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衛生安全制度

衛生安全制度

發布時間: 2020-11-24 02:33:35

A.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進貨索證索票制度
(一)嚴格審驗供貨商(包括銷售商或者直接供貨的生產者)的許可證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
(二)對購入的食品,索取並仔細查驗供貨商的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或者流通許可證、標注通過有關質量認證食品的相關質量認證證書、進口食品的有效商檢證明、國家規定應當經過檢驗檢疫食品的檢驗檢疫合格證明。上述相關證明文件應當在有效期內首次購入該種食品時索驗。
(三)購入食品時,索取供貨商出具的正式銷售發票;或者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索取有供貨商蓋章或者簽名的銷售憑證,並留具真實地址和聯系方式;銷售憑證應當記明食品名稱、規格、數量、單價、金額、銷貨日期等內容。
(四)索取和查驗的營業執照(身份證明)、生產許可證、流通許可證、質量認證證書、商檢證明、檢驗檢疫合格證明、質量檢驗合格報告和銷售發票(憑證)應當按供貨商名稱或者食品種類整理建檔備查,相關檔案應當妥善保管,保管期限自該種食品購入之日起不少於2年。
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制度
(一)每次購入食品,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
(二)採取賬簿登記、單據粘貼建檔等多種方式建立進貨台賬。食品進貨台賬應當妥善保存,保存期限自該種食品購入之日起不少於2年。
(三)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定期查閱進貨台賬和檢查食品的保存與質量狀況,對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應當在進貨台賬中作出醒目標注,並將食品集中陳列或者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對超過保質期或者腐敗、變質、質量不合格等食品,應當立即停止銷售,撤下櫃台銷毀或者報告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處理,食品的處理情況應當在進貨台賬中如實記錄。
三、 庫房管理制度
(一)食品與非食品應分庫存放,不得與洗化用品、日雜用品等混放。
(二)食品倉庫實行專用並設有防鼠、防蠅、防潮、防霉、通風的設施及措施,並運轉正常。
(三)食品應分類,分架,隔牆隔地存放。各類食品有明顯標志,有異味或易吸潮的食品應密封保存或分庫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時冷藏、冷凍保存。
(四)貯存散裝食品的,應在散裝食品的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經營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
(五) 建立倉庫進出庫專人驗收登記制度,做到勤進勤出,先進先出,定期清倉檢查,防止食品過期、變質、霉變、生蟲,
及時清理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
(六)食品倉庫應經常開窗通風,定期清掃,保持乾燥和整潔。
(七)工作人員應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保持個人衛生
四、食品銷售衛生制度
(一)食品銷售工作人員必須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洗手消毒後上崗,銷售過程中禁止撓頭、咳嗽,打噴嚏用紙巾捂口。
(二)銷售直接入口的食品必須有完整的包裝或防塵容器盛放,使用無毒、清潔的售貨工具。
(三)食品銷售應有專櫃,要有防塵、防蠅、防污染設施。
(四)銷售的預包裝及散裝食品應標明廠名、廠址、品名、生產日期和保存期限(或保質期)等。
五、食品展示衛生制度
(一)展示食品的貨架必須在展示食品前進行清潔消毒。
(二)展示食品必須生、熟分離,避免食品交叉感染。
(三)展示直接入口食品必須使用無毒、清潔的容器,保持食品新鮮衛生,不得超出保質期。
(四)展示櫃的玻璃、銷售用具、架子、燈罩、價格牌不得直接接觸食品,展示的食品不得直接散放在貨架上。。
(五)展示食品的銷售人員必須持有有效健康證明上崗,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
六、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制度
(一)食品經營人員必須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參加工作,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證明。
(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組織本單位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工作,建立從業人員衛生檔案。
(三)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的人員,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七、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制度
(一)認真制定培訓計劃,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參加食品安全知識、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的培訓以及操作技能培訓。
(二)新參加工作的人員包括實習工、實習生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
(三)建立從業人員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檔案,將培訓時間、培訓內容、考核結果記錄歸檔,以備查驗。
八、食品用具清洗消毒制度
(一)食品用具、容器、包裝材料應當安全、無害,保持清潔,防止食品污染,並符合保證食品安全所需的溫度等特殊要求。
(二)食品用具要定期清洗、消毒。
(三)食品用具要有專人保管、不混用不亂用。
(四)食品冷藏、冷凍工具應定期保潔、洗刷、消毒,專人負責、專人管理。
(五)食品用具清洗、消毒應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對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要求的用具及時更換。
九、衛生檢查制度
(一)制定定期或不定期衛生檢查計劃,將全面檢查與抽查、問查相結合,主要檢查各項制度的貫徹落實情況。
(二)衛生管理人員負責各項衛生管理制度的落實,每天在營業後檢查一次衛生,檢查各崗是否有違反制度的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改進,並做好衛生檢查記錄備查。每周1-2次全面現場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並提出限期改進意見,做好檢查記錄。

B. 什麼是衛生管理制度

清潔衛生管理制度

第一條 本公司為維護員工健康及工作場所環境衛生,特製訂本制度。
第二條 凡本公司衛生事宜,除另有規定外,皆依本制度實行。
第三條 本公司衛生事宜,全體人員須一律確實遵行。
第四條 凡新進入員工,必須了解清潔衛生的重要性與必要的衛生知識。
第五條 各工作場所內,均須保持整潔,不得堆放垃圾、污垢或碎屑。

第六條 各工作場所內的走道及階梯,至少每日清掃一次,井採用適當方法減少灰塵的飛揚。
第七條 各工作場所內,嚴禁隨地吐痰。
第八條 飲水必須清潔。
第九條 洗手問、更衣室及其他衛生設施,必須保持清潔。
第十條 排水溝應經常清除污穢,保持清潔暢通。
第十一條 凡可能寄生傳染茵的原料,應於使用前適當消毒。
第十二條 凡可能產生有礙衛生的氣體、灰塵、粉末,應做如下處理:
l.採用適當方法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
2.使用密閉器具以防止有害物質的散發;
3.在產生此項有害物的最近處,接其性質分別作凝結、沉澱、吸引或排除等處置。

第十三條
1、車間地面不得有積水、積油;室內外經常保持清潔,不準堆放垃圾。
2、車間衛生由車間員工負責打掃。
3、堅持現場管理文明生產、文明運轉、文明操作、根治磕碰、銹蝕等現象,每天下班要做到設備不檢查保養好不走,工件不按規定放好不走,工具不清點擺放好不走,原始記錄不記好不走。
第十四條

1、 員工上崗前必須先進行自我檢查,保持身體和工服清潔,同時各部門對所屬員工進行儀容、儀表檢查,凡不合格的及時糾正。

2、 所有員工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凡患有皮膚病、傳染病的員工應立即停止工作。

