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公共理論

公共理論

發布時間: 2020-11-24 04:09:34

㈠ 「公共經濟學」中涉及理論歸納有哪些

公共經濟學的體系概要

一個對象——政府經濟行為

兩根理論支柱——公共產品理論和公共選擇理論

三大專業內容——公共收入,公共支出,收入分配

四大理論特徵——宏觀性、實用性、多樣性、可探討性

公共選擇理論的前提——經濟人假設。

政治領域的人和經濟領域的人一樣追求利益最大化。只是其具體利益不同,分別表現為獲得選票(政治家)、投票收益(選民)或預算最大化(官員)等。

多數決策與投票悖論

如果只有兩個被選方案,多數投票是有效的;如果有多個被選方案,就會出現「投票的悖論」。

投票的悖論——對多個被選方案進行投票,會出現循環投票、無勝出者的現象。 案例

單峰偏好理論擬通過修正阿羅五原則解決投票悖論。其內容是限定每個選民的偏好只能有一個峰值。

阿羅不可能定理與中位選民定理

阿羅不可能定理——滿足一切民主要求又能排除循環投票困境的決策機制並不存在。

阿羅不可能定理所揭示的重要意義和在現實中的表現。

中位選民——將處於所有投票者最優偏好結果中間狀態的投票者。

中位選民定理——中位選民最偏好的公共產品的提供量,往往是多數規則下的政治均衡。

博特「用腳投票」理論

「用腳投票」理論:居民在一國之內遷徙的本質是尋找公共產品提供水平與個人稅負之間的均衡。

這一理論因其忽視了投票的悖論、地方公共產品的外部性等因素而受到批評。

奧茨的分權定理

特里西的偏好誤識論

公共支出擴張論(瓦格納法則)

社會經濟越發展,公共支出越擴張。

用於維護法制和秩序的支出增加及政府活動規模擴大是公共支出擴張的兩個重要原因。

增長引致論

此理論認為公共支出擴張是由公共收入增加引起的。

公共收入增加則有內外兩個原因,內在為經濟發展,外在為戰爭與災難。

發展階段論

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公共支出的重點不同。

勞動生產率論

此理論從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政府)勞動生產率提高的不同出發,分析認為公共支出增加是必然的。

㈡ 公共理論是收入性還是支出性

公共理論是支出性,公共的理論是為公共事業所做出的一些設施,建築等,不是為了利益,二是為了方便群眾。

㈢ 新公共管理理論的理論

㈣ 什麼是公共理論知識

不是,我知道有些地方考的是《公共基礎知識》或者是《綜合基礎知識》,《公共理論知識》可能跟上邊說的那兩種有點類似~

偶個人信息里寫的那個論壇里的地方公務員考試有專門的廣東版,那裡講的東西,對你這次的考試應該會更有針對性點。

補充點,那個公務員考試的論壇是免費的,只需要注冊下就可以下載資料了(不注冊也是可以瀏覽帖子的)....(知道里不讓貼論壇的連接了,只好麻煩大家動下手了~)

㈤ 公共服務理論

公共服務的理念起源於19世紀後半葉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沖突與斗爭,最早提出公共服務的是19世紀後半期德國社會政策學派的代表人物瓦格納(AdolfWagner)。1912年法國公法學家萊昂·狄驥明確界定了公共服務的實施主體是「那些事實上掌握著權力的人」。19世紀末期英國改良主義經濟學家霍布森提出了「最大社會福利」思想,界定了公共服務的價值目標,他認為國家必須干預經濟生活,以便把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調和起來,使「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得以實現。

21世紀初期,以美國著名公共行政學家羅伯特·B·登哈特為代表的一批公共行政學者提出了新公共服務理論。這一理論包括了六個方面的基本內涵:一是政府的職能服務;二是追求的目標是公共利益而不是副產品;三是行政作為在思想上要具有戰略性,在行動上要具有民主性;四是服務於公民,而不是服務於顧客;五是強調責任政府,責任並不簡單;六是重視人,而不只重視生產率。

