、統制、統領、正將、部將等, 其升遷稱「轉階級」。禁軍、廂軍的軍官稱渭:三衙長官至廂都指 揮使稱都校,軍都指揮使全都頭稱將校,軍頭幣押官稱節級。都校 升遷無定序,將校和節級升遷,通常3年一次。軍職升遷的同時.階 官也隨之升理相應品位。節級內的升遷,多以軍功、武技或分績為 條件。
宋朝初級武官的來源,大部從有戰功的軍士巾提升;少數通過 武學培養和武舉選任。武學學員來自末授職的使臣、蔭補子弟、京官保薦的平民。學習諸家兵法、歷代戰例及騎射等武藝。武學、武 舉3年一試,合格者按等第授官,武學不合格者,續學次年再試,三 試不合格者除其籍。
宋朝還在中央設十六衛官銜,如左右金吾衛的上將軍、大將 軍、將軍等,稱「環衛官」。無職權,無定額,多為武臣贈典,用以安置 升了官又被撤去實職的部校和將校。通常都校授上將軍或大將軍, 將校授將軍,中郎將、即將。遇有戰事,往往從環衛宵中選任都統 制、統制等主將。
軍官的軍俸,包括俸祿、職錢及各種名目的贈給、賞賜和補助。其俸祿按階官等級領取料錢、月糧、春冬衣,職錢按差遣的實職每月領取錢、糧;贈給、賞賜相補助,有的固定不變,有的不定時、不定 量,但均按階官或軍職等第發給。
宋朝建有武官致仕制度。都校、將校一股年滿70為致仕(退 休)期,或授環衛官致仕,或授宮觀致仕,或帶職致仕,皆升轉一官。 俸祿多為半結,部分有戰功的可領全俸。十將至押官,年65減充剩 員,70退役,其衣糧亦各得原來之半。
通信及後勤供應制度 宋朝軍事通信,主要由設於全國要道 的急腳遞或馬遞鋪擔任。凡有軍令公文,遞鋪兵乘馬接力傳送, 規定日行四五百里,晝夜兼程,不得誤期。傳令的憑信有銀牌、銅牌,木契,傳信牌等。通常銀牌為皇帝的憑信,銅牌為樞密院發兵憑倍,木契、傳信牌為諸路主將發兵憑信。憑信須與傳輸的文件 相符才能發兵。為保守秘密,還有「字驗」規定,即戰前制定常規事 若干條,每條配一字作暗號,置於傳信牌中,即使傳信牌落入敵手, 也不致泄密。 宋軍後勤供應,主要是糧食、兵器及戰馬。糧食實行定倉供應 制度,統一實施。兵器以冷兵器為主,火葯兵器為輔,由首都及重要 州府設置的兵器工廠,按照軍器監設計因式、規格、用料標准等統 一製作。造好的兵器送交兵部各庫,遵樞密院命令發放。戰馬主要 從西北及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購買,其次內監牧飼養。南宋時,因陝 西喪失,軍馬缺編較其。後勤運輸主要是水運及陸路車運,戰時則大量征調民夫和畜力運輸。
武裝力量體制和軍隊編制 宋朝武裝力量主要由禁軍、廂軍、鄉兵、蕃兵構成,此外,還有土軍和弓手。 禁軍是中央軍。包括皇帝宿衛軍和征戰戊守部隊,分別隸屬三 衙。其任務是衛皇宮、守京師、備征戰和屯戍邊郡、要地。有步軍印 馬軍兩個兵種,水軍和炮軍附屬於步軍。其編制為廂、軍、營(指揮)、都4級。廂轄10軍,軍轄 5營,營轄5都。每都100人 。各級統兵官分別為:廂 都指揮使;軍都指揮使、軍都虞 候,指揮使、副指揮使;都頭(馬 軍稱軍使)、副部頭(馬軍稱副 兵馬使)。指揮(營)是禁軍基本 的建制單位,調動、屯戍和作 戰,常以此計算兵力。為防止武 將叛亂,禁軍在兵力部署上,大 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諸郡,京 城與畿輔兵力亦大致平衡,以便內外相制。同時實行「更戊法」,畿輔與諸州禁軍定期更換駐地, 以使兵不識將,將無專兵。