3、 各崗位必須每日清潔掃除徹底,不僅要求表面清潔桌椅、工作台下面、牆面地面邊角每日每餐前都應仔細檢查徹底清潔。

4、 排水系統、衛生間、垃圾桶等均列入清潔檢查項目,以免有礙整體環境。

5、 每日檢查是否有蛛網、蒼蠅、蟑螂、蟲蟻、鼠類等並徹底清除。

6、 每周進行一次清潔衛生大掃除,對整體做全面清潔整理。

7、每天除日常衛生工作外,有針對性的組織對某一項作為當日衛生工作重點。

8、每周必須進行依次全面徹底的衛生清潔工作,將日常很少顧及的部位進行清理,並對整體衛生做的更全面細致。

9、管理人員每日都有衛生檢查工作,每周一次全面衛生檢查工作。並做好記錄。

10、每周進行一次衛生工作評比考評工作,並做獎罰。

C. 公司衛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為維護本公司內員工之健康與安全,使安全及衛生各種事項合理化、明確化,加強公司生產工作的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保護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促進公司事業的發展,根據有關勞動保護的法令、法規等有關規定,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制訂本規定。

二、適用范圍本公司之安全衛生管理均適用。

三、權責規定行政部為本規定之管理單位,各部門配合執行。

四、作業規定:安全衛生管理機構總經理副總經理醫務單位各部門主管班、組長員 工安全衛生管理者現場安全衛生委員安全衛生管理委員會現場安全衛生強化員

D. 食品衛生制度

食品衛生管理制度

根據《食品安全法》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我單位就食品衛生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制度:
一、崗位責任制度
1、負責人崗位職責 :對食品的經營負全面責任;負責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對業務經營人員的質量教育,保證質量管理方針和質量目標的落實和實施。定期開展質量教育和培訓工作,每年組織一次全員身體檢查。
2、管理人員崗位職責 :對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負直接責任;按時做好營業場所和倉庫的清潔衛生工作,確保食品的經營條件和存放設施安全、無害、無污染;建立並管理員工健康檔案,每年負責安排從業人員的健康檢查,監督檢查員工保持日常個人衛生;負責監督營業場所和倉庫的溫濕度在規定的范圍內,確保經營食品的質量;發現可能影響食品安全的問題應立即解決,或向負責人報告。
3、購銷人員崗位職責 :嚴禁采購法律法規禁止上市銷售的食品;嚴禁從證照不全的企業采購食品;進貨時認真查驗供貨單位的《食品生產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營業執照》和《檢驗合格證》等;確保所售出的食品在保質期內,並應定期檢查在售食品的外觀性狀和保質期,發現問題立即下架,同時向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報告。
二、從業人員衛生管理制度
1、凡從事食品經營工作的人員必須經崗前衛生知識方能上崗,從事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崗位的人員必須取得健康證明,且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定期進行食品衛生和有關衛生法律、法規、業務技能的培訓。
2、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及其他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3、注意個人清潔衛生,做到個人儀表整潔。上崗時必須穿戴統一整潔的工作服,並應經常換洗,保持清潔。在工作崗位上不能嚼口香糖、進食、吸煙,私人物品必須存放在指定的區域或更衣室內,不可放置在工作區內。
三、銷售管理制度
1、經營場所距離非水沖式廁所、開放式糞池、垃圾堆(場)等場所的直線距離25米以上,並設置密閉的垃圾容器,及時清除垃圾,搞好防塵、防蠅、防鼠工作,確保環境整潔。
2、《食品流通許可證》和《營業執照》應懸掛於經營場所內醒目位置。設有食品衛生管理機構和組織結構,配有經專業培訓的食品安全專職管理人員。
3、食品陳列設施布局合理,劃定食品經營區域,食品與非食品分開存放;不出售有毒有害、「三無」和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食品。保證食品外觀清潔,如發現食品超過保質期、破損、鼠咬、受潮、生霉、生銹等現象要及時處理。
4、散裝食品銷售必須按「生熟分離」原則,分類設置散裝食品銷售區。按銷售品種配備足量的容器,並符合衛生條件。直接入口的散裝食品應有防塵材料遮蓋。應在盛放食品容器的顯著位置或隔離設施上設置「散裝食品標識牌」,標識出食品的名稱、配料表、生產日期、保質期、保存條件、食用方法、生產經營者名稱及聯系方式等內容,做到「一貨一牌、貨牌對應」。銷售直接入口的散裝食品必須由專人負責,為消費者提供分揀和包裝服務,提供給消費者符合衛生要求的小包裝。操作時應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和帽子,使用專用工具取貨。
5、生鮮食品應納入「廈門市生鮮食品安全監管系統」,銷售應配備貨架、保溫櫃、冷藏櫃和冷凍櫃等陳列設施,配備符合要求的檢測設備。
6、熟食製品銷售間入口處應設預進間,設更衣及洗手、消毒設施,採用非手動式的水龍頭。配備有效的空氣消毒設施、食品冷藏設施和專用工具,食品要有防塵材料遮蓋。
四、倉庫管理制度
1、食品倉庫必須做到專用,不得存放其他雜物和有毒有害物質。應設專人負責管理並建立健全出入庫登記制度。食品及食品原料入庫時,庫管員應對其質量和數量進行驗收,並詳細記錄入庫產品的名稱、數量、產地、進貨日期、生產日期、保質期、包裝情況等,並按入庫時間的先後分類存放,感官檢查不合格的食品不得入庫。設有不安全食品暫存專櫃,並有記錄本。
2、食品倉庫應有良好通風,保持庫房內所需溫度和濕度,防止食品霉變、生蟲。貯存生鮮食品應配置必要的低溫貯存設備,包括冷藏庫(櫃)和冷凍庫(櫃)。搞好防塵、防蠅、防鼠、防潮工作,定期對庫房周圍進行衛生清掃,消除有毒、有害污染源及蟻蠅孳生場所。
3、食品存放設隔離地面的平台和層架,離牆30厘米以上,最底層隔離地面40厘米以上。食品按照先進先出、生熟分開的原則分類貯存,並有明顯標識。
五、除蟲滅害制度
1、食品銷售場所內不得使用鼠葯,配備一定數量的滅蠅燈,並保證能正常工作。熟食製品銷售間要配有充足有效的空氣消毒設施,定期消毒。2、應定期進行除蟲滅害工作,防止害蟲孳生。使用殺蟲劑進行除蟲滅害,應由專人按照規定的使用方法進行。除蟲滅害工作不能在營業時間進行,實施時,對各種食品應有保護措施。使用時不得污染食品、食品接觸面及包裝材料,使用後應將所有設備、工具及容器徹底清洗。

六、衛生檢查及獎懲制度
1、衛生管理工作有領導分管和專人管理,制定衛生檢查及獎懲制度,並組織有關人員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衛生檢查;組織從業人員學習衛生知識和有關法規,並組織培訓考核,考核成績與獎懲掛鉤。2、衛生管理人員負責各項衛生管理制度的落實,做到每天在營業前後有檢查,檢查記錄完備。嚴格從業人員衛生操作程序,逐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和衛生操作習慣。檢查中發現問題仍未改進的,按有關獎懲制度嚴格處理。