公共服務屬於公共產品的范疇。按照公共產品的概念,公共服務應是一種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社會服務,是以一定的信息、技術或文化等形式表現出來的一種公共產品。公共服務根據內容和形式分為基礎公共服務、經濟公共服務、公共安全服務和社會公共服務。基礎公共服務是指那些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提供從事生產、生活、發展和娛樂等活動都需要的基礎性服務,如提供水、電、氣,交通與通訊基礎設施,郵電與氣象服務等。經濟公共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及其組織(即企業)從事經濟發展活動所提供的各種服務,如科技推廣、咨詢服務以及政策性信貸等。公共安全服務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公民提供的安全服務,如軍隊、警察和消防等方面的服務。社會公共服務則是指通過國家權力介入或公共資源投入為滿足公民的社會發展活動的直接需要所提供的服務。

㈥ 公共關系基本理論有哪些

公共關系基本理論是由公共關系的基本概念、范疇及規律等構成的。還包括對公共關系構成要素、形成條件、基本屬性、主客體特徵等的研究。

在對公共關系進行深人研究時,我們必須確立一系列重要的范時,以概括公共關系的重要特徵和實質,完善公共關系理論體系,並為實踐提供理論上的指導。在此,我們列舉出以下數個公共關系的概念和范疇,作為公共關系學的理論基石。

作為公共關系主體長期發展戰略組合的一部分,公共關系的涵義是指這種管理職能:評估社會公眾的態度,確認與公眾利益相符合的個人或組織的政策與程序,擬定並執行各種行動方案,提高主體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改善形象,爭取相關公眾的理解與接受。

(6)公共理論擴展閱讀:

公共關系主要從事組織機構信息傳播,關系協調與形象管理事務的咨詢、策劃、實施和服務的管理職能。包括選創組織的成功,降低組織失敗的影響,宣布變更等等。和中國傳統個人關系的中的面子類似。

在市場營銷學體系中,公關關系是企業機構唯一一項用來建立公眾信任度的工具。

公共關系觀念它影響和指導著個人或組織決策與行為的價值取向,從而反作用於人們的公共關系活動,並間接影響實際的公共關系狀態。公共關系觀念主要有:形象觀念、公眾觀念、傳播觀念、協調觀念、互惠觀念。此外,公共關系觀念還包括團隊觀念、創新觀念、服務觀念、社會觀念等等。

㈦ 公共經濟學中涉及理論歸納

至尊心,你好:
公共經濟學的體系概要

一個對象——政府經濟行為

兩根理論支柱——公共產品理論和公共選擇理論

三大專業內容——公共收入,公共支出,收入分配

四大理論特徵——宏觀性、實用性、多樣性、可探討性

公共選擇理論的前提——經濟人假設。

政治領域的人和經濟領域的人一樣追求利益最大化。只是其具體利益不同,分別表現為獲得選票(政治家)、投票收益(選民)或預算最大化(官員)等。

多數決策與投票悖論

如果只有兩個被選方案,多數投票是有效的;如果有多個被選方案,就會出現「投票的悖論」。

投票的悖論——對多個被選方案進行投票,會出現循環投票、無勝出者的現象。 案例

單峰偏好理論擬通過修正阿羅五原則解決投票悖論。其內容是限定每個選民的偏好只能有一個峰值。

阿羅不可能定理與中位選民定理

阿羅不可能定理——滿足一切民主要求又能排除循環投票困境的決策機制並不存在。

阿羅不可能定理所揭示的重要意義和在現實中的表現。

中位選民——將處於所有投票者最優偏好結果中間狀態的投票者。

中位選民定理——中位選民最偏好的公共產品的提供量,往往是多數規則下的政治均衡。

博特「用腳投票」理論

「用腳投票」理論:居民在一國之內遷徙的本質是尋找公共產品提供水平與個人稅負之間的均衡。

這一理論因其忽視了投票的悖論、地方公共產品的外部性等因素而受到批評。

奧茨的分權定理

特里西的偏好誤識論

公共支出擴張論(瓦格納法則)

社會經濟越發展,公共支出越擴張。

用於維護法制和秩序的支出增加及政府活動規模擴大是公共支出擴張的兩個重要原因。

增長引致論

此理論認為公共支出擴張是由公共收入增加引起的。

公共收入增加則有內外兩個原因,內在為經濟發展,外在為戰爭與災難。

發展階段論

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公共支出的重點不同。

勞動生產率論

此理論從私人部門和公共部門(政府)勞動生產率提高的不同出發,分析認為公共支出增加是必然的。

******有關預算的主要理論觀點******

預算均衡論。認為以市場競爭為前提設立的各項財政制度本身就是經濟內部的自動穩定器,無需任何形式的政府幹預。稅收作為自動穩定器發揮作用。預算均衡論在實踐上體現為年度均衡預算和周期均衡預算。