廂軍屬地方軍。名為常備軍,實是各州府和某些中央機構的雜 役兵。受州府和某些中央機關統管,總隸於侍衛馬罕司、侍衛步車 司。主要任務是築城、製作兵器、修路建橋、運糧墾荒以及官員的侍 衛、迎送等.一般無訓練、作戰任務。有步軍和馬軍兩個兵種,編制 分軍、指揮、都3級,統兵官與禁軍同。
鄉兵也稱民兵。是按戶籍丁壯比例抽選或募集土人組成的地 方民眾武裝。平時不脫離生產,農閑集結訓練。擔負修城、運糧、捕 盜或協同禁軍守邊等任務。各地鄉兵名目很多,編制亦不統一,或 按指揮、都,或按甲、隊,或按都保、大保、保的序列編成,最多之時, 陝西、河北、河東諳路總數達42萬餘人。
蕃兵是北宋西北部邊防軍。由陝西、河東與西夏接壤地區的羌 人熟戶部族軍組成。諸部族首領被封軍職.率部族軍戍守邊境。 其編制因族而異,或按部族、性、族,或按族、標、隊,至神宗時才統 一採用指揮、都的編制。
土軍和弓手屬地方治安部隊。由巡檢相縣尉統轄。土軍為神宗時所設,隸屬各地巡檢司;原為吏役,輪差民丁充當,後改為雇募 民丁,隸屬於各地縣尉司。土軍和弓手人數不多,通常採用都一級編制。
宋神宗時,為增強國防力量,曾推行王安石改革軍制的新法, 主要有省兵法、將兵法、保甲法和保馬法。省兵法,即簡編並營,裁 汰老弱、冗兵。將兵法,即改變更戊製造成的兵將分離,使武將對所 部有統御川隨和指揮作戰之權。於全國諸路(四川除外)設置100 多個將,每將統兵數干,以禁軍若干指揮為主,與蕃兵、鄉兵等混合 編組而成;統兵官稱正將、副將,置將統領的禁軍稱系將禁軍;各地 不隸於將的稱不系將禁軍,地位次之。駐守京城的禁軍又稱在京禁軍。不系將禁軍與在京禁軍均保留原有編制;系將禁軍在京禁 將、部:隊3級編記,一隊50人。後又在將之上設軍,以統制、統領 為正副長官。保甲法,是對鄉兵制度的改革,即在全國按戶2丁取 1充當保甲,5戶為1小保,25戶為1大保,定期習學武藝,夜間輪 流巡警。其中,凡是經嚴格訓練的鄉兵,成為禁軍的輔助力量,少數 還被升為禁軍。保甲法,即在推行保甲法的基礎上,改牧監養馬為 保甲養馬,以擴大軍馬來源,增強軍隊戰鬥力。
南宋軍隊變化較大。初期,北方禁軍主力大部潰散,重新編組 的中央軍;稱屯駐大兵,南方各地的系將和不系將禁軍雖保留原番號和建制,但已不是主力,而降為與廂軍相類的雜役兵。南方廂軍 沿北宋舊制,專供雜役.不事征戰。鄉兵名目繁多,在與金、元抗傷 中發揮過一定作用。善兵因陝西的陷落,事實上已不存在。屯駐大 兵的番號幾經更易,初為御營軍、東京留守司軍、陝西軍3支大軍, 後統改為行營護軍,分前、後、左、右、中5支大軍。紹興十一年 (1141)又改為御前諸軍,以示直屬皇帝,並受樞密院管轄,不隸三 衙。至中期,先後在長江和川陝交界設置10支徹前諸軍,其統兵官 為都統制和副都統制。三衙長官職權降低,與10都統制大致平級, 各統率1支大軍,負責守衛首都臨安(今杭州)和建康府(今南京), 事實上也是屯駐大兵。這13支屯駐大兵,均按軍、將、部、隊序列編成,其統兵官分別為統制、統領,正將、剔將、准備將,部將,隊將等。 屯駐大兵的軍士一般分效用和軍兵兩級,效用柯軍兵內又分若干 等級,以示身分和待遇的差別。此外,各屯駐大兵有一定比例的「不 入隊人」,包括火頭、輜重兵等非戰斗人員。
南宋中、後期,為加強對屯駐大兵的控制,進一步擴大由文臣 出任的制置使、宣撫使等官的統兵職能,使之逐漸取代、剝奪各都 統制的統兵和指揮權,並在13支大軍外陸續創設各種番號的新軍發展為主力,而原有的屯兵逐漸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