食品經營管理制度

根據《食品安全法》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現就我單位食品經營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制度:
一、進貨查驗制度
1、對采購的食品按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履行檢查義務,檢查食品感官質量和標簽;查驗是否為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禁止銷售的食品;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銷售進口食品的,查驗進口食品的合法證明。銷售生鮮食品的,查驗上市憑證是否與廈門市生鮮食品安全監管系統信息相符。
2、對進入商場、超市、食雜店懸掛「總經銷」、「總代理」字樣牌匾的必須查驗是否持有合法有效的授權文書,並將文書復印件留存歸檔備查。
3、實行統一配送經營方式的食品經營企業,可以由企業總部統一查驗供貨者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進行食品進貨查驗記錄。企業總部向所屬經營者提供進貨查驗的證明。統一配送之外自行采購的食品,建立進貨查驗記錄制度。
二、索證索票制度
1、索證:進貨時按規定向生產廠家或上級供貨商索取「一照二證一報告」。即索取有效期內的營業執照、食品生產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等證件和質量檢驗合格報告。對生產廠家或上級批發企業的上述證照及時更新,以保證在有效期內。經營進口食品的,索取進口食品的合法證明。
2、索票:進貨時索取載有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供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的進貨票據。即經營預包裝食品的應索取按照省工商局統一樣式,運用電子台帳軟體開具的供貨憑證;經營生鮮食品的應索取廈門市生鮮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系統開具的上市憑證。
3、食品索證索票後,在指定場所顯要位置予以公示,供消費者進行查詢及有關部門進行檢查。
三、進銷貨台賬制度
1、食品批發商建立食品進銷貨台帳制度,食品零售商建立食品進貨台帳制度。
2、建立食品進銷貨台帳制度,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供貨商名稱及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或者保留載有上述信息的票據。
3、批發商銷貨時按照福建省工商局統一的供貨憑證樣式,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批號、生產日期、保質期、購貨者名稱及聯系方式、銷售日期等,運用電子台帳軟體開具供貨憑證,憑證格式為三聯,第一聯存根(批發商銷貨台賬),第二聯購貨單位(零售商記賬憑證),第三聯隨貨同行(零售商進貨台賬)。
4、設立一個存放上一級批發商或廠家相關資質和台賬的資料櫃,按照供貨商、進貨時間、商品類別等不同,將供貨憑證進行分類整理,定期裝訂成冊,落實台賬管理。批發商應將供貨者的許可證、營業執照和食品合格的證明文件及時掃描到電子台賬軟體中並上傳福建省工商局流通領域食品安全備案資料庫。銷售生鮮食品的可通過廈門市生鮮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系統生成和記錄進貨台帳。
5、進貨查驗記錄、批發記錄或者票據應當真實,不得偽造,保存期限不得少於兩年。
四、質量自檢制度
1、經營生鮮食品的商場、超市、集貿市場、批發市場建立食品質量檢測室(台),為主開展水產、蔬菜等食品的檢測工作。
2、設置食品質量檢測崗位,配備兩人以上專(兼)職食品質量檢測人員,購置必要的檢測設備,自行開展質量檢測。
3、通過檢測,及時發現食品質量問題,經檢測不合格的食品進行退市處理,防止不合格食品進入流通環節,並將檢測結果及時錄入到廈門市生鮮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系統。
4、在市場、超市內設立公示牌,對食品質量檢測結果進行公示。
五、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
1、發現經營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立即停止經營,下架單獨存放,通知相關生產經營者和消費者,並記錄停止經營和通知情況,將有關情況報告轄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接到有關監管部門關於不合格食品退市通知後,及時按上述規定立即處理,並協助食品生產者執行食品召回制度
2、對貯存、銷售的食品定期進行檢查,查驗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及時清理變質、超過保質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主動將其退出市場,並做好相關記錄。
六、消費投訴處理制度
1、在經營場所設立相應機構和人員,處理本經營場所發生的消費者食品投訴。提供食品時向消費者提供有關銷售憑證(發票、信譽卡),作出特殊承諾的提供書面憑證。
2、確定受理後,對消費者的具體投訴內容和要求進行登記、做好投訴人姓名、住址、郵政編碼、聯系方式、購買食品的日期、品名、牌號、規格、數量、計量、價格、受損害情況、消費者的要求等相關內容的登記記錄,並由投訴人簽字蓋章,將投訴人提供的憑證和有關材料復印存檔。
3、受理消費者食品投訴後,指定具體的工作人員進行調查處理,不得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負責調查人員首先將企業自身情況調查清楚,結合投訴人意見,分清責任。經營者責任的,按規定或者與消費者約定應當給消費者退貨、換貨、賠償的,及時給消費者解決;經營者沒有責任,認真向消費者解釋清楚。