功能預算論。以凱恩斯主義為理論基礎,著眼於預算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影響,追求沒有通脹的充分就業。其核心是相機抉擇。

高度就業預算論。政府的財政支出應該由充分就業條件下的凈稅收入來確定,預算要保持一定的財政盈餘,用於公債的還本付息。強調預算不只要燙平經濟周期,而且要致力於在經濟循環中取得動態平衡。

收入再分配的主要理論觀點

功利主義。功利即效用,效用遞減規律是其基礎。(1)政府應取得最大多數人利益的最大化;(2)政府不應搞平均主義。

正義論。主張政府應選擇公正的分配政策,應使社會狀況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

機會平等論。機會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強調分配過程的正當。反對以他人或集體的利益犧牲自己的權利。

倒U型理論。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經濟發展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收入分配將「先惡化,後改善」。早期惡化和後期改善都受一定因素影響。

新福利經濟學。帕雷托認為公平會影響效率,提出了帕雷托最優和帕雷托改進的概念,強調提高效率對社會福利的積極作用。卡多爾和希克斯以「假想補償原則」進行了發展,表明以效率為目標的分配,能夠不斷地提高整個社會福利。

樓主,好好努力啊。

㈧ 什麼叫公共選擇理論

公共選擇理論以個人為基本分析單位,以理性經濟人為基本的行為假設來研究集體決策和集體決策規則的選擇。研究的領域涉及投票、政黨競爭、選民行為、官僚體制、集體行動和立憲選擇等一系列問題。公共選擇理論用經濟學的方法研究政治問題,改變了人們對政治的傳統看法。

㈨ 關於公共管理學的理論

1)當一般的合約機制無法幫助消費者監督生產者的行為時,合約失靈。
合約失靈與政府/市場時令相互補充:前者解釋為什麼有些私人物品要由非營利組織提供,而後者理論解釋為什麼有些公共物品需要由非營利組織提供。

2)囚徒困境(Prison Dilemma)是博弈論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個人最佳選擇並非團體最佳選擇。雖然困境本身只屬模型性質,但現實中的價格競爭、環境保護等方面,也會頻繁出現類似情況。
單次發生的囚徒困境,和多次重復的囚徒困境結果不會一樣。
在重復的囚徒困境中,博弈被反復地進行。因而每個參與者都有機會去「懲罰」另一個參與者前一回合的不合作行為。這時,合作可能會作為均衡的結果出現。欺騙的動機這時可能被受到懲罰的威脅所克服,從而可能導向一個較好的、合作的結果。作為反復接近無限的數量,納什均衡趨向於帕累托最優。
囚徒困境的主旨為,囚徒們雖然彼此合作,堅不吐實,可為全體帶來最佳利益(無罪開釋),但在資訊不明的情況下,因為出賣同夥可為自己帶來利益(縮短刑期),也因為同夥把自己招出來可為他帶來利益,因此彼此出賣雖違反最佳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但實際上,執法機構不可能設立如此情境來誘使所有囚徒招供,因為囚徒們必須考慮刑期以外之因素(出賣同夥會受到報復等),而無法完全以執法者所設立之利益(刑期)作考量。

3)公共地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是指如果一種資源沒有排他性的所有權,就會導致這種資源的過度使用。公共地悲劇是哈定(Garrit Hadin)於1968年在《科學》雜志上發表的文章《Tragedy of Commons》中提出的。
公共地悲劇的通俗解釋:
有一個關於牧民與草地的故事,說的是當草地向牧民完全開放時,每一個牧民都想多養一頭牛,因為多養一頭牛增加的收益大於其購養成本,是有利潤的。盡管因為平均草量下降,增加一頭牛可能使整個草地的牛的單位收益下降。但對於單個牧民來說,他增加一頭牛是有利的。可是如果所有的牧民都看到這一點,都增加一頭牛,那麼草地將被過度放牧,從而不能滿足牛的需要,導致所有牧民的牛都餓死。這個故事就是公共資源的悲劇。哈定說:「在共享公有物的社會中,每個人,也就是所有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這就是悲劇的所在。每個人都被鎖定在一個迫使他在有限范圍內無節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毀滅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因為在信奉公有物自由的社會當中,每個人均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公有物自由給所有人帶來了毀滅。」