E. 衛生管理制度

衛生管理制度
第一、衛生准則
賓館餐廳是為成千上萬的客人提供用餐服務的場所。公共場所衛生、食品衛生及消毒工作搞得不好就會傳染疾病。因此,講究餐廳衛生、環境衛生、食具餐具衛生以及服務人員的個人衛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具體要求:
1、餐廳衛生
A、要搞好櫥窗、儲藏櫃和服務設施的衛生及放置;
B、搞好環境衛生;
C、注意個人儀容儀表。
2、食品用具衛生。餐廳劃片包干,分工負責。專人進行洗、刷、沖、消毒等工作措施。客人用過的食具餐餐消毒,做到持之以恆。
3、個人衛生。個人衛生狀況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品質的高低,對客人的用餐好壞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員工個人衛生必須做到「五勤」、「三要」、「五不要」。
五勤:
勤理發、勤剪胡須、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換工作服。
三要:
要儀容整潔、衣扣齊全、精神煥發;
要佩戴服務章;
要戴帽子。
五不要:
不要吃帶異味的食物,如大蔥大蒜等;
不要對著客人大聲說話,以防唾液噴出;
不要對著人咳嗽、打哈欠、打噴嚏;
不要在客人與客人談話時,隨意插話;
不要在客人面前伸懶腰、剔牙、掏鼻孔、弄頭發、搔癢、不袖手、不插兜、不嬉笑打鬧、不和客人搶行、並行,出入門口或上下樓相遇時必須禮讓。
第二、衛生管理
1、上崗人員須持有效期內的健康證,儀表端莊,衣冠整潔,佩帶工號牌。
2、衛生管理工作必須遵循定人、定責任區域、分工負責、責任到人、不定期檢查的原則。
3、要餐前檢查、餐中巡查、餐後落實,做到人人把關,切實做好衛生管理工作,發現問題及時採取措施,限期改正。如不改,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4、區域內的衛生做到隨時清掃,隨時清除臟物。做到店堂整潔,美觀大方。
5、所有餐具做到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潔。消毒後的餐具要用潔凈的布擦乾,擦餐具的布用後必須洗凈和用開水燙,嚴禁用臟布擦餐具。
6、餐具存放分類,碼放整齊,注意保潔,做好餐具和用具分開。經常整理餐具櫃,嚴禁在餐具櫃存放食物或其他物品。
7、直接入口的食物,如,饅頭、面條、早餐小菜等,不準用手直接接觸。
8、食品的製作和放置必須符合《食品衛生法》的規定,生、熟食品要要嚴格分開和存放,並保持新鮮清潔。
第三、更衣間要求
1、隨手開燈、關燈。
2、保持更衣間衛生,地面、牆壁、門干凈、無污漬。
3、嚴禁將無關的物品存放在更衣間。
4、嚴禁將自己的衣服等物品掛在更衣櫃外面。
5、非工作人員嚴禁進入更衣間。
6、隨手鎖好更衣櫃門,關好更衣間門。
第四、面點間要求
1、勤墩地、地面干凈、無積水。
2、每天清除蒸箱「托盤」積水,每周二清除蒸箱內存水。保持蒸箱干凈明亮。
3、熱水器和蒸箱不能同時使用(因為兩個都是9000W),以防保險燒壞和其他問題的出現。熱水器表面干凈、無水跡、明亮。
4、案板、不銹鋼檯面、水池每日擦洗,保持干凈、無污跡。
5、和面機、壓面機按規定要求操作。保持和面機、壓面機干凈、無污漬。
6、面點間嚴禁抽煙,嚴禁做與面點工作無關「工作」。
7、下班前,檢查水、電開關是否關好,做到心中有數。
第五、面點間食品衛生標准及要求
1、製作面點熟食品、半成品應涼透後存入專櫃保管,剩餘食品應放在2---6℃冷藏設備中,同時注意防塵、防蠅及防鼠,所有冷藏食品應二次加熱後使用。
2、製作面點所有用具,如擀麵杖、刀、屜具等用後必須洗凈,做到「三專」(專人、專室、專工具),要定位存放,保持潔凈整齊。
3、蒸箱、合面機等用具每次用後要刷洗干凈,使用時切勿挪動。
4、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
第六、冰箱間要求
1、冰箱、冰櫃衛生專人負責。
2、冰箱、冰櫃注意保養,定期除霜,延長使用期。
3、蔬菜碼放專人負責,菜框干凈、碼放整齊。
4、地面、冰箱、冰櫃、菜架干凈、整潔。
5、菜架青菜先進先出、後進後出。
6、下班前,關好燈和窗,鎖好門。
第七、食品庫房要求
1、嚴格食品入庫驗收制度,由庫房保管人員驗收每批食品的衛生質量合格證明,並存檔備查。
2、庫房內,食品應分類、分架存放,隔牆離地10公分; 食品外包裝完好無破損、無積塵。
3、認真執行食品出入庫檢驗登記制度,按進貨日期分類編號,隨時清點,做到先進先出。
4、糕點存放做到容器清潔,苫布專用。苫布要定期清洗,並有明顯正反面區分標志。
5、易腐食品必須低溫存放,冷藏或冷凍設備保證有效運轉。
6、保持庫房內環境衛生,做到無蠅、無鼠、無蟑螂,通風防潮。
7、食品庫房內不得存放雜物,嚴禁存放硝酸鹽、毒鼠強等有毒有害物品。
8、清庫退還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食品,應單獨集中存放,並有明顯標志。
第八、粗加工間要求
1、操作人員應經健康檢查和衛生知識培訓後,持有效證明上崗工作,保持個人衛生。
2、加工前嚴格驗貨制度,首先注意食品原料的新鮮程度,不加工病死、毒死、死因不明或有異味的魚、肉類食品及腐爛蔬菜。
3、肉禽類、水產品、蔬菜等食品原料必須分池清洗。
4、任何食品原料及半成品必須分架擺放,不隨地堆放。
5、蔬菜加工應做到一揀、二潔、三切,備炒的蔬菜不得有泥沙、昆蟲、雜物。
6、水池、地面、地溝必須每日清洗蔬通,地溝內壁應保持原裝修材料本色。
7、食品容器及用具保持清洗無污垢。
8、案(砧)板清洗後應立放,做到「三面」(案板正、反面及案板邊)光潔,無霉斑,無殘渣。
第九、熱菜加工間要求
1、操作人員應經健康檢查和衛生知識培訓後,持有效證明上崗工作。
2、不使用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原材料;烹制菜餚要到燒熟煮透,中心溫度應達到80℃以上。
3、調(佐)料質量應符合衛生標准,盛裝調料的容器應保持清潔衛生,用後加蓋;不以調料掩蓋食品的異常顏色或異味;不使用亞硝酸鹽調制食品。
4、品嘗食品要有專用工具,並定位存放。
5、易腐食品及剩餘食品應分別儲存在10℃以下冰箱內。
6、加工間食品容器及工用具必須做到生熟分開使用,並有明顯標識。
7、設置專用垃圾桶存放垃圾及廢棄物,用後加蓋,做到不暴露、不積壓、不外溢,每日清理,保持潔凈。
8、操作人員上崗前及便後要洗手,保持工作衣帽清潔,勤剪指甲、勤理發,不赤膊或赤腳上崗。
9、水池、地面、地溝每日清洗疏通,地溝內壁應保持原裝修材料本色。
第十、洗消間要求
1、操作人員應經健康檢查和衛生知識培訓後,持有效證明上崗工作。
2、待清洗餐、飲具應有固定接手台,不得以任何方式直接堆放在地上。
3、必須備置專用垃圾桶存放廢棄物,用後加蓋,做到不暴露、不積壓、不外溢,並及時清理。
4、盛裝熟食的容器、工用具及餐飲具應有專池清洗消毒,嚴格四道工序進行操作:
(1)物理消毒:去殘渣、鹼水(洗滌劑)刷、凈水沖、熱力消毒,感官檢查應達到光、潔、澀、乾的效果。
(2)化學葯物消毒:去殘渣、鹼水(洗滌劑)刷、葯物消毒、流動水沖,感官檢查應達到光、潔、無味的效果。
(3)含氯化學消毒葯液配比濃度為5‰、水溫低於40℃、消毒池標明容量水位線並配備量杯。
5、消毒後餐飲具及盛裝熟食容器應專櫃儲存,做到防塵、防蠅、防污染。
第十一、早餐小菜間要求
1、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早餐小菜間。
2、專人負責早餐小菜。
3、地面干凈、無積水,牆壁、門窗干凈、無污漬。
4、工作台潔凈,保持不銹鋼的本色,用具用後及時沖洗消毒,並碼放整齊,注意保潔。
5、早餐小菜做好後及時用保鮮膜封存,並放入保鮮櫃。
6、嚴禁生品、半成品以及與小菜無關的其它物品放進保鮮櫃。
7、出入隨手開關燈、關好門。
第十二、灶間要求
1、勤墩地,地面干凈無積水
2、工作檯面、案板、灶台、物品、用具碼放整齊,檯面干凈透亮;案板用後擦洗干凈;灶台無臟物、無積水,物品分類碼放整潔。
3、菜墩用後及時沖洗干凈,每日下班前將菜墩立放,防止發霉腐爛。
4、用具用後歸回原處,生、熟、半成品盆分類碼放整潔。
5、垃圾桶內垃圾及時清理干凈(上午、下午各倒一次垃圾,特殊情況特殊處理垃圾),誰上早班,誰全權負責全天的垃圾清理。
6、調料車以及蓋布干凈、整潔。每日搞餐車衛生,調料罐干凈、整潔。
7、自己管片的衛生區衛生、用具、食具干凈碼放整齊、整潔。生食盆、熟食盆、半成品盆分類碼放、干凈整潔。
8、水、電、氣開關隨手關好。下班前,廚師負責檢查水、電、氣開關。