4)信息不對稱理論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各類人員對有關信息的了解是有差異的;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貧乏的人員,則處於比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對稱理論是由三位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喬治·阿克爾洛夫和邁克爾·斯彭斯提出的。該理論認為:市場中賣方比買方更了解有關商品的各種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一方可以通過向信息貧乏的一方傳遞可靠信息而在市場中獲益;買賣雙方中擁有信息較少的一方會努力從另一方獲取信息;市場信號顯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信息不對稱是市場經濟的弊病,要想減少信息不對稱對經濟產生的危害,政府應在市場體系中發揮強有力的作用。這一理論為很多市場現象如股市沉浮、就業與失業、信貸配給、商品促銷、商品的市場佔有等提供了解釋,並成為現代信息經濟學的核心,被廣泛應用到從傳統的農產品市場到現代金融市場等各個領域。

5)在現代經濟學理論體系中,所謂「外部性」也稱外在效應或溢出效應,主要是指一個經濟主體的活動對旁觀者福利的影響,這種影響並不是在有關各方以價格為基礎的交換中發生的,因此其影響是外在的;如果給旁觀者帶來的是福利損失(成本),可稱之為「負外部性」;反之,如果給旁觀者帶來的是福利增加(收益),則可稱之為「正外部性」。全體社會成員都可以無償享受的公共物品,可以說是正外部性的特例。個體經濟活動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可謂個體(私人)成本和個體(私人)收益,而這一活動帶給旁觀者的額外成本和額外收益就是社會成本和社會收益。
經濟生活中的外部性是廣泛存在的。生產中養蜂人放蜂使果農收成增加,企業的技術發明被其他企業無償引用等等,都會產生正外部性;而化工廠向江河排放污水就會有負外部性。私人消費也會產生外部性,如吸煙,開車都會造成對空氣的污染,半夜放音響給鄰居帶來的雜訊等,都產生負外部性。

6)公共選擇理論(Public choice theory)是一種以現代經濟學分析民主立憲制政府的各種問題的學科,傳統上是屬於政治學的范疇(對此更為普遍的稱呼則是「政治經濟學」,但應該注意這不可和馬克思主義對這詞的定義混為一談)。公共選擇理論研究選民、政治人物、以及政府官員們的行為,假設他們都是出於私利而採取行動的個人,以此研究他們在民主體制或其它類似的社會體制下進行的互動。公共選擇理論也採用許多不同的研究工具進行研究,包括了研究對效用最大化的局限、博弈論、或決策論。公共選擇理論的分析方式很大一部分是根基於實證分析的方法上(「這是什麼」);但卻是將此作為研究規范(「這應該是什麼」)的工具,以探索問題的所在點、並研究如何在憲政體制內改善這些問題。公共選擇理論提出的主要公式之一是理性選擇理論(Rational choice),假設人們的行為都是出自從有限的可用手段里挑選達成目標的途徑。另一個研究目標不同、但卻有相同研究公式的學科則是實證政治理論(Positive political theory)。而社會選擇理論(Social choice theory)也是一個相關聯的研究領域。

7)"內部性" :
having the quality of being both internal; internal character;
"內部性"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1、內部性是指由交易者所經受的但沒有在交易條款中說明的交易的成本和效益.內部性存在正的和負的兩方面的效果.外部刺激是指外部環境引起的刺激,如某個廣告、朋友或鄰居買了某件商品等刺激
2、內部性是指知識的轉移,即從外部知識庫中篩選,提取人們想得到的與特定用戶有關的知識.中介性是指為知識尋找者找到知識的最佳來源
3、一個企業的收益是由內部和外部因素影響決定的,由內部因素決定的稱為內部性,由外部因素決定的稱為外部性.從企業利益的角度講有兩種外部性,即外部經濟性和外部不經濟性