F. 公共衛生安全管理制度

僅供參考:
[篇一: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的規定,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公共場所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應當遵守有關衛生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以及相關的衛生標准、規范,開展公共場所衛生知識宣傳,預防傳染病和保障公眾健康,為顧客提供良好的衛生環境。
第三條衛生部主管全國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工作。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
國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的衛生監督管理工作由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鐵路部門所屬的衛生主管部門負責對管轄范圍內的車站、等候室、鐵路客車以及主要為本系統職工服務的公共場所的衛生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隊伍和公共場所衛生監測體系,制定公共場所衛生監督計劃並組織實施。
第五條鼓勵和支持公共場所行業組織開展行業自律教育,引導公共場所經營者依法經營,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宣傳、普及公共場所衛生知識。
第六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對違反本細則的行為,有權舉報。接到舉報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調查處理,並按照規定予以答復。
第二章衛生管理
第七條公共場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是其經營場所衛生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
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設立衛生管理部門或者配備專(兼)職衛生管理人員,具體負責本公共場所的衛生工作,建立健全衛生管理制度和衛生管理檔案。
第八條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檔案應當主要包括下列內容:
(一)衛生管理部門、人員設置情況及衛生管理制度;
(二)空氣、微小氣候(濕度、溫度、風速)、水質、採光、照明、雜訊的檢測情況;
(三)顧客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更換及檢測情況;
(四)衛生設施的使用、維護、檢查情況;
(五)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清洗、消毒情況;
(六)安排從業人員健康檢查情況和培訓考核情況;
(七)公共衛生用品進貨索證管理情況;
(八)公共場所危害健康事故應急預案或者方案;
(九)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要求記錄的其他情況。
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檔案應當有專人管理,http://tongxiehui.net/by/53681.html分類記錄,至少保存兩年。
第九條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建立衛生培訓制度,組織從業人員學習相關衛生法律知識和公共場所衛生知識,並進行考核。對考核不合格的,不得安排上崗。
第十條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組織從業人員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從業人員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證明後方可上崗。
患有痢疾、傷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的人員,以及患有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者滲出性皮膚病等疾病的人員,治癒前不得從事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
第十一條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保持公共場所空氣流通,室內空氣質量應當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和要求。
公共場所採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的,應當符合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相關衛生規范和規定的要求。
第十二條公共場所經營者提供給顧客使用的生活飲用水應當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要求。游泳場(館)和公共浴室水質應當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和要求。
第十三條公共場所的採光照明、雜訊應當符合國家衛生標准和要求。
公共場所應當盡量採用自然光。自然採光不足的,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配置與其經營場所規模相適應的照明設施。
公共場所經營者應當採取措施降低雜訊。
第十四條公共場所經營者提供給顧客使用的用品用具應當保證衛生安全,可以反復使用的用品用具應當一客一換,按照有關衛生標准和要求清洗、消毒、保潔。禁止重復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篇二: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制度匯編]
公共場所經營單位「創建」基本要求
一、亮證經營:公共場所經營單位在顯著位置集中懸掛有效衛生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原件;杜絕無證從事公共場所經營行為存在。a級住宿和游泳場所等量化分級等級牌應擺放在接待服務前台。
二、持證上崗:公共場所經營單位從業人員佩戴合格的健康證明和培訓合格證明上崗,復印件應放在經營場所服務台備查。
三、制度上牆:在前廳或相應的區域懸掛各項衛生管理制度(前廳懸掛「五病」調離制度及衛生管理制度)。
四、「五病」調離:有每年「五病」調離檢出及調離情況記錄本,詳細記錄「五病」檢出和調離情況。記錄要保存三年。
五、消毒間要求:消毒間設有符合消毒規范的水池、消毒桶、消毒櫃等設施,去污池、消毒池、清洗池或消毒容器應標識明確;消毒池或容器液位線清晰;洗滌劑、消毒葯、消毒葯量杯(自設容器有標識及刻度)配備到位。
六、公共用品消毒:公共用品用具消毒制度上牆(消毒間或消毒區域),每日填寫消毒記錄單,記錄所有需要消毒的公共用品用具當天消毒的數量。
七、公共用品外送消毒:有消毒單位資質證明、洗消協議合同、每次接收數量和抽查記錄。
八、環境及個人衛生:保持內外環境和設備設施整潔,保持從業人員良好個人衛生狀況。
九、管理檔案:建立公共場所從業單位衛生管理檔案(各項制度、記錄本單、監督意見書、內部衛生管理檢查、衛生整改落實情況、從業人員健康檢查情況等整理入檔)。
十、室內公共場所應全面禁煙,並有明顯的禁煙標識。
[篇三:學校公共場所衛生制度]
為搞好公共場所、公共環境的安全和衛生管理,創造良好的公共場所衛生條件,預防疾病,保障全校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工作環境。特製定本公共場所、公共環境安全衛生管理細則。
第一條本規定適用范圍:辦公室、教室、會議室,多媒體室、閱覽室、實驗室、運動場、活動室、食堂、廁所等。
第二條教室、閱覽室內採光、照明必須符合國家教育部的有關要求。
第三條必須並保持教室、閱覽室等的空氣流通,做好通風設備設施的管理。
第四條做好周邊環境、場所的安全衛生管理工作,減少或禁止噪音,保證教學、工作、生活的正常開展。
第五條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實驗室的廢棄物,隨時清除生活垃圾,營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
第六條體育場地要經常檢查場地設施,發現 設施損壞,應及時維修,保證使用安全。嚴禁一切車輛進入體育場地內。體育場地只提供校內學生及教職工活動,校外人員必須辦理租藉手續,方准提供使用。學校舉行各種比賽,要經常打掃體育場地內外以及周邊環境衛生。