8)尋租(Rent-seeking )
租,即租金。也就是利潤、利益、好處。尋租,即對經濟利益的追求。指通過一些非生產性的行為對利益的尋求。如有的政府部門通過設置一些收費項目,來為本部門謀求好處。有的官員利用手中的權利為個人撈取好處,有的企業賄賂官員為本企業得到項目、特許權或其它稀缺的經濟資源。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對既得利益的維護和對既得利益進行的再分配的活動。尋租往往使政府的決策或運作受利益集團或個人的擺布。這些行為有的是非法的,有的合法不合理。往往成為腐敗和社會不公和社會動亂之源。
(詳細較學術看下面)
尋租有多種定義,布坎南等人認為「尋求租金一詞是要描述這樣一種制度背景化的行為:在那裡,個人竭盡使價值最大化造成了社會浪費,而沒有形成社會剩餘。」他們把尋租描述為人們憑借政府保護進行的尋求財富轉移而造成的浪費資源的活動,即一個人在尋租,說明了這個人在某事上進行了投資,被投資的這種事情實際上沒有提高,甚至降低了生產率,但卻確實給投資者帶來了一種特殊的地位或壟斷權利而提高了投資者的收入,租金也就是由此所得的收入。因此,柯蘭得爾中給尋租下的定義是為了爭奪人為的財富轉移而浪費資源的活動。 而克魯格則認為尋租是為了取得許可證和配額以獲得額外收益而進行的疏通活動。
常見的尋租行為的分類:
1,政府的特許權。
2,政府規定,關稅與進出口的配額。
3,政府采購。
• 尋租的特點主要有:
• 間接造成經濟資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產方式的實施。一是直接浪費了經濟資源,利用時間、精力和金錢去游說的結果,對尋租者來說可能更有效率,但對社會來說沒有效率而言。
• 導致其他層次的尋租活動或「避租」活動。
• 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為了對付尋租者的游說與賄賂,需要時間和精力反擊。
• 尋租活動有合法與非法之分。
• 企業向政府爭取優惠待遇,利用特殊政策維護自身的獨家壟斷,就屬於合法的尋租活動。
• 行賄和走私就屬於非法的尋租活動。

• 尋租活動的三個層次,以計程車為例:
• 第一個層次是:政府用發放有限數量的經營執照人為地限制出租汽車的數量,那麼市場上計程車數量就少於自由競爭水平。牌照管制帶來了第一個層次的尋租活動。
• 第二個層次是:既然政府官員可以決定牌照的管制,那麼爭取這個職位就形成了第二個層次的尋租活動。
• 第三個層次的尋租活動,是超額收入(部分或全部)會以執照費的形式轉化為政府財政收入,那麼爭奪這部分財政收入,就形成了第三個層次的尋租活動。

9)阿羅不可能定理:
不可能在同時滿足以下看似合理的條件下,做到將個人偏好轉變為公共選擇,條件包括:
It is impossible to translate indivial preferences into collective preferences without violating at least one of a specified list of ethically reasonable conditions,including
1無約束域
2完備性
3忠實反映個人的偏好,如果每個人都認為A比B好,那麼社會整體也應認為A比B好。
4傳遞性
5獨立性——independence of irrelevant alternatives 不受無關備選方案的影響
6沒有獨裁
公共選擇理論的代表人物之一丹尼斯·繆勒在其《公共選擇》(1979)一書中認為,社會選擇理論以及社會福利函數性質的論著,特別是伯格森(A. Bergson)的《福利經濟學的某些方面的重新論述》、肯尼斯·阿羅的《社會選擇和個人價值》和布萊克的《委員會和選舉的理論》是公共選擇理論的主要來源之一。所謂社會選擇,是與個人選擇相對而言的,個人選擇的中心是確定個人偏好,而社會選擇理論的中心是確定社會偏好。在社會選擇理論中,最著名的也是最受推崇的結論是阿羅的"不可能性定理"。1951年,阿羅出版了他的研究社會理論的重要著作《社會選擇和個人價值》。他首次運用數理邏輯的分析工具,對社會決策和社會民主程序設計之間的關系做了形式化的深入考察,所得出的"不可能性定理"在西方經濟學界引起了轟動,被認為是近數十年來數學應用於社會科學所取得的一項突出成果。
阿羅認為,在現代民主社會中,有兩種做出社會選擇的基本方法:一種是投票,通常用於做"政治"決策;另一種是市場機制,通常用於做"經濟"決策。此外,在其他非民主的國家,甚至在民主社會中的較小單位里,也存在兩種社會選擇的方法,即獨裁和傳統,在它們的正式結構中具有某些投票或市場機制所不具備的明確性。在理想的獨裁體制中,社會選擇只根據神的或者全體個人的共同意志做出。因此,這兩種情況下均沒有個人之間的沖突。然而,投票或市場的方法是匯集許多不同的個人偏好做出社會選擇的方法。在任何個人是理性地做出他的選擇的意義上,社會選擇的獨裁方法和傳統方法也是理性的。[②]但是在涉及許多個人不同意志的集體選擇中,這種個人選擇和社會選擇的協調性還存在嗎?
美國著名數理經濟學家肯·阿羅(1921年生)是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金獲得者。他獲獎的主要成果,是揭示了」不可能性定理」,人們俗稱為」阿羅定理」。
1951年,阿羅出版了他的研究社會理論的重要著作《社會選擇和個人價值》,採用數學的公理化方法對通行的投票選舉方式能否保證產生出合乎大多數人意願的領導者或者說「將每個個體表達的先後次序綜合成整個群體的偏好次序」進行了研究。結果,他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可能的!更准確的表達則是:當至少有三名候選人和兩位選民時,不存在滿足阿羅公理的選舉規則。或者也可以說是:隨著候選人和選民的增加,「程序民主」必將越來越遠離「實質民主」。
阿羅不可能定理源自孔多塞的「投票悖論」,早在十八世紀法國思想家孔多賽就提出了著名的「投票悖論」:假設甲乙丙三人,面對ABC三個備選方案,有如圖的偏好排序。
甲(a > b > c)
乙(b > c > a)
丙(c > a > b)
註:甲(a > b > c)代表——甲偏好a勝於b,又偏好b勝於c。
若取「a」、「b」對決,那麼按照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a > b )
乙(b > a )
丙(a > b )
社會次序偏好為(a > b )
若取「b」、「c」對決,那麼按照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b > c )
乙(b > c )
丙(c > b )
社會次序偏好為(b > c )
若取「a」、「c」對決,那麼按照偏好次序排列如下:
甲(a > c )
乙(c > a )
丙(c > a )
社會次序偏好為(c > a )
於是我們得到三個社會偏好次序——(a > b )、(b > c )、(c > a ),其投票結果顯示「社會偏好」有如下事實:社會偏好a勝於b、偏好b勝於c、偏好c勝於a。顯而易見,這種所謂的「社會偏好次序」包含有內在的矛盾,即社會偏好a勝於c,而又認為a不如c!所以按照投票的大多數規則,不能得出合理的社會偏好次序。