第七條學校的校舍維修、改造以及設計必須符合有關管理部門的安全衛生要求。
第八條公共場所的使用部門應當建立安全衛生管理責任制度,並配合學校安全衛生管理人員進行安全衛生檢查與監督管理。
第九條學校按有關規定對公共場所、公共環境的從業人員隨時進行安全衛生培訓並做好考核工作。學校安全後勤處對公共場所做好安全監督、檢查。
第十條為保證全校師生員工的身體健康,公共場所、公共環境的衛生工作人員,必須持有上崗證或健康合格證,才能從事本項工作。
第十一條公共場所、公共環境工作人員應該按規程操作。
第十二條凡不按本規定操作的單位或個人,如發生事故,學校將按有關法規進行人員調整,情節嚴重者,並進行經濟處罰,追究法律責任。
[篇四:四平市將在公共場所全面推行15項衛生管理制度]
為做好新版<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貫徹實施工作,四平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組織人員制定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15項重點制度,要求各公共場所單位在申請許可和年檢復核中必須建立健全15項制度,並將15項制度作為日常公共場所衛生監管的主要內容,對違反15項制度的違法行為依法予以教育整改直至行政處罰。公共場所衛生管理15項主要制度是:
第一,衛生消毒管理制度。公共場所單位各崗位人員要熟知消毒常識,建立健全各崗位消毒管理責任制,嚴格執行消毒管理規范與標准,認真做好公共場所空氣和各類公共用品的消毒工作,堅持一去污清洗、二浸泡消毒、三清水沖凈的總原則;要設置專用消毒間(區),消毒間(區)面積、設施、備品及管理符合公共場所許可和有關標准要求,消毒間不得取消、挪用,消毒應有消毒記錄;可重復性使用的公共用品外送清洗消毒時,應分類收集、存運,建立送接台帳,索取消毒物品檢驗合格證明;一人/次性使用的公共用具用品不得違反規定再重復使用,回收處理應符合有關規定要求。
第二,索證管理制度。采購和接收消毒器材設備設施、消毒葯劑、涉水衛生安全產品、一次性衛生用品、外送洗滌消毒的各類物品時應索取相關資質證件和產品質量檢驗合格單,建立台帳,一次一記,帳物相符,原始憑證齊備;不得采購「三無」和假冒偽劣產品,采購前、入庫前、出庫前和使用中要查驗相關產品的資質證件和商標及說明書,一旦發現不合格或超期產品應及時停購停用,堅持質量和安全第一的原則,發現相關公共衛生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應及時進行問題產品溯源。
第三,公共場所衛生管理公示制度。依據新版<實施細則>第十九條、第二十五條、第三十條,公共場所應對衛生管理質量與信息進行公示,接受消費者和社會的監督,公示內容包括:衛生許可證,衛生信譽度等級,空氣、微小氣候、水質、採光、照明、雜訊、顧客用品用具等衛生質量監測結果,健康體檢培訓合格證件、關鍵性衛生制度、衛生質量投訴舉報電話等。
第四,公共場所單位禁煙制度。公共場所應在醒目的位置設置禁煙警語和禁煙標識,不得在公共場所內設置自動售煙機;要建立勸阻吸煙責任制,對吸煙者及時進行勸阻管理,吸煙區不得位於行人必經的通道上。
第五,員工健康體檢制度。直接從事為顧客服務的人員和接觸公共衛生用品的管理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體檢證明後,方可上崗;在崗員工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患有甲肝、戊肝、傷寒、痢疾以及其他消化道傳染病的人員,患有肺結核和化膿性和滲出性皮膚病等疾病的人員,必須離崗休息;患有上述健康禁忌疾病的人員,病癒後應持相關診斷證明方可重新上崗。
第六,員工衛生知識培訓制度。公共場所單位員工在上崗前應參加衛生知識培訓,在崗期間每年參加一次衛生知識專項培訓,單位法人或負責人是衛生知識培訓的第一責任人;衛生管理負責人、消毒崗位人員、公共用品采購管理人員等應進行重點培訓,通曉各項公共場所衛生管理規范標准與制度,掌握各項公共衛生用品和場所的衛生(消毒)管理規程與方法。
第七,公共衛生用品儲存保管制度。要設立公共衛生用品儲存保管間(區),儲存間(區)面積與經營規模相適應,遠離污染源;公共儲存間(區)應保持潔凈衛生,通風良好,防水防潮,必要時應裝置除濕和通風設施;要設置防蠅、防蚊、防鼠設施,預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侵損公共衛生用品;已清洗消毒待用的床上用品類、杯具類、康樂類、洗浴洗漱類、理發美容類、衛生潔具類等各類公共衛生用品,應分類擺放,存放有序、標識清晰,存放物品貨架距離牆、地面10厘米以上;殺蟲滅蠅等劇毒類產品應專人管理,專櫃存放,防止公共健康危害發生。
第八,公共場所衛生檔案制度。衛生檔案內容包括:衛生許可申請資料,衛生管理組織,各項衛生管理制度,健康危害事件應急預案;歷次衛生管理工作會議記錄和衛生檢查記錄,消毒工作原始記錄,物品采購索證原始資料,從業人員健康體檢檔案和不合格人員調離資料,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考核資料,衛生監測報告,各種衛生設備設施的使用、維修、檢查情況和衛生監督機構下發的各類文件、日常監管文書等。
第九,洗滌間(區)衛生管理制度。公共場所洗滌間(區)面積要與經營規模和功能相適應,洗滌間(區)應設回收區、分揀區、洗滌區、烘乾(熨燙)區、整理包裝區、儲存區、辦公區;專(兼)職洗滌人員要掌握專業洗滌技術並經衛生知識培訓合格,清洗洗滌物品要有記錄,洗滌用品質量符合衛生要求;實行各類洗滌物品分類洗滌制度,患有皮膚病顧客或被排泄物嚴重污染的床上卧具,應單獨進行洗滌;洗滌後的公共衛生用品應進行衛生監測,不合格的不應供給顧客使用,衛生檢測結果應如實進行公示。
第十,環境衛生清潔制度。公共場所要保持室內外環境的清潔和衛生,最大限度地減少各類健康危害因素,創造建一個舒適、整潔、文明的公眾活動環境;建立環境衛生管理組織和各崗位環境衛生責任制,保持門前衛生整潔,室內大廳、各類房間要空氣新鮮,無異味,地面潔凈,檯面無塵,物品擺放齊整,有顧客在場時,應採用濕式方法進行清潔;清掃衛生間、洗浴間,先上後下、先里後外、先污後潔,笤帚、抹布等清潔用具一室一套,數量充足,保持潔凈;設置防蠅、防蚊、防鼠等防控病媒的設施,預防控制蟑螂滋生;保證有效通風、新風量和通風氣體的衛生質量。
第十一,衛生設備設施維護制度。各類清洗消毒凈化保潔設施、通風排風換氣設施、集中或立(掛)式空調、上下水及流水洗手設施、採光照明設施、預防控制各類病媒生物設施、廢棄物容器設施、衛生間設施、防雜訊設施、衛生質量監測設施等,應符合衛生質量要求,建立台帳專人管理,正常規范運行,發現故障及時報告;衛生設備設施要定期檢查、維護和保養,及時發現和排除故障,檢查維護和保養記錄應存檔;各類衛生設施不得擅自挪用、拆除和停用,水質衛生設施和集中空調衛生設施的清洗消毒應聘用具有專業資質的單位承擔,衛生設施達到使用限值或出現損壞影響正常功能的,應及時進行更換。
第十二,布草間管理制度。住宿業、沐浴業、理發美容業應設置布草間或顧客用卧具(棉織類)公共用品備品間,面積應與經營規模相適應,遠離污染區;布草(備品)間內各類公共用品存儲數量與日顧客使用量之比不應小於3:1,各類用品分類存放,標識清楚,表明洗滌消毒時間 ,先存先出;存儲的公共用品超過保存期或受到再次污染的,應下架再次清洗消毒;布草間應空氣流通良好,無漏水、潮霉。
第十三,公共場所健康危害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公共場所應成立健康危害事件應急處理組織,負責人是公共場所衛生安全事件調查處理的第一責任人;發生健康危害事件或疑似健康危害事件,以及顧客健康危害投訴後,應立即按照<傳染病防治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向衛生行政部門或衛生監督及疾病控制機構報告,按照預案展開傷員救助、查明事故原因、封鎖事件現場等措施,配合衛生等部門開展事件調查。下列情況應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因空調等消毒管理不合格引發的傳染病疾患傳播等事件,因公共場所室內空氣質量、微小氣候、雜訊等引發的健康危害事件,因公共衛生用品引發的健康問題投訴等個體或群體事件,因公共場所蠅、蚊、鼠、蟑螂等病媒生物預防控制措施不利而引發的健康危害事件,傳染病疫情,其他公共場所衛生安全相關的健康危害事件。
第十四,預防控制鼠、蚊、蠅、蟑螂等病媒生物制度。公共場所夏、春、秋三季,可以對外開放的門窗及其他與外界相通的設施,應安置紗窗等防蠅蚊設備,必要時室內應按放蚊香或物理殺滅蠅蚊的裝置,保證室內公共場所無蚊無蠅;室內公共場所蠅蚊數量超過衛生標准要求時,應及時噴灑殺滅蠅蚊的葯物或採用其他有效殺滅蠅蚊的措施,噴灑殺滅蠅蚊葯物期間,相關公共場所應禁止對外開放;在庫房、飯店、地溝等處定期投放鼠葯,倉庫、新風口、污水通道等重要部位,應設置擋鼠板;發現蚊蠅、蟑螂等應立即採取殺滅措施;裝置廢棄物的設施應定點擺放,廢物桶(箱)必須有蓋相對封閉,廢物桶(箱)內的廢物應及時清運,保持廢物桶(箱)內外清潔。
第十五,衛生質量檢測制度。公共場所單位應依據衛生標准,對本單位空氣質量、微小氣候、水質衛生、採光照明、雜訊及公共用品用具等開展檢測,檢測結果公開公示;檢測結果異常時,應及時排查原因採取措施解決;自身沒有檢測能力的單位,應該委託技術服務機構進行檢測。

G. 公司安全與衛生管理制度是什麼

企業安全:是以企業為主體的安全,有企業本身的結構安全和企業安全管理兩個含義。
衛生管理制度:
為創造一個舒適、優美、整潔的工作環境,樹立公司的良好形象,制定本制度。
一、衛生管理的范圍為公司各部門、工地辦公室的辦公室、會議室、微機室、廁所、花壇、綠地及走廊、門窗等辦公場所及其設施的衛生。

二、衛生清理的標準是:門窗(玻璃、窗檯、窗欞)上無浮塵;地面無污物、污水、浮土;四周牆壁及其附屬物、裝飾品無蜘蛛網、浮塵;照明燈、電風扇、空調上無浮塵;書櫥、鏡子上無浮塵、污跡,書櫥、檔案櫥內各類書籍資料排列整齊,無灰塵,櫥頂無亂堆亂放現象;辦公桌上無浮塵,物品擺放整齊,水具無茶銹、水垢;桌椅擺放端正,各類座套干凈整潔;微機、列印機等設備保養良好,無灰塵、浮土;廁所牆面、地面、便池清潔干凈,無雜物、無異味;花壇、綠地內無雜草、雜物。

三、衛生清理實行部門責任制,部門負責人為責任人。各部門辦公室的衛生,由各部門負責日常保潔。公共衛生清理實行區域負責,區域劃分為:南辦公室走廊大門以東辦公室負責,走廊大門以西財務部負責;院子以走廊大門中心界定東西,以局西辦公樓門洞中心界定南北,大門以東南部及東南角花壇由辦公室負責,大門以西南部由財務部負責,大門以東北部及東北角花壇由城建資產部負責,大門以北部及花壇由投資發展部和項目技術部負責。市場營銷部負責門前三包。文苑小區工地辦公室的衛生保潔分別由投資發展部和項目技術部負責。

四、責任區衛生清理每周集中進行一次,日常保潔每月由辦公室牽頭進行衛生檢查評比。

五、各部門要認真對待衛生清理和衛生檢查評比工作,積極主動地搞好衛生清理,不得因衛生清理不達標而影響公司的整體評分。

六、衛生檢查評比結果累計存檔匯總,列入年終評先樹優工作的內容。

公司衛生間管理制度

衛生間管理是企業管理水平和員工文明素質的綜合體現,為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創造一個干凈、衛生的生活環境,特製訂本制度:

一、 公司男、女宿舍樓衛生間管理由專人負責,其它區域衛生間管理由所在單位責任人負責。

二、 衛生間必須保證設施完好,標志醒目,上下水道暢通,無跑、冒、滴、漏現象,如有損壞要及時維修。

三、 訂時打掃,全天保潔,通風良好,做到各種設施干凈無污垢,地面無積水、無痰跡、無異味、無蠅蛆和煙頭,一處不合格罰款10元。

四、 衛生潔具做到清潔,無水跡、無浮塵、無頭發、無銹斑、無異味,牆面四角保持乾燥,無蛛網,地面無腳印、無雜物,一處不合格罰款10元。

五、 便後及時沖洗,做到手紙入簍,當天清理,便池內嚴禁丟棄報紙和雜物,以免造成管道堵塞,違者發現一次罰款20元。

六、 衛生間牆壁上嚴禁亂寫亂畫,對故意損壞衛生設施者,將根據情節輕重罰款50—100元。

衛生管理准則

1.本公司為維護員工健康及工作場所環境衛生,特訂定本准則。

2.凡本公司衛生事宜,除另有規定外,悉依本准則行之。

3.本公司衛生事宜,除總務及生產單位(安全衛生委員會)負責外,全體人員,須一體確實遵行。

4.凡新進入員必須了解衛生的重要與應用的知識。

5.各工作場所內,均須保持整潔,不得堆積足以發生臭氣或有礙衛生之垃圾、污垢或碎屑。

6.各工作場所內之走道及階梯,至少須每日清掃一次,並須採用適當方法減少灰塵的飛揚。

7.各工作場所內,應嚴禁隨地吐痰。

H. 職業衛生管理制度

1.目的和依據
1.1為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預防職業病,保護全體員工的身體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和《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結合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1.2 職業衛生管理與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的原則。
2 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於公司各車間、部門、合作合資公司的職業衛生管理工作。
3 定義
3.1職業危害:指對從事職業活動的勞動者可能導致職業病的各種危害。職業危害因素包括:職業活動中存在的各種有害的化學、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業過程中產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3.2 職業病:指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並列入國家公布的職業病名單的疾病。
4機構設置
公司成立職業衛生管理領導小組,總經理任組長,主管副總經理任副組長,各車間及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為組員;安全保衛部為職業衛生的日常管理機構。
5職責
5.1職業衛生領導小組職責:
5.1.1貫徹、落實國家有關職業衛生管理與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規,並將此工作列入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5.1.2審定職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案,並定期監督檢查方案的落實情況,解決各部門關系協調、所需資金落實等問題。
5.2安全保衛部職責:
5.2.1宣傳、貫徹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並監督實施。
5.2.2確定公司的職業危害因素監測點,協助煙台市工業衛生監測站對職業危害因素監測點進行監測,並對監測結果進行公示;對超標場所,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監督整改。
5.2.3負責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工作,負責企業勞動衛生檔案的建立工作;
5.2.4負責組織每年一次的職業健康查體和應急時的健康檢查工作;為接觸職業危害因素職工辦理《職業健康監護證》;
5.2.5負責組織進行建設項目的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和職業病危害控制效果評價。
5.2.6 負責在職員工職業病檔案的歸檔工作。
5.2.7會同人力資源部聯合開展職業衛生教育工作,普及和提高全體員工的職業衛生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5.3人力資源部
5.3.1負責新入廠員工上崗前的健康查體和員工離崗前的職業健康查體工作。
5.3.2負責對不適宜繼續從事原工作的職業病病人,應調離原崗位,並妥善安置。
5.3.3負責退休退養職工的職業病管理工作。
5.4各單位(各車間、部門、合作合資公司)職責
負責本單位職業衛生和職業病預防工作。
6 職業危害申報制度
6.1安保部根據公司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及時如實地向上級主管部門申報,接受監督。
6.2申報的主要內容有:用人單位的基本情況;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種類、濃度或強度;產生職業危害的生產技術、工藝和材料;職業危害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設施。
7 職業防護(防塵、防毒、防噪)管理制度;
7.1勞動者享有下列職業衛生保護權利。
7.1.1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培訓的權力;
7.1.2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的權力;
7.1.3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後果和應當採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的權力;
7.1.4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改善工作條件的權力;
7.1.5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的權力;
7.1.6有權拒絕違章指揮、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的權力;
7.1.7參與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權力。
7.2 塵、毒、噪場所規定
接觸石棉絨場所,生產、儲存、使用氯氣場所,產生酸、鹼霧場所,產生噪音的場所。
7.3職業防護(防塵、防毒、防噪)
7.3.1 預防措施
7.3.1.1對存在塵、毒等職業危害的建設項目進行衛生預評價。衛生預評價的全過程包括可行性研究階段、初步設計階段、施工設計階段的衛生審查,施工過程中的衛生監督檢查,竣工驗收以及竣工驗收中對衛生防護設施效果的監測和評價。
7.3.1.2新建、改建、擴建及技術引進、技術改造的建設項目,都必須有防塵防毒設施,實行「三同時」管理,即職業衛生防護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和投產使用。
7.3.1.3要根據預防為主、全面規劃、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編制防塵、防毒、防噪規劃,並納入年度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和長遠規劃,逐步消除塵、毒、噪危害。
7.3.1.4進入有毒有害崗位作業人員,必須事先進行防毒知識教育,掌握有毒物質的毒性、中毒急救互救知識、防護器材的使用知識,並經考試合格後方可上崗作業。
7.3.2生產過程中的控制
7.3.2.1對有毒、有害物質的生產過程,應採用密閉的設備和隔離操作,以無毒或低毒物代替毒害大的物料,革新工藝,實行機械化、自動化、連續化。
7.3.2.2對作業場所散發出的有害物質,應加強通排風,並採取回收利用、凈化處理等措施,未經處理不得隨意排放。
7.3.2.3對可能產生有毒、有害物質的工藝設備和管道,要加強維護,定期檢修,保持設備完好,杜絕跑、冒、滴、漏。
7.3.2.4若改變產品原材料或工藝流程,可能使塵毒等危害增加者,要採取可靠的預防性措施,按照變更管理的要求進行管理。
7.3.2.5防塵防毒設施,必須加強維修管理,確保完好和有效運轉。
7.3.2.6對塵毒危害嚴重、測定超過國家規定衛生標準的作業場所,應當及時給予有效的治理。有害作業現場必須配備必要的職業衛生防護設施,並對其進行經常性維護、檢修,定期檢測防護效果,確保正常使用,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7.3.2.7要認真做好防塵、防毒、防雜訊工作,採取綜合措施,消除塵、毒、噪危害,不斷改善勞動條件,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防止職業病的發生。
7.3.2.8有毒、有害物質的包裝,必須符合安全要求。
7.3.2.9為接觸塵、毒、噪等有害因素的員工配備適宜有效的個體勞動防護用品,並監督使用。
7.3.2.10在具有酸、鹼等腐蝕性物質或化學燒傷危險的場所應設沖洗設施。
7.3.3 職業衛生管理
7.3.3.1 必須貫徹執行有關保護婦女的勞動法規,安排工作要充分考慮婦女的生理特點。
7.3.3.2對工作場所存在的各種職業危害因素進行定期監測,工作場所各種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結果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准要求。
7.3.3.3對疑似職業病的員工需要上報職防機構診治的,由安全保衛部和人力資源部提供職業接觸史和現場職業衛生情況,到具有職業病診療資格的職防部門進行檢查、診斷。
7.3.3.4對接觸塵毒等職業危害的員工進行醫學監護,包括上崗前的健康檢查、在崗時的定期職業健康檢查、離崗及退休前的職業健康檢查。沒有進行職業性健康檢查的員工不得從事接觸職業危害作業,有職業禁忌症的員工不得從事所禁忌的作業。
7.3.3.5工作場所發生危害員工健康的緊急情況,應立即組織該場所的員工進行應急職業性健康檢查,並採取相應處理措施。
7.3.3.6存在職業危害的崗位要制定出相應的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專兼職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嚴格監督崗位操作人員按章操作。
7.3.3.7有毒有害工作場所的醒目位置應設置有毒有害因素告示牌,註明崗位名稱、有毒有害因素名稱、國家規定的最高允許濃度、監測結果、預防措施等。
7.3.3.8除按要求對國家規定的職業病進行報告外,發生急性中毒事故應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並在規定時間內寫出書面現場調查報告書,報告書內應有分析、有結論、有改進措施。
7.3.3.9定期進行化學事故應急救援培訓和實際演練,發生急性職業中毒事故時,按照應急救援程序實施現場救援。
8 生產作業場所危害因素檢測制度。
8.1安全保衛部進行檢測的項目為作業場所毒物(氯氣)指標和雜訊指標,檢測點的分布見氯鹼公司危害因素分布表,檢測頻次為每月一次。
8.2衛生監督部門對公司確定的危害因素分布點進行監測,監測頻次每半年一次。
8.3作業場所危害因素檢測結果超標時,安全保衛部與超標單位應立即分析原因,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立即整改。
8.4安全保衛部建立企業勞動衛生檔案,並保存工業衛生監測記錄。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