總結:要尋找這樣一種決策機制,即它所產生的結果不受投票程序的影響,同時又不限制投票人的偏好以及進行的獨立決策,並能最終將所有的個人偏好轉化為一種社會偏好,是不可能的;這就是阿羅不可能定理
阿羅不可能定理的數理表述:
阿羅首先提出了社會福函數的條件,然後,證明這個社會福利函數不存在!
關於社會福利函數的阿羅條件
U.無約束的定義域:f的定義式應當包括個人在X上的偏好關系的一切可能的組合。
WP.弱帕雷托原理:對於X中的每對備擇物組合x與y,如果對於一切i,xPiy,那麼,xPy
IIA不相關備擇物的獨立性。令R=f(R1,……RN),R'=f(R1',……R'N),並設x與y是X中任何兩個備擇物。如果每個個人i在Ri下排定x與y的次序,他也在R'下用同樣的方式排出x與y的次序。那麼,在R與R'條件下,x與y的社會排序相同。
D.非獨裁關系。不存在這樣一個人i,使得對於X中的一切x與y,xPiy,就意味著xPy,不管其他一切人j(j不等於i)的偏好怎樣。
阿羅不可能定理:
如果X中至少存在三個社會狀態,那麼,沒有一個社會福利函數f將會同時滿足U、WP、IIA與D四個條件。

10)投票規則是通過投票進行決策的一種公共選擇程序規則。
投票規則有兩類:一致同意規則和多數票規則。
一致同意規則是指一項政策或議案,須經全體投票人一致贊同才能通過的一種投票規則,這是最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投票規則,但因其實質是一票否決制,故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實施;多數票規則是指一項政策或議案,須經半數以上投票人贊同才能通過的一種投票規則,有氛圍簡單多數票規則和比例多數票規則,多數票規則往往導致循環投票並且不能反映個人的偏好程度,容易造成政府失靈。

在西方,各政黨在選舉中通過某些政策承諾來獲得更多選民的支持,以確保本政黨的當選。在許多情況下,這種迎合(部分)選民需要的政策傾向導致了出現「短視效應」,即追求近期目標而犧牲長遠利益。

所謂「理性的無知」是指人們面對信息搜尋上的巨大成本和不確定性時,不能獲取某些信息和知識的行為.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